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好的练习散打?

怎样更好的练习散打?,第1张

  1有较硬的身体素质。练好散打的一个前提是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即体能、抗打击力等都要比较强。因此想练好散打,就要坚持锻炼身体,比如跑步、俯卧撑等都不错。努力把身体练强壮,才能更快更好的练好散打。

  2练好散打基本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动作表象,然后采取原地反复练习的方法。在刚开始练习时应采取分解练习的方法,不要求动作力量和速度,重点体会动作原理和动作路线,在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后逐渐加快速度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3多做打靶练习。打靶练习分为打固定靶练习和打活动靶练习。打固定靶练习的目的是提高动作力度和耐力,打活动靶主要是提高反应速度、距离感和准确度。

  4要经常向高手切磋请教。当散打练到一定程度,要主动请高手切磋指教,这样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不断改进,虚心学习,散打水平才能上到一个新台阶。

  5要注意循序渐进练散打。要一步步来,不能急于求成。学完一个阶段再巩固巩固,然后进行新的学习。

关于柔韧性的修练

一、关于正压腿

在压腿的几种方法里,正压腿是基础,也是习练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练者常存在以下问题:低头、弯腰,急于用头碰脚,胸部和腿之间出现一个大空儿,还有的站不稳,像要后倒似的,甚至出现腿部韧带受伤。要解决以上问题,压腿时可注意以下几点:

1、规范动作,分步进行

(1)初练时,不宜做强度很大的练习。把腿放在与腰同高的物体上,髋部后坐,臀部要平,支撑腿与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压腿脚尖向上并有意识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动,使被压腿成一直线。脚

尖回勾有利于拉长腿部韧带、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长躯干,特别是脊椎。一条腿压几分钟后,

再换另一腿。几天之后,腿部肌肉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时,可进行下一步。

(2)被压腿及支撑腿均挺直,双手按压被压腿膝部,收髋使身体尽量向前俯压,以增强膝关节后之窝肌的

伸展性。

(3)双手按被压腿膝部,髋部后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压,试着以腹部贴大腿,此步成后,可进行下一步

练习;

(4)双手由下抱握被压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压,试着以腹部贴大腿、以胸部贴膝盖。此步成后,可

进行下一步练习。

(5)被压腿与支撑腿挺直,双手搬住脚掌,腹部贴大腿,胸部贴膝盖,试着以额头碰脚尖。此步成后,可

进行下一步练习。

(6)双手搬住脚掌,腹部贴大腿,胸部贴膝盖,试着用嘴触脚尖。此步完成后,进行下一步。

(7)双手搬住脚掌,依上法,用下腭碰脚尖。此步成后,说明正压腿已成。

只有这样一步一步地练习,使躯干与腿部形成一一对应,如腹部与大腿、胸与膝、头与脚尖依次对应接触,才可避免躯干与腿之间出现的空儿。

2、由轻到重,由低到高

压腿时,身体对腿部韧带、肌腱、肌肉施加压力。初练时,用力要轻,当练习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加重压力;如果一开始就施以重力,也许能坚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连走路也难了。腿放的高度应由低到高。将腿放至与腰同高,压到下颌碰到脚尖时,可把腿放在与胸同高的物体上;再练至下颌下碰到脚尖时,可把腿放在与肩同高的物体上,直至把脚放在与头高的物体上。

3、先拉后压,由近及远

初练压腿,因其腿部韧带、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长,不仅徒劳无功,还会使韧带受伤。因此初练时,应先拉长腿部韧带、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后施以振压;振压也要一下一下地进行,不可急于求成。压腿时还要注意躯干与腿部的接触是由近及远的,躯干与腿相应部位的接触顺序是:躯干:腹部—胸部—头部腿部:大腿—膝盖—脚尖,不要一开始就毫无顾忌地用头硬碰脚尖。

4、要意志坚强,持之以恒

进行腿部柔韧性练习,的确枯燥乏味,尤其是练到一定程度,还会有腿、髋部酸痛的感觉,这是练习者出现的类似长跑运动员一样的“疲劳期”,此时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坚强的意志,有苦恒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韧素质与腿功其它素质比较起来,容易发展,也容易消退。此时应善于自我调整,适当减轻下压力度、幅度,减少压腿时间,或是进行踢腿练习,与压踢结合等。只要坚持下去,酸痛的感觉会逐渐消失的,那时你会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兴奋的。

5、压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练习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关节、腿部肌肉的准备活动。因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与肌肉的温度有关,通过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的温暖,降低肌肉内部的粘滞性,有利于腿之柔韧性练习。

二、关于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韧性训练最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巩固压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为实战腿法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踢腿时常出现的问题有:1、重心不稳,甚至摔倒;2、支撑腿脚跟抬起或支撑腿膝部弯曲;3、弯腰凸背。解决上述问题,踢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起腿要轻

腿将要踢起时,要迅速地将身体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将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松,这样才会起腿轻,踢腿快如风。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墙或肋木练习。

2、踢时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摆动,这里有一个加速的过程。踢时髋部要后坐,腿上摆有寸劲。刚刚练习踢腿时,必须保持动作的规范性,宁可踢得刚过胸也不把支撑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弯曲,或是弯腰凸背用头去迎碰脚尖,这些均说明腿的柔韧性训练不到位,韧带还没有拉开。只要坚持压踢结合,常练不辍,定会达到脚碰前额的。

3、落腿应稳

初练者往往踢起腿刚落地,就踢另一腿,从而出现出腿笨重、身体歪斜的现象。这是因为踢出的腿刚落地时,身体的重心还在原支撑腿上,腿下落时转移重心,势必出现上述现象。正确的做法是等腿落实后,身体重心转换已毕再踢出另一腿。其实这样练习也有利于实战中连环腿法的应用。

运动要能够提升能力并避免伤害,热身与拉筋就好像武侠小说里面的基础内

功一样,必须是持之以恒而扎实的;但是,许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领;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并确保安全,以下的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须先热身;比如说,利用小跑步使体温增加,使肌肉与肌腱

处在备战的状态,如此拉筋的成效会提高,也可以减少不当拉筋反而受伤

的机会。

2在拉筋之时不要暂停呼吸;应该很缓慢及深深地呼吸;暂停呼吸,屏气凝

神,会使负氧债增加,动作不协调,拉筋受伤的机会提高。

3在运动之前及之后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记得运动之前要拉筋;而运动后一

身疲倦,便连动都不想动;其实运动之后,虽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须再

缓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纤维重新调理,恢复疲劳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运动时肌肉的条件也会更好。

4拉筋的动作要缓慢而温和,千万不可猛压或急压。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弹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经及肌腱感受小体的神经讯息,而

逐渐地增加伸展的潜力及忍受力。无论是律动式或固定式(连续30秒以上),

只要是缓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讳平常拉压不到的筋,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压,或别人施加外力帮忙;只要用力不当,都会反而造成伤害。

5替换拉筋的肌肉群;对同一个动作,可能有许多肌肉共同组成相同功能的

群体,协同地完成动作;但是这些肌肉,因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动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协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撷

抗肌也必须对等的拉筋;如果协同肌有拉筋的漏网之鱼,在某一些极限动

作便可能登顶不能而受伤;如果撷抗肌没有一些伸展,则在强烈收缩时失

去平衡,也会使之受伤。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觉有点"张力"或"酸",但绝对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张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觉神经元正确地反应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觉,滨临受伤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热身拉筋,是畅快运

动的推进器,也是避免受伤的防护罩;每一个人,必须把握以上的原则,

并建立个人最适合的例行步骤,便之成为习惯;这好像是开车绑安全带一

样,不是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开罚单才要做;而是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车便绑安全带,想运动便热身拉筋;关键都在一念之间

的不存侥幸,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如此,快乐与安全,皆在其中矣。

良好的柔韧性不会妨碍生长,而且有利于生长。保护骨骼肌肉,有效预防伤病。

柔韧的训练,不可能一点苦都不吃。否则根本练不出来。做好吃苦的准备,采用科学的方法,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定可以做到。

祝成功!

参考资料:

http://postbaiducom/fkw=%CE%E4%CA%F5

回答者:龙珂 - 江湖少侠 六级

  1、心态放松

  放松避免了人体主动肌与对抗肌不协调所产生的肌肉能量较大和容易引起或过早疲劳的憋病,使动作由攻击的预备到攻击完成之间动作所费时间最短,也就不至于因肢体紧张僵硬,而使起动迟绶、踢击迟缓、回防亦迟缓。

  2、姿势协调

  踢腿动作的姿势应当遵循一定规律,而这个规律并不是侧踢腿一定要脚跟着力那么呆板,而是说动作姿势应当最省力、最直接,而不应有多余、附加的、会牵制人体发起攻击、并容易产生疲劳或拉长攻击线路的现象出现,这是确保速度的契机。

  不要弯腰,不要把下颌前伸,使喉部显露出来,可以多对着镜子进行练习,有助于养成正确姿势的习惯。在练习中,可一手扶着一个物体,比如说扶着墙壁,另一手叉腰,原地踢腿。这样在身体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踢,可避免出现不正确的姿势。还可以在背后放一棍棍子,用两肘左右夹住棍的两端,将身体姿势做好后,再上步踢腿。

  3、负重练习

  比如用练腿法专用的橡皮筋帮在腿上踢腿,或在腿上绑上沙绑腿踢腿,还有下蹲起立踢腿也是相同的原理。注意的是负重练习要和不负重的练习交替进行,比说绑沙绑腿踢腿30次一组,然后下一组就要不负重的,然后再下一组又是负重的。

  4、瞬时加速

  要掌握踢腿的用力方法,一般要求在腿开始踢摆时不要过去紧张和用力,应比较轻松地摆动。当脚尖摆过膝高时再用力加速。此时主要是大腿前肌群用力收缩,同时躯干保持适度的紧张,也便于下肢肌肉用力。腿落下时,一方面是受重力作用下落,另一方面大腿的后肌群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避免松软的现象。

  5、压踢结合

  要提高速度,一方面要注意压腿与踢腿结合进行,不要只压不踢。

  6、速度练习

  ①速度球练习:此项练习与拳法速度训练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改拳法为腿法。

  ②冲刺跑练习:冲刺跑对于练习移步和出脚速度非常重要,因为在跑的过程中,每秒可出腿7-9次,如果将此速度运用到搏击中去,可使你的技艺有一个飞跃。冲刺跑练习对于提高腿击爆发力也很有用。

  7、控腿弹腿

  一腿站立,另一腿踢出(侧踢),如此保持1分钟,然后逐渐延长至10分钟此为第一步功成,此时两腿之力,已决非常人所能及。之后,可将5公斤重的砖块挂于伸出脚的踝关节上,并到能坚持站10分钟为止。

练散打并不一定是肌肉多,速度需要专们的练习才可以提高。

散打是综合性体育项目,不仅是力量,还要速度,还要反应、格斗中抓住时机、距离判断、预测感等技术,所以并不完全需要大块肌肉群,当然肌肉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有肌肉群当然好了

提高速度的方法有很多,总的大概是;

一、线路,任何拳法、腿法、线路短了,时间节约了,速 度也就快了。

二、肌肉的单一收缩速度、这需要借用器械练习。

三、肌肉彼此的协调、散打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单一肌内群,而是需要多块肌肉群彼此协调才可以完成,而速度就要肌肉群彼此协调。

我可以帮助你,希望我的尽力能让你满意。呵呵

散打,既不是西方的拳击运动,又不是中华传统拳术技击功夫的体现。从散打运动员在赛台上的表现及技术风格来看,其攻防方法运用表现为招法零碎;其自身整体表现为身体与四肢分家,内在的神、意、气机与身法、步法、手法组成的攻防方法亦不统一。

用力的所谓刚柔程度,充其量亦不过类似前人所说“二八是散手”的水平,即硬的多,柔的少,自身阴阳不平衡。

总之,由于散打的理论体系不完整,修炼功夫的技术宗旨体现得不明确,虽吸收了各种搏击、格斗、拳术技击的外在招法,但未能在散打运动员身内“同化统一”,没有一定的法则、规矩,任何攻防方法全凭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观愿望的揣测、想象而施之。故运用时身体各方面名符其实地显现为“散”。

从以上大致分析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拳术功夫的技击和散打运动的格斗,不是一回事,功夫艺境是不一样的。

那么,到底中华传统拳术的技击和散打运动,有哪些本质上的不同呢?下面做一些相互间的比较。

理论体系不同:中华传统拳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武学拳门的结晶,其理论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具体是:运用易经的学说阐明拳术的理、法、术、功,确立修炼和运用拳术的法则、规矩、规律;进一步以道德经学说为理论经典,指导、修炼“拳道”的艺境;以黄帝内经为首的一系列中医理论,认识和阐发拳术修炼时,拳术技术、功夫与人体各方面的关系,阐明拳术健身强体,开慧增智的方法、效果及生化机智的道理;以兵法学说指导拳术攻防的战略和战术原则;以诸子百家学说,包括中国佛学理论,指导传统拳术功夫的修炼与运用。故可以说,中华传统拳术是一门理法术功内容博大精深的学问,故修炼拳术必须明理而知法,按法而修能得术,按术而用见功夫。

中国现代散打,是按照西方体育的模式加上一些人自己的主观见解和愿望,拼凑而成的一种搏斗运动。其理论体系尚未成立,其训练内容和搏击的形式,尚属幼稚时期的表现阶段。

“呼吸”的修炼方法不同。传统拳术以“气沉丹田德润身”为法则,必先以修炼自身的内劲的生成为宗旨,修气沉丹田的逆式呼吸。若用于技击尚须相继修炼“气入丹田、气射丹田、气炸丹田、声田内转”,最后达到内气的意呼吸运动,则能气贯全身,以气催劲,做到以内劲劲势逆运行的方式决定外在攻防招法拳势的运用。

故修炼中华传统拳术功夫,随气沉丹田功夫的成熟,腹部外显的肺呼吸功能横纹,会随功夫艺境的提高而下降,到内在功夫艺境全体透空层次,代表肺呼吸的横纹降至耻骨处。

故此传统拳术功夫,可以根据气沉丹田的功夫的不同艺境,而将功夫层次水平分为五个不同阶段:熟手、好手、巧手、妙手、神手。

在熟手功夫阶段时,气沉丹田功夫成,在剧烈的攻防变化中,呼吸自然就不会憋闷喘满,故可以长时间进行技击而不疲倦。这一方面体现了气沉丹田的逆式呼吸功夫,另一方面说明招呼其实技击应该是最节能的。

散打选手没有此项专门训练的方法,故腹部的肺呼吸线横纹,仍停留在上腹部位(曾多次观察过数位获得过很好名次的散打运动员,其水平最高者,呼吸线亦仅在肚脐上二寸左右),故在散打攻防运动中易生喘满、呼吸急促、气喘吁吁的现象,不能坚持长时间的搏斗,易产生疲劳而不能充分发挥拳脚的效用。其根本原因是现代散打乃“用心耗精”的一种运动形式。

传统拳术攻防招法的运用,讲求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相互主从而用,形体要求具备虚实分明的外六合而又柔弱无骨的功夫艺境,攻防变化依从曲化直发的法则,柔化刚发地运用,随势而变,因势而用。讲求身法立如平准、活似车轮、中土不理位、阴阳遁使、以定用手、以重击中,攻防功夫任自然。

“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处处讲章法,时时见功夫;“闪展腾挪,拿打踢摔”,招招讲技巧,法法见艺境,故从熟手功夫起就可做到攻防变化流畅、自然。

散打运动的攻防方法的运用,表现为仅见手、足部位的击打,运动员身体内部的法则、规矩,毫无中华传统拳术身法、步法、手法等全方位内在统一协调的功夫的味道可言。相互攻防变化显示的是力量的较量和顶、偏、丢、抗等方法的抗争。

传统拳术讲求攻防招法“劲、形阴阳合一”,“内练丹田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外功夫合一,即内劲和形体筋劲骨力的配合运用,由此产生招法的拳势。有劲形顺从、逆从两种具体方法,同样的招法会有不同的艺境效果,处处体现出运用刚柔的技术、技巧;身法、手法、步法,内外一气贯穿,周身一家功夫艺境的运用,其特点是用必打犯而不伤人。

散打运动员身上没有内外功夫修炼和运用的区别,其训练方法是“直接以形体锻炼攻防方法,而又直接用于攻防之中”,只凭自己本有的筋劲骨力的形体,再加上主观的运用力量、速度,来施用于攻防方法中。

外在身体的某种松活,并不体现中华其实讲求的柔韧,仍属形体僵硬的运用。因为散打教练和运动员都不遵从“成非所练,得非所求”这一传统拳术功夫修炼的法则,故散打运动员所采用的攻防方法不容易掌握分寸和做到适度。

传统拳术,修炼的是“有限的攻防招法,无限的变化运用”。“一手变八手,八手变一招”的变化法则、“一手拆八手,八手破一招”的拆手法则,此两者合用,便是拳术攻防的“拆变”法则,双方较技的拆变艺境无穷。

传统拳术功夫,技术、技巧、招法、拳势,练习与运用是有分别的,“大练小使,知常达变”,就是“练用有别”的修炼法则和运用法则。

散打的攻防方法,体现的是练、用相同,怎样练攻防方法,就怎么用攻防方法,很少存在或根本就没有一法多变的运用方法,故观看散打运动的竞技比赛,对传统拳术的好手来言是毫无吸引力的。

传统拳术讲求攻防手法的运用是“出手不见手,见手不为能”;“打人不见手,见手必定有。”说的是明招暗手为法则,即“拳花一大片,真打一条线”,故能招中套招、法中有法。

腿法中踢、扫、勾、挂、蹬、点、拦、绊皆在手法中相机而用,绝不会单纯明用腿法的踢、点、蹬、绊的,因为“出腿半边空”,明用则对手易破,自己不得变化。

散打运动员所施用的手法、踢法,乃明使明用,上用手法和下用腿法毫无内在的有机联系,不讲攻防的轻重缓急节奏,一味的力量加速度。有是散打运动中的摔法,更显出运动员对摔法理解和认识的肤浅。摔法在传统拳术中有“打摔、踢摔、剪摔、绊摔的分别以及肘法简摔、靠法抖摔等等,不应出现搂抱、撕缠不开的现象,各种摔法的运用皆在瞬间完成。

从以上几个具体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中华拳术攻防之道和现在流行的“现代散打“运动的竞技内容,确实存在理、法、术、功等练习和运用各个方面本质上的的区别。但若从都是人体赤手空拳的格斗方式这一共性着眼,从事散打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完全可以将传统拳术的理、法、术、功的内容,传统拳术修炼和运用的方法准则,攻防招法,变化运用的法则等“移植”到散打运动中去,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攻防技术、技巧,可使散打竞技比赛的质量水平迅速提高,使散打运动员训练自身内在攻防技术、法则、规矩的内容和运用攻防方法、准则的内容充实起来,才能保证这项现代兴起的搏击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如果散打运动移植传统拳术的理、法、术、功的工作做得好且质量高,散打竞技才可当之无愧地归于中华武术这一大旗之下,比赛才会更精彩,才能体现出中华传统拳术这一国粹的精华,国之瑰宝的价值。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1979年散手在我国成为竞技的比赛项目。在80厘米高,8米见方的擂台上进行比赛。散手比赛允许使用踢、打、摔等各种武术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许使用擒拿,不许攻击喉、裆等要害部位;运动员分体重、穿护具在相同的条件下平等竞争。在对敌斗争中这些界限就没有了,军警对敌斗争就专寻对手的要害部位击打。使用的招法也比较凶狠,杀伤力较大。

散打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散打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它从先辈的生产劳动,生存斗争缘起,但又服务于此,演化至今成为华夏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取自下而上、猎取食物,长期与野兽搏斗,学会了与野兽搏斗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如:拳打、脚踢、抱摔等简单的散打技术,并学会了一些野兽猎取食物的本领,如:猫扑、狗闪、虎跳、鹰翻等。春秋战国时期,散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受到了人民的重视。

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有攻必有防,攻防是一对矛盾体,在散打中双方总想办法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运动员总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训练的。经过长期训练运动员掌握了散打技术,遇敌而不慌,与敌方突然袭击的一瞬间能迅速地做出相应的防守和防反动作。在激烈的打斗中击中没有经过散打训练的人较为容易,同时也能防守对方的一些进攻,即使被对方击,抗击能力也比一般人强。妇女掌握几种散打技术,对防身更有好处,因为妇女因其固的生理特点,又容易受恶人欺凌、受邪恶威胁,妇女在与歹徒搏斗的关键时刻突然使用擒拿或攻击歹徒要害处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公安人员和武警战士、保卫人员等掌握一些散打技术,对保卫人员生命安全,维护国家财产,打击犯罪分子,对他们使用铁的手腕能起到圈套的作用。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练习散打能培养机智、顽强、勇敢、灵活、果断等意志品质。至于强身健体,凡是参加散打运动的人都能体会到,散打运动员的强健体魄是从散打训练中得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3596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