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简介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药典标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312 汉语拼音 313 英文名 32 定义、组成及用途 33 1 基本要求 34 2 制造 341 21 生产用细胞 3411 211  细胞名称及来源 3412 212  细胞库的建立及传代 3413 213  主细胞库及工作细胞库细胞的检定 34131 2131  细胞外源因子检查 34132 2132  细胞鉴别试验 34133 2133  HBsAg表达量 3414 214  保存 342 22 原液 3421 221  细胞制备 3422 222  培养液 3423 223  细胞收获 3424 224  对照细胞病毒外源因子检查 3425 225  收获物合并 3426 226  纯化 3427 227  纯化产物检定 3428 228  纯化产物保存 3429 229  纯化产物合并 34210 2210  甲醛处理 34211 2211  除菌过滤 34212 2212  原液检定 343 23 半成品 3431 231  配制 3432 232  半成品检定 344 24 成品 3441 241  分批 3442 242  分装 3443 243  规格 3444 244  包装 35 3 检定 351 31 纯化产物检定 3511 311  蛋白质含量 3512 312  特异蛋白带 3513 313  纯度 3514 314  细菌内毒素检查 352 32 原液检定 3521 321  无菌检查, 3522 322  支原体检查 3523 323  蛋白质含量 3524 324  特异蛋白带 3525 325  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 3526 326  纯度 3527 327  CHO细胞DNA残留量 3528 328  CHO细胞蛋白质残留量 3529 329  细菌内毒素检查 35210 3210  N端氨基酸序列(每年至少测定1次) 353 33 半成品检定 3531 331  无菌检查 354 34 成品检定 3541 341  鉴别试验 3542 342  外观 3543 343  装量 3544 344  化学检定 35441 3441  pH值 35442 3442  铝含量 35443 3443  硫柳汞含量 35444 3444  游离甲醛含量 3545 345  效价测定 3546 346  无菌检查 3547 347  异常毒性检查 3548 348  细菌内毒素检查 3549 349  抗生素残留量 36 4 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37 5 使用说明 38 版本 1 拼音

zhòng zǔ yǐ xíng gān yán yì miáo (CHOxì bāo )

2 英文参考

Re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 (CHO Cell) [2010年版药典]

3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药典标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

312 汉语拼音

Chongzu Yixing Ganyan Yimiao (CHO Xibao)

313 英文名

Re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 (CHO Cell)

32 定义、组成及用途

本品系由重组CHO细胞表达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经纯化,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33 1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34 2 制造 341 21 生产用细胞 3411 211  细胞名称及来源

生产用细胞为DNA重组技术获得的表达HBsAg的CHO细胞C28株。

3412 212  细胞库的建立及传代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规定。

C28株主细胞库细胞代次应不超过第21代,工作细胞库细胞代次应不超过第26代,生产疫苗的最终细胞代次应不超过第33代。

3413 213  主细胞库及工作细胞库细胞的检定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规定。

34131 2131  细胞外源因子检查

细菌和真菌、支原体、细胞病毒外源因子检查均应为阴性。

34132 2132  细胞鉴别试验

应用同工酶分析、生物化学方法、免疫学、细胞学和遗传标记物等任何方法进行鉴别,应为典型CHO细胞。

(1)细胞染色体检查

用染色体分析法进行检测,染色体应为20条。

(2)目的蛋白鉴别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查,应证明为HBsAg。

34133 2133  HBsAg表达量

主细胞库及工作细胞库细胞HBsAg表达量应不低于原始细胞库的表达量。

3414 214  保存

细胞库细胞应保存于液氮中。

342 22 原液 3421 221  细胞制备

取工作细胞库细胞,复苏培养后,经胰蛋白酶消化,置适宜条件下培养。

3422 222  培养液

培养液为含有适量灭能新生牛血清的DMEM液。新生牛血清的质量应符合要求(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D)。

3423 223  细胞收获

培养适宜天数后,弃去培养液,换维持液继续培养,当细胞表达HBsAg达到10mg/L以上时收获培养上清液。根据细胞生长情况,可换以维持液继续培养,进行多次收获。应按规定的收获次数进行收获。每次收获物应逐瓶进行无菌检查。收获物应于2~8℃保存。

3424 224  对照细胞病毒外源因子检查

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C),应符合规定。

3425 225  收获物合并

来源于同一细胞批的收获物经无菌检查合格后可进行合并。

3426 226  纯化

合并的收获物经澄清过滤,采用柱色谱法进行纯化,脱盐,除菌过滤后即为纯化产物。

3427 227  纯化产物检定

按31项进行。

3428 228  纯化产物保存

于2~8℃保存不超过3个月。

3429 229  纯化产物合并

同一细胞批来源的HBsAg纯化产物检定合格后,经除菌过滤后可进行合并。

34210 2210  甲醛处理

合并后的HBsAg纯化产物中按终浓度为200μg/ml加入甲醛,置37℃保温72小时。

34211 2211  除菌过滤

甲醛处理后的HBsAg经超滤、浓缩、除菌过滤后即为原液(亦可在甲醛处理前进行除菌过滤)。

34212 2212  原液检定

按32项进行。

343 23 半成品 3431 231  配制

按最终蛋白质含量为10μg/ml或20μg/ml进行配制。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后,可加入适量硫柳汞作为防腐剂,即为半成品。

3432 232  半成品检定

按33项进行。

344 24 成品 3441 241  分批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3442 242  分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3443 243  规格

每瓶05ml或10ml。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HBsAg 10μg;每1次人用剂量为10ml,含HBsAg 10μg或20μg。

3444 244  包装

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35 3 检定 351 31 纯化产物检定 3511 311  蛋白质含量

应为100~200μg/ml(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Ⅵ B第二法)。

3512 312  特异蛋白带

采用还原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ⅣC),分离胶胶浓度15%,浓缩胶胶浓度5%,上样量为5μg,银染法染色。应有分子质量23kD、27kD蛋白带,可有30kD蛋白带及HBsAg多聚体蛋白带。

3513 313  纯度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Ⅲ B)测定,用SECHPLC法:亲水树脂体积排阻色谱柱,排阻极限1000kD,孔径100nm,粒度17μm,直径75mm,长30cm;流动相为005mol/L PBS(pH68);检测波长280nm,上样量100μl。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HBsAg纯度,应不低于950%。

3514 314  细菌内毒素检查

每10μg蛋白质应小于10EU(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E凝胶限度试验)。

352 32 原液检定 3521 321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A),应符合规定。

3522 322  支原体检查

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B),应符合规定。

3523 323  蛋白质含量

应在100~200μg/ml(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Ⅵ B第二法)。

3524 324  特异蛋白带

按312项进行。

3525 325  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

应不高于50ng/剂(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Ⅷ I)。

3526 326  纯度

按313项进行。

3527 327  CHO细胞DNA残留量

应不高于10pg/剂(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Ⅸ B第一法)。

3528 328  CHO细胞蛋白质残留量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应不高于总蛋白质含量的005%。

3529 329  细菌内毒素检查

每10μg蛋白质应小于10EU(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E凝胶限度试验)。

35210 3210  N端氨基酸序列(每年至少测定1次)

用氨基酸序列分析仪测定,N端氨基酸序列应为:MetGluAsnThrAlaSerGlyPheLeuGlyProLeuLeuValLeu。

353 33 半成品检定 3531 331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A),应符合规定。

332  细菌内毒素检查

应小于10EU/剂(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E凝胶限度试验)。

354 34 成品检定 3541 341  鉴别试验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查,应证明含有HBsAg。

3542 342  外观

应为乳白色混悬液体,可因沉淀而分层,易摇散,不应有摇不散的块状物。

3543 343  装量

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Ⅰ A),应不低于标示量。

3544 344  化学检定 35441 3441  pH值

应为55~68(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Ⅴ A)。

35442 3442  铝含量

应不高于043mg/ml(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Ⅶ F)。

35443 3443  硫柳汞含量

如加硫柳汞,应不高于60μg/ml(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Ⅶ B)。

35444 3444  游离甲醛含量

应不高于50μg/ml(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Ⅵ L)。

3545 345  效价测定

将疫苗连续稀释,每个稀释度接种4~5周龄未孕雌性NIH或BALB/c小鼠20只,每只腹腔注射10ml,用参考疫苗做平行对照,4~6周后采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或其他适宜方法测定抗HBs。计算ED50,供试品ED50(稀释度)/参考疫苗ED50(稀释度)之值应不低于10。

3546 346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A),应符合规定。

3547 347  异常毒性检查

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F),应符合规定。

3548 348  细菌内毒素检查

应小于10EU/剂(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Ⅻ E凝胶限度试验)。

3549 349  抗生素残留量

生产过程中加入抗生素的应进行该项检查。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应不高于50ng/剂。

36 4 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自生产之日起,按批准的有效期执行。

37 5 使用说明

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和批准的内容。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使用说明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

英文名称:Re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 (CHO Cell)

汉语拼音:Chongzu Yixing Ganyan Yimiao (CHO Xibao)

成分和性状

本品系由重组CHO细胞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经纯化,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混悬液体,可因沉淀而分层,易摇散,含硫柳汞防腐剂。

主要成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辅料:应列出所有批准的辅料成分。

接种对象

本疫苗适用于乙型肝炎易感者,尤其是下列人员:

(1)新生儿,特别是母亲为HBsAg、HBeAg阳性者。

(2)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实验人员。

作用与用途

接种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规格

每瓶05ml或10ml。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HBsAg 10μg;每1次人用剂量为10ml,含HBsAg 10μg或20μg。.

免疫程序和剂量

(1)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基础免疫程序为3针1,分别在0、1、6月接种,薪生儿第1针在出生24小时内注射。一般易感者每剂注射使用10μg/瓶,母婴阻断的新生儿每剂注射20μg/瓶。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

罕见不良反应:

(1)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

(2)接种部位轻、中度的红肿、疼痛,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

(3)接种部位可出现硬结,一般1~2个月可自行吸收。

极罕见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阿瑟反应。阿瑟反应一般出现在接种后10天左右,局部红肿持续时长,可用固醇类药物进行全身和局部治疗。

(2)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抢救,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治疗。

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

(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使用时应充分摇匀,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瓶内有异物者均不得使用。

(3)疫苗瓶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4)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5)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一般不再注射第2针。对于母婴阻断的婴儿,如注射第2、3针应遵照医嘱。

(6)严禁冻结。

贮藏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包装

按批准的执行。

有效期

按批准的有效期执行。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38 版本

健身房最近是非常的火爆,我们先说一说健身房的肌肉是什么样的。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看着是比较美观,整体的线条是比较好的。练出来是块状肌肉,强度和爆发力还算不错,但更多的是用来肉眼观看。想要保持良好的身材,还会选择一些饮食的摄入。

健身房的肌肉通过大量的健身器材保持我们的身材,健身房的器材是按照运动的需要,可见去健身房的都比较广泛。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不是那么的灵活,甚至练习的肌肉比较笨拙。健身房只有一些健身器械,这也是健身房的局限性。

再比如干活练出来的肌肉,这也是一种健身。相比较健身房,干活练出来的肌肉更加的灵活,身体更加的发达。对于身体的操控更加自如,干活出来的健身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反应更加灵敏,虽然没有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那么的美观。但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上肢和下肢完美的配合,运动不仅仅局限在健身器材上面。让自己的身体支配能力更高,通过干活与生活更好的结合。健身房训练主要是依靠机械获取肌肉,干活练习的肌肉是非机械依靠的是神经调节力量。

健身房主要是把人体的肌肉练大,力量增大的同时体重也会快速增长。干活练出来的肌肉可能没有健身房那么快速有效的练出肌肉,但通过干活也可以获得肌肉和力量。干活出来的肌肉更加的紧实,当然这个靠个人的最终的选择。

乙型肝炎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乙型肝炎,保护人们的健康。但有时因注射方法不当或人们对免疫程序的不了解而不能使机体产生抗体,达不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为此接种乙肝疫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常用的乙肝疫苗系重组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表现抗原经纯化加佐剂吸附后制成。疫苗为微白色混悬蔽体,易沉淀而分层,因此用前应摇匀后再注射。 3.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注射时用酒精消毒皮肤待稍干后再注射,拔针时用干棉签压迫针眼。防止疫苗遇酒精凝固变性后失活而不起作用。 4.若安瓿有破裂或有摇不散的块状物时不得使用。这种情况下,疫苗中的蛋白质已变性,使用这种生物制品不仅起不到预防作用,对身体无益,反而会增加接种反应。 5.乙肝疫苗剂量少,一般为0.5ml或1ml,注射时宜选用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婴幼儿可用1ml的一次性射器。注射器过大,疫苗粘附于注射器上,造成剂量不足,预防效果降低。 6.注射乙肝疫苗属人工自动免疫,一个免疫程序为三针,即注射当月、次月、第六个月(0、1、6)各注射一针。在注射第一、二针后,即使化验检查表面抗体阳性,也应继续注射第三针,完成——个免疫程序。 7.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不呈终生的,一般可以保持三至五年,因此受种者要每隔三至五年要再次检查复种。 8.对于将疫苗带走自行注射者,医务人员应向其解释清楚,疫苗要保存在冰箱内,温度2C一8C,尽快接种。 9.注射乙肝疫苗前应主动询问病史,做体检,并询问过敏史。患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及过敏体质者禁用。应备有肾上腺素,以防偶有过敏反应发生时使用。

参考资料:

http://wwwhbvhbvcom/forum/printpageaspBoardID=11&ID=47344

1饮食计划

饮食比训练更重要,虽然这部分看着比较无趣,也不像训练计划那样激动人心。三分练七分吃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而大多数人却想着怎么训练才能有效增肌,忽略了饮食,导致效果始终不佳。

2训练计划

对健身来说,可以将需要训练的肌肉分为大肌群和小肌群两个部分。

其中大肌群有:胸、肩、背、腿;小肌群有:手臂、小腿、腰腹

要壮起来,当然是优先把大肌群练起来。先把胸练大了,身板马上变厚,把肩练起来了,人马上变宽,胸和肩有点型之后,你马上就会从小伙伴那收到“你最近壮了诶”的赞美。背和腿长远来说更重要,但较难入门;而胸肌是最容易入门的,所以前期可以在优先训练胸肩背腿的同时,让胸肌更优先一些,感受控制阻力和肌肉增长的过程,方便运用到其他肌群中。

训练方式主要是,大重量,低组数,复合动作,自由重量为主。

大重量:充分热身后,做6~8RM的强度,组间休息90秒

低组数:一般大肌群使用4个动作,每个动作4组;小肌群使用3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

复合动作:像卧推、深蹲、引体向上、推举、硬拉这些多关节,一次要用到多块不同肌肉的动作,就叫复合动作,瘦人入门要多练。

具体的计划,因人而异。

3休息恢复

肌肉由众多肌纤维组成,训练是为了撕裂这些肌纤维,然后吸收你摄入的蛋白质,进行“超额恢复”,你的肌肉就会变大。所以休息时间很重要,肌肉练完了,必须给足够的时间去修复,它才能生长;如果还没修复好,你就再次训练撕裂它,显然就不会有好效果了。

所以说,同一块肌肉不要每天都训练,一般来说,一块肌肉的修复需要48小时,也就是一周训练不要超过两次。下背部,也就是腰,修复时间需要72小时;而腹肌修复速度快,每天训练也无妨,但还是建议隔天。

  骨骼肌 又称横纹肌,肌肉中的一种。

  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肌细胞内有许多沿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每一肌原纤维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Ⅰ带)及暗带(A带)。明带染色较浅,而暗带染色较深。暗带中间有一条较明亮的线称H线。H线的中部有一M线。明带中间,有一条较暗的线称为Z线。两个z线之间的区段,叫做一个肌节,长约1.5~2.5微米。

  相邻的各肌原纤维,明带均在一个平面上,暗带也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使肌纤维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骨骼肌细胞构成骨胳肌组织,每块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组织构成,外包结缔组织膜、内有神经血管分布。骨骼肌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收缩的特点是快而有力,但不持久。

  运动系统的肌肉muscle属于横纹肌,由于绝大部分附着于骨,故又名骨骼肌。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分布,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动。肌肉具有一定的弹性,被拉长后,当拉力解除时可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程度。肌肉的弹性可以减缓外力对人体的冲击。肌肉内还有感受本身体位和状态的感受器,不断将冲动传向中枢,反射性地保持肌肉的紧张度,以维持体姿和保障运动时的协调。

  1.肌的构造和形态

  人体肌肉众多,但基本结构相似。一块典型的肌肉,可分为中间部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肌腹venter是肌的主体部分,由横纹肌纤维组成的肌束聚集构成,色红,柔软有收缩能力。肌腱tendo呈索条或扁带状,由平行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有光泽,但无收缩能力,腱附着于骨处与骨膜牢固地编织在一起。阔肌的肌腹和肌腱都呈膜状,其肌腱叫做腱膜aponeurosis。肌腹的表面包以结缔组织性外膜,向两端则与肌腱组织融合在一起。

  肌的形态各异,有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等基本类型。长肌多见于四肢,主要为梭形或扁带状,肌束的排列与肌的长轴相一致,收缩的幅度大,可产生大幅度的运动,但由于其横截面肌束的数目相对较少,故收缩力也较小;另有一些肌有长的腱,肌束斜行排列于腱的两侧,酷似羽毛名为羽状肌(如股直肌),或斜行排列于腱的一侧,叫半羽状肌(如半膜肌、拇长屈肌),这些肌肉其生理横断面肌束的数量大大超过梭形或带形肌,故收缩力较大,但由于肌束短,所以运动的幅度小。短肌多见于手、足和椎间。阔肌多位于躯干,组成体腔的壁。轮匝肌则围绕于眼、口等开口部位。

  2.肌肉的命名原则

  肌肉可根据共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纤维方向和作用等命名。依形态命名的如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梨状肌等;依位置命名的如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肱肌等;依位置和大小综合命名的有胸大肌、胸小肌、臀大肌等;依起止点命名的如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等;依纤维方向和部位综合命名的有腹外斜肌、肋间外肌等;依作用命名的如旋后肌、咬肌等;依作用结合其它因素综合命名的如旋前圆肌、内收长肌、指浅屈肌等。了解肌的命名原则有助于对肌的理解和记忆。

  3.肌的配布规律和运动时的相互关系

  人体肌肉中,除部分止于皮肤的皮肌和止于关节囊的关节肌外,绝大部分肌肉均起于一骨,止于另一骨,中间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以所跨越关节的运动轴为准,形成与该轴线相交叉的两群互相对抗的肌肉。如纵行跨越水平冠状轴前方的屈肌群和后方的伸肌群;分别从内侧和外侧与水平矢状轴交叉的内收肌群和具有外展功能的肌群;横行或斜行跨越垂直轴,从前方跨越的旋内(旋前)肌群和从后方跨越的旋外(旋后)肌群。一般讲几轴性关节就具有与几个运动轴相对应的对抗肌群,但也有个别关节,有的运动轴没有相应肌肉配布,如手的掌指关节,从关节面的形态看属于球窝关节,却只生有屈伸和收展两组对抗的肌肉,而没有与垂直轴交叉的回旋肌,所以该关节不能做主动的回旋运动,当然它有一定的被动的回旋能力。上述围绕某一个运动轴作用相反的两组肌肉叫做对抗肌,但在进行某一运动时,一组肌肉收缩的同时,与其对抗的肌群则适度放松并维持一定的紧张度,二者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另外,在完成一个运动时,除了主要的运动肌(原动肌)收缩外,尚需其它肌肉配合共同完成,这些配合原动肌的肌肉叫协力肌。当然,肌肉彼此间的关系,往往由于运动轴的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互相转化的,在沿此一轴线运动时的两个对抗肌,到沿彼一轴线运动时则转化为协力肌。如尺侧伸腕肌和尺侧屈腕肌,在桡腕关节冠状轴屈伸运动中,二者是对抗肌,而在进行矢状轴的收展运动时,它们都从矢状轴的内侧跨过而共同起内收的作用,此时二者转化为协力肌。此外,还有一些运动,在原动肌收缩时,必须另一些肌肉固定附近的关节,如握紧拳的动作,需要伸腕肌将腕关节固定在伸的位置上,屈指肌才能使手指充分屈曲将拳握紧,这种不直接参与该动作而为该动作提供先决条件的肌肉叫做共济肌。

  4.肌的辅助装置

  (一)筋膜

  筋膜fascia可分为浅、深两层。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为分布于全身皮下层深部的纤维层,有人将皮下组织全层均列属于浅筋膜,它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浅动、静脉、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皮神经等,有些部位如面部、颈部生有皮肌,胸部的乳腺也在此层内。

  深筋膜profundal fascia又叫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包裹肌肉、血管神经束和内脏器官。深筋膜除包被于肌肉的表面外,当肌肉分层时,固有筋膜也分层。在四肢,由于运动较剧烈,固有筋膜特别发达、厚而坚韧,并向内伸入直抵骨膜,形成筋膜鞘将作用不同的肌群分隔开,叫做肌间隔。在体腔肌肉的内面,也衬以固有筋膜,如胸内、腹内和盆内筋膜等,甚而包在一些器官的周围,构成脏器筋膜。一些大的血管和神经干在肌肉间穿行时,深筋膜也包绕它们,形成血管鞘。筋膜的发育与肌肉的发达程度相伴行,肌肉越发达,筋膜的发育也愈好,如大腿部股四头肌表面的阔筋膜,厚而坚韧。筋膜除对肌肉和其它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外,还对肌肉起约束作用,保证肌群或单块肌的独立活动。在手腕及足踝部,固有筋膜增厚形成韧带并伸入深部分隔成若干隧道,以约束深面通过的肌腱。在筋膜分层的部位,筋膜之间的间隙充以疏松结缔组织,叫做筋膜间隙,正常情况下这种疏松的联系保证肌肉的运动,炎症时,筋膜间隙往往成为脓液的蓄积处,一方面限制了炎症的扩散,一方面浓液可顺筋膜间隙的通向蔓延。

  (二)腱鞘和滑液囊

  一些运动剧烈的部位如手和足部,长肌腱通过骨面时,其表面的深筋膜增厚,并伸向深部与骨膜连接,形成筒状的纤维鞘,其内含由滑膜构成的双层圆筒状套管,套管的内层紧包在肌腱的表面,外层则与纤维鞘相贴。两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因此肌腱既被固定在一定位置上,又可滑动并减少与骨面的摩擦。在发生中滑膜鞘的两层在骨面与肌腱间互相移行,叫做腱系膜,发育过程中腱系膜大部分消失,仅在一定部位上保留,以引导营养肌腱的血管通过。

  (三)滑液囊

  在一些肌肉抵止腱和骨面之间,生有结缔组织小囊,壁薄,内含滑液,叫做滑液囊synovial bursa,其功能是减缓肌腱与骨面的摩擦。滑液囊有的是独立封闭的,有的与邻近的关节腔相通,可视为关节囊滑膜层的突出物。

  骨骼肌骨骼肌细胞纵切面呈长条状; 核多,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 肌浆内肌原纤维沿细胞长轴平行排列,有明显横纹,染色较深的为暗带,较浅而发亮的为明带(HE染色)。肌纤维横切面呈不规则块状,肌原纤维断面呈细点状,核位于边缘(HE染色)。在特殊染色切片中,骨骼肌横纹尤其明显(PTAH染色 ,)。每条肌原纤维都有色浅的明带(I带)和色深的暗带(A带)交替排列,明带中央有一条色深的线为Z线、 暗带中部有色浅的H带,H带中央有一条色深的线为M线。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包括1/2 I带 + A带 + 1/2 I带,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

  骨骼肌因大部分附着在躯干骨和四肢骨上而得名,它的肌纤维象个长圆柱子,如果把它切断,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许多横敛。因此又叫横敛肌。横敛肌受人的意志支配,也叫随意肌。

  骨骼肌

  大多数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借肌健附着在骨骼上。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每块肌肉均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骨骼肌纤维组成,它们的周围包裹着结缔组织。包在整块肌外面的结缔组织为肌外膜(epimysium),它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含有血管和神经。肌外膜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的分支伸入肌内,分隔和包围大小不等的肌束,形成肌束膜(perimysium)。分布在每条肌纤维周围的少量结缔组织为肌内膜(endomysium),肌内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各层结缔组织膜除有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肌组织的作用外,对单条肌纤维的活动、乃至对肌束和整块肌肉的肌纤维群体活动也起着调整作用。

  (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骨骼肌纤维为长柱形的多核细胞,长1~40mm,直径10~100μm。肌膜的外面有基膜紧密贴附。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位于肌浆的周边即肌膜下方。核呈扁椭圆形,异染色质较少,染色较浅。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在骨骼肌纤维的横切面上,肌原纤维呈点状,聚集为许多小区,称孔海姆区(Cohnheim field)。肌原纤维之间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以及少量脂滴,肌浆内还含有肌红蛋白。在骨骼肌纤维与基膜之间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称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排列在肌纤维的表面,当肌纤维受损伤后,此种细胞可分化形成肌纤维。

  肌原纤维(myofibril)呈细丝状,直径1~2μm,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重复排列的横纹(cross striation)。由于各条肌原纤维的明暗横纹都相应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因此肌纤维呈现出规则的明暗交替的横纹。横纹由明带和暗带组成。在偏光显微镜下,明带(light band)呈单折光,为各向同性(isotropic),又称I带;暗带(dark band)呈双折光,为各向异性(anisotropic),又称A带。在电镜下,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窄带称H带,H带中央还有一条深M线。明带中央则有一条深色的细线称Z线。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sarcomere)。每个肌节都由1/2I带+A带+1/2I带所组成。肌节长约2~25μm,它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肌原纤维就是由许多肌节连续排列构成的。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是由上千条粗、细两种肌丝有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的,明、暗带就是这两种肌丝排布的结果。粗肌丝(thick filament)长约15μm,直径约15nm,位于肌节的A带。粗肌丝中央借M线固定,两端游离。细肌丝(thin filathent)长约1μm,直径约5nm,它的一端固定在Z线上,另一端插入粗肌丝之间,止于H带外侧。因此,I带内只有细肌丝,A带中央的H带内只有粗肌丝,而H带两侧的A带内既有粗肌丝又有细肌丝;所以在此处的横切面上可见一条粗肌丝周围有6条细肌丝;而一条细肌丝周围有3条粗肌丝。两种肌丝肌在肌节内的这种规则排列以及它们的分子结构,是肌纤维收缩功能的主要基础。

  粗肌丝的分子结构:粗肌丝是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有序排列组成的。肌球蛋白(myosin)形如豆芽,分为头和杆两部分,头部如同两个豆瓣,杆部如同豆茎。在头和杆的连接点及杆上有两处类似关节,可以屈动。M线两侧的肌球蛋白对称排列,杆部均朝向粗肌丝的中段,头部则朝向粗肌丝的两端的两端并露出表面,称为横桥(cross bridge)。M线两侧的粗肌丝只有肌球蛋白杆部而没有头部,所以表面光滑。肌球蛋白头部是一种ATP酶,能与ATP结合。只有当肌球蛋白分子头部与肌动蛋白接触时,ATP酶才被激活,于是分解ATP放出能量,使横桥发生屈伸运动。

  细肌丝的分子结构:细肌丝由三种蛋白质分子组成,即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原蛋白。后二种属于调节蛋白,在肌收缩中起调节作用。肌动蛋白(actin)分子单体为球形,许多单体相互接连成串珠状的纤维形,肌动蛋白就是由两条纤维形肌动蛋白缠绕形成的双股螺旋链。每个球形肌动蛋白单体上都有一个可以与肌球蛋白头部相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由较短的双股螺旋多肽链组成,首尾相连,嵌于肌动蛋白双股螺旋链的浅沟内。肌原蛋白(troponin)由3个球形亚单位组成,分别简称为TnT、 TnI和 TnC 。肌原蛋白借TnT而附于原肌球蛋白分子上, TnI是抑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的亚单位, TnC 则是能与Ca2+相结合的亚单位。

  2.横小管 它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网,由于它的走行方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故称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或称T小管)。人与哺乳动物的横小管位于A带与I带交界处,同一水平的横小管在细胞内分支吻合环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每个肌节。

  3.肌浆网 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故又称纵小管。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呈环行的扁囊,称终池(terminal cisternae),终池之间则是相互吻合的纵行小管网。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骨骼肌三联体(triad)。在横小管的肌膜和终池的肌浆网膜之间形成三联体连接,可将兴奋从肌膜传到肌浆网膜。肌浆网的膜上有丰富的钙泵(一种ATP酶),有调节肌浆中Ca2+浓度的作用。

  (三)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目前认为,骨骼肌收缩的机制是肌丝滑动原理(sliding filament mechanism)。其过程大致如下:①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②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迅速传向终池;③肌浆网膜上的钙泵活动,将大量Ca2+转运到肌浆内;④肌原蛋白TnC与Ca2+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进而使原肌球蛋白位置也随之变化;⑤原来被掩盖的肌动蛋白位点暴露,迅即与肌球蛋白头接触;⑥肌球蛋白头ATP酶被激活,分解了ATP并释放能量;⑦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⑧细肌丝向A带内滑入,I带变窄,A带长度不变,但H带因细肌丝的插入可消失,由于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滑动,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⑨收缩完毕,肌浆内Ca2+被泵入肌浆网内,肌浆内Ca2+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来构型,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又掩盖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与肌动蛋白脱离接触,肌则处于松弛状态。

  骨骼肌是体内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在骨和关节的配合下,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人和高等动物的各种躯体运动。骨骼肌由大量成束的肌纤维组成,每条肌纤维就是一个肌细胞。成人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直径约60 μm,长可达数毫米乃至数十厘米。在大多数肌肉中,肌束和肌纤维都呈平行排列,它们两端都和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腱相融合,后者附着在骨上,通常四肢的骨骼肌在附着点之间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就可能引起肢体的屈曲和伸直。我们的生产劳动、各种体力活动等,都是许多骨骼肌相互配合的活动的结果。每个骨骼肌纤维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和结构单位,它们至少接受一个运动神经末梢的支配,并且在体骨骼肌纤维只有在支配它们的神经纤维有神经冲动传来时,才能进行收缩。因此,人体所有的骨骼肌活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神经末梢处时先失去髓鞘,以裸露的轴突末梢嵌入到肌细胞膜上称作终板的膜凹陷中,但轴突末梢的膜和终板膜并不直接接触,而是被充满了细胞外液的接头间隙隔开,其中尚含有成分不明的基质;有时神经末梢下方的终板膜还有规则地再向细胞内凹入,形成许多皱褶,其意义可能在于增加接头后膜的面积,使它可以容纳较多数目的蛋白质分子,它们最初被称为N-型乙酰胆碱受体,现已证明它们是一些化学门控通道,具有能与ACh特异性结合的亚单位。在轴突末梢的轴浆中,除了有许多线粒体外还含有大量直径约50nm的无特殊构造的囊泡(图2-19)。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可以证明,囊泡内含有ACh;此ACh首先在轴浆中合成,然后贮存在囊泡内。据测定,每个囊泡中贮存的ACh量通常是相当恒定的,且当它们被释放时,也是通过出胞作用,以囊泡为单位“倾囊”释放,被称为量子式释放。在神经末梢处于安静状态时,一般只有少数囊泡随机地进行释放,不能对肌细胞产生显著影响。但当神经末梢处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在动作电位造成的局部膜去极化的影响下,大量囊泡向轴突膜的内侧面靠近,通过囊泡膜与轴突膜的融合,并在融合处出现裂口,使囊泡中的ACh全部进入接头间隙。据推算,一次动作电位的到达,能使大约200~300个囊泡的内容排放,使近107个ACh分子被释放。轴突末梢处的电位变化引起囊泡排放的过程十分复杂,但首先是轴突末梢膜的去极化,引起了该处特有的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引起细胞间隙液中的Ca2+进入轴突末梢,触发了囊泡移动以至排放的过程。Ca2+的进入量似乎决定着囊泡释放的数目;细胞外液中低Ca2+或(和)高Mg2+,都可阻碍ACh的释放而影响神经-肌接头的正常功能。已故冯德培院士在30年代对神经-肌接头的化学性质传递进行过重要的研究。

  大多数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借肌健附着在骨骼上。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每块肌肉均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骨骼肌纤维组成,它们的周围包裹着结缔组织。包在整块肌外面的结缔组织为肌外膜(epimysium),它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含有血管和神经。肌外膜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的分支伸入肌内,分隔和包围大小不等的肌束,形成肌束膜(perimysium)。分布在每条肌纤维周围的少量结缔组织为肌内膜(endomysium),肌内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图6-1)。各层结缔组织膜除有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肌组织的作用外,对单条肌纤维的活动、乃至对肌束和整块肌肉的肌纤维群体活动也起着调整作用。

  (1)一块骨骼肌模式图,示肌外膜、肌束膜和肌内膜

  (2)骨骼肌纤维纵横切面

  (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骨骼肌纤维为长柱形的多核细胞(图6-1),长1~40mm,直径10~100μm。肌膜的外面有基膜紧密贴附。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位于肌浆的周边即肌膜下方。核呈扁椭圆形,异染色质较少,染色较浅。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在骨骼肌纤维的横切面上,肌原纤维呈点状,聚集为许多小区,称孔海姆区(cohnheim field)。肌原纤维之间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以及少量脂滴,肌浆内还含有肌红蛋白。在骨骼肌纤维与基膜之间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称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排列在肌纤维的表面,当肌纤维受损伤后,此种细胞可分化形成肌纤维。

  肌原纤维(myofibril)呈细丝状,直径1~2μm,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重复排列的横纹(cross striation)。由于各条肌原纤维的明暗横纹都相应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因此肌纤维呈现出规则的明暗交替的横纹。横纹由明带和暗带组成(图6-2)。在偏光显微镜下,明带(light band)呈单折光,为各向同性(isotropic),又称i带;暗带(dark band)呈双折光,为各向异性(anisotropic),又称a带。在电镜下,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窄带称h带,h带中央还有一条深 m线。明带中央则有一条深色的细线称z线。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sarcomere)。每个肌节都由1/2i带+a带+1/2i带所组成(图6-3,6-4)。肌节长约2~25μm,它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肌原纤维就是由许多肌节连续排列构成的。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是由上千条粗、细两种肌丝有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的,明、暗带就是这两种肌丝排布的结果(图6-4)。粗肌丝(thick filament)长约15μm,直径约15nm,位于肌节的a带。粗肌丝中央借m线固定,两端游离。细肌丝(thin filathent)长约1μm,直径约5nm,它的一端固定在z线上,另一端插入粗肌丝之间,止于h带外侧。因此,i带内只有细肌丝,a带中央的h带内只有粗肌丝,而h带两侧的a带内既有粗肌丝又有细肌丝(图6-4);所以在此处的横切面上可见一条粗肌丝周围有6条细肌丝;而一条细肌丝周围有3条粗肌丝(图6-4)。两种肌丝肌在肌节内的这种规则排列以及它们的分子结构,是肌纤维收缩功能的主要基础。

  粗肌丝的分子结构:粗肌丝是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有序排列组成的。肌球蛋白(myosin)形如豆芽,分为头和杆两部分,头部如同两个豆瓣,杆部如同豆茎。在头和杆的连接点及杆上有两处类似关节,可以屈动。m线两侧的肌球蛋白对称排列,杆部均朝向粗肌丝的中段,头部则朝向粗肌丝的两端的两端并露出表面,称为横桥(cross bridge)(图6-4)。m线两侧的粗肌丝只有肌球蛋白杆部而没有头部,所以表面光滑。肌球蛋白头部是一种atp酶,能与atp结合。只有当肌球蛋白分子头部与肌动蛋白接触时,atp酶才被激活,于是分解atp放出能量,使横桥发生屈伸运动。

  细肌丝的分子结构:细肌丝由三种蛋白质分子组成,即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原蛋白。后二种属于调节蛋白,在肌收缩中起调节作用。肌动蛋白(actin)分子单体为球形,许多单体相互接连成串珠状的纤维形,肌动蛋白就是由两条纤维形肌动蛋白缠绕形成的双股螺旋链。每个球形肌动蛋白单体上都有一个可以与肌球蛋白头部相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由较短的双股螺旋多肽链组成,首尾相连,嵌于肌动蛋白双股螺旋链的浅沟内。肌原蛋白(troponin)由3个球形亚单位组成,分别简称为tnt、 tni和 tnc 。肌原蛋白借tnt而附于原肌球蛋白分子上, tni是抑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的亚单位, tnc 则是能与ca2+相结合的亚单位

  骨骼肌肌原纤维超微结构及两种肌丝分子结构模式图(1)肌节不同部位的横切面 ,示粗肌丝与细肌丝的分布(2)一个肌节的纵切面,示两种肌丝的排列(3)粗肌丝与细肌丝的分子结构tnt肌原蛋白t,tnc肌原蛋白c,tni肌原蛋白i

  2.横小管 它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网,由于它的走行方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故称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或称t小管)。人与哺乳动物的横小管位于a带与i带交界处,同一水平的横小管在细胞内分支吻合环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图6-5)。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每个肌节。

  3.肌浆网 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故又称纵小管(图6-5)。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呈环行的扁囊,称终池(terminal cisternae),终池之间则是相互吻合的纵行小管网。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骨骼肌三联体(triad)(图6-5)。在横小管的肌膜和终池的肌浆网膜之间形成三联体连接,可将兴奋从肌膜传到肌浆网膜。肌浆网的膜上有丰富的钙泵(一种atp酶),有调节肌浆中ca2+浓度的作用。

  (三)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目前认为,骨骼肌收缩的机制是肌丝滑动原理(sliding filament mechanism)。其过程大致如下:①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②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迅速传向终池;③肌浆网膜上的钙泵活动,将大量ca2+转运到肌浆内;④肌原蛋白tnc与ca2+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进而使原肌球蛋白位置也随之变化;⑤原来被掩盖的肌动蛋白位点暴露,迅即与肌球蛋白头接触;⑥肌球蛋白头atp酶被激活,分解了atp并释放能量;⑦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图6-6);⑧细肌丝向a带内滑入,i带变窄,a带长度不变,但h带因细肌丝的插入可消失(图6-7),由于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滑动,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⑨收缩完毕,肌浆内ca2+被泵入肌浆网内,肌浆内ca2+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来构型,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又掩盖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与肌动蛋白脱离接触,肌则处于松弛状态。

  (1)肌纤维未收缩时,肌球蛋白分子头部未与肌动蛋白接触

  (2)肌纤维收缩时,肌球蛋白头部与肌动蛋白位点接触,atp分解发,释放能量

  (3)肌球蛋白头部向m线方向转动,使肌动蛋白丝部向a带滑入

  (4)新的接触重新开始

预防疾病乙型肝炎

疫苗本疫苗系由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浆提取的HBsAg,经纯化、灭活及加佐剂氢氧化铝后制成,用于预防乙肝

接对象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阴性,转氨酶正常1,用于阻断母婴传播,给HBsAg和e抗原(HBeAg)均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婴儿接种为重要。

使用方法

1.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免疫程序均按O、1、6月各注射1针。新生儿接种时,0系指第l针免疫,应于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然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各注射l针。

3.孕妇不进行乙肝感染标志检测时,所有新生儿均注射30μg、10μg、lOμg/支疫苗3针。

4.对孕妇进行乙肝感染标志检测时,乙肝表面抗原(特别是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注射30μg/支疫苗3针。与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使用,效果更佳。0时先注射1针HBIG,2-4周后开始注射疫苗。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注射30μg、10μg、10μg/支疫苗3针。

5.其他高危人群,如肾透析,以及其他职业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注射30μg/支疫苗3针。

6.般易感者(包括婴幼儿、儿童及成人)注射10μg/支疫苗3针。

禁忌患有肝炎、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有过敏史者禁用。

反应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少人在疫苗注射部位出现红晕和硬结,稍有压痛,2-3日后即退去。一般无全身反应,极少数出现畏寒或低热,也有个别报告出现荨麻疹者。

效果血源乙肝疫苗我国从1985年正式规模生产以来,已在人群中推广使用。疫苗免疫后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率95%以上。该疫苗免疫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新生儿,30μg保护率可达85%以上。免疫持久性至少可维持5年以上。

注意事项

1 本疫苗在注射要充分摇匀。

2.如安瓿破裂、疫苗变质有摇不散的块状物不得使用。

规格本疫苗分为10μg/支及30μg/支两种规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214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