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路过,错过还是收获
——听董文华老师报告之反思
“一点一滴都是修炼,走过路过都是收获。”中原名师、河南省知名教师教育专家董文华老师在“读研写,教师一生的修炼”报告中如是说。就像董文华老师说的“听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听着董老师现身说法的成长历程,一路走来,董老师把一点一滴都当作自己的修炼,把走过路过的一切都当作美丽的风景,走过路过的都有收获,反思我自己、反思我们周围很多教师,而我们很多时候走过路过却都错过!
你是否错过与学生的缘分?教师一辈子就是与学生打交道,面对着成绩参差、性格各异的众多学生,很多教师往往感到挠头,尤其是面对学困生和问题学生,很多教师选择的是放弃。而董老师是怎样做的呢?董老师说“学生的问题有多难,是因为形成的时间有多长,学生的问题有多难,你得到的收获就有多大。用研究、用行动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面对学困生,董老师寻找到诸如“体力劳动、方法指导、情感关爱、生命等候”等方法;面对怪异行为的孩子,董老师耐心寻找深层次的原因。董老师还说“真正能肯定我的人,是学生。一线教师的影响力一定在学生中间。这才是一个普通教师的价值。如果我取得了一点成绩,是学生成全了我。”是的,优秀的学生,天资聪明的学生谁都会教,而问题学生、学困生反而是教师研究的最好课题。老师们,你是否错过了与学生的缘分?
你是否错过提高自己、磨练自己的机会?听课评课磨课可以说是教师的常规,但在这样的常规教研活动中,我们常见的却是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听评课教师往往关心的是听评课的签到、次数,评课往往浅尝辄止,甚至有教师身在听课心在课堂外,评课经常不参与;二是讲课教师有时缺点提多了脸上会挂不住,对于听课教师给提出的意见有时会不太接受。董老师在报告中说“不要怕提缺点,提缺点就像是在捉虫子”。多么形象的比喻,缺点可不就是树上的虫子,别人能给你提出缺点实际上是在帮助你进步,讳疾忌医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但有时我们自己却成了“蔡桓公”呀!还有听评课,董老师说“研别人的课,想自己的课”“看似在帮助别人,实际也是在精进自己。”这句话我也特别赞同。一位教师如果只是把听评课当作常规检查中的凑次数,那么听评课活动就成了应付、累赘,如果在听评课活动中能做到“研别人的课,想自己的课”,在听课前能做到课前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讲?在课堂上能听懂课堂——这样设计的目的、好处是什么?在课后追问——怎么改进会更好?那这样的每一次的讲课、听课、评课都会让自己进步,就不会错过每一次通过听课评课磨课来提高、磨练自己的机会。
你是否错过最好的“福利”?都说培训是最好的福利,而实际上有多少老师把培训学习当作负担!你是否在有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时能不去就不去?因为怕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因为你觉得培训学习没有多少用处,专家讲得“不好”,课还没有你上得“好”。真的报名去了,你是否有过人在会场,心却不知在哪里的经历,抑或是听着报告,睡神驾到。甚至经常见有的老师参加培训学习,签上到人就不见了踪影。曾经,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听着会场上人家精心准备的课,在下面评头论足,说得竟是人家哪哪哪讲得不好。到后来我有了几次讲课的经历,也听了同事和别的学校老师的同课异构,我才知道了水平的高低差异。原来,哪里是人家的课讲得不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实际上是我们自己自视甚高,没有深入其中,不解其中味。近几年,每次培训学习也好,研讨活动也好,我都会深入其中,专心去听,感觉每一次培训都会受益匪浅。
你是否错过了自己的经验?读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双翼。很多教师阅读还可以,但一提到写作,首先是否定自己——我不会,我不行。是真的不行吗?也许写作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孙明霞老师教生物,却在各类核心期刊和报纸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数本专著,董文华老师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也是发表文章数百篇并出版三部专著。我们学校王纪云老师老师是美术专业毕业,教数学学科,自从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后,在写作之路上一发不可收,现在是的“日更大人”,每天一篇。一年多时间,王纪云老师就有不会写渐渐进入了写作的自觉、自由的状态,走上了写作的快车道。董文华老师在报告中说“不读书的教师不优秀,不写作的教师不卓越。”很多一线教师教了一辈子书,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只是在自己的脑子里,没有诉诸笔端,所以到退休时也没有留下什么。记得身边有过这样一位老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说话往往是一套一套的,我对他很是羡慕。我问他“刘老师,你对语文教学那么有见地,为何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写下来呢?”“年轻时没有写的意识和习惯,现在有想法想写已经老了,写不出了。”然后是一声叹息。叶澜教授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一位教师一辈子在重复地写教案,甚至是应付地抄教案,一学期下来也有十几万字,一辈子重复下来又有多少呢!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做法,或者和学生一起经历的故事写下来,实实在在是错过了自己的一辈子的教育教学经验呀!其实很多时候“你离优秀只差一支笔”!
一路走过,一次次路过,可以是收获,也可能是错过。有心,走过路过都是收获;无心,走过路过却都错过!
董宇辉的个人收入并没有对外透露,但对于已经开始在直播带货领域有所突破的新东方来说,新东方主播的收入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多。
对于新东方来讲,因为新东方本身在直播领域有着一定的发展优势,同时也在大力拓展直播带货领域的业务,所以新东方的带货主播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多主播的收入也在变得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因为很多参与直播带货的新东方主播就是新东方的老师,即便他们直播带货的收入非常高,但很多人的收入也没有达到之前教学的水平。
俞敏洪表示很多老师的收入从百万年薪变成了二三十万。
在俞敏洪谈到新东方的主播的时候,俞敏洪表示很多主播本身是新东方的老师。在新东方没有参与直播带货之前,很多老师的收入可以达到百万年薪的程度。在此之后,因为新东方的教学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些老师参与直播带货的收入可能只有年薪二三十万元,这个收入也能够勉强维持很多人的生活。
董宇辉没有透露自己的个人收入。
在所有的带货主播当中,董宇辉算得上是新东方中最出名的一个老师和主播。因为董宇辉的个人直播风格非常突出,同时也非常擅长直播带货,所以董宇辉获得了众多网友的喜爱。当网友问到董宇辉的个人收入的时候,俞敏洪并没有对外透露董宇辉的收入情况,董宇辉本人也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总的来说,现在新东方的很多主播的收入确实非常高,但因为很多人本身就有着非常高的学历,甚至很多主播本身也是新东方的老师,所以他们获得几十万的年薪非常正常,很多人也在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逐渐让自己的生活回归正轨。
听董明实老师讲《林黛玉进贾府》
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有幸通过网络听到了董明实老师的线上语文课,而第一讲,便是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作为一部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的巅峰之作,其内容庞杂,内涵丰富,如鲁迅先生所说讲,“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以,对于这样大部头的作品,我是非常怕讲的,因为讲起来千头万绪,一团乱麻。但是,听了董老师的课,让我眼前一亮,收获颇丰。
化繁为简,思路清晰 。一篇篇幅长,内容庞杂,关系复杂,信息量大的文章真不好教,处理不好,极易引起学生厌倦,老师吃力不讨好,而董老师对《林黛玉进贾府》的处理,为我们提供了长文短教的典范,也体现了董老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董老师讲这篇文章,只用了三课时,而且每课时只有三十分钟。他设计巧妙,思路清晰,三课时有浅有深,慢慢推进,在有限的时间里生成了无限的影响力。
第一课时通过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几句诗的解读,将曹雪芹艰难的生活和所处时代的封闭落后交代的清清楚楚。并通过“满纸荒唐言”一句巧妙地点出了《红楼梦》这部作品所体现出的进步思想和作者对知音的呼唤。通过对西方作品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难以理清人物关系的阅读体验和《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却关系清晰的对比,凸显了作者曹雪芹精湛的文学创作能力。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不仅勾起了阅读《红楼梦》的欲望,估计也勾起了大家阅读《百年孤独》的兴趣,真可谓一箭双雕。第二课时,董老师非常清晰地将黛玉眼中的贾府概括为五处。从不同角度,不同文化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贾府的富贵尊荣,极尽奢华,同时也看到了各色人物形象性格。对小说中人物的出场,董老师也清晰地分为六组,详略得当,一目了然。第三课时重点是在小说主要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分析。文本中对二人的描写笔墨不少,如何精确细致地分析人物,董老师仍然是条理清晰,深刻细腻。这也进一步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的无穷魅力,实现了董老师在课前所讲的,他这节课的价值追求就是让学生愿意去读,有兴趣去读《红楼梦》这部作品,我想,孩子们肯定早已心向往之了。
取舍得当,粗中有细。 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我自己在教学时因为受到课时的限制,往往感到顾此失彼,无从下手,最后便落得个要么面面俱到,寡淡无味。要么头重脚轻,虎头蛇尾。要么稀里糊涂,弃本逐末。董老师在讲这篇小说时,对文本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和整合。抓住了文本的精华。比如对文本中第四段,第六段,第十二段,第十五,十六段内容大胆舍去,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内容简洁精炼,同时让学生把握住了文章的精髓。但该重视的,董老师连一个字也不会放过。董老师对这篇小说中生字的重视程度让我惊讶,一般我们上公开课如果碰到篇幅较长的文章,都会把生子这个环节去掉,而董老师在那么有限而珍贵的时间里,却专门把生子注音展示了出来,并且一个一个地教读了一遍。这真正展现了一个教育大家对语文教学的准确把握。我们往往过于追求课堂的形式而忽略了学生语文基础的积累,架设着空中楼阁。
精炼语言,深挖内涵。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传递人类文化,塑造人类心灵的艺术。董老师的课堂带领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深入文学作品之中去理解、思辨、质疑、批判,进而为读懂、读透文学作品指明了道路。他为什么那么注重文字,因为文字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董老师对文本中的语言鉴赏可谓达到了诗词中“炼字”的程度。
董老师通过推敲关键词语,品析修辞手法,带领我们品味了文学作品语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在解读贾府环境时, 抓住“正门不开”、“面目清秀”揭露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严苛的礼仪。又抓住 “度”和“艳妆丽服”两个词语,不仅讲清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筑文化,还分析了贾赦好色*乱,品味极差的个性。通过一个“敕”字,又把这个极尽富贵的大家族背后的皇权交代了出来。对贾政房屋的一系列陈设,董老师用“有条不紊,条理分明,规矩严苛,品味不低”来概括,并评价道;“这些陈设折射出贾政是个极其规矩的人,近乎古板,是传统士大夫的形象。这样细致深入的挖掘,让我叹为观止。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 ,董老师精到的审美眼光、文采才华以及幽默风趣的个性和文人的真性情让我折服又敬佩。在讲到王熙凤的肖像时,董老师抓住“丹唇未启笑先闻”这一句,并让学生试着做这个动作,并打趣道不动嘴唇就能笑出来,这多可怕,幽默风趣,分析细致入微。讲到王熙凤的穿着时董老师对王熙凤的衣着评价道“大红大绿,珠光宝气,非常俗气,没有内涵,俗不可耐” ,并抓住王熙凤见到黛玉这一情节中的“忙转悲为喜”深入分析,并直言道她是“戏精”“无耻”。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个眼中只有权利和利益的毒辣人物的厌恶。尤其在分析宝玉眼中的黛玉形象时,可谓字字珠玑,妙不可言。我们都知道黛玉是神仙似的妹妹,但要问具体美在哪里,却又无从说起。听了董老师的课,我才真正感受到了黛玉之美。他抓住“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喜非喜含情目”这两句,点出作者不描形象,只描神态,虚写不实写,并用“花看半开,酒饮微熏”和蒙娜丽莎的微笑来解释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可谓生动有趣。对“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分析,可谓传神,也足见董老师的审美水品。什么样的景致最美?“姣花照水”。美丽的花有一湾水映着,这就是美。我们似乎有一些感觉,但“花”和“水”的景致毕竟寻常,我们似乎还是不能感受到他的特别来,董老师又进一步举例,即便是我们新疆的胡杨树,铁枝遒劲,但是要是有一湾水映着就立刻不一样了,这一点可谓神来之笔,此刻黛玉的美在我的脑海中一下子明朗了起来。灵动的,温柔的,惊世脱俗的极致之美就这样在董老师看似稀松平常的品析中浮出水面。也带给我们一次极致的审美体验,让人不禁感叹,原来,小说还能这样读!
董老师这三堂课,无论是目标的设置、内容的选择还是语言的品味鉴赏无不充满着教师的个性与才学、创意与智慧、充满着灵动美,充满了教师的真性情,也充满了文学的生命力。看似举重若轻,不费吹灰之力,信手拈来的课堂,有深有浅,如星光点点,实则反映了董老师的专业底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学识修养。听说董老师读过六十多遍《红楼梦》,这让我不禁想到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的故事,董老师读书应该也是用孔子这样的精神来读的吧。所以才会有今天这样独特而又迷人,且让人印象深刻的课堂,这也是语文人应该追求的语文课堂!
笔底龙()-:笔底龙蛇
扩展资料:
1、挐、龙肝豹胎、老迈龙钟、龙威虎震、龙拏虎掷、掷。
2、龟龙片甲、蛟龙擘水、笔底龙蛇、日角龙庭、鼎成龙。
3、(近义词)笔底龙蛇、行云流水、龙飞凤舞、字走龙蛇、妙笔生花。
4、首豕足、真龙活现龙头锯角、打虎牢龙、岁在龙虵、(笔走龙蛇怎么造句)。
5、虎踞龙蟠、一龙一猪、盘龙之癖、龙蛇混杂、风虎云。
6、他的书法笔走龙蛇,堪称一绝,不仅有王羲之铁画银钩的风骨,还有他独到的创意。
7、董廷超先生,1969年出生在山东聊城市茌平县冯屯镇马庄村。父亲原是辽宁阜新京剧团琴师,十七岁就正式登台演出。主要拉京胡,板胡,当地人称“城北第一弦”的美誉。
那个年代“吹,拉,弹,唱”都是下乡演出,称为“戏子”,不仅走街串巷,奔波劳累,而且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虽然深受百姓欢迎,但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
董廷超先生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做为兄弟姐妹五人的唯一男孩,父母视他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常常享受着比姐妹们更高一层的待遇。但他从小特别乖巧、懂事,从不因娇生惯养而任性。
8、大家族族长,挥毫落笔,在宣纸上笔走龙蛇的书写起来。
9、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10、(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卷二十:“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
11、当商会领导们看到“飞翔的翅膀”这篇巨幅书法、“巢湖市槐林渔网商会”的牌匾和“渔网镇之歌”三幅大作,让他们耳目一新,无不拍手称赞,董老师功底深厚,大家风范。
12、董廷超笔名艺林,生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现居北京。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名家讲堂》签约艺术家、人民艺术收藏网墨宝商城签约艺术家、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书画工作委员会会员。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促会国礼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人和书画院院士、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全国“艺教名师”、“艺术园丁(伯乐)”奖获得者。
关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取舍,很多老师都觉得自己心中有一杆秤。但是,这杆秤是否标准,却很难有一个明确的衡量尺度。哪些该教,哪些不该教呢?读了董老师的《〈背影〉教学案例》,我心中豁然开朗。
《背影》是一篇经典之作,网上的公开课等资源很多,关于这篇文章的解读也很多,怎样才能有所突破呢?董老师把着力点放到了学情上,通过课前调研彻底清楚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弄懂和预习后就可以弄懂的,哪些是学生如果没有教师或资料的帮助就永远也无法弄懂的。
上课之后,董老师问学生本文写了什么主题,学生不加思索地就回答是“父爱”。很显然,这个答案是学生“贴标签”的结果,因此,董老师并不满意,就向学生问了三个问题,要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文章有一条分界线分开了回忆与现在两个部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为什么文章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而不是说“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二年余了”?
3为什么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不是其他像外貌和体态或品德之类呢?
这三个问题,任何资料书上都没有,学生没有了资料的依靠,都傻了眼,只能埋头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董老师就要学生把课文的最后一段集体朗读一遍,学生还是没有发现,董老师就让他们再朗读一遍,直到他们发现为止。学生就这样朗读了三遍之后,终于开始举手回答了。
像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紧贴文本而行,是让学生“用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
当学生根据语言文字来得出这是表达“无私的父爱”的主旨的结论之后,董老师就出示了有关朱自清父子关系矛盾的文字资料,还有董老师自己对背影一文的解读,一并发给学生,让学生读完之后讨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借助于相关资源,通过充分的讨论之后,学生终于明白:父母总是爱自己的,但亲情也会经历风雨,甚至有可能是暴风骤雨,亲情也要经受时间和风雨的考验。当自己和父母之间有隔阂、有矛盾的时候,一定要坚信,亲情总会消融一切隔阂。
这节课并没有把亲情无限的拔高,而是围绕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和父母有代沟、有隔阂的现实,让孩子对父爱和母爱有一个正确而理性的认识,让孩子对亲情有一个完整的人生体验,从而理解亲情也会经历风雨,也需要用相互宽容去呵护。我想,这样的情感熏陶,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