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按摩疗法,可以改善大脑皮层对胃肠的调节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的发挥,只要坚持练习,效果是不错的。
全身按摩。按摩时须脱光衣服,排除一切杂念,什么都不想,只想肚脐窝(丹田)那个地方。按摩时用力要适度,太轻,没有感觉,效果不大;太重则可能伤及皮肤,甚至伤及内脏。每天全身按摩两次,即睡觉前,起床前。每次按摩以100次左右为宜。
搓胃。人坐在床上,五指并拢,先用右手手掌从右上胸直搓至左大腿沟,后用左手手掌从左上胸直搓至右大腿沟,如此为1次。每回以30次为宜,每日1~2次。3个月后开始见效。
揉腹。两手十指并拢,手指伸直,先用左手手掌按住右手手背,成交叉形,而后右手按住腹部的右方,向上逐渐按摩至右胃部,再按顺时针方向经过胃的左部,进而按摩至左腹,而后揉至右腹,是为1次。数次后,再交换手,用右手手掌按住左手手背,左手按住腹的左边,逐渐揉至左胃部,按逆时针方向揉胃的右部直至右腹,若干次。
1 急性肠胃炎食疗方 莲芯福米散
莲子芯、补米。共为细末,用酒调服。每次6~9克,日服3次。可治劳心吐血症。
陈皮茯苓粥陈皮2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先将陈皮、茯苓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或将陈皮晒于和茯苓研共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米粥中,同煮粥。每日1~2次,连服食10~15天。
白莱根葱白汤大白菜根3个,葱白连须2根,芦根10克。以水煎煮10~15分钟即可。每日1剂,趁热分2次服用。
2 急性肠胃炎按摩治疗 按揉内关
位置:本穴位于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按摩方法: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掐压曲池
位置:本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凹陷处与拇指侧端的交接点上,左右各一。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掐压肘部的曲池,以有酸痛感为宜。
功效:可清热泻火、疏风降逆。
按揉手三里
位置:本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乐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可通经活络、清热明日、调理肠胃。
按揉大巨
位置:本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3/4点的
左右2寸处。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可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推拿关元
本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关元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理气止泻、散寒除湿。
推拿天枢
位置:本穴位于中腹部,肚脐向左右2寸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枢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于民解郁、和胃降逆。
揉捻三阴交
位置:本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脚踝突出处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各一。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揉捏腿部的三阴交约3分钟。
功效:可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点按足三里
位置:本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腿部的足三里约3分钟。
功效:可补牌和胃、调理气血。
按揉太溪
位置:本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足部的太溪约1分钟。
功效:可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按揉大肠俞
本穴位于背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腰部的大肠俞约2分钟。
功效:可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按压小肠俞
位置:本穴位于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处,与第1后骶骨孔相平。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骶部的小肠俞。
功效:可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3 急性肠胃炎预防和护理
1 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夏季避免生吃水产品,并将食物储存在合适的温度里。
2 瓜果在食用之前必须用清水反复冲洗数次再吃。能削皮的瓜果,应削皮后再吃。
3 冷食和辣食等刺激性食物需根据个人条件、原有的饮食习惯和季节选择,避免进食过量,尤其不应嗜酒。
4 餐具使用前后均应清洗,洗碗布要保持清洁,尽量保持干燥,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5 空气中有许多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随尘土一起飞扬,很容易污染食物,不要边走边吃。
有约君说
俗话说“十人九胃”,意思是十个人里就有九个胃不好的。现代人工作忙碌,容易三餐不规律,胃痛是家常便饭。但是如果总把胃痛当成小事,忍忍就过去了,长年累月拖去下来,可能会带来大麻烦。
经常胃痛怎么办?有约君请教了中医师,给胃痛患者提出三个建议,推荐生活中常用的养胃汤方以及缓解胃痛的小妙招,供有需要的街坊对症调理,快快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经常胃痛?中医这么说
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且经常伴有胃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欲吐、食欲下降等症状。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对于经常胃痛的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樊春华给出以下三个建议:
第一,先查找胃痛的真正病因
首先,建议去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系统诊治,查找出胃痛的真正病因,不可久拖。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导致胃痛的疾病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常见的器质性疾病有: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胆石症并胆囊炎、心肌梗死 等;功能性疾病导致胃痛有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 等。
中医则认为,胃痛多因脾虚体弱、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
第二,切忌乱买药吃,治疗不彻底
一说胃痛,人们多认为可能是普通慢性胃炎症所致,但如果以为只是小病,强忍着而不去治疗,任由炎症发展,甚至是自己乱买药吃,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和调养,胃痛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为胃溃疡、胃癌。
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病情、症状出现缓解之后,自认为胃病治愈就停止治疗,导致胃病未能及时地彻底治好。患者必须遵医嘱吃药,坚持治疗,定期复诊。
第三,"老胃痛"日常生活调理须知
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来看,经常胃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以下六个日常调理小技巧,可供胃痛患者参考。
1饮食调理: 在日常饮食中,饮食需清淡规律,三餐定时定量,每餐宜七分饱,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2 情志调理: “怒伤肝、思伤脾”。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一个愉悦心情有益于脾胃功能的正常活动。
3起居调养: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早睡早起。运动调养:经常锻炼身体,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穴位按摩: 按揉足三里、内关和中脘可以缓解胃痛症状,每次按压约5-10分钟可活血通络止痛。
5腹部按摩: 每晚睡觉之前,可以肚脐为圆心,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0圈,长期坚持按摩腹部可以帮助脾胃消化。
6最后,患者在胃痛急性发作时,建议可以深呼吸、放松心情,找个温暖舒适的环境静卧,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胃脘部,喝适量温水,可快速有效缓解胃痛。
推荐两款养胃食疗方
樊春华推荐了两道生活中常用养胃食疗汤方,有需要的街坊不妨试试:
1党参淮山排骨汤
材料:党参20克、淮山药15克、红枣5个、排骨200克。
做法:排骨洗净斩成段,放入沸水里焯去血水,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放入砂锅里,将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块状,洗净党参、红枣后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在锅中放入葱段、姜片、黄酒,先用大火烧沸,待汤煮开后,再用小火煮3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提升食欲。适用于平时脾胃虚弱的人,常表现为食欲不佳、上腹胀闷、反酸嗳气、肢体乏力、口淡无味、大便稀溏等症状。
禁忌人群:胃阴亏虚者(常表现为胃隐痛或灼痛,饥不欲食、口干舌燥等症状)忌服。
2鸡骨草薏仁炖乌鸡汤
材料:鸡骨草30克、薏苡仁20克、乌鸡1只。
做法:鸡骨草30克加适量清水煎,去渣留汁。乌鸡1只切开,去脏杂和尾部,把薏苡仁洗净后放进鸡腹内,加入药汁,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少许盐、姜丝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适用于脾胃湿热者(常表现上腹部胀满,口苦口臭,恶心或呕吐,大便黏滞或稀溏)。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者(常表现为咽喉疼痛、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等症状)忌服。
备注:汤方中的禁忌人群表述待确认。
一生气就容易胃痛?
缓解胃痛试试这些妙招
还有一些人,平时肠胃问题控制得不错,但“一生气就会胃痛”,这是怎么回事?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教授介绍,胃肠道活动由植物神经支配,当人处于情绪激动即应激状态时,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导致胃肠道肌肉过度收缩痉挛,胃酸分泌过多,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血管收缩影响胃肠道血供,这些因素都可能产生疼痛的感觉。
而有慢性胃炎基础的人群,因为本身存在胃组织受损,所以比一般人更容易“气到胃痛”。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属土,当脾气虚弱,或肝气郁滞,木克土太过,则会出现脾胃消化功能受损的病理情况。肝主疏泄,表现为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调畅情志等, 当情志不畅则肝郁失疏泄,肝郁气滞则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功能,可以出现腹部胀痛、胃口欠佳、反酸欲呕等症状。
专家同时提醒,女性朋友以肝为用,如果不能有效疏导,久而久之,则可能出现身体各种不适。除了会影响脾胃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还会出现喜叹气、胁肋部疼痛、失眠等问题。
中医讲究“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张北平教授介绍,从根本上来说,平时应该保持心情舒畅,学会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适当发泄等,还可以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登山等。
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选择逍遥散、柴芍六君汤等方剂,建议在医生专业指导下使用。
如果想要及时缓解胃痛症状,中医有很多有效的小妙招,大家都可以学起来,如穴位按压、穴位艾灸或者热敷腹部等。
穴位按摩
揉按足三里
用拇指指腹揉按穴位,两侧交替进行,持续3-5分钟。“足三里”位于膝盖凹陷处往下四指处。
揉按中脘、天枢穴
用拇指指腹均匀用力揉按穴位,持续3-5分钟;可涂抹万金油后揉按,效果更好。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部以上4寸。天枢位于腹部脐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三个手指)。
揉按内关穴
用拇指指腹均匀用力揉按穴位,边按边揉,两侧交替进行,直至穴位酸胀发热。内关穴位于掌心向上,手腕第一横纹往上三指的第二条筋之间的凹陷处。
腹部热敷
用热水袋或中药包热敷上腹部可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中药包制作
吴茱萸200克、粗盐500克炒热或微波炉加热后装进布袋封好口即可。
1、脘穴。 这个穴位是专门治疗肠胃疾病的,而且很多其他类型的问题也许会用它来进行辅助。脘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上中下。上脘穴是在我们肚子上,先找到正中线,然后沿着肚脐上面大概6指宽的地方可以找到它;而中脘也可以在上面位置找到,可以在上脘穴往下两指的位置,可以确定它的位置;而下脘穴就不一样了,需要在肚脐上面3指中间位置处找到。按摩手法也很关键,需要由轻到重,有上到下,按摩这三个位置,需要每隔穴位持续5分钟。对治疗胃痛、胃胀、呕吐或者反酸都有不错的效果。
2、足三里。 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穴位了,因为它是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点,所以日常保健中,经常被养生专家们提及。它的位置可以在膝盖下面找到凹陷的地方,然后再我们小腿的外侧找到对应的点,这里就是正确的位置了。我们采用每天用力按摩的方法,坚持10分钟,如果症状严重可以配合其他穴位进行辅助,它对治疗腹胀、消化问题都有非常不错的疗效。
3、章门穴。这个穴位大家很少用到,确定位置也不较难,我们可以把手贴在脸颊位置,肘部弯曲端碰触的地方就是它的所在地了。可以每天用手掌按摩这里,知道觉得发热就可以了,它是很好的理气散热、疏肝健脾的穴位,用来辅助治疗非常不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