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主要成分艾绒已经是一种治病的中药,而在艾条燃烧的过程中,有效成分透过皮肤进入到人体,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艾灸就是这么神奇。下面就由懂视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艾灸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艾灸的功效和作用局部刺激作用
针灸是一个特定的部分,基本的火灾中人的刺激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第一个温暖的地方,火的激励机制。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肌肉痉挛,使局部皮肤组织的代谢能力,促进炎症,粘连,渗出,出血等病理产物大吸收;也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性物质,减少兴奋性神经系统,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热疗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经络调节作用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
艾灸涌泉穴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
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
艾灸的注意事项提到艾灸应该注意什么,或者有什么禁忌,这些有的是先人总结的,但是更多的是我的经验。
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我们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
3针灸后身体健康的,没有其他寒性疾病的,针灸后半小时后可以用凉水洗手,但是原则上不建议使用冷水。建议用温水洗手,温度早高于人体体温即可。
4如果你想怀孕,刚刚灸后就马上同房,这时的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你在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已经适合精子的着床和存活生存。当然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有的男性精子成活率很高,往往环境不利也能生根发芽,而有的种子质量不高,即使放在宽松的,高质量的土地里照样长不出好庄稼。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5大悲,大喜,大怒,这样情绪不稳定,艾灸的效果会打折扣。太肌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质量,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7施灸的程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这里说的是施灸的程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
8施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9很多人问,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如果是热水,可以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钟后,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在用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10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艾灸的方法艾灸的方法主要有直接灸、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详细操作方法如下。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
施灸时先在灸腧穴部位涂上少量的大蒜汁,有些朋友觉得麻烦或者是嫌大蒜的味道难以接受,便会省略这一步骤,其实这是错误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2)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2、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
用鲜姜切成薄片,生姜的厚度一定要掌握好,太厚的话艾灸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哦,大约为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就行,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4)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
3、艾条灸
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2)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4、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5、温灸器灸
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1白酒泡大蒜的神奇功效和作用
2小孩艾灸肚脐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3艾奥比艾灸贴的功效和作用
4温灸和艾灸的区别以及功效作用
5艾熏的神奇功效与注意事项
6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和最佳时间
督脉灸被称为灸中之皇,是即将失传的特种艾灸疗法;可以起到督肾同治,五脏六腑通调,是人体补阳开经之最!
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也就是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贯穿着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中医的养生秘招督脉灸,就是在督脉上艾灸,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人体自身阳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至全身,恢复人体自愈力。督脉灸是一种在督脉上施以中药和隔姜灸的疗法。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长期工作劳累,熬夜,饮食上吃太多寒凉食物(如从冰箱里冷冻的食物),还有越来越多的空调病,这些都大大消耗了人体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阳气。所以人们才会感到身体越来越疲惫,精神消沉,工作没有激情,这暗示人们身体消耗的阳气越来越多,不注意补充导致一系列情况出现,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自身的防病健康意识也日益增强。作为祖国医学传统外治法之一,灸疗的保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纳。而督脉灸则是最适合的一种大灸疗法。其施灸面广、艾柱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
督脉灸主要是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温补督脉、强化真元、温通气血、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也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治未病”的保健养生思想。女性按照中医的思想,属阴性体质,因而相比男性来说,阳气往往不足,这也就导致女性往往易患寒性疾病,如往往手脚冰凉,痛经等等,这些基本都是因为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四肢、脏腑,以至于寒邪凝滞在这些部位导致疼痛不舒。
督脉灸通过在统领一身阳气的督脉上进行辛温大热的灸疗,让阳气在体内慢慢积聚起到大补阳气的作用,使之到达体表起到御邪防病,在内到达全身各处起到温通经脉、温煦脏腑的作用。对女性面部的黄褐斑、雀斑等各种随着衰老的出现的症状,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对于男性,可以健身、壮肾阳提高性生活,改善气虚血虚,祛湿驱寒,腰痛膝软,下肢沉重,神疲乏力,耳鸣头晕,尿频尿急,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亚健康状态。
暑夏三伏天是“督脉灸”祛病的最佳季节。盛夏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最盛,腠理疏松,百脉通畅,“督脉灸”刺激背部督脉和督络,借助暑夏之伏天炎热之气候,能起到强壮真元,祛邪扶正,鼓动气血流畅,防病保健之功效,升一身之阳,断全身百病。
伏 前 灸:6月25日---7月16日
初 伏 灸:7月17日---7月26日
中 伏 灸:7月27日---8月15日
末 伏 灸:8月16日---8月25日
伏后加强灸:8月26日---9月5日
一、女人艾灸背部,远比腹部重要!
也许是由于艾灸腹部比较方便,然后就一直灸腹部,却不知,女人艾灸背部,远比艾灸腹部更重要!
1
女人灸背,防治妇科!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下降,寒气也愈发加重,而风寒邪入侵人体,背部首当其冲,而女性体质属阴,若是背部受寒就更容易导致腰酸背疼,脏腑受寒。
而寒湿质量重,脏腑的寒湿常常会往下跑,下注至胞宫,时间一长就酿成了妇科疾病。故而女人养背就是在防治妇科,其中最常用来防治妇科的穴位是命门穴和八髎穴!
古代医学家张景岳说过:“春应肝而 养生 ,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所以我们要顺应四季: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规律,才能颐养长生,内安外健。 身体内积聚了一个冬天的寒湿、毒素、浊气在这个季节是最好排出的时候,此时正是融化身体坚冰的好时机。
背部是以脊椎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的全息缩影,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如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背部 健康 与否,往往直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运转。
一、一经一脉
在中医学中人的精血都讲究由阳气支撑,阳气充盈则精力旺盛、血液充盈。而五脏六腑的阳气生发关键在后背, 为什么呢
主要因为后背有一经一脉!
一经:膀胱经
脊柱两旁有膀胱经,人体五脏六腑在背部膀胱经上都有腧穴,这些腧穴是运行气血、联络五脏六腑的通路,因此刺激这些穴位可起到振奋五脏六腑的阳气的作用。
膀胱经——排毒通道
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
同时,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担负着人体内尿液和汗液的排放,负责人体内70%的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并且,身体中其他脏器所排出的毒素,也要由膀胱经排出。
一脉:督脉
后背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是全身阳气集聚和运行的通道!
督脉一堵,春天阳气生发不出,人会阳虚,继而淤生火。
督脉——阳脉之海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督脉循行于脊、入络于脑,五脏六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腧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功能与督脉息息相关。打通督脉,可促进全身气血循环,让五脏六腑得到濡养,保证身体阴阳平衡。
因此,春天可以多灸背,用阳气排出去年的污浊,重建身体本源的秩序,为接下去的一整年打好基础,让灸效事半功倍!
二、春季灸背,好处多多
1、春天灸背,养肝备孕!
在中医的理论中,春季与肝相对应, 所以从春天一到,人们的 养生 重点就是养护肝脏。另外, 肝与肾又是同补的,养肝,不能忘了养肾,对于备孕的女人来说更是如此:肾是我的先天元气,肾气足才容易受孕。 而我们要同时补肝肾,不用整太多穴位, 艾灸肝肾的背俞穴就够了——肝俞、肾俞都在背部,艾灸它们可以同时养护肝肾,滋养卵巢,促进备孕!
2、春天灸背,防治妇科!
春寒料峭,会走经络!风寒入侵人体,背部首当其冲,而女性体质属阴,若是背部受寒就更容易导致腰酸背疼,脏腑受寒。而寒湿质量重,脏腑的寒湿常常会往下跑,下注至胞宫,时间一长就酿成了妇科疾病。 故而女人养背就是在防治妇科,其中最常用来防治妇科的穴位是命门穴和八髎穴!
3、春天灸背,促进排毒!
积累了一整个冬天的毒素,到了春天尽快排出!背部的膀胱经是排毒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担负着人体内尿液和汗液的排放,它负责人体内70%的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 对膀胱经按摩艾灸,不但可以祛除身体的寒湿,毒素,还可以缓解颈肩腰腿痛的症状,会让沉重的身体感觉轻松异常。
4、春天灸背,驱寒减肥!
后背、臀部、后腿、脚外侧都是膀胱经循行的位置,像后背、臀部上的赘肉多,都是膀胱经的问题。 膀胱经通常的问题就是人体的风寒易堆积在那里,因为它是人体抵御外寒的一个栅栏。所以好多人后背的赘肉摸上去的感觉就像摸一层棉花一样,没有质感,这就是寒於堆积引起的。 冬天后很多人胖了,原因之一就是膀胱经积累的寒气太多了!春天艾灸膀胱经,驱寒,更减肥!
三、背部怎么艾灸
1、隔姜灸
2、借助背部灸盒
在背腰部,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腧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上,其位置大体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 可以强身健体、培补阳气,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艾灸背部,至少有9种疗效
1、改善睡眠,头晕头痛,恶心,脑供血不足,面部肤色暗黄无光泽。
2、改善肩周炎,肩颈疼痛,易落枕,记忆力减退。
3、改善脑部循环差,供血不足,供氧不足。
4、预防颈部淋巴结肿大,长痘。
5、预防形成黑色素,沉淀长斑。
6、预防老年痴呆,心脑疾病。
7、改善咽喉肿痛。
8、平衡五脏六腑,预防颈椎腰椎,预防脊柱弯曲。
9、祛除体内风寒湿燥以及垃圾毒素,让身材曲线更加完美。
四、春天5个开背动作,一整年都受益!
春天开背是顺应时气,除疾 养生 的一个合适选择。
1、刺激打通膀胱经!
膝窝的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一个重要大穴!中医有句口诀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解决。
经常按揉或者拍打委中穴能刺激膀胱经气血的运行,更好地排毒。
平坐在床上或垫上,坐好以后弯曲双腿;
双腿颤动,让两个后膝窝向下去轻敲地面;
坚持五分钟以上,就会感觉到整个腿是温暖发热的。
2、打通大椎穴!
颈椎是督脉和膀胱经的上部枢纽,通畅这里可以让阳气生发,还可以预防跟颈椎瘀阻造成的系列症状!
双手搓颈部大椎穴至发热。
3、多做艾草精油按摩,简单有效!
背部的保健方法良多,可在人体背部进行一定节律的搓弹、拍打、敲击,能提升阳气,有利于人体气机顺畅,阴阳和合,使人体的脏腑功能更加协调。
近年来用艾草精油做背部推拿也叫精油开背已经逐渐流行,也是背部保健的一种方法。,从上往下搓背,持续3-5分钟、背部发热即可,能与艾灸效果相辅相成。
可以达到促进血液轮回,紧实肌肤,改善睡眠,舒缓精神压力,消除疲惫的功效,还可以美容养颜。
开背手法加强五脏六腑的背部,腰臀部的反射点,在配合了芳香自然疗法后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的各种病症,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免疫力。
4、揉搓后腰
这里是命门穴、肾俞穴的所在,是督脉、膀胱经中部的枢纽。督脉和膀胱经仅仅只是个通道,本身并无能量!需要肾气的推动才能完成阳气生发和排毒的功能。
每天随时随地的双手搓到后腰发热。
5、背部捏脊:小孩成人都可用!
捏脊是儿童推拿常用手法,可用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5~10遍。
其实,不仅是小儿疾病,成人也可以用捏脊来调理保健。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五脏背腧穴,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所以灸友们要常做做背,尤其是乍暖还寒的春天!清理一下身体中的垃圾,体内一通,一身轻松!
我们说“背薄一寸,命长十年”,人的背应该是薄薄的肌肉搭配充足的阳气御寒,但现在很多人的背越来越粗,背上的脂肪越来越厚。这是因为寒湿入侵的太多,阳气不够用,只能积累脂肪来御寒。
尤其是夏秋之交的寒邪湿邪,对背部威胁极大,秋的寒加夏的湿,都在这个时候往背上钻,久而久之,后背便成为了寒湿生活的土壤。身体内积聚的寒湿、毒素,在这个季节是好排出的时候。
凡是寒湿,必有淤堵;凡是寒湿,必要温通,而艾灸,无疑是温通的第一法宝!
艾灸有温通之性:温能补其虚,通能化其淤,简单的说就是能补充身体虚损的阳气,能温化、排出体内的淤堵、垃圾。
《 养生 四要·慎动》:“背者五脏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则肺脏不伤。”
《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论》:“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令鼻寒咳嗽。”
背部艾炙有4个穴位,大椎穴、风门穴、身柱穴和命门穴4个穴。
大椎穴
精准定位:放前正中间往上,第7颈椎骨横突下凹痕中。
常被用以治感冒、登革热病、颈椎病、痤疮这些,身体诸阳之汇,是身体全部阳经交汇处的一大要穴。
风门穴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常被用以医治一些外感风寒寒邪的病症,像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颈部僵硬、胸背痛等。
身柱穴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间往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痕中。
常被用以治感冒、哮喘、夜尿症等症状,常常艾炙小孩子的身柱穴,小孩可以少发烧感冒,对小孩快乐成长有非常大协助。
命门穴
精准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间往上,第2椎间盘横突下凹痕中。
常被用以后背发凉、手脚发凉和腰酸腿寒这种有阳虚症状的病症。
背部是身心 健康 的气象图,是身体牢靠的维护天然屏障。常常艾炙背部,能够培补阳气,调五脏血气、安神助眠定志、舒筋活血。
秋季坚持背部艾灸的好处
改善局部营养状态
通过艾灸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背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减少皮肤细胞的老化,有利于皮肤的清洁与 健康 。
舒筋活血,健身防病
尤其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来说,经过一天的劳作,难免会出现腰酸背疼、肌肉紧张,此时如接受艾灸,不仅有利于肌肉放松,消除疲劳,还能防止慢性病及腰肌劳损的发生。
宁心安神,改善睡眠质量
人过度疲劳时,就会出现心烦意乱、坐卧不宁的现象,艾灸带来的良性刺激会使心绪逐渐安定下来,从而感到全身舒适和轻松,促进睡眠。
女人灸背,防治妇科
女性体质属阴,若是背部受寒就更容易导致腰酸背疼,脏腑受寒。而寒湿质量重,脏腑的寒湿常常会往下跑,下注至胞宫,时间一长就酿成了妇科疾病。故而女人养背就是在防治妇科,其中常用来防治妇科的穴位是命门穴和八髎穴!
男女灸背,驱寒减肥
后背、臀部、后腿、脚外侧都是膀胱经循行的位置,像后背、臀部上的赘肉多,都是膀胱经淤堵的问题。
所以好多人后背的赘肉摸上去的感觉就像摸一层棉花一样,没有质感,这就是寒瘀堆积引起的。艾灸把寒湿去掉,脂肪肥肉也会跟着减少。(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李傲霜)
艾灸好处与功效有哪些
艾灸好处与功效有哪些。艾灸是中医上传统的一种治疗手法,可以用来调理和治疗身体的不适,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项中医疗法。那么艾灸有什么好处和功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艾灸好处与功效有哪些1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1、治疗疾病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手段,所以它是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的,可以用于急性发作疾病、危重疾病的抢救和治疗,也可以用于慢性疾病的调理,应用的领域也非常的广泛,像妇科、儿科、外科、皮肤科、骨伤科等,都有应用到艾灸治疗地方。
2、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时对人体局部有温热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可以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局部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从而改善血肿、炎症等产物的消散。另外,艾灸时的温热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利用。
3、祛湿散寒
在施行艾灸操作时,艾灸的热力能够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所以艾灸又具有祛湿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对于那些风湿、胃脘痛、痛经、闭经等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健脾益胃
人体的穴位众多,都与各个重要器官相关联,让胃部不舒服不消化的时候,可以在中脘穴、足三里处施灸,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的消化功能,提高肠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5、防病保健
艾灸讲究的就是中医的阴阳平衡,它能使人气血通畅,所以艾灸还有个很大作用就是能改善人体平衡,日常可以通过艾灸来达到保健防病的作用。我国的'艾灸医学很神奇,据研究证明,艾灸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保健效果奇佳。
艾灸好处与功效有哪些2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一、月经提前
月经提前因为脾气暴躁,脾是血的管理者,脾气不好,被管者也就会造反,与此同时,脾虚湿阴神经内分泌失调,身体阳气火旺或情志抑郁。
艾灸是通过回阳固脱,温补阳气,来调理脾肾两虚引起的脾气不足,可解郁散肝气达到身体平衡,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让子宫卵巢神经活跃达到有效的改善。
二、月经推后
月经延迟量少暗沉有血块,排出不畅,痰阻,月经淡呈粘液状,月经前后白带下多,血虚,苍白,小腹疼痛,唇齿淡,肾虚,腰酸。
艾灸,散寒祛湿提升阳气,改善血块排不出,子宫痰湿太重造成月经不畅,艾有通经络调气血,祛湿活血之效。
三、宫寒不育不孕
失眠多梦,月经过少有血块不排卵(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卵巢是不排卵的),白带增多,乳房胀痛,宫寒,痛经
艾灸是通过远红外线加艾绒温热子宫,散寒,改善血液循环,灸相应穴位可提升子宫温度和活性。
四、妇科炎症反复
女性阴道口尿道口与肛门临近,易受感染,滋生细菌,女性生殖器腹腔与外界相通病菌入侵,阴道呈酸性环境,当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
外阴道炎,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宫颈炎
艾灸可以增加身体免疫力,让子宫环境变好,免受细菌危害,加快子宫的分泌物代谢,不残留,为人体补充元气,帮助人体自身来修复及代谢。
五、短暂性闭经,几月未见红
情绪心理压力过大,激素不平衡,有肌瘤囊肿,息肉子宫内膜增厚有关系。
艾灸可以有效缓解情绪,放松神经通过艾灸温热子宫,激活子宫收缩,内膜才会有节律性脱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宫内月经排不干净导致长期堆积,长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宫内的垃圾恶露清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