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是怎样形成的?

瘢痕是怎样形成的?,第1张

你知道瘢痕吗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面板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下面由我为你详细瘢痕的介绍相关知识。

 

对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形成的生物学机制,人们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探讨。近二十年来,随着对伤口愈合生物化学机制的不断认识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阐释了瘢痕增生,特别是瘢痕疙瘩的某些特点和规律,这为最终揭开瘢痕增生的奥秘、寻求瘢痕增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

一、病因 在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维持着平衡状态。但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这种正常的平衡被破坏,胶原的合成明显超过降解,最终导致胶原的大量堆积。虽然导致这种改变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许多因素与这种改变有关。

一、体外因素

1、 外伤和面板疾病

大部分瘢痕疙瘩通常发生在区域性损伤1年内,包括外科手术、撕裂伤、文身、烧伤、注射、咬伤、接种和其他非特异性损伤。有时因原发症状不明显而被患者忽视或者忘记。

其他面板疾病包括蜂窝组织炎、粉刺、化脓性汗腺炎、毛发囊肿、异物反应以及疱疹、天花、牛痘等,区域性感染均与瘢痕疙瘩形成有关。此外,Ehlers-Danolos综合征、Rubinstein-Taybi综合征和厚皮性骨膜病等,亦与瘢痕疙瘩有一定关系。

对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和瘢痕疙瘩形成间关系的意义目前尚不清楚。

2、 张力

瘢痕增生易发生于张力高的部位。临床上常可见到张力高的部位患有瘢痕疙瘩的患 者,在无张力部位存在着正常瘢痕。另外,如果将瘢痕疙瘩切除后移植到张力较小的部位如腰部、股内侧等,瘢痕疙瘩常常萎缩。

Sns an研究了伤口方向与张力关系,证明垂直于面板松弛线切口的张力,是平行于面板松弛线切口张力的3倍,张力大,可 纤维组织形成。因此,手术切口选择不当而产生较大张力,是促使瘢痕增生形成的因素之一。

3、 种族

瘢痕疙瘩在许多种族中均有报道。

黑色人种和黑肤色的人较白色人种更易形成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大约为35∶1—15∶1。

玻里尼西亚人和中国人较印第安人和马来西亚人更易形成瘢痕疙瘩。

欧洲居住在回归线上的较居住在温带的人有更大的瘢痕疙瘩发生倾向。

所有种族包括黑色人种的白化病患者未见有瘢痕疙瘩的报道。

4、 部位

瘢痕疙瘩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上背部、肩部、胸前部、上臂三角肌区,较少发生于下肢、面部和颈部。

面板厚的部位较面板薄的部位更易发生。

在眼睑、生殖器、手掌、足底、角膜和粘膜则极为罕见。

Crockett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提出了一个瘢痕疙瘩发生部位的敏感顺序:

第一顺序:胸骨前、上背部和上臂三角肌区。这些部位的所有瘢痕几乎都可能发展为瘢痕疙瘩。

第二顺序:有胡须的部位、耳朵、上肢前侧、胸前、头皮和前额。这些部位形成瘢痕疙瘩的倾向,与损伤的性质有关。

第三顺序:下背部、腹部、下肢、面中部、生殖器。这些部位的瘢痕疙瘩不常见。

5、 年龄

瘢痕增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一般多见与青年人,文献报道的病例年龄多在10—30岁之间。

青春期前的儿童或老年人很少发病。

据Ketchum统计的资料,88%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发生在30岁以下,他认为这是因为: ①年轻人容易造成外伤;②年轻人面板张力较大,而老年人面板缺乏弹性,较松弛;③年轻人面板的胶原合成率较高。

6、 家族倾向

瘢痕疙瘩具有家族倾向。

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和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均有报道。特别是在多发的、严重的瘢痕疙瘩,其阳性家族史更为明显。

Laurentacl和Dloguardl在对东方人的研究中提出,HLA-B14和HLA-B16的人有形成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更大危险性。但是Cohen等1979所作的研究对美国黑色人种却发现,在HLA分型中,HLA-A或HLA-B在瘢痕疙瘩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其抗原无明显不同,因而认为,任何特殊HLA表现型和瘢痕疙瘩之间无明显关系。

二体内因素

1、 内分泌紊乱

瘢痕疙瘩的形成与内分泌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人们以注意到绝大多数的瘢痕疙瘩发生在青春期。

在妊娠期,瘢痕疙瘩有明显的症状加重和体积增大,绝经期后瘢痕疙瘩逐渐消退萎缩。

Ford测定分析了瘢痕疙瘩、其邻近正常面板以及正常瘢痕的雄激素水平,发现瘢痕疙瘩组织中有高雄激素水平和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其邻近正常面板中,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都是低水平;正常瘢痕的雄激素水平为瘢痕疙瘩的1/10,而雌激素和孕激素低得几乎测不出。他认为,区域性高水平的雄激素代谢,在瘢痕疙瘩形成中起著主要的或至少是辅助性的作用。

Koonin根据瘢痕形成与种族和肤色的关系,提出瘢痕疙瘩形成的黑色素细胞 激素MSH紊乱学说,这是因为:①黑肤色人种的黑色素细胞对MSH有明显的高反应;②所有人种中,色素深的、黑肤色人种较白肤色人种有更大的瘢痕疙瘩发生倾向;③瘢痕疙瘩主要好发部位是人体黑色素细胞最密集的部位,而瘢痕疙瘩发生较少的手掌、足底等部位,黑色素细胞分布最为稀少;④瘢痕疙瘩的发病率在垂体功能亢进时期较高如青春期和妊娠期,垂体功能亢进与色素沉着增加有关;⑤可的松类药物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是有效的,而可的松类药物是MSH分泌的抑制剂。区域性注射确炎舒松所引起的面板脱色,可能是 MSH被抑制所引起的。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2、 生物化学因素

在研究胶原合成时 Cohen发现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脯氨酸羟化酶活性较增生性瘢痕明显增高,是正常面板的20倍。脯氨酸羟化酶是胶原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它的活性与胶原的合成率密切相关。

Cohen等进一步发现,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瘢痕中,胶原酶的活性较正常面板高,从而说明胶原的合成与降解间的失平衡,不是因为降解减少,而是由于合成代谢不成比例地增加。

另外,胶原酶受α2巨球蛋白和α1抗胰蛋白酶的抑制,免疫荧光的研究以揭示了这些物质在瘢痕疙瘩中的沉积。可的松类药物治疗瘢痕疙瘩几乎是减少了这些物质的沉积,但是,这些抑制剂的血清水平在瘢痕疙瘩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没有区别。

3、 免疫学改变

最近几年,对瘢痕疙瘩的病因形成了一种新的概念,认为是包括免疫球蛋白在内的特殊的免疫反应。

在瘢痕疙瘩形成以前,有一个典型的损伤后潜伏期有时原发损伤不明显而被忽略,如果第二次触发例如单纯的外科切除,则会很快复发,病变常常较前增大。该特点可被比作一个免疫反射弧;最初的接触导致致敏阶段、记忆形成和效用机制。瘢痕疙瘩形成的第二个阶段类似于第二次免疫反应。

许多研究结果已表明瘢痕疙瘩具有某些免疫学特性:T淋巴细胞再回圈池总数增高;二硝基氯苯和旧结核菌素诱发的面板迟发型超敏试验阳性;瘢痕疙瘩组织内有免疫细胞如浆细胞、淋巴细胞的浸润。更多的研究说明瘢痕疙瘩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

免疫荧光研究发现IgG在瘢痕疙瘩组织中沿胶原方向沉淀,揭示瘢痕疙瘩可能是一种区域性免疫反应,但该IgG是否为瘢痕疙瘩组织所特有,目前尚不清楚。Yagl提出瘢痕疙瘩是由受损伤部位异常分泌的皮脂作为抗原而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进一步的研究将证实从瘢痕疙瘩组织中分离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对皮脂是否具有特异性。

相关阅读:

 瘢痕疙瘩的临床表现

瘢痕疙瘩大体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两大类。原发型瘢痕疙瘩,多在胸前或肩后,初起小红点伴痒,逐渐由小到大,由软变硬,色红或暗红,有索条状、蝴蝶状、圆形、不规则形等。

继发型瘢痕疙瘩也叫增生型瘢痕疙瘩,又分为:痤疮性瘢痕疙瘩和瘢痕癌。多因烧烫伤、创伤、痤疮、感染化脓或因采用手术、镭射、冷冻、植皮、激素药物封闭后都会引起受损组织过度增生和皮下组织破坏变性,凸出面板,色红或暗红伴痒或刺痛,部分有明显向外延伸的毛细血管,饮酒或吃辛辣等 性食物后症状有加重倾向。  

疤痕体质的人在人群中比例极小,其表现为伤口愈合后。表面疤痕呈持续性增大,不但影响外观,而且局部疼痛、红痒疤痕收缩还影响功能运动。 正因为疤痕体质的人极少,有的书中将长疤痕疙瘩的人也称为疤痕体质,疤痕疙瘩表现为伤口愈合后疤痕向外生长,突起皮肤表面、质硬,也可有红痛感觉,但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不再继续扩展。

简介

疤痕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后,在伤口或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反应,也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结果。疤痕的本质是一种不具备正常皮肤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失去正常组织活力的、异常的、不健全的组织。疤痕不仅破坏了体表美,还可妨碍相关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功能,甚至导致畸形。

疤痕体质的人在人群中比例极小,其表现为伤口愈合后。表面疤痕呈持续性增大,不但影响外观,而且局部疼痛、红痒疤痕收缩还影响功能运动。

2疤痕分类

临床分类

疤痕的不同形状与分类,临床上特发性疤痕疙瘩、真性疤痕疙瘩、假性疤痕疙瘩、疤痕性疤痕疙瘩、增生性疤痕疙瘩及疤痕疙瘩等多种用语被使用,至今尚无明确的分类。

面部和身体容易出现痤疮的皮肤、晦暗干燥性皮肤、油性皮肤、多汗皮肤的人都容易发生疤痕现象。还有。

此外,在人体的上臂上外侧(三角肌)、前胸部、肩胛骨部是疤痕疙瘩的好发部位,耳后、耳廓、颈部、枕部、耻骨上部也较易发生。相反失神经支配区(癞)和脊髓麻痹区,不易发生疤痕疙瘩。

其它分类

从疤痕组织的病理学分类

⒈正常皮肤疤痕

⒉增生性疤痕

⒊疤痕疙瘩

从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改变分类

⒈表浅性疤痕或扁平疤痕

⒉索条状疤痕或挛缩性疤痕

⒊蹼状疤痕

⒋凹陷性疤痕

⒌萎缩性疤痕

⒍桥状疤痕和赘状疤痕

⒎增生性疤痕

⒏疤痕疙瘩

⒐疤痕癌

以下是从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改变分类所作的介绍:

⒈凹陷性疤痕主要是由于痤疮、感染、外伤、手术等原因造成的皮肤真皮层缺损。较重的痤疮后可见虫蚀 样、冰锥样凹疤,天花、水痘后可见麻坑样凹疤。

⒉凸起性疤痕大多为烧烫伤、外伤、手术或反复感染后皮肤真皮层中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性病变。可见有红色隆起、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可伴有痒痛,疤痕疙瘩还可呈蟹足样向外扩 张。凸起性疤痕内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并有高出正常皮肤2倍以 上的氧自由基以及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

⒊平复性疤痕是指在皮肤浅表层的一种疤痕,多因皮肤轻度擦伤或浅表(真皮浅层)烧烫伤所致。其表面粗糙或有色素变化 (如皮肤红斑、白斑或色素沉着),一般无功能障碍,但这类疤 痕很影响视觉美观。

⒋自发性瘢痕疙瘩:无明显的诱因,在正常皮肤上发生或未察觉轻微擦伤引起,使皮肤出现硬结逐渐长大,边缘不规则,向外周扩展,形成蟹足状或蜈蚣状、蝴蝶状、圆状,质硬,色淡红或暗红,自觉发痒,有时伴有阵发性的剧痛或刺痛。

⒌继发性瘢痕疙瘩:一般多发生于皮肤烧烫伤、感染、外伤、创伤。如:做冷冻、激光、去痣、洗眉、打耳孔、打预防针、手术植皮补皮、剖腹产等各种手术后引起的瘢痕增生,高出皮肤色红或暗红、奇痒、有刺痛感,食用辛辣食物、酒等刺激食物,症状加重。

疤痕是代表皮肤曾受到创伤后的痕迹,这种创伤可以是外伤造成的,也可能是手术所必须的,只是因创伤程度不同,愈合过程平顺与否,及伤口在人体上位置不同,所形成的疤痕便有明显大小不等程度的差异;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爱美不仅代表一种权利,也表示一种对自我的尊重,疤痕是美容整形外科门诊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除了外观的影响,事实上有不少的疤痕会有令人难受的瘙痒、疼痛及干裂,若不幸产生疤痕挛缩(scar contracture),更会进一步影响四肢关节活动或五官之正常功能,这些疤痕更是非积极治疗不可。

可能是毛囊炎,你还是去医院检查比较好

■毛囊炎:

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毛囊炎好发于成人的多毛部位。患者要避免物理性刺激,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意,保持大便畅通。同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另外中医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湿热型:证见臀部或四肢有散在的红色丘疹,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薄黄,脉弦。

2.阴虚型:证见素体虚弱,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红,脉沉细。

一、可选用的西药

1.局部治疗:剪去毛发后选用下列药物:

(1)2.5%碘酊: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1%新霉素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3)百多邦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全身治疗:

多发性者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口服复合维生素。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疮疖膏药:外用,视疮疖大小选用小张或大张药膏,加温软化后乘温热贴于患处,稍加按压,2-3日换药1次;如果疮疖溃破出脓,则宜每日换药1-2次,待脓出净后可再贴1-2次,使其根盘硬节完全吸收。凡正常皮肤在贴膏药后发生红斑、皮疹或瘦痒,应及时停用本品。

2.连翘败毒丸:每次口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每次口服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丸圣散:外用,用花椒油或食用植物油调敷或撒布于患处。

5.拔毒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

6.小败毒膏:每次口服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参考资料:

http://wwwbboucom/fx120/12/9435html

■(一)局部治疗

以消炎、杀菌、干燥为原则,可剪去毛发后外搽含抗生素的酊剂、25%碘酊或5%白降汞、10%鱼石脂软膏或百多邦软膏或1%新霉素或利福平软膏等。

■(二)全身治疗

1.保智褰辔郎��苊馍ψァ⒛∑痢8捶⑿悦�已谆颊哂ψ⒁庥形尢悄虿 ⑵堆�蛉�砑膊。�粲杏τ枰韵嘤χ瘟啤;颊哂�删萍靶晾贝碳ば砸�场

2.根据病情轻重适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卡那霉素等。

3.对顽固性反复发作的毛囊炎,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亦可注射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有人提倡采用注射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来治疗复发性毛囊炎,理由是虽然注射自家菌苗有一定疗效,但需要一定条件,费时费力,而多价金葡菌菌苗对于各种皮肤金葡菌有相对特异性且疗效较好,可成批制备,无明显副作用。具体方法:在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菌苗,第一次05ml,以后每次1ml,每周注射1次,5次为一疗程,有效后连续注射2~3个疗程。注射后局部可能有轻度红肿反应。若红肿显著,则应减少注射量,并缓慢递增。

■(三)物理疗法

可选用紫外线、超短波等,早期应用,效果较佳。

■(四)中医药治疗

中医称本病为"发际疮"。认为系体内蕴积湿热,外受风、毒之邪引起。常分两种证型论治。

①热毒证:颈项发际多发红疹,有小脓头,疼痛明显,舌红,苔黄。治宜清热解毒、祛风胜湿。方用五味消毒饮合防风通圣散加减。

②气虚邪实证:素体虚弱,面色眈白,疮色淡红,间有脓头,疼痛不著,反复发作;或见小疮硬结,疮色暗红,舌质黯有瘀斑。治宜益气解毒,兼以活血通络。可用黄芪15g、党参10g、当归10g、天麦冬各10g、地丁30g、野菊花10g、赤芍10g、桃仁10g、忍冬藤15g、皂刺10g。也可服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合小败毒膏。

外治法:

①金黄散适量,植物油调敷。

②隔蒜灸疗法:将蒜切成约02cm厚的薄片,铺于患处,蒜片上置艾柱,可连灸10柱,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③刺血加点刺拔罐疗法:取委中穴,用毫针点刺出血;患处化脓疮口周围先用毫针点刺,再拨火罐,每隔2~3天治疗一次。

一般药店都有卖的

回答者:老鼠爱上摸 - 魔导师 十一级 11-24 08:48

用用维洛娜毛囊炎克星吧,效果不错哦! 许多顾客反应都很好,之前他们花了好多钱去美容院和医院,什么方法试遍了,连激光治疗都做过了,就是没效果,但用了维洛娜毛囊炎克星(又称毛发催生剂)后,明显就好多了,原先曲卷再毛囊力的毛发伸展出来,小痘痘痘不见了!维洛娜毛囊炎克星能令肌肤保持湿润盒柔软,使毛发可穿过表皮生长而不受阻碍! (注:这不是药品,是护肤品哦) 希望你们快些消除烦恼哦

不要乱挤,其实在青春痘成熟之后是可以通过专业的挤压,让青春痘消失,但是往往我们在家里挤痘痘很多时候,手法不对,且双手不干净,为此容易在挤完痘痘之后,造成痘痘留疤发炎,为此除了专业人士,并不提倡挤痘痘。

1、番茄滋润面膜

番茄可以使皮肤滋润、白嫩、柔软,对黑头粉刺和油性肌肤特别有效。

材料:番茄一只,蜂蜜少许,面粉1小匙

制法:先将番茄压烂取汁,加入适量蜂蜜和少许面粉调成糊状,涂于面部保持20~30分钟。

2、绿豆粉清爽面膜

绿豆性寒凉,制作面膜可以减少痘痘的发生。

材料:绿豆粉4茶匙,适量的水

制法:把绿豆粉加入适量的水后拌匀,涂于脸上。约15~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每周可做2~3次。

3、生菜清火面膜

生菜适合“治疗”一些皮肤刺激所带来的痘痘,例如粉刺、阳光灼伤、毛细血管扩张等。

材料:生菜叶2-3块,水少许

制法:将生菜叶子捣碎,加少量水,煮5分钟。叶子捞出,包入纱布。趁热敷脸,剩下的汤汁可用来洗脸。

4、草莓收敛面膜

草莓本身有消毒和收敛的作用,能让爱长痘痘的症状缓和下来,对皮脂分泌旺盛的皮肤也非常有效。

材料:草莓4粒、面粉1小匙、酸奶少许、蜂蜜1小匙

制法:用清水将草莓冲洗干净,榨出汁;将面粉和酸奶混合后放入草莓汁和蜂蜜搅拌均匀。

5、香蕉润泽面膜

香蕉不但可以清理肠胃,还能使皮肤清爽滑润,并可去除脸部痤疮及雀斑。

材料:香蕉一只。

制法:将香蕉去皮捣烂成糊状后敷面,15-20分钟后洗去。

这有可能是毛囊炎引起的,需要详细检查以明确治疗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下是有关毛囊炎的资料:

毛囊炎(folliculitis)系由金**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 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毛囊炎鉴别诊断

毛囊性脓疱疮

本病应与寻常性痤疮鉴别,后者见于青春期,惯发于颜面,上胸背部,有黑头损害

皮疹初发于毛囊口,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具有痒感的红色毛囊小丘疹,丘疹顶端形成一个黄白色小脓头,周围有炎性红晕,中心有毛囊贯穿,丘疹出现较多,散在分布,互不融合,有轻度痛感,瘙痒明显一般无全身症状,经过数天,脓头破溃,排出少量脓液渐愈如反复发作,迁延数周,好转变为慢性毛囊炎好好于多毛部位,头皮,会阴,腋部,肛周及四肢伸侧皮疹易继发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疾病之后

可选用的药 

1局部治疗:剪去毛发后选用下列药物:

(1)近远堂毛囊炎套装: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25%碘酊: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3)1%新霉素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全身治疗:

(1)多发性者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口服复合维生素

(2)调节免疫:转移因子 4ml 皮下注射 1/2日

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复发性毛囊炎患者应注意有无糖尿病,贫血或全身疾病,若有应予以相应治疗患者应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饮食;根据病情轻重适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卡那霉素等;对顽固性反复发作的毛囊炎,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亦可注射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有人提倡采用注射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来治疗复发性毛囊炎,理由是虽然注射自家菌苗有一定疗效,但需要一定条件,费时费力,而多价金葡菌菌苗对于各种皮肤金葡菌有相对特异性且疗效较好,可成批制备,无明显副作用具体方法:在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菌苗,第一次05ml,以后每次1ml,每周注射1次,5次为一疗程,有效后连续注射2~3个疗程注射后局部可能有轻度红肿反应若红肿显著,则应减少注射量,并缓慢递增

3中药治疗:用 康炎宁喜 直接涂抹毛囊炎处,涂抹以后揉搓待完全吸收,每日3次,30天1个疗程,1个疗程就可以治愈,待症状消失后一定要巩固1-2周,预防复发大面积毛囊炎可配合口服罗红霉素有助于治疗

可选用的中成药

1疮疖膏药:外用,视疮疖大小选用小张或大张药膏,加温软化后乘温热贴于患处,稍加按压,2-3日换药1次;如果疮疖溃破出脓,则宜每日换药1-2次,待脓出净后可再贴1-2次,使其根盘硬节完全吸收凡正常皮肤在贴膏药后发生红斑,皮疹或瘦痒,应及时停用本品

2连翘败毒丸:每次口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每次口服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拔毒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

5小败毒膏:每次口服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大黄廑虫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873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