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肌肉健身指南

新手肌肉健身指南,第1张

下面就介绍几种健身运动,一起来看看。

1、扶墙半蹲健腿一蹲下起来的同时就可以使腿部得到锻炼。

2、俯身划船健背这个动作主要锻炼背部,增加气力不说,还能减少背部脂肪,修饰背部线条。选一家中空地站好,手拿两瓶未开启的矿泉水,膝关节微弯,塌腰,挺胸翘臀,依靠背部气力将矿泉水用手向上提拉,同时,肩部内收。12个一组,做三组。俯卧挺身健腰:这个动作主要锻炼腰部。在家中俯卧在床,靠手抱头、再靠腰的气力上体向上。以增强腰部气力,15个一组,做三组。

3、俯卧撑健胸肌这个动作主要是锻炼男人的胸大肌,在家中的客厅或是就餐区,找两个独凳左右各摆放一个,用两手作支撑,俯身在上就可以了,12个为一组,要做三组。记住在做俯卧撑时,要收腹挺胸,尽量拉伸胸部,使胸肌肉饱满有型。另外,这个动作还有校正驼背的作用。

4、坐姿收腹举腿这个动作主要是锻炼腹部,在家中的空地上摆放一张独凳,坐在上面,靠腹部的气力抬起腿,并将双腿交叉向上。以此减少腹部多余肥肉,使腹部肌肉结实、完美。每次向上抬15次,做三组,中间可稍作休息,但不易太长。

5 、二头肌举健手这个动作主要锻炼手部。只要坐在家中的独凳上就可以完成,非常的简单。用两个未开启的矿泉水瓶作哑铃,平行往上举,但要记住做时上臂紧靠躯干,固定好用二头肌的气力收缩二头肌,以增加手部气力。15个一组,做三组。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助吸气。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部位:脊柱两侧,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组成。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胸椎的棘突与横突、颞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三角肌

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

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水平伸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部位:肩胛骨冈上窝内。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展。

部位:肩胛骨冈下窝内。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旋、内收和伸。

部位:冈下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旋、内收和伸。

部位:肩胛骨肩胛下窝内。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

部位:冈下肌、小圆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和伸。

部位:上臂前面浅层,有长、短两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肘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部位: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长头还可使肩关节伸。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部位: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

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部位:胸廓侧面浅层。

起点:上位8~9肋骨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远固定时。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部位:胸大肌深层。

起点:第3~5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部位:肱二头肌下半部分深层。

起点:肱骨前面下半部分。

止点:尺骨粗隆和冠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屈。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部位:位于肱二头肌上半部内侧,为长梭形肌。

起点: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点:止于肱骨中部内侧(与三角肌粗隆相对应)。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内收和外旋。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屈,并使前臂内旋或外旋和保持正中位。

起点:肱骨内上髁及前臂筋膜。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屈,参与手关节外展、辅助肘关节屈和前臂内旋。

起点:肱骨内上髁、前臂筋膜和尺骨鹰嘴。

止点:豌豆骨、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屈、参与桡腕关节内收和肘关节屈。

起点: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冠突。

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前臂内旋,辅助肘关节屈。

起点:肱骨外上髁、前臂筋膜及肘关节囊。

止点:第五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伸,参与手关节内收。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手关节伸,参与桡腕关节外展及肘关节伸。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三掌骨底。

功能:基本与桡侧腕长伸肌相同。

部位:腰椎两侧和髂窝内,由腰大肌、髂肌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屈和骨盆前倾。

部位:骶骨前面、小骨盆后壁。

起点:第2~5骶椎前侧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部位: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

起点: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可使髋关节外展,下部可使髋关节内收。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部位: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层。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前部使髋关节屈和内旋。后部使髋关节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前倾,后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后倾。

部位:大腿前面,有四个头。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合并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股直肌可使髋关节屈,整体收缩使膝关节伸。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部位:大腿内侧上部浅层。

起点:耻骨上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部位: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短收肌位于耻骨肌和长收肌深层。

起点:长收肌起自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自耻骨下支外面。

止点: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部位:大腿内侧深层。

起点: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股骨内上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部位:大腿后外侧浅层,有长、短两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下半部。

止点:腓骨头。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外旋,长头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使骨盆后倾。

部位:大腿后内侧,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下半为腱,半膜肌上半为腱膜。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内旋,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同。

部位:小腿前外侧浅层。

起点:胫骨体外侧的上2/3。

止点:内侧楔骨内和第1跖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伸(背屈)、内翻。远固定时,使小腿在踝关节处伸,维持足弓。

部位:小腿后部。包括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

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点:跟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屈(跖屈),腓肠肌还可使膝关节屈。远固定时,可使小腿在踝关节处屈,协助膝关节伸,维持人体直立。

部位:腹内斜肌深层。肌纤维横向分布。

起点:第7~12肋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后壁。

功能:维持腹压。

部位:腹前壁正中线两侧。

起点:耻骨上缘。

止点: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前面。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

两侧收缩,使脊柱屈。还可降肋助呼气。

部位:腹外斜肌深层。肌纤维由后外下向前内上斜行。

起点: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第10~12肋骨下缘和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后壁。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回旋;

两侧收缩使脊柱屈。

部位:腹前外侧壁浅层。肌纤维由外上向前内下斜行。

起点:第5~12肋骨外侧面。

止点: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壁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收缩可使脊柱屈以及降肋助呼气。

部位:大腿前内侧浅层,肌纤维从大腿外上方向内下斜行。是人体中最长的肌肉,呈梭形。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胫骨粗隆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屈和外旋,并使膝关节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1、渐增超负荷训练原则 (Progressive Overload Training Principle)

使肌肉逐渐增加负荷,并让肌肉受到更强烈的训练是增强任何身体素质(力量、肌肉围度、耐久力等)的基础。如:要增长力量,就必须使用较大的重量;若增加肌肉围度,不仅要采用越来越重的负荷,还要增加训练组数和每周的训练次数;如要增加局部肌肉的耐久力,就要逐渐减少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或增加训练组数和训练次数。一切都要逐渐增长。超负荷训练是所有体型训练法的基础。

注:通常在超力量或大强度训练中使用。

2、多组数训练原则 (Set System Training Principle)

多组数训练原则(有时每个动作最多3-4组),以便使每个肌肉群都能完全彻底地得到锻炼,并达到最大限度的肌肉膨胀。

注:不同的训练课程中,要更具自己的体力情况和所锻炼的部位的强弱情况安排合适的训练组数。

3、孤立训练原则(Isolation Training Principle)

不同的肌肉群可以一起练或相对地各自单独分开训练。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每一块肌肉都有它们各自的用力特点,但总有某肌肉群是主要用力的,其它肌肉起着协同作用或相对关节的固定作用,或对抗作用。如果您要最大限度地单独发展某一部位的肌肉,就要尽可能使主要用力的肌肉与其它肌肉的活动分开。可按解剖位置进行变换,如斯高特(斜托)弯举对臂部的屈肌锻炼就比用窄握重锤下拉的效果要好。

注:适合于在需要重点发展的肌肉训练中使用。

4、肌肉全面训练原则(Muscle Priority Training Principle)

要使肌肉不断地增长,就不能采用某个固定不变的锻炼课程。如果固定采用相同的动作、组数、次数和角度,就不能使肌肉获得全面的强度刺激以使肌肉增长。

注:适合在平时的训练课程中使用。

初级训练课程示例

仅供参考,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以下课表的方式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

5、重点肌肉优先训练原则(Muscle Priority Training Principle)

薄弱部位的锻炼应在训练课刚开始体力最旺盛、精力最充沛的时候进行,以承受最大的刺激强度和运动量。

注:适合在每次训练课所需重点训练的肌肉。

6、金字塔训练原则(Pyramiding Training Principle)

肌肉纤维的增长与力量的增长是阻力训练的结果。理论上来讲,如果在一个动作中能用最大的重量做8次,并能做几组,那么对增长体围和力量有很大效果。但没做热身活动就用大重量来练,会有潜在的危险。因此应从极小重量开始逐渐地增大负荷重量。金字塔训练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如:开始用60%最大重量做15次,然后再增加重量,试做10-12次,最后加重到80%,最多做5-6次,会获得很好的效果,避免受伤。

注:适用于平时的训练课程,或超量训练课程。

7、分化训练原则(Split System Training Principle)

当连续三个月的每星期三次训练以后,就可以进行超强度训练。可以把全身分成上身和下身两部分来训练,每个部分可以增加动作和训练组数,这样每个部分肌肉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分化训练方法是:把一个星期的第一次训练课先安排锻炼上身的8个动作,采用超强度的训练;在当天的第二次训练课中只做下身的6-8个动作,采取同样的超强度训练。如果采用每周练三天的方法,同一次训练课中同时练上身和下身,肌肉的刺激强度就很难上去。分化训练对每个部位肌肉的锻炼强度会更大,时间会更长。

注:适用于平时训练阶段,或增长肌肉块的训练课中。

8、局部集中训练原则(Flushing Training Principle)

训练中必须使大量血液集中到被锻炼的肌肉中去,才能使肌肉更好地增长。如:在锻炼胸部时,课程中安排的3-4个动作要连续进行,中间不插入锻炼其它部位肌肉的动作,不断地使血液集中到这个部位,从而达到局部肌肉充分膨胀的状态。

注:适合于重点发展或强化某块肌肉时使用。

9、双组合训练原则(Supersets Training Principle)

这是韦德最著名的训练原则之一。几把两个功能相对应的肌肉群结合在一起锻炼。如,把锻炼肱二头肌的弯举和锻炼肱三头肌的臂屈伸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双组合训练。双组合是把两个功能相对应的单块肌肉的动作轮流地练,一个动作练一组,组与组之间只允许有极少的间歇时间或不休息,是神经系统处于集中刺激状态。

注:适合于集中锻炼某部位肌肉或减脂时使用。

10、复合组数训练原则(Compound Sets Training Principle)

同一部位的肌肉群的双组合训练(如连续两个练肱二头肌的动作成为一个复合组数训练),即在局部肌肉还没恢复时,使其连续进行超强度刺激。

注:对赛前减脂或加大某锻炼部位的肌肉强度效果较好。

11、综合训练原则(Holistic Training Principle)

经不同方式使不同部位肌肉细胞的蛋白质和热能产生不同反应。当肌肉纤维遇到较大阻力负荷时,肌肉纤维就会增大,即经过不同角度的阻力负荷能促使整块肌肉的细胞增大。因此,必须采用各种不同的动作和训练次数。

注:更适合于集中对某块重点肌肉的突击训练,但不宜长期使用。

12、循环训练原则(Cycle Training Principle)

在全年训练中的某一时期,训练课程可集中安排增长肌肉块和力量,而另一时期安排以减轻负荷、增加试举次数、缩短间歇时间(优质训练)为主。可避免机能受伤并保持训练效果的稳步提高。

注:适用于减脂或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水平。

13、静力紧张训练原则(ISO-Tension Training Principle)

静力紧张是韦德最被公认的训练原则之一。静力紧张用于肌肉控制,即把肌肉收缩到极点,保持静止控制3-6秒,重复做3次。这种训练能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可使在比赛中表现各种造型姿势时,分别控制各部位肌肉,以使肌肉线条更加清晰和突出。

注:适用于动作造型的训练。

中级训练课程示例--分化训练法

分化训练法:一周锻炼四次。周一安排上体肌群训练,周二安排下体肌群训练,周三完全休息;周三、四重复周一、二的内容,周六、七完全休息。按该课程训练两个月后,应休息一周。若效果很好,可继续一、二个月或进入另一个训练课程,即体力和大肌肉块训练课程。

14、助力训练原则(Cheating Training Principle)

借助其它肌肉的力量完成动作练习的最后1-2次,或利用身体其它部位来协助在运动中的肌肉完成最后试举。如:俯立弯举做到最后几次试举感到很难完成时用另一只手轻微托住手背在完成几次。但如在做仰卧推举时,采用背和臀部离开凳面的力量来多完成几次,就不是韦德助力训练原则了。

注:适用于对某块重点肌肉的超强度训练。

15、三组合训练原则(Tri-Sets Training Principle)

同一块肌肉采用三个不同的动作锻炼,且动作之间没有休息。该方法对增加血管中血流量很有效。

注:适用于对某块重点肌肉的超强度和减脂训练。

16、超组合训练原则(Giant Sets Training Principle)

同一肌肉群采用4-6种动作锻炼,动作间歇很短或没有。

注:适用于减脂训练和提高肌肉耐力训练。

17、预热训练原则(Pre-Exhaustion Training Principle)

在锻炼某块肌肉时,开始先采用孤立动作练习,然后立刻用双组合训练进行正常训练。

注:通常用于训练课程的开始阶段或某块肌肉的开始训练之前。

18、停息训练原则(Rest-Pause Training Principle)

用最大重量试举时,每次都试举到极限次数,然后停息一会儿,再接着试举。第一次停息可为30-45秒,以后每次增加30秒。这是增长力量和肌肉围度的好方法。

注:适用于增长力量的练习。

19、顶峰收缩训练原则(Peak Contraction Training Principle)

顶峰收缩是指肌肉达到完全收缩时使活动的肌肉处于最紧张的收缩状态。肌肉完全收缩时若没有锁定这个重量,肌肉会出现松弛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在肌肉收缩到最紧张的位置时,应给予一定的减阻力。如,做哑铃弯举到最高点时,把躯干稍向前倾,让上臂处于重力的垂线之外,就会锁定重量,使肌肉处于彻底收紧状态。这种训练课使肌肉增大且肌纹分割线清晰。

注:适合于所有动作练习中肌肉收缩至极限时采用。

20、持续紧张训练原则(Continuous Tension Training Principle)

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动作要做得慢些,使肌肉能逐渐收缩,始终保持紧张的收缩状态。

注:适用于平时训练中增长肌肉的最后几组训练,或提高肌肉耐力训练。

21、抗重力训练原则(Reverse-Gravity Training Principle)

举起重物后放下时,用力抵抗下降重物,进行退让性练习,是让已收缩的肌肉被动拉长的动作,对肌肉刺激更强烈,有利于增大肌肉,增加力量。因为这种方法强度很大,在训练中不宜经常使用。运动负荷安排要注意以下几点:

这种训练方法也可用于发展薄弱环节,强迫促使其平衡发展。

注:通常在平时的训练周期中发展力量或超强度刺激被锻炼的肌肉时使用。

22、强迫次数训练原则(Forced Reps Training Principle)

当举至力竭时,由同伴稍加助力再做2-3次的强迫次数,但助力只在举起的开始阶段,接下来把杠铃举至两臂伸直就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

注:通常在平时训练周期对所重点发展肌肉的最后1-2组的最后几次推举中使用,不宜整个训练课程的每组推举都采用。

23、双分化训练原则(Double-Split Training Principle)

高级健美运动员为提高总负荷,又不至于过度训练,将总负荷量一分为二,上午练1-2个部位,下午练另外1-2个部位。有利于精力更集中,采用更大的重量和组数。

注:适用于时间不能保证的锻炼者,或赛前减脂。

24、三分化训练原则(Triple-Split Training Principle)

少数健美运动员有惊人的恢复能力,根据双分化原理,一天练三次。

注:适用于具有很好体力的高级健美运动员的赛前减脂。

25、膨胀训练原则(Burns Training Principle)

在正常训练的最后一次试举时再做2-3次半程的练习,是正在活动的肌肉进入更多的血液并产生超量的乳酸,引起肌肉发胀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于局部动作时更多的血液进入肌肉中引起的毛细血管膨胀,有助于增加肌肉围度和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增粗。

注:适用于训练课程中的重点肌肉训练,不宜经常使用。

26、优化训练原则(Quality Training Principle)

按规定的组数和次数进行锻炼时,逐渐减少组间间歇时间。

注:适用于赛前提高肌肉质量或减脂训练。

27、递减训练原则(Descending Sets Training Principle)

采用由重到轻的逐降重量的方法,需要有两个训练伙伴帮助,当采用一定重量完成规定的次数时,有两旁的伙伴立即从两端各取下一片杠铃;继续举到力竭时,在各取下一片,再举几次,直至没有杠铃片为止。此法的训练强度很大,每次训练课不超过1-2个动作。

注:适用于在平时训练周期的训练课中需要重点发展的大肌肉。但不宜经常使用。

28、本能训练原则(Instinctive Training Principle)

根据自己的感觉安排动作、组数和次数、饮食营养及训练计划。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注:适用于不同训练周期的不同训练课程。

29、兼顾训练原则(Eclectic Training Principle)

把大肌肉群的发展和肌肉孤立训练结合起来,即为发展某主要肌肉块,把相应的大肌肉群训练动作和局部肌肉训练动作放到同一课程中,并于本能训练原则结合起来,是力量、形体、肌肉块增强到最大限度。

注:适用于平时训练周期的调整训练。

30、粘点训练原则(Partial Reps Training Principle)

粘点指在做某组动作到力竭时,肌肉不能再收缩出现的粘滞状态。不同肌肉做不同动作出现粘点的时间和位置不一样。一般做徒手动作很难出现粘点,对肌肉力量的增长效果不大,故给徒手动作增加负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高级健美运动员来说,采用粘点训练方法克服薄弱环节能取得最大效果。

注:适用于平时训练周期的发展力量训练课程。

31、快速原则(Speed Principle)

一般健美训练中的组数和次数使用要严格掌握要点,使局部肌肉感到完全收缩才能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而采用大重量训练是增长围度的好方法,快速原则能使训练更加完美。快速原则必须有高级训练阶段的技术基础,结合大重量训练同时进行(超过75%-80%重量),且动作决不能变形,或助力。快速原则最好是在平时训练周期集中增长力量和肌肉围度的早期使用。

注:通常在发展力量训练课程或减脂训练课程中使用。

32、交叉训练原则(Staggered Sets principle)

是优先训练原则的一种高级形式。把较小且发展较慢部位的肌肉穿插在重点要练的大肌肉群中练习,或贯穿在主要大肌肉群众锻炼。通常交叉训练的部位要求相隔较远,以免相互影响,前臂、颈部、小腿、斜方肌等都是采用交叉训练较好的候补部位。把交叉训练放在最前面连可以使精力更好地集中在最重要部位的肌肉群上。

注:适用于具有较高训练水平且时间不足者,或赛前减脂者使用,但不宜经常使用。

增长力量和大肌肉课程

仅适用于完成了初级课程和分化训练并取得较好效果的人。在本训练课程中,必须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每天晚上至少有8-9个小时。还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最好是能服用优质的营养补剂,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另外更重要的是在本课程中不要增加另外的动作,必须按照课程的内容,每周练3-4次,不要增加训练次数。在进行本课程训练中,不要同时进行其他体育活动。

健身应该先做热身运动,大概20分钟左右。然后才开始正式训练,每天一个部位,5-6个动作,每个动作4-6组,每组次数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可以8次、12次、15次、25次,我个人习惯先用轻重量练习一组25次,然后加重量至每组8-12次。一般正式训练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之后做拉伸运动,如果是减脂最后还可以在做30分钟有氧运动。

初学者建议先从唤醒身体开始,就是做一些拉伸及无器械运动,每次1-2个小时,1-2周后在增加核心训练,核心训练1-2周后,再开始上面说的器械训练。每天训练一个部分,但也要有侧重点,先期侧重锻炼手臂,强壮的手臂是胸和背的基础,之后再肩-胸-背-腿。

关于补充剂,个人认为,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的话,完全不需要吃蛋白粉,每天保证两三个鸡蛋就够了,但是钙和维生素建议补充一些。

个人的一点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健身时间完全取决于你的时间安排,时间充裕当然好,最好呢是60分钟结束训练,但要保证你的训练效率,就是控制好你组间休息的时间,增肌训练40-60s最佳,不要过长。

但咱们也不是说这个时间多少有没有效果。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跟你说,只要你去运动了,只要你能动起来,都是有效果的!

接下来咱们再来谈一谈这个训练计划安排的事情,我个人是一名私教,训练也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所以对于怎样高效的训练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力量训练的安排呢,大肌群(胸,背,腿)咱们安排4-6个动作,每个动作4-6组,以大重量为主(能做6-10次的重量)

小肌群,动作选3-5个就够了,每个动作5-6组,以中等重量为主(能做12-15次的重量)

我们都知道一周分化训练,有的人会一天一个部位,也有的人会一天多个部位分化来练,那么究竟怎么取舍呢?

对于健身时间不长的小伙伴来说,当然是一天多个部位一起安排最高效了!比如周一:胸 三头肌组合,周二:背 二头肌组合,周三肩部与腹部等都是很好的安排!

但是如此高密度的训练安排会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呢? 就是有些伙伴可能会发现第二天根本恢复不过来,仍旧会感到疲惫,所以无论是单双分化训练,还是要自己去尝试,去执行4周左右的时间,看自己究竟能不能承受得了,最终便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最后呢,无论怎样,健身是一条漫长的路,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去走这条路。要知道,长期健身能够带给你的也不仅仅是身材,想要知道就慢慢去 探索 吧,加油!

一、有氧锻炼一个小时。 二、无氧锻炼一个小时

一般来说,无氧锻炼一个小时对我来说非常紧了。因为我光热身就要15分钟。5分钟热身,10分钟活动肩(招财猫空手、25公斤哑铃12次/组,前平举、侧平举,划船,一定要把肩部的前束、中束、后束全部活动到)。然后是胸部(上束、中束、下束、胸缝)训练,腰腹训练、肱三头肌训练。以上动作都是12个/组,组间歇20秒,一个动作6组,这么算下了,无氧锻炼一个小时非常非常紧张了。

(招财猫动作时非常好的肩部热身动作,我非常推荐)

三、减脂期间,需要无氧+有氧,一共1小时20分钟

比如我今天练习了力量(胸部、腰腹、肱二头肌),休息喝水1分钟后,就开始有氧20分钟(跳绳或者单车),这样算下来,时间就是1小时20分钟。但是训练前一个小时记得吃两片全麦面包+1根香蕉+一瓶奶,保证训练质量,不低血糖。

四、锻炼的量多少合适。

一般来说,你第二天一定会感觉到酸痛的,这是正常的现场,因为肌肉通过撕裂后,进行生长,同时还要代谢掉产生的乳酸,所以酸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第二天你酸痛到直不起来腰,甚至下不了床,这个量一定是过度了。

到了第三天,因为我们是隔天训练,如果你的酸痛感减轻,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第三天的训练计划,那么你的训练量就是合适的,反之,就是过度的。

(过度锻炼另一个指标,就是小便颜色变深)

总之,时间服从质量,效率要跟上。训练任务没完成,就要继续训练,感觉要超过1个半小时,就减掉一些训练量,(超过1个半小时就要消耗你的肌肉了)。训练时候不要玩手机,可以用手机来计时,因为玩手机太浪费时间了。

您好早安ノ

不知您问的是一天的时间?还是坚持多久的时间?

每天根据个人目标的需求,可以选择30-90分钟,也要看个人当时身体状态。

如果是坚持那就持续最好,一周3/5次左右,如果减脂频率在紧凑些。

谢谢[祈祷]

看重健身的时间,不如更多关注健身的质量。训练的时间不是健身效果的评判标准,更多要注重训练过程的肌肉感觉反馈,主要通过下面几点说明:

1、健身时间:是锻炼所需要的时间,不是必须锻炼多长时间。 健身群体普遍的认识是将健身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这是最高效,最能完整刺激到肌肉的所需时间。事实每个人又有差异化的存在,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身体条件来制定合适的训练内容和时间,就像别人通过200Kg的重量深蹲锻炼刺激,你的承受是100Kg却也要上200Kg,身体肯定会受不了的。 小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人的数据仅作为参考。

2、健身效果:取决于健身质量,不是健身时间。 健身效果和健身时间没有很必要的关系,更多是决定于健身内容和质量。就像喝酒的人常说喝到位了,就是已经到了酒量极限了,再多就要醉酒难受了。健身同样有一个锻炼到位,超过身体承受范围就会感觉异常疲劳。 小结:建议锻炼更多听从身体的反馈,目标肌群的充血,酸胀、力竭都是你效果的体现。不局限一定锻炼多长时间,精力充沛可以多训练一会,精力有限可以适当减少健身时间。

3、健身精力:扩充健身精力需要一个过程。 健身的精力就像一个池子,随着你不断锻炼会慢慢扩建这个池子,扩建的过程会觉得有点辛苦,但是慢慢承载的健身精神力会变多,以后锻炼的时间,训练量都会增加。这是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

总结:不要追求意义不是很大的健身时间,动作数量,健身的效果主要依靠健身的训练量,由训练过程的质量决定的。

希望你的世界平和,专注!

健身多长时间好?

很高兴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健身多长时间好?

健身的时间为30-60分钟之前的热身不算,你说练习完了以后累说明肌肉疲劳了需要休息然后调整好以后再练习

阅读完本文章你将获得以下三点信息内容

1) 运动与免疫机能

2) 运动的时间及次数

3) 应该如何安排运动

一、运动与免疫机能

都知道运动对人体的免疫机能是非常好的,长久的运动是不容易让我们产生疾病的,所以一般人都会习惯地认为运动员抗病能力高于一般人,其实有的时候我的会员也是这么认为的我感冒是属于不正常的,其实科学研究却显示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免疫机能没有显著差异的,所以我虽然也天天运动练习但是我也不是24小时都在练习运动,所以我安静的时候如果有病毒的侵入我也一样是会感冒发烧的大家可以理解么 我有一次感冒了上课去会员超级惊讶的问我:老师你怎么也感冒啊?整的我和非人类一样!

其实大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对免疫机能有良好的影响,中等强度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尽管适当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大负荷运动后人体的免疫机能却下降而且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对机体免疫学机能下降越明显

原因

这是因为在大负荷运动后由于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病毒和细菌易侵入人体而发病,因此有学者提出了运动后免疫机能变化的“开窗( open windows)”理论由于运动形式的多种多样而且影响人体免疫机能的因素很多造成运动对人体免疫机能影响的多样性,对免疫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运动训练对免疫机能的影响、有氧健身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运动时神经内分泌变化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免疫机能变化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作用、运动性免疫机能低下及其机理等

二、运动的时间及次数

时间

运动一般为60分钟的时间之前需要有不少于十分钟的热身让肌肉温度升高避免拉伤然后再开始运动,一般在力量训练的时候,每组练习的次数组数安排都会和练习者的训练水平有影响并且每组练习都簇组和负荷的强度是相关的,负荷强度越大,每组练习的次数就要越少

如果是初学者隔天练习比每天练习的训练效果要好,有研究表明每天进行力量训练者训练10次以后肌肉的力量是提高47%的,但是以同样的训练负荷进行隔一天训练,经过十天以后,肌肉的力量却提高了776%所以初学者需要隔天练习让肌肉有一个休息的时间才会更好

次数

动作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力量训练中神经控制肌肉肥大和能量代谢等生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提高最大肌肉力量的训练:我们可以采取低速和中速进行

如果是提高爆发力的训练: 除了初学者采用的中速以外,中等训练都应该采用快速完成的练习方法

如果对于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 无论是训练水平高低,都应该采取中低速完成练习

这个和我们的负荷强度是有关系的最大的重复次数就是指肌肉收缩,能克服一个负荷的最大次数,比如一个(100kg)的你就只能克服3次但是(50kg)你就能克服6次那么负荷越小当然重复的次数就多,负荷的越大重复的就越少

这个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一次训练可在3到6组之间选择提高最大的肌力进行多关节肌群主要运动肌群和大肌群参与的力量训练时候间隔需要2-3分钟为了预防损伤或肌群间协调发展,对于辅助运动及力量练习的时候,间隔时间可减少到1-2分钟具体的次数自己适应了以后然后再去做调整就可以而不是根据定律来练习

三、应该如何安排运动

1、运动之前需要有一个热身

运动之前是必须需要做热身练习的,不管你去做什么运动,这样为了让身体的温度升高肌肉温度增高不会导致肌肉受损所以任何运动前不能少于10分钟的热身练习可以做以下的动作比如原地空手跳绳练习

1、选择站立到垫子上双手成弯曲状态

2、像拿着一根绳子一样的跳动身体

3、吸气双腿向上抬起来

4、呼气的时候腹部收紧再落下去, 发力的地方在脚踝的位置上

跳跃为1分钟的时间,休息一下再跳跃总共的时间为10分钟可以让全身的肌肉温度升高,所以这个可以作为一个 热身的体式来练习你还可以选择其他的体式例如:波比跳、开合跳、原地登山等练习作为热身

2、运动的时候选择一些适当自己的动作练习

在运动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些练习了就像你说的今天练习肩膀明天练习腰部后天练习腿部的都没有问题,因为你在练习的时候并不是单独的肌肉在活动其他的肌肉也都有参与例如

手臂的练习动作一俯卧撑

1、成四角型跪到垫子上

2、双腿弯曲卷尾骨向里身体成一条 直线

3、双手保持吸气向右侧移动

4、呼气弯曲手臂向下落手臂成直角

5、吸气伸直推动回来再次向反侧移 动练习

功效

这个是一个主要练习肱三头肌的动作练习,但是在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参与的肌群有肱二头肌也有腹部肌肉所以说不会单独的去训练一块肌肉

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皮下有三个头(就是我们的拜拜肉的部位)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内下方。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鹰嘴。其生理横断面为2260平方厘米。近固定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长头还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是使肘关节伸直的主要肌肉。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与前臂保持直伸 (如手倒立推起动作)

所以你可以选择练习方法今天练习上半肢明天练习下半肢,这样练习是可以的

疲劳

如果在今天的练习当中身体产生了疲劳的感觉了,建议你需要合理的休息不要再去练习因为再次练习对肌肉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我们的任何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通过肌肉活动来实现的,肌肉活动能力的下降,就预示着我们疲劳的产生如果肌肉力量明显的下降,且不能及时的恢复,就可以作为肌肉疲劳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你就要通过休息或者运动过后的伸展来缓解

3、最后要让肌肉有一个合理的休息时间

在大负荷练习以后都需要让肌肉放松,在俱乐部么时候是用泡沫滚轴放松肌肉,有的是用瑜伽的拉伸来放松,不管以什么形式都需要给肌肉一个放松休息的时间不要造成肌肉的损伤

比如说你今天练习的是手臂肱三头肌那么你就可以选择练习以后伸展肱三头肌的方法去给它做下放松

动作一伸展手臂的练习

1、坐到地面上或者垫子上站着也可以

2、吸气将双手向前伸直左手抓右手 的手掌

3、呼气向下掰动手指拉伸手臂的前侧

4、再次吸气右手弯曲向后放到脑后方

5、左手抓住右手的手肘吸气向里,呼气肩膀放松

6、保持八个呼吸的练习再去换另外一侧的练习

动作二手臂拉伸练习

1、坐到垫子上双手先向前伸展

2、吸气右腿向外侧打开和髋部成一 条直线左腿弯曲脚心抵到大腿内侧

3、让右手抓脚趾尖左手吸气向上举 过头顶

4、呼气身体缓慢的向右侧倒手去抓 脚趾眼睛看天花板

5、保持一分钟的时间然后再换另外 一侧的练习

说明

以上的体式是做为伸展的练习你肌肉没有疲劳练习完以后也需要选择一些拉伸的体式去做,在做完了运动以后的拉伸时间为不能少于10分钟的练习所以拉伸也是非常主要的

总结

1)健身的时间需要根据自己的自身状况来定不能少于20分钟的练习,然后根据状况逐渐增加到30-60分钟的时间

2)锻炼的时候需要注意:热身、合理运动、休息这几样的原则,平时的时候注意饮食方面配合就可以了

3)当身体疲劳的时候不要练习必须是精神饱满的时候才能训练,所以保持睡眠让肌肉适当休息再练习是最好的

那今天的邵梅瑜伽小课堂就先分享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健身多长时间好?

这个问题覆盖的面很广,我来回答一下。凡事无绝对,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适宜的健身时间要从个人的锻炼目标和自身的体能状况等方面综合考虑。

(一)减脂训练者:运动计划以有氧为主,时间20分钟以上;器械为辅,器械组数3-4组,每组次数20次以上。

初级训练者:40分钟(热身5分钟 核心10分钟 有氧20分钟 拉伸5分钟)

中级训练者:60分钟(热身10分钟 器械20分钟 有氧25分钟 拉伸5分钟)

高级训练者:90分钟(热身10分钟 器械30分钟 有氧40分钟 拉伸10分钟)

(二)增肌训练者:力量训练为主,(自由力量配合组合器械,组数4-6组,每组8-12次);偶尔心肺有氧,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以内。

初级训练者:40-50分钟(热身5-10分钟,力量训练30-40分钟,放松5-10分钟)

中级训练者:50-60分钟(增加时间做力量训练)

高级训练者:60+分钟(增加时间做力量训练)

(三)减脂增肌训练者:力量训练和有氧时间可以一半一半或者一天力量为主,一天有氧为主。

初级训练者:30-40分钟

中级训练者:40-60分钟

高级训练者:60-80分钟

以上是参考时间,大家可以借鉴。但是所有的训练都要以身体感受为依据,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调整。

你好,单练某一个部位也有是有效果的,不过,建议每天的训练稍微全面一些,兼顾全身肌肉,也可以几个动作搞定,比如小燕飞,背部、臀、腿、手臂都可以锻练得到,再加上卷腹、侧撑,这样的话,前后左右的肌肉就都练到了。长期坚持下去,慢慢再延长时间即可。

合适每个人的健身时间和强度不能一概而论,老年人及身体羸弱者,只需要遵循一般的运动标准就行,每周五次,每次30 45分钟散步。青中年每周5次,每次45 60分钟,可以快走、慢跑或其它方式的训练。

另外,健身目不同,有人需要增肌,有人需要减重,有人需要职业发展(运动员、考警校等),就需要另行制定运动计划。

通过这篇健身理论小文,大家能够掌握以下几点知识:

1、为什么40-60分钟是最佳锻炼时间

2、举例说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在最佳时间的锻炼情况

3、如何在最佳时间,进行最有效的健身

一、为什么40-60分钟是最佳锻炼时间

1、时间越长,运动专注力降低

首先从心理学上来谈论这个问题,运动的专注力一般集中在40分钟左右,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运动专注力也会随着降低,这点在力量锻炼中是非常吃亏的,因为力量锻炼需要训练者要集中注意力,感受目标肌肉的收缩,以此达到锻炼的效果,如果我们锻炼的时间过长,就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出现问题,训练者就会进入疲劳状态,导致体力大量消耗,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严重的会使身体出现受伤的情况,直接影响了训练者的锻炼效果和进度。

2、训练者要重视训练强度,采用适当训练量

训练量指的是训练者运动的量和时间,而影响训练强度的因素有负重、速度和休息时间长短等,特别是那些健身老司机,锻炼时间可以控制在40分钟左右,但是锻炼强度却不能减少,一般他们在实际锻炼中,经常靠提高负重量、动作组数和次数来进行练习的,同时把休息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并不像有的半吊健身者,把5分钟的休息时间用在看手机上,老司机会在这5分钟上,进行有氧运动或者单边练习,把40分钟左右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此提高锻炼效果。

二、举例说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在最佳时间的锻炼情况

在有氧运动中,我们以跑步来举例说明,有很多的跑友认为,运动15-20分钟身体就发热了,就会达到减脂的锻炼效果,实际上这是跑友们的错觉,想要真正的达到减脂的效果,需要跑步时间在20-30分钟以上,想当然40-60分钟是最佳的跑步减脂时间了。

在无氧运动中,我们强调在进入正常锻炼时,首先要进行10分钟的热身,锻炼结束后还有5分钟的目标肌肉拉伸,如果我们锻炼时间过短,选用的动作和训练强度就会减少降低,那么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相反时间超过一个小时,那么你的肌肉就会进入疲劳状态,不利于增肌效果,所以40-60分钟是最佳时间。

三、如何在最佳时间,进行最有效的健身

1、控制健身强度

不管是增肌还是减脂,大家首先知道脂肪的消耗、肌肉的增长是一个时间段的问题,虽然我们规定了最佳锻炼时间,但是我们要把锻炼重点放在自身的实际情况上,量力而行,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锻炼效果。

2、控制时间

有很多健友一边增肌,一边进行减脂,运动量超大,我在这里建议这些朋友,有规律的运动固然可以,但是在安排锻炼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每天固定运动坚持做到5天,这样既能保持体脂率又能起到塑形增肌的效果。

3、调整健身方法

在增肌锻炼中,大家都清楚知道,单一的进行一个动作的锻炼,根本起不到锻炼效果,所以建议朋友们在实际锻炼中,采用金字塔组、递增组和超级组的锻炼模式,在自己在最佳的时间,让目标肌肉时刻尝试这新鲜刺激,提高整个的锻炼水平。

结语: 这篇文章对于刚刚参加健身的小白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你还错误认为:锻炼时间越长越好,那么这篇文章不能错过,它会让你明白健身多长时间最佳,最有效果,我建议各位不要把眼光放在动作上,掌握以下健身的理论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手臂,肩,背,胸部,要怎么组合训练,你想背和胸放在一起练,手臂和肩部放在一起练。个人观点不建议这样去训练,背和胸都是属于大肌肉群,手臂跟肩膀都是小肌肉群。每天的训练可以把大肌肉群跟小肌肉群结合,手臂有二头肌、三头肌。个人建议,周一可以练胸肌+二头肌 休息一天周三练背肌+三头肌 周五你可以练肩部加腹肌等一些组合。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于你在周三练背+三头肌时,可以巩固胸跟二头,因为练三头肌的时候可以顺带着练胸肌,比如砖石俯卧撑,练背肌可以顺带着练二头肌,如反手引体

下面说一下训练计划,要学会自己制定训练计划,不同的训练计划,可以给健身带来不同的训练效果,要结合自身情况来指定健身计划,说五种徒手健身计划你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种计划:周一到周六 分别练胸、背、腿、肩、臂、腿因为腿部属于大肌肉群体可以一周两练。提一点建议,若是这样安排,你周六练腿,周五的手臂日就可以多练几组二头肌,三头肌。第二天练腿也不会收到影响。这个计划很长时间才能刺激到同一肌群,很适合刚开始锻炼的人

第二种计划:周一 胸肌+二头肌

周三 背肌+三头肌

周五 周日 腿部训练

其他时间休息,休息日若是感觉状态不错可以自行组合一些肩部腹部等训练。

这种计划的好处在于周三练背跟三头肌可以再次刺激休息一天的胸肌跟二头,不至于间隔时间太长。

第三种计划:训练计划可以分为推日训练跟拉日训练。推日训练包括胸部、三头、肩部、股四头肌。拉日训练包括背肌、二头肌腘绳肌

一周可以安排为推日、拉日、腿部训练(一周六练)肩、胸、三头、背、二头、腿各练一天。但是这样会导致肌肉没有时间休息,因为肩、胸、三头肌都属于推力肌群,肌肉没有时间休息,休息对肌肉恢复很重要。

第四种计划:周一练推(肩、胸、三头)休一天,周三练腿,休息一天,周五练拉背肌、二头肌。周六周日休息。

这种计划不同于第三种计划,这种安排计划训练量会减少。

第五种训练计划 :一三五每天进行,腿部,胸部,二头肌三头肌,背肌全身性锻炼。一三五三天做三次全身性锻炼。这样训练时间会加长,肌肉收到的刺激频率也高,也会有休息时间

根据个人的自身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训练计划,别人的计划不一定适合你,学会根据自身情况安排训练。健身不易,共同努力,加油

你所说的手臂、肩部、背部和胸部,属于上半身肌肉群。

而胸部和背部属于大肌肉群,肩部和手臂属于小肌肉群。

如果你目前已属于比较高的训练层次,那么可以将胸背放在一起练,肩和手臂一起练。但是如果你还是新手期,建议不要这样做。

具体如何搭配训练,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般训练者有两种操作模式: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

徒手训练者完全靠自身重量进行训练。

器械训练者可以使用哑铃、杠铃或固定器械来进行训练。

针对上半身训练,可以采用复合动作,也可以将每个部位单独训练。

胸部主要就是整个胸大肌,主要三大块:上部、中部和下部。

背部肌肉群比较多,占比较大的为: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

肩部肌肉就是三角肌,分为前束、中束和后束。

手臂分为上臂和前臂,前臂往往很多动作都能附带练到,所以不需要刻意单独训练。更多的都是训练上臂。

上臂又被拆分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A针对胸大肌——可以通过俯卧撑来进行训练。

B针对背部——引体向上

C针对肩部——俯卧撑可以练到肩部前束,引体向上可以练到肩部后束,唯独中束很难通过徒手训练。

D针对肱三头肌——俯卧撑,双杠臂屈伸。

E针对肱二头肌——反握窄距引体向上。

A针对胸大肌——哑铃或杠铃卧推,分不同角度进行训练。

B针对背部——杠铃划船、硬拉、高位下拉等动作。

C针对肩部——哑铃侧平举、推举、俯身侧平举。

D针对肱三头肌——俯身臂屈伸、反向臂屈伸、颈后臂屈伸等动作。

E针对肱二头肌——杠铃窄距和宽距弯举。

通常大肌肉群需要单独训练,小肌肉群可以和大肌肉群搭配训练。

比如在练胸大肌时,肱三头肌已经受力,此时再练几组臂屈伸动作,肱三头肌就能得到强化。而在练背部肌肉时,肱二头肌也同样受力,所以再练弯举动作,就能感觉良好。

也可以将两个拮抗肌群结合,比如胸部和背部肌肉,两者正好相对,还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A胸部+肱三头肌→背部+肱二头肌→肩部(分为3天)

B胸部→背部→肩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分为4天)

C胸部+背部→肩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分为3天)

徒手训练中,基本就是俯卧撑和引体向上,改变双手间距或俯身角度就可以。

而器械训练中,则需要更精细化,做到分部位单独训练。

这两种模式,就是全身训练和分部位训练。

个人建议:最好使用前两种组合模式,第三种强度比较大。

对于徒手训练而言,也就是2-3个动作组合。

而对于器械训练而言,那可能是5-8个动作,训练强度更高。

上半身肌肉中,胸部、背部属于大肌肉群,肩部和手臂属于小肌肉群。

通常有徒手和器械训练两种模式。

徒手训练,主要就是俯卧撑、引体向上和双杠臂屈伸。

器械训练,则需要更加精细化,操作动作更多,强度也就更高。

两者对比而言,徒手训练主要就是全身训练,而器械训练,就是分部位操作。

至于题主所说的肩部和手臂,胸部和背部,分两天进行,个人认为强度过大,尤其是用器械训练,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这种强度,除非你的动作只有3-4个。这样的训练效果又不太理想。

所以最好还是分为3练或者4练模式,训练效果会更好。

首先你的训练计划里没有腿的训练 练腿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健身不练腿 迟早要…

所以强烈建议练腿

至于你提问的这些部位用什么样的组合去安排计划 其实有很多 原则就是让你锻炼到的肌肉尽量有48小时的休息 因为肌肉的生长并不是锻炼的时候 而是在它休息的时候 具体的训练安排要看自己的训练时间而定

你说的胸背一天 肩和手臂一天这个训练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实你练胸和背的同时其实手臂是得到了一定的训练的 那么如果你在48小时之内再进行肩和手臂的训练那么手臂的肌肉就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 如果把这两个训练日中间的时间拉长那么休息的时间又太多了 还有胸背是两个大肌群 这两个部分一起练的时候会很累 作为新手难免吃不消 而且训练时间太长反倒是达不到效果

建议一个训练周期安排在三天以上 把胸肩背腿这四个大肌群拆分到每天去针对性的训练 至于手臂 新手期其实可练可不练 因为在做大肌群训练的时候都会锻炼到 如果特别想练 可以单独拿出来一天练也可以把三头肌放到练胸日里 把二头肌放到练背日去训练

训练计划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 但是一定要让肌肉休息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呲牙]

只要你不是高级运动员,建议不要采取现在健身房流行的胸背肩腿等分化练习!这是低效的!

你在能深蹲两倍体重以前,建议都采取全身运动法,以增加力气为主。一周三,每次都练卧推,深蹲,一周一次硬拉,推举,力量翻。每个动作5组,每组3-5次。这是作为新手增长最快的方式!不要被健身房教练带偏了

手臂,肩,背,胸怎么组合训练呢?胸背一天,肩臂一天可行吗?

训练计划是因人而异的,从来都没有百分之一百的计划,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计划

首先健身训练计划大多分为三大类:

推拉腿组合:

推是指所有向上推的动作,主要包括胸和肩,三头;拉是指所有向上拉的动作,主要包括背和二头;腿就是我们的下肢训练。每天会练一个部分,比如周一推,周二拉,周三腿

推拉腿的优点:这种训练计划的节奏很紧凑,一个部位,在一周的时间里都可以刺激到两次,对肌肉的生长很有好处,并且有助于其他肌肉群的恢复和拉伸。动作自由组合,方便训练计划的安排。

腿推拉的不足:对于新手来说,腿推拉的训练频次过高,在没有熟悉相关动作的要领之前,盲目使用这种计划,受伤的风险特别大,得不偿失。

五分化训练:

也就是我们在健身房经常看到的,胸背肩臂腿组合,每个部位训练一天,剩余两天休息。

五分化的优点:每天一个部位的训练,训练的动作种类更多,刺激的方向更加全面

五分化的不足:一个部位练完以后,要等下下一周才能继续训练这个部位,所以休息的时间或许太长

二分化训练:

也就是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开来训练,一天上半身的训练,一天下半身的训练,这种训练我没有尝试过,不做过多评价。

你说的胸背一天,肩臂一天,其实并不建议你这么做,胸背肩臂都是上半身训练,各部位训练的时候,大够准确,很容易代偿,并且受伤。然后,你的计划里并没有提到腿,腿的训练真的特别重要,它会加速你全身肌肉的生长,也是你整个身体力量的源头,如果不练腿,你会变得头重脚轻,很难看。

首先你要了解原动肌和对抗肌。

例如在做哑铃弯举的时候,肱二头肌用力收缩弯举哑铃,那么肱二头肌就叫做哑铃完成动作的主动肌。

对抗肌,是在原动肌收缩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位于原动肌相反一侧并同时松弛和伸长的肌肉。哑铃弯举动作时,肱三头肌放松伸展,就是对抗肌。

一般的训练方法是,胸和肱三一起训练,背和肱二一起练,肩可以单独练或者加其他部位肌肉一起。

另外你还要知道一种训练方法,超级组。

简单的说:所谓超级组训练法,指的是连续、无间隔地做两种练习动作。透过不断的转换主动肌与对抗肌的训练!

超级训练不适合新手,不适合一般初学者。因为,初学者力量不够好(身体代谢速度不够快的人),很可能练两组动作就躺在地上呻吟了。

需要分开来训练的,训练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胸背腿这几个大肌肉群,我们一天只能练一个部位,如果每个部位都练的话每个部位都练的不够到位

2练胸前不练肩膀和三头,因为练胸时肩膀和三头是辅助的肌肉,如果练胸前练了它俩,那练胸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3练背前不练二头,因为练背时二头是辅助的肌肉,如果你练背前一天练了二头,练背时二头没有缓过来,那你引体,划船等动作是做不动的

4尽量避免连续三天或者四天只练上半身,有些人训练时会按照,胸背肩臂腿这个顺序来练,前四次都是上半身,对肩关节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建议尽量上下身交替来训练

只要做到以上几点,你的训练安排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啦

我的建议如果想组合练习,最好是胸和三头,背和二头,腿一天,腰一天。一个大肌群和一个小肌群搭配比较合理。

1肩部和胸部最好隔开来练。胸部和肩部训练中都会利用到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如果两天连在一起的话势必会影响三头肌的恢复。在三头肌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从而影响另一训练质量!

2肩和背同一节课练最好先练肩后练背。这样做的好处是:练背的过程肩部肌肉得到积极性休息(肩部肌群能更好地伸展放松)。若先练背再练肩,则容易导致上背肌群的挫伤。

3大腿最好在练背的前一天练。因为练腿(如杠铃深蹲)时腰背肌群参与用力(起支撑作用),若练腿的前一天已练腰背,则腰背肌在疲劳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承受能力有限,这时练腿非但发挥不了腿肌的潜力,而且易造成腰背损伤。若练腿在前,则既能确保大腿的训练质量,又不影响背部训练。

4腹部放在最后练:我们在进行任何训练的时候都会使用到腹部核心肌肉,如果你早早的把腹肌练的疲惫,疲软的腹部核心就将会影响到你其他大肌肉群的训练,从而增加受伤的风险和动作的不规范性。

5若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处于同一次课,则最好先进行无氧训练后进行有氧训练。因为有氧训练后,肌肉的收缩和伸展能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这时进行无氧力量训练会觉得力不从心,肌肉控制能力差,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6先练大肌肉群再练小肌肉在练习肌群的顺序上应是:大肌群安排在前小肌群安排在后,并且不要在两个相继的练习中使用,同一肌群大肌群的练习安排在小肌群前主要是因为小肌群比大肌群在负荷练习时较易于疲劳故,先安排大肌群练习可推迟肌肉疲劳的到来延长有效练习时间

7不要经常将两个大肌群同时训练很多训练方法例如:超级组训练,都往往会将两个大肌群同时训练(胸、背超级组训练)。但是这些训练方法都会有一个限制:不要经常使用。因为大肌群的训练相比于小肌群,需要消耗的更多能量和体内其他元素,如果经常使用可能会导致体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的状况。

健身锻炼中的优先训练原则,就是强调在精力好、体力充沛时先完成难度大和薄弱部位的训练,这样既能确保训练质量,又能预防运动损伤。

绝对不行,为什么分开训练,就是为了把一个部位练透,胸背这两个大集群安排一天,不但身体吃不消,而且哪个也练不好,你可以练胸那天带着三头练,练背的那天带着二头练,这样组合,不过我个人还是建议五分化训练,胸,背,腿,肩,二三头这样安排,效果更好,如果有精力的话可以六练,把弱势部位一周两联练!希望对兄弟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759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