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艾灸为什么做到后来全身发冷

做艾灸为什么做到后来全身发冷,第1张

艾灸属于一种温性疗法,对于一些有畏寒、怕冷症状的疾病比较适用。其次,艾灸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气温。若是周围气温较低,暴露的部位比较多,艾灸过程中一定不会很好受,而且影响效果。因此,艾灸过程中也要注意身体的防寒保暖,一些凉性的食物治疗期间不用。

1 为什么越艾灸肚子越感觉凉

因为在艾灸的时候,身体的气血被艾烟激起,机体会开始进入自我调整的状态,寒凉之气会开始从皮肤中排出,皮肤在排寒时,身体会出冷汗,所以皮肤表面也就感觉冰凉,此时建议及时用干的纯棉毛巾将冷汗擦拭干净,以免受凉,注意千万不要用冷水清洗。

2 艾灸后感觉发冷是好现象吗

视情况而定。

引起艾灸后皮肤表面发冷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可能是排病反应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正气受损,因为艾灸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病症来调整艾灸的部位、时间等等,如果体质与艾灸的部位、时间不对应,那可能会导致正气受损,身体的阳气进一步亏虚,进而出现皮肤发冷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调整艾灸强度和频率后,可以得到缓解。

所以艾灸后感觉发冷是不是好现象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是排病反应那可能是好现象,但如果是正气受损那就属于异常情况,而大多数人难以判断真正的原因,建议如果有发冷的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3 艾灸多长时间最好

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体质和要调理的病症都是不同的,所以具体艾灸的时间都是因人而异的,建议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只是日常保健,一般艾灸的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即可,而如果是有改善体质、调理疾病的需求的话,那艾灸的时间会在30分钟以上,时间过短可能达不到热力的渗透,所以艾灸的时间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病症,所灸治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4 艾灸可以天天做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人体身上会有很多重要的穴位,而不同的穴位所对于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涌泉、太阴等穴位可以滋阴,而关中、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提升正气,但是有些穴位天天灸的话,反而会有影响人体正常阳气的运行,尤其是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

但是部位体质较差的人,可能会需要短时间内天天艾灸,而如果只是日常保健,建议3~4次灸一次即可。

灸后怕风怕冷,这就表明艾灸已经把脏腑和经络里面的寒气逼到了体表,到了这种情况,继续艾灸,也许在继续艾灸的时候,还会有更冷的状态。往往在艾灸中,皮肤已经感觉很热了,可是自我感觉却很冷很冷。这些都是正常的,越是感觉很冷月证明您还没有灸透,必须继续艾灸,乘胜追击。往往这样的病人灸后,一定要避风邪,一但灸后二次受风,会感觉到沁入肌肤般的寒凉。

你好 晚上9点后进行艾灸时间偏晚了 建议最好是酉时的时候进行艾灸 也就是下午的5点到7点之间(这个时候正是身体肾经生发的最好时候) 或者是下午的时候进行艾灸 主灸的穴位起先可以灸两个穴位 一个是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寸处) 一个是气海穴(肚脐下1寸半) 一次两小时时间偏长了 不建议这样 应当每次每穴位保持在10至20分钟以内 天天进行艾灸不好 不可以 艾灸养生讲的是循序渐进 不能操之过急 不然会有副作用 建议每周二至三次 另外艾灸只适合与秋天和冬天 春夏天则必须放弃 另外 记得一定要用纯艾条 且选择3年陈或者5年陈的 其余艾条一律不要选择

出现后背凉一般都会是男性,男性身体虚弱,气血亏虚,肾虚等病状,可以到中医院去就诊,先看下是什么原因什么病导致的,然后对症下药。这个不能盲目的去治疗,不好确定艾灸哪里。

在平时要多注意休息,不能太过劳累,不能挨冻着凉,也有可能嗓子痒,经常咳嗽是喉炎引发的病,这个可以药物治疗,喝一些消炎的止咳化痰的药就可以。

寒气比较重的男性可以去拔拔罐去一下凉气在去选穴艾灸,血脉不通的艾灸比较更合适。如果后背发凉好几年的话可以少拔罐多艾灸。 艾灸的时间不能过长十到二十分钟就行了,艾灸也不能天天进行这样是不好的,艾灸讲的是循环慢慢来,不能着急,太过着急可能会引起副作用。

在吃的方面多吃大葱可以起到通阳的作用,适当的吃一些从可以御寒。泡脚要拿热水泡,可以暖身体。

艾灸后出现冒凉风、发冷的症状

一定要结合艾叶、生姜煮水泡脚,增强血液循环

加强艾灸冒凉气的关节部位,只要坚持下来

不仅症状会所有改善,整个人体的机能也会跟着提高。

艾灸后发冷的原因:

寒湿重的人艾灸后最容易冒凉风,但是部位不同,一般人会从脚心、腿上、肩部、头部冒凉风,阳虚严重的人会感觉全身发冷。

这种状况的出现,说明里面的寒湿已经在向外排了。这是好事,需要坚持艾灸,症状自然会消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637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