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结节

颈部淋巴结结节,第1张

你提供的资料过于简单,单就你现在提供的资料来看:

1、最大的可能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因为淋巴结肿大不明显(10×3mm)。

主要的原因是附近部位,如口腔、咽喉、甲状腺、胃、肺部长期炎性刺激引起,可以不痛(有急性炎症刺激时可有疼痛)。

就你目前这种情况(淋巴结体积小),可以继续观察,看淋巴结大小有无明显变化,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大可不必紧张。

如果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肿大,那才是危险的信号。需要考虑第二种情况:

2、恶性淋巴结肿大(根据你提供的资料,这种可能性小)。要结合临床及年龄分析:

如果是青少年,需要除外恶性淋巴瘤(其它部位的淋巴结也可能肿大,而且是进行性的)。

如果是中老年,需要除外口腔、咽喉、甲状腺、胃、肺部及其他部位癌转移(需要结合临床,其它部位可能发现异常)。

3、淋巴结结核病,也需要结合临床(肺部X线常有异常影像,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淋巴结可能呈串珠装或发生破溃。

展开你提供的资料过于简单,单就你现在提供的资料来看:

1、最大的可能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因为淋巴结肿大不明显(10×3mm)。

主要的原因是附近部位,如口腔、咽喉、甲状腺、胃、肺部长期炎性刺激引起,可以不痛(有急性炎症刺激时可有疼痛)。

就你目前这种情况(淋巴结体积小),可以继续观察,看淋巴结大小有无明显变化,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大可不必紧张。

如果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肿大,那才是危险的信号。需要考虑第二种情况:

2、恶性淋巴结肿大(根据你提供的资料,这种可能性小)。要结合临床及年龄分析:

如果是青少年,需要除外恶性淋巴瘤(其它部位的淋巴结也可能肿大,而且是进行性的)。

如果是中老年,需要除外口腔、咽喉、甲状腺、胃、肺部及其他部位癌转移(需要结合临床,其它部位可能发现异常)。

3、淋巴结结核病,也需要结合临床(肺部X线常有异常影像,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淋巴结可能呈串珠装或发生破溃。

第一种情况,抗炎治疗时淋巴结可能会有缩小的改变。

第二、三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详细检查,如有必要,可以完整切取其中一枚淋巴结做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主任还是说没事,说很多正常人淋巴结节都比我这个大,也没开任何药物,就让我走了

主任说的确实是实情,所以你不应该紧张。如果你实在放心不下,可以过些时间再去复查一次(如果没特殊情况,3到6个月后到医院复查,只做体格检查就行,可以不做彩超)。

我今年33岁,男

你提供的资料显示,淋巴结大小比较恒定,所以应该没大问题,放心吧

O(∩_∩)O哈哈~

你目前的情况没有必要进行抗炎治疗收起

  结节病中医无特定病名记载,每因复感外邪或复因饮食,情志,劳倦等不利因素触及而诱发本病的发生。根据其症状及病机特点,常为丘疹、结节、斑块、红皮病、银屑病样,疤痕性肉样瘤,色素减退及秃发损害。皮损不对称地分布于面部及四肢等处。结节病皮肤损害的症状及类型如下:

  (1)丘疹性肉样瘤 损害为针头至豌豆大小的小结节,又称粟粒样肉样瘤。主要分布于面部、颈部及肩部。玻片按压时,显出类似狼疮结节的淡**小点,消退后不留痕迹,有时遗留色素斑、萎缩及瘢痕。

  (2)斑块型肉样瘤 Hutchinson首先报告了这独特的斑块状损害,为表面扁平而轻微高起的大的分叶状结节性斑块,常见于颊、鼻及臂部。

  (3)银屑病样肉样瘤 往往在躯干及四肢发生边界清楚的斑块,其上面有银屑病样的鳞屑。

  (4)冻疮样狼疮型 在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如耳孕、颊部、鼻尖、指趾处对称出现的浸润较浅的青红或紫红色的斑块。

  (5)皮下肉样瘤 也称为Darier-Roussy肉样瘤。豆子至粟子大的坚实的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表皮呈轻度堇色,常见于躯干,面部少见,无自觉症状。

  (6)瘢痕肉样瘤 损害发生于疤痕部位。如烧伤、毛囊炎、带状疱疹后疤痕上。使原有的疤痕面积扩大,高度增加,酷似疤痕疙瘩。

  (7)红皮病型肉样瘤 弥漫性分布的浸润性红斑及鳞屑性斑片,边界不清。

  (8)结节性红斑型肉样瘤 某些结节病患者以多发性关节痛伴发热、血沉增快,X线检查肺门淋巴结肿大。面部、背部及四肢伸侧发生散在疼痛性皮下结节。表面皮肤发红,最常见于年轻女性。

  (9)粘膜肉样瘤口腔的硬颚、颊部、悬壅垂及扁桃体针头大丘疹,群集融合形成扁平的斑块,睑结膜及泪腺发生小结节。

  (10)其他皮肤损害 结节病可合并有皮下钙质沉着、痒疹、多形性红斑及毛囊炎表现。皮肤萎缩、角化过度、色素增加或减退也可由本病引起。

问题分析:

这种情况如果是皮下很表浅的结节有可能是皮下的囊肿,如果是较深,不是很规则有可能是颈部的淋巴结引起的。

意见建议:

建议观察一下结节是否继续生长或有没有引起疼痛,如果没有疼痛,也不生长增大可以先不必治疗的。如果是继续增大而且很表浅应该手术切除的。

 脖子左侧有结节,临床上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是比较常见的脖子的淋巴结肿大所引起的,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也比较多,最常见的是脖子的淋巴结炎,淋巴瘤,恶性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所导致的肿大,淋巴结结核等。

由于口腔及咽部发炎所导致的颌下淋巴结肿大。引起淋巴肿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一谈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性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恶性淋巴瘤 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巨大淋巴结增生 是一种易误诊的罕见病。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及肺内。其它受侵部位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常易误诊为胸腺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发于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肿块。一般认为属反应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结转移瘤 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也常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儿童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上发病急,常伴有发热、出血、肝和脾肿大、胸骨压痛等,血液学和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确诊鉴别。

结节病 在我国较少见,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多见与青壮年男性,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况良好,可有发热及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也可有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中有异形淋巴细胞,嗜异凝集实验阳性可以确诊。

血清病 为病人使用血清制品(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后发生的一种疾病。少数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最先出现的临床症状。但多为注射处及滑车上淋巴结首先肿大。根据注射史及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诊断。

淋巴结肿大很常见,列举的以上10种疾病原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及时就诊、确诊及鉴别,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结节病男女患者之比为1:172,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本病常无先兆。约半数在体检中发现。全身器官均可累及,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视其累及的器官而异,但缺乏特异性表现。大多症状轻微或无症状,重者可致死亡。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27%)、不适(15%)、咳嗽(30%)、呼吸困难(28%)、胸痛(15%)。多为缓慢发病,亦可急性发病,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节性红斑,发热及关节病变,称为Lofgren综合征。

  1肺部症状:肺是最常累及的器官,92%的病人胸片异常,但多无症状。如有症状,则为咳嗽、咳痰、胸闷、气促,也有少数患者发展至肺间质纤维化和肺心病,表现为渐进性呼吸困难和发绀。胸膜累及时,多出现单侧的胸腔积液,胸水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常在4—8周内自行消退。常有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此外其他部位的淋巴结也可触及,如颈部、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2皮肤症状:30%结节病患者累及皮肤,发生率为25%。约20%皮损先于系统表现,50%皮损与系统表现同时发生,30%皮损可于系统表现出现10年后再发生。皮损多种形态,有丘疹、结节、斑块,呈淡红、紫红或紫褐色,常为多个,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或微薄鳞屑,损害向周围扩展,中央消退凹陷,边缘呈环状隆起。可经数月数年,最后完全消退。可分:

  ①结节性红斑型:见于本病早期,红色触痛结节,好发于四肢伸侧,有发热、关节痛 尤以年轻女性胫前部多见,皮疹为红、肿、热、痛的皮下结节,可伴有发热、关节痛、肺门淋巴结肿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此型预后良好,80%皮损在6个月消退。

  ②丘疹型:为针头至黄豆大半球状丘疹,数目不等,多至数百,密集,损害类似于汗腺瘤、睑黄疣、扁平苔藓及毛发上皮瘤,见于眼睑、颈、四肢;

  ③结节型:蚕豆大圆形结节,1个或数个,黄红色、紫红色,中央萎缩,表面毛细血管扩张。

  ④斑块型:见于两颊、鼻、四肢、肩部,为表面扁平而轻微隆起的大分叶状结节性斑块;

  ⑤冻疮样狼疮:鼻、颊、唇、耳、指(趾)、膝部有硬蓝紫色发亮斑块,冬季加重;

  ⑥银屑病样:边界清楚的斑块,上有银屑病样鳞屑;

  ⑦环状型结节病: 好发于面、颈部。前额、面部、项部,损害形成环状。

  ⑧瘢痕型:好发于原有癍痕处。使原有的陈旧性瘢痕高起,范罔逐渐扩大,沿瘢痕部位扩散,呈结节状或条状,表面光滑,呈黄棕色或紫红色。病程为慢性经过,部分可自行消退。

  ⑨其他类型:少见型有色素减退、鱼鳞病样、斑秃、硬斑病等;临床上多型皮损也可同时存在,构成混合型。

  3眼部病变:最常见的是虹膜睫状体炎,结膜、视网膜、泪腺也可受到侵犯。这些病变可引起视力障碍及眼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慢性损害偶可导致患者失明。结节病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同时伴发腮腺炎及面神经麻痹时,称为Heerfordt综合征。眼病可发生于该病的不同阶段,甚至可见于肺部病变痊愈之后,因此主张对结节病患者都行裂隙灯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后者有助于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结节病的眼色素膜炎与结核性眼色素膜炎有时很难鉴别,两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均可有虹膜睫状体炎、钙盐沉着、玻璃体混浊等,因此需结合全身症状、胸部表现、免疫学检查等,才能确定诊断。占1/4~1/2。主要为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巩膜、视网膜和视神经均可受累。

  4神经症状:结节病几乎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诊断比较困难。最常受累的是面神经。此外,还可出现神经肌病、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膜炎等临床表现。若损及下丘脑或垂体后叶则引起尿崩症。

  5肝脏受累:常无症状,有时患者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需组织活检才能确诊。30%~70%患者外周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下常见,淋巴结光滑、质硬、活动、无压痛;5%~40%有肝、脾肿大,肝内结节形成,肝功能异常。

  6肌肉组织:发生肉芽肿的患者也常无症状,或者有局部疼痛、触痛、肌痉挛、假性肌肥大、皮下结节。偶尔出现筋膜炎,也有报道出现对称性近端肌肉肌力减退。活检显示非干酪性肉芽肿,伴淋巴细胞浸润、肌细胞坏死修复。高钙血症者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偶尔钙化。

  7指(趾)骨囊性变:据报道14%的患者可出现这种改变,但其中部分患者可能不是由结节病引起的。头骨、脊椎骨也可形成溶骨性或硬化性病灶。骨髓病变多见于慢性病例,常无症状,骨皮质多完整,偶尔见病理性骨折。某些病人溶骨性改变与冻疮样狼疮或多发性指(趾)炎有关。

  8关节病变:据统计2%~38%病人有关节炎、关节周围炎或关节疼痛。急性发病伴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热、结节性红斑者,89%有关节症状。表现为:①关节周围红肿热痛;②对称性累及踝、膝等关节;③关节活动时常无疼痛或有轻微疼痛;④x线检查仅显示软组织肿胀;⑤关节腔渗出液少,一般仅为轻度炎症。⑥针吸滑膜活检常为轻度非特异性滑膜炎;⑦症状自限,可在2周至4个月内完全消散,仅少数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但结节病多为慢性起病,关节炎症状少见,即使晚期累及多个器官,关节症状亦较轻,且容易消散,不留后遗症。有时病人会出现腱鞘炎;偶尔还会出现杵状指和肥大性骨关节病。小儿结节病短期也可出现无痛性关节炎,其典型表现为大量黏稠关节液和有触痛的腱鞘积液。滑膜炎时x线检查可显示破坏性病变,滑膜活检可发现肉芽肿。

您好。

要看结节的部位,如果是在喉头附近的话建议查一个甲状腺。可以挂一个内分泌或者是内科。如果是脖子其他部位的话可以查一个普外科的。

甲状腺是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在哺乳动物类它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人类的甲状腺形似蝴蝶,犹如盾甲,故以此命名。

甲状腺控制使用能量的速度、制造蛋白质、调节身体对其他荷尔蒙的敏感性。甲状腺依靠制造甲状腺素来调整这些反应,有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thyroxine,也可称为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这两者调控代谢、生长速率还有调解其他的身体系统。T3和T4由碘和酪胺酸合成。甲状腺也生产降钙素(Calcitonin),调节体内钙的平衡。

甲状腺是成年人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颈前部,棕红色,呈“H”形,重约25g;由左右两叶、峡部及锥状叶组成。甲状腺左右叶呈锥体形(右叶稍大),贴于喉和气管的侧面,上端达甲状软骨的中部,下端抵第4气管环,长约5cm,宽约24cm,其内侧面借外侧韧带附着于环状软骨,因此,在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甲状腺峡连接左右叶,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少数人的甲状腺峡可缺如。60%以上的人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状叶。锥状叶长短不一,有的可达舌骨,它是甲状腺发育过程的残余。在甲状腺左右叶附近,可见独立存在的甲状腺组织块,叫做副甲状腺。甲状腺具有两层被膜,外层为甲状腺囊,由颈深筋膜(气管前筋膜)构成,向外侧与颈血管鞘紧密相连;内层叫做纤维囊,是腺本身的被膜,直接贴覆在腺组织的表面,并深入腺的实质,将腺组织分隔成若干小叶。甲状腺囊与纤维囊之间连接疏松易于分离,故临床上可作甲状腺囊内切除术。自舌骨至甲状腺峡或锥状叶,有时出现一条小的肌束,称为甲状腺提肌,有上提甲状腺的作用。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528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