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触诊新章节-32大圆肌(下)

康复触诊新章节-32大圆肌(下),第1张

大圆肌(Musculus teres major)的起止部分-功能分析-神经支配-血管供应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图文介绍」来一起学习它的触诊方法吧。

目录

大圆肌的肌肉走行

Ⅱ大圆肌起始部·肌腹的触诊

Ⅲ大圆肌·上缘的触诊

Ⅳ大圆肌与肱三头肌的肌肉交叉部

Ⅴ大圆肌与背阔肌的肌肉连接部

①大圆肌与背阔肌一起形成腋窝后壁。

②从肩胛骨下角后面到上外侧方向,可以在肱三头肌长头附着的肩胛骨关节下结节的前面之间确认到本肌肌腹。

③大圆肌在腋窝后壁与背阔肌行走几乎平行,两者的停止部也相近。

译者注

嘱被检查者收缩肱三头肌后,可以确认在肱三头肌长头下潜行的大圆肌。

起始部·肌腹的触诊方法:从肩胛骨下角推入肩胛骨外侧边缘。 肌腹部是一个很大的肌肉膨隆,可以触摸到。

①在起始部位,可以确认大圆肌上缘和冈下肌下部纤维下缘之间的肌间隔。

②在肩胛骨外侧缘附近,可以确认到与起始于肩胛骨外侧缘的小圆肌的肌间隔。

③触诊方法:以起始部开始,从大圆肌与冈下肌下部纤维的肌间隔位置向肩胛骨按压的方式进行;通过朝向肩胛骨外缘推入的方式确认大圆肌与小圆肌的肌间隔。

大圆肌在三角肌·肩胛冈部的后缘附近与肱三头肌长头腹侧肌肉交叉,附着在肱骨前面的小结节嵴上(该部位为肱三头肌长头被大圆肌和小圆肌夹住的形式)。

译者注

大圆肌与肱三头肌长头的肌肉交叉部位,在肩关节外展位时使肱三头肌收缩,确认其走行后再触诊的话会更容易判别。

①在腋窝后壁,背侧有大圆肌,腹侧有背阔肌,可以清楚地确认其肌间隔。

②两肌中大圆肌的肌腹感觉更饱满,与此相对,背阔肌感觉要更硬,因此可以进行判别。

③肌肉连接部位的触诊方法:在大圆肌与背阔肌的肌间隔位置垂直推入大圆肌·肌纤维即可。

译者注

由于大圆肌和背阔肌都停止在小结节嵴附近,因此难以辨别。

你后背胸椎疼痛的地方就是胸椎错位的地方,原因是用力不当造成的错位。解决方法告诉你:做这个复位一定要平爬在床上, 双手向后放在身体两侧,身体自然放松。《可以叫家人帮助做复位。》方法是握拳用4指大关节按压住疼痛点,右侧疼就往左侧方向推,反之就往右侧方向推,推到胸椎感觉不到疼痛了为止。力量由轻到重,逐渐加力最大10公斤的力,绝不可用猛力。一推到位,你背部疼痛的症状立即就能消失。

再一个方法是自己复位:平躺在硬板床上,如果是胸椎右侧疼痛就用右手握拳伸到背后,手背朝上用中指大关节顶在胸椎疼痛点上,身体也向右转一点压住右拳,右手用力向左推挤胸椎,一直推压到胸椎感觉不疼痛了,只要推到位右下侧隐痛 的症状立即就消失了。胸椎疼的地方一般有个四五天自己就好了。一般情况下半个来小时就可复位治好了。关与胸椎几你分不清没关系,一个原则:那里疼你就推压那里,推到一切症状消失为止 。 做这个复位是比较疼的, 因为胸椎骨错位长时间挤压神经已经很疼了,现在复位又要在长时间受到挤压已经很疼的神经 上再进行推压,因此会很疼,但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我告诉你方法了,你细细地体会要令照着做,一会时间就可以治好胸椎病。

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呈直角三角形,上内侧部被斜方肌遮盖,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髂嵴外侧唇后1/3。

背阔肌受胸背神经支配。胸背神经属运动神经,来自颈6~8,于腋部由臂丛神经后束分出,后下行与胸背动、静脉伴行,随血管的分支而分支,在近肩胛骨下角入肌肉,分为内、外侧支,外侧支在距背阔肌前缘3~4cm向下行走,内侧支与肌肉上缘平行向内走行,胸背神经的分支与胸背血管的分支相伴随,外侧支较内侧支粗大。

扩展资料:

背阔肌的血液供应主要由胸背动脉提供。

胸背动脉由肩胛下动脉分出胸背动脉长度为74cm,起点外径02cm,向下越过大圆肌,沿背阔肌前缘深面与前锯肌之间向下内行,在入肌肉处分为内、外侧支,外侧支在离背阔肌前缘3cm左右向下行走,支配背阔肌前外侧部分的血运及侧胸背部的皮肤。

——背阔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10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