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臑会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膈窌穴的定位 9 膈窌穴的取法 10 膈窌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膈窌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膈窌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膈窌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膈窌 1 拼音
gé pào
2 概述膈窌为经穴别名,即臑会[1]。见《针灸甲乙经》。
穴位 臑会 汉语拼音 Naohui 罗马拼音 Naohui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Meet 各
国
代
号 中国 TE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TR13 富耶氏 德国 3E13 英国 T13 美国 TB13
臑会为经穴名(Nàohuì TE13)[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臑髎、臑交、膈窌。属手少阳三焦经[2]。臑会是手少阳三焦经、阳维脉的交会穴[2][3]。臑即上臂,会即交会,此穴在上臂经脉之交会之处,故名臑会[2]。臑会穴主要用于颈项、肩臂疾患等:如瘿气,瘰疬,肩胛肿痛,肩周炎,肘臂屈伸困难,上肢神经麻痹,癫疾,目疾,肩臂痛,上肢痹痛,肩胛疼痛,腋痛,肘难屈伸,瘰疬瘿气,腋下痛等。
3 臑会穴的别名
膈窌(《针灸甲乙经》),臑髎(《针灸甲乙经》),臑交(《针灸大成》)。
4 出处《针灸甲乙经》:臑会,一名臑髎,在臂前廉,去肩头三寸,手阳明之络。
5 穴名解臑即上臂,会即交会,此穴在上臂经脉之交会之处,故名臑会[2]。
臑,泛指肩下肘上。会,有会合、聚会之义。此穴在臑部,肩髎穴之下3寸,《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臑会……手阳明、少阳二络气之会。”按臑会之意,为三臑之会穴。如臂臑属手阳明,为手足太阳及阳维之会,臑俞属手太阳,为手太阳及阳维之会;臑会属手少阳,又为手足少阳及阳维之会,故治症广泛。[4]
6 特异性《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作手阳明、少阳二络气之会。
《针灸聚英》作手少阳、阳维之会,手阳明之络。
7 所属部位上臂[5]
8 膈窌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臑会穴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6]。
臑会穴位于臂后区,肩峰角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2]。
臑会穴位于肩髎与肘尖(尺骨鹰咀)连线上,肩髎直下3寸,当三角肌后缘处[3]。
臑会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臑会穴在上臂的位置
臑会穴在上臂的位置
臑会穴在上臂的位置(肌肉)
臑会穴在上臂的位置(骨骼)
9 膈窌穴的取法臑会穴位于臂后区,肩峰角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2]。
前臂旋前,于肩头后侧肩髎穴直下3寸,与天井穴相直处取穴。
前臂旋前,于肩头后侧肩髎直下3寸,与天井相直处取穴[7]。
10 膈窌穴穴位解剖臑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有中侧副动、静脉。分布著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皮肤由桡神经的臂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肱深动、静脉。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长头及外侧头→桡神经→肱三头肌内侧头[2]。
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臂背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肱深动脉肌支分布[8]。
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并有中侧副动、静脉通过[3]。
11 膈窌穴的功效与作用臑会穴有舒筋活血、消肿散结的作用[2]。
臑会穴具有化痰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臑会穴有疏经活络作用,主治气瘿,肩肘痛,颈项强痛[4]。
12 膈窌穴主治病证臑会穴主要用于颈项、肩臂疾患等:如瘿气,瘰疬,肩胛肿痛,肩周炎,肘臂屈伸困难,上肢神经麻痹,癫疾,目疾,肩臂痛,上肢痹痛,肩胛疼痛,腋痛,肘难屈伸,瘰疬瘿气,腋下痛等。
臑会穴主要用于颈项、肩臂疾患等:如瘿气、瘰疬、肩胛肿痛、肩周炎、肘臂屈伸困难、上肢神经麻痹及癫疾、目疾等[2]。
臑会穴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疬、上肢麻痹等[3]。
臑会穴主治瘿气、瘰疬、上肢痹痛[8]。
臑会穴主治瘰疬,瘿气;目疾;上肢痹痛,肩胛疼痛,腋痛,肘难屈伸[7]。
瘰疬瘿气,目疾,肩胛疼痛,腋下痛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2]。
直刺1~15寸[7][8][3],局部有酸胀感[7],可扩散至肩部[7],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方向放散[7]。
132 灸法可灸[2][7][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4 膈窌穴的配伍臑会穴配天窗、扶突治甲状腺肿大[2]。
臑会穴配天宗、肩髎治肩周炎[2]。
臑会配肘髎、曲池,治肘关节痛[7]。
臑会配肩髃、曲池、外关,治肩臂痛[7]。
臑会配肩髃、肩贞、肩髎,治肩凝症[7]。
臑会配肩髃、臂臑,有行气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肩臂痛。
臑会配天宗,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胛痛。
臑会配天突、水突,有散结通络的作用,主治甲状腺肿。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腠理气,臑会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臑会、支沟、曲池、腕骨、肘髎,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
《外台秘要》:主项瘿,气瘤,臂痛,气肿腠理气。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项瘿气痛瘤,臂痛不能举,气肿痛。
《针灸大成》:主臂痛酸无力,痛不能举,寒热,肩肿引胛中痛,项瘿气瘤。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觉得皮下注射后疼痛
指导意见:很高兴为你解答,你的情况应该不能算是事故,本来皮下注射的部位就是三角肌下缘外侧,只是有的人打针疼而已,缓解疼痛的方法就冰敷就比较好了,不需要特别吃止痛药
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是有区别的,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组织,一般进针的角度为45度角。皮下注射多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一般接种各种疫苗,很常用此法。肌肉注射是将药液注入到肌肉层内,进针的角度为90度角。肌肉注射药物吸收快,常用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缘以及臀大肌,臀小肌,臀中肌等,无论是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在注射前一定要排空注射器内的空气,掌握无菌操作的原则。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是有区别的,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组织,一般进针的角度为45度角。皮下注射多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一般接种各种疫苗,很常用此法。肌肉注射是将药液注入到肌肉层内,进针的角度为90度角。肌肉注射药物吸收快,常用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缘以及臀大肌,臀小肌,臀中肌等,无论是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在注射前一定要排空注射器内的空气,掌握无菌操作的原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