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哪个位置美容祛斑

艾灸哪个位置美容祛斑,第1张

而对黄褐斑的治疗,

除了专门针对消除斑点的治疗以外,

更多的还应注重内分泌的调节,

艾灸祛斑可以从大椎开始,

但个人不建议自己乱灸。

脸上的斑块,体内的淤块,有斑必有淤,治斑不离血之说,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不畅便会淤血内停,使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不畅,便会产生内停,是皮肤上的黑色素,无法正常的随人体新城代谢排除出去,形成色斑。一般接近30岁的女人,几乎都有色斑,可以说是每个女人的痛。色斑其实也是身体健康的征兆,我看过很多老年人,也没有长色斑。这个说明一个问题,健康的象征。

特定艾灸常用穴位:

太冲穴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大冲名意与此穴同。

(2)肝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3)太冲穴属土。属土,指太冲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合谷穴

(1)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运动形式为风木的横向运动。

(3)容谷。容,容纳、包容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间穴传来的气血物质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合,汇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骨。

(5)含口。含,包含、容纳也。口,脾胃之属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脾土的长养特性。本穴物质为三间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本穴外传时也是以风木的形式横向外传,但由于其水湿云气有温热之性,因而还有部分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表现出脾土的长养特性,故名含口。

(6)大肠经原穴。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面部的穴位使用艾珍好-蕲艾灸,面部艾灸穴位时间每次在5-10分钟左右,其他的穴位15-20分钟,每天艾灸1-2次。长期艾灸太冲,合谷,血海次三穴位,调节人体排毒。

艾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一般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劳损类的疾病,也用于去湿气,所以也有人会用艾灸的方式护肤,比如有些人皮肤长斑是因为身体内分泌出现问题,这个时候用艾灸有没有什么作用呢?艾灸祛斑一般要怎么做呢?

1、艾灸治雀斑

雀斑除遗传因素外,是一种光损伤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肾水不足,不能荣华于面,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郁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外博,肌肤失于荣润而成雀斑。

艾灸取穴: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阴交。

用法: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

方义:在斑局部疏远经络气血,桂风散热除斑;大椎、曲池、疏风清热,行气活血;三阴交补肝脾胃,凉血活血。

2、艾灸治黄褐斑

黄褐斑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机体性激素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其他如某些药物和疾病,以及日晒等外界物理因素刺激、也可使本病发生或加重。中医认为: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脾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润泽颜面,以及虚火温浊薰蒸颜面致生褐斑。

艾灸耳又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褐斑局部。

用法:艾炷无瘢痕灸:卧前取1支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黄褐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以局部皮肤温热舒适,皮肤红晕为度,隔日1次,7次1疗程。

方义:褐斑局部及临近穴位有疏远气血,活血化身手除斑作用;肝俞疏肝解郁,理气化;带桂男子;脾俞、肾俞调补脾肾,清热除湿;气海益气补肾,调理冲任;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三阴交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太溪滋肾清虚火调冲任。

3、艾灸祛斑注意事项

1、施灸后当天需避风寒,保持情绪平稳,饮食素淡为宜,切忌生冷厚味。

2、大饥大饱、劳累醉酒、情绪不宁时不宜施灸。

3、施灸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施灸后,要喝比平常量多的温开水(不能喝冰水),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

4、艾灸祛斑的穴位

1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

2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3膻中:胸前第四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取穴。

4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0厘米。

5气海: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5厘米。

6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5厘米处。

7足三里:外膝眼下10厘米,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8脾俞: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5、艾灸最佳时间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泰茗医讲堂——纯正中医,医养结合。

艾灸鼓舞的是,

岁月流失掉的元气。

其实艾灸还真的可以做到把令人头痛的黄褐斑,雀斑……鱼尾纹,法令纹……消除掉。

《黄帝内经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五七即35岁时,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

从35岁开始,女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足阳明胃经的气血不再旺盛,而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面部,途径嘴角,向上直达眼睛下方, 所以足阳明脉衰首先表现为出现眼袋,嘴角肌肉松弛。

女人过了35岁,就要好好保养,努力抓住青春的尾巴了。

所以,面子上的问题,不能只在脸蛋上下功夫,还得配合好内调的穴位。才能事半功倍。

内调的目的是令气血充盈, 艾灸的目的也是令气血充盈,令经络疏通。 让经气能循行。

艾灸让经络气得以调动,需要消耗能量, 气血虚弱的家人们需要在艾灸的同时注意平补气血。 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艾灸得气后的困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9348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