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的故事最早记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的著作《三五历记》,《三五历记》又称作《三五历》,内容主要是关于三皇五帝已来之事。其中关于盘古开天的传说是这样叙述的:
盘古开天的故事并不长,但其中却蕴含着几个极深刻的哲学秘密。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话:“天地浑如鸡子”,鸡子是什么?就是鸡蛋,那么为什么要说天地开始的时候浑如鸡蛋呢?大自然中的形状各式各样,那么大家可否思考过为什么这里要用鸡蛋呢?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当时就提出过一个至今尚无法解答的问题,那就是“世界上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后来罗马的炼金术传入阿拉伯地区以后,那里的炼金术士称称长生不老药为“哲人之蛋”。
其实,鸡蛋本身就包含着很多哲学秘密,我们首先从鸡蛋的外观看,应该说鸡蛋的外形是比较完美的椭圆形,那我们知道伟大的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第一定律就是行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的。这么看来,远古时代的人就已经知道星际甚至宇宙的运动形状了。
未受精的鸡蛋其实只是一个真核细胞,即蛋黄,蛋黄接受精子后,会在鸡蛋黄中产生一个很小的圆点,这个圆点就像开始的盘古一样,在蛋黄中从小到大慢慢生长,“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同时,“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天可以看作胚胎的外胚层,盘古可以看作胚胎的中胚层,地可以看作胚胎的内胚层。
随后,故事中说道“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这里也蕴涵这一个关于数字的秘密,那就是 奇数 !
大家可否注意这里面提到的都是奇数,1、3、5、7、9,实际这里面是和“河图”与“洛书”当中的“洛书”相对应的,大家仔细看一下洛书,数字5居于中央,而奇书和偶数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奇数用线条表示,偶数用块状来表示。
那么为什么1、3、5、7、9这些奇数这么特殊,以至于再这样一个神话故事中如此特别的说明呢?
我这里可以用电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器件来说明,那就是 晶振 ,我们知道当晶振的频率越高时,要求晶体本身越薄,这样制作加工的损耗就非常高,晶体非常容易破碎,所以高频晶振往往使用它的基频晶体加上电感和电容来实现,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泛音只有在奇数倍才有效果,即3倍泛音晶振,5倍泛音晶振,7倍泛音晶振,那么为什么要选用奇数倍的泛音晶振呢,是因为只有奇数倍的泛音波长可以在晶体表面产生不对称的电荷,从而产生势能差,引起电荷的流动,而偶数倍的泛音在晶体的表面产生的电荷是对称的,无法引起电势能,即电荷的流动。
另外《道德经》中也谈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一个事物如果有了阴、阳、和中间状态,就可以生成无穷尽的变化。
现在绘画当中的三原色“红黄蓝”可以组合成各种其他颜色,而实际在19世纪照相机发明之前,欧洲有一大批科学家投入极大精力开始研究光,后来德国的歌德提出光的三原色是“红蓝绿”,而我们知道在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在绘制其湿壁画的时候用的最多的就是“红蓝绿”三种颜料,这极大的影响了当时的“佛罗伦萨画派”的风格,后来威尼斯的提香才开创了大量使用其他颜色的“威尼斯画派”。
“三生万物”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我国古代的音乐律制“三分损益法”,春秋时的《管子·地员篇》中开始用三分损益法计算“宫、 徵、商、羽、角”,《吕氏春秋·音律篇》中开始以三分损益法计算十二律吕,到了司马迁的《史记·律书》中,采用三分先损后益的方式,才确定了“宫、商、角、 徵、羽”几个音阶从高到低的顺序。
洛书中数字5为最中间的平衡状态,中国古代帝王喜欢自称为“九五之尊”,就是因为在古代中国的数字中,数字9为最大,过了9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而九九八十一则是最大,过了九九八十一则进入最小,即自循环阶段。
还说回到音乐,中国古代的“三分损益法”之后几千年,音乐家一直致力于如何查出如何使用“三分损益法”进行转调,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在纯律中除了引入2:3的比例关系,还引入了5:4的关系,应该说探索的更深一些。
数字5为居中,处于平衡状态。数字7代表的是极盛,在《圣经》中上帝创造人类是用了7天,同时在目前使用的公历中,每个礼拜也都是7天,都说明了数字7所代表“盛”的含义。
故事中下面一句话谈到了“人”的状态,即“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这说的就是人处于天地阴阳之间的中和之处。
我们都知道人体大部分的元素是碳元素,大部分的分子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就是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代表的是阳,太阳里面有大量的氢原子发生聚变才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辐射到地球,而月球代表的是氧原子,那么 碳原子就是居于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最平衡的原子 ,所以碳、氢、氧原子组成的碳水化合物其实就是天、地、人的代表。
故事的最后谈到盘古整个身躯化为了世间万物,“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等等,这里其实寓意人体就是个小宇宙,宇宙中的万物其实在人体都有对应,最典型的就是古代西方的占星术中,把黄道十二宫对应了人体的十二个部位。
古代中国、印度和巴比伦把星空分为了二十八星宿, 《黄帝内经》中谈到人体有二十八经络,实际就和天空的二十八星宿一一对应 。中国自唐代以后,音律和天文分开,以致“隋唐燕乐二十八调”的乐调来源成为一迷,众说纷纭,南宋时期的《事林广记》中的《乐星图普》把二十八调的七宫、七商、七羽、七角和二十八星宿对应,我觉得比较合理。
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很有意思,“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méng)”,意思是指地上的虫子被风一吹,就变成了农民。我们平时经常说人类是猩猩进化而来,但是猩猩又是什么物种进化而来呢,如果按照哺乳动物、脊椎动物追溯到无脊椎动物,就可以理解,故事里的虫子实际指的就是无脊椎动物。按照进化论的角度,世界上首先有了原核细胞,然后出现了真核细胞和古核细胞,之后出现了多细胞生物、植物、环节动物、多足动物、甲壳动物、两栖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等等。那么从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其实可以表明古人早已经知道人类远古的祖先。
实际人的胚胎发育涵盖了从一个受精卵,一个真核细胞逐渐分裂形成多细胞,然后无脊椎生物再到形成脊椎生物的全部过程,可以看到10月怀胎期间胎儿经历了地球生物演变的绝大部分过程。
当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因风所感”,虫因为感受到了风的作用,才变成了农民,而故事的前面提到,风是盘古的呼吸所成,那么盘古的呼吸实际代表的是宇宙的韵律,即虫子按照宇宙的韵律慢慢变成了人类。还是开普勒提出过,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实际是按照一个八度音程在运动,每一个行星都有一个相对应的音符,而地球代表的音符就是" 中央C "。
同时,现在已经有科学家发现,人体肠胃内和脑内的微生物数量(40亿个)已经远超过人体自身细胞(30亿个)的数量,可以说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共生体,而且有科学家把人眼内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和眼虫做了详细对比,发现两者极为相似。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盘古开天故事里的主要秘密和寓意就是“ 人即是宇宙,宇宙即是人 ”,我们都来自40亿年前的那一个细胞。这和当时牛顿破译古埃及翡翠石板上的一段文字内容一样,即“ As above,so blow ”。
1、费马大定理
费马大定理,又被称为“费马最后的定理”,由17世纪法国数学家皮耶·德·费玛提出。
内容:当整数n >2时,关于x, y, z的方程 xⁿ + yⁿ = zⁿ没有正整数解。
2、四色问题
四色问题又称四色猜想、四色定理,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地图四色定理最先是由一位叫古德里的英国大学生提出来的。
四色问题的内容:任何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也就是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一张地图只需四种颜色来标记就行。
用数学语言表示: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
3、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内容: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即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例子多了,即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扩展资料
1、费马大定理
史上最精彩的一个数学谜题。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过程是一部数学史。费马大定理起源于三百多年前,挑战人类3个世纪,多次震惊全世界,耗尽人类众多最杰出大脑的精力,也让千千万万业余者痴迷。
2、四色定理的本质正是二维平面的固有属性,即平面内不可出现交叉而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很多人证明了二维平面内无法构造五个或五个以上两两相连区域,但却没有将其上升到逻辑关系和二维固有属性的层面,以致出现了很多伪反例。不过这些恰恰是对图论严密性的考证和发展推动。
计算机证明虽然做了百亿次判断,终究只是在庞大的数量优势上取得成功,这并不符合数学严密的逻辑体系,至今仍有无数数学爱好者投身其中研究。
3、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于7的奇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猜想。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2013年5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研究员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发表了两篇论文,宣布彻底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费马大定理
-四色定理
-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是最经典的一种超高打法,需要有高深的技巧,他比V更华丽,更具有杀伤力,他的攻击范围广,是目前来说最高的泡泡技术!暂时没有排解方法!代表人物应该是:HUYANWEI 这个人的我不在介绍,他不是神,但技术绝对OK!本人曾经见过!
第二:无限V
关于V,我不在多说什么,V有很多类型,无限V就是基于3V而形成的无限摆放,杀伤力最大,一个高手,但把无限V耍的淋漓到位的话,比什么都要厉害!特点范围大,攻击猛,有形成一秒一暴的技术特点!本人只能说用直拉和卡位来排解,但是一个特别厉害的高手,你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做直拉与卡位!
代表人物;我游戏王(我不在对此人在做任何评价,名气绝对高,我在与他一起的时候,对他的打法几乎入神)
第三:中狂V
对此打法我不在多说,上面有贴介绍。我不在强调,这个打法我不喜欢,是一种自杀打法!排解就是你比他更狠!
第四:段
在此我要先声明一点,不要把韩段和段混合在一起,韩段不是打法,而我说的段才是打法,目前有4段与3段,攻击及高,他不属于V,段的特点是从这点到那点形成的线段为攻击,特点是攻击犀利,且非常准确,绝对在V之上一种及厉害的打法。排解办法是贴身打。
第五 :3V
如果说无限V进攻称谓一决的话,那么3V绝对是你技术的体现,3V攻击我不在多说,见过的人有很多,他是V的最高境界。至于网络上说有什么4V和5V的,我认为是造谣。不可能连4。5V的,只有形成无限V不可能有4V,希望大家在看过帖子以后不要在听什么有4V什么的,那是自己吹自己吧!3V的排解是连第一个泡泡和第三个泡泡。但是要是遇到强敌,我怕你是没有时间去连!
第6 :郁郁昏昏连死你
为什么有这样的打法,可能很多人见过,但没有统一的称呼,这个打法适合混战,他的技术属性是只是游走,走着走着给你连了一串,记住通常是致命的!这样的打法是防守打法精髓的体现,他喜欢连对方的泡泡,借力打力,是一种用脑子打的人,也是一种有意思阴人的打法,此打法不怎么适合单条!代表人物有好几个!我不在强调!
第7:封杀
如果说V是可恶的,那么封杀我们一听名字就知道是非常狠的一种进攻,他攻击杀伤力是最狠的,不留一点生路,甚至与你同归,封杀特点就是往死里杀。最适合打配合站,配合中的封杀是最有效的进攻!
第8:拉
只要我提起这个字,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这个是最为平常的进攻,往往是最有效的进攻,他是等对方泡泡快暴的时候,突然连,是一种防守进攻,拉可以制造假的生事,经常会叫对方不知道然后进攻!排解的办法就是连零秒泡泡,这样就可以叫对方没有的连你!
第9:半封杀
可能这个名字也有人听过,当我介绍过他的技术特点之后,大家一定明白了,先放两个泡泡不在一条线上面,左拉右拉,来个半封杀,通常有几个技术特点,他可以主动进攻,也可以防守进攻,虽然不华丽,但确实很使用的技术。如果有人不明白的话,可以加我QQ我介绍半封杀高手给你们认识!
第10:半身绣
这个是一种最新的打法,为什么本人要把他放在最后一个呢!因为本人这套打法是最新的一种,但技术与搭配还没有完全至于完美!但是这个打法将来绝对是一套最新最时尚与实用的打法!技术特点我不在介绍,前面有帖子自己可以去看!(
由于本人游戏水平和写作水平都十分有限,所以有什么批评的、赞美的、感触的、建议的、指正的、鼓励的话都请跟贴。谢谢。
一直想写一篇详细禅述半身位和完美点的文章,可是太懒,再加上以前的认识也不太足。今天就发个贴吧。
首先,这篇文章不适合很新的玩家看,因为有些东西玩的少了可能体会不到。好了,废话少说,进入正题。
基本概念:
1 半身位:通俗一点讲就是不把自己的身子放在一个格里,确切的说是影子。分左右的半身位,上下的半身位,和上下左右的半身位(只有在空旷的图中才能用)。
2 完美点:半身位的极限称为完美点 ,分左完美点,右完美点,上下完美点和上下左右完美点(最完美点,只有在空旷的图中才能用)。有些玩家一直不知道完美点是怎么一回事。看你站的是不是完美点是要看影子的。每个人物的影子都是一样大小的,是一个椭圆形的。
(1)。左右完美点。
可以把这个影子细分一下,那么左右的长度大概是十二格(不一定准确,但一定是偶数)当你站在两个格子中间的时候,如果左边五格中间一格右边六格,那你站的是右完美点。如果右边五格中间一格左边六格,那你站的是左完美点。 左右完美点的属性:无论你站的是左完美点还是右完美点,两个格中的(任意一条)纵向水流都是炸不到你的,但是区别在于,你站在左完美点放雷,雷就放在左格,站在右完美点放雷,雷就放在右格。可以说左右完美点和左右放雷点是吻合的。
熟练掌握以后你可以做几个试验:
〈1〉炸出一个一格的死胡同(里面有道具),若这个死胡同在右边,那你先在外面堵一个雷,再走到右完美点,吃到道具,再从雷上走出来。若走过右完美点就出不来了。(左侧道理相同)(左右方向吃道具的点和放雷点也是吻合的)
〈2〉放一个雷,走到右完美点再放一个雷,然后可以往左走,从第一个放的雷上走出去。(左侧道理相同)
〈3〉在工厂7中,吃手套和夹子。然后在中间的左中部的坑里放一个夹子,往右走到右半身位,用手套扔雷,看看别人怎么杀你。
(2)。上下完美点。
可以把这个影子细分一下,那么上下的长度大概是七格(不一定准确,但一定是奇数)当你站在两格中间的时候,上面三格,中间一格,下面三格。这就是上下的完美点,在这一点两个格中的(任意一条)横向水流都是炸不到你的。。在这个点上放雷,雷是放在上面一格的。你再往下一点,只要你的影子还有一点在中间,那么你放的雷就会放在上面一格。上下的站位和放雷点是不吻合的。
几个试验:
〈1〉炸出一个一格的死胡同(里面有道具),这个死胡同在下边,你先在外面堵一个雷,再走下去,吃到道具,再从雷上走出来。这个比左右的容易,点比较多,不只一个。(上面的是吃不到的,可以自己试验一下)
〈2〉放一个雷,往下走再放一个雷,然后可以往上走,从第一个放的雷上走出去。(上面不可以)。
(3)。最完美点。
综合左右完美点和上下完美点就可以找到最完美点。站在这个点上,任何方向单一的水流通过你的身体都炸不到你。但是站在这一点上你自己放的雷是能炸到自己的。因为同时有上边和(左边或右边)的水流通过你的身体。那么有没有自己放雷,原地不动也炸不到自己的点呢?回答是有,我在这里姑且称之为次最完美点。这个点就是你站好左右完美点后,纵向移动让你的影子的上边在上下两格的中间线上。现在你放雷是放在上边的格里,你原地不动,雷是炸不到你的。在这一点你也可以放一个钉子,然后再放一个雷,雷马上就炸,你却毫发无损。(地牢7是做这个实验的好地方,最好先骑个龟,再慢慢找,很容易找到的)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泡泡堂中判断一个玩家是否被炸到的标准(我认为的,不一定对)是他的影子在水流中的面积是否大于1/2多一点,如果是,那么就被判断为被炸。
(4)应用。
有很多新手说半身位没用,我不会站一样杀你。其实不然,你不会站只能打的过菜鸟,稍厉害一点的玩家没有不会半身位的,只不过有的没有了解的这么细致罢了。但是也不是说会了半身位就厉害了,这要和其他的基本功配合起来一起用,你就发现真的是受用无穷,不会不行。练的熟练的人,一站就是完美点,这样对其进攻和防守的速度都是有帮助的,虽然很小,但高手的较量就差在那很小的一点上。
回身镖的时候用半身位放雷,敌人的反应时间更少,更易被杀(前提的网速好,不然放不出来)再有一点就是在障碍物多的地形里走的时候,不要走到十字路口再拐(特别是你的速度很快的时候),你只要影子进入十字路口就可以拐了,这时你的人是顺着障碍物滑过去的,可以把你的速度发挥到最大值。
综上所述,半身位不是万能的,不会半身位是万万不能的。
半身位是一个细致的技术,初练时作用不大。
在当你的水平达到一个瓶颈的时候,掌握好了半身位,可以让你有质的提高。好了,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对那些对半身位有兴趣的朋友起到一定的帮助。我在游戏里的用户名是灰色,水平一般,欢迎有空找我玩。骂我直接在这里骂就行了,不要在游戏里骂人。
最后祝大家玩的开心
︶ㄣ嗨 達ヾ 回答采纳率:409% 2008-10-12 13:59
就跟QQ堂一样
簡單 2008-10-12 14:02
这个是最经典的一种超高打法,需要有高深的技巧,他比V更华丽,更具有杀伤力,他的攻击范围广,是目前来说最高的泡泡技术!暂时没有排解方法!代表人物应该是:HUYANWEI 这个人的我不在介绍,他不是神,但技术绝对OK!本人曾经见过!
ゞ☆偉oО孓 回答采纳率:105% 2008-10-12 14:03
叫人带你比较快!
從訫\'僾鉨╂ 回答采纳率:28% 2008-10-12 14:05
方向键控制,shift 键放泡, ctry用道具
具体点的技术还要你完了才知道
淰、 ̄袮 回答采纳率:145% 2008-10-12 14:05
上下左右移动 空格键放泡 ctrl放道具
爱你一万年 回答采纳率:176% 2008-10-12 14:06
这个很好玩啊,控制上下左右走,控格键放泡泡,ctry用道具。
明天會哽恏 回答采纳率:00% 2008-10-12 14:07
就像红白机经典游戏bombman 其实泡泡堂就是NEXON在2000年效仿的
1+1的理论即哥德巴赫猜想、
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
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写道: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77=53+17+7;
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
461=449+7+5,
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但这怎样证明呢虽然做过的每一次试验都得到了上述结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数都拿来检验,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
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不难看出,哥德巴赫的命题是欧拉命题的推论事实上,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2N+1=3+2(N-1),其中2(N-1)≥4
若欧拉的命题成立,则偶数2(N-1)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于是奇数2N+1可以写成三个素数之和,从而,对于大于5的奇数,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
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题成立并不能保证欧拉命题的成立因而欧拉的命题比哥德巴赫的命题要求更高
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小史
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偶数n(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进度相关
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4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布朗筛法相关
布朗筛法的思路是这样的:即任一偶数(自然数)可以写为2n,这里n是一个自然数,2n可以表示为n个不同形式的一对自然数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适合哥德巴赫猜想结论的所有那些自然数对之后(例如1和2n-1;2i和(2n-2i),i=1,2,…;3j和(2n-3j),j=2,3,…;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例如记其中的一对为p1和p2,那么p1和p2都是素数,即得n=p1+p2,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前一部分的叙述是很自然的想法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一部分加以证明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然而,因大偶数n(不小于6)等于其对应的奇数数列(首为3,尾为n-3)首尾挨次搭配相加的奇数之和故根据该奇数之和以相关类型质数+质数(1+1)或质数+合数(1+2)(含合数+质数2+1或合数+合数2+2)(注:1+2 或 2+1 同属质数+合数类型)在参与无限次的"类别组合"时,所有可发生的种种有关联系即1+1或1+2完全一致的出现,1+1与1+2的交叉出现(不完全一致的出现),同2+1或2+2的"完全一致",2+1与2+2的"不完全一致"等情况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各有关联系,就可导出的"类别组合"为1+1,1+1与1+2和2+2,1+1与1+2,1+2与2+2,1+1与2+2,1+2等六种方式因为其中的1+2与2+2,1+2 两种"类别组合"方式不含1+1所以1+1没有覆盖所有可形成的"类别组合"方式,即其存在是有交替的,至此,若可将1+2与2+2,以及1+2两种方式的存在排除,则1+1得证,反之,则1+1不成立得证然而事实却是:1+2 与2+2,以及1+2(或至少有一种)是陈氏定理中(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或一个素数与两个素数乘积的和),所揭示的某些规律(如1+2的存在而同时有1+1缺失的情况)存在的基础根据所以1+2与2+2,以及1+2(或至少有一种)"类别组合"方式是确定的,客观的,也即是不可排除的所以1+1成立是不可能的这就彻底论证了布朗筛法不能证"1+1"
由于素数本身的分布呈现无序性的变化,素数对的变化同偶数值的增长二者之间不存在简单正比例关系,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能通过数学关系式把素数对的变化同偶数的变化联系起来吗不能!偶数值与其素数对值之间的关系没有数量规律可循二百多年来,人们的努力证明了这一点,最后选择放弃,另找途径于是出现了用别的方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人们,他们的努力,只使数学的某些领域得到进步,而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没有一点作用
哥德巴赫猜想本质是一个偶数与其素数对关系,表达一个偶数与其素数对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不存在的它可以从实践上证实,但逻辑上无法解决个别偶数与全部偶数的矛盾个别如何等于一般呢个别和一般在质上同一,量上对立矛盾永远存在哥德巴赫猜想是永远无法从理论上,逻辑上证明的数学结论
哥德巴赫猜想意义
“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引自《哥德巴赫猜想与潘承洞》)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我就不想再说什么了,我要说一下为什么现代数学界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兴趣不大,以及为什么中国有很多所谓的民间数学家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兴趣很大
事实上,在1900年,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了一篇报告,提出了23个挑战性的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是第八个问题的一个子问题,这个问题还包含了黎曼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现代数学界中普遍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广义黎曼猜想,若黎曼猜想成立,很多问题就都有了答案,而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相对来说比较孤立,若单纯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意义不是很大所以数学家倾向于在解决其它的更有价值的问题的同时,发现一些新的理论或新的工具,“顺便”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例如: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是:素数的公式若这个问题解决,关于素数的问题应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为什么民间数学家们如此醉心于哥猜,而不关心黎曼猜想之类的更有意义的问题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黎曼猜想对于没有学过数学的人来说,想读明白是什么意思都很困难而哥德巴赫猜想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能读懂
数学界普遍认为,这两个问题的难度不相上下
民间数学家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大多是在用初等数学来解决问题,一般认为,初等数学无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退一步讲,即使那天有一个牛人,在初等数学框架下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解决,恐怕和做了一道数学课的习题的意义差不多了
当年柏努力兄弟向数学界提出挑战,提出了最速降线的问题牛顿用非凡的微积分技巧解出了最速降线方程,约翰·柏努力用光学的办法巧妙的也解出最速降线方程,雅克布·柏努力用比较麻烦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雅克布的方法最复杂,但是在他的方法上发展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普遍办法——变分法现在来看,雅克布的方法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
同样,当年希尔伯特曾经宣称自己解决了费尔马大定理,但却不公布自己的方法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这是一只下金蛋的鸡,我为什么要杀掉它”的确,在解决费尔马大定理的历程中,很多有用的数学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椭圆曲线、模形式等
所以,现代数学界在努力的研究新的工具,新的方法,期待着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下金蛋的鸡”能够催生出更多的理论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困扰了人们两百多年,但始终没有被证明,看似越简单的越难证明,数学中也还有许多类似的猜想,表面看很简单,但证明确很困难这是数学猜想的一个共性
素数是整数的基础,也就是除了1和自身以外,不能被其他数所整除的数是素数,由素数相乘得到的是合数,每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的和,这是1742年哥德巴赫首先提出,但两百多年过去了,至今还没有证明其实哥德巴赫猜想比人们想象的要简单,其一是偶数分解为两个素数的和不是唯一的,一个偶数可以分解为多种两个素数的和,而且随着偶数的增大,可以有更多的解,当然证明的过程不是用普通筛选,也不是用随机概率证明的过程是建立在一个新的简单的公式基础上,类似于数学归纳法
首先素数是无限的,这个是已经被人所证明,这里只是提一下偶数我们用2N表示,N+K和N-K的和等于2N,其中K<N,K是任意的正整数,对于任意的2N,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的和,由于我们通常认为1不是素数,所以这种组合的可能有N-1个,在这N-1种组合中,我们要找出N+K和N-K 都是素数的组合,对于比较小的数可以做到,对于无限的数来讲,我们要证明的是N+K和N-K都是素数的可能性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这样就能证明任意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的和
求素数的个数的欧拉定理,从这个定理中可以得出大致的素数的个数,小于2N的素数的个数大于公式1,2N×1/2×(1-1/3)×(1-1/5)×…(1-1/P)其中P<√2N<P+M(P小于2N的平方根),这个公式包含素数,要用已知的素数来求出2N以内的素数,对于无穷大的素数来讲,这不是好的算法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方式却和这个公式相近
对于N+K和N-K这两个数,一共有N-1种组合方式,在这其中两个数都是素数的个数A和上面的公式相似,由下面的公式2可以计算其最小值, A一定大于公式2的值,公式2,(N-1)×{1/2×1/3×3/5×5/7×…[(P-2)/P]},其中P<√2N<P+M(中间的数是2N的平方根),对于比P大的下一个素数我们记作P+M,比P大的第二个素数记作P+L,上面公式中大括号的数用F表示,对于P+M<√2H<P+L,在这个区间的偶数被分解为两个素数的概率是 (H-1)×F×[(P+M-2)/(P+M)]
在P2(注P的平方)和(P+M)2中间的偶数,其中P2+1这个偶数可以被拆分为两个素数的极小值A最小,但这个数值A要大于1,这样至少会有一组数都是素数,在(P+M)2到(P+L)2之间的偶数,(P+M)2+1可以被拆分为两个素数的极小值也最小,将P2+1和(P+M)2+1代入公式2,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知这个概率是增加的,因为M最小为2,比如我们去P等于11,P+M 则等于13,P+L等于17,在这172即289之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为两个素数的和,由于P是任意的,N也是任意的,对于N越大,可以被分解为两个素数和的概率是增加的,所以哥德巴赫猜想得以成立
120 是60的2倍,120 小于11的平方121,代入公式2;59×1/2×1/3×3/5×5/7≈42,但60能被3和5整除,上式实际为59×1/2×2/3×4/5×5/7≈112,实际120可以分解为12组素数的相加,如果一个数N可以被素数J所整除,那么N+K和N-K同时被J所整除的概率降为(J-1)/J,而不是(J-2)/J,另外,当N-K很小时,N-K 就可能成为素数,这时也使这两个数成为素数的概率增加,公式2是最低限度的数值,并不是求偶数分解成两个素数和的精确公式,122这个数用公式2得出35,而实际上122可以分解为4组素数的和,这个值和公式的计算结果相近,这是因为122除以2等于61,61是一个素数,所以不用调整公式,而对于N是和数,调整的结果只能是增大,这样对于任意的偶数2N,分解成两个素数的最小值是增加的,而已知的数是成立的,所以哥德巴赫猜想得以证实
素数的分布是一个确定的数列,但又不是一个可以简单求出的数列,而随机分布的几率没有考虑这种确定分布,所以用随机的分布理论不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而确定的素数分布也不能求出,这是哥德巴赫猜想的难点,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要用到素数分布,又要用对称性来消除素数分布,本文正是巧妙的用到这一点,从证明2N 可以被分解为两个素数的可能性出发,证明这种可能性是随着2N的增加而增加,绕开了素数的具体分布这是关键所在
注:P2代表P的平方,因为电脑的原因,书写不方便,以下(P+M)2代表也是平方.
命Px(1,2)为适合下列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x-p=p1或x-p=p2p3 其中p1,p2,P3都是素数[这是不好懂的;读不懂时 可以跳过这几行用X表一充分大的偶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