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心率是多少?

正常人的心率是多少?,第1张

人体的正常脉搏(脉率)为:男性60~100次/分钟

女性70~90次/分钟

儿童约90次/分钟

新生儿140次/分钟

人体正常的呼吸频率为:

16次~18次/分钟

资料二、

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心率大约平均75次/分钟,正常成年人心率的波动范围为60-100/分钟,女性的心率较男性心率快,体力活动及精神兴奋时心跳都可增快。女性的心率较男性心率快,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例如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的人心率较慢,每分钟可小于60次,但这决不能说是一种病理状态,要全面考虑。

剧烈运动后,心率可达到120次/分,是正常的。运动员心脏储备好,心率一般小于60次/分

第一: 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平时没有症状,没有什么问题的。

第二: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情况而不同。固有心率正常值可参照以下公式计算:1181-(057×年龄)。

第三:心跳次数知多少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平均说来,如果一个人活100岁,那么,他的心跳次数加起来总共可达40亿次左右。

第四:心率在静息状态的下的正常值是60-100次每分,在运动时是会增快的,具体的增快的幅度每个人是不同的,需要针对性的分析,但是只要没有不适的症状以及心慌的情况,就是正常的。

第五:正常人的心跳在60-80次每分都是正常的。每个人的基础心率因精神、饮食、代谢而不同。必要时行心电图检查及心脏彩超检查。可以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第六:正常心脏跳动的节律是60-100次/分。高于100以上是心动过速。高于120需要药物处理。心率快不一定是心脏有问题,平时比如紧张,激动时也可以出现心跳过快,只要没有呼吸困难等,一般都不需处理。

一,一般人的正常心率为60—100,你的心率在80—95之间,虽然偏上一点,还在正常值范围内。

二,心电图可诊断哪些疾病?

心脏跳动前,有很微弱的电流产生,这种电流叫做生物电流,它可以通过体液传导到人体表面。随着心脏跳动时间与次序的不同,人体表面电位产生相应的变化,用一种特殊仪器记录下来,便有波形产生。这种波形就称为心电图。

心电图操作很方便,操作时小儿毫无痛苦。主要用来诊断以下几类疾病:

1、心律失常:正常人心脏的跳动象钟表一样,是有规则、有节奏地进行的。一旦发生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心电图能比较客观地予以反映。

2、先天性心脏病:虽然心电图不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诊断手段,但根据心电图改变及结合其他检查,可以推测病变的部位与异常。

3、后天性心脏病:结合病史能初步识别心肌炎、心包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后天性心脏疾患。

4、电解质紊乱及药物的作用:心电图能一定程度反映血中电解质的情况与某些药物对心肌的作用和副作用。

5、检查由心脏疾病所致的原因不明的晕厥。

6、在心脏手术与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心电图连续监护,防止手术意外和监测患儿病情。

三,心电图是由一系列的波组所构成,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一个波组包括P波、QRS波群、T波及U波。看心电图首先要了解每个波所代表的意义。

(1)P波: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然后传导到达心房。P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是每一波组中的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

(2)QRS波群: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波,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继Q波后的一个高尖的直立波称为R波,R波后向下的波称为S波。因其紧密相连,且反映了心室电激动过程,故统称为QRS波群。这个波群反映了左、右两心室的除极过程。

(3)T波:T波位于S-T段之后,是一个比较低而占时较长的波,它是心室复极所产生的。

(4)U波:U波位于T波之后,比较低小,其发生机理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正常 心电图是由一系列的波组所构成,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一个波组包括P波、QRS波群、T波及U波。看心电图首先要了解每个波所代表的意义。

(1)P波: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然后传导到达心房。P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是每一波组中的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

(2)QRS波群: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波,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继Q波后的一个高尖的直立波称为R波,R波后向下的波称为S波。因其紧密相连,且反映了心室电激动过程,故统称为QRS波群。这个波群反映了左、右两心室的除极过程。

(3)T波:T波位于S-T段之后,是一个比较低而占时较长的波,它是心室复极所产生的。

(4)U波:U波位于T波之后,比较低小,其发生机理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V1、V2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波不超过20毫伏。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 5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或Q+R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在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4)Q波: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 波型。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等。

(5)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J点)至T波起点的一段水平线称为S-T段。正常任一导联S-T向下偏移都不应超过005 毫伏。超过正常范围的S-T段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正常S-T段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及心前导联V4—6不应超过01毫伏,心前导联V1—3不超过03毫伏,S-T 上移超过正常范围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6)T波:T波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T波方向常和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他导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如果V1直立,V3不能倒置。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心前导联的T波可高达12~15毫伏。在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中,T波低平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7)Q-T间期:Q-T间期同心率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一般心率70次/分左右时,Q-T间期约为040秒。一般可查表。凡Q-T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003秒以上者称显著延长,不到003秒者称轻度延长。

Q-T间期延长见于心动过缓、心肌损害、心脏肥大、心力衰竭、低血钙、低血钾、冠心病、Q-T间期延长综合征、药物作用等。Q-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钙、洋地黄作用、应用肾上腺素等。

(8)U波:振幅很小,在心前导联特别是V3较清楚,可高达02~03毫伏。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服用奎尼丁等。U波倒置见于冠心病或运动测验时;U波增大时常伴有心室肌应激性增高,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

四,(1)首先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征如下:

①P波具有窦性心律的特征。如:PⅡ、aVF、V3-V6直立,PaVR倒置。

②P-R 间期012~020秒,如合并房室传导延缓可>020秒;合并预激综合征则<011秒。

③P-P间歇之间差异>012秒。

(2)其次,根据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特征的图形改变特点,可把窦性心律不齐分为下列几型:

①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一类型最常见,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是一种生理性表现。心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有关,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其快慢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

②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亦称非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型较少见,心率的快慢与呼吸无关。图形表现常由慢突然变快,P-P间期的长短变化与呼吸无关。

③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此型常见于有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主要表现是夹有QRS波群的P-P间歇较不夹有QRS波群的P-P间歇为短,相差>004秒以上。

④精神性窦性心律不齐: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紧张时、激动时。常见于患者对心电图检查不了解,有惧怕心理,在开始描图时频率加快,而过一段时间适应后,频率减慢,遂成为窦性心律不齐。如在检查前做好解释工作则可避免。

⑤过早搏动诱发性窦性心律不齐:主要见于房性过早搏动。表现为在过早搏动之后出现节律不齐,过早搏动消除后,心律不齐即消失。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

1缺血型心电图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发生心肌缺血时,复极过程发生改变,心电图上出现T波变化。

(l)若心内膜下心肌层缺血,这部分心肌复极时间较正常时更加延迟,使原来存在的与心外膜复极向量相抗衡的心内膜复极向量减小或消失,致使T波向量增加,出现高大的T波。例如下壁心内膜下缺血,下壁导联II、III、Avf可出现高大直立的T波;前臂心内膜下缺血,胸导联可出现高耸直立的T波。

(2)若心外膜下心肌层缺血(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则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心内膜开始先复极,膜外电位为正,而缺血的心外膜心肌尚未复极,膜外电位仍呈相对的负性,于是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波向量。此时面向缺血区的导联记录出倒置的T波。例如下壁心外膜下缺血,下壁导联II、III、aVF可出现倒置的T波;前壁心外膜下缺血,胸导联可出现T波倒置。

2损伤型心电图改变心肌缺血除了可出现T波改变外,还可出现损伤型ST改变。损伤型ST段偏移可表现为ST段压低及ST段抬高两种类型。

心肌损伤时,ST向量从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ST向量背离心外膜面指向心内膜,使位于心外膜面的导联出现ST段压低;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ST向量指向心外膜面导联、引起ST段抬高。发生损伤型ST改变时,对侧部位的导联常可记录到相反的ST改变。

近年研究认为:心绞痛时,心电图上不同的ST段表现与心肌损伤的程度有关,且发生的机制不同。典型心绞痛主要是因耗氧量增加,引起供血不足远端心肌的缺氧,大量钾离子自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钾离子增加,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异常升高,细胞膜出现"过度极化"状态,与周围极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未损伤心肌形成"损伤电流",使缺血部位导联上表现为ST段压低。变异型心绞痛主要因为冠状动脉痉孪性狭窄引起心肌急性严重缺血,细胞膜部分丧失维持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的能力,使缺血细胞钾离子外逸,导致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降低,细胞膜极化不足,与周围极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未损伤心肌形成"损伤电流",使缺血部位导联上表现为ST段抬高。

另外,临床上发生透壁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往往表现为心外膜下缺血(T波深倒置)或心外膜下损伤(ST段抬高)类型。有学者把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归为:①透壁性心肌缺血时,心外膜缺血范围常大于心内膜;②由于检测电极靠近心外膜缺血区,因此透壁性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心外膜缺血改变。

全部病例均不同程度的伴有ST-T改变,其中ST-T段以下移为主(21例,占913%)。心绞痛发作时,ST段下移大于05 mV,均随疼痛缓解而有恢复,甚至可恢复至等电位线。前后平均改变幅度为015,T波改变为倒置与直立不等,有3例在心绞痛发作时T波反而直立,即使是在T波倒立而疼痛缓解到T波变浅的病例中,平均改变幅度为0075,由此看出,本组心电图改变是以ST段下移为主,而T波改变则不明显。同时,这种改变常呈较大的暂时性变化,即随心绞痛缓解,这种改变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从各例ST-T改变的导联来看,以前壁导联改变为主(75%),其余为下壁(25%),较符合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病变较其他支预后要差的一般规律。同时有9例是在2个部位以上(下壁+前壁),有4例(174%)其ST-T改变是在非梗死区域。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取决于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包括:①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②是否有冠状动脉痉挛。③侧支循环的多少。④心肌耗氧量的增加等因素作用。已有愈来愈多的材料证明:冠状动脉痉挛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猝死有密切关系。认为不仅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可以发生痉挛,原发性的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同样可以发生痉挛,此时出现较明显的心电图变化伴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发生猝死的重要因素是缺血部位心肌的静止膜电位降低,亦或儿茶酚胺增加,心肌细胞释放钙离子,这种改变在心绞痛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时常存在,不少患者在猝死前已有前驱信号,但认为是一般的心绞痛而未引起重视,因而失去了积极治疗的时机。因此,应当重视并认真对待不稳定性心绞痛对减少猝死发生有重大意义。

1、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2、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心率的正常范围:每分钟在60次到100次之间。

01

心率对于身体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一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就预示着我们的身体出现问题了。

02

如果每分钟的心率,直接超过了100,就证明我们的心率过快,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心脏出现了问题,如果进行了比较剧烈的运动,也是会出现心率过快的现象,此时只需要稍微平复下,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的心率了。

03

如果没有进行过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都出现了心率过快的现象,此时就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然后在医生的帮助之下,进行相关的治疗了。

04

心率的变化就预示着心脏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正常范围是在60到100次左右,一旦超过100或者是低于60,都说明了心率是不太正常的,还是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避免心脏方面的疾病。

心率多少算正常

成年人在健康状态下的心率,一般会在60-100次每分钟,大多数人群的心率都会在60-80次/分,女性心率相对于男性要快一些。幼儿的心率相对于成年人也会稍快,不足三岁的儿童心率一般在100次每分之上。

而老年人由于向各个器官出现衰退,心率也会更慢一些。一般成年人心率如果每分钟超过100次,幼儿心率超过每分钟150次,则为心理异常,在临床上被叫做窦性心动过速。

如何测量心率

测量心率,我们可以直接把手放在胸前,感觉到心脏的跳动,然后测量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我们也可以直接测量脉搏。正常情况下,心率和脉搏的跳动是一致的。测量脉搏要比去直接测量心率更简单,只需要把手放在手腕处,测量一分钟脉搏的跳动数,得出来的数字就是心率值。

心率的正常范围是多少?超过这个数,要提高警惕

我们测量心率测量的是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也就做静息心率。成年人的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钟。大多数人的心率都在70—80次每分钟,只要心率在这一范围内都是正常的。如果心率超过了100次/分钟,属于心率过块了,要提高警惕,特别是中老年人。

心率是了解心血管系统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指标,如果心率不再正常的范围内,出现心脑血管方面问题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心率不正常,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

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高盐高油辛辣生冷的食物。

2、注意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最好不要抽烟喝酒,这些都对心脏有很大的刺激性。

3、适当的运动锻炼

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强度,不要过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能力,也可以增强肌肉,提高免疫力。

4、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如果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之中,会使心跳极不稳定。

5、跟踪心率状态

如果心率长期出现异常,应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查找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心率过快,会发生什么

心率太快,血压会升高。心率快,说明心脏跳动的快。心脏跳动得太快,心脏休息的时间就比较短,一直在很快的跳动。这样一来,血管的压力就比较大。如果心率跳得太快,会导致血压总是处在高位。

心率太快,血管老得快。心率太快,心脏跳动得快,对于动脉的冲击会比较大。这样一来,血管就比较容易损伤。所以心率太快,血管老得也会比较快。血管老得快,人的也老得快。所以有种说法是心率越快,寿命越短。

当然了心率太快不好,心率过慢也不好。心率太慢,对大脑的供血不足,就容易出现头晕等不适,甚至是昏厥。但如果你测量的心率比较慢,低于六十,只要身体健康,没有头晕等不适,其实也是正常的。像是运动员,他们的心率就比较慢,往往会低于六十。如果你经常的锻炼身体,身体素质锻炼的很好,心率低于六十是有可能的,这是正常的。

成人的正常心率范围为60-100次/min,测量时人体的心率也与运动状态有关。例如,跑步、快走和爬楼梯时,人体的心率会上升。正常人可以忍受100-130次/min的心跳。但是,如果成年人的心率超过100次/min或低于60次/min,则可能患有心脏病。建议病人按时到医院治疗。

正常人的心跳由心脏的窦房结控制,通常被称为“窦性心律”。窦房结的击中频率是固定的。一般认为60-100分钟的心跳是正常的,在某些情况下,心率稍微超过60-100次伽玛值是正常的,例如,经常参加运动的人,特别是运动员,心率可能低于每分钟60次,或者睡觉的人心率也可能低于每分钟60次。

正常心率通常是指在安静状态下,以分钟或前臂桡动脉的搏动次数来测量心率,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对于运动员来说,心率比正常人慢,低于60次/min是正常的,在剧烈运动后,如跑步和紧张运动后测量心率时,心率会增加,超过100次/min,等待充分休息后,心率会下降到正常范围。这些短暂的改变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在特殊的MS中处理。

一般情况下,当人体处于稳定正常状态时,每分钟心率值应保持在60~100倍左右,一旦超出此范围,则认为心率过快,心率是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正常的心跳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少于60次叫心动过缓,超过100次叫心动过速。年轻人,重体力劳动者,睡眠时心率每分钟50-60次也是正常的。人在运动后处于兴奋状态等情况下,心率每分钟100次以上是正常的。

心脏是我们身体和生命的中心,我们的一生当中,心脏总是在不停的跳动的,一直都不会停歇,所以说心肌应该是我们身体里面最特别的一种肌肉了。我们都知道,心脏跳动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分钟跳多少也是有范围的,那么,一般心跳多少算正常呢?

1、婴幼儿心率正常值

心率在年龄煎的差异很大,从出生到17岁,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减慢,小儿的心率快,主要是由于身体的基础代谢增高,新生儿时期心率表现很不稳定,平均每分钟120-140次;1岁以内的婴儿心率正常值在11--130次之间;2-3岁平均每分钟心率为100-120次左右。

2、儿童心率的正常值

13岁以前的儿童,男女心率基本相等,13岁以后女孩心率要较男孩快5次左右。4-7岁的儿童,平均每分钟心率在80-100吃左右;8-14岁时平均每分钟心率在70-90次左右。一般而言,身体强健、肌肉发达的小儿心率可低于这个值,因为他们的心肌发达。收缩有力的缘故,虽然心跳次数少,但心排血量足够身体代谢需要。

3、成年人的正常心率值

健康成年人心率每分钟约为75%左右(60—100次)。正常成年人在安静时为70—80次,女性稍快。情绪激动、紧张或运动的状态下,心跳会增快,反之,心跳会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的人心跳较慢。

4、老年人的正常心率

由于随着身体的衰老过程,机体的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的降低,老年人心跳偏慢,一般为55—78次。

5、哪些食物保护心脏

黄豆

黄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和胆固醇代谢。

玉米

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六成的亚麻油酸,是良好的胆固醇吸收剂;玉米放在中药里则有利尿作用,并有帮助稳定血压的效果。

马铃薯

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马铃薯,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

菠菜

本品丰富的叶酸,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菠菜中的铁以及微量元素,还可起到补血之作用。

坚果类

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薏苡仁

属于水溶性纤维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

黑芝麻

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

芹菜

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且富含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木耳

食用木耳能刺激肠胃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体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结物质,对于动脉硬化、冠心病及阻塞性中风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海带

海带属于可溶性纤维,比一般蔬菜纤维更容易被大肠分解吸收运用,因此可以加速有害物质如胆固醇排出体外,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预防动脉硬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4499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