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
就诊科室:骨科、疼痛科、脊柱外科、肝胆外科、康复科
邱勇医典专家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全国主任委员,中国脊柱侧凸研究会会长
概述原因
就医诊断治疗日常
导致肩膀痛的原因很多,其常见原因为肩背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所致,另外还有脏器疾病放射至肩背部,以及肿瘤转移至肩背部引起的疼痛。
疾病因素
肩部本身原因
炎症
包括肩周炎
,肩峰下和三角肌下滑囊炎,肩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和盂肱关节的关节炎症以及肌腱的炎症等。
关节脱位
如肱骨头、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半脱位。
肌腱损伤
如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肌腱撕裂(部分或完全),其他的有肩袖撕裂、二头肌长肌腱撕裂等。
肌肉损伤
包括肌肉劳损、肌炎、血肿、肌肉断裂(部分或完全)、风湿性多肌病。
骨折
包括肱骨颈、肩胛骨、锁骨骨折
。
神经压迫
包括斜角肌压迫神经(斜角肌综合征)、第一肋和锁骨骨折刺伤神经(肋锁综合征)、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肩手综合征)。
肩部肿瘤
此外,肩部疾病治疗不当及并发症、后遗症也可引起肩部疼痛。
肩外原因
心血管
如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
等引起的心绞痛
。
肺及胸膜
包括胸膜炎
、肺炎
、结核、气胸
或上叶顶部肺癌
,即Pancoast综合征。
脾
包括脾梗死、脾破裂
。
横膈
包括膈下脓肿、渗出性消化性溃疡
。
肝和胆囊
包括胆石症、胆囊炎
、肝炎
、肝硬化
或肝癌
、肝破裂。
胰腺
包括胰腺炎
、肿瘤、假性囊肿。
神经
包括带状疱疹
、臂丛神经炎、胸椎肿瘤、脊髓炎
、颈椎病
等疾病。
环境因素
外伤性:因各种直接或间接暴力、肌肉拉力所致的肩部骨折、脱位或软组织损伤
。
生活方式
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肩关节局部结构发育异常等可引起肩部的慢性损伤。
臂丛在锁骨中点后方分支较集中且位置浅表,临床上常在此处做臂丛阻滞麻醉。臂丛的主要分支有: 以两根分别起于内、外侧束,两根夹持腋动脉。向下成锐角汇合成正中神经,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伴肱动脉下行至肘窝,穿旋前圆肌于前臂指浅、深屈肌之间下行,经腕管至手掌。先发出正中神经反支进入鱼际,继而发出3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支掌侧固有神经至1~4指相对缘。
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肘部、前臂和手掌发出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前臂肌。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其皮支管理手掌桡侧2/3、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以及背面中、远节皮肤的感觉。
正中神经损伤多发生于前臂和腕部,损伤后主要出现:①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拇指不能做对掌运动;②感觉障碍,表现为皮支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指、食指、中指远节最明显;③手畸形。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平坦,形成“猿手”。 发自臂丛内侧束,在腋动、静脉之间出自腋窝,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伴肱动脉下行,至臂中份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面,再下行穿过内上髁后面的尺神经沟,在此处,其位置表浅。尺神经在前臂尺侧腕屈肌深面伴尺动脉下行,至桡腕关节上方发出尺神经手背支,本干下行经豌豆骨桡侧分为浅支、深支入手掌。
尺神经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手掌发出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第3、4蚓状肌。尺神经的皮支在手掌分布于小鱼际、尺侧一个半指的皮肤;在手背分布于手背尺侧1/2、尺侧一个半指及无名指近节的桡侧半和中指近节尺侧半的皮肤。
肱骨髁上骨折时易损伤尺神经。尺神经受损后主要表现为屈腕力弱,无名指和小指的远节不能屈;小鱼际肌萎缩变平坦,拇指不能内收;骨间肌萎缩,掌骨间出现深沟,各指不能相互靠拢;各掌指关节过身,第4、5指的指间关节弯曲,形成“爪形手”。手掌、手背内侧缘感觉丧失。 是后束发出的一条粗大的神经,初在腋动脉的后方,继而伴肱深动脉向后,在肱三头肌深面紧贴桡神经沟向下外行,至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浅支和深支。桡神经浅支在肱桡肌深面伴桡动脉下行,至前臂中、下1/3交界处转向手背,分布于手背桡侧1/2以及桡侧2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皮肤。桡神经深支至前臂后面深浅层肌之间下降,分数支,其长支可达腕部。
桡神经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所有前臂后群肌。皮支除上述外,还分布于臂和前臂后面的皮肤。
肱骨干骨折易损伤桡神经。损伤后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前臂伸肌瘫痪,不能伸腕、伸指,抬前臂时呈“垂腕征”;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的“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 发自臂丛后束,伴旋肱后动脉绕肱骨外科颈的后方至三角肌深面。
发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
皮支由三角肌后缘穿出,分布于肩部和臂部上1/3外侧面皮肤。
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或腋杖的压迫都可致腋神经损伤,损伤后主要表现为三角肌瘫痪,肩关节外展幅度变小或不能外展,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倘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隆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肩”畸形。 起自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伴肩胛下血管下行,分布于背阔肌。乳腺癌根治术清除淋巴结时,注意勿损伤此神经。损伤后不能做背手动作。
什么是神经敏化?
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神经的过敏化和敏感化。神经敏化来源于坎农定律,是100多年前坎农和罗森布鲁斯在实验室当中做出来的一个定律。
坎农定律认为,在一连串输出神经元内,当其中一个神经元被破坏,在孤立的结构和一些结构群当中会出现对自身化学试剂的超过敏,而这种超过敏又以失神经支配的部位为最大。定律原话比较抽象,大家对定律的理解也是是千差万别。
经过充分的临床研究,我对坎农定律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我们的神经由大脑中枢发出,比如运动神经,从大脑的运动区,经过丘脑了,到脑干,到小脑,下行到脊髓前角,到前根,到前支到神经丛,神经支,神经干,神经末梢,这样的走行路径。在这个路径中,我们的神经受到了相应的多卡和重卡以后,神经的功能就会下降,身体功能也会下降,就会出现神经疾病,也叫神经敏化了,那么神经敏化以后,就会出现所谓的过敏和反常行为。
所谓的过敏和反常行为,就是跟我们正常的行反应不一样的,都可以列为反常行为,比如最常见的三种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交感神经。植物神经又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于运动神经来说,它会出现有几种反常行为的表现,比如肌肉无力,包括肌肉萎缩,肌肉力量亢进,包括痉挛、挛缩等。
感觉神经的反常行为包括酸麻、胀、痛、蚁行感,不适感,各种疼痛,比如撕裂痛、烧灼痛、切割痛等等表现,还有麻痹,或者说没有感觉,都属于感觉神经的反常行为
交感神经的反常行为包括多汗、无汗、皮肤干燥、脱皮、紫绀、苍白、冷或热等一系列表现在临床上,患者来就诊时所说的,哪里哪里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其实就是一种反常行为,虽然表现在具体的脏器上,但实际是神经发出的一种信号,是神经的一种过敏和反常行为。
神经的过敏和反常行为,就叫神经敏化。神经支配了我们所有的脏器。脏器中都有神经的存在,实际上是神经的疾病,也就是神经的敏化才出现了我们的肌肉、肌腱、韧带、肝心脾肺肾、软组织等等五官、脏器的相应症状,这些症状多数情况下不是脏器的本身的表现,而是神经敏化的表现
任何一个脏器都有一个神经回路,比如疼痛,大部分是神经受到伤害性的刺激,产生了神经的过敏和反常行为,就是我们的神经敏化。
比方所谓的疼痛,大部分是伤害性的刺激产生了信号,比如针扎到指尖。这个刺激会产生一些致痛物质,如5羟色胺,前列腺素,氢离子,钾离子等等,这些物质会产生疼痛信号(即动作电位),顺着周围神经,如食指尖,顺着正中神经的指固有神经,传递到臂丛,到前支,从后根传入,到脊髓后角,上传到丘脑,到大脑皮质感觉区,形成疼痛信号,疼痛信号是最后的感受,虽然刺激的是手,但是他感觉的是我们的大脑皮层区的感觉,所以,我们所有的这些疼酸麻胀痛的感官,包括一些肌肉的支配都是神经说了算。 所以我们从原来软组织损伤等理念我们回归认为是神经出了问题引起的疼痛,慢性的疼痛。
神经敏化有四大病理机制
1、神经敏化后,肌肉膜和神经收到脉冲流,也就是神经能量减少了,以后呢,它会沿着我们的反应线路激起不正常的感觉和运动,产生疼痛和肌肉缩短;
2、肌肉缩短以后,会引起肌肉膜上的感受器过敏,导致疼痛;
3、恶性循环,神经敏化引发肌肉缩短,肌肉缩短加剧神经敏化;
4、胶原蛋白的蜕变。
所以,根本的原因还是神经敏化。有一个定律,没有肌肉缩短,就没有肌筋膜疼痛。原来我们大部分处理方式,比如摸到筋结挛缩的组织,通过各种针灸、理疗,去反复的刺激,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就是给神经输入一个脉冲,包括按摩、扎针其他的一些方法等等,都是给神经一个能量,但是这种能量有直接的和间接的,所以治疗的结果往往不一样。
后来 经过临床总结,推出了高月神经敏化的新理念,用来处理很多颈肩腰腿痛,和一些疑难杂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的理念就是通过我们的运动功能来判定我们的神经敏化的部位后,用相应的针法来进行神经脱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比如肩周炎,传统思想认为肩周炎是各种因素引起了慢性的肩周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导致了肩关节囊内囊外的黏连,形成了肩周炎。原来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松解关节囊内外的粘连和挛缩,通过手法、针刀、银质针等等各种针法,或者拔罐儿,按摩,推拿来解决粘连和无菌性炎症,甚至通过打封闭来治疗我们的肩周炎,这是传统的治疗思路。
现在我们认为,肩周炎是神经敏化以后引起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缩短挛缩导致了肩关节的功能的受限,由于神经敏化,最终引起疼痛。主要是臂丛神经以敏化引起的。根据这个理念来治疗肩周炎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肩关节的外展受限,这个大家比较常见。运用神经敏化新理念两针就可以解决。我们讲一个就是肩关节外展功能受限的,是怎样通过高月神经敏化理念两针解决的呢?
首先,通过运动的功能来判断神经敏化的部位,外展主要靠冈上肌和三角肌,外展功能的受限就要考虑是冈上肌和三角肌的缩短,或者是肌肉无力,这就是神经敏化导致的结果,我们要想到冈上肌是肩胛上神经支配的,三角系是有腋神经支配。
所以,在治疗上,首先考虑不是去治疗岗上肌和三角肌,而是去考虑因为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的敏化导致了岗上肌和三角肌的肌肉缩短或者无力,所以我们在治疗,就针对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去处理。我们治疗肩周炎的外展功能受限,两针就可以搞定,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大家一定要记住方向,腋神经是横着走的,和肱骨干是垂直的,肩胛上神经是和肩胛冈是垂直的,略带一点斜的45度,大家进针方向还是要一定要掌握住! 今天讲的,就是给大家抛砖引玉,大家从原来的思路突然跳到一个神经敏化的思路,会有一个跨越,神经敏化是一个全新的疗法和一个全新的理念,神经敏化其实是无处不在,人体的三大调节机制当中,神经调节是第一大调节机制,第二是体液调节,第三是免疫调节,特别是神经调节,控制了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大家慢慢先把这个理念消化和吸收,后续会带领大家进一步深入学习。
——高月老师
很多朋友因为一些事故导致上肢神经严重损伤以致于活动手臂会发抖,那么,上肢神经损伤手臂抖怎么办接下来就让我为您介绍吧。
上肢神经损伤手臂抖怎么办
排除帕金森后,可以选择到一家中医康复医院,做一些理疗和针灸治疗,效果比较直接也比较明显,一般情况下可以先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2等等,同时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再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可以头部选择一些穴位,风池,头维等,再在四肢选择一些敏感穴位,和谷,列缺,少商,鱼际,后溪,足部用一些例如昆仑,行间,大敦等等,具体还需要找针灸医师治疗啊。
上肢神经损伤有哪些1、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并不少见,上肢的过度牵拉、锁骨和第一肋骨骨折、肩关节脱位、锁骨上窝外伤、刀刺伤、颈部手术等,均可引起臂丛神经的全部或部分损伤。
2、腋神经损伤
腋神经为臂丛后束的分支,支配小圆肌、三角肌及三角肌表面的皮肤。由于走行时紧贴肱骨外科颈,肩关节的骨折脱位,尤其是后脱位和肱骨上端骨折,肩后部的撞伤或打击伤可造成腋神经损伤。此外,手术误伤、使用腋杖不当、大重量腰椎牵引时的腋下固定带也可损伤腋神经。
3、肌皮神经损伤 肌皮神经是臂丛外侧束的终末支,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肱肌和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是上肢重要的神经,单独的损伤很少见。在肩、腋部的切割伤及撕脱伤可累及肌皮神经,但同时常伴有血管和其他的神经损伤。
4、桡神经损伤
在大圆肌平面分出肌支支配肱三头肌和肘肌,然后主干进入肱骨的桡神经沟。在肘关节上方发出分支到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平面分为深支和浅支继续下行。
臂丛神经损伤怎么治疗1、一般治疗
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在观察期间应特别注意下列问题的处理:感觉丧失的保护:对颈5~7根性损伤,虽然手的功能基本存在,但拇,食指感觉存在障碍,对手的精细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疼痛的治疗:虽然臂丛损伤患者较少发生严重的疼痛,但一旦发生疼痛,治疗也较困难,这种疼痛一般呈灼性痛,在枪弹伤及部分根性撕脱伤患者中较多见。
2、手术治疗
臂丛神经开放性损伤,切割伤,枪弹伤,手术伤及药物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臂丛神经对撞伤,牵拉伤及压砸伤,如已明确为节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闭合性节后损伤者,可先经保守治疗3个月,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探查,保守治疗后功能无明显恢复者,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
上肢肌肉的神经支配肌瘫痪及重力作用,出现“垂腕征”(图10—90)。 7腋神经(nradialis)(图10—89)发自臂丛后束,伴旋肱后动脉向后,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其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绕三角肌后缘分布于肩部和臂部上1/3外侧面皮肤。
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可损伤腋神经,表现为: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患肢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促进功能恢复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对44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患肢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采用早期(术后2周内)术后患肢抬高,功能位妥善固定,中期(术后2~4周内)被动运动训练,后期主动运动,感觉训练,功能训练等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3、6个月和1 a的定期复查和随访,依据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提出的肢体神经运动功能评价和感觉功能评定标准,44例中优30例(68%),良8例(18%),可4例(9%),差2例(5%)。结论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修复后同期进行康复护理,是加速和最大限度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臂丛是由颈5~8及胸1神经的前支组成,臂丛5条神经根在锁骨下动脉的上方,共同经过斜角肌间隙向外下方走行。臂丛神经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的感觉和运动。
颈每侧三块,按位置排列命名为前、中、后斜角肌。前斜角肌,起点第3~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点第1肋骨的上缘里;中斜角肌,起点第2~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点第1肋骨上缘外面;后斜角肌,起点第5~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点第2肋骨侧面。
扩展资料
斜角肌的功能
1、当肋骨被固定时,如果没有颈长肌收缩来维持颈部的固定,那么双侧斜角肌协同收缩可使颈椎在胸椎上前屈,并使颈椎前凸增加。
另一方面,如果颈椎通过颈长肌收缩而保持固定,那么斜角肌的收缩仅使颈椎在胸椎上前屈。
2、单侧收缩时,可使颈同侧侧屈,并微微转向对侧。
3、当颈椎被固定时,上述三条肌肉可上提肋骨,使胸廓变大协助吸气,故也属于辅助呼吸肌。
受损原因
当颈部突然受到外力伸展、侧屈过度,可能会损伤前部肌肉,如前斜角肌、胸锁乳突肌、颈长肌等,当过度紧张的肌肉发生慢性痉挛后可以使头部向前错位,从而导致颈部前屈,这种改变会使前斜角肌发生矢状面位置的前移。
另一方面,当头向前看时,如看电脑手机等,为了改变视觉感觉使观看更清晰,人的头颈部会不自觉的向前伸,当人们长时间的保持向前伸的这么一个状态的时候,就可能改变头颈部肌肉的静息长度,并最终将这种伸展姿态转变为习惯性的姿态,从而使斜角肌废用性紧张挛缩。
--斜角肌间隙
--斜角肌
--臂丛神经
早期做神经探查有一定效果,可是这么久了,恢复起来就很难了!不妨理疗或针灸!
http://huznmdyynetcn/
http://huznuyynetcn/askphp
你可以看一看
臂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个常见类型。
应用解剖
1、组成:“555”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5条神经根组成。分根、干、股、束、支5部分。有腋、肌皮、桡、正中、尺5大分支。臂丛包括5 根3干,C5 —C6 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中干;C8 —T1 形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 (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每股组成3 个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为神经支,形成终末神经。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 ,约150 000 根轴突。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2、分支:见下表
发出部位 神经名称 支配肌肉
根部 胸长神经 C567 前锯肌(还受3-7肋间神经支配)
肩胛背神经 C345 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
膈神经 C2345 膈肌
斜角肌肌支颈长肌肌支 C5678 斜角肌、颈长肌
干部 肩胛上神经 C56 冈上肌、冈下肌
锁骨下神经 C56 锁骨下肌
束部 外侧束 胸前外侧神经C567 胸大肌锁骨部
肌皮神经C567 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外侧皮肤感觉
正中神经外侧头 感觉
内侧束 正中神经内侧头 运动
胸前内侧神经C8T1 胸大肌胸肋部、胸小肌
尺神经 大部分手肌
臂内侧皮神经 臂内侧皮肤感觉
前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肤感觉
后侧束 腋神经C56 小圆肌、三角肌、肩外侧皮肤感觉
桡神经 C5678T1 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肱桡肌、部分手外在肌
肩胛下神经 C56 肩胛下肌、大圆肌
胸背神经C7 背阔肌
3、臂丛神经根的功能特点
⑴ C5根经根:其纤维数为8 738~33 027 根,主要组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主管肩外展;主要组成肩胛上神经, 支配冈上、冈下肌,主管肩上举;独立组成肩胛背神经,支配肩胛提肌。
⑵ C6神经根:神经纤维为14 227~39 036 根,主要组成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主管屈肘。单根C6 神经根损伤,临床除肱二头肌肌力减弱外,上肢活动无明显影响。一旦C5、6同时离断或上干损伤,则腋神经与肌皮神经主要机能丧失,临床表现为三角肌麻痹。肩不能外展;肱二头肌及肱桡肌麻痹时不能屈肘。
⑶ C7神经根:神经根数为18 095~40 576 根,主要组成桡神经,支配上肢伸肌群,主管肘、腕、指的伸直。C7支配广泛无独特性。单纯C7 神经根断裂不出现上肢功能障碍,因桡神经支配肌均可由其他神经根代偿。C5、6、7神经根同时断裂,临床表现与C5、6联合损伤基本相似。因C7 可为C8 神经根所代偿。反之,当C7、8 T1神经根联合损伤时,临床表现与C8 T1损伤基本相似。此时因C7 可为C6 神经根所代偿。因此,在臂丛神经损伤病例重一旦出现C7麻痹症状,常提示4个神经根以上同时损伤。尺侧腕屈肌支由C7 支配。
⑷ C8神经根:C8 神经根纤维数为14 636~41 246 根。主要组成正中神经,支配掌长肌、拇长屈肌、指深屈肌等指屈肌群,主管手指屈曲;独立组成肩胛下神经,支配肩胛下肌。C8 单独损伤,临床指深屈肌活动减弱,其他功能无明显影响。当C5、6、7、8同时损伤,除上干损伤(肩不能上举与外展,肘不能屈曲) 外,出现中干损伤表现,即腕下垂,伸拇伸指不能。
⑸ T1神经根:T1 神经根纤维数为12 102~35 600 根,主要组成尺神经,支配手内在肌,骨间肌和蚓状肌,主管拇指对掌、对指,手指内收、外展,掌指关节屈曲及指间关节伸直;独立组成臂及前臂内侧皮神经。单独T1 神经断裂,主要影响手内在肌功能,但由于C8 神经根的代偿,临床功能障碍不明显。C8T1 联合损伤或下干损伤时主要表现为手内部肌及屈指功能障碍。C7、8T1 三根联合损伤时,临床表现与T1C8 二根联合损伤相似,因C7 损伤可被邻近C6 所代偿。前臂内侧皮神经主要由T1 纤维组成,一旦其支配区感觉障碍(除切割伤外) ,首先应考虑在第一肋骨处受压,这是诊断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重要依据。
病因
1、外伤:在臂丛损害的病因中,外伤最常见,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害。闭合性损伤见于车祸、运动伤(如滑雪)、产伤、颈部的牵拉、麻醉过程中长时间将肢体固定在某一位置时,开放性损伤主要见于枪弹伤、器械伤、腋动脉造影、肱动脉手术、内侧胸骨切开术、颈动脉搭桥术,颈静脉血透治疗过程中造成的损害亦有报道。
2、特发性臂丛神经病: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或痛性臂丛神经炎,也叫Parsonage - Turner 综合征。这种病人常有病毒感染、注射、外伤或手术的病史。此外、偶尔也可发生Lyme 病或立克次体感染。最近有人报道,由Ebrlicbia 细菌引起的一种蜱传播疾病也可发生臂丛损害 。
3、胸廓出口综合征(TOS) :各种不同的颈椎畸形可以损及臂丛神经根、丛及血管。可以单侧的,也可是双侧的。由于紧拉的颈椎纤维环从第一肋延伸至残遗的颈肋或变长的第七颈椎横突,从而导致C8 和T1 前支或臂丛下干中神经纤维受到损害。
4、家族性臂丛神经病:本病在急性期与痛性臂丛神经炎很难鉴别。有家族史,其遗传特点是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年龄较早。有时可并发颅神经受损(如失音) ,以及腰骶丛神经和植物神经受损。如果有家族性嵌压性神经病的表现,则可以通过神经电生理发现多个周围神经受累。腓肠神经活检可以发现神经纤维轻度脱失,有奇异的肿胀,髓鞘呈现香肠样增厚。
5、放射性臂丛损害:在放射性治疗后可出现缓慢进展的臂丛神经病,无痛性,常在上臂丛多见。
6、肿瘤:恶性肿瘤的浸润,常见于肺、胸部的肿瘤,导致进行性加重的臂丛损害,以下臂丛多见,多伴有Horner 综合征。
7、其他:有报道在白塞病中,由于非外伤性锁骨下动脉瘤压迫而引起臂丛神经损害,同时伴有血管缺血的表现。其他腋动脉瘤、锁骨下静脉血管瘤也可引起[6 ]该病。
分类
1、常见分类:臂丛上干损伤(Erb) ,臂丛下干损伤(Klumpke)
2、Leffert RD 分类:
Ⅰ臂丛神经开放伤
Ⅱ臂丛神经闭合伤(牵拉伤)
①锁骨上损伤:A1 节前损伤;B1 节后损伤
②锁骨下损伤
③麻醉后麻痹
Ⅲ臂丛神经放射伤
Ⅳ产瘫
诊断
1、判断有无臂丛损伤: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考虑臂丛神经损伤存在:
①上肢五大神经(腋,肌皮, 正中,桡,尺神经)中,有任何两组的联合损伤(非同一平面的切割伤)
②手部三大神经(正中,桡,尺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
③手部三大神经(正中,桡,尺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
2、初定损伤部位(锁骨上下)
①目的:便于手术切口及进路的选择。
②方法:检查胸大肌锁骨部(C5,C6神经根),胸肋部(C8,T1神经根)及背阔肌(C7神经根)功能。
当胸大肌锁骨部正常存在(检查方法:肩关节处前屈45度,上臂作抗阻力内收),则表示臂丛外侧束起始部发出的胸前外侧神经功能良好,臂丛损伤的部位应在外侧束以下(即锁骨下部)。胸大肌锁骨部萎缩,提示上干或C5,C6根性损伤。
当胸大肌胸肋部正常存在(检查方法:肩关节处外展位,上臂作抗阻力内收),则表示臂丛内侧束起始部发出的胸前内侧神经功能良好,臂丛损伤的部位应在内侧束以下(即锁骨下部)。
当背阔肌正常存在(检查方法:肩关节处外展位,上臂作抗阻力内收,检查者用手叩击肩胛骨下角以下部位有无肌肉收缩活动。肩胛骨下角以上地肌肉收缩常被大圆肌内收功能所干扰),则表示后侧束中段发出的胸背神经功能良好,若有臂丛损伤,其部位应在后侧束以下(即锁骨下部)。背阔肌萎缩提示中干损伤或C7神经根损伤。
3、定位诊断:(根干束支)
在术前对臂丛损伤定位,除了区分锁骨上下损伤外,应进一步明确锁骨上的根或干损伤,以及锁骨下束或支损伤,具体方法应将临床检查所得地阳性体征,按上肢五大神经分类后进行组合诊断。
Ⅰ臂丛神经根损伤
从理论上分析只有相邻两神经根同时损伤时才可见临床症状与体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单根代偿现象与双根组合现象。为了叙述方便,将臂丛神经根分为上臂丛及下臂丛。上臂丛包括C5-7神经根;下臂丛包括C8神经根与T1神经根。
①上臂丛神经损伤:肩关节不能外展与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而能伸,腕关节虽能屈伸但肌力减弱。上肢外侧感觉大部缺失,拇指感觉有减退,第2-5手指,手部及前臂内侧感觉完全正常,检查时可发现肩部肌肉萎缩以三角肌为著,上臂肌肉萎缩以肱二头肌为著。另外,前臂旋转亦有障碍,手指活动尚属正常。
上述症状与臂丛上干(C5,C6)损伤类同,是否合并C7损伤,主要检查背阔肌及指伸总肌有无麻痹现象。如果有斜方肌萎缩,耸肩活动受限,以及肩胛提肌与菱形肌出现麻痹时,即表示上臂丛神经根在近椎间孔处断伤或节前撕脱伤。
②下臂丛神经根损伤:手的功能丧失或发生严重障碍,肩,肘,腕关节活动尚好,患侧常出现Horner征。检查时可发现手内部肌全部萎缩,其中以骨间肌为著,有爪型手及扁平手畸形,手指不能屈或有严重障碍,但掌指关节存在伸直动作(指伸总肌的功能),拇指不能掌侧外展。前臂及手部尺侧皮肤感觉缺失,臂内侧皮肤感觉亦可能缺失。
上述症状与臂丛下干及内侧束损伤类同,如果有Horner征出现,证明T1交感神经已断伤,此常提示C8,T1近椎间孔处断伤或节前损伤。临床上除C8,T1神经联合断伤外,有时也可合并C7神经根同时断伤,这时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单纯C8,T1神经根断伤相类似,但仔细检查可发现背阔肌有麻痹,或肌力减退,指伸总肌也有肌力减退的表现,感觉障碍平面可向桡侧扩大。
③全臂丛神经损伤:早期时,整个上肢呈缓慢性麻痹,各关节不能主动运动,但被动运动正常。由于斜方肌功能存在,耸肩运动依然存在。上肢感觉除臂内侧尚有部分区域存在外,其余全部丧失。上臂内侧皮肤感觉由臂内侧皮神经与肋间臂神经共同分布,后者来自第2肋间神经,故在全臂丛神经损伤时臂内侧皮肤感觉依然存在。上肢腱反射全部消失,温度略低,肢体远端肿胀,并出现Horner征。在晚期,上肢肌肉显著萎缩,各关节常因关节囊挛缩而致被动运动受限,尤以肩关节与指关节严重。
Ⅱ臂丛神经干损伤
①上干损伤:症状体征与上臂丛神经根损伤相似。
②中干损伤:独立损伤临床上极少见,单独损伤除短暂时期内(一般为2周)示中指指腹麻木及伸肌群肌力有影响外,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可见于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术后。
③下干损伤:症状及体征与下臂丛损伤类同。手的功能(屈伸与内收外展)全部丧失,不能执捏任何物件。
Ⅲ臂丛神经束损伤:(通过五大神经损伤的归类诊断完成)
① 外侧束损伤
② 内侧束损伤
③ 后束损伤
五大神经损伤的诊断(最重要的归类诊断)
①腋神经损伤: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外展受限。
单纯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合并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5根部。
②肌皮神经损伤:肱二头肌萎缩,肘关节屈曲受限。
单纯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外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根。
③桡神经损伤:肱三头肌,肱桡肌及腕伸,拇伸,指伸肌萎缩及功能受限。
单纯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合并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根;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8神经根。
④正中神经损伤:屈腕及屈指肌,大鱼际肌萎缩萎缩,拇指及手指屈曲及拇指对掌功能受限,第1-3指感觉障碍
单纯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肌皮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外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C8神经根;合并尺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内侧束。
⑤尺神经损伤:尺侧腕屈肌萎缩,小鱼际肌,手内部肌包括骨间肌及蚓状肌,及拇内收肌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受限,指间关节伸直受限,手精细功能受限,第4-5指感觉障碍
单纯尺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内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胸1神经根。
Ⅳ臂丛神经根部损伤时节前损伤与节后损伤的鉴别诊断
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椎孔内的节前损伤;另一类为椎孔外的节后损伤。节后损伤的性质与一般周围神经相同应区分为神经震荡,神经受压,神经部分断伤与完全断伤。区分方法依据受伤性质,日期,主要功能丧失程度及肌电,神经传导速度的不同变化而确定。治疗方法依据不同病理状态而定,可保守观察治疗或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减压缝接及移植)。节前损伤均在椎管里前后根丝状结构处断裂,不仅没有自行愈合的能力也没有通过外科手术修复的可能,因此,一旦诊断确定,应争取及早进行神经移位术,故在临床上节前,节后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重要意义。
①病史:节前损伤暴力程度较严重,常合并有昏迷史,颈肩及上肢多发骨折,伤后常出现持续性剧痛。
②体征:C5,C6根性撕脱伤,斜方肌多有萎缩、耸肩受限。C8T1根性撕脱伤,常出现Horner 氏征(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下陷、半侧面部无汗)
③神经电生理检查:体感诱发电位( SEP)及感觉神经活动电位( SNAP)电生理检测有助于臂丛神经节前节后损伤的鉴别诊断,节前损伤SNAP正常(后根感觉神经细胞位于脊髓外部,而损伤发生在其近侧即节前,感觉神经无瓦勒变性,可诱发SNAP),SEP消失;节后损伤时,SNAP和SEP均消失。
④影像学检查:节前与节后损伤在CTM 上以椎管内相应神经根前后支的充盈缺损消失为标准,同时与健侧神经根进行对比。正常影像神经根为充盈缺损,如为根性损伤则在相应区域有造影剂充盈。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即应用神经营养药物(VitB1、VitB6、VitB12、VitBco等),损伤部进行理疗,如电刺激疗法,红外线,磁疗等,患肢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关节囊挛缩,并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有利于神经震荡的消除,神经粘连的松解及关节松弛。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臂丛神经开放性损伤,切割伤,枪弹伤,手术伤及药物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
②臂丛神经对撞伤,牵拉伤,压砸伤,如一名缺位节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闭合性节后损伤者,可先经保守治疗3个月。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探查:保守治疗后功能无明显恢复者;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
③产伤者:出生后半年无明显功能恢复者或功能仅部分恢复,即可进行手术探查。
2、手术方法
臂丛探查术:锁骨上臂丛神经探查术;锁骨下臂丛神经探查术;锁骨部臂丛神经探查术
4、根据手术中发现处理原则如下: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神经移位术
① 臂丛神经连续性存在,而神经被周围组织粘连压迫应去除粘连压迫因素,如瘢痕化的斜角肌,血肿机化组织,增生的骨膜,骨痂及滑膜肌肉组织应予切除或松解,由于长期压迫致使神经组织内水肿及组织液渗出而形成神经内瘢痕,因此不仅作神经外减压,尚应在手术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神经鞘切开神经内松解,使神经束充分显露后减压,神经内松解一定要严格止血,双极电凝器是必备的止血器械,否则将造成神经组织更大地创伤。
松解彻底程度的判断:有时可通过神经减压前后神经损伤部位,近,远端电刺激反应及电活动波进行判断。
② 臂丛神经断裂或神经瘤巨大,应将近远两个断端充分显露,并将断端瘢痕组织及神经瘤切除,使神经断端有神经束乳头清楚可见,两断端在无张力情况下可行鞘膜缝合,臂丛处神经束大部为混合束,因此无束膜缝合的必要,对于不能直接缝合的神经缺损,应采用多股神经移植术,移植材料可选用颈丛感觉支,臂或前臂内侧皮神经,腓肠神经。
③ 椎孔部神经根断裂,由于神经根近端变性严重,神经断而无明显束乳突,加上神经损伤部位接近神经元,常造成神经元不可逆损害,因此对这类病变需进行神经移位术,其疗效较原位缝接或移植为佳,常用于神经移位的神经有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肋间神经,详细方法见下述。
5、术后处理
臂丛松解减压术后上肢固定3d,神经移植固定3周,神经修补固定6周,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拆除石膏后,患肢应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关节囊挛缩,神经缝合处进行理疗,防治神经缝合处瘢痕粘连压迫,并应用神经电刺激疗法刺激神经再生。每3个月进行肌电图检查,以了解神经再生情况。
6、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术中根据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具体情况,判断神经移位手术方式的选择
① 臂丛神经C5,C6根性撕脱伤移位方式:膈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或上干前股,副神经移位于肩胛上神经,颈丛运动支移位于上干后股或腋神经(常需做神经移植)。
② 臂丛神经C5-7根性撕脱移位方式:膈神经移位于上干前股或肌皮神经,副神经移位于上干前股或肌皮神经,副神经移位于肩胛上神经,颈丛运动支移位于上干后股或腋神经,肋间神经移位于胸背神经或桡神经。
③ 臂丛神经C8,T1根性撕脱伤移位方式:膈神经移位于正中神经内侧根,第3,4,5,6肋间神经感觉支移位于正中外侧根,运动支移位于尺神经,颈丛运动支,副神经移位于前臂内侧皮神经,第二期将前臂内侧皮神经移位于前臂骨间神经。
④ 臂丛神经C7,C8及T1根性撕脱伤移位方式:膈神经移位于正中神经内侧头,颈丛运动支,副神经移位于前臂内侧皮神经,第二期将前臂内侧皮神经移位于前骨间神经。第3,4,5,6肋间神经感觉支移位于正中神经外侧根,第7,8肋间神经移位于胸背神经。
⑤ 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移位方式:膈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副神经移位于肩胛上神经,颈丛运动支移位于腋神经,第3,4,5,6肋间神经移位于正中神经(感觉支→外侧头,运动支→内侧头),第7,8肋间神经移位于胸背神经或桡神经,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于患侧尺神经(远端),Ⅰ期或Ⅱ期将尺神经(近端)移位于所需要重建的神经。如膈,副,颈丛运动支若有损伤,均可用肋间神经或健侧颈7神经根替代。
脊神经支配的肌肉:1、支配头运动肌2、支配膈肌,斜方肌3、支配三角肌,肱二头肌4、支配腕伸肌
5、支配髂腰肌6、支配股四头肌7、支配胫前肌8、支配拇长伸肌9、支配腓肠肌脊神经连接于脊髓,分布在躯干、腹侧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颈部以下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支配身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赤称脊髓神经,由脊髓发出的成对神经。人体共有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一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
前根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侧角的交感神经元或副交感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纤维随脊神经分布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支配控制肌肉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后根上有脊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元细胞体聚集而成,后根由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其末梢分布全身各处,能感受各种刺激。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典型的脊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内脏感觉纤维。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刻分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含传入、传出纤维。后支一般细小,分布于脊柱附近较小区域内的皮肤和肌肉。前支粗大,分布到颈部以下其余各部位的皮肤和肌肉。
其中除第2~11对胸神经前支沿肋间分布外,其余神经的前支都先交织成丛,再由此丛发出分支分布于所支配的区域。这些脊神经分别形成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而且均左右成对。
扩展资料:
位于颈部,共有8对。第1~7对颈神经在相应颈椎椎弓上方的椎间孔出椎管;第8对颈神经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的椎间孔出椎管。颈神经的前支在颈部组成颈丛和臂丛。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颈丛,第5~8颈神经的前支组成臂丛。颈神经的后支较相应的前支较粗大,为感觉性转入纤维,前支为运动纤维。经椎骨横突之间向后穿行。颈神经的分布,按照脊髓节段,呈节段性分布。颈丛神经分布于胸锁乳突肌、膈肌、胸膜及枕部、耳廓、颈前区和肩部的皮肤;臂丛神经分布于上臂的肌肉和皮肤;后支分布于枕、项、背部的肌肉和皮肤。第1、2颈神经根离开脊髓后并不通过椎间孔,而直接沿椎体进入分布区。因此第1、2神经根容易遭受直接外伤,但不存在受椎间孔压迫的可能性。-脊神经
我儿子刚出生就臂丛神经受伤,左手一点都不会动,摆放哪里就摆放哪里也不会回收,我们那是属于医疗事故,满月就去针灸,灸了5个月,现在已经6岁了,他的那只手比没受伤的手还有力气。希望您的孩子也早日康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