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拔火罐穴位图

背部拔火罐穴位图,第1张

你好

病情分析:

充分暴露背部,局部涂上凡士林油,将罐拔于背上,沿着背部督脉(脊柱正中)和膀胱经(脊柱两侧肌肉隆起处)循行上下推动火罐。火罐吸附的强度和走罐的速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左右交替进行刺激,致使其走行分布部位皮肤潮红、充血为度。然后,在大椎穴及沿着脊柱两侧从上往下拔罐,约拔8~10个罐,留罐5分钟。起罐后用卷纸清洁背部。

指导意见:

 走罐治病的机制关键在于“通”“泻”二字,一方面,驱除邪气,邪去正安;另一方面,使气血得以疏通,脏腑功能得以调整,鼓舞正气,增强驱邪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走罐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刺激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增强新陈代谢,使体内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抗体增加,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祝你健康

摘要:背部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背部拔罐的好处与坏处,教您在家操作方法。背部拔罐有什么好处背部拔罐疗法介绍

人体的背部,亦称脊背、脊梁,常比作力量和希望的象征。其实,背部不仅宽大有力,是人体躯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神经系统、经络系统、免疫系统等的重要区域,是人体的保健特区。

背部拔罐的好处与坏处

1、脊椎是背部的主体,是中枢神经的主要通道,并在其两旁散射出许多成对的神经,散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传递着大脑和各组织器官间的兴奋抑制等信息。

2、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脉的循行线,它总督一身之阳经,有统帅、调节、联络其它阳经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而脊椎两侧的膀胱经又贯通全身上下,五脏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脏腑机能发生的病理性变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应出来。

3、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少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进入血液循环,就成为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能积极消灭有害病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4、“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5、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刁老师还介绍,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在家操作方法

1、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2、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3、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4、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腿部拔罐穴位的详细介绍图如下:有血海穴、委中穴、风市穴等穴位。正确的拔罐疗法不但可以养生保健,还能防病治病,但是在拔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找准合适的拔罐位置。

腿部火罐的做法很简单,只需8个火罐,配合中药和适当的局部推拿即可。它的原理是,人腿上有六条经络,每一条对应肝、肾、胆、胃、脾、膀胱等不同内脏。当经络阻塞时,用手推挤便能感受到颗粒状物质,到后期形成气结就会开始酸痛,慢慢产生橘皮组织。

扩展资料:

适合拔火罐的疾病: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一15分钟,每日l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拔火罐:弄清痛因再下手。患者在自己家里让家里人帮助拔火罐,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弄清疼痛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慢性病所带来的疼痛如腰肌劳损,或是扭伤,在患者明确病因并有医嘱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拔火罐的,这样也有利于治疗但疼痛的。

疼痛的原因有时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不提倡人们在不清楚病因时就使用拔火罐来自我治疗,因为不对症的拔罐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大伤害,却会,贻误病情,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另外皮肤有破损,或患有易出血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等)的人也不适合使用拔罐疗法。

正确拔火罐方法:

是后背等大块肌肉上,最好使用稍大的罐,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吸力大,效果好。在拔罐的手法上,无论大罐、小罐都不能用蛮力去拔,正确的手法是用手指把罐边缘的皮肤下压,待空气进入后轻轻拿下。拔罐的时间以3--15分钟为宜,最多不超过30分钟。

同一部位的拔罐间隔要视皮肤恢复情况而定,一般两三天即可。

参考资料:

-拔罐

1 头疼辩证分型表现

1阳明头疼:疼痛部位在前额,眉棱,鼻根部,也称前额疼。

2少阳头疼:疼痛部位在侧头部,也称侧头疼,偏头疼。

3太阳头疼:疼痛部位在后枕部,或下连于项,也称后枕疼。

4厥阴头疼:疼痛部位在巅顶部,或连于目系,也称巅顶疼。

症状表现:头胀痛或抽痛,跳痛,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阳头疼;头空疼,头晕,神疲无力,面色不华,劳则加重,舌淡,脉细弱,为血虚头疼;头疼昏蒙,脘腹痞满,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为痰浊 头疼;头疼迁延日久,或头部有外伤史,痛外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黯,脉细涩,为瘀血头疼。

2 头疼拔罐治疗处方

治法:调和气血,通络止痛,取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主穴:1阳明头疼者选印堂,阳白,合谷,内庭,额部走罐;2少阳头疼者选太阳,丝竹空,外关;3太阳头疼者选后颈部走罐;5厥阴头疼者选太冲,肝俞,督脉走罐。

配穴:肝阳头疼者配行间,太溪;血虚头疼者配气海,足三里;痰浊头疼者配丰隆,中脘;瘀血头疼者配阿是穴,血海,膈俞。

疗程:每日1次,每次留罐10分钟,五天为一疗程。

3 头疼拔罐取穴方解

取头部腧穴调和气血,通络止痛。合谷,内庭,外关属于手足阳明经,手足少阳经,每组两穴为同名经穴配合,一上一下,同气相求;申脉,太冲分属足太阳经,足厥阴经,疏导太阳,厥阴经气血;印堂为经外气血,善治阳明头疼,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肝阳上亢者,加行间,太溪,平肝潜阳,熄风清热;痰浊头痛者,加丰隆,中脘,化痰降浊,通络止痛;瘀血头疼者,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化瘀活血,通络止痛。

4 头疼拔罐正确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2用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头部腧穴及面积较小的腧穴,背部及肌肉丰厚处腧穴可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

3额部用小硅胶罐或小火罐蘸递质从中心向太阳穴方向走罐6-8次。

4后颈部用小硅胶罐或小火罐蘸递质从天柱到风门反复走罐6-8次或以出痧为度。

5实证病人可取阿是穴,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以三棱针点刺穴位至微出血,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体内寒湿很大,估计刮痧的话,后背会相当紫。拔火罐和刮痧都不错,痧消掉才去,后背撞墙也行的,整体撞墙不要是局部。

拔罐这是一种以杯罐作的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09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