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力器可以锻炼肱二头肌,锻炼肱三头肌和锻炼前臂肌群,锻炼三角肌,练出手臂线条分明的肌肉
握力器,又称臂握器、手力器、指力器、测力器。
对于喜欢健身的人来说,握力器不是陌生的健身器材。握力器又可以称为指力器、手力器等,在锻炼时有单手、双手、上握、下握、双夹等不同的锻炼方法。
扩展资料
握力器
使用方法
使用时分单手,双手,上握,下握,双夹等不同的锻炼方法。具有体积小而轻,携带方便,使用时不受任何限制,随时可锻炼您的手劲,缓解疲劳,使用肌肉结实,强壮肌肉,增强血液循环,长期使用,对预防风湿关节炎等有帮助,是锻炼健身的必备小型器械。
功能
利用电子握力计对被试者握力测定,反映个体上肌及手部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该产品是一种智力测量仪器;是双杠、网球、乒乓球、攀岩等运动爱好者的好助手;同时也是手部肌肉或软组织挫伤患者愈后康复训练的辅助器械。
特点
根据手掌大小调节手柄,人性化,耐久性好,精度高,可进行三次测试,并显示其最大值采用高精度应变式传感器和大屏幕LCD数码显示。机芯装置和螺母,可调节手柄位置,满足不同年龄人群使用。手柄装置弹簧、手握触感舒适。
量程 0-90千克
参考资料-握力器
概念
① 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在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
② 肌力评定:是指测试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及其等级的一种检查方法,是康复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肢体运动功能检查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二
意义:
① 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部位与程度。
② 推测肌力下降的可能原因:中枢神经损伤(脑卒中,脊髓损伤等)、周围神经损伤,软组织损伤等。
③ 诊断的辅助手段,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脊髓损伤平面)等。
④ 指导康复训练,为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⑤ 定期评估康复治疗(肌力增强训练)的效果。
⑥ 预后判定的依据。
三
肌肉的基础知识
① 肌的分类
◐ 原动肌
发起和维持一个动作的主要肌肉或肌群。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主动肌。
◐ 拮抗肌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如膝关节伸展时,股四头肌是原动肌。股二头肌使膝关节屈曲,是股四头肌的拮抗肌。
◐ 协同肌
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起收缩的肌肉或肌群。副动肌(相同功能的肌肉),如肘关节屈曲时,肱肌和肱二头肌起主要作用(原动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起次要作用(副动肌)。
◐ 中和肌
(消除原动机收缩时在中间关节产生的不必要的运动)。髂腰肌有髋关节屈曲和外旋的作用。髋关节外旋会产生“外八字脚”的步态。这时,臀中肌前部会收缩保持髋关节内旋来抵消外旋的作用,这时臀中肌前部就是中和肌。
◐ 固定肌
(固定近端肢体,为远端关节运动提供稳定基础)。比如在负重屈肘时,需要固定上臂,能够固定上臂的肌肉就是固定肌。
② 肌肉收缩的生理类型
1)
等张收缩
运动时肌张力基本恒定,但肌肉本身发生缩短和伸长,有明显的关节运动。包括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肌力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
等张收缩时,根据其肌肉的缩短和伸长情况,又可分为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
向心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相互靠近,肌肉缩短,上楼梯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形式(膝关节屈曲)即为此类收缩。
离心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被动伸长,下楼梯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形式(膝关节伸展)即为此类收缩。
腱鞘又称滑液鞘,它是由双层滑膜构成的长管形纤维组织,两层之间有滑液,内层覆盖于肌腱表面,外层借助纤维组织附着在肌腱周围的韧带及骨面上,肌腱鞘的作用是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人的肌腱鞘主要分布在跨越手指、手腕、踝关节等部位的肌腱上。此外,肱二头肌长头腱也有腱鞘存在。
由于肌肉反复收缩牵拉肌腱,腱鞘受到过度摩擦或挤压而发生损伤引起腱鞘炎。其发生多与锻炼项目特点、局部组织劳损有密切关系。如,在体操运动中吊环、单杠、双杠、高低杠的转肩动作;举重运动中的抓举,以及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的高位扣球等,都有肩关节长期超范围的转肩活动或臂上举后又突然向后伸,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结节间沟内不断抽动或横向滑动,加上锻炼安排不当,局部负担过重,致使该肌腱的腱鞘受到反复摩擦而产生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此外,田径运动中经常用足尖跑跳的青少年,容易发生腓骨长短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腱腱鞘炎;竞走锻炼时,因足跟先着地,则可发生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腱腱鞘炎。
症状表现:疼痛和压痛,在急性期更明显,如桡骨茎突部腱鞘炎,桡骨茎突部有疼痛和压痛,疼痛有时向同侧肩、肘部和全手放射,局部皮下可触及一腱鞘肥厚发硬肿块及出现摩擦音;手指屈肌腱腱鞘炎,在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掌侧部有疼痛和压痛,其疼痛可向同侧腕部放射,但病程长者疼痛可消失,仅遗留弹响现象;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腱鞘炎,在肩关节前部肱骨结节间沟处有明显疼痛和压痛,上臂外展上举作反弓动作时疼痛加剧,其疼痛可向上臂的前方和三角肌下放射;踝部腱鞘炎,由于病变的部位不同,其疼痛和压痛的表现各异,如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腱腱鞘炎,表现为踝前部疼痛和压痛;腓骨长、短肌腱腱鞘炎,为外踝后部疼痛和压疼;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腱腱鞘炎,则为内踝后部疼痛和压痛。
肿胀,急性期局部肿胀明显,病程长者则肿胀减轻或消失,仅遗有腱鞘增厚发硬现象。功能障碍,急性期由于局部炎性病变,活动时疼痛加剧而引起;慢性期则因腱鞘增厚管腔狭窄,使活动不便所致。
处理方法:急性期局部应休息或制动,积极治疗,以免发展为慢性,对一般患者则应减少局部的活动,适当改变锻炼内容和方法,有利于提高疗效。运动员一般应在活动时局部无疼痛的情况下,才能从事原项目的正规训练。
同时可采用局部热敷或中药熏洗,并配合按摩和关节的屈伸活动,每日1~2次,效果较好。慢性期痛点局限,用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效果显著。病程长、腱鞘增厚、交锁严重或发生软骨变性时,可酌情采用手术疗法。
旨在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康复后的成人提供帮助和建议,世界卫生组织近日更新了《康复指导手册: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当中一个章节所涉及的,是“阳康”后如何进行“体力活动与锻炼”。
世卫组织指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长期住院或居家养病会导致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明显下降。锻炼对恢复力量和耐力非常重要,但需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且应与新冠的其他症状一起统一管理。
如果“阳康”后在稍微活动即感到疲劳及其他症状加重(在科学术语中被称为“劳累后不适”,简称PEM),可以使用以下的主观疲劳感知评估量表,粗略作为逐步提高活动水平的指南。
主观疲劳感知评估量表。 /来自《康复指导手册》
这份《康复指导手册》建议“阳康”后将恢复锻炼分为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至少保持七天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感到有困难或者症状出现倒退,可以退回一个阶段。如果出现任何‘危险信号’(如胸痛或头晕),应立即停止活动。在得到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治之前,不要重新开始你的锻炼活动。”
A
第一阶段(RPE分数为0-1)
为恢复锻炼做准备
例如:有控制的呼吸练习、温和的步行、拉伸和平衡练习。如果对上述任何活动,你的RPE得分超过1,就不要在本阶段做这些活动了。
这个阶段的肌肉拉伸,可以坐着或站着进行。每一次拉伸都应轻柔地进行,而且每一次都应保持15-20秒。
将右臂向上伸出,然后稍微向左倾斜,你会感到身体右侧被拉伸。换另一侧重复。
把手臂伸到前方保持手臂伸直,将其横过身体,与肩同高;用另一只手将手臂挤压到胸部,使你感到肩部周围有拉伸感。换另一侧重复。
坐在椅子边上,一条腿在前面伸直,脚跟放在地面上。将手放在另一条大腿上作为支撑。身体尽量坐直,以髋部为轴略微向前弯曲,直到能感觉到伸出来的腿的后部有轻微的拉伸感。换另一侧重复。
双脚分开站立,身体前倾靠在墙上,一条腿向后放在地上。前腿曲,后腿弓且脚跟不要离地。你会感到小腿后部有拉伸感。换另一侧重复。
站立并扶着坚固的东西作为支撑。将一条腿向身后弯曲,用同侧的手握住脚踝或腿的后部向臀部方向抬起,直到大腿前部有拉伸感。换另一侧重复。
B
第二阶段(RPE评分为2-3分)
低强度活动
例如:散步、轻微的家务/园艺工作。如果对上述任何活动你的RPE得分超过3,就不要在本阶段做这些活动了。
如果你能忍受RPE分数2-3分的活动,你可以逐渐将每天的锻炼时间增加10-15分钟。你应在此阶段保持至少七天且没有出现“劳累后不适” (PEM)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C
第三阶段(RPE评分为4-5分)
中等强度的活动
例如:快走、上下楼梯、慢跑、引入倾斜度、阻力练习。如果你的RPE得分超过5,就不要在本阶段做这些活动了。
1
强化手臂锻炼的例子
肱二头肌屈曲:双臂放在身旁,两手各拿一个重物,如食品罐头,手心朝上。轻轻抬起双下臂(在肘部弯曲),将重物向肩部抬起,然后再慢慢放回。可以坐着或站立完成此练习。
推墙训练:将双手与肩同高平放在墙上,手指朝上,双脚距墙约30厘米远。弯曲肘部使身体慢慢向墙靠近,然后再轻轻地推离墙壁,直到手臂伸直。
手臂向侧面抬起:手臂放在身体两侧,两手各握一个重物,手掌朝向身体。两手臂向外侧抬起,达到肩部水平(但不能更高),然后慢慢放回。
百分之95的疼痛和疼痛的位置没关系。
评估法则:退让法则,排除法则
先用退让,再用排除。
退让法则建立在被动的基础上。
中立位:肌张力平衡
颈椎整体:后伸85度 前屈50度 侧弯40度 旋转90度
寰枕关节:屈曲5度 后伸10度 共15度
侧弯5度 无旋转
寰枢关节:屈曲5度 后伸10度 旋转40-45度 无侧弯
2-7颈椎 屈曲35度 后伸70度 共105度
旋转45度 侧弯35度
寰枕关节负责精细的点头仰头
判断一块肌肉是不是责任肌-缓解症状60%
老三样
1 头颈中立位的调整
加强颈部后侧的肌肉,加强稳定
俯卧,头睡出床外双手自然放松,头颈保持中立位,肩膀放松。可加阻力。
2 肩胛骨中立位的调整
肩胛骨中立位:上角平2肋,下角平7肋,内侧缘与脊柱的距离是被测量者三个半到四个手指,上角往下的垂线和下角5-10度,肩胛骨面和冠状面30度。
肩胛骨中立位测试:做w动作,肘关节向下向后向内,小臂向后,适当用力再做动作。训练动作:开胸廓
3 运动模式
头颈后仰受限评估或疼痛 80-90度
考虑肌肉:胸锁乳突肌 前中斜角肌
运动模式:左右摇一摇放松头颈,用手掌大小鱼际放颈椎棘突两侧,辅助做仰头。
调整方式:仰卧,头伸出床外,双手中指顶在颈7棘突两侧,头自然后仰,手指往上顶到极限,7-3颈,做3-7次。颈7回旋可动,胸1回旋不可动。肩颈运动模式的调整除了头颈后伸是从下往上调整,其他都是从上往下。
肌肉排查:
1 被动抬肩缓解-锁定胸锁乳突肌-抬单侧锁定左右。
2 双侧肩屈缓解-锁定前中斜角肌-抬单侧锁定左右。如果肩疼无法肩屈则抬肋骨。
抬手臂完全改善,抬肩改善一部分,则两块肌肉都有问题,再操作单侧锁定。
在不疼痛情况下,把肩屈尽量做到极限。
后仰受限症状带有手臂不愿放下,放下症状就加重的患者,前中斜角肌肯定有问题,也会造成肩胛骨内侧缘的疼痛,手法放松肩胛骨内侧缘不会缓解,需要手法松解前中斜角肌,不能做拉伸。
抬手臂手麻可能是胸小肌紧张卡压臂丛神经。
随着体位改变症状可以减轻的患者,教练可以试着调整,如体位改变症状毫无改变,推荐看医生。
头颈左侧屈受限 40度
肌肉:上斜,胸锁,斜角,肩胛提,头颈夹肌,半棘肌。
运动模式:左手虎口卡在颈侧根部,侧屈时左右微用力往里推,右手辅助侧屈。
调整:健侧朝上,侧卧,一手侧面斜向托住头,另一手虎口卡住颈1,从颈1-颈7,被动侧屈,协同侧屈,阻力侧屈,主动侧屈。也可用坐姿。
肌肉排查
1 被动抬右肩缓解-锁定上斜,胸锁,肩胛提。如左侧回旋ok右侧回旋受限-锁定上斜,胸锁-低头抬头判断。
2 被动右肩屈缓解-锁定斜角肌,抬头低头判断后斜角还是前中斜角。
3 头颈被动后伸15-20度侧屈缓解-锁定头颈夹肌,半棘肌-用回旋来判断。
头颈右回旋受限或疼痛 80-90度
肌肉:左边的肩胛提,后斜角,头颈夹肌
右边的上斜,胸锁,前中斜角,半棘肌。
运动模式:被动做回旋
调整:仰卧一手四指扣住颈2-颈6做回旋
站着调整中立位无效,仰卧有效,还是中立位问题。
肌肉排查:
1 抬左侧肩缓解-锁定左侧肩胛提
2 抬右侧肩缓解-锁定右侧上斜和胸锁
3 左侧肩屈缓解-锁定左后斜角
4 右侧肩屈缓解-锁定右前中斜角
5 头颈后仰15-20度回旋缓解-左头颈夹肌右半棘肌-侧屈判断
乳突的手法可以快速改善头颈回旋的问题
头夹肌和胸锁乳突肌附着处
低头受限评估 45度
肌肉:斜方肌,胸锁后1/2,肩胛提肌,后斜角肌,头颈夹肌,半棘肌。
运动模式:一根手指把下巴往前下带,辅助低头。注意:看低头时是否有收下巴的状态,此时项韧带被拉紧。
调整:仰卧,屈膝,边拔头边低头,被动-协同-主动
肌肉排查:
1 被动抬肩缓解-抬单侧区分-锁定斜方,胸锁,肩胛提-回旋区分。
2 双侧被动肩屈缓解-单侧肩屈-锁定单侧后斜角肌
3 头左侧屈15-20度缓解-左侧头颈夹肌和半棘肌-回旋区分。
肩胛提肌:肩胛骨上角疼痛,低头向对侧旋转加肩屈症状加重。锁定肩胛提肌。
低头向对侧旋转,脊柱中心上背部棘突部位疼痛,问题是头颈夹肌。
低头向对侧旋转,肩胛骨内侧缘偏内的位置有纵向的酸痛,有可能是颈髂肋肌,往往是酸的感觉超过疼痛,会伴随深呼吸加重,低头向对侧旋转加重,用手法松解治标,开胸廓治根,用抬肩胛来区分菱形肌和颈髂肋肌。
肩
最表浅的肌肉最灵活
盂肱关节可以完成120度的抬手臂,肩胛骨可以完成60度的上回旋。
肩屈120度➕肩胛骨60上回旋=180度
60度上回旋=30度胸锁关节➕30度肩锁关节
以上为肩肱节律
胸锁关节是人体唯一躯干和上肢相联的关节
肩屈60度,肩外展30度以内肩胛骨不参与。
冈上肌的拉伤往往和支臂提重物有很大关系。
让肩关节滚动的肌肉住楼上-三角肌,冈上肌。
让肩关节滑动的肌肉住楼下-肩胛下肌,冈下肌,小圆肌肉。
肩关节的滚动滑动机制
肩关节肩屈到一定角度肱骨得做外旋,否则会肩峰下撞击,此为外旋机制。
肩伸受限评估 50度
肌肉:三角肌前束,胸大肌上束,肱二头肌,喙肱肌
1 头颈中立位 2肩胛中立位
3被动肩屈,判断是否主动肌无力。
观察锁骨是否有往下,锁骨没往下,上斜方肌可能紧张。
肌肉排查:
1肩关节内旋缓解-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问题-外展缓解-三角肌前束。反之
2屈肘肩伸ok-锁定肱二头肌
肩内旋受限评估 70度
肌肉:三角肌后束,冈下,小圆,肱三头肌长头。
1 头颈中立位 2肩胛中立位 3看锁骨
被动内旋ok-内旋肌无力,内旋肌向心收缩。
肌肉排查
1肘屈140度-150度ok-排除肱三
2摸对侧肩胛ok-排除三角肌后束
冈下,小圆离心收缩
肩外旋受限评估 90度
肌肉: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大圆肌,肩胛下肌。
3被动外旋ok-向心收缩外旋肌
肌肉排查
4肘屈肩伸ok-排除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
不ok-锁定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
外展位肩伸来判断
离心收缩大圆肌,肩胛下肌。肩胛下肌用手法做比较好
肩外旋:冈下,小圆,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长头。
肩内旋:肩胛下肌,大圆,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离心收缩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训练方式。
背阔肌在肩屈120度以上才有近固定功能。
肩胛下肌紧张,不要做推举和双杠臂屈伸。
胸小肌,肩胛提肌紧张-肩胛骨下回旋-肩胛骨上回旋受限-肩屈肩外展受限-肩峰下撞击-肩痛
肩胛骨上回旋:上斜方,下斜方,前锯肌
下回旋:肩胛提肌,胸小肌,菱形肌。
肩屈受限评估 180度
肌肉:背阔肌,胸大肌,肱三头肌长头,大圆,肩胛下,小圆,冈下,三角肌后束。
3看锁骨,锁骨不动-胸大肌,锁骨下肌有问题
460度以后辅助肩胛骨上回旋ok-激活前锯肌
肩胛骨上回旋受限-肩胛提肌,胸小肌
头略微同侧屈肩屈ok-肩胛提肌
no-胸小肌
4 脊柱同侧屈肩屈ok-锁定背阔肌
5 被动肩内旋肩屈ok-锁定胸大肌
6 肘屈不到140度-锁定肱三头肌长头
7 肩外旋ok-排除冈下,小圆
8 肩内旋ok-排除肩胛下,大圆
9 摸对侧肩胛骨ok-排除三角肌后束
10 拉长手臂肩屈ok-纵向肌肉紧张,肱三,肱二,三角肌,上斜方。
11 肩屈后半程肩外旋ok-外旋机制出问题,强化冈下小圆。
12 滚动滑动机制,一只手放肩膀上,帮助做滑动ok-强化冈下,小圆,肩胛下肌
肩水平内收受限 130-150度
肌肉: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长头,冈下,小圆,
1 肌肉排查
屈肘140度ok-排除肱三长头
内旋测试70度ok-排除冈下小圆
摸对侧肩胛骨ok-排除三角肌后束
肩水平外展受限 40-50度
肌肉: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肩胛下肌,大圆肌,喙肱肌,肱二头肌
肌肉排查:
1 屈肘肩伸ok-排除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二
2 肩外旋ok-排除肩胛下肌,大圆肌
肩外展受限评估 180度
肌肉:胸大肌,背阔肌,肱三长头,喙肱肌,小圆,大圆,冈下,肩胛下,肱二短头。
3 看锁骨不动-胸大肌锁骨部,肩胛下
4 辅助上回旋30度开始ok-激活强化前锯肌
上回旋受限-肩胛提肌,胸小肌(头侧屈区分)
5 脊柱侧屈做外展ok-锁定背阔肌
6 肩外展后半程被动加内旋ok-锁定胸大肌
7 屈肘140ok-排除肱三长头
8 肩内旋外旋-排除大圆,小圆,冈下,肩胛下。
9 拉长手臂肩外展ok-纵向肌肉紧张,肱三,肱二,三角肌,上斜方。
10 肩外展后半程肩外旋ok-外旋机制出问题,强化冈下小圆。
13 滚动滑动机制,一只手放肩膀上,帮助做滑动ok-强化冈下,小圆,肩胛下肌
背后摸对侧肩胛
关节活动:肩伸,肩内收,肩内旋,小臂旋前,肩胛骨下回旋,屈肘,桡偏
2 肩伸评估(除掉肱二长头)
3 肩内收评估-肩体后内收达到中线
被动内收ok-激活,抗阻训练。
No-三角肌中束和冈上肌
外展离心训练冈上肌0-30度
三角肌30-90度
4 肩内旋评估
5 小臂旋前评估
直臂旋前-肘窝旋转过多,控制大臂再旋前no-松解旋后肌
6 直臂旋前肘屈140ok-排除
on-旋前肘屈等长对抗
7 桡偏强化
8 头颈同侧略屈ok-斜方肌上部放松(肩胛骨下回旋不足)
双侧耸肩猛的放下手臂,手麻,头颈向同侧屈再做症状消失-为前中斜角肌,如果无改善,为锁骨下间隙的问题
冈下小圆肌出问题也会导致手麻,排除冈下小圆,胸小肌喙肱肌也检查一下
直臂水平内收不痛,屈肘内收疼痛,肩后痛,为肱三长头问题。
直臂肩屈45度对抗,肩痛-肱二长头问题
(拿破仑测试)屈肘,手放肚子,拉手腕肩痛-肩胛下肌问题
再做外旋测试也疼痛-双向确定肩胛下肌
屈肘,肘关节夹紧身体,外旋对抗,疼痛加剧-冈下小圆。
再做内旋测试也疼痛-双向确定冈下小圆
0-30度以内外展对抗疼痛-冈上肌
30-90度外展对抗疼痛-三角肌
拉伤-不能发力
刚拉伤先休息启动自愈,疼痛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加手法治疗
慢性损伤-可以发力-手法治疗
翼状肩胛,要同时考虑到菱形肌和前锯肌
肌肉收缩的强度除了阻力还取决于拮抗肌的抑制作用。
前锯肌训练
在菱形肌收紧的状态下,再训练前锯肌
站姿擦玻璃,跪姿擦玻璃,跪姿推身体。
脊髓损伤的患者由于损伤的平面不同,可以达到的康复目标也是不同的,运动,感觉,功能的改变也是不尽相同的。需要系统的评估来确定患者的运功和感觉的平面。再做进一步康复方案的制定。下面是脊髓损伤一些常规的训练方法,仅供参考:
1、肌力训练: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训练的重点有所不同。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肌力训练的重点是上肢肌肉,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残留肌肉要一并训练。肌力3级的肌肉可以采用主动运动;肌力2级时可以采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肌力1级和0级时只有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的方式进行训练。肌力训练的目标是使肌力达到3级以上。脊髓损伤患者为了应用轮椅、拐或助行器,在卧床、坐位时均要重视锻炼肩带肌力,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训练和握力训练。
2、坐位训练:此种训练在垫上或床上进行均可。坐位可分为长坐位(膝关节伸直)和端坐位,(膝关节屈曲90°)。进行坐位训练前患者的躯干需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或肌力,双侧下肢各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是双侧髋关节活动范围需接近正常。坐位训练可分别在长坐位和端坐位两种姿势下进行。坐位训练还包括坐位静态平衡训练,及躯干向前、后、左、右侧以及旋转活动时的动态平衡训练。
3 步行训练:步行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①治疗性步行:一般适合于胸6-胸12平面损伤患者。②家庭功能性行走:可在室内行走,但行走距离不能达到900m,一般见于腰1-腰3平面损伤患者。③社区功能性行走:腰4以下平面损伤患者穿戴踝足矫形器,能上下楼,能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步行训练分为平行杠内步行训练和拐杖步行训练。先在平行杠内练习站立及行走,逐步过渡到平衡训练和持双拐行走训练。行走训练时要求上体正直、步伐稳定、步速均匀。耐力增强之后可以练习跨越障碍、上下台阶、摔倒及摔倒后起立等训练。
4轮椅训练:在患者伤后2-3个月脊柱稳定性良好,坐位训练已完成,即患者可独立坐15分钟以上时,开始进行轮椅训练。上肢力量及耐力是良好轮椅操纵的前提。轮椅训练包括向前驱动、向后驱动,左右转训练,前轮跷起行走及旋转训练,上斜坡训练和跨越障碍训练,上楼梯训练以及下楼梯训练,过狭窄门廊的训练及安全跌倒和重新坐直的训练。注意每坐30分钟,必须用上肢撑起躯干,或侧倾躯干,使臀部离开椅面减轻压力,以免坐骨结节发生压疮。
5 矫形器的使用:为患者配备适当的下肢矫形器,是很多截瘫患者站立步行所必需的。常见的矫形器有膝踝足矫形器、髋膝踝矫形器。
6心理治疗:脊髓损伤给患者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此,心理治疗也是康复锻炼必不可少的。大多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会勇敢的面对现实。康复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重新尽可能正常的回到生活中去。
神经损伤平面是指脊髓损伤后在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例如:C7损伤,意味着C7及以上(C6~C2)仍然完好,T1及以下出现功能障碍。
关键肌是指确定神经平面的标志性肌肉;
由于一条神经支配多块肌肉和一块肌肉受多条神经支配的特性,因此根据神经节段与肌肉的关系,用肌力3级以上的关键肌来确定运动神经平面,但该平面以上的关键肌的肌力必须达到4级;
运动积分是将肌力(0~5级)作为分值,把各关键肌的分值相加。正常两侧运动平面总积分为100分;
确定损伤平面时,该节段关键肌肌力必须达到3级,上一节段关键肌的肌力必须达到4级以上。例如:考虑C6损伤,桡侧伸腕长、短肌的肌力必须达到3级,其上一节段的肱二头肌肌力必须达到4级或5级;
对于临床应用徒手肌力检查无法检查的肌节,如C1~C4/T2~L1/S2~S5,运动平面可参考感觉平面来确定。如果这些节段的感觉是正常的,则认为该节段的运动功能正常;如果感觉有损害,则认为运动功能亦有损害。
单选题男性,30岁,脊髓损伤入院,脊髓损伤评定结果桡侧伸腕长、短肌的肌力达到3级,肱二头肌肌力5级,该患者的脊髓损伤平面为:
AC5
BC6
CC7
DT1
ET2
答案B。解析:桡侧伸腕长、短肌的肌力达到3级,肱二头肌肌力5级,该患者的脊髓损伤平面为C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