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肩膀痛,是因为肩周炎导致的吗?

经常肩膀痛,是因为肩周炎导致的吗?,第1张

肩痛是肩周炎最常见的原因,肩周炎又称肩周炎,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韧带、筋膜和关节囊慢性炎症引起的挛缩,影响肩关节的活动而导致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明显时。就是考虑局部拉伤,肩部肌肉被拉伤,伤后出现肩部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原因是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根,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肩痛是颈椎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肩部时常疼痛是肩周炎的可能,也可能是颈椎病、肩袖损伤、缺血性心肌病、胆囊疾病等,需结合病因进行相关治疗,如药物治疗(双氯芬酸钠)、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的炎症,与肩关节的慢性劳损、外伤、受凉有关。严重者可限制肩部活动,可给予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药物治疗,局部热敷、按摩、推拿等治疗。颈椎病:多见于颈椎病,除肩部疼痛外,还有颈肩部疼痛不适,可给予局部热敷,使用布洛芬等止痛药治疗。

肩袖损伤:有明确的外伤史,肩部活动时疼痛加重,需注意肩部休息,急性期给予冷敷,缓解后局部热敷,疼痛严重的还可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比较常见。左肩可有放射痛感,心前区疼痛较多。需要进行Ecg检查以确诊,及时给予硝酸甘油等药物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胆囊疾病:最常见的是胆囊炎和胆石症。如果有右肩和背部的疼痛和右上腹的疼痛。通常是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轻者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进行抗感染治疗。殊情况下,建议到医院治疗,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用药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肌肉注射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扩展资料:

概述

临床上进行肌肉注射,一般都采用臀大肌,也有采用三角肌和肱二头肌注射的,但对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的具体部位,一般认为在整块肌肉上都能进行注射。但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个别病例由肌肉注射位置不当导致桡神经和腋神经的损伤,有的是直接利人挽神经和胶神经干。

方法1:拇指定点:患者俯卧或站立,术者一手中指指腹(注射左侧臀部术者取左手,注射右侧取右手)置于患者髂前上棘,拇指平行向后并弯曲,指尖所触处即注射点(约在大转子内侧上方2~3横指处)。

方法2 三线定区:(1)水平线:从髂前上棘绕向背侧至臀裂;(2)垂直线:作平分一侧臀部与水平线相交的垂直线。

注意事项

1肌肉注射的所有步骤,应严格按无菌要求进行操作。

2肌肉注射部位要选择适当,避免伤及坐骨神经和较大的血管。

3进针时切勿用力过猛,以防把针头全部刺入肌肉。

4进针时,如被注射者感到注射部位同侧下肢疼痛、发麻,应立即停止注液。

分析和讨论 肌肉注射的部位,通常选在臀部肌肉上部外侧(左右侧均可)1/4处。因为该部位的肌肉发达,又无重要血管、神经通过,注射比较安全。

参考资料:

肌肉注射

 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机制、症状与体征,掌握各种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方法。常见运动损伤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常见运动损伤的资料,仅供参考。

常见运动损伤及处理方法

 一、挫 伤

 挫伤:是指由于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机体某处而引起的的局部或深层组织的急性闭合性损伤。

 (一)损伤机制

 相互冲撞、被踢打、撞在器械上等。

 (二)症状与体征

 1、单纯性挫伤

 (1)有明显的受伤史

 (2)疼痛(初轻后重)

 (3)肿胀

 (4)压痛,且皮下或皮下组织中有硬结(个别严重者有深部脓肿或骨化性肌炎)。

 (5)功能障碍

 2、混合性挫伤

 如头部挫伤合并脑震荡或颅内出血;胸部挫伤合并肋骨骨折;腹部挫伤合并肝脾破裂等,除出现局部症状外,常可发生休克。

 (三)处理

 单纯性损伤的处理分为三个时期:

 1、限制活动期

 (1)制动

 (2)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3)伤后24-48小时内,可外敷或内服活血、消肿及止痛的药物(新伤药、云南白药、七厘散等)

 (4)若肿胀不断发展,且局部皮温较高者,应尽快送医院处理。

 2、恢复活动期(受伤24-48小时)

 (1)按摩、理疗等

 (2)伤肢功能锻炼(先静力收缩,后屈伸)

 3、功能恢复期

 (1)按摩、理疗

 (2)抗阻练习,增强肌力和关节功能。

 对于混合性挫伤并出现休克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理 。

 (四)预防

 1、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2、遵守体育竞赛规则

 二、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指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称之。

 (一)损伤机制

 1、急性损伤

 (1)主动用力拉伤:(如跳远时小腿后群肌拉伤;起跑时大腿后群肌拉伤等)

 (2)被动拉伤:(如跨栏运动时大腿后群肌拉伤;压腿时大腿后群肌拉伤等)肌肉拉伤的好发部位:肌腹、肌腹与肌腱交界处、肌腱的起止点。

 2、慢性损伤

 如:末端病、肌腱腱围炎、肌腹部劳损等。

 (二)症状与体征

 1、有明显的受伤史

 2、疼痛

 3、肿胀(严重者皮下瘀血)

 4、压痛

 5、肌肉收缩试验阳性(严重者肌肉收缩畸形,如部分断裂伤处凹陷;肌腹完全断裂“双驼峰”畸形;一端短裂“球状”畸形。)

 6、功能障碍

 (三)处理

 1、肌肉微细损伤或少量肌纤维短裂时

 (1)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

 (2)疼痛严重者,可口服止痛药。

 (3)24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理疗或按摩等。

 2、肌纤维大部分断裂或肌肉完全断裂者,经处理后,尽快送往医院处理。

 (四)预防

 1、要作好准备活动。

 2、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

 3、运动负荷要合理

 4、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三、关节韧带拉伤

 关节韧带拉伤:是指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而引起的关节韧带损伤。

 (一)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1、病因与损伤机制

 膝关节突然内翻所致(即膝关节屈曲130°-150°,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与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

 2、临床表现

 (1)膝内侧疼痛(局部压痛明显)

 (2)膝内侧红肿、(2-3天后)瘀血。

 (3)屈伸活动受限(半腱肌、半膜肌保护性痉挛)

 (4)内侧副韧带分离试验(+)(若内侧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隙增宽和小腿异常外展。)

 3、处理

 (1)冷敷、加压包扎。若侧副韧带完全断裂须夹板固定。

 (2)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

 (3)按摩、理疗(3天后)、针灸等。

 按摩手法:按、揉、摩、擦、引伸等。

 针灸穴位:血海、阳陵泉、内外膝眼、三阴交、阿是穴等。

 (4)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5)若韧带完全断裂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手术缝合。

 4、预防

 (1)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性练习。

 (2)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3)避免犯规与粗野动作。

 (二)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1、病因与损伤机制

 地面不平、身体失去平衡、着地时踩到别人脚上等,使足突然内翻所致。

 2、临床表现

 (1)有受伤史

 (2)疼痛(压痛明显)

 (3)肿胀和皮下瘀血(距腓前韧带损伤时尤为明显)

 (4)出现跛行或功能丧失。

 (5)若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距增宽,出现超常内翻。(抽屉试验阳性)

 3、处理

 (1)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2)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

 (3)按摩、针灸、理疗、痛点注射。

 按摩手法:按、揉、摩擦、拔伸、摇等

 针灸穴位:昆仑、丘墟、解溪、阳陵泉、足三里和阿是穴等

 (4)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5)若韧带完全短裂,经冷敷加压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手术治疗。

 4、预防

 (1)准备活动要充分。

 (2)加强足部力量及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的练习。

 (3)完善场地设施。

 (4)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滑 囊 炎

 A、滑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小囊。位于关节周围,介于肌腱和韧带的起止点与骨隆起之间。具有分泌滑液,减少摩擦的作用。

 B、常见的滑囊炎有:肩峰下滑囊炎、尺骨鹰嘴滑囊炎、肘后滑囊炎、髌下或髌前滑囊炎、跟腱滑囊炎等。

 (一)肩峰下滑囊炎

 1、病因与损伤机制

 (1)急性损伤

 由于肩部受到暴力的直接作用,使肩峰下滑囊受挤压,使肩峰下滑囊充血、水肿等所致。

 (2)慢性损伤

 由于肩关节长期、反复地进行外展、外旋运动,使肩峰下滑囊长期受挤压和摩擦产生滑囊水肿囊壁增厚或纤维化等而导致慢性滑囊炎。

 2、临床表现

 (1)急性损伤

 ①有直接受伤史。

 ②疼痛(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加剧;个别有放射痛或夜痛。)

 ③肿胀(血肿与水肿)

 ④功能障碍

 (2)慢性损伤

 ①疼痛:早期疼痛(酸痛)较轻,逐渐加重。肩关节外展、外旋时疼痛更甚。

 ②肌肉萎缩:晚期三角肌出现萎缩。

 ③功能受限

 3、处理

 (1)急性损伤

 ①冷敷、加压包扎。

 ②24-48小时后,外敷或内服消炎、消肿、止痛类药物,或穿刺抽液后痛点注射,并加压包扎。

 (2)慢性损伤

 ①按摩(手法:擦、按、揉、滚、运拉等)

 ②针灸(穴位:巨骨、臂 、 、阿是穴等)

 ③中药治疗(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热疗、拔罐等

 4、预防

 (1)准备活动要充分。

 (2)合理安排局部负荷量。

 (二)跟腱炎与跟腱滑囊炎

 跟腱周围公有7-8层滑囊,且互不粘合,跟腱滑囊在踝关屈伸活动中起着润滑作用。

 1、病因与损伤机制

 (1)急性损伤

 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即做猛力地踏跳或急速起跑,使跟腱急骤收缩而引起。

 (2)慢性损伤

 长期做超过机体活动能力的跑跳运动,逐渐劳损而发病。

 2、临床表现

 (1)疼痛且压痛明显(早期活动开后疼痛会减轻,但严重时,牵扯跟腱均会疼痛)

 (2)肿胀(急性损伤)

 (3)皮温升高(多数出现)

 (4)严重者,跟腱与跟腱滑囊出现钙化。

 3、处理

 (1)急性损伤

 ①冷敷、加压包扎

 ②外敷新伤药或封闭。

 (2)慢性损伤

 ①足部热敷、热浴、理疗。

 ②按摩、针灸、中药熏洗

 按摩手法:擦、拿、提拉、揉和点按等

 针灸穴位:承山、太溪、昆仑、悬钟、三阴交等

 ③ 治疗期间应避免或减少跑、跳、蹬动作。

 4、预防

 (1)跑跳动作要正确。

 (2)准备活动要充分。

 (3)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防止突然加大运动负荷。

 (4)高跟鞋能减轻对跟腱的牵拉。

 五、腱 鞘 炎

 腱鞘分内外两层,其内层覆盖于肌腱的表面,外附着于肌腱周围的韧带及骨面上,两层之间有滑液。其作用是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和防止肌腱向侧方滑移。

 常见的腱鞘炎有:桡骨茎突腱鞘炎、手指屈肌腱鞘炎、肱二头长头肌腱腱鞘炎、踝部腱鞘炎等。

 (一)桡骨茎突部腱鞘炎

 1、病因与损伤机制

 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不断地与腱鞘发生摩擦,而使腱鞘出现水肿、增生、粘连等损伤性炎症病变。

 2、临床表现

 (1)疼痛:桡骨茎突部疼痛,并呈进行性加重。

 轻者:拇指活动时疼痛。

 重者:疼痛可向前臂和肩部放射。

 (2)肿胀:桡骨茎突处轻度肿胀。

 (3)压痛:局部压痛,并可触到小结节。

 (4)有摩擦音或弹响(严重者)。

 (6)功能障碍

 3、检查方法:

 屈拇指握拳尺侧偏试验(+)、抗阻力试验(+)

 4、处理(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散结)

 (1)热疗与中药熏洗

 (2)按摩(手法:揉、按、弹拨、一指禅、捻、运拉等 )

 (3)针灸(穴位:列缺、阳溪、偏历、手三里等)

 (4)封闭

 5、预防

 (1)合理安排腕部负荷量。

 (2)避免寒冷刺激。

 (3)避免掌指关节过度屈伸和用力过大。

 (二)手指屈肌腱腱鞘炎(弹响指)

 1、病因与损伤机制

 由于手指长期用力或快速活动,使拇长屈肌、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不断与拇长屈肌腱鞘和 屈总腱鞘摩擦,而出现肌腱和腱鞘的水肿、增生等损伤性炎症病变。

 2、临床表现

 (1)疼痛(掌侧疼痛,可向腕部放射)

 (2)压痛(局部压痛,可触及小结节)

 (3)有弹响声(用力屈指)

 (4)功能障碍

 3、处理方法

 抗阻力试验(+)

 4、处理(原则:舒经通络、活血化

 瘀);

 (1)中药熏洗、热疗

 (2)局部封闭

 (3)按摩(手法:捻、揉、拔伸、弹拨和摇等)

 (4)针灸(穴位:阿是)

 5、预防

 (1)避免手长期快速活动或长期用力握物。

 (2)注意运动后局部的放松。

 (3)注意局部保暖。

 (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1、病因与损伤机制

 由于肩关节长期做超范围的转肩活动或上臂上举活动,使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结节间沟内与腱鞘反复发生摩擦,或由一次突然的过度牵扯所致。

 好发项目:标枪、吊环、单杠及排球等运动项目。

 2、临床表现

 (1)急性损伤

 A、疼痛(局部疼痛,并向三角肌放射)

 B、压痛(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有锐利压痛)

 C、功能明显受限(上臂上举、后伸或提物时疼痛明显)

 (2)慢性损伤

 A、疼痛(三角肌处)

 B、压痛(局限于结节间沟)

 C、功能受限(肩关节活动除上臂外上举再向后做背伸时疼痛外,其他方向则没有。)

 3、检查方法:

 (1)肩关节内旋试验(+)

 (2)反弓试验(+)

 (3)抗阻力收缩试验(+)

 4、处理

 (1)急性期:停止训练,并用三角巾悬挂患肢。

 (2)急性中、后期及慢性损伤:可进行封闭、按摩、拔罐、针灸和理疗等。

 按摩手法:擦、按、推、揉、拨筋、运拉等。

 针灸穴位:天宗、肩贞、巨骨、肩 、阿是等。

 (3)功能锻炼

 5、预防

 (1)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避免局部过度负荷。

 (3)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4)注意运动后疲劳的消除。

 六、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一)损伤机制

 1、肌肉牵扯学说

 由于长期进行跑、跳类运动使屈拇、屈趾肌、胫骨后肌及腓骨等反复收缩不断地牵扯胫腓骨上的骨膜,导致骨膜与和骨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从而出现骨膜松弛、瘀血、水肿等病理性改变。

 2、应力学说

 由于身体的重力线与胫骨中线轴线不重叠,致使身体的重力和支撑面的反作用力使胫骨的凸面处受拉力最大,从而使骨膜松弛、瘀血、水肿等病理性改变。

 (二)症状与体征

 1、疼痛:疼痛多隐痛或牵扯痛,严重者出现刺痛或烧灼感,个别有夜间痛。疼痛部位为胫骨内侧中下段及腓骨外侧缘下段。

 2、肿胀:急性期出现凹陷水肿 。

 3、压痛:局部骨面上有压痛,并可触摸到硬块压之锐痛(晚期)。

 (三)检查方法

 1、后蹬跑(+)

 2、X线检查:晚期骨质增生。

 (四)处理

 1、早期症状较轻者:

 (1)减少下肢的跑跳练习。

 (2)局部热敷和外周按

 摩。

 (3)弹力绷带包扎患部,并抬高患肢。

 2症状严重者:

 (1)停止跑跳练习。

 (2)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患肢。

 (3)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理疗等

 (五)预防

 1、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改进训练方法。

 2、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过多进行跑跳练习。

 3、要及时消除小腿部的肌肉疲劳。

 七、髌 骨 劳 损

 髌骨劳损是指软骨病和髌骨周缘腱止装置的慢性损伤统称。

 好发项目:篮球、排球、举重、速度滑冰等。

 (一)损伤机制

 主要为膝关节长期负荷过度或反复细微损伤的积累而引起。

 (二)临床表现

 1、膝软与膝痛

 2、关节积液(少数出现)

 3、肌肉萎缩:严重者出现股四头肌及股内侧肌出现萎缩。

 4、髌骨压痛与髌周压痛:

 (三)检查方法

 1、髌骨压法(+)

 2、髌骨周围指压法(+)

 3、伸膝抗阻(半屈曲位)试验(+)

 4、半蹲试验(+)

 5、髌骨摩擦试验(+)

 6、X线检查:早期意义不大,晚期有囊变和骨质增生等。

 (四)处理

 1、减少或停止膝关节半蹲发力各练习动作。

 2、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练习,是防治髌骨劳损的积极手段。

 3、封闭、渗透药外敷、理疗、按摩、针灸等

 4、上述治疗无效的须考虑手术治疗

 (五)预防

 1、杜绝单打一的训练方法,减少膝部负荷过大。

 2、加强骨四头肌的力量练习。

 3、运动后注意疲劳的消除。

 4、要早发现以便早治疗。

 八、骨 骺 损 伤

 (一)解剖生理特点

 1、骨骺的分类

 骨骺分为2类:

 (1)受压骨骺:位于长骨两端,参与关节构成,并承受压力。其骺板损伤影响骨的长长,如股骨头、肱骨头等。

 (2)牵拉骨骺:位于肌肉的起止部,承受肌肉的拉力。其骺板损伤不影响骨的长长,如股骨大转子、胫骨粗隆等。

 2、骺板的组织结构

 骺板分为三层:

 (1)生长层:此层中,细胞大量分裂并渐成柱状排列,间质增多。

 (2)转化层(钙化层):细胞逐渐肥大、变性,基质逐渐减少并钙化。骨折常发生于该层。

 (3)化骨层:此层中,软骨溶解,基质钙化,软骨组织被骨组织所代替。

 3、滋养血管进入骨骺的形式

 (1)直接进入:滋养血管在远离骺板处穿过骨骺的边缘进入,

 (2)间接进入:少数滋养血管通过骺板的边缘进入骨骺,因此,骨骺骨折或分离时易伤及血管,而影响骨的生长发育。

 (二)损伤机制

 1、急性损伤

 (1)暴力(剪力、劈力、挤压力)作用,使受压骨骺发生骨折或骺板分离。

 (2)肌肉主动猛烈收缩或被动过度牵扯,并由于骺板的强度弱于肌腱、韧带2-5倍,因此易发生骨骺分离。

 2、慢性损伤

 (1)由于局部负荷过大或肌肉反复收缩牵扯,使骨骺出现炎症。

 (2)此外,患坏血病、佝偻病、内分泌紊乱等疾病更易发生骨骺损伤。

 (二)临床表现

 1、骨骺分离或骨折

 (1)有明显的外伤史

 (2)体征:疼痛、肿胀、压痛、畸形、骨擦音、功能障碍。

 2、骨骺炎

 (1)病史:典型的运动史,而无明显的外伤史。

 (2)疼痛:早期为隐痛,局部负重、冲撞、牵扯时加重。

 (3)肿胀:表浅部位可见轻度肿胀。

 (4)压痛:患部有压痛。

 (5)功能障碍

 (6)绞锁:骨骺损伤后若有骨骺碎裂,可致绞锁。

 (三)处理

 1、骨骺分离或骨折的处理

 骨骺分离或骨折的处理原则与方法基本同于骨折。(骺分离或撕脱性骨折的愈合时间约为骨折的一般,其它类型的损伤大致与同类骨折相同。)

 2、骨骺炎

 (1)减少或控制局部负荷,并适当固定病变部位。

 (2)按摩、针灸、理疗、外敷或内服中草药。

 (四)预防

 合理安排训练,避免局部负荷过重;改进组织方法,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九、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一) 损伤机制

 由于经常反复做伸腕及前臂旋前、旋后的动作,使伸腕肌群不断牵扯肱骨外上髁上的滑囊或关节囊而导致慢性损伤。

 (二)临床表现

 1、多无明显外伤史

 2、疼痛:初期为酸疼,或重复受伤动作疼痛。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可向前臂放射。

 3、压痛:局部压痛明显。

 4、关节功能障碍

 (三)检查方法

 1、Mill氏试验

 2、抗阻伸腕试验

 (四)处理

 1、减轻或停止腕关节的伸及前臂的旋转动作。

 2、可采用按摩、针灸、理疗、中药外敷和封闭(严重者)等疗法。

 按摩手法:揉捏、按、弹拨、提拿等。

 针灸穴位:曲池、尺泽、阿是等。

 3、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五)预防

 1、加强准备活动,提高肌肉的反应性。

 2、合理安排局部负荷。

 3、及时放松局部疲劳肌肉。

 4、注意局部的保暖。

 十、腕舟骨骨折

 (一)病因及损伤机制

 多由传达暴力作用使腕关节极度背伸桡侧偏时,舟骨被锐利的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所切断。

 (二)临床表现

 1、疼痛(腕关节背伸桡侧偏时疼痛加重;鼻咽窝压痛明显)

 2、肿胀:腕部出现红肿。

 3、功能障碍:随着病情加重,功能障碍越来越明显(这是诊断陈旧性舟骨骨折的重要指征)

 (三)检查方法

 1、拇指轴心挤压试验

 2、掌骨头叩击试验

 3、X线检查

 (四)处理

 1、采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患部,固定时间视病情而定,时间约2-4个月。

 2、内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药物。

 3、骨折不愈或坏死的,应考虑做植骨手术。

 (五)预防

 1、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2、提高专项技术水平。

 3、早诊断,早治

 十一、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一)损伤机制

 1、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关节不稳。此时,如果大腿或小腿处于内外翻位,再突然旋转并伸直(屈曲)膝关节,易引起半月板损伤。

 2、膝关节突然猛力过伸及国绳肌肌腱前后断裂,也可引起半月板前角或边缘的分离。

 (二)临床表现

 1、有明显的受伤史

 2、疼痛:由于滑膜受牵扯而疼痛,若半月板损伤没有牵扯滑膜则疼痛不明显。

 3、压痛:关节间隙内侧或外侧疼痛。

 4、肿胀:早期有积血和积液,慢性期有常有少量积液。

 5、响声

 6、绞锁

 7、严重者骨四头肌萎缩

 (三)检查方法

 1、麦氏试验

 2、艾氏研磨试验

 3、浮膑试验

 (四)处理

 1、急性损伤

 (1)控制伤部活动,避免加重损伤。

 (2)肿胀明显者,可通过穿刺法抽取积血与积液。

 (3)采用石膏或夹板于膝关节微曲位固定2-3周。

 (4)加强骨四头肌的功能锻炼。

 (5)解除固定后,可采用按摩、针灸、理疗和中药外敷等疗法。

 按摩手法:揉、推、滚、拿等

 针灸学位:风市、梁丘、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等。

 (五)预防

 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合理安排局部的负荷量

 3、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4、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十二、脑震荡

 (一)损伤机制

 头部受到暴力作用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震荡而出现一时性的意识和功能障碍,且多无明显的解剖病理改变。

 (二)临床表现

 1、精神恍惚或意识丧失(时间:数秒或30分钟不等)

 2、呼吸表浅、脉率缓慢、肌肉松弛、瞳孔扩大但左右对称、神经反射减弱。

 3、清醒后,短时间内反应迟钝,出现“逆行性健忘”。此外伴有头痛、头晕、恶心或呕吐等症状。

 (三)处理

 1、使伤员安静平卧,头部冷敷,并注意保暖。

 2、昏迷者,刺激人中、内关、涌泉、等穴位,呼吸障碍者进行人工呼吸。

 3、昏迷超过5分钟,瞳孔扩大且不对称,耳、鼻、口出血及眼球青紫,清醒后有剧烈疼痛、喷射式呕吐或再次出现昏迷者,说明脑组织损伤或继发颅内压增高,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4、患者清醒仍需卧床休息,直到头痛、恶心等症状完全消失。以免引起后遗症。

 5、伤员康复后,可用闭目举臂单足站立平衡试验来判断能否参加体育活动。

 (四)预防

点穴疗法是在病人身体特定部位上施行点、按、叩、掐、拍的一种方法,操作上可分为整体点穴和区域治疗,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五次,40次为一疗程。

点穴疗法的操作规范:

(一)整体点穴:包括头颈部点穴、躯干部点穴和四肢点穴,共治疗10分钟。

1、头颈部点穴:点按、叩击百会、印堂、四白、阳白、丝竹空、睛明、迎香、廉泉、承浆、天柱、脑府、风府、风池、率谷、垂根(武功穴,位于耳垂根部)、完骨、大椎等穴,沿督脉、太阳、阳明、三焦经走向点叩头颈部经脉,同时叩击头部运动区、感觉区,有醒脑、解痉、活血、止涎作用。

2、躯干部点穴:点压肩井、膈俞、腰眼、关元俞等穴位,沿督脉、膀胱经走向点叩经脉,点压华佗夹脊穴,点拨骶棘肌,有活血通络作用,对加强腰背肌肉力量、改善坐姿、调节平衡有积极意义。

3、四肢点穴:分别在四肢沿三阴经、三阳经循经点穴,重点点叩经过痉挛肌群的经络和穴位。同时结合掐法刺激指关节(武功穴)、指甲根(武功穴)、十二井等穴位,有活血通络、解痉熄风作用。

(二)区域点穴:包括局部点穴和矫形手法,共治疗10~20分钟。主要是针对肌肉痉挛引起的关节挛缩(畸形)的治疗。

1、局部点穴主要点叩、按压受累肌肉、关节部的穴位,注重肌肉起止点、肌腹、肌腹与肌腱移行处、肌间隔以及周围神经的走向和分布区域,刺激力度可稍重,指力要垂直、深透,以患者有痛感为度。

2、矫形手法是指在点穴治疗的同时,间断结合扳法、拨法、推法等手法。扳法是反向用力牵拉挛缩的关节,缓慢牵拉痉挛肌肉(肌群),注意动作要和缓,以令肌肉不致反射性痉挛为妥。拨法是在肌肉放松状态下和扳法牵紧时,用手指弹拨肌肉的起止点、肌腹以及肌腹与肌腱移行处的方法。推法则是顺肌肉、经络走向推捋的一种方法。矫形手法操作的要点示范(以右侧为例):

(1)肩关节内收挛缩畸形。被动外展肩关节,同时点揉、弹拨胸大肌、背阔肌,点击三角肌等。

(2)肩关节后伸挛缩畸形。被动前屈、外旋肩关节,同时点揉、弹拨背阔肌、大圆肌等。

(3)肘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被动伸直肘关节,弹拨肱二头肌、肱肌,点击肱三头肌。

(4)前臂旋前畸形。医生左手托拿患孩右肘部,拇指点扣曲池,右手拿住尺桡骨远端,拇指置于桡骨背侧,两手相对用力,令患孩右前臂被动旋后。同时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扣,弹拨旋前圆肌,右手则适当弹拨旋前方肌。

(5)腕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被动伸腕,用扳法矫正。

(6)拇指内收、屈曲挛缩畸形。医生右手抓住患者右手2~4指,左手则抓住其拇指,令其拇指被动伸直、外展、背伸,并做患腕背伸和前臂旋后活动。

(7)手指屈曲挛缩畸形。医生右手抓住患者右手2~4指,左手则抓住其左掌部,令手指被动伸直、过伸。

(8)髋关节内收挛缩畸形。做蛙式试验动作,屈髋90º,令双膝被动分开,并弹拨股内收肌群。

(9)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仰卧位按压膝前,俯卧位则按压骶髂部,令髋关节后伸,并点拨髂腰肌下部。

(10)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仰卧位按压膝前,俯卧位则压按骶髂部及足踝部,令膝关节伸直。

(11)马蹄足畸形。用整足法:患者仰卧,医生立其右侧,先做踝关节被动背伸牵拉,弹拨、推捋小腿三头肌,然后令右足放平,医生右掌托前足部,左手掌根置足弓高处下压,右手同时向远端牵抬,可闻响声。

(12)踝关节内翻挛缩畸形。用扳法令踝关节被动背伸、外翻,弹拨胫后肌。

(三)放松手法:充分放松,轻手法刺激肌肉,包括推捋、捻搓、拍揉等法2分钟。

(四)特殊症状的治疗:流口水、言语不利者,点压、揉按承浆、廉泉、迎香穴各4次,拇食指相对,按摩喉结、舌骨及舌骨上方的小肌肉各15次。流口水者加点垂根穴,言语不利者加点哑门穴。

(五)平衡肌力:除针对痉挛肌肉直接治疗外,还要注意其相应拮抗肌群的刺激治疗。

(六)功能锻炼:针对患儿功能障碍情况,制定相关的锻炼方法,并让家长掌握、配合练习。主要是练习伸手上举、拿东西、用手持物、吃饭、穿衣、挤纽扣,以及下肢伸直位足跟落地站立、行走等功能。

(七)外固定的运用:对严重的肌肉痉挛导致的关节挛缩畸形者,如严重的马蹄足畸形、膝关节屈曲挛缩等可结合采用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协助矫正。

(八)关键技术环节

1、选穴:

(1)根据被累及的肢体,采用局部选穴、循经选穴的原则选取穴位;

(2)结合头部相应的运动区、感觉区点穴;

(3)根据四肢神经干走向选取穴位;

(4)根据肌肉走向选取穴位;

(5)关节周围、肌肉起止点附近、肌腹与肌腱移行处附近的穴位比较敏感,可作为重点穴位。

2、操作:

(1)对挛缩的肌肉(肌群),点穴刺激力度可稍重(即泻法),指力要垂直、深透,以患者有痛感为度。同时点击其拮抗肌群,力度轻重结合,以轻为主,以重为辅(即补法)。

(2)对痉挛型脑瘫做局部点穴时,间断结合扳法、拨法、推法等矫形手法。

(九)注意事项

全面仔细检查,明确导致功能障碍的受累肌群及所属经络,操作上要有的放矢。治疗力度要适中,应根据患儿大小及操作部位合理掌握,操作要和缓,严禁粗暴,以免造成肌肉、韧带或神经血管损伤,甚至出现撕脱性骨折或骨干骨折。治疗前医生要剪掉过长的指甲, 避免患儿皮肤受伤。

(十)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皮下瘀斑与肌肉血肿。如果患者有出血性倾向,或医生点穴力度过大,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损伤,往往在第二天比较明显。一旦出现,应停止治疗,局部可不做处理。如属医生点穴力度过大者,观察数天,待反应消退后仍可以继续治疗,但要注意控制力度。

2、皮肤擦伤。如果医生指甲过长,就可能伤及皮肤。另外治疗中,患儿躁动也是导致皮肤擦伤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应停止治疗,局部根据伤情酌情做清创、包扎或药物外用。

3、肌肉撕裂、韧带损伤与撕脱性骨折。如果矫形手法操作过急、范围过大,就可能引起肌肉反射性痉挛,导致肌肉撕裂、韧带损伤,甚至出现撕脱性骨折。一旦出现,应停止治疗。必要时进一步拍片检查、治疗。

牛受挫伤后,血管破裂,流出的血液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创腔,受伤的部位迅速肿胀,增大。初期局部温度不高,有弹性和波动感,数天后肿胀部位变硬,温度有所增高,如果穿刺肿胀部位即流出血液。

治疗方法

(1)剪去患部的被毛,清洗后涂上5%碘酊。挫伤在24小时以内可以用冷敷的办法,抑制溢血。

(2)大的血肿,要切开结扎止血,取出血凝块,清理创腔,最后缝合。

(3)也可采用全身止血药,肌肉注射维生素K310~20毫升,也可皮下注射10~20毫升的凝血质注射液或者静脉注射80~250毫升10%氯化钙注射液。

(4)对于已经感染的血肿,要迅速切开,放血后搽青霉素、链霉素软膏。

问题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下肢挤压伤恢复期出现血肿肌化、肌肉液化等情况,应根据局部肿胀程度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促进血肿消散、促进液化的吸收和排出,有利于下肢功能的恢复。平时多休息,合理膳食营养,适当锻炼患肢功能。

意见建议:

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就医专科进一步诊治。限制患肢活动,多休息,注意饮食卫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祝早日康复!

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膏药治疗。或者可以服用消炎药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和适当进行体疗。

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症状。在体温正常、肌力增强、肌酶恢复正常时逐渐减量。

3引起人体组织发炎的原因较多。炎症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两大类。当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和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并引起人体产生渗出、坏死和增生等炎症反应时,统称感染性炎症。如果是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统称无菌性炎症。

治疗感染性炎症,通常根据病因的不同,选择能够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消炎药。须注意的是,一种消炎药只能对一种微生物或几种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不可能对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效。而治疗无菌性炎症大可不必使用消炎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704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