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瓜子指的是什么?市场上卖的熟南瓜子对吗?

白瓜子指的是什么?市场上卖的熟南瓜子对吗?,第1张

简介:白瓜子,即南瓜子,生吃、熟吃都可以。它有杀虫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食疗作用。

功效:南瓜子有很好的杀灭人体内寄生虫(如蛲虫、钩虫等)的作用。对血吸虫也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是血吸虫病的首选食疗之品。美国研究发现,每天吃上50克左右的南瓜子,可较为有效地防治前列腺疾病。这是由于前列腺的分泌激素功能要依靠脂肪酸,而南瓜子就富含脂肪酸,可使前列腺保持良好功能。所含的活性成分可消除前列腺炎初期的肿胀,同时还有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南瓜子含有丰富的泛酸,这种物质可以缓解静止性心绞痛,并有降压的作用。

适合人群:一般人都可以食用。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的人可以经常食用以驱虫。男性适宜经常食用。

适用量:每次50克。

温馨提示: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因为曾有过多食用南瓜子而导致头昏的报道。胃热病人宜少食,否则会感到脘腹胀闷

南瓜子和白瓜子区别是:

1、颜色和大小不同,白瓜子是白色的,个头比较大,里面的仁又扁又平,而南瓜子是暗**的,个头比较小,里面的仁比较厚,看上去圆鼓鼓的。

2、来源不同,白瓜子来自蒙古的特产雪片瓜,南瓜子来自南瓜。

3、成熟季节不同,白瓜子夏天成熟,南瓜子秋天成熟。

4、产地不同,白瓜子是黑龙江及内蒙古的土特产品;而南瓜子主产于浙江、江西、河北、山东等地。

5、去壳后不同,南瓜子去壳后的仁是深绿色的,而白瓜子去壳后的仁是浅绿色的,比南瓜子的颜色稍浅。

不是。区别:

1、来源不同:白瓜子与南瓜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来源不种,它们是不同植物的种子,白瓜子是来源于蒙古特产雪片瓜,南瓜子则来源于葫芦科植物南瓜。

2、成熟季节不同:白瓜子多在夏天成熟,南瓜子则多在秋天成熟。

3、颜色不同:白瓜子与南瓜子的区别还表面它们的个头与颜色上,白瓜子个头大外表颜色为白色,种仁扁平,而南瓜子的外表则多为暗**,个头较小,种仁比较厚,看上去圆鼓鼓的。

种子别名:白瓜子、瓜子、瓜瓣、冬瓜仁、瓜犀。

种子来源:即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洗净晒干(有先用明矾水浸泡1日后再洗净晒干者)。

性状鉴别:种子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扁平,长1-15cm,宽05-1cm厚约02cm。表面黄白色,略粗糙,边缘光滑(单边冬瓜子)或两面外缘各有1环纹(双边冬瓜子)。一端稍尖,有2个小突起,较大的突起上有珠孔,较小的为种脐,另一端圆钝。种皮稍硬而脆,剥去种皮,可见子叶2枚,白色,肥厚,胚根短小。体轻,富油性。气无,味微甜。以颗粒饱满、色白者为佳。

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1g,加水20ml,煮沸10min,放冷,滤过。取滤液,置带塞的试管中,激烈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检查皂甙)。

炮制方法:炒冬瓜子 取净冬瓜子,用文火炒至微**,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炒后表面微**,有些鼓胀或爆裂,有香气。

炮制作用:炒后性甘无寒,对水肿胀满、体虚为宜。

性味归经:甘,寒。

化学成份:冬瓜子含油14%,其中酰甘油的含量在72%-96%之间,所含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以及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三烯酸等。又含脂类,内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已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神经鞘磷脂,脑苷脂。还含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24-已基胆甾-7、25-二烯醇、24-已基胆甾-7、22、25-三烯醇、24-已基胆甾-7-烯醇、24-已基胆甾-7、22-二烯醇、24α-已基α-胆甾-8、22-二烯醇,22β-已基α胆甾-8,三烯醇。又含三萜类化合物;粘霉烯醇,西米杜鹃醇5,24-葫芦二烯醇。去脂肪后的种子中含蛋白酷活力的组分以及硒、铬等无机元素。

药理作用:

1、免疫促进作用 冬瓜子热水提取后,经透析得透析内液,此液对小鼠淋巴细胞的致丝裂活性呈浓度依赖性。透析内液为B细胞致丝裂剂,有PBA(无性系B细胞激活剂)活性及佐剂活性,使PFC(宽斑形成细胞)数显着增高,呈现免疫促进作用。

2、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从冬瓜子中分离纯化出胰蛋白酶抑制剂,得到4个具有抑制胰蛋白酶活力的组分,其中两个组分属小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

功能主治:清热、清肺、化痰、排脓利湿、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肺脓疡、阑尾炎、白带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服。外用:适量,研膏涂敷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注意事项:久服寒中。

编辑本段

黄瓜子简介

别名:哈力苏

汉语拼音:huang gua z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

中药化学成分:黄瓜子含脂肪油,其中油酸(oleic acid)5849%,亚油酸(linoleic acid) 2229%,棕榈酸(palmitic acid)679%,硬脂酸(stearic acid)372%[1]。

功效:黄瓜籽主治风湿性腰腿痛及跌打损伤。黄瓜籽30克,焙黄研为细粉,加蛇蜕粉3克,混合后服用。

科属分类:葫芦科

主治:骨折筋伤;风湿痹痛;老年痰喘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功效分类:筋接骨药;祛风药;消痰药

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种子。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6200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3
下一篇2023-09-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