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怎么美容 艾灸祛痘祛斑

艾灸怎么美容 艾灸祛痘祛斑,第1张

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不同,艾灸美容是本质层面上的,而前两个则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痘痘 脸上痘痘长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基本没有任何效果,因为这种热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泻热等于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这个时候,应该先用补法在整个后腰部刮痧,然后用补法艾灸整个后腰部(八髎),再用五行养生油搓八髎,最后戴个护腰睡觉,调理效果最好。还要把五行益寿养心粥和五行黑豆芝麻薏米浆的材料混合在一起,每天打成浆来喝,或打成糊糊用滚开水冲着喝也一样。 黄褐斑 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大多肝肾亏虚,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用补法艾灸后腰部补肾滋肝,还要艾灸三阴交、太溪、足三里补元气。再配合敷珍珠粉+蜂蜜+牛奶的美白祛斑面膜,擦美白霜,用补法在整个后背刮痧,就能逐步调理好。 虚胖 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不能将体内的浊毒代谢出去。虚胖女性则往往伴有月经不调、崩漏、甚至闭经等暗疾,最适合艾灸疗法调理,艾灸穴位气海、关元、天枢、大横、水分、太溪、太白、水道、足三里。可以用刮痧板对这些穴位进行轻柔刮痧,再艾灸。

艾灸可以去美容院。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艾灸应该考虑天时、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来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夏季宜少灸或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北方风寒凛列,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老年或体弱的人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须坚持日久,而壮年者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壮数。

‍‍治面部皱纹多: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穴位,约距穴2~3厘米左右选进行熏灸,每次选2~3个穴位,各灸5分钟左右,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鱼尾纹多,选太阳、丝竹空;额纹选阳白、印堂;笑纹选地仓、下关、颊车。或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每次3~5壮,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

治疣:首先常规消毒疣部,再用凡士林少许涂于疣上,取艾绒制成与疣相同大小的圆锥形艾炷3个,将1个艾炷放在疣上,点燃使艾炷烧尽(一般不痛,如艾炷大于疣则烧灼正常皮肤引起疼痛),去艾灰后,疣上再略涂凡士林(起粘附作用),将艾炷放上点燃,这样连灸3个艾炷,疣被烧焦。一般治疗1~2次,疣体脱落,治疗后消毒纱布覆盖,以防感染。‍‍

艾灸通过点燃艾绒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体表的经穴或患病部位,通过施以温热的刺激,从而达到经络温通、扶正去邪的作用。中医认为,艾灸具有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等作用。《本草正义》说:“古人灸法,本无一症不可治,艾之大用,惟此最多。”经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艾灸还有治面部皱纹、雀斑、痤疮、冻疮等美容养生功效。

平复面部皱纹:患者仰卧,将盐末填平脐孔,取03厘米厚度的鲜姜1片,用针穿刺鲜姜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如局部灼热难忍受,将姜片向上稍提起片刻,再放下施灸,反复操作,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有益气健脾等功效。

雀斑: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在面部,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

黄褐斑:卧前取1支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黄褐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自觉有温热感。施灸1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

面部虚胖:每晚临睡前,将艾条点燃,端坐床前,分别炙足三里、天枢、中脘穴,每穴悬灸5分钟左右,局部出现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感为度。

痤疮: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历时几千年,艾灸能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散发健康神采。那么艾灸美容有效吗?艾灸美容要灸哪些穴位?怎么用艾灸美容?艾灸美容需要注意什么?

艾灸美容有效吗

有效。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

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艾灸美容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延缓衰老。

2、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3、身体方面:可疏通经络、和谐肮脏、平衡阴阳、调整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

有这么几种女性艾灸美容效果佳: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往往严重肝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

这些问题如果使用艾灸美容都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美容的穴位

艾灸既然能美容,那都有哪些穴位可以进行艾灸美容呢?艾灸美容穴位主要有合谷、背部腧穴、太溪、水分、三阴交、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1、合谷: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2、背部腧穴: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3、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滋阴益肾。

4、水分:水分脐上1寸处。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

5、三阴交:三阴交在内脚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内分泌。

6、血海: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端向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7、关元:小腹正中,肚脐下面一巴掌的位置(四指并拢的宽度)。

8、气海:肚脐下面,肚脐和关元穴的中点。

9、足三里: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做美容灸时,用无烟艾灸条温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钟,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艾灸美容的方法

艾灸棒内胆头朝下,从内胆尾部装入艾条,使艾条落入内胆头部,再将内胆放入艾灸棒外壳,通过内胆尾部弹簧进行调整使夹住艾条的内胆落到外壳的头部,使用5分钟左右要按一下内胆尾部弹簧让艾条往前移动,以免熄灭。用完一根后要清理灰尘后再使用第二根。在使用过程中请勿敲打艾灸棒,这样会导致艾条熄灭和断裂(无烟艾条会相对易断。使用时敬请注意:艾条燃烧一定时间,艾灸棒头会比较烫。建议使用者在手掌滚动来降低温度。每次使用前须在施灸部位抹上温灸用的艾精油。

1、面部温灸方法:额头→太阳穴→眼部(瞳子胶、承泣、四白)→脸颊→鼻翼→嘴周→颌尖→颈部→耳周,以此顺序由下向上打圈,上有力下无力。面部时间:10分钟,眼部时间:3分钟。

2、身体温灸方法: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行温灸。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时间:15分钟。

操作步骤:

1、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向前放入温灸棒中。

2、轻压温灸棒弹簧,使艾条落至顶端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每次灸5-15分钟,使穴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艾灸美容的注意事项

1、施灸后当天需避风寒,保持情绪平稳,饮食素淡为宜,切忌生冷厚味。

2、大饥大饱、劳累醉酒、情绪不宁时不宜施灸。

3、施灸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施灸后,要喝比平常量多的温开水(不能喝冰水),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

5、施灸后,会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还会起红疹、水疱,有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穴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施灸,很快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若症状持续,可至医院专科处理。

6、掌握热量,防止烫伤。尤其对局部皮肤知觉减退及昏迷患者。

7、做好防护,以防艾火掉下烧伤皮肤与烧坏衣褥。使用温针时,可用硬纸片剪一小孔,套住针体平放在进针处,即可避免艾火直接掉落于皮肤上。施灸后艾条必须彻底熄灭,以防失火。

8、艾炷灸容易起疱,应注意观察,如已起疱不可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过大,经75%乙醇消毒后用注射器将疱内液体抽出,外涂甲紫,再用敷料保护,以防感染。妇女妊娠期间,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问题一:用艾条熏那个位置好拜托各位了 3Q 要看你艾条熏的目的是什么的, 1、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2、艾灸治冻疮 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足三里穴。 方法:在冻疮局部先揉按5分钟。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已发或将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必须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5分钟。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用本法连续艾灸3天,冻疮不再复发。 3、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其他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 4、艾灸美容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有这么几种女性: a、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b、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c、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

问题二:艾条用来熏哪个位置能够调理肠胃或者是肾虚 中脘 足三里。用中国老张牌艾条

问题三:用艾条熏哪个部位能够减肥 取穴:关元、归来、足三里、太冲、肾俞、命门、肝俞。

灸法:可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连续灸20次;或用温灸器灸,把温灸盒置于腹部和背部穴位上施灸30分钟,背部和腹部穴位交替使用,每日灸1次,连续灸20次;还可以用隔姜灸,取枣核大的艾炷施灸,每穴灸3~5壮,隔日灸1次,连续灸20次,也可用隔附子饼灸,取枣核大的艾炷施灸,每穴灸5~7壮,隔日灸1次,连续灸20次

问题四:驱寒艾条熏那个部位 清代 洛著《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意思说:艾绒制成的艾柱,冬季艾灸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故而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

神阙穴: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取穴: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主治: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施灸方法:可以使用方四孔艾灸盒,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的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左右,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也可以使用四罐艾灸罐施灸,时间是20-30分钟左右,也可以上下移动灸,包上毛巾施灸,热度已自己适应为度,不要灸的太过而发生灸疮。

都说一灸神阙穴暖全身,看来灸神阙穴,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穴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穴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穴可以打通任脉。

大椎穴: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使用用具:大椎穴位,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双孔艾灸盒来灸,插两根艾条;瘦人可以使用单孔艾灸盒,每次施灸15-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待身体适应后,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也可以使用单罐或双罐艾灸罐去灸大椎,时间可以在20-30分钟左右。切记使用艾灸罐的时候,艾灸罐一定要用毛巾包起来施灸,这样比较安全,免得发生烫伤。

命门穴:补肾壮阳灸命门,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

主治: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

足三里穴: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

“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 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问题五:养生方面那个艾条熏哪里最好 你好!养生方面用绿莹商城的艾条直接灸比较好。

艾条最好是直接灸的方式效果要好,而不是用艾熏的方式。

直接灸就是将艾条点燃后,离皮肤表面2-3cm处进行灼就可以了。

哪里感觉不舒服就灸哪里。可以每天灸一次也可以每天灸两次。坚持1-2周后,不舒服现象已经减轻后,就可以2天灸一次。待坚持灸一个月后,可以3天灸一次,慢慢的改为7天灸一次,直到15天灸一次、1个月灸一次。随着时长的灸一次,说明是养生保健效果已经非常好了。

问题六:脾胃虚弱想自己买艾条熏,熏哪些部位?有图解位置吗 脾胃虚弱是很多人的通病,可以灸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诸穴,都可以健脾强胃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题七:艾条熏哪里好 艾灸主要是温阳。

口中有任何不合感,都不能艾灸,如口渴、口干、口苦,只要有不合,就不能灸。

一般不知道灸哪,就灸神阙(就是肚脐),或者关元(强肾)。

烟多了事不大。

门窗可以不关,但是不要被风吹到。

问题八:半身不遂用艾条熏哪些位置比较好 个人建议,首先重灸瘫痪部位的主要穴位。

然后加上全身补气要穴,比如关元穴,命门穴,大椎穴,都是补一身之阳气,如阳光普照人体内的阴寒。

瘫痪肯定是由于血气停止流动了,如果能找到有艾灸感觉的穴位,一定要重重艾灸,灸到这种感觉消失为止。

你说的情况记住,重点是,找到有感觉的穴位,二重灸,不能浅尝辄止。

最后,一定要使用高品质艾条,市面上很多低劣艾条不仅仅效果不好,还会适得其反,伤害身体,个人推荐长生鹤艾条,口碑非常好

问题九:艾灸仪可以熏的部位 身体局部艾灸都可以使用艾灸仪来灸,一般常灸颈肩部、腰部、腹部等,颜面部不建议灸,艾福堂艾灸

泰茗医讲堂——纯正中医,医养结合。

艾灸鼓舞的是,

岁月流失掉的元气。

其实艾灸还真的可以做到把令人头痛的黄褐斑,雀斑……鱼尾纹,法令纹……消除掉。

《黄帝内经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五七即35岁时,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

从35岁开始,女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足阳明胃经的气血不再旺盛,而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面部,途径嘴角,向上直达眼睛下方, 所以足阳明脉衰首先表现为出现眼袋,嘴角肌肉松弛。

女人过了35岁,就要好好保养,努力抓住青春的尾巴了。

所以,面子上的问题,不能只在脸蛋上下功夫,还得配合好内调的穴位。才能事半功倍。

内调的目的是令气血充盈, 艾灸的目的也是令气血充盈,令经络疏通。 让经气能循行。

艾灸让经络气得以调动,需要消耗能量, 气血虚弱的家人们需要在艾灸的同时注意平补气血。 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艾灸得气后的困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9913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