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各个运动(屈)分别由哪些肌肉支配

肩关节各个运动(屈)分别由哪些肌肉支配,第1张

肩关节: 肩关节的主要运动是: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 完成动作的主要肌肉: 前屈: 三角肌(前束)、胸大肌、喙肱肌、肱二头肌。 后伸: 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束)、胸大肌、和背阔肌。 

外展:三角肌(中束)、冈上肌。 内收: 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前、后束)、喙肱肌、肱三头肌。 内旋: 肩胛下肌、大圆肌、三角肌、胸大肌和背阔肌。 外旋: 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 上举动作,需要动员的肌肉是:三角肌、冈上肌、斜方肌、和前锯肌。

扩展资料:

三角肌区,指该肌所在的区域。此区皮肤较厚,浅筋膜较致密,有腋神经的臂外侧上皮神经分布。三角肌从前、外、后包绕肩关节。

腋神经的前支支配三角肌的 前部与中部,其后支支配三角肌的后部和小圆肌。旋肱后血管与腋神经伴行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向前与旋肱前血管吻合。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可伤及腋神经,致三角肌麻痹, 日后可形成“方肩”,而肩关节脱位时,亦有“方肩”表现,须加以鉴别。

肩胛区,指肩胛骨后面的区域。此区皮肤厚,浅筋膜致密;肌肉由浅入深为斜方肌,背阔肌,冈上、下肌,小、大圆肌;肌的深面为肩胛骨。

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锁骨上部,和肩胛上血管分别经肩胛上横 韧带的深面和浅面,分布于冈上、下肌。肩峰下囊位于肩峰与冈上肌腱之间,向前可延至喙肩韧带下方。三角肌下囊位于三角肌中部上份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两囊可彼此交通, 当臂外展时起滑动作用。

-肩关节

-肩部

  听你说你上身很瘦,而且身高很高,所以练起来成长速度会很快,而且练一段时间以后效果会非常明显。

  你的训练方法有待改进(别介意了,我直说了哦,今年夏天刚刚考上的健美教练证)

  一训练的方向:

  1如果你只是想训练上身的话,胸肌是非练不可的,把最经典的动作卧推一定要加上。(刚开始不用动作的种类特别多,就平板卧推(胸大肌),上斜卧推(胸大肌上缘),双杠臂屈伸(胸大肌下缘)就好。

  2其次是背阔肌,很多健美爱好者忽略背阔肌的训练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胸大肌和背阔肌是对抗肌,胸大肌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背阔肌影响,其次,练习背阔肌的时候,一般都选择宽握引体向上,初学者也可以采用反手窄握引体向上,对二头肌和小臂还有三角肌,三头肌根部的肌肉的刺激很强(绝对比你单练这些部位的效果好得多),因为组合动作更有利于肌肉群的彻底舒展,更好的更深的刺激到肌肉的每一个角落。

  3其三,就是你练习的三角肌,基本动作是杠铃推举,哑铃推举,这是最好的两个动作。很多健美爱好者喜欢做哑铃侧平举和哑铃前平举,这两个动作也不错,不过更适合肌肉块已经很大,但是局部看起来不够明显的资深健美运动员做,对于健身一年以内的人,我建议不要过分重视这两个动作(因为实在效果没有推举好,而且差很远)

  4腹部,腹肌是典型的小肌肉快群,是很难练出来的,以为它的恢复速度很快,所以不同于其它肌肉块的练法,练习腹肌的时候每组都要做到力竭才行。不过你瘦,腹肌很容易出行。

  二:训练的组数,和每组次数还有时间间隔

  我上面说的动作,每天固定只练一个部位,这样刺激会非常充分,千万不要混练,不要以为你练10分钟,长10单位的肌肉,你练20分钟,就会长20单位的肌肉,不是成正比例的。

  你同一个部位练10分钟,长的肌肉如果是10单位的话,你练20分钟,可能就会长30单位,半个小时就有50单位了。明白?

  每天训练一个部位的话,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足,50分钟就好,我说的每个动作四组,(腹肌除外,腹肌可以天天练) 每一组做12-15个太多了!!!!如果一个重量你一组做8-12个就感到力竭的话,这个重量就是合适的,如果你能做到13个,这个重量就轻了。每一组和每一组之间的休息时间最好在90s,重量很大的话也可以控制在120s

  三,最后我来解答一下你的关于营养补剂方面的知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很重要,不过你初学者,无论是吃还是不吃蛋白粉都会成长很快,所以现在蛋白粉暂时没什么必要。但是蛋白质一定要摄入!!!动物的瘦肉(以牛肉最佳,鸡腿明显没有牛肉给力)、鸡蛋、牛奶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吃鸡蛋的时候,蛋黄不能多吃,胆固醇含量很高,会增加胆囊的负担。多吃蛋清就好,我的老教练(我们全区健美比赛70kg级第三)告诉我一般吃3、4个就ok,牛奶一般250毫升就好,肉类能多吃就多吃,同时也要适当补充能量,米饭面条自然不用说,注意健身之前可以吃几个香蕉之类的水果。

  四,再来说一下生活习惯的问题,千万不能熬夜,训练一般放在下午三点以后,尽量午睡,不要喝酒抽烟。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在睡眠的时候才是肌肉蛋白质合成的高峰期。健美运动员一般都是少食多餐,有一定的科学原理,不过一日三餐的传统饮食规律也是可以的。

  我健美两年了,现在身高170cm,体重65kg,卧推85kg,不能说肌肉猛男,但也不赖,因为脂肪很少,所以肌肉很漂亮,我在健身的时候也曾经走过许多弯路,上面都是我总结的很实用的经验,对初学者是很有帮助的,希望你能早日练出来自己理想的体格!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手臂线讨论3:臂线与下肢路线的比较

功能线&后功能线

后功能线如何应用?(产后的人如何调整)

下肢:髋骨,股骨,胫骨(粗),腓骨,足

上肢: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手

无论从骨骼的构造还是从数量来讲,上肢与下肢都极具相似性。大臂骨与股骨相似。

除了在骨骼方面类似之外,肌肉同样也表现出了相似性。

p187总结:人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四肢是如何发育而来的?完成这些对比性的研究,对于功能性的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协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的。

激痛点,可以缓解客户疼痛,可以让关节灵活度变大,but在人们的印象中觉得我疼痛了,我的疼痛减轻了,那么我是不是就能够认为我的问题解决了呢?实质上这属于最低的需求。

什么叫功能性训练、功能性康复?实质上我们要去做到的就是要尽可能的让客户回复到它应有的功能状态来,甚至都要超过他原有的功能状态。如果超过应有的功能状态,我们会发现,这个人无论精神状态还是他的关节肌肉的协调性都是非常好的, 我们最终是要建立客户的协调性 。(功能线当中就会讲到协调性。)

p188 段1。 臂前深线连接大拇指的内侧,如同下肢的前深线连接到内侧的足弓与大脚趾;臂后深线连接至小拇指,如同体侧线连接到外侧的足弓与第五跖骨。

臂后深线肱三头肌与前表线股四头肌

臂前深线肱二头肌-胸小肌,后表线股二头肌-骶结节韧带

臂前表线胸大肌-背阔肌,前深线腰肌与其他屈肌

髂肌对应肩胛下肌

臀小肌对应冈下肌

臀中肌对应三角肌

三角肌分为前中后三束

髋外展肌从前到后依次是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

阔筋膜张肌+臀大肌=髋部三角肌

以步态为例,人走路时要迈开两条腿,同时,也是摆动两个手臂的。摆臂你迈腿都是有肌肉参与的,如果某个人上肢的力量,肌肉力量到位,很多东西就可以让步态更好,肩膀也会变得更好。

功能线应用的比较多,尤其在处理产后的客户中。

首先了解客户的第一需求很重要。要沟通,学会走进客户的世界。

做功能康复时最忌讳①自以为是,②走进不了客户的世界。

功能线从臂线开始,跨过躯干表面,延伸到对侧骨盆和下肢。其中一条跨过身体的前侧,另一条跨过身体的后侧。因此左右两条线跨过躯干呈x线。第三条线为同侧功能线,从肩延伸到同侧膝关节内侧。

功能线分三条,前、侧、后功能线。前功能线和后功能线用的比较多。

功能线从手臂线开始,这是一种连接。手臂决定功能线的强度。如果一个人的胳膊很细,没有力气,一天就在电脑前,其功能线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功能线很少发挥调控站姿的作用。

姿势分三种:站、坐、卧。训练时,可采用仰卧位(训练前功能线),俯卧位(训练后功能线),侧卧位(训练侧功能线)。

功能线主要借助对侧力量的补充而发挥稳定和平衡功能,或者增加推力。例如投标枪或投掷棒球

功能线向下传递拉力,或向上提供稳定力,以固定上肢的支撑部。

在躯干和大腿之间,在最核心的地方在腰和骨盆、大腿中段。上肢的调整当中,对于功能线的调整是特别重要的。

例如对于扣肩的人。

有一种常见的姿势代偿模式与功能线有关,那就是明显的旋转倾向。它常常与惯用手或特定动作有关,此动作影响到六条功能线的张力与协调性。

旋转倾向:指很多人发生躯干的扭转,或有的人发生骨盆的扭转。

惯用手或特定动作:经常用右手的人去干,或多或少向左侧发生扭转,与职业有关,如理发师化妆师。

除了侧功能线外,前功能线与后功能线都有交叉。

六条功能线分别指:前功能线×2,后功能线×2,侧功能线×2

功能线跨越身体与对侧肢带连接,使力臂延长,肢体运动就能获得更多的驱动力及准确度。功能线呈螺旋形分布,并且总是以螺旋模式起作用。

交叉训练,如激活右侧胸大肌,右腹直肌,然后马上激活左侧的长收肌和耻骨肌。

后功能线

后功能线BFL,起始于背阔肌远端,向下到达背阔肌中心部位稍下方,与腰骶筋膜表层结合。

腰骶筋膜=胸腰筋膜,这里的张力特别重要。腰下背部的慢痛,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胸腰筋膜这儿的张力出现了问题。

后功能线连接臀大肌、股外侧肌 。所以激活臀中肌,股外侧肌非常重要。

髂胫束前面的支线,对于膝关节的疼痛的处理非常有帮助。

后功能线如何应用?首先关注背阔肌、臀大肌。 这种交叉的方式对于一个关节的影响特别重要,这个关节是骶髂关节。如图

任何关节的稳定就是两种稳定:结构性(靠韧带),功能性(靠肌肉)的稳定。

正常人群中,一个关节的稳定是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但有一些人出现韧带拉伤、关节松动了,要重新进行稳定的话,只有进行肌肉的训练,即功能性的稳定。

腘绳肌的过度拉伸、久坐的人等等,导致骶髂关节疼痛的人,排除骶髂关节炎,只要因为姿势引发的,或者不稳定引发的,尤其产后的人。

产后的人中有的人会出现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恰恰为骶髂关节的不稳定埋下了不好的因子。在怀孕过程中骨盆的状态,随着宝宝进入骨盆,骨盆呈现向外旋的状态(例如抓住衣服向后拉,就是外旋),骶髂关节受到挤压而出现疼痛。

在怀孕过程中,腰部的过度凸出,臀中肌的无力,尤其对于不经常运动的妈妈们,出现下背痛怎么都解决不了,会发现10个人里有5成的人,不是胸腰筋膜的疼痛,而是骶髂关节的问题☞松动,剩下5成里有一部分人臀中肌无力,还有一部分人是骨盆不稳定造成的。

后功能线对于稳定骶髂有怎样的意义?就是功能性稳定 。

如做一个骶髂关节功能性稳定的动作,必须做 骨盆的内旋运动 。

给产后的人做一些功能型运动,在怀孕的过程中,很多女性的骨盆出现了向外旋、肌肉的无力,造成骨盆不稳定,要做骨盆的内旋运动(翘臀的动作就是骨盆的内旋运动)。

骨盆本身不能主动做运动,靠下肢或脊柱。脊柱下面连着的骶骨,在骨盆中间,下肢在骨盆两端,所以下肢的调整特别重要,用髋内旋的运动来完成骨盆的内旋运动。

在骨盆修复中,让客户去做髋内旋运动,在仰卧、站立、行走时分别去做。如让客户仰卧去做,让骨盆、骶髂、髋关节不负重,在这种情况下来完成骨盆的内旋训练。从20-30-40-50每天递增。

之后站立做髋内旋运动,脚下踩于瑜伽砖,让悬空的腿做内旋运动。这是自负重。第二周。

第三周,做髋内旋走路。

先把髋内旋做好,髋内旋可以帮助臀大肌建立弹性,对于后功能线都有拉伸。如在做髋内旋运动时,仰卧、俯卧、侧卧、站立、行走去做。通过三周时间,骨盆得到很好训练,接下来该固定骶髂关节了,练臀大肌、背阔肌。

骨盆的问题有很多人都是单侧的,如图,右侧骶髂关节痛。

例以产妇为例,产后2个月,右侧骶髂关节痛。①先练习以上步骤,做髋内旋运动,练习三周。

②右侧骶髂痛,就做右侧臀大肌和左侧背阔肌的训练。

背阔肌训练时,背阔肌有一个动作在肌电图中得到最大显示,手臂后伸+内收,同时完成这一动作。但很多人很容易做错,就是让手臂贴着后背来走,这没有让背阔肌得到最好的最大能力的训练。

臀大肌训练目前容易走向几个误区,臀大肌的2区,一直训练不到。

臀大肌靠近骶骨的一侧很容易练的,但会发现②区与股外侧肌、腘绳肌、髂胫束交接的地方很多人练习不到,导致臀形出不来。

激活的前提是让肌肉先启动☞启动=变硬。

在后功能线中,特别强调背阔肌、臀大肌的联合性协调性的训练特别重要。该如何协调?p196-197

瑜伽里(手向后伸)的蝗虫式

俯卧,抬高一侧手+对侧下肢,这一动作会牵扯到后功能线。是在训练背阔肌、平衡的运动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动作。但是只做到了功能修复的第二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学会怎么启动后功能线

第二个层面:通过用一个动作来启动

第三个层面:让一个人去做一个动作,哪一个个肌肉先启动,用语言或手来诱导受试者肌肉协调性收缩

第四层面:强化训练

这手相后的皇城是单手加单腿,先帮助启动再过渡到自己启动练到酸反复的强化一组功能的运动,会发现客户整个下背部的地方会非常舒服。

例如:一个小时里只做四个动作,①仰卧,俯卧做髋内旋,②站立做髋内旋③行走时做髋内旋,④先强化背阔肌臀大肌

或者④手向后伸的蝗虫式,启动背阔肌臀大肌

⑤站立,左腿后蹬+右手向后向内收,启动后功能线。建议髋外旋一下,启动臀大肌。

后功能现还包括股外侧肌,所以同侧背阔肌、对侧臀大肌+股外侧肌,让髋外旋一下,臀大肌就会很好地启动。

为什么做髋内旋,让骨盆得到有效的纠正。如果让客户一个小时内做以上动作,做完之后腰痛,骶髂疼痛都会得到很好的缓解。但这不是万能药,客户可能是臀中肌无力或者下腹无力。

尤其下腹,突出对骶髂的疼痛,都起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影响。

后功能线对于男士也要考虑髋内旋运动,不能省略。

髋内旋运动的发挥余地比较大,如不屈膝的髋内旋的角度<屈膝+髋内旋的角度。如大小腿呈90度和直腿☞做髋内旋,角度不一样。建议做俯卧的屈膝+髋内旋,站立的屈膝+髋内旋。

如下图,图2和3,2ok,3错误,因为没有进行骨盆的稳定和髋的稳定性练。

走路时自己不会知道自己的错误,好多人也看不出自己有问题。

不要去说自己的客户有问题,要让客户认为自己真的有问题。这种问题靠评估+靠照片呈现。并做好隐私保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573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