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有哪些神经

上肢有哪些神经,第1张

(1) 胸长神经(C5、7)于锁骨上方发于臂丛,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此肌。此神经损伤,前锯肌麻痹,表现为“翼状肩”,上肢上举困难。

(2) 胸背神经(C6、8)起自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下行,分布于背阔肌。

(3) 肌皮神经(hmusculocutaneus)(C5、7)(图10—85、86)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4)正中神经(nmedianus)(C5、7)(图10—85、86)由来自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个根合成,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肱动脉下行到肘窝,继在前臂指浅、深屈肌之间沿前臂正中下行。经腕至手掌,发出正中神经掌支(返支),进入鱼际,发出3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3条指掌侧固有神经至1~4指相对缘。(图10-87) 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肘部和前臂发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前臂屈肌及旋前肌。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一、二蚓状肌。发皮支:支配手掌桡侧2/3的皮肤,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皮肤,以及其背面中节和远节的皮肤。 正中神经损伤可致:①运动障碍: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做对掌动作。②感觉障碍:上述皮肤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食、中指远节关节最为明显。③肌肉萎缩:鱼际肌萎缩,手常变平坦称为“猿手”。

(5)尺神经(nulnaris)(C7、T1)(图10-85、86)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随肱动脉下行,在臂中部转向后下,经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沟,进入前臂。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紧贴骨面,骨折时易受损伤。尺神经在前臂尺侧腕屈肌深面随尺动脉下行,至桡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尺神经手背支,本干下行称尺神经掌支,经豌豆骨桡侧分浅、深支入手掌(图10—8889)。 尺神经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全部骨间肌及第三、四蚓状肌。浅支在手掌分布于小鱼际的皮肤和尺侧一个半指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皮肤(第3、4指相邻侧只分布于近节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损伤后可致:①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环指与小指末节不能屈曲。②感觉障碍:尺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而小鱼际及小指感觉丧失。③肌肉萎缩:小鱼际平坦,由于骨间肌及蚓状肌萎缩,掌骨间隙出现深沟,各掌指关节过度后伸,第 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表现为“爪形手”。

(6)桡神经(nradialis)(C5、8)(图10—89、91)发自臂丛后束的粗大神经,初在腋动脉后方,继而伴随肱深动脉向后,在肱三头肌深面紧贴肱骨体的桡神经沟向下外行,到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浅支与深支。 ①浅支:在肱桡肌深面,伴桡动脉下行,至前臂中、下1/3交界处转向手背,分布于手背桡侧半的皮肤以及桡侧二个半指背面的皮肤(图10—86、88)。 ②深支:较粗、主要为肌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侧,在深、浅肌之间下降,分数支,其长支可达腕部。(图-89) 桡神经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后群所有伸肌和旋后肌。 桡神经皮支:分布于臂、前臂背侧和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二个半手指皮肤(图10—88)。 肱骨干骨折易伤及桡神经,表现为①运动障碍:不能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前臂旋后功能减弱。②感觉障碍:前臂背侧皮肤及手背桡侧半感觉迟钝,“虎口”区皮肤感觉丧失。③抬前臂时,由于伸肌瘫痪及重力作用,出现“垂腕征”(图10—90)。 7腋神经(nradialis)(图10—89)发自臂丛后束,伴旋肱后动脉向后,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其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绕三角肌后缘分布于肩部和臂部上1/3外侧面皮肤。 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可损伤腋神经,表现为:①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②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③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1臂丛神经根损伤  (1)上臂丛神经根(颈5~7)损伤  腋、肌皮、肩胛上神经及肩胛背神经麻痹,桡、正中神经部分麻痹。肩关节不能外展与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腕关节虽能屈伸但肌力减弱,前臂旋转亦有障碍,手指活动尚属正常,上肢伸面感觉大部分缺失。三角肌、冈上下肌、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肱桡肌、旋后肌等出现瘫痪或部分瘫痪。(2)下臂丛神经根(颈8胸1)损伤  尺神经麻痹,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受损,正中、桡神经部分麻痹。手的功能丧失或发生严重障碍,肩、肘、腕关节活动尚好,患侧常出现Horner征。手内肌全部萎缩,骨间肌尤其明显,手指不能屈伸或有严重障碍,拇指不能掌侧外展,前臂及手部尺侧皮肤感觉缺失。尺侧腕屈肌、指深浅屈肌、大小鱼际肌群、全部蚓状肌与骨间肌出现瘫痪。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部分瘫痪。(3)全臂丛损伤  早期整个上肢呈迟缓性麻痹,各关节不能主动运动,但被动运动正常。由于斜方肌受副神经支配,耸肩运动可存在。上肢感觉除臂内侧因肋间臂神经来自第2间神经尚存在外,其余全部丧失。上肢腱反射全部消失,温度略低,肢体远端肿胀。Horner征阳性。晚期上肢肌肉显著萎缩,各关节常因关节囊挛缩而致被动活动受限,尤以肩关节与指关节严重。2臂丛神经干损伤  (1)上干损伤  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和上臂丛神经根损伤相似。(2)中干损伤  独立损伤极少见,但可见于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修复术切断颈7神经根或中干时。仅有示、中指指腹麻木,伸肌群肌力减弱等,可在2周后逐渐恢复。(3)下干损伤  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和下臂丛神经根损伤类同。3臂丛神经束损伤  (1)外侧束损伤  肌皮、正中神经外侧根与胸前外侧神经麻痹。肘关节不能屈,或虽能屈(肱桡肌代偿)但肱二头肌麻痹;前臂能旋前但旋前圆肌麻痹,腕关节能屈但桡侧腕屈肌麻痹,上肢的其他关节活动尚属正常。前臂桡侧缘感觉缺失。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与胸大肌锁骨部瘫痪,肩关节与手部诸关节的运动尚属正常。(2)内侧束损伤  尺、正中神经内侧根与胸前内侧神经麻痹。手内部肌与前臂屈指肌全部瘫痪,手指不能屈伸(掌指关节能伸直),拇指不能掌侧外展,不能对掌、对指,手无功能。前臂内侧及手部尺侧感觉消失。手呈扁平手和爪形手畸形。肩、肘关节功能正常。内侧束损伤和颈8胸1神经根损伤表现类似,但后者常有胸大肌(胸肋部)、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麻痹,前者则无此现象。(3)后束损伤  肩胛下神经支配的肩胛下肌、大圆肌;胸背神经支配的背阔肌;腋神经支配的三角肌、小圆肌;桡神经支配的上臂和前臂伸肌群瘫痪。肩关节不能外展,上臂不能旋内,肘与腕关节不能背伸,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直和桡侧外展,肩外侧、前臂背面和手背桡侧半的感觉障碍或丧失。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肩部肌群又称为三角肌群都不陌生,它也是一般大家都会列入训练课表内的训练肌群部位,但是肩部除了三角肌群的训练之外,另外,还有一个负责肩部稳定性与活动度的旋转肌群(Rotator cuff muscles),它主要由棘上肌(supraspinatus)、棘下肌(infraspinatus)、小圆肌(teres minor)和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这四条连接肩胛骨与肱骨的肌肉协同运作,让肩关节可以做出复杂的三度空间动作,也可让手臂进行上举、旋转与伸展等动作。

肩部除了三角肌群的训练之外,还有一个负责肩部稳定性与活动度的旋转肌群(Rotator cuff muscles)。

虽然,旋转肌群被归类于小肌群,并不是主要力量的来源肌群,但它在肩关节上扮演着上臂肱骨与肩膀的重要角色,当你旋转肌群受到损伤的时后,就会直接影响到肩关节的稳定度,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将下列这三种训练动作加入课表内,来强化稳定肩关节的旋转肌它更为强壮,也能避免伤害的发生。

动作 1 肩膀外旋

我们可以使用弹力带或拉力绳来做训练,首先,将绳子一头固定住另一头用手握住,将手肘弯曲90度让上臂与前臂成直角,同时,挺胸收紧肩胛骨并把肩膀往后移下压,上臂贴紧身体接着慢慢手臂用力往外拉,每组约做10~15下。

动作 2 肩膀内旋

同样可以使用弹力带或拉力绳来做训练,操作方式与肩外旋训练正好相反,它是用手臂慢慢往内拉,一样挺胸收紧肩胛骨并把肩膀往后移下压,上臂贴紧身体让手肘弯曲90度让上臂与前臂成直角,每组约做10~15下。

动作 3 肩膀水平外展

除了上面两个内外旋的动作,我们还可以使用垂直的旋转方式来做训练,同样可以使用弹力带或拉力绳来做训练,首先,将上臂往上抬至与肩膀平行,手肘弯曲90度前臂向前握住弹力带,接着将肩膀慢慢往后旋转,上臂保持不动前臂转至约与身体平行,手掌握拳朝上的位置即可,然后再慢慢回复至起始位置,这个动作要注意不可耸肩,主要是旋转上臂而非将手肘往后方拉,每组约做10~15下。

肩袖损伤系指肩袖肌腱或合并肩峰下滑囊的损伤性炎症病变,肩袖肌腱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4个肌腱组成,附着在肱骨大结节和解剖颈边缘。主要功能是使肱骨头紧密靠着肩关节盂,起稳定肩关节作用及协同三角肌实现上肢外展的功能。当网球运动员正反手击球、挥拍、高压扣球和发球时,由于过分地伸展肩关节附近的肌腱,肩关节反复完成超常范围的运动,而肩袖肌腱周围有肩峰和喙肩韧带,反复强力的伸展运动,使肌腱袖与骨及韧带不断摩擦,或肌肉的反复牵拉,使肌腱、滑囊发生微细损伤或劳损,若不及时治疗,则会使伤势加剧甚至恶化。肩袖损伤发生后肩外展疼痛,有时疼痛会向上臂和颈部放射,肩外展或伴有内、外旋时,疼痛加重。压痛局限于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疼痛弧试验阳性。上臂外展上举时,60°以内不痛,60~120°内出现疼痛,超过120°则疼痛消失。

治疗方法如下:

(1)急性肩袖损伤的治疗在急性肩袖损伤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冷疗,并暂停致伤动作的练习,然后使用抗炎药物、热疗和超声波治疗。功能恢复和治疗要同时进行,否则容易复发。治疗一定疗程后要逐渐加强肩袖及周围肌肉力量的练习。

(2)早期肩袖损伤的治疗对轻微的早期肩袖损伤,由于热身后疼痛缓解,基本上不妨碍网球练习,只要注意患肢适当地放松和休息,及时调整和改变专项训练负荷量,即可使症状逐渐消失。对于症状明显、肩关节受限制和疼痛加剧的患者,应暂停专项训练,使患肢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同时,局部关节腔内可注射强的松龙、1%~2%盐酸普鲁卡因,并配合局部理疗,如红外线、热敷、蒸熏等,外敷一些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草药,如红花、乳香、木通、独活、木香、松节、续断、宫桂和紫荆皮等,其治疗效果明显。

(3)后期肩袖损伤的治疗对后期肩袖损伤患者,若已粘连者,可运用推摩、擦摩、揉捏、搓、运拉、分筋和点穴等手法按摩,以放松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侧副韧带。对于后期已有明显伤痛或骨质改变者,应尽快考虑手术治疗以消除病痛,手术还可大大改善肩袖肌腱的屈伸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079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