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小时候家里很穷,地位也很低。长大之后,他先在鲁国贵族季孙氏家里当管理仓库的官吏,掌管钱粮分毫不差;后来又做过管理牛羊的小官,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牲畜日渐增多。这些都是贵族不愿做的“鄙事”,但孔子却把牛羊管理得肥壮,账目算得一清二楚,充分显示了自己的管理才能。此后鲁国多次发生内乱,孔子因此一直未被重用,只是断断续续地做了些不大不小的官。鲁国的政局稍稍稳定之后,51岁的孔子被国君任命为中都县县长。在任期间。他推行礼制教化民众,短短一年时间内,社会风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孔子因为政绩突出,先后被提拔为司空和司寇,55岁时,国君让他代理宰相。
孔子听到这个喜讯后满脸喜色,他的几个学生对他说:“人们常说君子在大祸临头时面无惧色,福运降临时也不会面露喜色,您为什么一听到被任命为代理宰相就这样喜形于色呢?”孔子说:“不是还有‘自得其乐’这句话吗?”
上任以后,孔子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礼制教化,他把扰乱国家统治秩序的贵族给处决了,在百姓之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为了加强王权,他开始削弱三桓的势力,使鲁国渐渐的强盛起来。
齐国君臣看到这种形势,感到处境很危险,因为齐、鲁两国是邻邦,鲁国强大兴盛起来,肯定会威胁齐国的安全,于是他们想出了一条计策:从国内挑选了八十名能歌善舞的美女,让她们身穿华丽优雅的衣服;又挑了一百二十匹骏马,配上耀眼的锦绣绸缎,一起送给鲁国国君,目的是使他们迷恋声色,怠于政事,进而疏远孔子。
鲁定公和贵族大臣果然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些礼物,天天歌舞升平,吃喝玩乐,国事朝政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孔子想劝谏国君,但国君躲在宫里不肯见他。孔子心知振兴鲁国是没什么希望了,便带着弟子失望地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走上了求让行道的征途。
- -。这什么破孩子啊
和孩子父母好好沟通一下,问一下他们对孩子的想法,孩子变成这样父母也有责任。
如果是你单方面出于责任心而想把他带好的话,那就要对他父母的态度表示淡定,因为这样的孩子的父母也有可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希望在他们孩子身上……
然后要抓到原因,看造成他这样的原因是家庭,还是处于被人带坏,还是无原因的主观上排斥;之后对症下药。
这样的孩子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冲击带给他才会开始改变的,因为他们现在还处于没有人生观的状态,让他自己主动的决定去改变其实很难,这里需要一个契机,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至于这个契机是什么,是家庭破败带给他的影响,还是工作压力给他的紧迫感,还是美好生活给他的幸福憧憬,则需要你在与他熟悉的过程中去感觉。
把儒教理论纳入司法体系,就是一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法。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学者们认为,《春秋》中有大量的“微言大义”,每个字背后都有精深的道理。这套东西被纳入汉代司法审判中,后世称之为“《春秋》决狱”。
比如,《公羊传》主张“责知诛率”,知情不报,与犯罪者同罪,同时严惩首恶。还有“原心定罪”,断案的时候,不看犯罪结果,只要意图是坏的,哪怕没有后果,也要重判。这些原则听起来很蛮横,而且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但与死板的世俗法比起来,《春秋》的模糊性可以给皇帝提供巨大便利。官员在进行司法审判的时候,常常会请示皇帝的意思,根据皇帝的喜好再查找经书,制定新的判例。事实上强化了汉代皇帝的个人权力,巩固了大一统。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只有掌握知识分子和官僚群体,汉朝皇帝的江山才能稳固。针对知识分子,汉代设立“太学”,作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对于官僚群体,朝廷也搞出一套基于儒教精神的选官体制和晋升考核体制。通过把读书人与人们的官运结合起来,儒教被灌输进汉代社会的骨髓之中,以此保证汉室江山的长治久安。
假设,你现在生活在西汉时期,你是广川人,广川在今天河北衡水,你恰好和董仲舒大人是同乡。你读书读得好,特别是《公羊传》学得很不错。由于你已经满十八周岁了,当地负责挑选读书好苗子的人就把你推荐给广川郡郡守。郡守也收到了广川郡其它地方报送的人才名单,于是进一步汇总好提交给朝廷的太常官。太常负责宗庙礼仪和文化教育事务。最终,太常官员从全国各地选送的好学生名单中严格筛选出五十人,安排进入汉代最高学府太学学习。
很幸运,你得到太常的认可,成为太学生。你会有一位博士作为你的导师。博士就是掌通古今,为皇帝提出参考意见的人才,相当于资深学者加政府智囊的身份。秦朝就曾经设立了数十个博士,汉代把这个职位保留了下来。汉初,博士对一切哲学学派开放,并没有门户之见。但是,后来汉武帝把除了儒教以外的其他学派的博士点都去掉。所以,指导你的博士,擅长的当然也是儒教经典。
对了,和你一起进入太学的还有隔壁乡的张三。由于你们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所以在太学学习期间,国家会免除你们的徭役和赋税。一年后,考核来了,张三不合格,只能卷铺盖回乡。而你通过了考核,朝廷让你去太常当了个小职员。
虽然进入了国家系统,但你仍然努力研习《公羊传》。几年后,你获得一个晋升的机会,而官员的递升也要考察儒教的那套东西。你顺利通过了考试,获得了晋升。又过了十几年,你发现,身边原本有很多不同政见者,后来自己的同事都变成熟读儒教经典的同道中人。
几代人过去后,整个社会都被儒教化了,汉朝皇帝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之后的古代中国历朝历代都看到了汉朝皇帝的成功,所以纷纷学习。在论证合法性的问题上,基本上都延续了大同小异的路数。第一步,基础目标是“君权天授”,比如赵匡胤要反复强调,那件黄袍出现在自己身上,是上天的意志,自己是完全被迫的。第二步,核心动作是儒教主导,南宋知识分子也打着孔圣人的旗号,搞出一套南宋版的“君权天授”理论,叫作“道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第三步,官方教化。南宋以后,出现有一本风行几百年科举参考书,叫《四书章句集注》。参加科考的学生们,人人都爱它。
难道这个系统就没有漏网之鱼吗?比如有人就是不愿意进入,或者说有人在里面待腻了,觉得什么“君权天授”“微言大义”太单调乏味了,所以跳出去搞搞别的。毕竟民间的道教、隔壁印度半岛传来的佛教听起来好像蛮有意思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