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肌肉锻炼八大动作

背部肌肉锻炼八大动作,第1张

1、单臂哑铃划船

左腿屈膝跪在平凳下方的边缘,身体前倾于地面平行,用左手支撑驱赶,头部自然下垂。右手握紧哑铃慢慢下落,保持躯干地面平行,再慢慢将哑铃向腹部提升,直到肘关节夹角90度左右,收紧背部肌肉,手臂尽量靠近躯干,停留片刻,随即慢慢还原到起始位置。

训练时腰背不够平直会损害脊椎,放在平凳上的手臂要保持肘关节微屈,放在地面上的腿保持膝关节微屈,动作太快会降低训练效果,幅度过大会增加身体扭动,增加受伤的可能性。

2、背部拉伸动作

双手固定在稳定性较强的物体上。手臂与躯干的夹角不要过大。感觉背部肌肉拉近时稍停10-15秒。背部拉伸动作可以缓解练习时的肌肉疲劳感,也可作为背部练习前的热身动作。

3、坐姿划船

正坐,两腿踩住前方的踏板,微屈膝,两手紧握三角形手柄,双臂前伸,腰腹固定,挺胸抬头。以背部肌群的收缩力将手柄拉至腹部,以背阔肌的力量控制还原,运动过程中注意控制拉伸的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锻炼效果。练习时腰背不够平直会损害脊椎,动作不宜过快,拉伸幅度也不要过大,以免受伤。

4、颈前下拉

坐在拉背练习机的固定座位上,头部和背部保持平直,双手分别握住上方横杠两端的把柄,保持肘关节向下,不要向后。从头上方位置垂直下拉横杠至胸前,沿原路缓慢还原,双臂可伸直,但肘关节应微屈,下拉时呼气,回放时吸气。要注意练习时两臂均匀用力,防止猛拉或无控制还原。颈前下拉可使背部肌肉充分锻炼,又不会因角度错误而受伤。

5、坐姿挺身

端坐于挺身机上,腰部紧贴靠背的凸状物,调节运动轴至颈下30厘米左右。双手交叉放于胸前,以腰部为支点做往复运动。每次停顿,上身与大腿平面保持在30~95度为宜。每次3组,每组8~12个。

6、俯身哑铃划船

俯身哑铃划船这项运动最主要的锻炼部位就是背阔肌,在做这项运动的时候,要用一只手臂,先将身体撑起来,接着另外一只手臂就是要拿着哑铃在膝盖上进行弯曲,然后等到上半身往前倾斜以后,臀部依然要保持往后的方向。弯腰过程中,背部依旧不可以弯曲,腰部和臀部在扭动过程中还是出了一部上半身,其他部位都不能动。另外,其他部位最好还要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且在肩胛骨收缩之后,逐步贴近身体,然后再把哑铃提到身体的两侧。

7、俯身杠铃划船

俯身杠铃划船是大力量的训练项目,这是很多健身爱好者练习背部肌肉都要进行的项目之一,这个训练动作,强度大,重量大,会给背部肌肉很多刺激作用,但是在训练过程当中,要注意背部俯身收缩,背部挺直,防止脊椎受伤。俯身杠铃划船可以作为训练背部肌肉的重点动作,可以考虑在组数和组次上提高训练强度,建议每组12个,训练6组。在训练该动作中,对于划船的动作位移要足够,这样才能充分刺激整个背部肌肉的发展。

8、直臂下拉

直臂下拉也是最主要锻炼部位为背阔肌,动作开始要先将两脚打开,保持与肩同宽,然后用正面面对着要训练的器材,接下来,用手握住运动器材,并且采用正握的方法。两手距离依旧与肩同宽,手臂慢慢伸直后,背部依旧要挺直,不可以随便的移动,在上半身往前倾斜后,腹部收紧,接下来就是要用两只手握住杆,在利用手肘生长的力量把把横杠往下拉,在这个过程中,幅度尽量收小一些,直到拉到自己大腿位置前方时,再慢慢的控制力量,让横杠恢复到一开始的位置。

练背的好处:

第一点:锻炼背肌可以预防驼背

身边有很多小朋友,很多人学业压力比较大,经常背着个书包走来走去,身体日久天长就变成了驼背的情况。

这在高中生中是非常常见的情况,但是为了改善这样的身体状态,我们可以考虑进行背部肌肉的强化进行改善,这是非常行得通的。

身体驼背很多时候都是背肌力量比胸肌弱了太多导致的,这样最常出现的状况就是驼背或者圆肩,在走路的时候你可以看见圆肩的人,手掌是在大腿前侧的,而不像正常时在身体侧面。

在强化背肌的时候,应该注重强化背肌的斜方肌中下部和之下的菱形肌,这些肌肉对身体正常形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在抬头挺胸站直的时候,你会感觉背部肌肉的酸痛,这些肌肉就是我们在锻炼的时候该强化的。

第二点:增强背肌可以锻炼出倒三角

很多人在健身之前都看到过一些肌肉男的,希望自己锻炼得像彭于晏那样,身材线条非常好。

但是我们在锻炼的时候,需要对全身上下的肌肉进行刺激,很多人都只注意一两块肌肉,比如胸肌和腹肌,但是忽视了背阔肌和腿部肌肉。

我们在锻炼胸肌的时候,可以把身体变得很厚,可以把衣服撑起来,但是我们身体想要出现倒三角,就必须针对背阔肌进行刺激,也就是锻炼背部肌肉。

我们的倒三角都是靠背阔肌撑起来的,胸肌和背肌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对抗,如果你每次锻炼的时候都只去考虑胸肌和腹肌的强化,而忽视了我们身体背面的肌肉,那些和胸肌腹肌对抗的背部肌肉,你会吃大亏。

第三点:增强核心能力

提起核心肌肉,大多数人都会想起腹肌,但是我们的核心肌肉不仅仅是腹肌还包括了我们的腰部肌肉,比如竖脊肌等。

在锻炼背部肌肉的时候也会锻炼竖脊肌,最典型的动作就是硬拉。我们在硬拉的时候,身体核心稳定性会增强很多,这对整体的健身水平增长有极大的好处。

俯卧抬上体

动作价值:发展背部与腰部等肌群力量。

动作方法:直体俯卧于床上或垫子上,两手指交叉贴于头后,肘关节打开,另一人按住练习者小腿。抬头挺胸,上体用力抬起,尽量后屈,然后还原。

练习次数:5至15次,做4组。

斜面仰卧起坐

动作价值:发展腹部肌群,增加动作难度,发展仰卧起坐专项力量。

动作方法:选择斜坡或用木板、床将一端垫起制成斜面,脚高头低仰卧,收腹屈背,双臂前摆,手触脚。然后还原成仰卧。

练习次数:20至30次,做4组。

仰卧两头起(元宝收腹)

动作价值:发展腹部肌群、背部肌群、屈髋肌群,发展仰卧起坐专项力量。

动作方法:可在床上或地毯上进行练习。仰卧直体,两臂上举,两腿并拢伸直,脚面绷直。动作时,快速收腹发力,上体和两腿同时举起,以臀部支撑,两手与两脚相触及。如此反复进行练习。

练习次数:5至15次,做4组。

身体躯干肌肉主要包括: 胸肌(肋间肌),膈肌,腰方肌,髂腰肌,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

髂腰肌——指腰大肌和髂肌,是人体承载下肢与躯干连接作用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肌肉,在“下肢康复必要解剖——臀腿肌肉群”已有,此处不展开。

背部深浅肌群不属于腹部,但竖脊肌对腹部核心肌群的扩张收缩影响巨大。竖脊肌包括:多裂肌,背最长肌,髂肋肌。

盆底肌:形成盆膈,最终和胸腹腔形成一个完整躯体。(盆底肌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独立章节)

胸肌 :肋间肌分肋间内肌和外肌,起止点同

起点:上位肋骨下缘

止点:下位肋骨上缘

作用:提肋帮助吸气(肋间神经T1-12)

膈肌: 分隔胸、腹腔的扁肌,呈穹隆,其隆凸的上面朝向胸腔,凹陷的下面朝向腹腔。

起点: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前面L1-3,分3部分(起点又是止点)

1)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骨不起自下6对肋骨(第7-12)和软肋

2)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上,左L2,右L3腰椎处,并起自 腰大肌 表面的腱性组织内侧弓状韧带和 腰大肌 表面的腱性组织外侧弓状韧带。

止点:各部肌纤维向中央移行于中心腱。(不是真正意义的止点,而是膈肌的收缩方向)。膈上有3个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裂孔,供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主动脉裂孔左前上方约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裂孔,供食管和 迷走神经 通过;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在第8胸椎水平,供下腔静脉通过。(迷走神经是第十对脑神经,属于混合神经,在腹部、胸腔以及颈部可发出多个分支支持颈部、胸腔内器官好脏器的感觉冲动控制心肌、平滑肌好腺体的活动,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的三个系统。

作用: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隆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帮助吸气;松弛时,膈穹隆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帮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时,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

腰方肌

起点 :髂嵴

止点 :第12肋,第1-4腰椎横突

作用:脊柱腰部侧屈(腰部神经前支T12-L3)

腹横肌

起点:第6肋软肋内面,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1/3

止点 :腹白线、耻骨梳

作用:增加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降肋帮助呼气(第5-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内斜肌

起点 :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1/2

止点 :借腱膜止于白线和下3肋、耻骨梳

作用:增加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降肋帮助呼气(第5-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直肌

起点:耻骨联合上缘与耻骨嵴

止点 :第5-7肋软骨外面及剑突前面

作用:前屈脊柱、降胸廓,增加腹压(第5-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

盆底肌:不是临床解剖意义上的独立肌肉,而是一组功能肌肉群。包括会阴浅横肌、耻尾肌、髂尾肌、耻骨直肠肌、、坐骨海绵体肌、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等。盆底肌功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盆腔盆底康复触诊独立章节梳理。

腹外斜肌

起点 :下8肋外面

止点 :借腱膜止于白线、髂嵴前部、并形成腹股沟韧带

作用:增加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降肋帮助呼气(第5-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内斜、腹外斜肌、腹横肌作用同。增加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降肋帮助呼气(第5-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竖脊肌:包括多裂肌、胸最长肌和腰髂肋肌

多裂肌

起点:骶骨背面,腰、胸椎横突和第4-7颈椎关节突

止点 :L5-c2棘突

作用:双侧收缩时,使脊柱后伸,特别是头颈部;控制向收缩侧的屈曲;单侧收缩是向对侧旋转椎体(脊神经后支)

胸最长肌

起点 :骶骨、髂嵴、下胸椎和全部腰椎的棘突

止点 :全部胸椎的横突、肋角和肋结节之间,上要腰椎的横突

作用:双侧收缩是,后伸脊柱,维持人体的直立躯体姿势,在脊柱屈曲是起稳定作用,用来对抗腹肌和重力的作用;的作用;单侧收缩时,使脊柱做同侧侧屈/作同侧旋转,对抗离心力以维持稳定。(脊神经后支)

腰髂肋肌

起点 :骶骨、髂嵴、下胸椎和全部腰椎的棘突

止点 :下6肋骨角的下缘

作用:双侧收缩是,后伸脊柱,维持人体的直立躯体的作用;单侧收缩时,使脊柱做同侧侧屈/作同侧旋转,对抗离心力以维持稳定。(脊神经后支)

胸膜 衬覆在胸壁内面和 肺 表面的浆膜,分为壁层和脏层两部——壁胸膜和脏胸膜。

胸膜可随跟随胸壁和膈的运动扩张或回缩,可提供肺根下移或肺静脉扩张的空间。健康的胸膜有助于肺的健康运行,当发生黏粘时肺的运动受限,相邻肌肉的运动模式页会被干扰。

腹膜 :全身面积最大、配布最复杂的浆膜。由单层扁平间皮细胞及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衬与腹、盆腔壁内表面的腹膜称为腹壁膜;覆盖腹、盆腔器脏表面的部分称为腹脏膜。

腹膜具有摩擦、吸收、防御和修复等功能,帮助内脏器官进行这些运动功能,但是当腹膜发生黏黏时,内脏器官的运动也会受限,与之相邻或交接的肌肉运动也会受阻。

盆膈: 盆底肌与骨盆形成盆膈,与胸膜腹膜闭合形成完整的整体。

相关骨性标志:髂嵴,骶骨,肋骨,颈椎横突棘突,胸椎横突棘突,腰椎横突棘突,肋骨上下缘,剑突,耻骨梳、耻骨联合、耻骨嵴,腹白线、腹股沟韧带

总结:主要功能——保持躯干直立稳定,脊柱前屈、后伸、侧屈、旋转,降肋和提肋、平衡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

当这些肌肉局部紧张或过度拉伸,将会

一、影响躯干的稳定性,骨盆松弛,脊柱问题如“脊柱侧弯、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腰肌劳损、颈椎问题,腹直肌分离,内脏下垂,痛经,便秘、头疼、呼吸等问题——加速身体错误代偿模式——衍生问题多样化:臀腿足踝与躯干肌互为影响。

二、体态:

1、大肚子:肚子胀气,下腹(小肚子)突出、上腹部大、上下腹都大

2、肋骨外翻、肋弓塌陷,八字背

3、没有身体曲线:水桶腰、鸭梨体态、苹果体型

4、骨盆前倾、后倾、侧倾、回旋

5、骶骨收缩、髂骨上移腰短

6、方臀、蝴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786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