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一、肌电图:
狭义的肌电图是指以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观察其静息状态、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大力时募集状态。
广义的肌电图学,还包括神经传导、神经重复电刺激等有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的电诊断学。
1、正常肌电图
(1)插入电活动:针电极在插入肌肉时,可机械地刺激或损伤肌纤维,而产生各种大小不同形态不同的短暂的电位,这就是插入电活动。持续时间是几百毫秒,(如果针电极不活动,静息状态下,正常肌肉不会有活动表现为一条直线,称为电静息。)
(2)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 肌肉轻度收缩状态下记录的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所兴奋的电位称运动单位电位(MUP)。
(3)波形多为2-3相,5相以上为多相。多相波一般不超过15%,时限常在5-15ms之间;波幅多在100至数千微伏之间。每一块肌肉都有自己的正常值(波幅、时限、位相)
(4)大力时募集状态:当肌肉大力量收缩时,许多运动单位很快的发放冲动,由于许多不同的运动单位同时兴奋,因此不能辨认各个单独的MUP。
2、异常肌电图
(1)插入活动的异常:
①插入活动的减少和延长。
②出现自发电位:纤颤、正锐波、 束颤电位、肌强直样放电(复合性重复放电)、肌纤维颤搐
③肌强直放电。
(2)异常MUP
①短时限的MUP,指MUP平均时限小于同一年龄组肌肉的正常范围。常见于肌肉疾病和神经肌肉传递性疾病。
②长时限的MUP,指MUP平均时限大于同一年龄组肌肉的正常范围。这些MU P的波幅增高,时限的增宽,并伴有募集不良,常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灰质炎、脊髓空洞症、周围神经病变,或神经损伤后的再支配等。
③多相电位 其数目增多,可见于肌病,也可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变。 (3)异常募集形式
募集形式决定于用力时发放的MU 数量以及MU发放的频率,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时MU减少,病人客观上很用力,但MU也是减少型。表现为单纯相、混合相。
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1、神经传导检查是测定神经传导功能的一种方法。主要研究周围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兴奋传导功能。
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刺激周围神经的某个刺激点,在该神经支配的远端肌肉产生一个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即M波。在一个神经干两个不同部位进行刺激,测定两个刺激点之间的距离,然后以两个潜伏期的差除该段距离,得出这一段运动传导速度。 ②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用环状电极刺激手指或足趾,在相应的神经近端记录动作电位(SNP),为顺向法;相反,在神经的近端刺激,手指或足趾记录为逆向法,用传导时间除相应的距离,就得出该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
2、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动作电位的波幅降低提示是轴索的损害。但要注意综合分析,严重的轴索的损害运动传导速度可以轻度减慢。
3、神经传导在临床上的应用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可用于:①弥漫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②某个局灶病变的确定;③神经损伤的评价。根据传导速度减慢的程度及运动诱发波幅的降低,有时可区别轴索病变和脱髓鞘病变。严重的减慢通常提示髓鞘病变,波幅降低通常提示轴索病变。研究表明,神经传导这一检测技术所的出的结果与组织学检查的结果非常一致。
三、神经异常形式
A、神经失用:只有传导的阻滞没有轴索的断离。如果去除病因,神经可以在几天或几周后恢复。
B、神经脱髓鞘:神经传导减慢,CMAP波形离散,病变近端刺激的CMAP低于远端。也可因相位抵消出现CMA P波幅降低。
C、轴突变性:CMAP降低通常提示轴索的变性。
D、神经断伤:CMAP缺如。表明绝大多数神经纤维不能通过病变部位的传导。
四、F波、H 反射(略)
五、肌电图在各个疾病中的应用
(一)、脊髓和周围神经病
A、前角细胞病变
1、运动神经元病 ALS、SMA
①肌电图表现:广泛的失神经电位(纤颤、正尖波、)、束颤电位。宽时限、高波幅以及多相波增多。大力时运动单位电位减少、募集差、发放增快,构成单纯相 。
②神经传导检测:运动神经传导可有轻度减慢并伴有CMAP的降低。感觉神经电位的传导和波幅正常。
③H反射:刺激胫神经出现的H反射出现率增加。
ALS、SMA电生理诊断标准:①上下肢肌肉或者肢体及头部肌肉出现自发电位(三个肢体)②MUP的波幅增高、时限增宽;运动单位电位数减少。③MCV正常或轻度减慢;SCV正常。
2、脊髓灰质炎:急性期募集型的减少,出现自发电位,随着运动轴索的变性出现自发电位(纤颤正尖)。获得神经再支配后,自发电位减少,而出现高波幅和长时限的大的运动单位电位。募集型波幅明显增大。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但运动诱发波幅降低。
3、脊髓空洞症:可出现脊髓相应节段水平支配肌肉的大波幅、长时限的运动单位电位以及募集型减少的神经原损害。神经传导速度一般正常,但受累肢体的运动诱发波幅可降低。SEP:由于临床上所出现的感觉缺失是感觉通路的节前纤维,故周围感觉神经电位是正常的,但可显示中枢传导的阻滞。
B、周围神经病变
1、臂丛神经损伤
(1)臂丛神经损伤分为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和非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
①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 战争时期主要有外伤、器械伤、枪弹伤。在和平时期主要有车祸。其他如产伤、牵拉颈部和上肢、肱骨骨折、肩关节脱臼也会损害臂丛。②非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特发性臂丛神经病或称痛性肌萎缩,麻醉药注射、放射性臂丛神经损害、家族性臂丛神经病、肿瘤压迫等。
(2)神经传导速度异常表现为:①在病损近端刺激引起CMAP和SAP明显减小,而病损远端波幅较大;②在跨过病损的传导速度减慢,说明病灶处有局灶性脱髓鞘和神经阻滞,有时可伴有轴索损害,各指SCV 对了解损害的部位有帮助。
多条神经通过Erb′S点(腋、肌皮、挠、肩胛上、下、肩胛背、副、正中、尺、胸长神经),刺激这些神经收集到的神经传导速度,根据MCV 及CMAP的情况和多肌肉的神经源性损害 ,可以判断其损害的范围及程度。
2、多发性神经病
多发性神经病一般呈慢性进行,但也有急性发病,如GBS,各种原因的中毒等。大多数多发性神经病同时损害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有的病如GBS、卟啉病、乙烷中毒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急性特发性感觉神经病、遗传性感觉神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淀粉样变性、癌性或麻疯病性周围神经病、痢特灵周围神经病、维生素B6中毒以感觉神经受累多见。
3、遗传性多发性神经病(HMSNⅠ型及Ⅱ型)
HMSNⅠ型即肥大型(脱髓鞘型):末端潜伏期延长(比正常延长116-119%,MCV减慢(比正常减慢52-64%)。
HMSNⅡ型(轴索型):末端潜伏期正常,MCV正常或轻度减慢(不低于正常值的
40%);CMAP下降(比正常下降50%)。
针极肌电图呈慢性神经源型损害。纤颤、正尖、束颤电位,可有巨大电位,大力收缩可见MUP明显减少。F波和瞬目反射可受累。有一部分病人BAEP、VEP、SEP有异常。
4、肥大性多发性神经病(HMSNⅢ型):婴儿期发病,患儿发育迟缓,走路困难,先累及双下肢后及上肢,肌无力、肌萎缩、四肢末端感觉障碍,深感觉有障碍。PRO升高。 肌电图慢性神经源性损害。MCV、SCV明显减慢。
5、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
1997年Cornblath总结运动神经传导诊断标准:
(1)AIDP标准
发病两周内病人二条或二条以上,至少符合下列一项:
A、如果波幅高于正常下限的50%,传导速度低于正常下限的95%,如果波幅低于正常下限的50%,传导速度低于正常下限的85%;
B、如果波幅正常,末端潜伏期大于正常上限的110%,如果波幅于低正常下限,末端潜伏期大于正常上限的120%;
C、明确的暂时性波形离散;
D、F波潜伏时大于正常上限的120%;
(2)轴索型GBS标准
A、没有以上所述的脱髓鞘证据;
B、波幅低于正常下限的80%。
6、慢性炎性脱髓鞘型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
Albers1985总结运动神经传导诊断标准为:
(1)传导速度慢于正常低限的75%(2条神经以上);
(2)远端潜伏期长于正常高限的130%(2条神经以上);
(3)肯定的一过性离散或近端-远端波幅比低于0 7(1条神经以上); (4)F波潜伏期长于正常高限的130%(1条神经以上);
符合上述4条标准中的3条以上,可诊断有髓鞘脱失。
7、多灶运动神经病(MMN)
多条神经在不同节段运动神经传导阻滞,波形离散,MCV减慢。远端SCV正常(运动阻滞的节段中,SCV也正常)。
8、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最先表现SCV减慢SAP降低,严重时MCV减慢;下肢比上肢阳性率高,病程越长NCV异常率越高。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SEP有明显肢体深感觉障碍可呈周围段异常。 9、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
严重时MCV、SCV减慢;有些病人出现CMAP降低,提示有轴索损害;肌电图慢性神经源性损害;大多数尿毒症病人VEP、SEP有异常。
10、癌性神经病
NCV正常或轻度减慢,有显著的CMAP、SAP的低下或消失。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也有引起副肿瘤性感觉神经元病,其电生理特点为SA P波幅降低或引不出,SCV可减慢;而MCV、潜伏期和CMAP波幅正常。
11、中毒性神经病
常见的有各种药物与工业用的化学制剂,可引起远端轴突病。如氯霉素、雷米封、长春新碱、痢特灵等。工业用的化学制剂,二硫化碳、无机汞;铅中毒、砷中毒,农药中毒等。电生理测定则呈现为CMAP和SAP波幅的降低。由于相当数量的快传导的大纤维变性,
可引起末端潜伏期轻度延长和MCV的轻度减慢。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
12、单神经和嵌压性神经病
(1)正中神经:
①旋前圆肌综合征:神经传导检测为近端段(肘-腕)MCV减慢,而远端段(腕部)运动的潜伏期和SCV正常。旋前圆肌可显示神经原性异常。
②腕管综合征:神经传导检测为远端段(腕-拇短展肌)潜伏期的延长或CMAP的降低或消失,SCV减慢或SAP降低或消失。大鱼际肌神经源性异常;同侧的尺神经及正中神经近端段(肘-腕)MCV、SCV正常。
(2)尺神经:
①肘管综合征:神经传导检测为跨越肘部的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受压部位CMAP较远端降低;小鱼际肌及第一骨间肌神经源性异常。
②在Guyon管内的挤压(腕尺管综合征):可出现尺神经支配的手固有肌的力弱和萎缩,并显示失神经支配的肌电图表现;但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肌功能正常。尺神经SCV波幅降低或波幅消失,而腕-肘段传导正常。潜伏期延长。
③掌皮支病变:尺神经肘-腕MCV及腕-小指展肌末端潜伏期正常;而腕-第一骨间肌的末端潜伏期延长CMAP降低。小鱼际肌及第一骨间肌神经源性异常。
(3)挠神经:神经传导检测为MCV及SCV减慢或CMAP、SAP减低或消失。 (4)股神经:股神经潜伏期的延长或CMAP的降低或消失。股四头肌神经源性异常。 (5)坐骨神经:神经传导检测为MCV及SCV减慢或CMAP、SAP减低或消失。胫前肌、腓肠肌、股二头肌神经源性异常。
(6)腓神经:神经传导检测为MCV及SCV减慢或CMAP、SAP减低或消失。跨越膝部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受压部位CMAP较远端降低;胫前肌、腓骨长短肌神经源性异常。
(7)胫神经:肌电图显示胫神经所支配的足固有肌的失神经电位;胫神经潜伏期的延长或传导的减慢。
(二)肌电图在肌病中的应用
1、肌病是指原发于骨骼肌细胞的肌病,既往人们对肌病的理解大多认为,其临床多为慢性起病,进行性对称性近端及骨盆带的肌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可正常或减弱,感觉功能正常,没有肌束震颤。电生理测定显示。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正常,重复神经电刺激正常,同心圆针极肌电图可见纤颤电位、正尖电位,MUP平均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多相波增多。 2、常见的遗传性肌病
①Duchenne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Becker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典型的肌源性改变,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正常。
②先天性肌病:中央轴空病、线状体肌病、肌管肌病。
③炎性肌病: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④代谢性肌病:糖原累积病、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
⑤内分泌性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甲状腺机能低下性肌病。
(三)重复神经电刺激
1、重复神经刺激(RNS)技术用来研究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①突触后异常;②突触前异常;③既有突触后又有突触前混合性异常。MG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突触后异常,是乙酰胆碱受体减少所致,以骨骼肌易疲劳为特征。肌无力综合征为典型的突触前异常,主要发病机制是突触前膜中乙酰胆碱释放不
足,主要症状是易疲劳和近端肢体力弱。另一种突触前异常的疾病是肉毒中毒,其作用机制是乙酰胆碱受到抑制。既有突触前、突触后异常,最常见的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肌无力综合征。上述疾病通过RNS技术以及单纤维肌电图等电生理技术,可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2、生理学原理
当给予小于5HZ的低频刺激时,突触前膜中即刻用的乙酰胆碱量子迅速耗竭,乙酰胆碱量子数释放减少,结果终板电位的波幅逐渐下降。在MG ,由于突触后皱褶扁平,量子反应减少,终板电位的波幅逐渐下降。当终板电位的波幅下降到阈值以下时,其波幅的降低可使得随后一些纤维得收缩发生阻滞,最终导致CMAP的递减反应。然而,在LEMS,刺激神经所致乙酰胆碱量子释放减少,导致肌纤维收缩不能,从而产生递减反应。
当给予大于10HZ的高频刺激时,突触前神经终末端Ca离子的积聚增加,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随之导致终板电位的波幅增加。在病情较轻的MG,高频刺激时,通过正常生理机制所致乙酰胆碱量子性释放的增加,能够补偿量子反应的减少,因此成为正常反应 在重的MG,由于神经肌肉接头严重阻滞,生理性增加的乙酰胆碱的释放,不能补偿量子反应的显著减小,因此产生递减反应。在肌无力综合征,其基本的异常机制是乙酰胆碱释放的减少;高频刺激所致乙酰胆碱释放的生理性增加。使连续增加的EPP 波幅足以激活阈下肌纤维的兴奋,从而产生递减反应。
3、重复神经刺激的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MG)
MG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其发病机制为体内产生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补体的参与下和乙酰胆碱受体发生免疫应答,破坏了大量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突触后膜传递障碍而产生肌无力。一般检查为新斯的明试验、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试验、单纤维肌电图、重复神经刺激。
典型的突触后神经肌肉传递阻滞:在RSN检测的表现为①CMAP波幅正常。②低频刺激出现递减反应。③高频刺激反应正常或出现递减反应。低频刺激出现递减反应是MG最常见的具有特征意义之所见。
(2)、肌无力综合征(LEMS)
肌无力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易疲劳,近端肌无力,很少出现眼部和球部症状。可有反射减弱。主要异常是突触前膜中乙酰胆碱的释放减少。目前,LEM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RNS。
特征性突触前神经肌肉传递阻滞:①CMAP波幅低;②低频刺激出现递减反应;③高频刺激显著递增反应。④肌源性异常肌电图。
(四)肌电图在强直性疾病中的应用
强直性疾病为肌肉兴奋性异常的神经肌肉疾病。
肌强直综合征:肌强直是指肌肉兴奋之后肌肉松弛延迟的临床现象。
1、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D)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系统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隐袭发展的肌强直和远端肌无力。有时表现为无性欲和性格改变,白内障、心脏病、睾丸萎缩、习惯性流产。肌无力在受冷时加重。肌无力肌萎缩首先出现在面部。
肌电图表现:可出现典型肌强直电位,肌源性改变,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也有报道周围神经受损。
2、先天性肌强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动作开始时肌肉强直,重复活动后减轻,静止休息后加重。肢体僵硬,动作笨拙,久坐后不能立即站起,静止后立即起步,握拳后不能立即撒开,发笑后不能立即停止,打喷嚏后眼睛不能立即睁开等;查体发现,肌肉发育良好,伴有假肥大。扣击舌肌和肌肉可出现肌球。
肌电图表现:可出现典型肌强直电位,无肌源性改变,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3、先天性副肌强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婴儿或幼年发病,肌强直首先累及面、舌、咽、颈及双手。其特点是,运动后肌强直不缓解,反而加重,遇冷后明显加重。 可出现典型肌强直电位,无肌源性改变,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五)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诱发电位(EP)是指神经系统在感受外在或内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在没有任何人为刺激的状态下,神经系统可自发出现电活动,在头部记录下来为脑电图。外界发生的事件,以不同形式刺激人体的感觉器官也可产生神经冲动,在神经冲动传导的不同节段上,有关的神经结构都会产生与刺激相关的电位活动,如果在头皮或身体其它部位放臵电极,上述生物电活动就被记录下来,既诱发电位。分为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
A、依受检神经划分
1、感觉诱发电位:主要有躯体感觉、听觉和视觉三种。以电脉冲刺激诱发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以特定声音刺激诱发听觉诱发电位(AEP)、以闪光或图形翻转刺激诱发视觉诱发电位(VEP)。
2、运动诱发电位:电流或磁场经颅骨或椎骨刺激人大脑运动皮质或脊髓所记录到的肌肉动作电位,称为运动诱发电位(MEP)。
3、事件相关电位:人脑对某一刺激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时,在头皮记录到的电位变化,称为事件相关电位(ERP)。
B、依分析时间划分可分为短潜伏期、中潜伏期、长潜伏期诱发电位。
临床上,短潜伏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L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闪光或图形翻转听觉诱发电位(F-VEP ,PRVEP)。
C、临床应用
1、短潜伏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LSEP)的临床应用:
①周围神经损伤:特别以感觉神经障碍为主者,表现为峰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严重的波形消失。糖尿病或尿毒症SEP异常率增高。
②脊髓病变:脊髓空洞症常侵犯颈膨大,可见N11波幅减低及其以后的波峰潜伏期延长,脊髓压迫症及其脊髓损伤可导致潜伏期延长、波形消失。
③多发性硬化:SEP在诊断多发性硬化中占有重要的位臵,其主要作用在于肯定临床上不确切的病灶和发现亚临床病灶。一般下肢的SEP阳性率高于上肢,这可能由于病变易侵犯胸髓之故。异常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或波形消失。
2、视觉诱发电位(VEP)
①视神经炎和球后视神经炎:本病最突出的变化是P100潜伏期延长,P100潜伏期延长可持续多年。
②多发性硬化(MS):VEP在本病的异常率较高,特别是球后视神经炎MS患者最常见和最有价值的是P100潜伏期延长。
③视神经或前视路的压迫性病变:VEP对此敏感,以波幅降低为主。
④弥漫性神经系统病变:脊髓小脑变性如少年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症(Feied Reich 共济失调)阳性率大约在2/3。
⑤腓骨肌萎缩症:P1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3.运动诱发电位(MEP)的临床应用
①脑血管病
②运动神经元病
③多发性硬化症
④脊髓病
神经源性损伤的肌电图分上单位损伤和下单位损伤,有纤颤电位还不能判定是神经源性还是肌源性损伤,此时需要结合运动单位电位(MUP),看一下是变大还是变小,再看看募集是减少还是充分。一般情况下,有纤颤电位、MUPMUP变大、募集减少且发放频率稍快,可以下结论为:下单位神经源病变。
对于三角肌的训练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我们三角肌的中后部老是没有前部显得那么饱满。
甚至有的人还会有塌陷的状况,这是因为大部分针对三角肌的训练都不能很好的锻炼到我们三角肌的后束,所以针对三角肌后束,我们需要专门训练。
三角肌后束起于肩胛冈背部上分肩胛冈,止于肱骨体三角肌粗隆。它的收缩功能可以使我们肩关节做一个水平面的外展动作,那么基于三角肌后束的收缩特征,我们可以做以下动作来训练三角肌后束。
第一个动作
就是低滑轮单臂侧拉,首先将绳索滑轮置于低位,双脚打开略宽于肩,保持背部挺直,向前俯身,肩胛骨保持稳定,单手抓握把手,肘关节微微弯曲,保持腕关节的中立稳定,不要出现屈曲的状态,对侧手可以扶住大腿用来保持髋关节的稳定。
然后呼气三角肌后束发力带动手臂向后背部拉绳索,至顶峰收缩后吸气缓慢还原动作,注意保持后束肌肉的离心收缩。
整个动作过程保持匀速,以确保三角肌后束的持续发力,将注意力集中在三角肌的后束以及中束的后方。
第二个动作
高滑轮侧拉,我们将绳索滑轮置于高位,大约与头顶平齐就可以了,我们的动作同样是手臂的侧拉。
由于绳索位于我们肩关节上方,所以我们侧拉的平面是与水平面有一些角度的,而这个角度也正好符合我们三角肌后束肌纤维的走向,所以这个动作可以使我们的肌肉得到更好的收缩。
这个动作需要我们站立姿势完成,由于重心变高了,所以我们在动作过程中时刻都要保持核心的收紧和髋关节的稳定,上半身也不要在侧拉时发生旋转,这样会使三角肌后束发力不够充分。
在动作过程中同样的也需要保持肘关节微屈和腕关节的中立稳定,这样会减少肘关节的压力,也减小了手臂肌肉对发力的参与。
第三个动作
俯卧哑铃飞鸟,这个动作也是见得比较多的,动作时我们要注意使三角肌后束孤立的发力。
不要借助肱三头肌或者是背部的肌肉力量,保持肘关节微屈和腕关节的稳定,我们可以根据后束肌肉的走向,适当的带一点角度做动作,这样会使肌肉收缩更强烈。
这这个动作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加一些难度,就是做上斜位或是下斜位的俯卧飞鸟。这样会使我们的动作不仅仅要克服哑铃的重力,还增加了一定的力臂,所以也会使肌肉的收缩更加充分。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三个针对三角肌后束的训练动作和一些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在训练时尝试一下,打造一个更加饱满的三角肌。
三角肌后束怎么才能练出来啊
库尔曼:解决落后肌群的发展问题不是太难。之所以称为落后肌群,是因为它没有被充分重视,且未被正确、艰苦的训练。三角肌后束尤其容易被忽视。
三角肌后束没有对抗肌群,在运动范围上也容易受到限制,很难用足够的重量去进行 ,这就妨碍了三角肌后束与其他肌肉同步增长。因此,塑造完美的三角肌后束对所有健身者都是一种挑战。但许多奥林匹亚大赛的参赛者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下面就向你介绍一下我是怎样解决三角肌后束的发展问题的。
一、聪明地孤立三角肌后束
你不妨做个实验,向后侧举臂给三角肌后束施压,你会注意到背阔肌和斜方肌比三角肌后束更有力量和更具影响。这样的运动会不恰当地影响三角肌后束的用力,从而使三角肌后束得不到很好的强化。同时也提醒你在锻炼三角肌后束时应尽量避免背阔肌、斜方肌和三角肌中束的参与。我训练时尝试着使三角肌后束与其他所有肌群分离,仿佛它是我惟一的身体部位。我用心体会三角肌后束是如何收缩和移动重量的,首先是不能通过拉动肩胛骨去进行运动,其次它必须有自己的运动轨迹。这样我就能全力以赴地关注能量单独进入三角肌后束,没有闲暇用肩胛骨向后拉动或用斜方肌去举起重量。
二、增大运动范围
对三角肌后束来讲,1英寸(254厘米)相当于1英里(16093公里)的运动,完全的运动范围不多于2英寸。因此,针对三角肌后束的运动范围每增加一点点都是绝对必要的。首先,要改变你意识与肌肉之间的联系,避免背部、斜方肌、三角肌前束和中束参与。通过两臂的运动收缩和伸展三角肌后束,使其他肌群的运动最小化。
奥林匹亚先生三角肌后束的特殊训练计划
练习 组数 次数
坐姿杠铃推举 4 8~10
坐姿俯身侧平举 4 10~12
坐姿哑铃侧平举 4 10~12
坐姿哑铃推举 4 10~12
为1组、20次/组的轻微热身
三、最大化的重量
当你随便站立时,由于身体没有被支撑物固定,三角肌后束不能稳定,其他肌群就会大部分分享三角肌后束该做的工作。对于这种情况我的解决方案是:首先,让胸部贴靠在上斜板上固定,然后完成坐姿哑铃侧平举。当我抬起双臂时,它不但能防止躯干前冲,而且被固定的躯干能使我集中所有力量进入正在被挤压的三角肌后束。此练习还能让我用完全范围的运动和最大的重量去收缩和伸展三角肌后束。
接下来是坐姿哑铃推举,将背靠在直立的靠垫上,向上推举哑铃时通过一个向斜后方的弧度去 三角肌后束。
在肩部训练中,要想使相对落后的三角肌后束有新的发展,应把三角肌后束放在优先的次序,使用我推荐的4个练习,每个练习做4组,10~12 次/组。 不久,你就会看到新的肌肉块悬挂在肩部后侧。
三角肌后束锻炼方法大全,怎么练三角肌后束(图解,视
1、跑步
每天坚持跑2000-5000米长跑,能让身体心肺功能耐受性大大提高。同时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群,是快速练好健美肌肉的基础。
2、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一天分早中晚做3组。每组做25-50个,是最为快速练腿部肌肉及拉长全身肌肉线条的方法。
3、俯卧撑
俯卧撑适合有一定力量基础的朋友做,每次做要让身体尽量绷直。尤其是腿部和腰部不能弯曲,每天至少做1组,每组20-50个。是锻炼手臂肌肉和力量的好方式。
4、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是常见的练腹肌方式之一,不占用场地。也很适合在家开展,仰卧起坐建议一次做30个以上。
5、哑铃
想要锻炼肱二头肌的朋友可以试试哑铃,通过手臂对哑铃的提拉。强化局部肌肉的锻炼,每次至少做50个。才能有效强化肌肉的形状。
6、游泳
会游泳的朋友,不妨试试每天去室内游泳池游几圈。游泳比跑步练肌肉更有效快速,且肌肉线条会更为修长漂亮。
三角肌后束怎么练
法则1:在你训练三角肌之前,请弄清楚它们的构造。三角肌由前中后三束组成,练肩时不可只练某一肌束,不要集中精力去做前、侧、后肩的不同练习动作。
法则2:哑铃推举与侧平举是训练的重点内容,我的肩部训练开始就是两个动作:某种推举动作与哑铃侧平举。推的动作 三角肌的全部,使其变大,形成宽厚的肩膀。哑铃侧平举发展侧束,能增加肩的宽度,增强视觉效果。宽肩加上细腰,上体就能形成漂亮的“V”形。
法则3:用金字塔训练法则去 三角肌侧束。
四年前的一天我在健身房外漫步,思考自己为什么没有练成想像中的肩膀,而遗传因素允许我获得一副冠军水准体格所特有的肩膀。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在训练中错过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以致肩膀不能增宽。于是我决定用金字塔法则去发展侧束,看看是否会有变化。使用这个法则两星期后,我惊喜地发现肩膀变宽了、变厚了,进步了很多。我终于用这种练法突破了障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我用30磅哑铃做25次侧平举,40磅做15次,50磅做10次,60磅做8次。然后再按此顺序倒着做,直到30磅25次。做两个循环,练习中没有任何休息。
法则4:不要忽视斜方肌与三角肌后束。匀称在健美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你需要建立一个协调匀称的体格,不能有身体某个部位比其它部位更重要的想法。在三角肌训练中,要求斜方肌与三角肌后束能与三角肌前束和中束相配。因此建议你将俯身飞鸟与直立划船列入你的肩部训练计划。
法则5:不要忽视关节,否则会导致受伤。肩关节是训练伤害事故的危险区域之一。即使你用正确的姿势做动作,如果重量太重,也会有受伤的风险。因此,在正式训练前做两组20—25次的暖身推举是不可少的。
法则6:所有的肩部练习应从推举开始。推举能有效增大三角肌前束、中束的力量与体积。我用史密斯器械(也可用杠铃)做颈前推举,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三角肌前中束的动作,然后是哑铃侧平举、俯身飞鸟,最后是直立划船。
法则7:恢复调整很重要。我经常一周训练各部位两次。如果你的肩膀很强大,可试着一周两次 这个部位。如果你的肩膀要努力去发展,那么一周练一次三角肌就够了。
法则8:集中精力于技术动作。应严格正确地做每一个动作。请注意下面我作的动作说明,认真训练,你就能把三角肌练得更好。
杠铃推举:你可以用史密斯器械或杠铃做这个动作。推起杠铃至最高点,然后下放至上胸位置。以严格的控制完成每次推举,不要做得太快,否则肌肉得不到完全的伸展
与收缩。在动作底部不要靠反弹的力量推起杠铃,建议做两组20—25次的暖身练习,4组10—15次的正式训练。
哑铃交替前平举:我是在上斜凳上做这个动作,以增强阻力。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动作,当然我也做站立前平举。
手持哑铃于大腿前,一手慢慢前举哑铃到头顶高的位置,控制性下放后,另一手便开始上举。许多健美运动员将哑铃放在大腿外侧,这样前举时容易借力,不可取。为孤立练习三角肌前束,应把哑铃放在大腿前面。
这个动作做3组,每组10一15次。
哑铃侧平举:坐姿或站立均可。开始时哑铃放在体前,然后慢慢向两侧举起,到手臂平行于地面。这时三角肌中束要完全收紧。然后控制重量慢慢平放。这个动作易犯的错误是使用重量太大,以致在顶峰收缩时不能控制重量。
这个动作做4组,每组10—15次。
俯身飞鸟:同前平举一样,你也可在上斜凳上做。俯卧上斜凳上,手持哑铃垂于体侧,向外侧举哑铃,并尽可能使之后展,然后控制下放还原。许多人做这个动作时太匆忙,要注意控制重量。如果你没有使哑铃达到足够的高度,那就会减少对三角肌后束的 。
这个动作做3组,每组10—15次。
直立划船:也可以用哑铃做这个动作。用杠铃做能更好地控制动作。伸直臂持铃于身前,握距为10厘米。然后保持杠铃贴近身体,慢慢向上拉起至鼻子的高度,还原。做这个动作时,许多人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也没有下放到底。下放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伸展肌肉。提铃时注意控制节奏,保持躯干直立,使主练肌受到最大限度的 ,促其生长。
这个动作做3组,每组10-15次。
祝你成功!
三角肌后束怎么练
法则1:在你训练三角肌之前,请弄清楚它们的构造。
三角肌由前中后三束组成,练肩时不可只练某一肌束,不要集中精力去做前、侧、后肩的不同练习动作。 法则2:哑铃推举与侧平举是训练的重点内容,我的肩部训练开始就是两个动作:某种推举动作与哑铃侧平举。
推的动作 三角肌的全部,使其变大,形成宽厚的肩膀。哑铃侧平举发展侧束,能增加肩的宽度,增强视觉效果。
宽肩加上细腰,上体就能形成漂亮的“V”形。 法则3:用金字塔训练法则去 三角肌侧束。
四年前的一天我在健身房外漫步,思考自己为什么没有练成想像中的肩膀,而遗传因素允许我获得一副冠军水准体格所特有的肩膀。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在训练中错过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以致肩膀不能增宽。
于是我决定用金字塔法则去发展侧束,看看是否会有变化。使用这个法则两星期后,我惊喜地发现肩膀变宽了、变厚了,进步了很多。
我终于用这种练法突破了障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我用30磅哑铃做25次侧平举,40磅做15次,50磅做10次,60磅做8次。
然后再按此顺序倒着做,直到30磅25次。做两个循环,练习中没有任何休息。
法则4:不要忽视斜方肌与三角肌后束。匀称在健美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你需要建立一个协调匀称的体格,不能有身体某个部位比其它部位更重要的想法。
在三角肌训练中,要求斜方肌与三角肌后束能与三角肌前束和中束相配。因此建议你将俯身飞鸟与直立划船列入你的肩部训练计划。
法则5:不要忽视关节,否则会导致受伤。肩关节是训练伤害事故的危险区域之一。
即使你用正确的姿势做动作,如果重量太重,也会有受伤的风险。因此,在正式训练前做两组20—25次的暖身推举是不可少的。
法则6:所有的肩部练习应从推举开始。推举能有效增大三角肌前束、中束的力量与体积。
我用史密斯器械(也可用杠铃)做颈前推举,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三角肌前中束的动作,然后是哑铃侧平举、俯身飞鸟,最后是直立划船。 法则7:恢复调整很重要。
我经常一周训练各部位两次。如果你的肩膀很强大,可试着一周两次 这个部位。
如果你的肩膀要努力去发展,那么一周练一次三角肌就够了。 法则8:集中精力于技术动作。
应严格正确地做每一个动作。请注意下面我作的动作说明,认真训练,你就能把三角肌练得更好。
杠铃推举:你可以用史密斯器械或杠铃做这个动作。推起杠铃至最高点,然后下放至上胸位置。
以严格的控制完成每次推举,不要做得太快,否则肌肉得不到完全的伸展 与收缩。在动作底部不要靠反弹的力量推起杠铃,建议做两组20—25次的暖身练习,4组10—15次的正式训练。
哑铃交替前平举:我是在上斜凳上做这个动作,以增强阻力。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动作,当然我也做站立前平举。
手持哑铃于大腿前,一手慢慢前举哑铃到头顶高的位置,控制性下放后,另一手便开始上举。许多健美运动员将哑铃放在大腿外侧,这样前举时容易借力,不可取。
为孤立练习三角肌前束,应把哑铃放在大腿前面。 这个动作做3组,每组10一15次。
哑铃侧平举:坐姿或站立均可。开始时哑铃放在体前,然后慢慢向两侧举起,到手臂平行于地面。
这时三角肌中束要完全收紧。然后控制重量慢慢平放。
这个动作易犯的错误是使用重量太大,以致在顶峰收缩时不能控制重量。 这个动作做4组,每组10—15次。
俯身飞鸟:同前平举一样,你也可在上斜凳上做。俯卧上斜凳上,手持哑铃垂于体侧,向外侧举哑铃,并尽可能使之后展,然后控制下放还原。
许多人做这个动作时太匆忙,要注意控制重量。如果你没有使哑铃达到足够的高度,那就会减少对三角肌后束的 。
这个动作做3组,每组10—15次。 直立划船:也可以用哑铃做这个动作。
用杠铃做能更好地控制动作。伸直臂持铃于身前,握距为10厘米。
然后保持杠铃贴近身体,慢慢向上拉起至鼻子的高度,还原。做这个动作时,许多人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也没有下放到底。
下放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伸展肌肉。提铃时注意控制节奏,保持躯干直立,使主练肌受到最大限度的 ,促其生长。
这个动作做3组,每组10-15次。 祝你成功!。
如何使三角肌后束快速发达????
你的训练方法有些不对啊,谁给你制定的?我可以保证没有一个人会对肩部肌肉做如此多的组数,包括世界顶尖选手,因为肩部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脆弱的肌肉群,很多动作都要带到,你练那么多组不利与其他机群的训练,比如推胸,不知道你是什么水平的运动员,如果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话,还可以承受,再补充些营养,如果是初学者就完了。
而且练太多不利与恢复,又影响下个训练日的进步,一个星期练两次足已,你是健美运动员吗?后束的训练有俯身飞鸟,还有一个动作就是坐姿俯身前平举,但是不是垂直的平举,带有一点飞鸟的动作,这个动作效果很好,有点象青蛙,呵呵QQ1707428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