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血压一直在标准值!解决高、低血压的全身穴位地图

让血压一直在标准值!解决高、低血压的全身穴位地图,第1张

森 英俊(医学博士) 有效缓解高血压.低血压症状与改善体质的穴道 POINT ●血压分为最高血压(收缩压)与最低血压(舒张压)。 ●如要改善高血压,还须留意肥胖或动脉硬化等连带状况。 高血压 这是指血压值持续居高不下的状态。根据日本高血压学会的指标,是指收缩压140㎜Hg以上、舒张压90㎜Hg以上的状态。大致区分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与原因明确的续发性。 (编辑推荐:降血压穴位!降血压中医秘方:实用3穴道摆脱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因为遗传、体质、其他环境等因素造成的高血压。整体约有90%是属于这个类型。 续发性高血压 以肾脏疾患引发的肾性高血压最多,另有内分泌性或心血管性高血压等。这种类型应以原疾患的治疗为优先。 低血压 虽然没有指标等定义,不过一般来说是指收缩压100㎜Hg以下(舒张压50∼60㎜Hg以下),会因心悸、喘不过气、循环障碍等而出现晕眩、起床后状态不佳、发冷等临床症状。低血压也分为原发性与续发性。 原发性低血压 绝大多数的低血压是因遗传或体质造成的。多见于纤瘦型的女性。会出现食欲不振或晕眩等各种不定愁诉。森 英俊(医学博士) 有效缓解高血压.低血压症状与改善体质的穴道 POINT ●血压分为最高血压(收缩压)与最低血压(舒张压)。 ●如要改善高血压,还须留意肥胖或动脉硬化等连带状况。 高血压 这是指血压值持续居高不下的状态。根据日本高血压学会的指标,是指收缩压140㎜Hg以上、舒张压90㎜Hg以上的状态。大致区分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与原因明确的续发性。 (编辑推荐:降血压穴位!降血压中医秘方:实用3穴道摆脱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因为遗传、体质、其他环境等因素造成的高血压。整体约有90%是属于这个类型。 续发性高血压 以肾脏疾患引发的肾性高血压最多,另有内分泌性或心血管性高血压等。这种类型应以原疾患的治疗为优先。 低血压 虽然没有指标等定义,不过一般来说是指收缩压100㎜Hg以下(舒张压50∼60㎜Hg以下),会因心悸、喘不过气、循环障碍等而出现晕眩、起床后状态不佳、发冷等临床症状。低血压也分为原发性与续发性。 原发性低血压 绝大多数的低血压是因遗传或体质造成的。多见于纤瘦型的女性。会出现食欲不振或晕眩等各种不定愁诉。 带你认识与便秘较具成效之主要 穴道 天枢 取法:神阙(任脉)往外2寸处,腹直肌中即是。 解剖:腹直肌、〈肌支〉肋间神经、〈皮支〉肋间神经(前皮支)、[血管] 浅腹壁动脉、上腹壁动脉、下腹壁动脉 临床:消化器官疾患(腹泻、便秘)、泌尿器官疾患(肾炎、膀胱炎)、生殖器官疾患(月经不顺、子宫内膜炎、子宫出血、精力衰退等)、畏寒怕冷等 字义 「天」是指人体划分为上(天)下(地)两半时的上半身,「枢」则是中枢、重要地方之意。意指此经穴位于划分天之气与地之气的重要场所。 厥阴俞 取法:第4与第5胸椎棘突之间往外15寸处即是。 解剖: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肌支〉副神经、颈神经丛分支、背肩胛神经、脊髓神经后支、〈皮支〉胸神经后支、[血管] 颈横动脉分支、肋间动脉背支 临床:心脏与呼吸器官疾患、肋间神经痛、肩膀酸痛、上排牙齿疼痛等 字义 意指厥阴心包经的腧穴。经常显现出心包经的异常,是反应点也是治疗点的重要经穴。 心俞 取法:第5与第6胸椎棘突之间,神道(督脉)往外15寸处即是。 解剖: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肌支〉副神经、颈神经丛分支、背肩胛神经、脊髓神经后支、〈皮支〉胸神经后支、[血管] 颈横动脉分支、肋间动脉背支 临床:心脏瓣膜症、心悸亢进症、狭心症等心脏疾患;高血压、剧烈头痛、脑溢血、眼睛充血与结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五十肩等 字义 意指少阴心经的腧穴。经常显现出心脏疾患引起的异常,是反应点也是治疗点的重要经穴。 膈俞 取法:第7与第8胸椎棘突之间,至阳(督脉)往外15寸处即是。 解剖:斜方肌、竖脊肌、背阔肌、〈肌支〉副神经、颈神经丛分支、脊髓神经后支、胸背神经、〈皮支〉胸神经后支、[血管] 肋间动脉背支 临床:心脏疾患、呼吸器官疾患、消化器官疾患(尤指吐血、胃酸过多等)、孕吐、盗汗、神经衰弱、歇斯底里症等 字义 「膈」意指横膈膜,分隔为上焦与中焦,可见此经穴是位于心脏与肝脏之间,主要用以治疗血液疾病。 肝俞 取法:第9与第10胸椎棘突之间,筋缩(督脉)往外15寸处即是。 解剖:斜方肌、竖脊肌、背阔肌、〈肌支〉副神经、颈神经丛分支、脊髓神经后支、胸背神经、〈皮支〉胸神经后支、[血管] 肋间动脉背支临床、肝脏疾患及眼科疾患(尤指视力衰退、夜盲症等)、胆石症、黄疸、肠胃科疾患、肋间神经痛、腰痛、晕眩、神经衰弱、失眠症等 字义 意指厥阴肝经的腧穴。经常显现出肝脏疾患引起的异常,是反应点也是治疗点的重要经穴。 脾俞 取法:第11与第12胸椎棘突之间,脊中(督脉)往外15寸处即是。 解剖:腰背腱膜、背阔肌、竖脊肌、〈肌支〉胸背神经、脊髓神经后支、〈皮支〉胸神经后支、[血管] 肋间动脉背支临床、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部(消化器官)疾患、胆石症、黄疸、糖尿病、慢性鼻窦炎、眼科疾患等 字义 意指太阴脾经的腧穴。经常显现出脾、胃部疾患引起的异常,是反应点也是治疗点的重要经穴。 胃俞 取法:第12胸椎与第1腰椎棘突之间往外15寸处即是。 解剖:腰背腱膜、背阔肌、竖脊肌、〈肌支〉胸背神经、脊髓神经后支、〈皮支〉胸神经后支、[血管] 肋间动脉背支临床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部(消化器官)疾患、胆石症、黄疸、糖尿病、慢性鼻窦炎、眼科疾患等 字义 意指阳明胃经的腧穴。经常显现出胃部疾患引起的异常,是反应点也是治疗点的重要经穴。 肾俞 取法:第2与第3腰椎棘突之间,命门(督脉)往外15寸处即是。 解剖:腰背腱膜、竖脊肌、〈肌支〉脊髓神经后支、〈皮支〉腰神经后支、[血管] 腰动脉背支临床、泌尿器官疾患(肾炎、肾盂炎、膀胱炎等)、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字义 意指少阴肾经的腧穴。经常显现出肾脏疾患引起的异常,是反应点也是治疗点的重要经穴。 风池 取法:与风府(督脉)等高,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解剖: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头半棘肌、〈肌支〉副神经、颈神经丛分支、脊髓神经后支、〈皮支〉颈神经后支、枕小神经、[血管]枕动脉临床 感冒、脑部疾患(头痛、头沉、高血压、脑充血、脑溢血等)、鼻部疾患(慢性鼻窦炎等)、眼耳疾患、肩膀至后颈部的酸痛等 字义 「风」意为风邪,「池」则有聚积之意,意指此处为风邪汇集地,感冒或中风时的反应点,能有效加以预防与治疗的经穴。一般认为风邪是从膀胱经的风门进入,聚积于风池,再汇聚至督脉的风府。穴名里有个「风」字的经穴全都能有效应用于治疗感冒。 肩井 取法: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外缘中央的中间处即是。 解剖:斜方肌、〈肌支〉副神经与颈神经丛分支、〈皮支〉锁骨上神经、[血管] 颈横动脉临、肩膀酸痛、脖颈僵硬、头痛、晕眩、眼耳鼻齿等疾患、神经衰弱、歇斯底里症、半身不遂、上肢神经痛等 字义 「肩」意为肩膀、肩上部位,「井」则是涌出、起源、井穴等意。意指此穴为肩上部位的经气涌出的重要反应点与治疗点。 本文摘自《超图解经络.穴道》/森 英俊(医学博士)/台湾东贩

1臂丛神经根损伤

(1)上臂丛神经根(颈5~7)损伤 腋、肌皮、肩胛上神经及肩胛背神经麻痹,桡、正中神经部分麻痹。肩关节不能外展与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腕关节虽能屈伸但肌力减弱,前臂旋转亦有障碍,手指活动尚属正常,上肢伸面感觉大部分缺失。三角肌、冈上下肌、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肱桡肌、旋后肌等出现瘫痪或部分瘫痪。

(2)下臂丛神经根(颈8胸1)损伤 尺神经麻痹,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受损,正中、桡神经部分麻痹。手的功能丧失或发生严重障碍,肩、肘、腕关节活动尚好,患侧常出现Horner征。手内肌全部萎缩,骨间肌尤其明显,手指不能屈伸或有严重障碍,拇指不能掌侧外展,前臂及手部尺侧皮肤感觉缺失。尺侧腕屈肌、指深浅屈肌、大小鱼际肌群、全部蚓状肌与骨间肌出现瘫痪。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部分瘫痪。

(3)全臂丛损伤 早期整个上肢呈迟缓性麻痹,各关节不能主动运动,但被动运动正常。由于斜方肌受副神经支配,耸肩运动可存在。上肢感觉除臂内侧因肋间臂神经来自第2间神经尚存在外,其余全部丧失。上肢腱反射全部消失,温度略低,肢体远端肿胀。Horner征阳性。晚期上肢肌肉显著萎缩,各关节常因关节囊挛缩而致被动活动受限,尤以肩关节与指关节严重。

2臂丛神经干损伤

(1)上干损伤 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和上臂丛神经根损伤相似。

(2)中干损伤 独立损伤极少见,但可见于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修复术切断颈7神经根或中干时。仅有示、中指指腹麻木,伸肌群肌力减弱等,可在2周后逐渐恢复。

(3)下干损伤 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和下臂丛神经根损伤类同。

3臂丛神经束损伤

(1)外侧束损伤 肌皮、正中神经外侧根与胸前外侧神经麻痹。肘关节不能屈,或虽能屈(肱桡肌代偿)但肱二头肌麻痹;前臂能旋前但旋前圆肌麻痹,腕关节能屈但桡侧腕屈肌麻痹,上肢的其他关节活动尚属正常。前臂桡侧缘感觉缺失。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与胸大肌锁骨部瘫痪,肩关节与手部诸关节的运动尚属正常。

(2)内侧束损伤 尺、正中神经内侧根与胸前内侧神经麻痹。手内部肌与前臂屈指肌全部瘫痪,手指不能屈伸(掌指关节能伸直),拇指不能掌侧外展,不能对掌、对指,手无功能。前臂内侧及手部尺侧感觉消失。手呈扁平手和爪形手畸形。肩、肘关节功能正常。内侧束损伤和颈8胸1神经根损伤表现类似,但后者常有胸大肌(胸肋部)、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麻痹,前者则无此现象。

(3)后束损伤 肩胛下神经支配的肩胛下肌、大圆肌;胸背神经支配的背阔肌;腋神经支配的三角肌、小圆肌;桡神经支配的上臂和前臂伸肌群瘫痪。肩关节不能外展,上臂不能旋内,肘与腕关节不能背伸,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直和桡侧外展,肩外侧、前臂背面和手背桡侧半的感觉障碍或丧失。

-

项背部、肩胛区和三角肌区神经、血管

1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为第十一对脑神经,自颈静脉孔出颅后,向下外行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从该肌后缘中点斜越颈外侧区,入斜方肌深面,支配该肌。如一侧副神经损伤,则斜方肌瘫痪,导致下垂、抬肩无力。

2肩胛背神经dorsalscapular nerve(C5):起自臂丛的根部,穿经中斜角肌,斜向后下方,经肩胛提肌深面至菱形肌深面。支配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3肩胛上神经suprascapular nerve(C5、6):起自臂丛上干,向后与肩胛上动脉伴行,经肩胛横韧带下方入冈上窝。支配冈上肌,主干继续向外绕经肩峰与肩胛颈之间,进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下肌。

4腋神经axillary nerve(C5、6):自臂丛后束起始后,伴旋肱后动脉穿四边孔至三角肌深面;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穿三角肌后缘浅出,分布于肩部和臂外侧上部皮肤(臂外侧上皮神经)。

5肩胛下神经subscapular nerve(C5~7):已述于腋腔

6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 nerve(C6~8):已述于腋腔。

7肩胛上动脉suprascapular artery :起自甲状颈干,行向外下,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前方,自肩胛横韧带上方进入冈上窝,与肩胛上神经伴行,绕肩胛颈至冈下窝,分布于冈上、下肌及肩胛骨。

8颈横动脉transverse cervical artery:起自甲状颈干,行向外侧,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前方,越过颈外侧区下部,至肩胛提肌的前缘分为升、降两支。降支经肩胛提肌内侧,沿肩胛骨脊柱缘下降,分布于行程附近的肌肉(如冈上、下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等)。有人颈横动脉缺如,则代之以直接起于锁骨下动脉的肩胛背动脉,亦可分为升、降二支。

此外,尚有已述于腋腔的腋动脉的分支:旋肱前、后动脉,肩胛下动脉及其分支(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等,均分支供给肩带肌、肩关节及附近结构。

9肩胛动脉网:在冈上窝、冈下窝和肩胛下窝,来自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的肩胛上动脉和颈横动脉降支,与来自腋动脉肩胛下动脉的旋肩胛动脉和胸背动脉形成广泛的吻合,叫做肩胛动脉网,动脉网的存在有助于腋动脉损伤或结扎时(在腋动脉第一、二段)侧副循环的建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857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