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总结笔记

经络总结笔记,第1张

经络总结笔记

经络总结笔记,所谓任督二脉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贯穿脏腑肢节,协调阴阳,调节体内各部的脉络,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经络总结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络总结笔记1

1、经脉

正经:十二经脉: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别(离、入、出、合)。

奇经: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十二经脉气血有余,则流注于奇经八脉)。

连属:经筋,为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连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活动)

皮部: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亦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2、络脉

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共有十五。(十二经脉、督任、脾之大络)

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孙络:又叫孙脉,是最细小的络脉。

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走向交接:

手三阴经(胸腔)→手三阳经(手指末端)→足三阳经(头面部)→足三阴经(足趾末端)→手三阴经(腹腔、胸腔)

▲阴经与阳经交于手足,阳经与阳经交于头面(头为诸阳之会),阴经与阴经交于胸部。

2、十二经脉分布:

(1)头面: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及头后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2)四肢: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①上肢内侧:手太阴经在前缘,手厥阴经在中线,手少阴经在后缘。(太、厥、少)

②上肢外侧:手阳明经在前缘,手少阳经在中线,手太阳经在后缘。(阳、少、太)

③下肢内侧:足太阴经在前缘,足厥阴经在中线,足少阴经在后缘。(太、厥、少)

内踝上八寸以上足太阴脾经在前缘,足厥阴肝经在中线。

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肝经在前缘,足太阴脾经在中线。

④下肢外侧:足阳明经在前缘,足少阳经在中线,足太阳经在后缘。(阳、少、太)

(3)躯干:

①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行于腋部;足太阳经行于腰背部;足少阳经行于侧面;

②足三阴经及足阳明经行于胸腹部,其中,自胸腹正中线向外的顺序依次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3、表里、流注: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经络总结笔记2

经络保健操

1、起势

两脚慢慢分开,保持与肩部一样宽,两膝微微弯曲,双手自然的下垂,放松胯部,闭目养神,下面每一节都是这样的基本动作。

2、拍打两侧胳肢窝和胁部

第一步

拍打左侧胳肢窝,左臂上举,用右手掌拍打左侧胳肢窝,一般拍打36下左右,然后顺势拍打左侧胁部,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反复拍打左侧胁部,拍打胁部时,由腋下拍打至侧胯部,再由侧胯部拍打至腋下,一般上下来回拍打2-3遍。

第二步

用左手拍打右侧胳肢窝和右侧胁部,方法同第一步,心脏、肺、乳腺患者尤其要多拍此处,两肋中间有,胸腺穴位,拍打按摩可起到安抚心脏的作用。

3、拍打大椎

手掌轻轻的握空,慢慢的拍打颈椎,可以用两只手一起拍打,在拍打到头部时,微微向前下倾,这样就更有利于怕打按摩了,一般需要拍打25下为宜。

4、拍打颈部

第一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颈部后侧,从风府穴起拍至颈后处,拍打时,头和脖子略微前倾,便于拍打,一般拍打5遍;第二步,用左手拍打颈部左侧,从风池穴起拍至肩颈处,拍打时,头和脖子略微向右前侧倾斜,便于拍打,然后用右手拍打颈部右侧,方法同上,采用由上而下顺拍,一般拍打5遍;第三步,搓摩脖子,下巴仰起,用手掌(右手或左手)从下巴抹脖子至颈项处天突穴,一般36下左右。

5、拍打后背、背部两侧膀胱经、背部中央督脉(华佗夹脊)

第一步

扭摆拍打后背,以腰为轴带动两臂,左手手掌绕至体后用掌背拍击后背部,同时右臂绕过体前用掌心拍击左侧后背部(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然后再反方向左右轮换拍打。右手内旋向右下方绕至背后,屈肘用掌背拍击后背部,左臂同时向左绕过体前用掌心拍击右肩部,如此反复拍打,一般拍打遍数为四八拍。拍打时动作要协调,利用肩背及腰部转动时的惯性。

两臂摆动时肩、肘、腕关节要灵活,拍打力度要适宜。拍打后背时,臂应尽量向后上屈,使自己不易接触的背部得到拍击锻炼。如此不断地扭身、摆臂,两手交替进行拍打,拍打次数自定。

第二步

用两只手轻轻拍打腰背两侧的膀胱经,记得用手心或者手背轻缓的拍打右侧一直到臀部的位置,这样再互换双手,来回反复拍打10次为宜。

第三步

用掌背拍打背部中央即督脉以及华佗夹脊,华佗夹脊也叫夹脊穴,自第一胸椎起至第五腰椎止,每椎棘突下旁开半寸处是穴,十二个胸椎和五个腰椎两旁共三十四个穴。拍打背部督脉以及华佗夹脊时,由背部正中上方(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拍打至长强穴,可顺拍亦可上下反复拍打,一般拍打5-10遍。

6、拍打胸腹两侧、胸腹中央任脉

第一步

双掌同时轻拍胸腹部两侧,由两侧锁骨处拍打至两大腿根部,可顺拍亦可上下反复拍打,一般拍打5-10遍。

第二步

拍打胸部中央即任脉(宜轻拍),从颈下天突穴拍打至腹下曲骨穴,可顺拍亦可上下反复拍打,一般拍打5-10遍;胸腹有心肺、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等经络。

7、拍打肩井、肩髃、肩髎穴

第一步

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井穴,然后左手掌拍打右肩井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肩井穴位于肩部中央,大椎同一水平线,是胆经上的重要穴位。

第二步

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髃、肩髎穴,然后左手掌拍打右肩髃、肩髎穴,拍打时,手臂略微抬起,使肩臂头显得相对圆滑,便于拍打,一般拍打36下左右。当上肢向外平举与躯干成90度角时,由于肩三角肌外侧部分收缩,在肩峰上面形成两个窝,前方一个窝的中心是肩髃,后方一个窝的中心是肩髎穴。

经络总结笔记3

脸部经络按摩

一:推法

用手指罗纹面着力于面部的 一定部位上,作单方向的直线或弧线移动。推法可分为分推法和合椎法。分推法是用双手手指罗纹面自面部的中央部向不同方向推开。分推要求两手用力均匀,动作 协调一致。合推法是用双手手指罗纹面自面部两侧向中央部合拢。要求同分推法。两法常配合应用。推法可以疏风活络,健脑宁神,并可缓解肌肉组织痉挛,使其放 松,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二: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罗纹面着力于面部或肢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的手法,要求按压方向垂直,力量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透达皮下组织 的深部。此法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常与揉法合作,称为按揉法。按法有明显的开通闭塞作用,可扩张血管改善组织的血液供应,使机体内氧化作用增强,还能消除淋 巴管内的瘀滞状态,增加组织的营养而消除水肿。

三:揉法

用手指指端在面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缓和、小幅度的旋转、滚动、摩擦等动作,揉法与摩法有一定区别,揉法着力较重,操作时吸定一部位,并带 动该处皮下组织;而摩法只在体表环旋、抚摩,并不带动皮下组织。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可以结合应用。揉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除肿胀、调节新陈代谢、增 强面部肌肉弹性的作用。

四:拿法

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配合,拿捏松弛的肌肉(如颈项部)和软组织的一种动作。操作时,要求各指指腹拿住肌肉,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手 法要轻而灵活,力量适中。拿法可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使松弛的肌肉恢复正常,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再生能力。

五:擦法

用手指罗纹面或掌心附着子皮肤表面某一部位,进行直线来回的摩擦,擦时用力不要太大,动作要均匀连续,用力要稳。擦法对皮肤及皮下穴位有柔和温热的刺激作用,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六:摩法

用双手指端或手掌,在皮肤表面作环形平滑运动,手法适中,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摩法有温经通络,消积散瘀的作用,可使面部表皮死细胞脱落,改善汗腺与皮脂腺的功能,加速淋巴和血液的流动,良性刺激末梢神经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成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白天轻夜晚重,也不能眠,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发病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及闪挫劳伤有关,伤及肩周筋脉,致使气血不通而痛,遂生骨痹。艾灸相关穴位可疏通气血,祛除湿邪,减少疼痛,从而治疗该病。

一般施灸的穴位有肩髃穴,臂臑穴,曲池穴,天宗穴,肩贞穴。

1肩髃穴位于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者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功效 通经活络,疏散风热

施灸方法 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手持艾条点燃另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到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到2次,每次灸10到15分钟

2臂臑穴 主上臂疼痛 位于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

功效:疏导阳气上行,通经活络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手持艾条点燃另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到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到2次,每次灸10到20分钟。

3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清热祛火。灸法同上。

4天宗穴: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在肩胛冈下缘中点与肩胛下角做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用力按压有明显酸痛感。

功效:生发阳气 主治肩胛痛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或者坐一旁,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到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到2次,每次灸10到20分钟左右,灸到皮肤潮红。

5肩贞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候,腋后纹头上一寸。

功效:通经络

灸法同上

肩周炎的治疗法还有很多哦,推拿整复,针灸,小针刀等等。艾灸疗法是比较简单易操作的,适合家中日常理疗保健治疗,效果也不错,有温通经脉,祛风寒湿邪,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

如果严重的还请医生辨证施治。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是李医生,祝你们身体 健康 ,下期再见!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偏肩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肩髃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2 穴区神经、血管 13 特异性 14 功效与作用 15 主治病症 16 刺灸法 161 刺法 162 灸法 17 配伍 18 文献摘要 19 研究进展 2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偏肩 1 拼音

piān jiān

2 英文参考

Jiānyú LI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偏肩为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肩髃[1]。

穴位 肩髃 汉语拼音 Jianyu 罗马拼音 Chienyu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Bone 各

号 中国 LI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5 富耶氏 GI15 德国 DI15 英国 Li15 美国 LI15

肩髃为经穴名(Jiānyú LI15)[2]。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2]。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2]。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2]。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4 偏肩的别名

髃骨(《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中肩井(《备急千金要方》),扁骨(《外台秘要》),尚骨(《循经考穴编》),肩尖[3],扁骨[3],偏骨[3]。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人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

6 特异性

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2]。

7 穴名解

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2]。

8 所属部位

《广韵》:“肩,项下。”《说文》:“髃,肩前也。”段注:“肩头也,髃之言隅也,如物之有隅也。”段注:“凡肩后统于背前为髃,髃之言隅也。”《类经·十二经脉》注:“肩端骨罅为髃骨。”此穴在肩之髃骨处,以其所在部位之名而为穴名。穴当肩角,故名肩髃。[3]

9 肩髃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4][5]。

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2]。

肩髃位于肩部,锁骨肩峰端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凹陷处;上臂外展至水平位时,在肩峰锁骨关节前缘下际出现二个凹陷,前方凹陷中是穴[6]。

肩髎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肩髃穴的位置(肌肉)

肩髃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2]。

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或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间取穴[7]。

1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2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11 穴位解剖

肩髃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有旋肱后动、静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较致密。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入该肌,穿经三角肌下囊,至冈上肌腱。前肌由腋神经支配,后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深刺透极泉可达臂丛附近。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2]。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5]。

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和腋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肩胛上神经、胸肩峰动脉和旋肱后动脉分布[5]。

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并有旋肱后动、静脉通过[6]。

13 特异性

手阳明、阳跷脉之交会穴。

14 功效与作用

肩髃有通经活络,疏散风热的作用。

肩髃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作用[2]。

肩髃穴是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阳跷脉主司运动,阳明经筋结于肩部,本穴又位于肩部,故是治疗肩臂疼痛、手臂挛急不举、半身不遂的主穴[7]。

凡穴位与他经交会者,为会穴,在治疗上,则兼及与会之经之症。肩髃穴有理气化痰、舒筋利节之功。[3]

15 主治病症

肩髃穴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肩髃穴主治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瘾疹、瘰疬[5]。

肩髃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手臂挛急、臂神经痛及瘿气、瘰疬、风热瘾疹等[2]。

肩髃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项强,齿痛,瘰疬,瘾疹;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6]。

肩髃穴是治疗上肢不遂和肩关节疾病的首选穴[7]。主治上肢不遂,肩痛不举;风热,瘾疹,瘰疬[7]。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

其它:高血压,乳腺炎,荨麻疹。

16 刺灸法 161 刺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5]。

一般直刺或针尖向肘部斜刺10~15寸[2][6]。

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15~2寸;或向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有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7]。

1透极泉穴,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2~3寸。

2治岗上肌腱炎时,垂臂,针与穴位下外侧皮肤呈50度夹角,沿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水平方向针刺10~15寸,针刺2寸时,可刺入冈上肌。

3斜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向肩内陵、肩 、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

4横刺,上肢外展牵制时,可向三角肌方向透刺2~3寸,臂部酸胀。

注意:行针时禁忌活动肩部,否则易发生弯针,甚至折针的现象,故有“已针不可摇,恐伤针”之说[7]。

162 灸法

可灸[2][5][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15分钟。

17 配伍

阳溪肩髃穴配天宗、肩髎治肩周炎[2]。

阳溪配肩髃、曲池治瘰疬[2]。

阳溪配阳溪治风疹[2]。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列缺,治半身不遂[7]。

肩髃配条口透承山,治肩凝症[7]。

肩髃配风门、中渚、大杼,治肩背红肿疼痛[7]。

肩髃配曲池、天池、天井、三间,治瘰疬[7]。

肩髃配悬钟、肩髎、肩贞,治肩周炎[7]。

肩髃配肩髎、肩贞、臑俞,有活络止痛作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肩髃配阳溪,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风疹。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有活血通络作用,主治上肢不遂。

18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肩中热,指、臂痛,肩髃主之。

《针灸大成》:主中风手足不遂,偏风,风痪,风痿,风病,半身不遂,热风,肩中热,头不可回顾,肩臂疼痛,臂无力,手不可向头,挛急,风热,瘾疹,颜色枯焦,劳气泄精,伤寒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

《百症赋》: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若灸偏风不遂,七七壮止,不宜多灸,恐手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瘥,当灸不畏细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唐鲁州刺史库狄钦,风痹,不能挽弓,甄权针肩髃,针进即可射。

《外科大成》:乳痈,乳毒,乳巖。

19 研究进展

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按揉肩髃穴后,测肢体末端血流图比较,结果表明动脉弹性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增加,血管流通量增加,血管周围阻力减少[7]。

肩髎穴归属于手少阳三焦经。肩髎穴的主治疾病为臂痛,肩重,不能举。

肩髎穴位于三角肌区,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的凹陷中。

穴位速取法:上臂外展平举,在关节部可呈现两个凹陷窝。后一个凹陷窝处按压,有酸胀感即指本穴。

肩髎穴的指压小窍门: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肩髎穴3-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可缓解臂痛不能举,胁肋疼痛等症状。

「 ”对穴”是指两个穴位配伍,寓有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一气一血等相辅之意。下文提及祛风止痒的几组「 ”对穴”,欢迎大家分享补充! 肩髃一曲池,治风热瘾疹(类似荨麻疹) 单穴功用 两穴均为手阳明大肠经穴,肩髃以散经络之邪为主;曲池以泻脏腑(肺与大肠)之邪为要。二穴合而用之,有珠联璧合、通经接气之妙用,共奏宣气行血、活络止痛、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 1风热瘾疹(类似荨麻疹); 2中风偏枯,上肢不遂; 3肩臂酸困、疼痛,活动不利等症。 经验 肩髃一曲池伍用,出自《标幽赋》:「 ”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 按语:此处肩井即肩髃穴,因本穴又名中肩井。《旧唐书》:甄权,午州扶沟人也……随鲁州刺史库狄嵚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莫能疗。甄权曰:「 ”‘但将弓箭向垛,一针可以射矣。’针其肩髃—穴,应时即射。” 单穴功用 1肩髃,又名肩尖、肩骨、中肩井、偏骨、髁骨、扁肩。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又是手阳明与跷脉之交会穴。本穴具有疏风活络、散邪解热、调和气血、通利关节、止痛止痒之功。用于治疗上肢不遂、肩臂疼痛、筋骨酸痛、手臂挛急、头不能回顾、风热瘾疹、瘿气、瘰疬。 2曲池,又名鬼臣、阳泽。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为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入,犹如水注池中,又取穴时,屈曲其肘而得,故名曲池。配属五行,属合土穴,又为十三鬼穴之一。本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退热、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利水除湿之功。用于治疗伤寒余热未尽、热病(时行感冒)、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咳嗽、哮喘、上肢不遂、屈臂无力、头痛、眩晕、吐泻、便秘、痢疾、肠痈、消渴、水肿、月经不调、瘰疬、瘾疹、丹毒、湿疹、疔疮。 曲池—血海,治风疹(类似荨麻疹)诸症 伍用功能 曲池善走血分,血海专走血分,为生血之海;曲池清肺走表,血海调血走里。二穴相合,一表一里,表里双清,调气和血,祛风止痒之功益彰。 主治 1风疹(类似荨麻疹)诸症; 2痹证,久病入络者。 经验 曲池—血海伍用,善治慢性荨麻疹诸症,若腑行不畅,大便不调,甚则干结不通者,宜与支沟、照海、天枢伍用,其效更著。所谓邪毒从大便而解是也。 单穴功用 1曲池(见上) 2血海,又名血郄、百虫窠。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为足太阳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发,为脾血归聚之海,并善治血分病证,故名血海。本穴具有祛风清热、调和气血之功。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 瘙痒疼痛、气逆腹胀、湿疹、荨麻疹、丹毒。 屋翳——至阴,治皮肤瘙痒症 伍用功能 屋翳属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至阴属太阳,太阳为多血少气之经,合而用之,其功益彰,调和气血,清热泻火,祛风止痒之力增强。 主治 1皮肤瘙痒症; 2风疹块(荨麻疹)。 经验 屋翳一至阴伍用,出自《百症赋》:「 ”至阴、屋翳,疗痒疾之疼多。”盖屋翳清泄阳明火热,以祛风止痒,至阴疏通太阳经气(太阳主一身之表),以散风止痒,合而用之,其功益彰。治风疹块(荨麻疹)时,宜与曲池、血海参合,其效更著。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中医学称为「 ”风疹块”「 ”瘾疹”「 ”皮肤粟疹”等病名。吕老临床之际,亦常与紫草、浮萍、银柴胡、五味子、炒防风、乌梅、生甘草参合,其效更著。 单穴功用 1屋翳者,因 隆起如屋,内应于肺(肺为华盖),翳者如屋之顶盖,故名屋翳。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具有疏风止痒、活络止痛、下气平喘之功。用于治疗咳逆上气、胸胁支满疼痛、周身风痒疼痛、皮肤不可近衣、乳痈。 2至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出,为井金穴。至阴,至为尽、到之意。其穴位于足小趾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处,为足太阳脉气终止处,由此交接于足少阴肾经,表示阳气已尽,阴气将起,由此进入阴经,故名至阴。本穴具有通经活络、调整阴阳、矫正胎位、清头明目、疏风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头痛(以巅顶痛为主)、鼻塞、鼻衄、目痛生翳、遗精、小便不利、周身瘙痒、足心热、胎位不正、难产、胎衣不下。 风市一血海,治风疹、㾦癗(荨麻疹) 伍用功能 风市偏走气分以祛风止痒为主,血海偏走血分以活血止痒为要,二穴伍用,一气一血,养血化湿,祛风止痒之力益彰。 主治 1风疹、㾦癗(荨麻疹); 2湿疹、疮疡; 3失眠。 经验 风市一血海伍用,出自《金针王乐亭》:「 ”风市与血海相配,能养血祛风,专治血虚受风诸证。另外,风市、血海两穴,前者偏于气分,后者偏于血分,两者相配,能搜索深入血分之风湿,故为治疗湿疡、风疹、荨麻疹等证偏于湿盛者之常用配方。”吕老体会,为增强利湿之功,宜与阴陵泉、三阴交伍用。 单穴功用 1风市,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在大腿外侧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市,指市集、集聚,因该穴主治腿软无力,浑身瘙痒等风症,故命为「 ”风市”。功专祛风化湿,疏通经络。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脚气、浑身瘙痒等症。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肩髎穴的定位 8 肩髎穴的取法 9 肩髎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肩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肩髎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肩髎穴的配伍 14 特效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1 拼音

jiān liáo

2 英文参考

Jiānliáo TE14 [中国针灸学词典]

jiānliá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J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肩髎 汉语拼音 Jianliao 罗马拼音 Chienliao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Bone 各

号 中国 TE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TR14 富耶氏 德国 3E14 英国 T14 美国 TB14

肩髎为经穴名(Jiānliáo TE14)[1]。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1]。肩即肩部,髎指骨隙,此穴在肩部骨隙中,故名肩髎[1]。肩髎穴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胛肌痉挛或麻痹,肩重不举,肩周炎,中风偏瘫,臂痛,肩臂痛,上肢麻痹,上肢瘫痪,肩重不能举,荨麻疹,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肩髎,在肩端臑上,斜举臂取之。

5 穴名解

肩即肩部,髎指骨隙,此穴在肩部骨隙中,故名肩髎[1]。

肩,颈项之下,臂与身联属为肩。髎,深孔貌。此穴在肩部,当肩峰外下方之凹陷中,为三焦经在肩部最末一穴,因名肩髎。[2]

6 所属部位

肩[3]

7 肩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肩髎穴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4]。

肩髎穴位于三角肌区,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即屈臂外展时,肩峰外侧后端较深的凹陷中[1]。

肩髎穴位于肩峰突起之后下方,约肩髃穴后1寸凹陷处[5]。

肩髎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肩髎穴在肩部的位置

肩髎穴在肩部的位置

肩髎穴在肩部的位置(肌肉)

肩髎穴在肩部的位置(骨骼)

8 肩髎穴的取法

肩髎穴位于三角肌区,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即屈臂外展时,肩峰外侧后端较深的凹陷中[1]。

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陷窝,后面一个凹陷窝即是本穴;或垂肩时,肩髃后约1寸处取穴[6]。

垂肩,于锁骨肩峰端后缘直下2寸,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处取穴。

快速取穴:外展上臂,肩膀后下方凹陷处即是肩髎穴[7]。

9 肩髎穴穴位解剖

肩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后部)、小圆肌、大圆肌、背间肌。有旋肱后动脉肌支。分布著腋神经肌支。皮肤由腋神经发出的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三角肌深面的血管神经束有旋肱前、后血管和腋神经。腋神经为臂丛后束的分支,与旋肱后动脉一起通过四边孔,在三角肌后缘中点,紧靠肱骨外科颈后面走行。所以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肩关节脱位时,都可以影响腋神经而导致三角肌麻痹和三角肌区域感觉消失。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三角肌筋膜,入腋神经支配的三角肌后部和小圆肌。经旋肱后动、静脉及腋神经等形成的血管神经和肱骨外科颈之间。深抵肩胛下神经支配的大圆肌和胸背神经支配的背阔肌。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小圆肌→大圆肌→背阔肌腱[1]。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冈下肌[8]。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分布[8]。

布有腋神经肌支和旋肱后动脉肌支[5]。

10 肩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肩髎穴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

肩髎穴有祛风湿、调气血、通经络作用[1]。

肩髎穴有舒筋利节作用,治臂痛肩重,不能扬举,取局部也[2]。

11 肩髎穴主治病证

肩髎穴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胛肌痉挛或麻痹,肩重不举,肩周炎,中风偏瘫,臂痛,肩臂痛,上肢麻痹,上肢瘫痪,肩重不能举,荨麻疹,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肩髎穴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胛肌痉挛或麻痹、肩重不举、肩周炎、中风偏瘫、臂痛等[1]。

肩髎穴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5]。

肩髎穴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8]。

肩髎穴主治荨麻疹;臂痛,肩重不能举,中风偏瘫[6]。

荨麻疹,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1~15寸[8][5][1][6],臂外展[6],沿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进针[6],深刺可透极泉[6],酸胀可扩散至整个关节腔[6],或可有麻电感向下扩散[6]。

向下斜刺2~3寸,退针至浅层,再依次向两旁斜刺,即“合谷刺”,酸胀感可扩散至肩部,或麻电感放散至手指[6]。

12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

13 肩髎穴的配伍

肩髎穴配条口透承山,肩髎透极泉治肩周炎[1]。

肩髎穴配阳谷、天宗治臂痛[1][6]。

肩髎配肩髃、曲池、合谷,治上肢瘫痪[6]。

肩髎配肩髃、肩贞、臑俞、曲池,治肩臂痛不能举[6]。

肩髎配肩井、天宗,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肩重不能举。

肩髎配风池、曲池,有疏风泄热、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风疹。

肩髎配外关,章门,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肋间神经痛。

14 特效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肩髎穴3~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可缓解臂痛不能举、胁肋疼痛等症状[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肩重不举,臂痛,肩髎主之。

《针灸大成》:主臂痛,肩重不能举。

《备急千金要方》:臂痛,肩髎、天宗,阳谷。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肩井 41 肩井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肩井穴的定位 47 肩井穴的取法 48 肩井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肩井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肩井穴主治病证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肩井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肩井穴研究进展 4151 治疗颈椎病 4152 治疗中风后遗症 4153 治疗急性乳腺炎 4154 治疗乳腺增生 5 经穴别名·肩井 51 肩井的别名 52 出处 53 特异性 54 穴名解 55 所属部位 56 肩髃穴的定位 57 肩髃穴的取法 58 肩髃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9 穴区神经、血管 510 特异性 511 肩髃穴的功效与作用 512 肩髃穴主治病证 513 刺灸法 5131 刺法 5132 灸法 514 肩髃穴的配伍 515 文献摘要 516 研究进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肩井 1 拼音

jiān jǐng

2 英文参考

Jianjing(GB21)

3 概述

肩井:1.经穴名;2经穴别名。[1]

4 经穴名·肩井

穴位 肩井 汉语拼音 Jianjing 罗马拼音 Chienching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Well 各

号 中国 GB21 日本 21 法

国 莫兰特氏 VB21 富耶氏 VB21 德国 G21 英国 G21 美国 GB21

肩井为经穴名(Jiānjǐng GB21)[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原称肩解,《针灸甲乙经》始名肩井[1]。别名膊井(《太平圣惠方》),髆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解(《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注)。属足少阳胆经。肩井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阳维脉的交会穴[1][2]。肩即肩部,井即水井,此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故名肩井[1]。肩井穴主治项背、胎产、神志等疾病:如肩背疼痛,手臂不举,颈项强,腰髋痛,中风痰涌,咳嗽气逆,眩晕,瘰疬,难产,乳痈,胞衣不下,产后乳汁不下,乳汁少,乳癖,头项强痛,上肢不遂,头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疗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滞产,产后血晕,颈淋巴结结核,中风偏瘫,项强,肩背痛,高血压,脑卒中,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落枕,颈项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41 肩井穴的别名

膊井(《太平圣惠方》),髆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解(《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注)。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肩井,在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

43 穴名解

肩即肩部,井即水井,此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故名肩井[1]。

肩,颈项之下。凹陷深处曰井。此穴在肩部,当缺盆直上之凹陷处,以其穴居肩上之凹陷,喻经气深聚之所,故名肩井。[3]

44 特异性

肩井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阳维脉的交会穴[1][2][4]。

45 所属部位

肩[5]

46 肩井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6]。

肩井穴位于肩胛区,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正坐取穴[1]。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2]。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2]。

肩井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肌肉)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骨骼)

47 肩井穴的取法

正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

肩井穴位于肩胛区,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正坐取穴[1]。

正坐位、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当第7颈椎棘突下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7]。

快速取穴:先找到大椎(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大椎穴),再找到锁骨肩峰端,二者连线中点即是肩井穴[8]。

肩井穴的取法[1]

48 肩井穴穴位解剖

肩井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上后锯肌。有颈横动、静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后支及副神经。皮肤由第4、5、6颈神经后支重叠分布。肩胛提肌,位于颈椎横突和肩胛骨内侧角与脊柱缘上部之间,由肩胛脊神经支配。上后锯肌在前肌的深面稍下方,由第6、7颈椎和第1、2胸椎棘突第2~5肋角的外面,该肌由第一至第四胸神经后支支配。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筋膜及其下方斜方肌,在颈横动脉的内侧,深进肩胛提肌、上后锯肌。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肩胛提肌[1]。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肩胛提肌[9]。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内侧支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颈横动脉分布,再深层有胸膜顶[9]。

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并有颈横动、静脉通过[2]。

49 肩井穴的功效与作用

肩井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功效。

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的作用[1]。

足少阳之筋“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故肩井穴可用于治疗乳痈、乳癖、乳汁少[4]。

肩井穴为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通一身之阳,调理气机,疏利肝胆而主难产、胞衣不下、瘰疬诸证;局部用于颈项肩背痛等[4]。

肩井穴具有行气活血催胎之功,故可主治难产[4]。

系胆经、三焦经、胃经和阳维脉的会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作用[3]。

古有井田之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即四通八达也。古者日中为市,交易者汇集于井,故后人称通衢为市井。本经通过肩部与诸阳经交会,其所治症,极为复杂,有如各病之市集,所治以风症居多,如中风、痰喘、头痛、臂痛、劳伤、气逆、产后等之涉及于风者,均可酌用。以风为阳邪,症从其性也。《针灸大成》谓:“若针深闷倒,急补足三里。”[3]

410 肩井穴主治病证

肩井穴主治项背、胎产、神志等疾病:如肩背疼痛,手臂不举,颈项强,腰髋痛,中风痰涌,咳嗽气逆,眩晕,瘰疬,难产,乳痈,胞衣不下,产后乳汁不下,乳汁少,乳癖,头项强痛,上肢不遂,头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疗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滞产,产后血晕,颈淋巴结结核,中风偏瘫,项强,肩背痛,高血压,脑卒中,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落枕,颈项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肩井穴主治项背、胎产、神志等疾病:如肩背疼痛、手臂不举、颈项强、腰髋痛、中风痰涌、咳嗽气逆、眩晕、瘰疬、难产、乳痈、胎衣不下、产后乳汁不下等[1]。

肩井穴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瘰疬[9]。

肩井穴主治  头痛,眩晕;乳汁少,乳癖,乳痈;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胞衣不下;瘰疬[7]。

现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疗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颈淋巴结结核、中风偏瘫等[1]。

肩井穴主治项强,肩背痛,手臂不举,中风偏瘫,滞产,产后血晕,乳痈,瘰疬;以及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2]。

1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卒中;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

3妇产科系统疾病: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4运动系统疾病:落枕,颈项肌痉挛,肩背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

本穴针感较强,针刺不宜过深,以免发生晕针和气胸[3]。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2][1],下为肺尖禁深刺[1]。

直刺05~08寸[7][9],局部酸胀感明显[7],向四周扩散[7]。

注意:肩井穴深部正当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9][7]。

4112 灸法

可灸[1][7][9]。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图93)[2]。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412 肩井穴的配伍

肩井配肩髃、天宗,有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痹痛。

肩井配乳根、少泽,有消炎通乳止痛的作用,主治乳汁不足,乳痈。

肩井配合谷,三阴交,有活血利气催胎的作用,主治难产。

肩井配肩髃、肩贞、天宗、大杼,治肩背痹痛[7]。

肩井配乳根、膻中、少泽、足三里,治乳汁不足、乳痈[7]。

肩井配合谷、三阴交,治难产[7]。

413 特效

肩井穴,可缓解落枕和肩酸背痛等症[8];

拿捏肩井,可发汗解表治感冒[8]。

414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肩背痹痛,臂不举,寒热凄索,肩井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难产,针两肩井入一寸泻之,须臾即分娩。

《千金翼方》:凡难产,针两肩井一寸,泻之,须臾即生也。上气咳逆,短气,风劳百病,灸肩井二百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五劳七伤,颈项不得回顾,背膊闷,两手不得向头,或因仆伤腰髋痛,脚气上攻……若妇人堕胎后,手足厥逆,针肩井立愈。若灸更胜针,可针七壮。

《针灸大成》: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气逆,妇人难产,堕胎后手足厥逆,针肩井立愈。头项痛,五劳七伤,臂痛,两手不得向头。

《类经图翼》:孕妇禁针。

《医宗金鉴》:主治扑伤,肘臂疼痛不举。

《百症赋》:肩井乳痈而极效。

《玉龙歌》: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脚气酸痛肩井先,次寻三里阳陵泉。

415 肩井穴研究进展 4151 治疗颈椎病

针刺取穴风池、新设(第3、4颈椎间旁开15寸)、颈7夹脊、肩井、阿是穴;头晕者,加百会、大杼、悬钟;上肢疼痛者,加曲池、外关、合谷及阿是穴;心悸者,加内关、神门、巨阙。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采用当归注射液腧穴注射风池、曲池及阿是穴。常规消毒后,垂直刺入05~1寸,得气且回抽无血后注入药物,每穴05 mL,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45例,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痊愈20例,显效19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7]

4152 治疗中风后遗症

取患侧肩井、曲池、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用电针加强 ,每日针1次,每次30~40 min。足外翻,针刺内翻穴;足内翻,针刺外翻穴。中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每日1剂。共治35例,治愈9例,显效14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100%。[7]

4153 治疗急性乳腺炎

取乳根(患侧)、肩井、曲池、内庭、行间、至阳。仰卧位,腧穴常规消毒后,乳根穴沿皮横刺15~2寸,用泻法,使针感扩散至整个 ;肩井针尖对准同侧 ,沿皮向前刺1~5寸,施捻转泻法;曲池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使针感传至整个上臂;内庭、行间针尖向踝关节方向斜刺1寸,施捻转加提插泻法,留针30 min,留针过程中每10 min行针一次;起针后,改俯卧位,至阳用三棱针点刺后拔火罐,出血5 mL。每日1次。共治58例,经过3次治疗后,临床治愈5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7]

4154 治疗乳腺增生

据报道,以天宗、肩井、肾俞为一穴组,与屋翳、足三里、膻中穴组交替针治乳腺增生,可增强患者细胞免疫机能。[3]

5 经穴别名·肩井

肩井为经穴别名,即肩髃[1]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2。出《外科大成》。

穴位 肩髃 汉语拼音 Jianyu 罗马拼音 Chienyu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Bone 各

号 中国 LI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5 富耶氏 GI15 德国 DI15 英国 Li15 美国 LI15

肩髃为经穴名(Jiānyú LI15)[10]。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10]。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10]。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10]。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51 肩井的别名

髃骨(《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中肩井(《备急千金要方》),扁骨(《外台秘要》),尚骨(《循经考穴编》),肩尖[3],扁骨[3],偏骨[3],肩井(《外科大成》)。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人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

53 特异性

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10]。

54 穴名解

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10]。

《广韵》:“肩,项下。”《说文》:“髃,肩前也。”段注:“肩头也,髃之言隅也,如物之有隅也。”段注:“凡肩后统于背前为髃,髃之言隅也。”《类经·十二经脉》注:“肩端骨罅为髃骨。”此穴在肩之髃骨处,以其所在部位之名而为穴名。穴当肩角,故名肩髃。[3]

55 所属部位

肩胛关节[11]

56 肩髃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6][12]。

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10]。

肩髃位于肩部,锁骨肩峰端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凹陷处;上臂外展至水平位时,在肩峰锁骨关节前缘下际出现二个凹陷,前方凹陷中是穴[13]。

肩髎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肩髃穴的位置(肌肉)

肩髃穴的位置(骨骼)

57 肩髃穴的取法

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10]。

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或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间取穴[14]。

1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2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58 肩髃穴穴位解剖

肩髃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有旋肱后动、静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较致密。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入该肌,穿经三角肌下囊,至冈上肌腱。前肌由腋神经支配,后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深刺透极泉可达臂丛附近。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10]。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12]。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9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和腋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肩胛上神经、胸肩峰动脉和旋肱后动脉分布[12]。

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并有旋肱后动、静脉通过[13]。

510 特异性

手阳明、阳跷脉之交会穴。

511 肩髃穴的功效与作用

肩髃有通经活络,疏散风热的作用。

肩髃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作用[10]。

肩髃穴是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阳跷脉主司运动,阳明经筋结于肩部,本穴又位于肩部,故是治疗肩臂疼痛、手臂挛急不举、半身不遂的主穴[14]。

凡穴位与他经交会者,为会穴,在治疗上,则兼及与会之经之症。肩髃穴有理气化痰、舒筋利节之功。[3]

512 肩髃穴主治病证

肩髃穴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肩髃穴主治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瘾疹、瘰疬[12]。

肩髃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手臂挛急、臂神经痛及瘿气、瘰疬、风热瘾疹等[10]。

肩髃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项强,齿痛,瘰疬,瘾疹;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13]。

肩髃穴是治疗上肢不遂和肩关节疾病的首选穴[14]。主治上肢不遂,肩痛不举;风热,瘾疹,瘰疬[14]。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

其它:高血压,乳腺炎,荨麻疹。

513 刺灸法 5131 刺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12]。

一般直刺或针尖向肘部斜刺10~15寸[10][13]。

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15~2寸;或向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有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14]。

1透极泉穴,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2~3寸。

2治岗上肌腱炎时,垂臂,针与穴位下外侧皮肤呈50度夹角,沿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水平方向针刺10~15寸,针刺2寸时,可刺入冈上肌。

3斜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向肩内陵、肩 、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

4横刺,上肢外展牵制时,可向三角肌方向透刺2~3寸,臂部酸胀。

注意:行针时禁忌活动肩部,否则易发生弯针,甚至折针的现象,故有“已针不可摇,恐伤针”之说[14]。

5132 灸法

可灸[10][12][14]。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3]。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15分钟。

514 肩髃穴的配伍

阳溪肩髃穴配天宗、肩髎治肩周炎[10]。

阳溪配肩髃、曲池治瘰疬[10]。

阳溪配阳溪治风疹[10]。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列缺,治半身不遂[14]。

肩髃配条口透承山,治肩凝症[14]。

肩髃配风门、中渚、大杼,治肩背红肿疼痛[14]。

肩髃配曲池、天池、天井、三间,治瘰疬[14]。

肩髃配悬钟、肩髎、肩贞,治肩周炎[14]。

肩髃配肩髎、肩贞、臑俞,有活络止痛作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肩髃配阳溪,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风疹。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有活血通络作用,主治上肢不遂。

5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肩中热,指、臂痛,肩髃主之。

《针灸大成》:主中风手足不遂,偏风,风痪,风痿,风病,半身不遂,热风,肩中热,头不可回顾,肩臂疼痛,臂无力,手不可向头,挛急,风热,瘾疹,颜色枯焦,劳气泄精,伤寒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

《百症赋》: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若灸偏风不遂,七七壮止,不宜多灸,恐手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瘥,当灸不畏细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唐鲁州刺史库狄钦,风痹,不能挽弓,甄权针肩髃,针进即可射。

《外科大成》:乳痈,乳毒,乳巖。

516 研究进展

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按揉肩髃穴后,测肢体末端血流图比较,结果表明动脉弹性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增加,血管流通量增加,血管周围阻力减少[1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205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