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重点串讲1

解剖学重点串讲1,第1张

解剖学重点串讲1

一、体表投影

1、鼻窦:

(1)额窦:位于两眉之间;

(2)筛窦:位于两目内眦之间;

(3)蝶窦:位于两下眼眶与外耳道连线的后1/3;

(4)上颌窦:两下眼眶15cm。

2、面神经干的体表投影:乳突向前至耳垂前方

3、三叉神经半月节出口的体表投影:眉弓外缘至外耳道连线后1/3处。

4、枕大、小神经出口的体表投影

(1)枕大神经:两耳根上部经枕后连线,距后正中线2cm,相当于玉枕穴。

(2)枕小神经:两耳垂后部经枕后连线,斜方肌外缘,距后正中线4cm,相当于风池穴。

5、耳大神经出口的体表投影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

6、耳咽管的体表投影

乳突与鼻翼的连线,分左右两侧

7、臂丛神经:颈C5~胸T1,脊髓分出,反复融合成股,股再分出神经干,神经干再分出神经,正中神经是哪个脊髓节段分出?

锁骨中点上方(锁骨上窝处),经锁骨后深入腋窝,分桡、尺、正中神经等若干肢体。

8、肺的体表投影

前部:上界:胸膜顶、肺尖位于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后部:下界:肺底,锁骨中线与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与第10肋水平,脊柱上平第11胸椎棘突。

9、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

肝的范围

上:与隔同高,约平右侧第5肋

下:右季肋区:肝下缘在肋弓缘以上

腹上区:腹上区肝下缘可凸出剑突约3cm,剑突下3cm

10、胰(腺)的中心点

上腹区,两肋弓下缘连线的中点,贴腹后壁。

11、十二指肠球的体表投影 胃变成十二指肠 膨大

两肋弓下缘中点右侧约3cm处

12、胃的体表投影 上腹区、左季肋区及脐区三区内

左锁骨中线与肋弓的交点

13、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①麦氏点:脐与右侧髂前上棘的中外1/3

②Lanz点:连接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右1/3

14、卵巢的体表投影

耻骨联合上缘左右旁开6cn

15、腹腔(太阳)神经丛的中心点 交感神经的神经丛

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

16、脊椎高度与相对位置

第2颈椎棘突——乳突尖水平

第4、5颈椎——喉结水平

第6颈椎棘突——环状软骨水平

第7颈椎棘突——低头时项部最高之隆起

第3胸椎棘突——两肩胛冈内线水平

第7胸椎棘突——两肩胛下角连线水平

第8胸椎棘突——胸骨体与剑突结合水平

第2、3腰椎棘突——两肋弓最低点连线水平

第4腰椎棘突——两侧髂前上棘(髂棘最高水平)连线水平

17、骨的分类

长骨(一体两端)——掌骨、尺骨、肱骨、股骨、胫骨、腓骨、指骨

短骨(立方形)——手的腕骨、足的跗骨

扁骨——部分颅骨、胸骨、骨盆

不规则骨——椎骨

18、关节分类

单轴关节:(1)屈戌关节又称滑车关节——指间关节(只能作屈、伸)、肘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2)车轴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旋转前臂,前臂的旋前、旋后)

双轴关节:(1)椭圆关节——腕关节

(2)鞍状关节——拇指的腕掌关节、桡腕关节

多轴关节:(1)球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

(2)平面关节:如肩锁关节、腕骨间关节

19、自由上肢骨的连接 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

①关节盂:盂唇;②关节囊薄而松弛;③喙肱韧带;

运动形式:屈、伸、收、展、旋转、环转

控制肩关节的肌肉:

屈:二短三前胸锁喙(肱二头肌短头、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

伸:三长三后背阔伸(肱三头肌长头、三角肌后部、背阔肌,)

内收:胸大背阔肩胛下

外展:三中冈上展(三角肌中部、冈上肌)

内旋:内收加三前(内收肌群加三角肌前部)

外旋:冈下小圆外(冈下肌、小圆肌)

20、髋关节

运动形式:屈、伸、收、展、旋转、环转

控制髋关节的肌肉:

屈:髂腰股直缝匠耻、阔筋膜张肌

伸:二半二长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的长头)

外展:臀中臀小梨状肌

内旋:无

外旋:三臀后部加梨状(臀中肌、臀小肌、臀大肌后部、梨状肌) 闭孔内外股方匠(闭孔内肌、外肌,股方肌、缝匠肌)

21、膝关节

运动形式:屈、伸、半屈时可作旋转

控制膝关节的肌肉

屈:二半股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伸:股四头肌

旋转:股薄二半缝匠腘(股薄肌、半腱、半膜肌、腘肌)

22、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黄韧带 : 连接两个椎弓板之间,协助围城椎管,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棘间韧带:连接两个椎体之间

棘上韧带:棘突上韧带。

前纵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

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10肩关节复合体

第1组:含2个关节。

1盂肱关节(狭义上的肩关节):是解剖上真正的关节,带2个透明软骨组成的关节面,是这一分组中最重要的关节。

2第2肩关节(三角肌下关节):不是解剖上的而是生理上的关节,由2个相互滑动的面组成。力学上第2肩关节与肩关节相连。因为任何后者的运动都会带动前者的运动。

第2组:含3个关节。

1肩胸关节:也是一个生理上的关节而不是解剖上的关节,是这一分组中最重要的关节,但功能上又离不开其他2个关节,其他2个关节在力学上与肩胸关节相连。

2肩锁关节:是一个真正的关节,位于锁骨外侧端。

3胸肋锁骨关节:是一个真正的关节,位于锁骨内侧端。

※第1组:一个真正主要关节和一个假关节。

※第2组:一个主要“假关节”和2个与力学性能密切相关的真正关节。

每一组关节在力学上都是相互联系的,即功能上相互协调。并且2组可协同运动,根据运动类型不同,每组起到的作用大小也不同。

先弄清楚该肌肉的起止点,知道它跨越哪一个或哪 些关节,从哪一个方位跨越关节,就很容易分析出肌肉的功能。

例:肱二头肌,起点:肩胛骨的盂上结节和喙突,止点:桡骨粗隆。从前方跨越肩关节和肘关节,具有屈肩关节和屈肘关节的功能。同时注意桡骨粗隆位置并不是在正前方,而是略朝向内侧,故肌肉收缩时能将止点向前外侧拉,造成前臂的旋后。因此肱二头肌的功能包括屈肩、屈肘和使前臂旋后三方面。

临床上有很多专业术语是大家不认识的,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当大人或者小孩子去医院看病,碰到不知道的医学术语时,可以直接咨询医生,医生会向患者解释其意思,并且给出相关的建议,接下来要和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叫枕下三角、该名词解释以及解剖图。

说到枕下三角,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更不要说知道它是表示什么了,其实枕下三角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名词,主要指的是头后大直肌跟头上斜肌、头下斜肌间围成的一个三角区。

枕下三角主要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肌围成的,在三角的深处会有一个寰椎后弓,其中关有椎动脉、第一颈神经、小静脉是行于脂肪和纤维组织中的。由于枕下三角特殊的解剖学关系,如果这个部位发生病变的话,那么椎动脉就会受压受刺激,从而引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关的疾病有很多,如椎动型脊椎病、偏头痛、颈源性高血压、颈源性失眠等。

总的来说,在人体解剖学中有很多以三角命名的区域结构,除了枕下三角,还有头部三角、颈部三角、肌三角、胸部三角等,它们都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9肘关节伸肌群

肘的伸展实际上依赖于1块肌肉,即肱三头肌 (图2-53,图2-54)。尽管D提出肘肌这块肌肉也值得关注,但由于它在肘关节伸展中的作用很小,可以被忽略掉。但是要注意,有研究表明 肘肌具有主动性的稳定肘关节 的作用。

1肱三头肌(图2-53后面观,图2-54侧面观)由3个肌肉起始部组成,它们汇聚成一条共同的肌腱止于鹰嘴,但却有不同的起点:

※ 内侧头 (1)起始于肱骨后面,桡神经沟外下方骨面。

※ 外侧头 (2)起始于桡神经沟内上方的肱骨干侧缘。

从解剖位置来看肱三头肌的这2个头是单关节肌(仅跨越肘关节)。

※肱三头肌 长头 (3)并非起始于肱骨,而是起始于肩胛骨的盂下结节,因此它是双关节肌。

2肱三头肌的功能随肘关节屈曲角度的不同而变化:

※在 肘完全伸展 的状态下(图2-55),肌肉力量可以分为2个分离,有导致尺骨后方脱位趋势的离心分量(C)和仅有伸肘作用的,更具力量的横向分量(T)。

※在 肘半屈曲至20°-30° 时(图2-56),桡侧向心分量被消除,只有有效的切向分量(T)与肌肉拉力一致。因此,在这个位置,肱三头肌的收缩效率最大。

※接下来,当 肘进一步屈曲 (图2-57)时,随着向心分量(C)的增加,有效的切向分量(T)减少。

※在肘 全屈曲状态 (图2-58),肱三头肌肌腱反折在鹰嘴上表面,就像附在一个滑车上,这一安排有助于抵消它的效能损失。而且,它的最大伸展纤维增加了其收缩力,可以进一步代偿效能的损失。

3 由于肱三头肌是双关节肌,其长头的功能,甚至于其整体功能,均依赖于肩关节的位置 (图2-59)。很显然,在肘关节保持相同角度的前提下,当肩关节屈曲90°时,肱三头肌起点到终点的位置大于其在上臂自然下垂时。实际上,肱骨划出圆环的中点(1)和肱三头肌长头划出圆环的中心(2)并不一致。如果肱三头肌长度不变,止点将达到O1,但是鹰嘴现在在O2,所以,肌肉必须被动地从O1拉伸到O2。

4 由于肱三头肌长头可以引导由肩部屈肌(胸大肌的锁骨部和三角肌)所产生的部分力量来增强肩部伸肌的力量 。因此,当肩在屈曲或伸长时,肱三头肌更有力。这就解释了经过双关节肌肉的一个功能。当肘关节和肩关节同时屈曲(从屈曲90°开始)时,肱三头肌产生的力量最大,犹如伐木工用斧子砍树那样。

同样的道理,当肩关节屈曲时,肱三头肌也会更有力,因为它的极限位已经预先被牵张了。向前击打的动作也因为肩关节屈肌的某些力量传递给肘关节后而更加有力。 注:参考双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肱三头肌(长头)和背阔肌在肩关节形成一个功能性的内收力偶。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手臂线讨论3:臂线与下肢路线的比较

功能线&后功能线

后功能线如何应用?(产后的人如何调整)

下肢:髋骨,股骨,胫骨(粗),腓骨,足

上肢: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手

无论从骨骼的构造还是从数量来讲,上肢与下肢都极具相似性。大臂骨与股骨相似。

除了在骨骼方面类似之外,肌肉同样也表现出了相似性。

p187总结:人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四肢是如何发育而来的?完成这些对比性的研究,对于功能性的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协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的。

激痛点,可以缓解客户疼痛,可以让关节灵活度变大,but在人们的印象中觉得我疼痛了,我的疼痛减轻了,那么我是不是就能够认为我的问题解决了呢?实质上这属于最低的需求。

什么叫功能性训练、功能性康复?实质上我们要去做到的就是要尽可能的让客户回复到它应有的功能状态来,甚至都要超过他原有的功能状态。如果超过应有的功能状态,我们会发现,这个人无论精神状态还是他的关节肌肉的协调性都是非常好的, 我们最终是要建立客户的协调性 。(功能线当中就会讲到协调性。)

p188 段1。 臂前深线连接大拇指的内侧,如同下肢的前深线连接到内侧的足弓与大脚趾;臂后深线连接至小拇指,如同体侧线连接到外侧的足弓与第五跖骨。

臂后深线肱三头肌与前表线股四头肌

臂前深线肱二头肌-胸小肌,后表线股二头肌-骶结节韧带

臂前表线胸大肌-背阔肌,前深线腰肌与其他屈肌

髂肌对应肩胛下肌

臀小肌对应冈下肌

臀中肌对应三角肌

三角肌分为前中后三束

髋外展肌从前到后依次是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

阔筋膜张肌+臀大肌=髋部三角肌

以步态为例,人走路时要迈开两条腿,同时,也是摆动两个手臂的。摆臂你迈腿都是有肌肉参与的,如果某个人上肢的力量,肌肉力量到位,很多东西就可以让步态更好,肩膀也会变得更好。

功能线应用的比较多,尤其在处理产后的客户中。

首先了解客户的第一需求很重要。要沟通,学会走进客户的世界。

做功能康复时最忌讳①自以为是,②走进不了客户的世界。

功能线从臂线开始,跨过躯干表面,延伸到对侧骨盆和下肢。其中一条跨过身体的前侧,另一条跨过身体的后侧。因此左右两条线跨过躯干呈x线。第三条线为同侧功能线,从肩延伸到同侧膝关节内侧。

功能线分三条,前、侧、后功能线。前功能线和后功能线用的比较多。

功能线从手臂线开始,这是一种连接。手臂决定功能线的强度。如果一个人的胳膊很细,没有力气,一天就在电脑前,其功能线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功能线很少发挥调控站姿的作用。

姿势分三种:站、坐、卧。训练时,可采用仰卧位(训练前功能线),俯卧位(训练后功能线),侧卧位(训练侧功能线)。

功能线主要借助对侧力量的补充而发挥稳定和平衡功能,或者增加推力。例如投标枪或投掷棒球

功能线向下传递拉力,或向上提供稳定力,以固定上肢的支撑部。

在躯干和大腿之间,在最核心的地方在腰和骨盆、大腿中段。上肢的调整当中,对于功能线的调整是特别重要的。

例如对于扣肩的人。

有一种常见的姿势代偿模式与功能线有关,那就是明显的旋转倾向。它常常与惯用手或特定动作有关,此动作影响到六条功能线的张力与协调性。

旋转倾向:指很多人发生躯干的扭转,或有的人发生骨盆的扭转。

惯用手或特定动作:经常用右手的人去干,或多或少向左侧发生扭转,与职业有关,如理发师化妆师。

除了侧功能线外,前功能线与后功能线都有交叉。

六条功能线分别指:前功能线×2,后功能线×2,侧功能线×2

功能线跨越身体与对侧肢带连接,使力臂延长,肢体运动就能获得更多的驱动力及准确度。功能线呈螺旋形分布,并且总是以螺旋模式起作用。

交叉训练,如激活右侧胸大肌,右腹直肌,然后马上激活左侧的长收肌和耻骨肌。

后功能线

后功能线BFL,起始于背阔肌远端,向下到达背阔肌中心部位稍下方,与腰骶筋膜表层结合。

腰骶筋膜=胸腰筋膜,这里的张力特别重要。腰下背部的慢痛,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胸腰筋膜这儿的张力出现了问题。

后功能线连接臀大肌、股外侧肌 。所以激活臀中肌,股外侧肌非常重要。

髂胫束前面的支线,对于膝关节的疼痛的处理非常有帮助。

后功能线如何应用?首先关注背阔肌、臀大肌。 这种交叉的方式对于一个关节的影响特别重要,这个关节是骶髂关节。如图

任何关节的稳定就是两种稳定:结构性(靠韧带),功能性(靠肌肉)的稳定。

正常人群中,一个关节的稳定是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但有一些人出现韧带拉伤、关节松动了,要重新进行稳定的话,只有进行肌肉的训练,即功能性的稳定。

腘绳肌的过度拉伸、久坐的人等等,导致骶髂关节疼痛的人,排除骶髂关节炎,只要因为姿势引发的,或者不稳定引发的,尤其产后的人。

产后的人中有的人会出现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恰恰为骶髂关节的不稳定埋下了不好的因子。在怀孕过程中骨盆的状态,随着宝宝进入骨盆,骨盆呈现向外旋的状态(例如抓住衣服向后拉,就是外旋),骶髂关节受到挤压而出现疼痛。

在怀孕过程中,腰部的过度凸出,臀中肌的无力,尤其对于不经常运动的妈妈们,出现下背痛怎么都解决不了,会发现10个人里有5成的人,不是胸腰筋膜的疼痛,而是骶髂关节的问题☞松动,剩下5成里有一部分人臀中肌无力,还有一部分人是骨盆不稳定造成的。

后功能线对于稳定骶髂有怎样的意义?就是功能性稳定 。

如做一个骶髂关节功能性稳定的动作,必须做 骨盆的内旋运动 。

给产后的人做一些功能型运动,在怀孕的过程中,很多女性的骨盆出现了向外旋、肌肉的无力,造成骨盆不稳定,要做骨盆的内旋运动(翘臀的动作就是骨盆的内旋运动)。

骨盆本身不能主动做运动,靠下肢或脊柱。脊柱下面连着的骶骨,在骨盆中间,下肢在骨盆两端,所以下肢的调整特别重要,用髋内旋的运动来完成骨盆的内旋运动。

在骨盆修复中,让客户去做髋内旋运动,在仰卧、站立、行走时分别去做。如让客户仰卧去做,让骨盆、骶髂、髋关节不负重,在这种情况下来完成骨盆的内旋训练。从20-30-40-50每天递增。

之后站立做髋内旋运动,脚下踩于瑜伽砖,让悬空的腿做内旋运动。这是自负重。第二周。

第三周,做髋内旋走路。

先把髋内旋做好,髋内旋可以帮助臀大肌建立弹性,对于后功能线都有拉伸。如在做髋内旋运动时,仰卧、俯卧、侧卧、站立、行走去做。通过三周时间,骨盆得到很好训练,接下来该固定骶髂关节了,练臀大肌、背阔肌。

骨盆的问题有很多人都是单侧的,如图,右侧骶髂关节痛。

例以产妇为例,产后2个月,右侧骶髂关节痛。①先练习以上步骤,做髋内旋运动,练习三周。

②右侧骶髂痛,就做右侧臀大肌和左侧背阔肌的训练。

背阔肌训练时,背阔肌有一个动作在肌电图中得到最大显示,手臂后伸+内收,同时完成这一动作。但很多人很容易做错,就是让手臂贴着后背来走,这没有让背阔肌得到最好的最大能力的训练。

臀大肌训练目前容易走向几个误区,臀大肌的2区,一直训练不到。

臀大肌靠近骶骨的一侧很容易练的,但会发现②区与股外侧肌、腘绳肌、髂胫束交接的地方很多人练习不到,导致臀形出不来。

激活的前提是让肌肉先启动☞启动=变硬。

在后功能线中,特别强调背阔肌、臀大肌的联合性协调性的训练特别重要。该如何协调?p196-197

瑜伽里(手向后伸)的蝗虫式

俯卧,抬高一侧手+对侧下肢,这一动作会牵扯到后功能线。是在训练背阔肌、平衡的运动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动作。但是只做到了功能修复的第二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学会怎么启动后功能线

第二个层面:通过用一个动作来启动

第三个层面:让一个人去做一个动作,哪一个个肌肉先启动,用语言或手来诱导受试者肌肉协调性收缩

第四层面:强化训练

这手相后的皇城是单手加单腿,先帮助启动再过渡到自己启动练到酸反复的强化一组功能的运动,会发现客户整个下背部的地方会非常舒服。

例如:一个小时里只做四个动作,①仰卧,俯卧做髋内旋,②站立做髋内旋③行走时做髋内旋,④先强化背阔肌臀大肌

或者④手向后伸的蝗虫式,启动背阔肌臀大肌

⑤站立,左腿后蹬+右手向后向内收,启动后功能线。建议髋外旋一下,启动臀大肌。

后功能现还包括股外侧肌,所以同侧背阔肌、对侧臀大肌+股外侧肌,让髋外旋一下,臀大肌就会很好地启动。

为什么做髋内旋,让骨盆得到有效的纠正。如果让客户一个小时内做以上动作,做完之后腰痛,骶髂疼痛都会得到很好的缓解。但这不是万能药,客户可能是臀中肌无力或者下腹无力。

尤其下腹,突出对骶髂的疼痛,都起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影响。

后功能线对于男士也要考虑髋内旋运动,不能省略。

髋内旋运动的发挥余地比较大,如不屈膝的髋内旋的角度<屈膝+髋内旋的角度。如大小腿呈90度和直腿☞做髋内旋,角度不一样。建议做俯卧的屈膝+髋内旋,站立的屈膝+髋内旋。

如下图,图2和3,2ok,3错误,因为没有进行骨盆的稳定和髋的稳定性练。

走路时自己不会知道自己的错误,好多人也看不出自己有问题。

不要去说自己的客户有问题,要让客户认为自己真的有问题。这种问题靠评估+靠照片呈现。并做好隐私保护。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33肩关节内收和伸展

1肩关节内收肌群 (图1-114前面观和图1-115后外侧观,2幅图的比例相同)包括: 大圆肌 (1)、 背阔肌 (2)、 胸大肌 (3) 和菱形肌 (4)。

图1-117的2幅嵌入图,阐述了在这两对肌肉的作用下,内收运动的产生过程:

※图1-117a:菱形肌(1)和大圆肌(2)的协同作用对内收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如过大圆肌单独收缩且上肢对抗内收运动,肩胛骨就围绕在其上的轴(十字叉标出)向上旋转。菱形肌收缩可防止肩胛骨的这一旋转,并使大圆肌带动手臂内收。

※图1-117b:背阔肌(3)这块强大的内收肌收缩时,肱骨头向下移位(黑色箭头)。肱三头肌长头(4)这个比较薄弱的外展肌可以同时收缩,以抵抗肱骨头向下移位,并使肱骨头上举(白色箭头)。这是另一个拮抗-协同肌肉共同作用的例子。

2肩关节伸展肌群 (图1-116,后外侧观)可以在2个平面上产生伸展运动:

1肩关节的伸展:

——大圆肌(1)。

——小圆肌(5)。

——三角肌后方肩胛冈部肌纤维(6)。

——背阔肌(2)。

2通过内收肩胛骨,使肩胛胸壁关节伸展:

——菱形肌(4)。

——斜方肌中部肌纤维(7)。

——背阔肌(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834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