关于肩关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关于肩关节的描述正确的是,第1张

一、原题:关于肩关节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关节窝较深B.关节囊薄而松弛

C.有囊内韧带加强D.运动范围小E.易向后下方脱位

二、肩关节指上肢与躯干连接的部分,包括臂上部、腋窝、胸前区及肩胛骨所在的背部区域等身体很大的一部分。

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是上肢最大、最灵活的关节。关节囊较松弛,附着于关节盂周缘和解剖颈。关节腔的滑膜层穿经纤维层膨出,形成肩胛下肌滑液囊及包裹肱二头肌长头腱的结节间滑液鞘。

三、肩胛骨的运动包括上提、下拉、内旋、外旋、前伸、后伸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环构成的盂缘附着,加深了关节窝肱礌头的关节面较大,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1/4,因此,肱骨头的运动幅度较大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尤甚,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上方将盂上结节包于囊内,下方附着于肱骨的解剖颈关节囊的滑膜层包被肱二头肌长头腱,并随同该肌腱一起突出于纤维层外,位于结节间沟内,形成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少且弱,在肩关节的上方,有喙肱韧带连结于喙突与肱骨头大结节之间盂肱韧带自关节盂周缘连结于肱骨小结节及解剖颈的下分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加以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等结构特征,反映了它具有灵活性运动的机能肩关节周围有大量肌肉通过这些肌肉对维护肩关节的稳固性有重要意义,但关节的前下方肌肉较少,关节囊又最松弛,所以是关节稳固性最差的薄弱点当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向后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易发生肩关节的前脱位

  由肱骨头和肩关节盂构成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薄而松弛,囊的下壁薄弱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比较肩关节和髋关节在构造(基本构造、辅助构造)、关节类型及运动方面的异同点。

  肩关节:球窝关节,关节盂浅而小,有盂唇加深关节盂,关节腔宽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可做冠状面上的屈伸,矢状面的收展,垂直轴上的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髋关节:杵臼关节,髋臼唇加深髋臼,关节囊厚而坚韧,可做冠状面的前屈后伸,矢状面的内收外展,垂直轴工的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但运动幅度远不及肩关节

肩关节周围的主要肌肉有以下几个: 三角肌: 起自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由三束组成,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由腋神经(C5—7)支配。作用:使肩关节外展、后伸和旋外、前屈和旋内。

冈上肌:起自冈上窝,穿过肩峰和喙肩韧带,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部。由肩胛上神经(C5—6)支配。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起自冈下窝内,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由腋神经(C5—7)支配。作用:使关节旋外。

小圆肌: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下部。由腋神经(C5—7)支配。作用:使关节旋外。

大圆肌:起自肩胛骨下角背面,止于肱骨小结节嵴。由肩胛下神经(C5—6)支配。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后伸。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窝(肩胛骨前面),止于肱骨小结节。由肩胛下神经(C5—6)支配。作用:使肩关节旋内、内收

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构成肩袖,肩部用力不当易造成肩袖损伤,影响肩关节活动

肩关节的结构

(一)骨:肩关节由三块骨(锁骨、肩胛骨和肱骨)构成,组成四个关节(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肩胸关节和胸锁关节)

1锁骨:

正面呈S形,由肩峰延伸至胸骨柄作为上肢和躯干之间的支点,允许上肢最大范围的活动度为肌肉提供止点。将力量由上肢传到躯干。

2肩胛骨:

为三角形扁骨,位于胸廓后外侧的上份,介于第2~7肋骨之间。前方凹面有利于和肋骨组成胸廓连接,后方凸面。肩胛冈凸于后面,上方较小的冈上窝,下方较大的冈下窝。肩峰是三角肌大部的起点,斜方肌的止点之一,同时是肩锁韧带的附着点。喙突为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和喙肱肌提供起点,同时还是胸小肌和肩锁韧带的附着点。肩胛骨有三个角,上角平对第2胸椎水平。下角平对第7胸椎水平。肩胛骨外上方的梨形浅窝,称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盂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

3肱骨:

上端膨大,有朝向上后内方呈半球形的肱骨头,平均直径43mm。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有隆起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向下各延伸一嵴,称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两结节间有一纵沟,称结节间沟。

1盂肱关节球窝关节,全身活动度最大的关节,稳定性差。

三轴运动 关节盂小而浅,关节头大,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关节盂周围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使之略为加深。盂唇下方固定牢固,上方活动度大,血供差,易于损伤。关节囊薄而松弛。

2肩锁关节:由锁骨外侧端和肩峰外侧缘向内2-3cm部分形成的平面滑动的滑膜关节。关节上面部分存在不完整的关节盘。肩锁韧带、喙锁韧带:肩峰的旋转和相对于锁骨的前后运动与肩胛骨和胸锁关节的运动关联。

3胸锁关节由锁骨内侧端,第一肋软骨和胸骨柄外上缘构成的滑膜关节,形状为鞍形,可滑动。体内唯一连接中轴骨和上肢关节。盘状软骨分隔关节腔,可以吸收从上肢传导到中轴骨的震荡。胸锁前韧带、胸锁后韧带、锁骨间韧带、肋锁韧带。随着肩关节运动,胸锁关节可以旋转30度。

4肩胸关节(肩胛胸壁关节)不是一个真正的关节允许肩胛骨相对于胸廓运动。

(二)韧带:有保护关节稳定的功能

1、喙肱韧带:起于喙突下,向侧前下方固定于肱骨,相当于冈上肌及肩胛下肌附着点之间。其纤维与关节囊紧连在一起。这个韧带对肱骨头起支持及防止肱骨过度外旋的作用。冰冻肩时此韧带广泛发炎,结果使肱骨头保持在内旋位置,防碍了肩关节的活动。

2、喙肩韧带:为肩关节上部的屏障,起于喙突外缘,基底较宽逐渐变窄,向外止于肩峰,把肩峰下滑囊与肩锁关节分开。

3、盂肱韧带:为关节囊的增厚部分,分上中下3个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内面,有限制关节外旋的功能。

1、相同点:

两者均由两块骨构成,属于单关节,形状为球窝关节,所以都有三个运动轴,能做屈伸、收展、内旋、外旋、环转等各种形式的运动。

2、不同点:

由于上下肢分工不同,因此无论在骨、骨连接和肌肉的形态结构有各自的特点,髋关节与肩关节相比,构成关节的两个骨关节面积差小,关节囊厚而紧,关节韧带多而强,关节周围肌肉强大。这就决定了髋关节运动幅度和灵活性都较肩关节差,但稳固性好。

扩展资料

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基本构造包括:

①关节面:一般为一凸一凹,表面有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膜,内层为滑膜,能产生滑液。

③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呈负压,有少量滑液。

辅助结构有:

①韧带:相邻两骨间的致密纤维束,分囊外韧带和囊内韧带。

②关节盘和关节唇:均为纤维软骨,关节盘可调整关节面,分隔、增大关节腔;关节唇可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

③滑膜襞和滑膜囊:由滑膜重叠突入关节腔称滑膜襞,可扩大滑膜面积,有利滑液分泌和吸收;滑膜膨出充填于肌腱与骨之间称滑膜囊,可减少肌与骨的摩擦。

-肩关节

-髋关节

  肩关节屈伸收展是指关节运动,屈与伸为沿冠状轴进行,两骨角度变小为屈,反之为伸。内收与外展是沿矢状轴进行,向身体正中面靠拢为收,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展。

 大多数颅骨借缝相连,在颅底借软骨相连,并且成人后形成缝或骨性融合,舌骨借韧带,肌连于茎突。关节运动包括了屈伸、旋转、收展、环转这四个动作。

 其中旋转为沿垂直轴进行,分旋内(旋前)骨的前面转向内侧和旋外(旋后)骨的前面转向外侧。环转是为屈,展,伸,收动作的延续。近侧端原位转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

 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能绕三个基本轴运动,进行屈伸、收展、回旋及环转运动。肩关节的纤维软骨分布在肩臼上,软骨唇可增加关节腔的深度,和增加关节面的面积来稳定肩关节,肩关节唇破裂就是指该处纤维软骨破裂。

 颞下颌关节结构特点有关节囊松施,周围有韧带加强(如外侧韧带)。关节腔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运动(联合运动):张口、闭口、左右侧方。若张口过度会造成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时,先拉下颌骨向前下方,使髁突低于下颌结节,再往后上方送入下颌窝。

调节枕头的高度,便可使长期困扰你的肩酸之苦消失无踪

我们的背骨由颈椎、胸椎、腰椎构成,但这些骨头并不是像棍子一样直线连接起来的。颈椎前弯(向前方凸起),胸椎后弯(向后方凸起),腰椎朝向旁。所以从侧面看,整个身体呈舒缓的S状曲线。这种自然的弯曲被称作生理弯曲,生理弯曲的大小因人而异。

圆背(我们平时说的水蛇腰)的人,胸椎后弯曲度大,整个背骨呈C字状。圆背的人肩膀总是很僵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姿势本身给肩部肌肉带来不自然的紧张,而另一个原因可以说是晚上睡觉时的枕头高度不够,从而助长了肩膀的酸痛感。

背骨弯曲度符合正常生理弯曲的人,睡眠时为保持这一弯曲,应将枕头的高度放在8~10厘米左右,正好能埋住头部。但是,圆背的人因其胸椎的后弯使颈椎的前弯加强,睡觉时若用这种高度的枕头会使颚部上抬,很难受。因此很多驼背的人,都习惯在晚上睡觉时,把手放在后脑勺上枕着手睡。

每天晚上都持续手放在后脑勺上枕着这一姿势,会给颈部周围的肌肉造成巨大负担,其结果反而会加强因圆背本身而引起的肩膀酸痛。若能将枕头稍稍调高,放在10~12厘米,那么肩部的酸痛感就会减轻许多。

老年人因生理弯曲逐渐消失,所以多呈现平背。平背的人反而应该用比8厘米再稍低一些的枕头,这样会睡得很舒服,对消除肩部酸痛自然也有帮助。

此外,喜欢侧着睡觉的人,应选择比圆背的人更高一些的枕头。因为侧卧时,头部为自然地压住颈椎,需要比肩幅(从后脖颈到肩头的宽度)稍高一些的高度。

除枕头的高度之外,注意枕头的硬度对防止肩膀酸痛也很有效。

虽然鸭绒或海绵的枕心枕起来会很舒服,但实际上,由于头部在枕头上无法固定,总是活动,反而会给颈部造成负担,使颈部肌肉在睡眠期间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这不仅不能通过睡眠来消除肩酸、疲劳,反而还会使其恶化。

肩膀容易酸痛的人,应选择有一定硬度并能固定头部的荞麦皮枕心。枕稍有硬度的枕头,不仅能缓解颈部肌肉的疲劳,同时对位于颈部的穴位也起到了按压的作用。

请重新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使用舒适的枕头吧。

一天"打坐"20分钟,可有效治疗因运动不足所引起的肩膀酸痛

人到一定年龄后,保持身体正确姿势的肌肉开始衰竭,身体容易变形。但最近有些年轻人,也因为运动不足,站着和坐着时,姿势歪歪斜斜。这种歪斜的姿势,看起来整个身体显得很轻松,实际上后背、肩膀、脖颈的肌肉发生偏斜,处于不自然的紧张状态。这种习惯会导致慢性肩酸、腰痛,像小老头儿一样的年轻人也会越来越多。

保持正确姿势最重要的肌肉在腰背部和腹部。人的脊椎,最自然的姿势就是由骨盆向上呈舒缓的S状。而这些肌肉有承受重力、保持S状弯曲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作"抗重力肌"。运动不足,肌肉得不到使用,肌肉便会逐渐衰竭,变弱变瘦。因而,锻炼对矫正歪斜姿势的抗重力肌肉、防止其衰老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将介绍几种方法,当然,并没有必要做太激烈的活动。另外,有许多中老年人为防止运动不足,天天参加长距离或其他体育活动,反而弄得腰酸背痛,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不希望大家做太过激烈的运动。其实平时在家就可进行抗重力肌的训练,只要每天晚上睡觉前,"打坐"20分钟就可以了。

打坐时,脊椎能够得到伸展,保持最自然的状态。上下伸腰伸背,会使脊椎骨上的脊柱起立肌、扩背肌和腹肌等抗重力肌处于均衡的紧张状态。所以,打坐这种静止运动对训练抗重力肌,使肌肉保持持续紧张状态,是非常有效果的。

也许有些平时不爱运动、膝关节僵硬的人,一听到打坐两个字就发怵。打坐的方法,基本上是将两条腿相互交叠在一起的"全盘腿法",但是膝盖硬的人,完全可以采取"半盘腿法"姿势,即将一只脚搭在另一侧的大腿上。对于训练抗重力肌,这种半跏趺坐姿势就已经十分的效果了。打坐时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是呼吸。打坐时的呼吸法是腹式呼吸--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3倍。1、2吸气,3、4、5、6、7、8将气息含于丹田,再缓缓呼出。

这种腹式呼吸,能让大胸肌、肋骨拳肌、腹肌、横隔膜等被称为呼吸肌的肌肉群得到充分的伸展,并有调整自律神经的作用。

精神抑郁及激素分泌失调等是由自律神经紊乱所引起的,而"打坐"对这种因自律神经紊乱所引起的肩膀酸痛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全盘腿法

右脚搭于左腿,左脚搭于右腿之上,后背挺直,肩部放松。右手放于左手下,手指交叠。两大拇指放一二条水平线上。1、2时吸气,3、4、5、6、7、8时缓缓舒气

·半盘腿法

姿势、呼吸法与"全盘腿法时相同,但两腿并不交叉,一只脚搭在另一侧大腿上即可。如照片所示,当右脚搭在左脚上时,左腿脚掌心应贴于右腿里侧,并努力不使右膝盖翘起

养成自己动手拿"高处"东西的习惯,可预防老年肩痛症

患有老年肩痛症的人的肩膀,有时候会像闪了腰一样,因日常的一些小动作而引发严重的不适。最典型的就是,有时想要拿书架或柜子上的东西时,一伸手,肩膀就会像触电一样突然剧痛无比,而且一连好几天,胳膊都抬不起来。

一旦患上老年肩痛症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而且就算治好了,也很容易留下后遗症,所以预防就显得相当重要。但是,不能因为这种症状经常在伸胳膊时发作,就百般小心,完全不做类似的动作了。相反地,正是因为胳膊的肌肉经常得不到锻炼,已经失去了灵活性,所以偶尔活动一下,就会给肩关节造成很大的负担,导致肩部酸痛。因此,如能平时养成自己拿放在高处东西的习惯,就会起到防治肩膀酸痛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介绍几种几高处伸展手臂的动作。

面壁而立,胳膊伸高,手掌心贴在墙上,上体轻轻向后曲,使体重落在手掌上。然后将另一手轻轻握拳,并用拳心一侧的拳头沿上胸部至腋下,有节奏地轻柔敲打10至20下。

左右手交换,并以同样要领敲打另一侧肌肉。敲打时关键是轻柔并保证次数,给予适度的刺激即可。这种刺激方法可放松肩关节四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所以若能每日坚持,不但可预防老年肩痛症,对治疗慢性肩膀酸痛也非常有效。(胳膊抬高,手掌心贴在墙上,上体轻轻向后曲,使体重落在手掌上。另一手轻轻握拳,并用掌心一侧的拳头沿上胸部至腋下,有节奏地轻柔敲打10~20下,不但可预防老年肩痛症,对治疗慢性肩膀酸疼也非常有效)

到中年,容易得“五十肩”。意思明显,就是接近50岁的人,肩膀开始“生锈”,毛病接踵而来。“五十肩”也叫“冰冻肩”或“冷凝肩”,医学名称是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慢性炎症反应。多为单侧发病。五十肩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其自然病程1~2年,有时减轻之后又加重,然后再减轻。

五十肩起病缓慢,病程冗长,初起时为轻度肩痛,尤以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患肩怕压而取特定卧位,翻身困难,影响入睡。后逐渐加重,肩部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制,肩关节僵硬、稍一活动即引起剧烈疼痛。疼痛可以向颈、耳、上臂、前臂和手部放散。日常生活中如梳头、洗脸、端碗用筷以及穿衣提裤等动作均受影响,病重时生活不能自理。日久者可见患肢肌肉萎缩,患肩比健肩略高耸、短窄,肩周有压痛点。局部肌肉粗钝变硬,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甚至不能活动。

治疗五十肩,可用理疗、针灸、推拿按摩、服用镇痛消炎类药物。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功能锻炼,疼痛会逐渐减轻而活动逐渐增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1)摇膀子锻炼法:健手撑腰,患侧手、腕、肘关节伸直,呈车轮状摇膀数10次,每日2次。(2)绳索过滑车锻炼法:在天花板或房檐下装一滑轮,用一根绳索穿过滑轮,两手分别握住绳子的两端,作上下牵拉运动20~30次,每日2次(3)手指爬墙锻炼法: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壁徐徐上爬至最大限度,在墙上做一标记,重复锻炼时力争超过这一标记。反复锻炼,逐步增加高度,使患肩活动度加大,恢复功能。(4)上举屈肘锻炼法:患者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一木棍上举,以健肢带动患肢,然后屈肘、上举,再屈肘、再上举。反复进行数十次,每日锻炼两遍。(5)健手牵拉患臂锻炼法:患者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后背相握,用力将患臂向健侧、向上牵拉,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十次。每日锻炼两遍。

注意事项:(1)如果病人无明显原因感到肩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确诊,以便排除其它疾病。(2)按摩治疗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贵在坚持,动作由轻到重,不能急于求成,急性期需待症状缓解后再施以手法。(3)康复措施中几项锻炼方法,不要求一次完成,可交替进行。每个动作都要认真去做,每次感到肩部发热、疼痛,但可忍受为宜。(4)动作活动范围以健侧为标准,逐渐增大,最后达到与健侧活动范围相同的程度。(5)可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锻炼,以不劳累为度,以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为限。(6)治疗期间肩部注意保温,避免负重。

中药及偏方

(1)取:透骨草25克,川乌、草乌、红花、防风、土虫、地龙、川芎各15克,蜂房2个。放半脸盆(铝锅)水,加一付药煮开后,即可以气熏患处。边加热边熏十分钟,撤火降温后,用毛巾或白布洗敷患部20分钟。洗敷时切忌在伤处用力移动,以免擦伤皮肤,洗敷后,慎避风寒。如果气熏不方便,可单用洗敷。每日熏洗l~2次,一付药可连用5天。

(2)取:白芍、陈皮各15克,柴胡、当归、清半夏、羌活、桂枝、白芥子、附片、秦艽、云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以白酒作引,于早晚饭后分两次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518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