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之精髓(三)

艾灸之精髓(三),第1张

六、艾灸的取穴原则及方法

(一)总原则:灸穴勿多、热足气匀,最多1--2穴,有时也可因病情而取多穴。

(二)常用选穴法:

1、近部取穴(局部)

直接作用于患处,穴位都有区域性的就近治疗作用,如,腹部各穴能调理肠胃;头部各穴能治疗头部疾病。

2、远部取穴(循经)

艾灸于远离患处的经穴,是由远而近,以提高全身机能为主,改善局部症状的方法。

3、传统特效穴

如,肾俞与气海,可以固本培元;足三里与中脘可以宽中和胃;口苦取胆俞与阳陵泉等。

4、热敏反应点取穴

这一取穴法一定要重视,多在患处中心部位,不管是不是穴位找到就灸之。方法:在灸疗时,艾条离皮肤相同距离,它处灼痛难忍,而此处觉热流内注,极其舒服,此点就是热敏点。

(三)压痛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古今医家对压痛穴都特别重视,称之为“病体最觉酸痛处”。压痛穴的应用在医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实践基础。

一般以在背部探寻为主,先看颜色,再用大拇指指腹先沿脊柱正中,次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各按压一次;先用适当轻力,徐缓均匀按压以便发现浅表反应点,再用适当重力按压,以便发现深层反应点,不可跳跃前进,用力过大或次数过多,反而达不到检查目的。

如有多个反应点,根据病情,取反应强的做为灸疗点或配一弱的反应点轮流灸之。

(四)阳光普照与百川归海两大取穴法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内经》。艾灸调疾,也是遵循阴阳之道。

1、阳光普照区

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内经》。督脉循脊中为诸阳之统帅,,太阳主一身之表,均循背而行。所以多种疾病均可在心俞及胸椎的两侧这一区域内,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点及现象。这是很早就被发现与重视的选穴方法之一,故将心俞与至阳这一区域称为阳光普照区,在这一区域内选穴灸疗称为阳光普照法。按取压痛穴方法取穴。

2、海纳百川区

腹为阴,肾为阴中之至阴,“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肾也”《内经》。脐下一寸之阴交穴,为任脉,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其两侧半寸则属足少阴之中注穴。肾为先天之本,生气之源,阴交与至阳均居于人身之重要地位。阴交对下腹及前后阴诸病,功用优异。脱肛便血,月经病,尿闭淋浊,腹胀痛,泻痢不止等均有良效。眩晕,瘫痪,四肢凉,下肢酸痛效果也很好。与气海临近,而功用也难分。故称在左右中注,为阴交、气海,这一狭小区域的取穴法称为百川归海法。

七、艾灸的优缺点

优点:

1、操作简便,灸师指导即可,可随身携带。

2、安全稳妥,最多也不过是皮肉受损,不会出现损伤内脏的意外事故。

3、适用范围广泛,对有些病症效果卓著,无须手法协助感传作用可自然发生。

4、作用面积较之针刺为大,取穴稍有偏差亦无大碍。

5、时间自由,经济。可长期施灸,获长远效果。

6、以温和灸而言,除禁灸穴及心前区外,全身上下几乎皆无禁灸之处。

缺点:

1、以直接灸而言,痛楚较大,皮焦肉烂,须多日保护,病人听而摇头,望而生畏,形成瘢痕,有碍美观。尤以女性皮肤显露部位。选穴受限,如颜面,心前区,阴部,手足关节部位以及浅表动脉与大动脉所在诸穴。均不宜直接灸,易造成不良反应。

2、以温和灸而言,有些慢性病例,必须长期坚持灸治。要求速效缺乏信心与耐心者,每不

易收全功。

八、禁灸穴及注意事项

(一) 1、“石门、关元二穴,针之无子”,这是唐代伟大医家孙思邈在《千金》上所述,相信药王是不会虚言的,但他没说灸之也会无子,可我们还是应慎重,应不灸为妙,因为可以选取同等功效的穴位代替这两穴。(未生育女性禁忌)

2、脊中穴在中脘的里面,灸完中脘不可再灸脊中,会使邪气没有去路,但单独灸之均无碍。只是此两穴不能配合灸。

3、妇女怀孕期,下腹部一般禁灸。但妊娠呕吐灸中脘穴效佳对胎儿也无不利。(灸至阴穴可转胎治疗胎位不正)。经期应视情况而定,无病不灸,有病根据病情可灸治。

4、二十岁前不要灸足三里,小儿更不能灸。

(二)1、阳虚阴盛明显的患者,长期足量施灸,少部分出现如口起泡、喉干痛目赤、困倦等症状,不用顾虑,继续施灸自会消失。这是阳气运行,阴邪化去的表现。这种情况出现更有利于疾病痊愈,为排病反应,不用处理,不是上火。

2、只在头面与上肢,反复长期大量施灸,口干鼻燥属常见。只要掌握适当的作用量与方式,完全可以避免。如出现,可用生地、麦冬、玄参各10克泡水喝。

3、长期在一个部位定点施灸,灸点的皮肤会泛灰褐色。但对人体健康无任何不利,也不会留瘢痕,停灸自会恢复正常肤色。

4、当年艾叶稍刚燥,陈年艾叶,温和刚柔相济,要优于新艾。

5、灸治前后一个小时,最好不要洗澡。

九、灸感三相–灸疗的重大发现

灸感的发生,须由艾之火气与人之真气,两相结合方可生成。其全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相就是相连、相关与相承之意,也可以说是三个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这是灸法的重大发现与灸疗作用的客观标准。

灸感是患者在作艾灸时,自己身上所感应到的多种多样的感受。有时沿经感传,有时不是。如发热、发麻、蚁行、风吹、水流凉感及压重感等,当然是以发热感最多。艾灸时必须使艾热持续均衡,作用点集中,并达到一定的艾热蓄积量,才能出现灸感,发现和体会灸感的全过程。

这一个太平凡太平凡又极平凡而又极为重要的最基本环节,未曾被普遍掌握。这个因就结了一个果---灸疗的临床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是我国灸疗大师周楣声发现提出的。

现在艾灸大多手持为主,且不断移动,或是用大片烘烤的方法,故不易激发感传与观察到感传的全部过程。

影响灸感的因素:

1、刺激量的蓄积,

2、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3、个体素质的不同,

4、时间和环境,

5、病情,

6、操作者的态度与信心,

灸感的出现,有时会有多种先兆出现,各人感觉不同。灸治时三相过程完整出现的患者,效果大多都很好,客观的说少部分病症收不到满意的效果。

(一)第一相(定相传导期)

采用改良灸具和连续施灸,灸感易于发生。感传线离开灸疗处向患处移行,患处在头就走向头,在足就走向足,可以自然出现,而且极其明显。常在第一次施灸时即可到达患处,有时需灸两次以上方能到达患处。

(二)第二相(作用发挥期)

当灸感传导到患处后,感应并不马上停止,而是对患处能发生极其明显的治疗作用。有时甚至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则不能立即见效。感应以患处中心为强烈,其轻重强弱及时间长短,与病情的轻重缓急大致可成正比。

(三)第三相(下降终止期与循经再传)

当作用发挥期到达顶峰时,感应就逐渐开始下降,不会因为艾热持续感应也持续。一般间隔3—4个小时,感应才会再现。

人的身上有多处病变时,一处感应完,有时会在另一患处出现感应。

感传可以按照自己的投射方向,不受脏腑的阻隔,斜行直贯而畅行无阻,足以证明是“经络互通,主治可及”。

1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图 百会穴

1百会穴位置:

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属人体督脉。

2百会穴取穴方法: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正坐取之。

3百会穴功效:

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百会穴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醒神志、苏厥逆、平肝熄风、升阳固脱等作用。

大椎穴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大椎穴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脾俞穴

1脾俞穴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脾俞穴取穴方法:

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指宽)处。

3脾俞穴功效:

脾俞穴有健脾化湿,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等作用。

胃俞穴

1胃俞穴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的背俞穴。

2胃俞穴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以便于相应穴位疗法的顺利进行,胃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3胃俞穴功效:

胃俞穴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

中脘穴

1中脘穴位置: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中脘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3中脘穴功效:

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作用。

气海穴

1气海穴位置: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气海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3气海穴功效:

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作用。

2 胃下垂拔罐怎么治疗

首先用艾条灸百会穴,灸5分钟,然后采用抽气罐法吸拔百会穴;再用单纯火罐法吸拔各穴,留罐15分钟,隔日1次。亦可采用刺络罐法,用三棱针点刺上述穴位,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点刺穴位上,留罐5~ 10分钟,隔日1次。

3 胃下垂的症状

胃下垂是胃体下降至生理最低线以下的位置,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致中气下降,升降失常所致。患者感到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  嗳气、  胃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偶有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患此病者,多为瘦长体型,可伴有眩晕、乏力、直立性低血压、昏厥、体乏无力、食后胀满、食欲差、嗳气、恶心、头晕、心悸等症状。

4 胃下垂生活护理

1避免暴饮暴食。选用的食品应富有营养,容易消化,但体积要小。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适当多于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积累而,上托胃体。减少食量,但要增加餐次,以减轻胃的负担。

2不宜久站和剧烈跳动。

3卧床宜头低脚高,可以在床脚下垫高两块砖头。

4性生活对体质衰弱者是较大负担,应尽量减少房事次数。

女人背部拔罐位置

女人背部拔罐位置,拔罐在我国历史上其实很早就出现了,而且在中医里一直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存在,一般将拔罐应用于中医用药的最常见的了,它能够治疗人体很多疾病,下面是女人背部拔罐位置。

女人背部拔罐位置1

天宗穴行气消肿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精准定位:在肩骨部,当冈下窝中央凹处,与第4腰椎相平。选穴:当然垂臂,肩骨下角平第7腰椎,往上数3个锥体即第4腰椎,从而做直线与冈下窝中央相交点处就是。

拔火罐作用:舒筋活血,行气消肿。主冶肩骨疼痛,乳痈等症。

膏肓穴补亏虚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平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3寸。

拔火罐作用:补亏虚,理肺气虚,主冶咳嗽,喘气,肺痨,盗汗,咯血,记忆减退,频繁遗。精,羸瘦,虚痨。

至阳穴健脾养胃

归经:督脉。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后中间网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痕中。选穴:俯卧位,手臂紧靠人体两边,与锁骨下角齐平的第7胸椎棘突正下方。

拔火罐作用:健脾养胃,清寒湿,主冶黄疸,胸肋涨痛,畏冷,咳嗽,喘气,胸闷气短,胃痛,背脊强痛。

大杼穴清热解毒散寒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处;选穴:大椎穴下第1个锥体就是第1腰椎,沿锁骨里侧端与后正中心线的圆心做垂直线与第1腰椎水准的相交点处就是。

拔火罐作用:清热解毒散寒,强壮骨筋,主冶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

风门穴益气固表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处。选穴:大椎穴往下2个锥体即是第2腰椎,沿锁骨里侧端与后正中心线的重中之重做垂直线与第2腰椎水准的相交点处就是。

拔火罐作用:益气固表,袪风补虚,泄心中热。主冶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肺俞穴宣理肺气虚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

拔火罐作用:清热解表,宣理肺气虚。主冶咳嗽,喘气,咯血,鼻塞,脾虚湿困,盗汗,皮肤瘙痒,瘾疹。

厥阴俞宽胸行气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处。

拔火罐作用:宁心和营,宽胸行气。主冶痛心心悸,咳嗽胸闷,呕吐。

女人背部拔罐位置2

以下背部的穴位,采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

1、脾俞穴

取穴:找到两侧肩胛骨下角,往中间划水平线,相对的是第七胸椎,然后下属四个椎体左右旁开15寸是脾俞穴。

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2、三焦俞穴

取穴:采用俯卧姿势,三焦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以下腹部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1、中脘穴

取穴:位于肚脐上方。

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2、大横穴

取穴:位于肚脐右侧。

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

3、关元穴

取穴:位于肚脐下面。

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以下下肢的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钟。每周2~3次。

1、血海穴

取穴: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普通腧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2、足三里穴

取穴: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女人背部拔罐位置3

位置: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取穴。

拔罐功效:通经活络,祛风止痒,养颜美容。

主治病症:上肢红肿热痛,麻木,肌肉萎缩,面神经麻痹,面生痤疮,高血压,皮肤瘙痒,高热,肠炎,痢疾,荨麻疹等。

位置: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取穴。

拔罐功效:润滑脾燥,生发脾气。

主治病症:齿痛,喉肿,手腕筋肉疼痛,精神性阳痿等。

位置: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宽胸理气,宁心安神,和胃降逆。

主治病症:胸痛,胸闷,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风心病,冠心病,心绞痛,心慌,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失眠,癔症,癫痫,胃炎,膈肌痉挛,急性胆囊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血管性头痛,血栓鼻塞性脉管炎等。

位置: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中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拔罐位置: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热病,头痛,腮腺炎,中耳炎,耳鸣,耳聋,高血压,牙痛,落枕,偏瘫,上肢痛等。

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所以很多人会通过中医调理的方式来保养身体,拔罐就是常见的一种方式,人的全身各处都遍布了不同的穴位,那么以上就是来看看手臂拔罐位置有哪些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绕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宣肺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喎斜。

位置:在前臂掌侧,腕横纹的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清热宁心,宽胸和胃,通经活血。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癫狂,疮疡,胃痛,呕吐,手腕麻痛,胸肋胀痛。

位置:在前臂掌侧,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宁心安神,和胃止呕,截疟。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癫痫,热病,疟疾,胃痛,呕吐,肘臂痛。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拔罐功效:宁心安神,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失眠,健忘,痴呆,癫痫,心痛,心悸,惊悸。

  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耳后穴:位于耳后静脉中。

  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盖膝穴:即膝盖骨。

  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开腔穴:即两耳。

  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眼角穴:即眼梢。

  大中穴:即鼻中。

  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驾梁穴:即鼻梁。

  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牙关穴:即唇口。

  咽喉穴:即喉管。

  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舌咽穴:舌上咽腔。

  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中脘穴:脐上一寸。

  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粪门穴:即肛门口。

  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督脉穴:枕骨正中。

  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膀胱穴:即膀胱。

  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

  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关元穴:脐下三寸。

  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中极穴:脐下四寸。

  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目录 1 拼音 2 概念 3 俞募穴的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俞募穴 1 拼音

shù mù xué

2 概念

俞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聚集输注于胸背部的特定穴。

俞穴位于背腰部, 故又称"背俞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即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上下排列与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背俞穴主要依据接近某脏腑的部位来命名,如肺俞、心俞等。

募穴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其位置大体与脏腑所在部位相对应。募穴不一定分布在脏腑所属经脉上,分布于任脉者为单穴,分布于其它经脉者一名二穴。

十二背俞穴表

五脏 背俞 六腑 背俞 肺 肺俞 大肠 大肠俞 肾 肾俞 膀胱 膀胱俞 肝 肝俞 胆 胆俞 心 心俞 小肠 小肠俞 脾 脾俞 胃 胃俞 心包 厥阴俞 三焦 三焦俞

十二募穴表

两侧 正中 脏腑 募穴 募穴 脏腑 肺 中府 膻中 心包 肝 期门 巨阙 心 胆 日月 中脘 胃 脾 章门 石门 三焦 肾 京门 关元 小肠 大肠 天枢 中极 膀胱 3 俞募穴的应用

俞募穴是脏腑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最能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故可用于诊治相应脏腑的疾病。俞、募穴局部出现的各种异常反映如敏感、压痛、结节、凹陷、出血点、丘疹及温度、电阻变化等,常被用来诊察相应的脏腑病症。如肺癌患者肺俞穴常有压痛,气管炎患者膻中穴多有压痛,肾俞穴出现结节、压痛者,常可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由于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阴病行阳,阳病行阴。因此在治疗时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即属于阴性的病症(脏病、寒证、虚证),可以取治位于阳分(背部)的背俞穴;属于阳性的病症(腑病、热病、实证),可以取治位于阴分(胸腹部)的募穴。

古籍中的俞募穴 《针灸集成》:[卷一]募穴

络膀胱此三经无募矣五脏六腑之病(必取门穴海穴俞穴募穴而治之)《针灸集成》清·同治十三年廖润鸿公元18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五·脾胃部口]口苦

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奇病论胆募穴在腹部期门下五分,胆俞穴在背部第十一椎下两旁相去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大毒]内痈总论

夫痈肿生于背外者。看俞穴。而内痈生于腹内者。则看募穴矣。宜各随募穴以分其经。如其穴隐隐痛而不已。视其

《针灸大成》:[卷九]东垣针法

。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门、中脘。因足大阴虚者,于募穴中导引之,于穴中有一说,腑俞去腑病也。胃虚而致太

《针灸聚英》:凡例

 穴位:肺俞 

穴义:肺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传于膀胱经。 

名解:肺,指肺脏。俞,输也。肺俞名意指肺脏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定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背部,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一个骨性的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往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这是第三胸椎棘突,再往两边1.5寸处就是。心俞穴 

心俞穴: Xīn shù(BL15)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肝俞Ganshu(BL 18) 

肝俞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穴义]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脾俞Pishu(BL 20) 

穴义穴位名。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肾俞Shenshu(BL 23) 

标准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中脘

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法: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关元

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56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