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练短跑的人:
一、身体形态
短跑运动员的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踺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提出以下指标。
1、身高
身体整体比例,下体要明显长于上肢,比例最好是6:4。
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但从总体看,高水平的运动员大多是身材较高者。根据国内外资料,《田径教学训练大纲》提出以下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75±5厘米,男子400米运动员为180±5厘米;女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65±5厘米,女子400米运动员为170±5厘米,并对各阶段选材应达到的身高提出了相应要求。对有特殊才能的矮个子运动员也不可忽视。
2、大、小腿
大腿越短越好,这样跑起来大腿的做功半径就小,频率自然就快。
小腿腓肠肌(腿肚)肌肉类型短跑最好为块状,跳跃最好为槽状。
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十足高)×100] 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因此大小腿长的比值应力求小些,要求≤100%,最好≤95%。
3、脚踝围
脚踝纤细,这样落地时脚下很干净,太粗则不灵活。
(踝围/跟腱长×100)与比跟腱长[跟腱长/(小腿+足高)×100] 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因此,比踝围应力求小些(≤100%,最好≤95%);比跟腱长应力求大些(≥50%,最好≥55%)。
4、手臂
双臂臂展不易太长,不然摆臂的时候做功太大,力量转移,重心不稳
5、脚弓
脚弓要明显成弓状,扁平足无论从速度、爆发力、耐力都不适宜训练。
二、生理机能
心肺功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血色素男子120~140克以上,女子105~125克以上,比肺活量≥75,台阶指数105~115。
三、成绩动态及运动素质
1、成绩动态 分析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经历发现,他们大多在13~18岁开始专项训练,达到最佳成绩的年龄为男子25~26岁、女子23~25岁,达到最佳成绩需用8~9年的训练,而且起始成绩都较高。早期短跑成绩与进展速度反映了先天赋予的快跑能力和短跑潜力,是短跑运动员选材中直觉而客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2、运动素质 短跑成绩取决于速度、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这些素质与遗传关系密切,是选材的测试重点。原苏联科研人员通过多年观察研究,认为根据系统训练一年半后素质增长速度预测短跑潜力准确性较高。那些素质起点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的少年,将是天才的短跑选手。
四、技术方面
合理的途中跑技术是步幅开阔,蹬伸有力,摆动积极,步频较快,动作轻松,向前效果好,重心稳定,躯干保持适度前倾,摆臂积极有力,跑得直线性好。根据短跑技术特点,提出以下3项指标:
1、支撑时间 优秀短跑选手快跑时蹬离支点特别快(约008~009秒),腾空阶段较长,这是一个具有预测性的生物力学特征。
2、步频指数(100米跑平均每秒步数×身高) 研究表明,步频在生长发育期不因年龄增长而变化,步频指数随身高的增长而变大,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数较高(≥74~81)
3、步幅指数(100米平均步幅÷身高) 生长发育期,步幅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的。由于速度=步频×步幅,故随着年龄增长,速度提高主要是步幅增长的结果。研究表明,步幅增长一般与身高成等比关系,其指数往往是一个常量。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数较高(≥107~124)
五、心理特征
1、反应速度快(尤其是听~动反应,属于有意识的意志行动,对提高技术和成绩有良好影响),速度感觉好(准确估计自己跑速、正确分配力量及灵活调节速度),感知敏感性强(提高动作频率与改进技术的心理前提)以及有“想跑得很快”的强烈愿望,是优秀短跑选手的重要心理特征。
2、可通过简单反应时、起跑反应时、50米速度知觉、100米速度预先估计以及坐姿脚踏频率等指标来测定。起跑反应时(米s)为男210、女234,听觉反应时为男268、女225,动觉时间误差率为男1399%、女1469%。百米速度预先估计误差率男女均为114%,坐姿踏脚5秒次数为男5545、女5130,这些可作为短跑运动员心理选材与评价的参考。
如果你曾留意过田径项目的全国纪录,你就会发现,在20世纪末这些纪录便都被打破了。另外,此时的田径运动员比70年代的运动员,肌肉线条更加明显,肌肉也更加发达。这都得益于力量训练。
那么跑者进行力量训练具体都有哪些好处,又该如何进行力量训练呢?
力量训练对跑步者有什么益处
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刺激肌肉的收缩,使肌力增强并让肌肉产生适应性。肌肉在跑步中主要有三大功能:做功、维持平衡、减少关节受损。
做功
主要指小腿的折叠、大腿的上提以及摆臂,良好的肌力会使这些动作变的流畅并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能量损耗。这样可以让你可以跑得更快、发力模式更好。
维持身体的平衡
我们之所以不会像小朋友刚开始跑步那样歪歪扭扭,就是因为我们的深层肌肉更加有力。有力的肌肉帮助我们维持了身体平衡,而且让动作变得协调。
减少关节受损
良好的核心肌群可以减少髋关节的旋转,有力的下肢肌群可以帮我们增加缓冲力。
你讲得并不完全对。短跑依靠的不完全是小腿,对人的他它肌肉也需要加强锻炼,速度才能提上来。
下面给你推荐一些锻炼方法:
1、快慢交替小步跑
缩小跑的动作幅度,加快动作频率。
方法:①快慢节奏变化练习;②逐渐过渡到加速跑练习。练习距离60米~80米。要求是上下肢动作协调放松,快频率,前脚掌积极扒地。
2、原地快慢交替摆臂
摆臂不仅能维持跑动中的身体平衡,促进支撑腿的后蹬,同时也促进腿的摆动频率。
方法:原地站立,听击掌信号做练习。击掌要有快慢节奏,一般是慢一快一慢。每次练习2—3组,每组15″—20″。要求是肩关节放松,有耸动感。前摆时注意向前用力。
3、高抬腿跑
增强大腿前群肌肉力量和髋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发展小腿肌肉力量和膝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动作频率。
方法:①原地或支撑练习,定时(10″~15″)或定次(50次~60次);②行进间练习,从慢到快,逐渐对渡到途中跑(亦可加信号节奏);④原地负重(轻沙袋系于小腿上部)练习,方法同①;要求是大腿与躯干成直角,支撑腿蹬伸充分,提高重心,防止上体前倾或后倒。
4、交换跳步推举轻杠铃
发展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方法:原地进行,定时(20″~30″)或定次数的成组练习。要求是循序渐进,要有一定的速率。
5、牵引跑
改善动作频率,提高刺激阀限。
方法:跟随跑、下坡跑或顺风跑。练习距离在20米左右。要求是以最大努力做练习。改善步幅的练习方法。
由于短跑速度快,强度高,在短跑中也应该注意保护自己。下面是短跑的注意事项:
1、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2、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3、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4、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冒。长跑时所穿的鞋袜应柔软和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