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有鳍的是什么恐龙

背上有鳍的是什么恐龙,第1张

叫“棘龙”。背上的突出物不是鳍,叫背棘。

棘龙都属于爬行纲、蜥臀目、棘龙科。在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有多个种类化石被发现。

棘龙科恐龙是群巨大、独特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有着强壮发达的前肢,巨大的爪子,这些成为这群食肉动物的外表特征。棘龙科的名称来自于模式属棘龙的背部帆状物,由多条神经棘构成。普遍的解释是做为调节体温使用、用来威吓可能的攻击者、或是视觉辨识物。但这些帆状物的功能仍在争论中,有些古生物学家提出,这些神经棘支撑者由肌肉、脂肪构成的隆肉。

棘龙。

绿色的背上有刺的恐龙是棘龙。棘龙是一种大型兽脚类恐龙,拥有着比肩霸王龙和南方巨兽龙的体长。

棘龙的属名来源于其标志性的特征,即高大的背椎和腰椎神经棘。虽然棘龙类的其它成员,如重爪龙,似鳄龙和异特龙类的高棘龙的神经棘也有所增高,但与棘龙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

棘背龙的帆状物是由非常高大的神经棘所构成,这些神经棘从背部脊椎骨延伸出来。这些神经棘的长度约是脊椎骨的7到11倍长。 这些神经棘的前后长度较为一致,而盘龙目的基龙与异齿龙的神经棘长度有大规模改变,形成一个半月形帆状物。帆状物的用途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雄性棘龙在争取配偶时会炫耀自己的帆,谁的帆最大谁就可以争取到配偶,还有说法是棘背龙的帆是吸收太阳热度,早上棘背龙用帆状物吸收太阳的热度,使身体里的血液更快暖和,身体血液温度升高身体灵活度增加,棘背龙会趁其他恐龙身体血液温度还没升高之前就攻击它们。

脊背龙和棘龙之间没有区别,棘龙的别称叫棘背龙,它们是同一种恐龙,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

棘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在白垩纪的非洲北部,大是在为1亿1400万年到6500万年前,离现在已经很遥远了。

棘龙最明显的特征是背部有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经棘延长而成,最长可达12-22米,长棘之间推断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巨大的帆状物。这个帆状物的身体结构很有可能为棘龙调节体温、储存脂肪能量、散发热量、吸引异性、威胁对手、吸引猎物等,它的作用是比较多的。

同时,棘龙是目前已知的最大型的陆生肉食性恐龙之一,体型是所有食肉恐龙里面最大的,平均长度17米的身长远远大于霸王龙,而它还有霸王龙所不具有的优势,那就是具有巨大而锋利的爪子,所以棘龙具有打败霸王龙的实力。所以,在当时棘龙也是有一定的统治力的,体型和重量给予它食物链的顶端优势。

棘龙的体型大小

棘龙的体型也一直是古生物学家关心的话题。由于近期对于棘龙骨骼的复原与2014年之前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差异,所以之前的体型估计已经没有过大的参考意义了。

易卜拉欣在2014年给出的体长估计值是15米,保罗·塞里诺在其2022年的工作中依据仿真三维模型给出的体重估计是7390千克。依据以上数据,棘龙确实拥有非常巨大的体型。当然,任何基于单个的不完整标本的估计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更完整的棘龙标本被发现以提供更准确的估计。

沙拉是一种兽脚亚目棘龙科恐龙,生于9800万年至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晚期。它属于一种大型食肉恐龙,是棘龙科最近的亲缘物种。它的体长一般可达11-14米。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巴西发现的。奥沙拉的体型总体来说,奥沙拉龙个头不高,但体长最多能达到14米,体重保持在5到7吨之间。因此,它可以算是目前在巴西发现的最大的兽脚亚目恐龙。

一、它的体型在迄今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是数一数二的,可以排到112种左右,几乎相当于巨型恐龙东洋龙和宫仙龙的体型。奥沙拉的形状特征奥沙拉龙整体看起来更像是现代鳄鱼和蜥蜴的结合体。它最明显的特征是背上沿着脊柱生长着非常巨大高耸的棘冠,与异齿龙非常相似,但属于恐龙,尾巴上也有条状的棘冠,看起来像鳗鱼的扁尾。

二、与其他恐龙相比,奥沙拉的前肢和后肢都非常短,甚至约为其头骨的长度,就像是一种刚刚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生物。奥沙拉的生活习惯其实从奥沙拉龙鳄鱼般的宽嘴和扁平的尾巴就可以看出,它在水中生存的概率很大,所以主要以鱼类为食。因为它的口腔结构非常独特,比如它前端的第一颗牙齿大多是迷你的,而第二颗和第三颗牙齿是巨大的。它的嘴形似鳄鱼,基本上只要咬一条鱼就很难挣脱。

三、而且它扁平的尾巴可以更好的支撑和保持身体的平衡。奥沙拉发现龙的化石奥沙拉最早的化石发现于南美洲的巴西,但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它与非洲棘龙科恐龙的亲缘关系更近,而与当地的巴西棘龙距离较远。所以奥沙拉龙的发现可以间接证明非洲和南美洲可能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棘龙也是生活于非洲的一种巨型肉食性恐龙。它的体形与暴龙不相上下。由于目前发现的棘龙化石极少,所以我们从棘龙化石中可以得到的数据仍非常有限,所以很难去了解它,这种恐龙很少身于大屏幕上和文学作品中,难以为大众所了解。

棘龙的体形

棘龙也和暴龙一样是非常奇特的恐龙,他不及暴龙名气。从体形及满口的利牙足以看出它应该属于凶残的肉食动物,全长15米,臀部高约27米,长着一个硕大的脑袋,它的背部有很多骨质突起,其上有表皮覆盖,看起来就像小船上扬着的帆,棘龙的前肢比后肢要短小很多,他应该属于两足行走动物。

棘龙的背帆

棘龙背部上长有帆状背板,这张背帆由一组长长的脊柱支撑,每根脊柱都是从脊骨上直挺挺地长出来的,这使得这张帆完全不能收拢或折叠。对这张背帆的用途,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背帆主要起散热的作用;有人则认为背帆就像骆驼的驼峰,用来储存脂肪和水分,在干旱的日子里维持生存;也有人认为背帆可能颜色比较鲜艳,是棘龙的求偶工具,就像今天的孔雀的尾巴。看来要想得出答案还有待考证。

棘龙的近亲

1996年,古生物学家在巴西北部发现了激龙化石,这是目前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头骨化石,经研究发现他是和棘龙血缓关系很近的恐龙。它的头骨由后往前显著变窄,尤其是鼻骨部特别伸长。其颌部的牙齿相当直,只有一个略为弯曲,所有牙齿都带有薄而有沟的牙釉质,有着明显的平滑的啃切缘,这一牙齿构造与棘龙的牙齿构造非常接近。

棘龙的背帆

在研究棘龙的背帆时,说法不一最为人们所接受的棘龙背帆是用来散热的,棘龙可能在早晨太阳升起时,让背帆面向太阳方向吸收热量,使血液暖和起来,保持可以用来活动的能量,这对它的生存是有利的,因为如果当时的动物基本都是冷血动物的话,那么棘龙的猎物还处在冰冷迟缓的状态时,棘龙就已经准备出击了,它极容易捕捉到猎物,而等到白天很热的时候,它可能躲在树阴下或者直接面向太阳,通过减小背帆的受热面积来调节体温,此外,背帆里面的血管可能会散发出它身体内多余的热量。

恐龙名片

名称:棘龙

时期:白恶纪中期

外形:长15米、重4吨

属目:兽脚类

分布:非洲:埃及,摩洛哥,突尼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56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