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群肌的名称起点止点作用内侧群拇展肌跟骨、舟骨拇趾近节趾骨底外展拇趾拇短屈肌内侧楔骨屈拇趾拇收肌第2、3、4跖骨底等内收和屈拇趾 中间群趾短屈肌跟骨第2~5趾的中节趾骨底屈第2-5趾足底方肌跟骨趾长屈肌腱蚓状肌趾长屈肌腱趾背腱膜屈跖趾关节、伸趾间关节骨间足底肌第3~5跖骨内侧缘第3~5趾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内收第3~5趾骨间背侧肌跖骨的相对缘第2~4趾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外展第2~4趾外侧群小趾展肌跟骨小趾近节趾骨底屈和外展小趾小趾短屈肌第5跖骨底屈小趾 1内侧群 为运动拇趾的肌肉,共3块。浅面并列的两块为拇展肌和拇短屈肌。拇展肌位于足底内侧缘皮下,为羽状肌。拇短屈肌位于拇展肌的外侧及深面,直接与第一跖骨相贴。拇收肌位于深面,紧贴骨间肌。 2外侧群 为运动小趾的肌肉,共2块,小趾展肌在外侧,小趾短屈肌位于内侧。 3中间群 可分浅、中、深三层。 浅层叫趾短屈肌,位于足底腱膜的深面,远端分为4个肌腱分别至2-5趾。 中层为足底方肌(跖方肌),起自跟骨结节,止于趾长屈肌腱。 深层由浅向深排列着4块蚓状肌,3块骨间足底肌(骨间跖侧肌)和4块骨间背侧肌。蚓状肌起于趾长屈肌各趾腱的腓侧,止于趾背腱膜。骨间足底肌3块,分别起自第3~5跖骨内侧缘,止于第3~5趾趾背腱膜。骨间背侧肌各以两头起自相邻跖骨相对缘,分别止于第2趾近节趾骨底的两侧和第3、4趾近节趾骨底的外侧。足趾的收展运动以第二趾为中心,所以骨间足底肌使第3~5趾内收,而骨间背侧肌则使第2~4趾外展(第2趾向两侧侧动)。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1、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肱二头肌有长、短二头,故名。肱二头肌属于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
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短二头于肱骨中部汇合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
2、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系上臂后群之伸肌。起端有3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的盂下粗隆;外侧头和内侧头都起自肱骨的背面,向下,3个头共续于一个腱,止于尺骨鹰嘴。此肌功能为伸前臂,并助内收上臂。受桡神经(颈6~8)支配。手臂背侧的肌肉。覆盖整个肱骨后面。由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合成,作用是伸肘。
3、三角肌
三角肌俗称"虎头肌",是一个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部皮下,从前、后、外侧包裹着肩关节,是一块多羽状肌。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此肌所形成。肌束分前、中、后3部。
扩展资料
四肢肌可分为上肢肌和下肢肌。
一、上肢肌:
上肢肌结构精细,运动灵巧,包括肩部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部肌分布于肩关节周围,有保护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其中较重 要的有三角肌。
臂肌均为长肌,可分为前后两群。前群为屈肌,有肱二头肌、肱肌 和喙肱肌;后群为伸肌,为肱三头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多为长棱形肌,可分为前、后两群。 前群为屈肌群;后群为伸肌群。手肌位于手掌。分为外侧群、内侧群和中间群。
二、下肢肌:
下肢肌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髋肌起自躯干骨和骨盆,包绕髋关节的四周,止于股骨。按其部位 可分为两群。 髋内肌位于骨盆内,主要有髂腰肌、梨状肌和闭孔内肌。
髋外肌位于骨盆外, 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和闭孔外肌。 大腿肌分为前、内、后三群,分别位于股部的前面、内侧面和后面。 前群有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内群位于大腿内侧,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等。 后群包括外侧的股二头肌和内侧的半腱肌、半膜肌。 小腿肌可分为前、外、后三群。足肌可分为背肌与足底肌。
-肌肉组织
-三角肌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踢毽子能锻炼哪里
踢毽子能锻炼哪里,踢毽子这一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 踢毽子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在国内流传很广,是一项民间体育活动。以下踢毽子能锻炼哪里。
踢毽子能锻炼哪里1长期坐办公室,尤其是当今计算机族,下肢活动少,久之,则肌肉松弛,体积减小。大腿后部持续受压,静脉回流受阻,下肢最先累及。
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为主,功夫在脚上。锛、磕、拐、盘,转身稳步,起跳骗腿,前合后仰,在他人看来,就像欣赏跳舞。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以纵轴为中心摆动,带动远程供血最困难、动作难度最大的部位,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相应关节的柔韧性。盘、拐、绕等动作,缝匠肌、腘肌、股肌等腿部肌肉得到锻炼;而锛、磕、落等,足背肌、足底肌的作用必不可少。
至于花毽儿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像“雾里看花”、“苏秦背剑”、“倒挂紫金冠”、“外磕还龙”、“朝天一炷香”等等,头顶、后背、脚跟、脚面等部位,毽子上滚下翻,滴溜儿乱转。
这时,腰肌、髋肌、臀肌,甚至胸肌、腹肌等都要参与。骨骼肌的动静脉短路枝大量开放,下肢血流的动力性平衡得到维持。既增强了肌肉、骨骼的运动功能,又有效地预防了一些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尤其是办公族罹患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
长期低头伏案,颈椎前倾,疏于活动,容易得颈椎病;胸、腰等部位脊椎的生理弯曲失常,久之则拱腰驼背,成为所谓“办公室型体态”。
踢毽子时,随着毽子的起落,脊椎各关节屈伸有节、有度,椎体的深、浅层肌及颈前、颈后肌等一张一弛的功能锻炼,避免了椎关节的僵化,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预防了颈椎病,修整了腰肢体态。踢毽儿时双上肢有节律地摆动,运动了肩、背部肌肉、关节,对中老年人罹患的肩周炎,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踢毽子还可以防治“亚健康”状态。踢毽子要求人的思想高度集中。瞬间完成踢的动作,技术到位,动作准确,毽子才能遂心着意。大脑皮层势必建立起新的兴奋灶,转移思维,“换换脑子”。对于调节高级神经活动、化解心理压力十分有益。毽子虽小,娱乐和艺术等功能俱全,魅力十足。心到、眼到、脚到;反应要灵敏,动作要迅速,相互配合要心领神会。
很多人把踢毽子又叫“走毽儿”。大家围在一起,你一脚,我一脚,飞舞的毽子牵动着所有人的眼球,调动着所有人的责任感,激发着所有人团结进取的精神;稍微的不小心都会造成毽子起落中断。其间有说有笑,有喊有叫,有逗有让,气氛融洽、热烈;一旦落地,一片哗然,一片惋惜。心态的调整寓于小小毽子的腾飞起落。有效地防治了“亚健康”状态。
踢毽子要求条件不高。晴天室外,雨天屋内,有“拳打卧牛之地”即可踢上几脚。久踢毽子也可上瘾,办公开会的时候,脚在桌子底下常也不由自主地盘拐几下,着迷的程度不亚于香菱学诗。
踢毽子能锻炼哪里2踢毽子的好处有哪些?
经常踢毽子可以锻炼身体,增加肌肉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通过变换各种动作可以提高身体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帮助减肥。踢毽子的过程中需要集中精力,可以提高注意力和锻炼大脑。
踢毽子是一年四季、老少皆宜开展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是一项具有较强健身功能和娱乐性、艺术性的运动。这项运动不受年龄限制,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开展,运动量也可根据爱好者的实际情况随意掌握。
踢毽子是一项比速度、比耐力、比技术的运动,经常踢毽子可以调节人的眼、脑、神经、四肢,通过下肢踢、落、跳、挪、转、磕、盘、拐等动作,使脚、腿、腰、颈、眼各部得到锻炼,发展速度、耐力、灵敏、反应、柔韧、弹跳、协调等素质。通过锻炼对机体相关部位或疾病相关症状的作用带来的积极结果。
直接的结果譬如对颈椎病、肩颈部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慢性骨关节疾患的缓解作用。
踢毽子属于运动比较激烈的项目,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病等严重疾患的人,要慎重参与,妥善掌握好尺度。就是身体健康者,也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活动时间、方式上合理安排,运动量要从小到大逐渐坚加,运动方式宜从简单到复杂慢慢升级。
同时,最好能了解一定的人体生理和骨关节方面的知识,掌握好踢毽子的基本技巧,不能盲目蛮踢,以免造成崴脚、伤筋、摔伤、骨折或其他更严重的伤害来。
踢毽子能锻炼哪里3毽子技巧有哪些
毽子的基本踢法,主要有“盘、拐、绷、蹬”四种,用脚内侧踢为“盘”,用脚外侧踢为“拐”,用脚面踢为“绷”,用脚掌踢为“蹬”,用脚趾踢为“挑”,用脚后跟踢为“磕”等。
1、内踢/盘踢:用脚内侧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
2、直踢/蹦踢:用脚面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
3、外踢/拐踢:小腿向同侧身体侧后方弯起,用脚外侧或脚后跟在身体侧面或侧后方踢。
4、膝击/磕踢:膝部向前提起弯曲,用大腿的正面或膝部击毽。
5、叉踢/抹子:一只脚不离地,另一只脚从背后绕至前腿外侧用脚内侧或脚心踢。
6、背踢/倒打、背(音“杯”)毽:一只脚不离地,另一只脚向身后弯曲用脚心踢。
7、倒勾/倒勾:背对毽子即将运行的方向,在身体前上方用脚面向身后踢。
8、踹毽/踏毽:在身体前方、侧面或身后用脚心或脚外侧踢。
以下是踢毽子的部分跳跃动作。跳跃动作比一般动作的难度加大。对跳跃动作是指换腿做出对称的跳跃动作,难度就更大。
9、跳直踢:一条腿向前提起离地,另一条腿单腿起跳腾空,后离地腿在身体前方用脚面直踢并先落地。
10、对跳直踢:在用一条腿完成跳直踢后,当毽子回落后,立即连续用另一条腿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称的跳直踢。
11、跳叉踢/单飞燕:一条腿向前弯曲提起,另一条腿单腿起跳腾空,然后用后离地的腿从背后绕至前腿外侧用脚内侧踢。
12、对跳叉踢/双飞燕:在一条腿完成跳叉踢之后,当毽子回落后,立即连续用另一条腿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称的跳叉踢。
13、跳跪踢/鸳鸯拐:双腿同时蹬地起跳并向身后弯曲,用一只脚的脚外侧踢。
14、对跳跪踢/双鸳鸯拐:在完成一次跳跪踢后,当毽子回落后,紧接着立即用另一只脚外侧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称的跳跪踢。
15、跳背踢/跳倒打、跳背毽:一条腿先向前抬起离地,另一条腿向后蹬地起跳并向后弯曲,然后用后离地腿在空中完成背踢动作。
16、对跳背踢/双跳倒打、双跳背毽:在用一只脚完成跳背踢之后,立即用另一只脚做出第2次跳背踢。
17、转体踢:在一个动作完成之后,身体原地旋转360度,然后在毽子不落地的前提下接续下一踢毽动作。
18、头击:用头部的任何位置迎击毽子并将毽子送出。
19、胸腹停/卸毽:用胸部或腹部的任何位置将毽子的运动停止并等待毽子自然下落。
20、停毽/卸毽: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将毽子的运动停止并等待毽子自然下落。但对肩胛骨以下的手臂直至手指尖的停毽动作有特殊规定,即不允许将手臂抬起后接触毽子,否则将被视为“手毽”而等同于毽子落地。
踢毽子注意事项
踢毽子,可以锻炼你全身的器官,其达到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那么,你在踢毽子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踢毽子,首先要的就是耐力,还有,就是速度,和技术。所以,这三个要求都是你在选择踢毽子的时候,必须达到的。一般,在踢毽子的时候,我们能得到的,就是调节了眼,脑,以及神经,还有,四肢,上肢,下肢的一些协调的过程,从而达到了运动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们的动作花样也是比较多的,可是踢,落,挪,以及转,或者是盘等动作,这样,就会让你的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或者是肢体达到和谐或者是配合的过程,从而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你的身体的锻炼的目的,还可以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灵活,这里,要注意的,就是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要灵巧,灵活,不能死板地去做。
在踢的时候,不要大力,也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不能做到的动作,例如,如果没有速度的话,就不要去追快要落在地上的毽子,这样,也可以避免你的身体因为跑动而受到损伤的同时,还能,让你的踢毽子更开心的。当然,如果你的腿有问题或者是腿有问题,不能做一些动作的时候,例如,向后踢的时候,其也不要强迫自己做这些动作,从而避免了伤害。
老年人多选择踢毽子的话,其可以达到的效果就是比较多了,例如,可以预防一些骨病,一些脑病,还有延缓衰老,以及预防糖尿病,还有老年痴呆等病的。所以,踢毽子的好处是多多的。
在这个时候,要注意,你如果是有一些特殊的疾病是不能踢的。例如,心脏病,或者是高血压的人,是不能踢的。还有,踢毽子,也不能一次踢太多,你也需要慢慢地把数量或者是强度加上来的。其在这个时候,也要了解一下你的身体的生理情况或者是你的关节的情况,如果你的这些东西,有疾病的话,则不需要强迫自己去踢毽子锻炼的,可以换成别的方法来进行的。
人体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及足肌。
一 盆带肌
盆带肌分为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
盆带肌前群:髂腰肌、阔筋膜张肌。
髂腰肌是由腰大肌和髂肌两块肌肉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远固定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
阔筋膜张肌
•起点:起于髂前上棘。
•止点:该肌在大腿外侧移行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外展和内旋。
盆带肌后群: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
臀大肌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收。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臀中肌和臀小肌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纤维使骨盆前倾;
梨状肌
起点:起于第2-5骶椎前侧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尖端。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
•.闭孔内肌: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由坐骨孔出骨盆止于转子窝,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5.闭孔外肌: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经股骨颈后方止于转子窝,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6.股方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转子间嵴,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
大腿前外侧群:股四头肌、缝匠肌。
股四头肌
起点:此肌有股直肌、股中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四个头。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相合,成一条强有力的腱,由前面及两侧包绕髌骨,并在髌骨下方形成髌韧带,借此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使小腿伸,股直肌还能使大腿屈。远固定时,可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
缝匠肌
•起点:起于髂前上棘。
•止点: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使大腿屈、外旋和外展,并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大腿内侧群: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
•起点:耻骨肌和长收肌起于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于耻骨下支外面。
•止点:耻骨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内收和外旋。远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大收肌
•起点:起于从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
•止点: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股骨内上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内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使骨盆后倾。
股薄肌
起点:起于耻骨下支。
止点: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内收和屈,还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可使骨盆前倾。
大腿后群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半腱肌和半膜肌
•起点:起于坐骨结节。
•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同。
股二头肌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上半部。
•止点:止于腓骨头。
•功能:近固定时,长头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则使骨盆后倾。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
小腿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胫骨前肌
起点:起于胫骨体外侧的上2/3。
止点:肌腱从内踝前方通过,止于内侧(第1)楔骨和第1跖骨底。
功能:维持足弓
趾长伸肌
起点:起于胫骨外侧髁、腓骨前面上3/4和相邻骨间膜。
止点:该肌共有5条腱,其中四腱止于第2~5趾远节趾骨;另一腱止于第5跖骨底,称第三腓骨肌(此肌只有人类才有)。
功能:近固定时,使足伸和外翻,并使2~5趾伸。
拇长伸肌
起点:起于腓骨内下半和小腿骨间膜。
止点:止于拇趾远节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拇趾伸,并使足伸和内翻。
小腿后群: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骨后肌。
小腿三头肌
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点:止于跟骨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足跖屈、腓肠肌还能在膝关节处屈小腿。远固定时,在膝关节处拉大腿向后,协助伸膝,有维持人体直立的功能。
趾长屈肌
起点:起于胫骨体后中部。
止点:有4条腱分别止于第2-5趾远节趾骨底的跖侧面。
功能:固定时屈趾,并协助足跖屈和内翻。
拇长屈肌
起点:起于腓骨后下2/3处。
止点:止于拇趾远节趾骨底跖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为屈拇趾原动肌,并协助足跖屈和内翻。
胫骨后肌
起点:起于胫、腓骨后面及小腿骨间膜。
小腿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起点:均为起于腓骨外侧,腓骨长肌在上2/3,腓骨短肌在下1/3。
止点:两肌腱从外踝后面转至足底,腓骨长肌腱经足底止于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底。腓骨短肌止于第5跖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为足外翻的原动肌,协助足跖屈,有维持足弓的功能。
足肌
足肌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
足背肌只有两块伸趾的短肌
足底肌分为内、外侧和中间三群。足跖侧诸肌的功能与其名称相适应。
胫部的肌肉从膝关节之下的胫骨上端开始,向下覆盖胫部前方,一直到踝关节结束。胫部肌肉主要负责的动作是背屈、伸出和内转踝关节。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是脚趾部位最主要的伸肌。这些肌肉的肌腱覆盖踝关节、脚部,连接到脚趾。这些肌肉使脚部背屈,与屈肌起相反的作用。若小腿肌肉紧绷或这些肌肉用力超过限度,肌腱就会发炎。胫骨前肌发端于胫骨外髁,插人端在内侧楔骨的中间和跖底表面。胫骨前肌负责双脚的背屈和内转,跑步过程中每一步都靠它提起脚趾。如果因为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而导致肌肉和肌腱发炎或受刺激,前胫部就会疼痛难当。脚部有一个毫无用处的结构,即跖腱膜,又被称为足底腱膜,这是一个连接脚跟和脚趾的硬纤维组织。重复的脚踝运动会激发这种组织在脚跟插人端的生长。本章稍后会提供具体的拉筋操来缓解这个问题。双脚和脚踝是由众多控制脚部运动的小尺寸肌肉组成的。双脚和踝部的肌肉与关节使双脚大范围的运动成为可能,这些运动包括:跖面屈曲、背屈、倒转、外翻和旋转。足底的肌肉共分为四层。第一层最靠下(即最靠表面,离地面最近),包括拇展肌、趾短屈肌和小趾展肌。小趾展肌形成了脚底的侧表面。第二层包括蚓状肌和跖方肌,以及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的肌腱。第三层包括拇短屈肌、栂收肌和小趾短屈肌。第四层是最深层(即足底最靠上的一层),包括骨间背侧肌的四块肌肉、骨间足底肌的三块肌肉,还有胫骨后肌和腓骨长肌的肌腱:双脚的外表面是趾短伸肌。胫部、脚踝和双脚拉筋操对以下运动有益:篮球、无网篮球、拳击、自行车、徒步、远足野营、登山、定向越野、冰球、曲棍球、滑冰、轮滑、纵列式轮滑、武术、网球、羽毛球、壁球、跑步、足球、美式足球、橄榄球、滑雪、滑水、冲浪、游泳、竞走。
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位于臀大肌深面,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下行至股后区,在股二头肌长头深面下行,在_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大分支,胫神经由_窝向下穿比目鱼肌弓,伴胫后血管下行,经踝管到达足底移行为足底内、外侧,分布于足底肌及足底的皮肤。腓总神经绕过腓骨颈,穿腓骨长肌达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浅神经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并支配此二肌;皮支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和趾背皮肤。腓深神经于胫动脉伴行,其分支支配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皮支分布于第1趾间隙背面的皮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