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属于内家拳,练好了是否会有明显“气感”?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练好了是否会有明显“气感”?,第1张

  练太极拳到底有没有“气感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是持否定态度的,但个人认为,应该是肯定的,为什么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点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一, 我们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太极拳到底是什么?有一太极拳名家就说过,太极拳就是一种“气功”;我想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太极拳和气功有相同的地方,从“象”来看,例如鹤翔桩功,有五节动功,有一节站桩静功;太极拳也有动功,那就是套路,也有站桩的静功。从“理”来看,鹤翔桩功就是以意念配合呼吸,加之动作的辅助来锻炼内气,疏通全身经络,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太极拳也是一样,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来增强内气,疏通经络,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不同的是,太极拳内涵更丰富,它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学,兵法,技击于一体,博大精深,是其他任何“气功”和拳术都无法比拟的。

  二, 我们要了解“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外家拳练的主要是筋骨皮,要打沙袋,打木桩,练举重等,有时会练得皮青肉肿。我年轻时也学了一下黑虎拳,经常会练得全身肌肉疼痛。而内家拳主要的练的是“内气”,“内功”,特别是太极拳也是内家拳,主要练的是“精气神”。如果你练了几年太极拳,你身上一点“气感”都没有,那么你练的是什么呢?谈到“气感”,当然,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气感”,“气感”就是通过锻炼,在人身上出现的“热胀麻凉”等感觉。练外家拳就会出现肌肉酸痛,练内家拳应该就会出现“气感”,你又没有出现肌肉酸痛,又没有出现“气感”,你练的又是什么拳呢?

  三, 练太极拳为什么会出现“气感”?这可是个理论性的问题,我也谈不出一个所以然,但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人的血的流动是靠“内气”,也叫元气或真气来催动的,气足则血旺。练太极拳就是练“气”的,练到一定的程度,“内气”增加了,血就比原来旺一些,血的流动就会加快,所以在人身上就会出现“热胀”等感觉。这里我想再结合自己练拳的体会谈谈,我是一个“虚寒”体质的人,这样的体质怕冷不怕热,我原来夏天手脚都是冰凉的,夏天晚上都要穿袜子睡觉,特别是冬天晚上,总是缩着睡,越缩越冷。通过这几年练太极拳,现在却大不一样了,象现在这寒冬腊月,我们这里是最冷的时候了,但现在晚上也不需要缩着睡,而且也不感到冷了;手也经常感到是热烘烘的,我想,这就是通过练太极拳,“气”足了,“血”也旺的结果吧!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练太极拳应该会有“气感”的;但世界上事情千差万别,体质不同,感觉也不一样,是不是有的人,练太极拳确实没有“气感”,但他也是在练太极拳,而且练得很好,那我就不得而知了。

  一点浅见,贻笑大方,望批评指教。

我腰也是疼,不过我的是吹空调吹的,有点风湿性质,练太极反而会轻松一下;

如果你腰原来没毛病,练太极后疼,有可能是练法不对,太极站好后,腰部基本上是平的,不像平时抬头挺胸站立时,腰部是向里凹的,如果凹的话说明腰部肌肉紧张了。

太极拳运动的健身特点:

1、柔和性

太极拳轻松柔和,不拘不僵,合乎生理自然。

柔和的活动有利于身体放松和呼吸自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进行锻炼,不会发生体育性意外。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所以柔和是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

2、缓慢性

太极拳运动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这是太极拳运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慢才便于掌握要领,慢而不停的动作,运动量才大,一套简化太极拳或健身小套路,可用4-6分钟,陈氏老架一路74式太极拳,可用15-25分钟,如功夫较深可练半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3、圆活性

太极拳的动作(上肢),是以各种弧形曲线为基础构成的,练起来灵活自然衔接和顺,避免直来直去。动作圆活,不滞不僵,就要以腰为轴,太极拳论中强调腰的动作,谓之“主宰于腰”。所以圆活性在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

4、连贯性

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看起来好像行云流水,绵绵不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5、完整性

太极拳运动要求“一动无不动”,而动时又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四肢、躯干)相合,故每打一势都要有完整性,而从始至终更需要有完整一气的特点。

太极拳运动的作用:

1、太极拳能够有效改善老人身体机能。乳腺癌、心衰、骨关节炎或慢阻肺病患者练习太极拳后,体力、平衡能力及体姿均能得到较大提升。

2、练习太极拳后,肌肉力量更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骨关节患者来说,太极拳练习改善了该病导致的身体疼痛、肌肉僵硬,同时缩短了患者坐立时间。

3、在太极拳运动中,因为大脑神经都集中在动作中(意识引导动作),运动神经的兴奋性高并且压倒疾病的神经兴奋性。久而久之练习,机体内病神经的兴奋性被驱逐、被抑制,所以疾病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 太极拳运动除肢体活动外,最重要的是使神经系统得到锻炼。

人民网-练太极身体更强壮,治病又健身

为什么拳痛?是太极拳练习者经常出现的问题,身体的健康,那么为什么拳痛呢?下面为您介绍的原因和。

为什么拳痛?

1、下肢承担重量

练太极拳强调全身肌肉放松,松开。但这种放松必须建立在保持各的正常功能和正确位置的基础上。练太极拳时,由于全身重量都由下肢承担,所以少有人诉说上肢疼痛的,说者居多。如果肌肉松懈,姿势又不中正合规,很多人甚至会损伤。

练拳架的过程中拳架下盘未达到正确要求,下肢在过程膝关节与脚尖方向不一致,导致膝关节内两条交叉韧带所承受的负荷不平衡,而引起的膝关节炎(多为髌前滑囊炎),此种情况在练完拳后的感觉尤为明显,感到关节酸痛、酸胀,严重者患侧关节可比健侧关节肿胀,但休息过后可缓解。

2、练拳姿势过低

练太极拳姿势越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越大,必然调动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才能支持膝关节维持支撑。所以我们说,以为目的,练太极拳姿势高一些为好,不要蹲得太低,也尽量避免一足承重,虚步的两足承重可三七开,即前足三分后足七分。

练习者本身下肢肌肉力量尤其是在耐力及控制力方面仍有所欠缺,但练拳时却要求过高,拳架练的很低,负荷过重引起,此种情况有的人在膝关节稍上方的股四头肌肌腱一段的酸痛会比较明显,膝关节囊的酸胀感没前种情况那么明显。

3、脚的位置不对

各式太极拳对脚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弓步,要求,前脚顺,即脚尖向前,后脚外撇约四十五度角。而吴式太极拳要求所谓“川字步”,两只脚尖都朝前,虚步也如此。如果做错了,就都会造成膝关节损伤。

练太极拳膝关节痛怎么办?

有人对某地坚持练太极拳者做过一次抽样调查,发现近30%的人膝关节半月板有程度不同的损伤。损伤的原因是练拳时姿势不正确。所以要婚介膝关节痛,就要纠正错误姿势。

1、练拳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姿势的要求,膝关节与足尖方向要一致,练拳先要慢慢练,放松练,即使是发力的动作如掩手弘锤也不要发力打出,只要打出发力的意念就好了。

2、如果年纪较大或身体瘦弱者或平时缺乏者,建议先从高架练起,即拳架不必要求太低,只要能做到重心的虚实变化就可。

3、可以练习站桩作为辅助练习,初时每次站桩的时间不用太长,,慢慢增加练习时间。

4、把注意力放在腰胯的转换,裆开膝合,架子不要过低,全身的力尽量放到脚底,不要停留在膝盖。

5、膝之后部疼痛是拉筋拉伤了,要小心保护十字韧带。膝之上部及大腿部份是四头肌,练拳酸痛是正常的事,注意强度就可以了,没关系的,太酸痛时 下及休息一两天就无事了。

6、在行架之前都有个热身的过程,不要采取硬抻、猛压、快转、强下等方式,很容易致伤。在膝关节疼痛期间,不但热身时 ,练完拳 ,要多 。

7、凡向前走劲时,劲向必须与脚尖、膝尖平行,三者不可出现夹角。劲力分叉,不但形成劲力的自耗,而且伤神。

8、行架过程中多是一腿负重,膝关节既要承受自身体重的压力,还得承受运使劲力的冲击。所以在主观上减轻膝关节的压力是十分必要的。

9、主要是在转身时负重扭转不要过度,脚尖与膝尖不要形成夹角,要始终保持在一个方向上。

10、做弓步时,前弓步的膝尖应落在脚面以内,小腿最好不要越过与地面的垂直线。

为什么练太极拳膝关节痛,练太极拳膝关节痛怎么办,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内容,供参考。

太极拳练习中对手臂的要求是沉肩垂肘,使肩、肘两个相关联的关节放松。

运动时,注意肩关节松沉,并有意识地向外引伸,使手臂有回旋的余地。太极拳的手臂一伸一屈都不可平出平入,直来直往,应把腕部和前臂的旋转动作确切地表现出来。

对手的动作要求是:凡是收掌动作,手掌应微微含蓄,但不可软化、飘浮。出掌要自然,手指要舒展。拳要松握,不要太用力。  

手和肩的动作是完整一致的。如果手过度向前引伸,就容易把臂伸直,达不到“沉肩垂肘”的要求,而过分地沉肩垂肘,忽略了手的向前引伸,又容易使臂部过于弯屈。

  总之,动作时,臂部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推掌、收掌动作都不要突然断劲,这样才能做到既有节分又能连绵不断,轻而不浮,沉面不僵,灵活自然。

  如果是初学,这个现象很正常。太极拳对腿部肌肉的锻炼量是很大的,所以大腿肌肉会酸胀。任何对腿部肌肉锻炼的运动,对初学者来说,都会引起腿部肌肉的酸胀,坚持练一段时间就好了。腿部酸胀期间,可以适当降低运动量,例如架子高一点,以减轻腿部的负担。但是不要停下来,如果停下来不练了,以后再练,腿部肌肉还是会再出现酸胀现象的。

通常我们很多人对于打太极都是比较熟悉的,同时也都知道打太极对我们的身体有着非常多的好处,但是打太极也是有一定坏处的,那么练太极拳的坏处?练太极拳腰疼的原因?

练太极拳的坏处

如果你没有提前做好充足的热身准备,会让身体产生一定的损伤。不进行热身就开始打拳可能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拉伤;关节受伤。严重的也可能对心肺造成损害。太极拳讲究身体、呼吸和意念之间的相互配合,有些人在心烦气躁,或者呼吸还没调匀的情况下练习太极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容易引发对身体的伤害和导致某些疾病。憋气训练会直接造成血压瞬间升高,心脑压力增大,脑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有人会出现耳鸣,眼压升高,眼血管充血,鼻子流血,头晕,头痛,本身三高的很容易猝死。太极拳有着漫长的传承历史,每一个细节都有它重要的作用,光靠你自己比划会让很多动作做不到位,当你锻炼时,身体的中心全部压在了膝盖上,会对膝盖造成严重的损害。

练太极拳腰疼的原因

太极拳以腰为中枢,是全身的主宰,要求松腰松胯,方可下盘稳固,动作灵活。如果练太极拳的时候动作不正确,胯松不了,而腰始终都是紧的,那么长时间腰背肌肉用力,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从而导致了练习后腰疼。一部分初学者感觉到练太极拳后腰疼,其实是因为运动后的乳酸堆积造成的。虽然太极拳强度较小,但如果很久没有都没有运动,突然进行长时间的太极拳练习,肌肉没有适应运动的情况,有氧代谢不能提供足够能量,无氧代谢参与的比例就会增大,产生的乳酸堆积在肌肉处,造成酸痛。练太极拳腰疼,也可能是因为本身患有腰椎疾病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扭伤等,都会导致腰疼。而太极拳对腰部动作要求较高,一切动作都是以腰为枢纽,可能在锻炼时会引发腰疼状况。练习太极拳腰疼的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如果运动一段时间的人,在练习太极拳时仍感到腰疼,此时应该请教太极师傅或者其他专业人士看是否有动作不正确的情况。如果在摆正动作以后仍有腰疼症状或者在生活中腰疼症状明显,则应当考虑腰椎疾病的问题,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打太极拳怎样做到腰胯放松

对於初学太极拳的爱好者来说,欲练松胯就先要明白胯之所在。在生理学上所谓的胯,系指股骨上节,大腿的折叠下陷处。换句话说,我们通常把腰和腿之间的部位叫作胯,胯关节由 骶髂关节、髋关节、髋骨与脊柱的韧带联合、耻骨联合、骨盆等部分组成。练松胯的重点之一是体悟摇臀荡胯。所谓摇臀,是以臀部一侧胯关节为同心,以骨盆为半径的旋转运动;荡胯则指弧线提胯和弧线落胯运动。放松 骶髂关节对加速松腰起到重要作用,行拳时从大腿根部放松,注意操练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如此达到开活两胯的作用。另外, 注意放松胯关节,并放松臀部及腰部的肌肉,不能死顶骨盆,夹僵胯部。

打太极拳如何用气

练拳时,在全身放松、虚领顶劲、立身中正的姿势下,口唇微闭、齿轻合,舌尖舐上腭,进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有顺逆两种。腹式顺呼吸的练法如下:缓缓从鼻孔吸气,用意引导,气体有徐徐下行的感觉,送入腹部脐下,力求自然,不许使力硬压。在吸气过程中,横膈膜下降,轻轻挤压腹腔内脏器官;腹部随之隆起,胸廓自 然收缩(术语叫做“提肛”或“吊裆”),随即缓缓从鼻孔和嘴唇呼气。呼气时横膈膜上升,下腹部随之回缩,肛门括约肌自然随著呼气而放松,一呼一吸,毫不勉 强。呼吸时,肛门括约肌随著一松一紧(松的时间比较长,紧的时间比较短),有助於防治内痔、便秘和遗精等病症。通过“气沉丹田”的呼吸运动,横膈膜一上一下,带动内脏做轻微的自我按摩运动,促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464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