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臂肱三头肌的力量最大吗?

上臂肱三头肌的力量最大吗?,第1张

应该是二头肌的力量最大,原因有以下,

1 二头肌是用于屈臂的,使用多,所以粗壮。健美的展示都要展示这个肌肉

2 三头肌跟二头肌是拮抗肌,作用相反,展臂。不需要很大的力量,相对来说使用也少。

3 三角肌用于上肢外展,力量不大,并且有其他肌肉的辅助,这个肌肉比较厚。是注射常用的。比方说预防针。

健美与健体本根上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健身运动以及合理的营养饮食来增加肌肉含量的,当然,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健美评判标准:

  1男子个人

  (1)肌肉 指全身结构统一的发达肌群,包括围度、力度和密度。约占评分比重的60%。

  (2)匀称 平衡的骨架、端正而又比例协调的人体外观以及布局 观对称的肌肉形态。约占评分比重的10%。

  (3)造型

  用肌肉控制的能力,以展示身体各部肌群的动作。规定动作要规范,自由造型要连贯流畅具有艺术感,气质要与音乐、动作融为一体,整套动作要有鲜明个性。约占评分比重

  的10%。

  (4)仪表与气势 运动员的形象、姿态、发型以及赛场表现,约占评分比重的10%。

  (5)皮肤 全身皮肤健康情况,有无纹身、斑痕及着色不当。约占评分比重的10%。

  2女子个人

  (1)体格健康、强壮,约占评分比重的20%。

  (2)骨架匀称、举止优雅,约占评分比重的20%。

  (3)肌肉发达、线条清晰,四肢比例合适、肌肉分布匀称。约占评分比重的40%。

  (4)气质高雅,仪态端庄,约占评分比重的 20%。

  3男女混合双人

  (1)体型和肌肉发达水平是否和谐。

  (2)表演的动作在姿势、节奏、幅度、体位、舞台气势、福韵等方面是否和谐。

  (3)准确完成规定动作,做到动作配合默契。

  (4)自由造型整齐一致,此起彼伏,你追我进、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刚柔相济。

  4女子双人 参考男女混合双人评分依据。

  5集体造型

  队形变化连贯,精神振作,肌肉发达程度与体格匀称,表演富有创造性,造型具有艺术性以及整体性的舞台艺术感。

  6最佳表演奖(男、女个人,混双,女双)

  ①成套动作编排合理、流畅。

  ②动作有创新。

  ③造型具有鲜明的个性。

  ④肌肉清晰、匀称。

  ⑤从四个侧面展示形体。

  7、最佳动作配乐奖(男、女个人,混双,女双)

  ①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

  ②音乐段完整。

  ③肌肉匀称、清晰。

  8、男子最佳小腿肌奖

  ①整体匀称,有雕塑感。

  ②与全身肌肉比例协调。

  9、女子最佳腹肌奖

  ①腹肌整体匀称,沟纹清晰。

  ②肌肉条纹与肌肉布局整齐有力度。

健体评判标准:

健体,不要求像竞技健美,拥有发达的肌肉,也不像健身比赛,具备高超的才艺表演,全新的大众竞技运动,相对健身健美比赛,它普及更广,门槛要低,更有利于更多的爱好者参赛,比赛台上,双腿自然站立,收紧小腿,正展或背展手臂微曲提肩将背阔肌收紧。两侧展,手臂不变腹部收紧内扣胸肌 ,自信的完成四个规定动作,向观众展示自身气质,身体骨骼形态,以及流畅的肌肉线条,身着沙滩裤,这就是健体。

估计随着以后人们对于健美的深刻认识,比赛要求和规则可能也会逐渐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美的要求进行评判,还有那些说健体不需要练腿的,我也不发表各种意见,个人认为大腿就是人体整个力量的来源,个人感觉就是每次练腿都会让自己透支的不行,而练习其他部位怎么也打不到练腿的疲劳程度,当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自己喜欢练什么就练什么。aqui te amo。

当然可以,硬拉这是个高危动作 受伤的人不计其数 我也是其中一个 腰伤了 现在半残 真心告诫大家 硬拉这个动作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如果不想练可以放弃,看你健体是出于什么出发点?下面我给你分析一下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有一点想回答的冲动

首先我们把硬拉细分为以下三种(很重要)

1、力量举传统硬拉:偏向功能性,力量举三大项之一

2、健美式直腿硬拉:重点发达腘绳肌群(股二头肌)

3、健美式屈腿硬拉:重点发达背部肌群(背阔肌)

训练目的不同选择不同:

A——如果你是力量举运动员,传统硬拉非练不可,直腿硬拉和屈腿硬拉可练可不练;

B——如果是健美训练发达肌肉,传统硬拉可以不练,但直腿硬拉和屈腿硬拉必需练;

C——如果是健身,传统硬拉不必练,直腿和屈腿硬拉时练时不练。

三种动作都是各有特点和规范:

a----传统硬拉是力量举的竞技比赛项目,也是某些 体育 项目的力量训练科目,动作也有多种变化,采用适合自己的动作从地面拉起杠铃再触地。能提高抗压力、爆发力和激素水平,对核心力量、多肌群协同发力都会得到提高,但是在练习中往往会冲击极限重量,这就导致受伤几率增大,很多人都是长期不断的冲击极限中或拉伤或劳损,而缩短了自己的运动寿命,作为健美运动员可将这作为训练周期内的调节训练内容,偶尔可以尝试冲极限重量。一般健身者可以不用练,如果想尝试,就用轻重量开始掌握正确动作,直到能熟练完成自重重量即可。

b----直腿硬拉是健美训练中发达腘绳肌群(重点股二头肌)的动作

c----屈腿硬拉是健美训练中发达背部肌群(重点背阔肌)的动作

b和c都是针对目标肌群,偏向孤立性的动作,对动作细节要求和神经控制都非常讲究,对次数和重量的要求不像传统硬拉少而重(1-5RM)并且每次杠铃都要落地,而健美运动要求多次数中等重量(8-12RM)中间杠铃不落地,对于健美训练者来说这两个动作是必须要练的,一般健身者掌握好动作降低训练强度即可,同样也可以增强核心力量。

如果你只是健身,那延长你的运动寿命是你训练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基于这个前提我上文的内容也应该可以给你答案了!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以下分别是a b c,三个动作

我健身20年,几乎没练过硬拉。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明确你练健体的目的!

第一、如果以 健康 为主要目的,则完全不必要练,因为硬拉对于腰椎有一定的风险,为了 健康 不值得冒这样的风险。

再说,硬拉主要是训练臀部肌肉,有很多替代动作同样可以训练,有夹腿倒蹬等固定器械的动作,也许效果稍差,但还是能练到。

第二、如果刻意追求肌肉的形状,那你就练吧,争取能参赛拿奖,祝福你。

这是我的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以前也练过,但不系统,乱练,也就基本上一年练上几个月就不练了,这一年里从外面回来了,又开练了,这回是做了计划,每周四练,1胸+肱三头肌 2背+肱二头肌 3肩三角肌4腿部腹部,因为也五十岁了,就多学多着,尤其是硬拉,听看一个光是空杆练了十万次的牟丛后,就学习硬拉了,以前腰疼的,现在基本上可以拉起80kg(体重65Kg)腰也好了,能练还是要练的,综合来说,都练练吧。

我不知道评论区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说外行话,都说健体了,肯定是要比赛啊。

传统式硬拉对于竖脊肌背阔肌,臀大肌腘绳肌都有很大帮助(对于圣诞树的塑造也有帮助),不过一个人不练大重量复合动作,他的肌质肥大肯定是有限的(区别于肌浆肥大,这里不细说)。

所以说,得练,深蹲硬拉都要练。

下边是我去年体重72kg时期硬拉195kg的弱鸡背,如果我不练硬拉,我的下背不会这么饱满。

为什么要放弃呢?健体和硬拉这个动作又不冲突!

要知道的是对于三大项动作之一的硬拉, 既能增力,也能增肌,对于你整体肌肉的募集来说非常好,真正能有代替这个动作的貌似还真没有。

硬拉针对的是你后侧链肌肉:背,臀,腘绳肌,虽然健体穿沙滩裤对于臀腿肌肉的展示可能弱一些,但是硬拉对你背部肌肉发展很好,尤其是腰腹核心, 细腰肩宽 这些也是健体的评判标准。

看到评论区说硬拉的风险很高,其实只要你执行动作到位,不作死,不强求过于大的重量一般是没有问题的,风险的高低在于你掌握的熟练程度。

还是建议你练硬拉,既是不上很大的重量,练习硬拉给你带来的好处也很多,对于 不同肌群的协调力,爆发力,增肌减脂 都是有帮助的。

对你神经支配肌肉的能动能力也有训练,还可以调高你后侧链肌肉的柔韧性!

健体与硬拉并不冲突,不建议放弃,以上就是针对你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小方爱举铁!每天分享健身知识,助你练就好身材!欢迎关注!

我个人觉得硬拉还是要练强度控制就好,毕竟硬拉是三大项训练。

综合发展不好吗?动作模式学到位,重量合适就好,又不是力量举,每次要破纪录吗?

当然可以,硬拉只是练背的一个多关节复合动作可以用其他多个动作代替,我伤过腰,现在就不深蹲硬拉,三大项只做卧推

建议硬拉要量力而行,不然真的会伤到腰,不能轻视啊

个人觉得,硬拉是黄金动作,建议不要放弃。

让一个不练健身的人秀身材,他多半会隆起肱二头肌上的小疙瘩,让一个经常健身的人秀身材,他可能就会侧向你伸直胳膊展示肱三头肌,因为肱三头肌比肱二头肌大呀,虽然一般人都是前面比较发达。 (上臂,弯曲内侧是肱二,反面是肱三,这两张图的位置你能发现肱三占了好大的面积) 肱三为什么比肱二大呢?我那天看动物世界突发奇想,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呢?人类在直立行走前,还是四肢着地,前肢要支撑身体,用到的主要是“推”的力量,所以主管这部分的肱三头肌会比较发达,后来身体越站越直,“推”用得少了,用上肢“提”东西的动作增多,所以肱二就发达一些。从动物角度看,肱三具备更加强壮的潜力,但究竟谁更发达,和生活方式有关。由此,如果整天坐在电脑前,主管缓冲作用的屁股上的肥肉会更发达一些吧。经常加班的会不会像骆驼一样耐饥饿?看身材,就能大概知道是什么生活方式了。当然啦,肱三发达的人不意味着他经常四肢着地啊。 被达尔文遗传进化学说推翻的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在短期来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放在当今人类社会,也削弱了很多自然选择成分,介入了社会选择成分,当然啦,如果把社会法律文化等当作自然环境的一部分,适者生存依然适用。 小时候爱问为什么的习惯慢慢消失了,想想蛮感触的。同事说他的小女儿特别爱问为什么,为什么刮风、为什么下雪、为什么小狗掉毛……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问爸爸:为什么家在那里?两口子无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534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