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叫血管瘤这种病么,有什么症状,该怎么调养,能治好么

有叫血管瘤这种病么,有什么症状,该怎么调养,能治好么,第1张

不同类型血管瘤症状各不相同

一、毛细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是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破裂,如此反复循环破坏,蚕食患处的皮肤和皮下肌肉组织。毛细血管瘤有百分之90以上是属于先天性,一般后天都是出生不久或局部受到外伤后所致,以头面部发生最多,任何部位均可发生。

(1)草莓状血管瘤

发生率约占新生儿的1%,多在出生时即存在,呈较小的红色斑点,以后逐渐增大,常高出皮肤,颜色鲜红,呈分叶状,形如草莓或杨梅。生长部位多见于头面部、躯干。

(2)鲜红斑痣

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有时累及粘膜。损害初期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不高出皮面,表面平滑。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65%的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于创伤后易于出血。

二、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分,既可位于体表,也可发生于各种内脏器官,尤其以四肢,躯干和腮腺多见。瘤体皮肤可正常或呈暗蓝色,触之柔软似海绵,按压肿块可被压缩,患者自诉患肢沉重、酸痛,活动后明显,部分海绵状血管瘤表面皮肤可合并毛细血管瘤,称之为混合性血管瘤。

三、混合型血管瘤

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侵犯范围有时非常广,以至于眼睛、口唇、鼻或耳等组织器官都被这种不断扩展的血管组织所覆盖,可引起呼吸、饮食、视觉和听觉等功能障碍。

四、蔓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头皮,额颞部或肢端,部分较局限,但大部分范围大,甚至达整个肢体,使该患肢增粗增长。外观可见局部一隆起肿物,或多个皮下隆起肿物相连,皮肤潮红,皮温高,透过皮肤可见紫蓝色团块。可隐约感觉到迂曲血管搏动和蠕动,并可扪及条索状质软的扩大血管,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五、KM综合症

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或混合型血管瘤可伴发综合症。该综合症是指血管瘤伴发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发生率约为血管瘤患儿的1%。发病机制是由于瘤体巨大,血流缓慢,加上手术损伤血管内膜,使瘤体内滞留消耗大量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Ⅴ、Ⅶ和Ⅻ,结果发生凝血障碍。症状和体症:1岁以内,尤其6个月左右婴儿,发病前静止的瘤体突然增大,表面紫红色,伴有局部继而全身淤斑,直至DIC表现。外观酷似软组织急性感染表现。血常规检查,示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危及生命。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临床表现 4 治疗 附: 1 治疗血管瘤的穴位 1 拼音

xuè guǎn liú

2 概述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属先天性,是由血管内皮增生而来。多见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和口腔粘膜(如唇、舌、颊、口底等)(附图16,17)(图3-26,27)。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而以前两种常见。

附图16 毛细血管瘤(左面部)

附图17 海绵状血管瘤(舌及左颊部)

图3-26 面部血管瘤

图3-27 舌部血管瘤

3 临床表现

毛细血管型血管瘤: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面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海绵状血管瘤: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 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粘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蔓状血管瘤: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4 治疗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应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深浅及病员的年龄等因素而定。常用的方法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冷冻外科、硬化剂注射及激光照射等。

治疗血管瘤的穴位 天瞿

状肌之间→上纵隔蜂窝组织→气管前间隙。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颈横神经和颈静脉弓属支分布;深层有舌下神

脑户

疏松组织。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枕腹。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枕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耳后支和枕动脉

玉户

状肌之间→上纵隔蜂窝组织→气管前间隙。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颈横神经和颈静脉弓属支分布;深层有舌下神

会额

疏松组织。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枕腹。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枕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耳后支和枕动脉

仰风

血管瘤为红色血管性损害,出生即发病,诊断不难。组织病理为真皮内血管扩大,充满大量红细胞。

一方面注意饮食习惯:

蔓状血管瘤主要是以动脉畸形为主,有时可侵犯皮肤发生局部溃疡,经常出血感染,应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感染。蔓状血管瘤表面皮肤温度高,应防止搔抓、碰撞、注意预防感冒。伴有疼痛时应避免剧烈活动、碰撞,天气寒冷时应注意局部保暖,饮食以清淡为主。忌烟酒、辛辣刺激食品,比如公鸡、鲤鱼、海鲜、虾、羊肉、狗肉具有发性的食物等。

一方面要做正确的治疗:

1、治疗蔓状血管瘤的痛苦很小,因此大多数人在治疗时都不需要采取麻醉

2、治疗蔓状血管瘤的患者如果有糖尿病、瘢痕这样的疾病或者对手术抱有很高要求的最好不要进行这项手术

3、治疗蔓状血管瘤后可能会有烧灼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持续几小时,有时甚至会出现水泡,但是不用太担心,一般在几小时内都是可以消退的

4、术后一定要对手术的部位用冰敷或冷却皮肤,使皮肤能保持湿润

5、手术后的皮肤很脆弱,一定要避免受创伤和刺激,而且要避免太阳照射,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使用消炎药物

1蜘蛛痣

多见于儿童,可以自行吸收消退。要求治疗者可做液氮冷冻治疗,而效果最快的是电解术,操作方法:注射少量局麻药后,对准蜘蛛痣中央扩张的小动脉做尖端放电,将小动脉烧凝,立即可见蜘蛛状毛细血管收缩,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而愈。

2鲜红斑痣

治疗非常困难,近20余年来采用放射性核素敷贴,但技术操作比较麻烦,不易推广。近年来广泛采用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取得良好疗效。氩激光治疗鲜红斑痣能选择性地消除鲜红斑痣血管网,从而除痣效果确切,又不留瘢痕。对那些治疗效果不佳者,为应付社交活动的需要,外用遮盖剂或称伪装剂,能达到临时的满足。

3单纯性血管瘤

可以采用放射性核素敷贴或液氮冷冻。近年来采用磁疗也有一定效果,此疗法的最大优点是对患者无损伤,磁块可以拿回家去做,但是疗效较慢。现在更多地采用激光治疗。

4海绵状血管瘤

这种类型的血管瘤可以逐渐地吸收消退,但因血管瘤面积大、部位深,患者急切要求治疗。外科手术切除后植皮留有瘢痕,效果不理想。可采用胶体放射性核素做血管瘤内注射效果较肯定。对于较大、治疗有困难的病例,可试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既可获效,也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肌间血管瘤多数伴有不等量的成熟脂肪组织,所以又称作肌内血管脂肪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少年和青年最常见。病程常达数年,提示为先天性,男女发病率相等。其典型的表现是生长缓慢的肿块,经常疼痛,尤其是运动后(疼痛主要见于四肢部位的肿瘤)。1判断得的是肌间血管瘤的方法: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深部肿胀,20%的病变邻近骨皮质可见到压迫性侵蚀,常可见到继发于静脉石或骨化生。彩超可确定肿瘤位置并获得瘤内及瘤周血流信息。MRI检查T1WI影像上瘤体表现为等高或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影,T2WI为高信号混杂影。2肌间血管瘤的病理学特点:单纯的肌间血管瘤 肉眼见为肌内肿块,大小不等,因含成熟的脂肪组织,外观呈实性、**,剖面肿瘤在受累的肌肉内弥漫侵润,边界不清,镜下见肿瘤为比例不等的大的厚壁静脉、海绵状血管腔隙,毛细血管或动静脉混合构成,几乎所有病例均含有数量不等的成熟脂肪组织,个别病例可见较多核分裂象,血管腔内乳头簇形成和神经纤维鞘内毛细血管增生,但这并非是恶变。3肌间血管瘤有哪些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混合型病例和出现并发症,在此种情形时病理表现较为复杂。组织类型可出现不典型性多样性变化如血管内皮化生,个别病例表现为上皮样化生和淋巴管瘤样改变。在出现肌硬化并发症时,通常多见肌组织水肿、变性、坏死,横纹结构不清;白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聚集,成纤维细胞化生,可见不规则的纤维组织,部份钙化和骨化生,纤维组织中度增生。后晚期则见肌细胞大部份消失而被纤维组织所取代。出现上皮样化生病例临床上多进展较快。4肌间血管瘤的概念及其症状:肌间血管瘤指发生在骨骼肌内的良性血管瘤。是深部血管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多伴有数量不等的成熟脂肪细胞组织,帮又称为肌内血管脂肪瘤。多见于30岁以前的年青人。临床病变可累及任何部位骨骼肌,但以下肢为常见。完全由毛细血管成份构成的肿瘤好发于头颈部,而由海绵状淋巴管成份构成的肿瘤主要位于躯干、上肢近端。主要表现为缓慢增大的的深部肿物,表面皮肤多正常。5肌间血管瘤的危害:有些先天性病例到成年后才表现出临床症状,发生于四肢者可有疼痛,活动后加重。病程中后、期于部份病例可出现肌肉组织因局部血液循环不佳而出现肌组织细胞慢性缺氧、代谢物聚集表现为肌肉肿胀、疼痛,甚至浸润样硬肿,累及整块肌肉,纤维化生及钙化、骨化生各骨质损害,后期出现肌组织硬化、挛缩,肌和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肌组织因肌内血管瘤至血液循环障碍导至的局部肌组织长期慢性循环不良、缺氧所至肌组织进展性、持续性变性、坏死、炎症浸润、纤维化生,最终导至肌肉毁损、纤维性硬化、挛缩和功能障碍,压迫神经时可伴有神经损害症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825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