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七邪之寒、风、暑邪

六淫七邪之寒、风、暑邪,第1张

       大家好,我是微莲。今儿说的这六*,是六*七邪里的六*。别想别的。了解点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有很多好处,比方过年过节,亲朋好友一聚,你能当众脱口而出:“大姑!看你这样子,湿气有点大啊!”。或者一群好基友在一块突然没了话题,你来一句:“哎我说老王啊,你这身体是不是中了湿邪啊?”不仅能转换话题,还能装得一手好逼,获得众人的关注。说实话,我其实很早之前就想写这么一篇文章了,不过呢这种关于知识类的文章,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有错,但我有强迫症,总担心自己出错,做事儿又太磨蹭,所以就一直拖到现在。这次疫情呢给了我充足的时间,让我有机会反复看了教材,好好写完,大概就是这样。我知道,一般跟中医有关的文章底下儿都得有点中医黑刷存在感,怎么说呢,没必要,别人不会因为你的一句话就关注你微博什么的,所以还是那句话,学点知识总是比什么都不知道强,这些中医黑你们至少把文章看完,以后出去跟人刚还能有点资本,别上来就刚。

       书归正传,六*,是指 风 、 寒 、 暑 、 湿 、 燥 、 火 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这风寒暑湿燥火原本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呢,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你得有点一定的规律和限度。但是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导致机体不能适应,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降维一下说,就是老天爷突然吃了激素,你适应不了他的变化,或者老天奶奶本来挺开心,结果忽然变脸,你没跟上节奏,然后你就生病了。六*致病一般有四个特点,第一个叫做外感性。外感性就是指这六个大哥喜欢从你的体表或者口鼻进入,或者两个地方都给你攻破了,然后你就生病了。第二一个叫做季节性,六*治病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比如说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长夏就是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结果数不够,所以找一个长夏来凑数,时间具体就是在农历的三四五月。说回来,还有俩特性,一个叫地域性一个叫相兼性。地域性不是说在哪住就一定得什么病,只是说致病与生活和工作的区域会相关。相兼性就是说这六个大哥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比方说一个大哥可能找另一个大哥他俩一块儿合伙儿来折腾你。就是这样。接下来咱一个一个分析。不过这一期我只写了三个,因为六个一气儿写了,我倒是能写,但是文章太长,会劝退一大部分人。再说一下我的分析思路,我都走一个流程,就是先大概介绍一下,然后在具体阐述他的每个治病特点,这样思路清晰,方便记忆。

       风邪。《黄帝内经》中记载风邪说,“风为百病之长”。翻译一下就是风邪是这六个大哥的首领。风是春天的主气,但客观上来说,哪天没风啊?所以四季皆有风的产生,它无所不在。因此风邪是导致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称为六*之首。第二步我们来看它的治病特点。风邪一共有四个治病特点。第一个叫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对没错,这仨算一个治病特点。我拿人话给你们解释解释每个具体是什么意思。要说清楚这个风为阳邪,就得说说什么叫阳。新世纪第四版中医基础理论里是这么写的,凡是具有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阳。因此说风为阳邪意思就是说这大哥爱跑,喜欢发散,向上向外。说他轻扬开泄,是说他一旦进入身体,就跟那第一个进入城内的敌军,把城门打开,让其他邪气都能趁虚而入。阳位指的是属阳的部位,比方说头面,咽喉,肌表等。所以要是有个咽痒咳嗽,面目浮肿,然后还头疼,那大概就是遭了风邪了。第二个治病特点叫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我应该不用解释,是个人都能看懂,就是说风邪在身体里不老跟一个地方呆着,他四处游荡,什么游走性关节疼痛啊就是因为这个。再说这个数(shuo)变,这个读音就是说他多,什么东西多呢,就是说这大哥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比方说荨麻疹就表现为皮肤时而瘙痒,疹块出现的地方不固定,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第三一个治病特点,叫风性主动。是说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比如说感受外风导致的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斜。这些啊我就不上图了,免得放了再吓着读者。还有比方说被铁器划伤了,又受了风邪,出现了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这就是俗称的破伤风,这些都挺吓人,我就不上图了。最后一个治病特点其实最开始写了,叫风为百病之长。其实这可以分两个方面解释,第一个就是因为他是外邪治病的先导,就是他开城门,然后带着其他兄弟一起干活儿的那个技能。第二个方面,是说风邪袭人致病最多,完了还什么时候都在,所以发病的机会也多,而且这大哥武力值也强,表里都能给你伤了,所以叫风为百病之首。风邪大概就是这么多,接下来再看看寒邪。

       寒邪说实话挺简单的,他都叫寒邪了,因此主要常见于寒冷的冬天,天寒地冻,寒风刺骨,白雪皑皑,这会儿就是寒邪的主场了。不过寒邪也不只是出现在冬天,还记得我最开始说的吗,就那老天奶奶突然变脸,所以比方说气温骤降,也有可能导致寒邪。还有一个就是可能自己作死,比方说开着16°的空调,然后再吃一堆冰棍儿,贪凉露宿,恣食生冷。这也是遭受寒邪的重要原因。寒邪有三个比较主要的致病特点。第一个叫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解释这个又得解释一下儿什么叫阴。还是刚才那本书,叫做有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阴。好了再看回来,寒是阴邪,所以他天生就要和阳气干架,阳气是用来保护我们身体的,但是你阴邪要是太强大了,阳气不仅没办法驱除寒邪,反而被寒邪所伤,所以叫阴盛则阳病。如果这大哥侵袭了肌表,就会出现怕冷发热,无汗,鼻塞等症状。如果这大哥侵袭到了脾胃,就会出现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状。要是损伤了心肾阳气,就会有恶寒 踡 卧,手足厥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等症状。第二一个特点叫寒性凝滞主痛。这其实完全就是大白话了,凝滞就是凝结阻滞,是说寒邪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导致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这里面的气血津液你们就都先理解成正常应该流通的物质,经脉就理解成高速路的主干道,这些得等以后有机会再说,每个都得单写一篇。但是你想吧,本来应该畅通的东西你寒邪不让人通了,那能行吗?有一句人人都知道的名言,叫不通则痛,因此凝滞和疼痛他俩在一个治病特点里头,所以疼痛是寒邪治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不过这时候有人问了:“那我这昨天从十八楼摔下来现在胳膊有点疼,这算寒邪吗”?你说呢,当然不算,因寒而痛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就是我在寒邪最开头儿那写的,你得有点明显的受寒原因,第二个特点叫得温则减,遇寒增剧。有这两个特点那说明很有可能是惹了寒邪了。寒邪最后一个致病特点叫寒性收引。收引说的就是收缩牵引,寒邪侵袭人体,就把你那气机给你收敛了,腠理经络筋脉都给你收缩了。比方说寒邪伤到肌肤表面,卫阳就被遏制没法宣泄,毛窍腠理也变得闭塞。卫阳就是指卫气,是中医中讲的一种能保护身体的气。腠理就理解成身体表面的小孔儿,本来人家是用来流通用的,结果你给人闭上了,那肯定得生病,这一般会出现恶寒,无汗等症状。《素问·举痛论》里面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所以缩蜷、绌急,都是因为寒邪所伤,经络、血脉收引导致的。最后一个来看暑邪

       暑邪不像前两个哥们儿,什么时候出来都算。暑邪对自己有严格的自我要求,只在每年的夏至之后和立秋之前出来。你们老听的什么每年的这45天一定要艾灸,不然后悔一整年什么的说的其实就是这段时间,当然他们强调的是另一个事儿,跟今儿写的没太大关系。就跟冬天是寒邪的主场一样,暑是夏季的主气,本来是正常的东西,结果太多了就变成了暑邪。这还得做个强调,《素问·热论》里面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就是说夏至之前发生的外感热病称为温病,夏至之后发生的外感热病才能称为为暑病。暑邪一般有三个治病特点。第一个叫暑为阳邪,其性炎热。这之前已经讲过了阳什么意思,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所以暑邪为阳邪。其性炎热就是说他能导致人出现高热,心烦,面红等一系列阳热症状。第二一个治病特点叫暑性升散,易扰心神,伤津耗气。对没错,这又是三个只算一个,首先升主要还是因为属阳,还记得阳有什么特性吗,暑邪拥有阳的向上的特性,因此容易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等症状。散,是跟寒邪的寒性收引相对的,它能让腠理开泄,因此导致人多汗。汗出的太多了,就会伤津还耗气,这的原因得在说精气血津液那块才能讲到。那伤津耗气之后会怎么样呢,就是晕倒,这就是俗称的中暑。所以《素问·刺志论》里面就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暑邪的最后一个治病特点叫暑多挟湿。挟,就是带着,为什么暑邪和湿邪这两个是好基友呢?因为夏天啊,气候热,而且雨水还多,因此热蒸湿动,水汽弥漫,所以这两个大哥就总喜欢呆在一起嚯嚯别人。因此临床表现除了暑邪的发热,烦渴,还夹杂着有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重,倦怠乏力等湿滞症状。

       邪气人家其实原本也是好东西,只不过呢什么东西太过了都不行,所以这些正常的东西一多了就变成导致人生病的原因了。万事都讲求一个中庸,用得太少不行,用得太多也不行,这个尺度很关键。这三个邪气每个邪气都有不同的治病特点,其实可以管他叫不同的技能,只不过这些技能可以单放也可以同时放,不过单放还是同时放实际上一部分还是取决于自我的抗病能力,也就是抵抗力。平常的时候多进行进行体育锻炼,不说非得去操场打个篮球或者踢个足球这样的大型运动,跟父母一块儿,在公园,广场一起晒晒太阳,跟孩子们在绿地上放松的跑跑步也是一些不错的选择。人生百年,转瞬即逝,若不好好保养身体,怎么享受更多生活中有趣的事,还有家庭的温暖,和大自然给我们的各种馈赠。我虽然年纪很小,但是跟我一个寝室的同学就已经出现了腰部很严重的问题,做了很多很多次手术。我也见到了许多因为生活习惯不规律,不注意自我保养导致年纪不大就出现腰酸腿疼的大人们。所以我很希望通过我的视频,不仅能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也能让更多不了解病症是如何出现的人能了解一些知识,及时完善自己的生活习惯让自己免去生病的痛苦。我觉得这也是我现在能为中医行业做出的一点小小贡献。

        愿你和你的家人永远健康,快乐。

本文由神棍微莲发布,2020年3月27日。

中医学认为在外感六*(风、寒、湿、燥、暑、热、又称‘六邪’)邪气当中,风为六*之首。也就是说风邪为六*邪气的主要致病因素。

这是因为风为阳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其性开泄,易使人体皮肤腠理疏松开张而津气外泄,进而使人体的防护功能减弱,外邪乘虚而入。所以寒、湿、燥、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风为百病之长,它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多兼其它邪气同病。平时常把六*邪气引起的外感病,叫作伤风或冒风。因此,为了抵御和避免风邪的侵袭,需要加强卫表的能力,使人体自身皮肤腠理固密以御风邪的侵袭。例如经常参加室外锻炼;老年人、体质较差的人员在季节转换、气候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合理的饮食,纠正偏食、挑食的毛病;起居作息要有规律等等都是加强卫外能力的好办法。

此外,风邪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如风疹块(寻麻疹)就有皮肤成片肿胀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较快。风邪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即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疏松张开,津气外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六*致病的特点

1外感性

一是指病邪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自外而来;

二是指感受六*之邪,初期多见表证。

2季节性 六*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夏季多暑病等。

3地域性 六*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而干燥等。

  4相兼性 六*邪气既可单独侵犯人体而发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5转化性 六*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性质可以发生转化。如表寒证可入里化热形成里热证。

引起转化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人的体质不同;

二是治疗不当。 

三、六*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1基本概念:自然界中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邪致病引起外风病。风邪致病一年四季皆有,但以春季为多见。

 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具有轻扬、向上、向外、升散的特性。风邪侵犯机体可致机体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是以自然界的风具有走窜流行、善动不居之性,说明风邪侵犯人体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如风气盛所导致的“行痹”,四肢关节疼痛,游移不定。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如荨麻疹的皮疹,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

 (3)风性主动 风在自然界具有善动不居的特点,风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出现动摇、震颤的症状。如临床上常见的因受外伤,再感受风邪,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

 (4)风为百病之长 长,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存两个含义,

一是指风为外感致病因素的先导,六*中的其他五气多依附于风侵袭人体而发病,所以古人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二是指风邪致病广泛,风邪极易侵犯人体,无处不到,引起多种疾病。

(二) 寒邪

 1基本概念: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滞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为病导致外寒病。寒邪多见于冬季。寒邪为病有伤寒和中寒之分。寒邪伤于肌表,阻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邪性质属于阴,其气清冷,寒邪侵犯人体,导致阴寒偏盛,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

  (2)寒性凝滞而主痛 凝,凝结;滞,阻滞。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结阻滞不通。由于血、津液“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而“不通则痛”,故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寒邪所致疼痛的特点是,遇寒加重,得温减轻。

  (3)寒性收引 收,收缩;引,牵引。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

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三) 湿邪

  1基本概念:自然界中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邪致病引起外湿病。外湿病多见于长夏季节,此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时期。

2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属于阴,湿邪侵犯机体可损伤机体的阳气;湿为有形之邪,侵犯人体,易留滞脏腑经络,阻碍气机的运行。

 (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邪侵犯人体可使人体出现沉重、重着的症状。“浊”,即浑浊、秽浊不清之意。湿邪为病,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性质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

(3)湿性粘滞 粘,粘腻;滞,停滞。

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症状的粘滞性,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

二是病程的缠绵性。由于湿性粘滞,停滞于某些脏腑组织,难以化解,故湿邪为病,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性类水,水性趋下,故湿邪为病易侵犯人体的下部。 (四) 燥邪

  1基本概念: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燥邪侵犯人体,出现一系列的干燥症状,成为燥病。燥邪致病多见于秋季,有凉燥和温燥之分。初秋时节,夏季之余热与秋季之燥邪相结合形成“温燥”;秋末时节,初冬之寒气与秋季之燥邪相结合则形成“凉燥”。

2燥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干,干燥;涩,涩滞。燥为缺乏津液的表现,燥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机体的阴液,使皮肤、孔窍失于滋养而出现各种干燥、涩滞不畅的症状。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燥邪伤人,最易损伤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生理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咳,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肺与大肠相表里,燥邪自肺影响到大肠,则可出现大便干燥不畅等症。

(五) 火(热)邪

  1基本概念: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称为“热邪”。热邪为病成为外感热病。热邪致病多在夏季。

 2 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 热为阳邪,热邪侵犯人体可出现高热等一系列的阳热症状。火热之邪伤人最易迫津外泄,损伤人体的阴液;津能载气,热邪在迫津外泄之时,往往导致气随津泄;且“壮火食气”,故热邪致病,还可出现体倦乏力少气等气虚的症状。

 2火热性炎上 “火曰炎上”,火热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性,故侵犯人体多表现上部症状比较突出。

 3火热邪易生风、动血 “生风”是指热邪侵犯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热邪引起的肝风内动,又称“热极生风”。

其生风的机理有两点:

一是热邪耗伤津液,使筋脉失养,而出现手足颤动;

二是热盛易助阳,使肝阳升动不止,阳气升动无制则化风。

“动血”是指热邪为病,易引起各种出血的病症,如吐血、便血、皮肤发斑等。其机理也有两点:一是热邪使血行加快,迫使血液妄行横溢,容易导致出血;

二是热邪可灼伤血络,使血出脉外。

 4热邪易扰心神 火热之邪侵入到营血分,可扰乱心神,而出现一些神志症状,如烦躁、神昏、谵语等。

 5火邪易致疮痈 火邪侵入人体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疮疡痛肿。

 (六)暑邪

  1 基本概念:暑为夏季的火热之邪,凡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二是暑邪为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

2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邪为夏季的火热之气所化,故为阳邪。火热之气具有炎热的特性。

(2)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 暑为阳邪,主升主散,暑邪侵犯人体可致人体的腠理开泄而汗出,损伤机体的阴液。

 (3)暑多挟湿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是多雨的季节,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为:

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2、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3、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4、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小时之间。最大值在延庆县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

扩展资料

成因:

成因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大陆冷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冬季风,以偏西偏北风为主,风力强劲,天气晴寒,雨雪稀少。最冷月平均气温南北差异大,南部在0℃以下,北部可达-20℃,平均纬度递减率为2℃/纬距。

夏季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夏季风,以偏东偏南风为主,风力较小;潮湿多雨,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南部可达26℃以上,往北有所降低,也不低于20℃,平均纬度递减率仅为04℃/纬距。

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北京

-温带季风性气候

四季的风

四季的风,最可爱的要算是和暖的春风了,春风像慈母的手抚摸大地,小草被春风吹的“翩翩起舞”,好看极了;小动物们也被春风吹得浑身舒服;农夫们在春风吹拂下开始撒播种子,为将来美好的收获而工作。

夏天的风,有时很闷热,使人十分烦恼;有时又很清凉使人十分舒服;有时却像凶猛的巨人,咆哮地刮起来使大海掀起十多丈高的大浪,更会带来倾盆大雨。

秋风像一个仙女,踏着轻盈舞步,大地变得十分爽朗。枫树的叶子像燃烧中的火焰,飘到金**的大地上。年轻人都背着背囊在秋风中到野外去游玩。

冬天凛冽的北风,把树梢上的叶子都吹下来,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小草已枯萎了,小动物不见了,它们都冬眠了,大地呈现着憔悴的样子。

四季的风,各有不同的姿态,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都尽了自己的职责,去管理大地,使大地自然有规律地循环不息。

一年四季都有风,每个季节里的风它们都有自己独自的特点。

春天的风,她是春姑娘派来的使者。

夏天的风,是清清凉凉的,是大家每天所期望的。

秋天的风,她送来了大丰收,送来了香气迷人的桂花。

冬天的风,是寒冷的。寒冷的冬风给大地换上了一件雪白的外套!

风有许多种,它们是不一样的。

春天的风是善良的她给大地披上绿色的地毯,给同冈披上五颜六色的衣裳。她像一支奇妙的画笔,点绿柳芽,染红桃花。

夏天的风是顽皮的。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烤得大地像个热蒸笼。人们不论走在哪儿都是汗流浃背,人们是多么希望能有一丝凉风啊!可是,这顽皮的风偏偏和你捉迷藏。即使吹来一阵风,也是热乎乎的。

秋天的风是迷人的。秋高气爽。秋天的风显得凉爽无比,是她把苹果吹得鲜美红润,是她把梨吹得甜脆诱人。是她把桔子吹得酸甜可口。

冬天的风是无情的。让大地、树木、房屋披上一层银装。如果你出门的时候不把衣服裹紧,冬风都会毫不留情的钻进你的衣服里,让你的身体感觉十分寒冷。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风邪

中医诊断之风*证,什么是风邪?致病特点有啥?

1风邪的基本概念

①定义: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点的外邪,称为风邪。

②风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故风邪致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③风邪伤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①风为阳邪:风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②风性开泄:指其伤人易使腠理不固而汗出。

③易袭阳位: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如头面、咽喉、皮肤、腰背等处。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咽痒咳嗽等症。

(2)风性善行而数变

①“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

②“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

(3)风性主动

“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4)风为百病之长

①指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②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故发病机会多;风邪伤人,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伤及,侵害不同的脏腑组织,可发生多种病证

病性辨证

病性辩证: 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所得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病性的辨证方法。

病性: 是指疾病当前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在辨证过程中所判定的病性,反映了导致疾病发生的本质性原因,即“审症求因”。

“因”: 既包括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始病因。如外感六*、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及外伤等,也包括气、血、精、津、阴、阳等正气的虚损及气血、脏腑等功能失常所导致的各种病理产物的阻滞。

任务: 在中医病因、病机及气血津液理论指导下,根据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推求疾病当前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

风*证

定义: 指风邪侵袭人体肤表、经络,导致卫外功能失常,表现出符合“风”性特征的证。

证候表现: 恶风,微发热,汗出,苔薄白,脉浮缓;或有鼻塞、流清涕、喷嚏,或伴咽喉痒痛、咳嗽;或突起风团、皮肤瘙痒、瘾疹;或突发肌肤麻木、口眼斜;或肌肉僵直、痉挛、抽搐;或肢体关节游走作痛;或新起面睑、肢体浮肿等。

证候分析:

风邪治病特点: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常兼夹其他邪气为患。故风*证具有发病迅速、变化快、游走不定的特点。

病位:

①表——风邪袭表,伤人卫气,卫气不固,腠理疏松,则见恶风发热、汗出、脉浮;

②肺——风邪袭肺,肺气失宣,鼻窍不利,则见咳嗽、咽喉痒痛、鼻塞、流清涕或喷嚏;

③肌表、肌腠——风邪侵袭肤表、肌腠,营卫不和,则见突起风团、皮肤瘙痒、瘾疹;

④经络——风邪或风毒侵袭经络,经气阻滞不通,轻则可出现肌肤麻木、口眼斜,重则肌肉僵直、痉挛、抽搐;风与寒湿相兼,侵袭筋骨关节,阻痹经络,则见肢体关节游走疼痛;

⑤肺卫——风邪侵犯肺卫,宣降失常,通调水道失职,则见面睑、肢体浮肿。

兼证: 寒、热、火、湿、痰、水、毒等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形成不同的病性兼夹证,如风寒证、风热证、风火证、风湿证、风痰证、风水证、风毒证等。

辩证要点: 恶风、微热、汗出、脉浮缓;或突起风团、瘙痒、麻木,肢体关节游走疼痛,面睑浮肿等为主要表现。

春天的风温馨和睦,暖暖的,轻轻的,吹在脸上非常舒服,人说如沐春风也不过就是这样了。

一、描写春天的风的句子:

1、春风没有秋风那么凉爽,没有夏风那么闷热,也没有东风那么寒冷,春风柔柔的,带着一丝丝暖意,我喜欢春风带给我们的感觉,春风让大地多了绿色,多了生机,我爱春风。

2、春风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了。春天来了,动物苏醒了。春天来了,春风代替了寒冷的西风,我的心情好极了。

3、春风像舒适的摇篮,暖和、安逸,人们一触碰到它,便觉得拥有了快乐,没了烦恼,心也是踏实安稳的。人们迎着春风狂奔,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燕子就成群结队地归来了,或许今天夜里千树万树梨花就开了吧……

4、春天,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虽然还有些凉,但春风已不像冬风那样凛冽了,那是一种温柔的,凉爽的风。

5、春天悄悄地来了,又将匆匆地离去。剪下一缕阳光,裁下一缎春风,在春雨淅沥中一枕忧伤,在桃红李白中细数时光……我只是期待,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总会有那么一份感动,一种温馨,或一丝忧郁,一种期待能停泊在我那颗日益疲惫而苍白的心上,陪着我一起慢慢老去……

6、春风带给了人们温暖,带给了大地美好,春风真温柔。阳光下,春风吹拂着世间万物的脸庞,柔柔的,惹人喜欢,把大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春风像大家的朋友,整天与大家形影不离。

7、春风把太阳的脸吹得更红了。这时,春雨晰淅沥沥地下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绢丝,密密地斜织着,如丝如缕般飘落到大地上。用眼睛是很难找到它的,要用心去感受……

8、春风,使大地盎然生辉。她是前进的号角,是幸福的开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给人们带来新的收获。

9、春风是那样的平凡, 又是那样的重要, 春天不会失去她的, 因为她是梦的编者, 没有春风的存在就不会有春天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春天是思念的季节, 我把我的高兴、忧愁, 附在蓝天的彩云里, 托春风悄悄捎给您 老师。

10、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二、描写春风的诗句:

1、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2、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3、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4、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5、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6、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7、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8、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9、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刘昚虚《阙题》

10、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参考资料:

春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555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3
下一篇2023-09-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