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习哑铃能增加拳速,我想练拳击,但是没设备,只能用哑铃了

怎样练习哑铃能增加拳速,我想练拳击,但是没设备,只能用哑铃了,第1张

细谈哑铃卧推

卧推是训练胸肌最好的动作,同时也是许多健美爱好者最喜欢练的动作,大部分的训练者以杠铃卧推为主——的确其是训练上半身最好的动作,对80%训练者的来说很有效。那20%的人呢?答案是哑铃卧推。此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杠铃卧推之后也可试着练习哑铃卧推,你会有不同的感觉的。

起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肘弯曲,握住哑铃,拳眼相对,手心朝腿部的方向,哑铃的轴线位于乳头上方1厘米处(胸肌中部),抵住胸部。

动作过程:向上推起,两肘内收,夹肘的同时夹胸。哑铃向上的同时略向前偏,呈抛物线的运动轨迹。两臂伸直时,哑铃重心接近处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但不要正好位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这样会使骨骼支撑住哑铃的重量(这种由骨骼而不是肌肉支撑重量的情况称为“锁定”),使得胸肌放松,影响锻炼效果。然后,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重复。

呼吸方法: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训练要点:

1、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2、在练胸大肌的同时,应加强上臂肱三头肌的锻炼。没有发达的三头肌,就不可能卧推起大重量的杠铃,也就不能练出发达的胸大肌。

3、起始时,要把哑铃的轴线置于乳头上方1厘米处(胸肌中部),才能让胸大肌发力。如果哑铃举在肩膀上,只能锻炼肩部肌肉。

4、一定要注意将两肘展开,做卧推时双臂在体侧张开,因而能基本上只靠胸肌用力来完成动作。宽间距时主要锻炼胸大肌,窄间距时主要锻炼三角肌。

5、胸部肌肉练习效果不理想。可试试上斜推举,躺在有一定的倾角(约

20—25度)的斜板上,再以同样重量的杠铃或哑铃进行练习。由于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肌肉一个新的刺激,你很快就会看到新的效果。

组数与次数:

1、

在6—8次范围内达到极限次数。多于8次,身体其它部位将进入有氧运动状态;如果少于6次,说明辅助肌已参与了运动,而主肌还没有完全疲劳。

2、

多组数:无论哪个身体部位都必须一组接一组练到神经突触发不出冲动为止。如果你轻信了训练过度的说法,肯定达不到这个要求。所谓训练过度,不过是些懦夫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编造出来的借口。真正的冲击式锻炼不光要做到20组以上,还要把每组都做到极限次数。算组数时不要把热身组计算在内,尽管它们是必需的。

3、

训练的多样性。要经常变化训练的组数与次数,以及动作的安排,以打破身体的适应,获得肌肉的突破性增长。

相关动作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臂伸直持哑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练习过程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胸大肌上,使胸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肱三头肌作为次要的补充力量。

下斜哑铃卧推:

掌心相对哑铃卧推:掌心相对握住哑铃,且双臂靠近身体。

单臂卧推:应采用较轻的重量。此种方法可发展两胸的平衡与控制力。开始时,一手握哑铃,另一只手可帮助支持一下。

1、健身新手购买哑铃健身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般建议购买可以拆卸和组装的哑铃,因为这种哑铃既方便又实用。

2、健身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全身各部位的肌肉进行锻炼。比如练胸肌的时候会需要相比较大的重量, 因为胸肌是大肌肉,可以承受较大的重量。

3、如果是练手臂或者肩膀的时候,需要的重量会较胸肌小。因此锻炼不同肌肉需要不同的重量。

4、因此,健身新手在购买哑铃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小肌肉的锻炼,也需要考虑大肌肉的锻炼。一般建议购买一对可以自由拆卸和组合的哑铃,这个哑铃能够自由组合的重量分别为:2KG、4KG、6KG、8KG、10KG、12KG、14KG、16KG、18KG、20KG,这10档重量为最佳。

5、健身新手在购买哑铃后建议不要急于用大重量进行锻炼,应当采用轻重量进行训练。首先找到目标肌群的感觉,在找到目标肌群的感觉后再逐渐递增重量,增大训练强度。

、6最后再告诉健身新手们,健身锻炼肌肉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事情。就像每天需要洗脸、刷牙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健身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你好,推荐一个李小龙用的训练方法,双手各持10斤左右的哑铃,对着鼻子的前方交替快速出拳,要用腰胯带动。此法对提高拳击速度和腰胯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

  训练中要注意:

  逐步提高出拳速度,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

  双脚最初可平行站立,中心落在前脚掌,脚跟微微提起。熟练后可以用不同的步型来训练协调能力。

  出拳不可以完全伸直手臂,要保留一点,避免肘关节受伤。

  哑铃不宜过重,10斤上下即可,过重对提高拳速不利。

出拳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的提高速度,需要放松对抗肌,即该紧张的部位紧张,该放松的部位放松。

  

  拳理剖析:

  

  要想让两只手出拳练的像弹簧一样快和灵活,提高出拳速度和力量,需要练好腰胯。

以左右直拳为例,腰胯带动是左右直拳连击的力量源泉,就像汽车要靠发动机,腰胯就是出拳动作的发动机。腰胯左右摆动带动左右出拳,通常是腰胯先动,出拳动作略微滞后。所以腰胯摆动的频率决定了出拳的速度。

至于肩背、上臂、前臂的肌肉训练同腰胯比则次之。

拳的力量也在于腰胯摆动将力量传到到拳头。

说到拳头的力量,其实遵循冲量原理: ‘冲量=质量速度’

  

提高冲量的办法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种是提高速度,拳由腰胯发起,逐级加速,在拳头处达到最大。加速度大,则拳头冲量大。加强相关肌肉的爆发力和协调性,有助于提高速度。

  

另一种是让更多的质量参与进来,比如形意拳,不只是挥挥拳头打人,而是让整个人挥出去打人,整身的质量运动起来,虽然速度显着慢,但打上谁都不好受。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训练器械:哑铃(05公斤一对 1公斤一对 25公斤一对 5公斤一对)

  1 准备活动由于是力量训练、一定要把全身各关节活动开、以防止肌肉和韧带拉伤。

  2 双手各握5公斤哑铃一个, 格斗姿势站立前后手冲拳,冲到不能在冲为止。这时消耗力量是手臂力量的十分之三

  3 不要停顿迅速换上 25公斤一对的哑铃,格斗姿势站立前后手冲拳、这时由于哑铃重量轻了一半,冲拳就非常轻松了、冲拳速度也比拿5公斤时快很多。冲拳数量也会高于第一次。直到没力气在冲拳为止。这次消耗力量是手臂力量的十分之四

  4 不要停顿迅速换上1公斤一对的哑铃,方式同上。直到没力气在冲拳为止。这次消耗力量是手臂力量的十分之二5 不要停顿迅速换上05公斤一对的哑铃方式同上。直到没力气在冲拳为止。这次消耗力量是手臂力量的十分之一 通过这种方式训练我们可以把手臂的力量基本全部耗光、然后通过休息可迅速恢复并产生一种新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爆发力。一星期就就可以看到效果。

因为哑铃出拳是一整套动作,是否能锻炼到相关的肌群,要看你的动作是否标准,

出拳时候是否用脚蹬地带动腰转送肩出拳,动作要一气呵成。

如果你动作正确那么就锻炼了你的,手腕,小臂肌肉,肱大头肌,肩肌,背阔肌,腰侧肌,大腿以及小腿的肌群。

还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就是任何一个搏击动作涉及参与的肌肉很多,不能说那块肌肉参与了整个动作的完成就能充分锻炼到,每个肌肉都有不同的锻炼方法。要看你的锻炼目的是什么,才能决定用什么动作,如果有需求你还可以追问。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祝身体健康。

这个根本就不会,你拿着哑铃练打拳,这个是练击拳的爆发力和速度的,怎么可能打拳会没力和僵硬。李小龙也有这项训练。主要你练的时候要注意不是拿着哑铃在那边一直挥,这个是无用功,要跟平时打沙袋一样的出拳,出拳要尽量快准狠。然后就是腰身啊什么的也要配合,这样练起来才不会僵硬。刚刚开始练可能会有点难,但是炼久了就会好的。还有这个要适量。平时你做完力量训练的时候,最好休息一下或者不休息的去打沙袋,把积累的力量打出去,这样有利于肌肉恢复喝增强。平时你最好多做点拳面俯卧撑,这个不仅可以把拳面练硬还可以增强手腕力量和手腕的强度,防指自己手腕不够硬力量过大而伤到手腕。本人也是拳击迷,要是有兴趣可以给我留言,一起交流探讨。呵呵······希望采纳

拳击讲究耐力和爆发力,所以拳击入门教程就是速度和耐力的训练。先练习小块肌肉,最好通过长跑锻炼耐力,击掌俯卧撑之类联系爆发力,当然主要是练习击打。

作为一个拳击手,先练习基本功开始。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所有千变万化的组合都是从扎实的基本功开始的。

1、力量训练:以爆发力训练为主,快速实力举,快速深蹲,哑铃刺/直拳,哑铃勾拳,哑铃摆拳,哑铃平勾,各种核心训练。

2、节奏感:一个好的拳手一定要会建立自己的节奏。建立节奏感,最佳训练神器就是跳绳。一定要学会跳跳绳,单脚变换,双脚,双脚收腹,双摇,单脚高抬腿等等,不停的变换你的节奏。

3、步伐:拳击是需要配合步伐来出拳的,推荐敏捷梯。跳敏捷梯训练你的步伐。

4、耐力:抖大绳,爬山机,以及早上的5公里慢跑,增强耐力。

拳击的基本技术动作以拳法加步法来实现的,这一块需要题主找一个拳馆跟老师认真学习基本动作。如果没有条件,就看教学视频,自己练习,拍摄练习视频来找到并纠正自己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817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