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和硬拉为什么要带腰带呢?

深蹲和硬拉为什么要带腰带呢?,第1张

深蹲和硬拉都是需要腰部发力的,腰部承重非常大,腰带是为了保护腰不受伤的。护具的使用与负荷强度有关。所说三项训练,为求力量的最大提升,练习者常常会用全力,甚至不断冲刺新的强度,这个时候护具是有必要的,有条件还需要有人在旁辅助。

深蹲是扛着杠铃做蹲起动作,可分为颈前深蹲和颈后深蹲,硬拉是手提杠铃做提拉动作可分直腿硬拉、屈腿硬拉和相扑式硬拉,深蹲和硬拉虽然是主练腿的动作,但是几乎全身肌肉都有参与。

扩展资料

注意

深蹲前进行有效热身,比如先做一些徒手的深蹲,让膝关节分泌关节滑液,减少摩擦。深蹲时,避免膝盖过度前移,建议将重心放在脚掌的中后部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膝盖的压力。负重深蹲时看看自己的负荷重量,是否已经超过自己最大负荷重量。

膝关节不应内收。应该向着脚尖反向。膝关节内收是造成损伤的一大原因,往往是因为重量过大。站起时不要放松膝关节。一泄气压力就承受在膝关节上了。应该从脚跟开始启动,尽量快地直起背来。

赤脚深蹲和硬拉有好有坏。最明显的好处是:你赤脚深蹲和硬拉的水平会越来越高。千万别以为这句话是废话。有些人觉得凡事都要原生态最好,不用任何腰带、护腕等护具,甚至还不穿鞋,声称这样练出来的最牛逼。这完全是一己之见。或许一个不穿鞋深蹲的人会让一个小白不明觉厉,但其实你该知道,这不是什么太牛逼的事,你练几次,你也可以。如果你要最大化你的力量举成绩,那么自然是穿鞋优势更大,毕竟别人都穿。我看过赤脚很牛的人,但还没见过赤脚的世界冠军的视频。穿鞋也分举重鞋和平底鞋两种,每个人习惯的确是不同的,举重鞋虽是为了举重而生,但就是很多人爱穿着它练深蹲,可以解放你的双踝。理论来讲,高杠位深蹲更适合穿举重鞋,低杠位深蹲更适合穿平底鞋,但是去他的理论,穿鞋蹲上几次,光脚蹲上几次,你就知道你到底需要什么了。你问万一更适合光脚的话,举重鞋浪费了怎么办。你还可以用它来做前蹲。总之不会浪费的。很多高手都赤脚做硬拉,运动鞋不管什么款式鞋底都会有些许曲度,硬拉讲求脚踏实地,要不就穿平板鞋,要么就光脚,但深蹲对踝关节与腘绳肌灵活性有一定要求,所以有些人会穿举重鞋深蹲,没鞋的也会踩两片小杠铃片,如果你深蹲硬拉一起练,就得有选择性的穿鞋了。

 1破坏您的神经系统

没有其他举动能像硬拉动作那样对神经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尽最大努力进行硬拉或进行大量繁重的工作会对整周的后续锻炼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除非您的神经系统有足够的弹性,否则每周进行一次硬拉训练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

为什么硬拉比蹲式对神经系统的要求更高?毕竟,两者都使用相似量的肌肉。有一些可能的解释,事实可能是它们的组合:

2硬拉挑战您的抓地力。

CNS疲劳的第一个迹象是抓地力下降。因此,合乎逻辑的是,一切将您的抓地力推到极限的事情,也会大大增加运动的神经需求。附带一提,硬拉时使用绑带确实会减少运动的神经需求,并允许您进行更多的繁重工作或进行更多频率。

3硬拉提供更大的轴向载荷。

脊柱轴向载荷甚至比低杠深蹲还要多。对于传统的硬拉来说,这大部分是正确的。相扑硬拉减少了脊椎负荷。脊椎是神经传递的关键区域,当它受到“威胁”时,会有更重要的压力反应,而神经和荷尔蒙系统被迫更加难以抵抗这种压力。

4硬拉从死角开始。

从头开始做运动而不是从预备的偏心阶段中受益,这使运动的开始变得更加困难。神经系统必须更多地激活肌肉,因为您无法利用拉伸反射来使体重运动。

5大多数人的硬拉重量都超过他们的下蹲幅度。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谈论的是10-30%。我说的是原始举重,而不是使用深蹲服和膝盖包裹物,这比深拉动作对深蹲的帮助更大,并且可以给您错误的比率。当然,由于杠杆作用的原因,在硬拉中要比在深蹲中举起更多的重量,而且还因为涉及更多的肌肉。体重越大,神经需求就越大。这也意味着骨骼和荷尔蒙系统承受更大的压力。

80%健身的人都低估了训练前拉伸的重要性,很多健身的朋友明明知道健身前后要拉伸,但在训练时还是会跳过这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或者三下两下草草了事。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不但不知道拉伸的好处,而且不知道不拉伸的坏处。

健身锻炼如果长期不拉伸的话,对身体会有很大的伤害,比你意识到的大多了。

1运动前不做动态拉伸,会导致动作不到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2运动后不做静态拉伸,肌肉会持续紧张,影响健身效果。

3跑步后不拉伸,腿部肌肉粘结,导致粗腿

4局部肌肉紧张,肌体不平衡,导致体态问题

拉伸有什么好处哪

1促进运动时肌肉内产生的乳酸快速排泄掉

2让肌肉更加紧致,线条越来越流畅

3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减少受伤的可能

4缓解肌肉紧张,让身体更加放松

拉伸虽好,但对于拉伸肌友们还是有不少误区

1拉伸动作坚持越久越好,每个静态拉伸动作时间控制在15~30秒最佳,时间太长会降低你的运动表现。

2身体疼痛部位进行拉伸,如果身体本来有伤痛,拉伸会加剧疼痛,大大影响肌肉本身的收缩速率。

3只在运动前或运动后进行拉伸,如果有的身体部位长期紧绷,就需要多花些时间拉伸放松肌肉。

了解了这些误区后,再来简单了解下拉伸的分类,拉伸的类型有很多,其中4大主要类型里包括了动态拉伸和静态拉伸。

用一句话简单来说就是训练前适合进行动态拉伸,训练后适合进行静态拉伸。

很多肌友训练后觉得累,就偷懒不拉伸了,但拉伸过得人才知道,拉伸真的好舒服,一天不拉睡不着,谁拉谁知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591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