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
斜方肌(上项线内侧1/3、枕骨隆突)、胸锁乳突肌(上项线外侧1/2)、头夹肌(上项线外侧)、头后大直肌(下项线外侧)、头后小直肌(下项线内侧)、头上斜肌(上下项线之间)、棘肌(上下项线之间)
颞骨乳突:
胸锁乳突肌(外侧)、头夹肌、最长肌
棘突
斜方肌(C7-T12)、小菱形肌(C7-T1)、大菱形肌(T2-T5)、
背阔肌(T5-L5)、头夹肌(C7-T3)、颈夹肌(T3-T6)、半棘肌(C2-T4)、头后大直肌(C2)、头后小直肌(C1后弓结节)、头下斜肌(C2)、棘肌(C2-C4、C7-C8、T11-L2)、上后锯肌(C7-T3)、下后锯肌(T11-L3)、多裂肌(C2-L5)、回旋肌(C1-L5)、棘间肌(C2-T3、T12-L5)
横突
肩胛提肌(C1-C4)、斜角肌(C3-C6横突前结节、C2-C7横突后结节、C5-C7横突后结节)、颈夹肌(C2-C3)、半棘肌(C2-T4)、头上斜肌(C1)、头下斜肌(C1横突下结节)、头侧直肌(C1)、髂肋肌(C4-C7)、最长肌(C2-C6、T1-L5)、腰方肌(L1-L4)、多裂肌(C4-L5)、回旋肌(C1-L5)、横突间肌(C1-L5)、腰肌(T12-L5)
肱骨外上髁
肱桡肌(嵴近端2/3)、桡侧腕长伸肌(嵴近端1/3)、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旋后肌、肘肌(髁后面)
锁骨
三角肌(外侧)、斜方肌(外侧)、胸大肌(内侧)、胸锁乳突肌(内侧)
肋骨(背部):髂肋肌(1-12)、最长肌(3-12)、腰方肌(12肋下缘)、上后锯肌(2-5)、下后锯肌(9-12)
颈椎关节突:半棘肌(C4-C6)、最长肌(C4-C7)
项韧带:斜方肌、头夹肌、棘肌、上后锯肌
肩峰:三角肌、斜方肌
肩胛冈:三角肌、斜方肌、冈上肌(上窝)、冈下肌(下窝)
肩胛上角:肩胛提肌
肩胛内缘:大菱形肌、小菱形肌
肩胛外缘:大圆肌(下缘)、小圆肌(上缘)
肱骨大结节:胸大肌(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肱骨小结节:背阔肌(嵴)、大圆肌(嵴)、肩胛下肌
喙突:喙肱肌、胸小肌
肱骨粗隆:三角肌
骶骨(后面):髂肋肌、多裂肌、臀大肌
髂嵴:背阔肌、髂肋肌、腰方肌、多裂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大转子: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上孖肌、下孖肌
小转子:腰肌、髂肌
胸腰筋膜:最长肌、背阔肌
附着点炎,又称肌腱端炎,是指韧带、肌腱、筋膜、关节囊附着于骨质的部位的炎症。病变初期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伴少数多核细胞,此时病变以关节囊、肌腱、韧带水肿为主要病理表现。随着病程进展,引起附着点的侵蚀,附近骨髓炎症、水肿,进而肉芽组织形成,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在此基础上,又有新发生的附着点炎和修复,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韧带骨化。
斜角肌
斜角肌,位于颈椎侧面,止于第1、2肋骨,关联痛误为心绞痛
1、引起广泛疼痛、麻木、上背部(菱形肌处,误为菱形肌引起),肩膀、臂部(该两处的关联痛,误认为神经根的压迫)和手部异常疼痛,有时会发生于后颈部。
2、触发点常常成为胸部、上背部、肩膀和手部疼痛的根本原因。
3、触发点引起的前臂和手部无力可能与神经损伤有关。无法解释的“幻觉痛”实际上是斜角肌的触发点所引起的一种表现。
4、颈部和肩膀的不安是斜角肌触发点引起的经典症状。
5、急性颈扭伤同时损伤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
6、车祸后持续存在的又难以解释的上背肩部、手臂和手部的一些神经症状可推断病源为斜角肌。
7、上半部身体任何一处的肌筋膜可能均与斜角肌有关。
8、重包袱对斜角肌及斜方肌、胸小肌和胸锁乳突肌尤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9、管乐器演奏者的斜角肌常会出现问
上背部肌肉
一、菱形肌:颈6、胸4棘突——肩胛骨内侧缘
1、引起沿着肩胛骨内侧缘向的疼痛。
2、引起内侧缘关联痛——菱形肌、上后踞肌、肩胛提肌、中斜方肌、斜角肌、冈下肌、前锯肌、背阔肌、。
注意:斜角肌是引起沿肩胛内侧走向的疼痛的最常见的原因,即原发因素。
3、引起菱形肌问题的一个原因是胸肌紧缩,触发点使得胸肌缩短,肩胛向前,在抵抗胸肌的牵拉时,菱形肌延伸到最大长度。菱形肌同胸肌是拮抗关系。
4、紧缩胸肌的牵拉使肩胛突出于背部,形成削肩,扁平胸的姿势。
二、上后踞肌:附着于脊柱,止于第2-5肋骨角的外侧面
1、引起肩胛下的深部痛,肩背部、肘部、手腕部的桡侧也感到疼痛。
2、引起小指的疼痛。
3、手部的关联痛会感到麻木、超过上臂和前臂的背部,达到胸部。
4、按摩时,将手越过肩部而伸向对侧肩部时能使肩胛移开。
肩部肌肉
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不会引起疼痛,邻近肌肉的触发点才是疼痛的真正原因。四块肩袖肌群的触发点是引起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关节内出现咔嗒音的最常见原因,最有有效发法就是按摩这些肌肉的触发点。
一、冈上肌:起自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
1、引起肩部外侧的深度疼痛,可传导上臂和前臂外侧,达到手腕深部。常误诊断为滑囊炎。
2、引起肘外侧的疼痛(关联痛——网球肘),常被疏忽。
3、触发点位于肌腹和V字形骨性结构内。
二、冈下肌:位于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
1、引起前肩疼痛,深感疼痛位于关节深处,传送到肱二头肌。
2、传送到肩部外侧,转送到后颈部肩胛内侧缘,沿整个上臂和前臂向下传送,可达整个手的尺侧。
3、引发肩膀和手臂的无力和僵硬,变得很容易疲劳,无法向后伸手够到后背。
4、冈下肌引起其他肩袖肌群的代偿性收缩,按摩肩袖肌群的触发点就能够成功治愈“冻结肩”,右冈下肌较左冈下肌更易损伤。冈上肌肩胛下肌是拮抗关系。
三、小圆肌
触发点和关联痛区域
1、引起其与肱骨头附着处的背侧非常局限的疼痛。
2、引起无名指和小指麻木或针刺感,肩背部疼痛(注意:胸小肌触发点也能引起类似的表现),只有无名指和小指的麻木而不感到疼痛,提示疼痛可能来自于背阔肌的触发点。
四、肩胛下肌:位于肩胛下方,止于肱骨头,具有手臂内旋的功能。
1、引发后肩部深处严重疼痛,手腕背侧的疼痛。
2、肩关节想活动自如,四块肌肉的牵拉须保持平衡。触发点使肩胛下肌肌力减弱,使冈上肌失去对手,向上提拉肱骨头,与肩峰对抗,当你活动肩部时听到有咔嗒音或爆破声时,说明肩胛下肌或冈上肌内或两者同时存在触发点,它们是主动肌与拮抗肌关系,影响肌肉的伸长而减少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3、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所带来的功能障碍常误诊为滑囊炎、关节炎、肱二头肌腱炎、肩袖损伤和粘连性囊炎。
4、肩胛下肌是引起肩痛的最关键的问题。
五、三角肌群(起自锁骨肩胛冈、肩峰,止于三角肌粗隆)
触发点和关联痛区域
1、活动手臂时疼痛,反之不痛。
2、触发点不会单独存在,常与斜角肌、胸大肌或肩袖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次级触发点,这些肌肉的触发点引起三角肌不同部位的疼痛——肩部的前、后和侧方。
3、臂部有损伤可推测三角肌内会有触发点形成
上臂肌群
一、大圆肌和背阔肌
大圆肌:
1、引起后三角肌的锐痛。
2、引起以肩胛下角为中心的中部后背的疼痛。
背阔肌
1、引起腹部两侧的疼痛,疼痛延伸至手臂内侧并向下至手的尺侧或桡侧和无名指和小指。
2、背阔肌边缘前方的肋骨处触痛的区域,是前锯肌的一个触发点,引起身体侧面产生可怕的疼痛。
二、喙肱肌:位于上臂内侧、肱二、三头肌之间,内收上臂
1、引起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前臂背侧,手背这些区域的疼痛。
2、引起疼痛转移到达中指末端。
3、引起喙肱肌缩短,挤压养营手臂的神经,进而引起肱三头肌前臂和手的麻木。
三、肱二头肌(肩胛骨喙突——盂上粗隆)
1、触发点位于肩膀前方(误诊为腱鞘炎或活囊炎)和肘关节的皱翼处。
2、两个头的中间区域均可找到触发点。
3、按摩前肩部时,注意肱二头肌也会引起这个区域的关联痛。
四、肱三头肌
1、1号触发点:引起后肩部和外肘部疼痛。
2、2号触发点:引起肘部外侧的疼痛,使“网球肘”的原因之一。
3、3号触发点:引起上臂背侧的局部疼痛,使外侧头紧缩继而压迫桡神经,引起前臂和桡侧的麻木。
4、4号触发点:引起肘部内侧的关联极端的触痛。
5、5号触发点:引起肘部内侧和关联痛,还会累及前臂内侧称作“高尔夫肘”。
6、引起无名指和小指的疼痛(胸小肌也可能引起)
腓深神经:小腿前群肌,足背肌和第1,2趾相对缘的皮肤
所谓代偿,简单的说就是A的事情由B来做。
这种情况一般是指肌肉训练的时候,该有某一部位发力,因为力量不足,其他部位代替发力。
至于不吃饭身体没有事,这个不叫代偿。维持身体运转的能量并不是直接来自食物,而是来自储存在血液、肌肉当中的糖分,这就是所谓的血糖和肌糖原。这部分糖原用完了,还有肝糖原可以调用。
所以,人或动物并不需要随时随地吃食物,才能维持身体运转。
至于饥饿感,则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不管身体有没有能量储备,它可以根据血糖水平来产生饥饿感,也可能会根据生物钟来产生饥饿感。
造成筋膜紧绷、导致身体疼痛的因素,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姿势不良,导致「代偿现象」
良好的姿势其实就是最省力、且最有效率的姿势。身体的肌肉可以简单划分成两类,一类是「维持姿势的肌肉」,例如:站立起来的时候,竖脊肌必须收缩维持脊椎挺直的姿势,而另一类是「产生动作的肌肉」,例如:将包包提起来这个动作中,二头肌就是产生动作的肌肉。然而,如果身体是保持在良好的姿势之下,「维持姿势的肌肉」就只要用最小的力气收缩,而身体的其他肌肉甚至可以放松,完全不必用力。 但是,如果身体的姿势不良,那么「维持姿势的肌肉」就必须用更多的力气收缩,而原本不需要收缩、可以放松的肌肉,就必须要收缩,就是所谓的「代偿现象」,因此,即使身体是在一个静止的状态下, 坏姿势比好姿势需要更多力量去维持,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 。 除此之外,原本产生动作的肌肉,却去帮忙维持姿势的肌肉做工,维持姿势虽然不需要很大的力量,但却需要持久收缩的耐力,一般「产生动作的肌肉」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长时间这样下来,这些肌肉就会非常紧绷,而紧绷的肌肉会让血液循环变差、容易发炎也容易拉伤,最终的结果就是肌筋膜紧绷合并疼痛。
2 固定反复的动作,导致某些肌肉过度使用
如果因为运动或者工作,必须长期做某些相同的动作, 这会让身体肌筋膜渐渐的适应那些特定的形态 。例如:棒球打者必须不断地挥棒,那么肌筋膜就会往相同的方向旋转;而芭蕾舞者必须不断地跳跃,所以小腿的肌筋膜就容易向上短缩;自行车选手必须长时间保持坐姿,所以背部的肌筋膜通常是被拉长的,而大腿后侧的肌筋膜是缩短的,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固定的动作方向或者动作形态所导致。
自行车选手必须长时间保持坐姿,所以背部的肌筋膜通常是被拉长的 3 肌肉无力或紧绷,产生筋膜纤维化
肌肉无力或者紧绷,都有可能会造成身体的张力或者压力,长时间下来, 聪明的身体为了适应这些张力或压力,自然而然生成更多的胶原蛋白去补强组织 ,去抗衡这些多出来的力量。 举例来说,如果你必须长时间低头工作,后颈部肌肉就需要持续的收缩,才能撑住你的头不会垂下来,如果后颈部肌肉无力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肌肉筋膜组织内多长出一些强韧的纤维组织,好处是后颈部的肌肉可以减少收缩的力量,得到一点喘息的机会;坏处就是肌筋膜的弹性变差了,而且肌筋膜的构造也会变形。压力大的地方,肌筋膜的适应方式就是缩短,而张力大的地方,肌筋膜的适应方式就是拉长,这两者都会出现组织纤维化的现象,最终都会造成肌筋膜过度紧绷。
4 受伤后产生疤痕粘黏,进而发生代偿现象
肌肉拉伤或者关节韧带扭伤后,身体修复的反应也是靠纤维母细胞生成纤维组织,去填补受伤的地方,这些被填补过的地方就会形成一个疤痕组织,然而,并非每一次身体的修复反应都完美无缺,有时候疤痕组织产生过多,有时候疤痕组织和周围组织产生粘黏的现象。 简单的说,就是受伤的地方跟邻近组织黏在一起,这样一来筋膜会被卡住, 除了紧绷之外也会影响循环 ,阻碍肌筋膜传递讯息的效益。肌筋膜粘黏会影响正常肌肉运作的模式,粘黏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代偿现象,而且代偿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例如:原本是脚踝扭伤造成脚踝外侧韧带撕裂,小腿外侧肌筋膜就会代偿性提高张力,通常会导致腓骨肌肉收缩、保持紧绷以稳定踝关节;然而,如果过了一段时间,韧带修复的结果不佳,还是非常脆弱松弛的话,那么代偿现象就可能会往上延伸,大腿外侧的肌筋膜(股二头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也会紧起来,甚至连臀部的肌肉(臀中肌或梨状肌)都会紧绷起来。 另一个例子是手术,例如在腰椎手术之后,腰部肌筋膜被切开破坏,然后产生粘黏,这样一来可能会导致手术后下背肌筋膜紧绷,甚至手术后仍然还是疼痛难耐。以上两个例子都是肌筋膜受伤后,发生粘黏所衍生的后果。
5 焦虑、忧郁的心理因素,影响肌筋膜松紧
心理状态的焦虑或者忧郁,也会影响到筋膜的松紧程度。心理的压力增加,神经的张力就会增加,而且这种影响是全面的,并非是单一肌群或单一筋膜,全身细胞就像是要去作战一样,所有的肌肉细胞都会莫名奇妙的增加张力,全身的筋膜也会广泛性紧绷起来;此外,当身体的酸碱值越低,肌纤维母细胞的收缩力越强, 而焦虑或者情绪压力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呼吸状态,呼吸会变得浅又快,身体会变得比较酸,因此肌纤维母细胞就倾向于收缩的状态 ,而肌纤维母细胞在身体的片状筋膜中出现最多。例如:腰椎筋膜、阔筋膜、小腿筋膜与足底筋膜等,因此,如果你的腰部、髋部、小腿与足底紧绷,也可能是肇因于心理压力。
修护肌筋膜发炎与疼痛,一定要有耐心
膜粘黏不是急性问题,是长期、慢性的问题累积。主观的感觉是持续的、难以放松的紧绷感,因为还会影响到微循环,所以可能会导致慢性肌筋膜发炎,因而出现酸胀疼痛的感觉。此外,伸展到此处筋膜时,还可能会出现撕裂般的疼痛感。 若要解除筋膜粘黏紧绷的方法,就是要规律的伸展筋膜,可以的话,伸展配合呼吸能达到更好的放松效果。
书籍资讯 ◎本文摘自采实文化出版,凃俐雯 著作《筋膜线 伸展全书》一书。沿着6条筋膜线,找出真正疼痛点!84组对症‧部位‧强化的全方位 法 膝盖疼痛要练臀肌、肩颈酸痛要练眼部肌肉! 顺着筋膜线的结构原理「头痛医脚、脚痛医头」, 找出真正的激痛点,才能根治疼痛! 书籍资讯 请点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