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教史》是在“儒学是否宗教”的争论背景下,对“儒教是宗教”观点的系统总结和论说。自1978年任继愈先生提出“儒教是教”以来,这场争论历经二十多年,至今仍无定论。无论赞同亦或反对者,均有各自的论据,照此下去,争论将永无结果。如何走出各执一端的困境?笔者认为首先要有中国人自己的问题意识,在关注中国现实的文化困境的前提下,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性的学术思想的对话中,走出既有民族主体性又有普世性的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之路。因为共同的关注,是“百虑而一致”的对话平台。其次在问题意识的基点上,立论者应该本着严肃性与科学性的学术态度,摆脱独断论的心态,使自己的思想观点建立在坚实的学理基础上。因为这既是“立论”的第一序,也是使中国学术文化健康发展及走向世界的基本保证。
关于第一点,需另文论说,在此,笔者只想就第二点对李申先生的《中国儒教史》(下简称《儒教史》)发表些看法。
尽管作者在《儒教史》序中申明,著书的目的在于弄清传统文化的本貌,“这部书的使命,也仅仅到弄清本貌为止。至于人们怎样对待它,在现实中对它作何种应用,则是当事者的事情”。(《儒教史》序3页。下引本书只注卷数和页码)但是在书的最后部分,可以看到,作者还是有着明确的现实关注的。作者在“儒教的灭亡和灭亡前的挣扎”以及“儒教余波与科学胜利”的两个章节指出,作为政教一体的儒教,“君主制的国家组织同时也就是它的宗教组织。”(下卷1057页)因此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褰桃簿褪�チ擞行蔚脑靥濉L乇鹗窃谖逅脑硕��螅�孀趴蒲У氖だ��哂辛�场⑽涠稀⑿槲薄⒁蛳�氐愕娜褰桃步崾�硕灾泄�缁崃角�甑耐持危�纱丝�剂酥泄�缁岬恼嬲�律�!罢飧雒孕牛�恢皇俏颐墙裉焖�怠�饨�孕拧�哪侵置孕牛��饕�敲つ肯嘈帕浩舫��赋龅牧�场⑽涠稀⑿槲薄⒁蛳�哪切┙崧邸T谀歉鍪贝��磺兄匾�慕崧鄱家�幼诮痰木�槌龇ⅲ�磺兄匾�某删投家�党墒巧竦囊庵净蚴ト说慕袒濉middot;·····抛弃了对神意、圣意和经书的迷信,一切思想以是否科学评定优劣,一切判断以是否合乎科学来定其是非,这是儒教对中国社会二千年统治的真正结束,是中国社会真正的新生。”(下卷1094页)
对于作者的整体观点,笔者不能同意,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在文化问题上的对话。只是认为,如果作者把《儒教史》视为一本系统的思想史性的学术专著(显然作者不是在编选资料集或写作述介性的常识读物),就不能忽略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学理要求。从学术创作的严肃性来说,至少应该有两方面的理论准备。
首先,应该对与本课题直接关联的思想观点作基本的检讨疏理,在此基础上,说明自己的观点“如何可能”,并确立自己立论的经验背景、逻辑起点、研究视角和理论模式,然后由此辐射出系统的论述网络。有了这番工作,我们才能够申明自己的研究实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读者亦能够凭此了解本研究主题在相关思想学术领域中的位置和价值。康德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集总结性与开创性于一身的思想巨人,就是因为在检讨欧陆唯理论与英国经验论两大思想流派的基础上提出“先天综合判断”的根本理论原则,并由此展开他的思想体系的。康德作为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的高峰以及涵容近现代人类主要问题的精神“蓄水池”,其价值是在坚实的学理基础上实现的。我们不可能期待包括自身在内的每一位研究者都成为康德,也不可能将康德模式教条地运用于一切研究实践,但是康德所示范的学思理路和研究态度却是保证人文研究科学性与严肃性的基本条件。
具体到“儒教是宗教”的立论,有两个观点应该回应。其一是由“轴心期”理论所引出的对世界性文化问题的思考。具体到中国,就是公元前800——200年,在被雅斯贝斯(Karl Jaspers)称为“轴心时代”(Axial Age)的历史阶段,中国和古希腊、印度一样,其精神过程也发生了“超越的突破”。这一突破意味着由儒、墨、道、法各家所表现出的人类意识的觉醒。但是,在轴心理论提出的一段时间内,有些西方学者以犹太文明的特定模式来解释中国的天、道、上帝,印度的梵天和佛教的“涅 ”,结果出现了偏差。其错误在于,把“超越的突破”定义为一定要肯定一个超越而外在的实体——上帝,而上帝是现实意义世界的最高或最后的评判标准。1982年,犹太思想家艾恺纳(Elkana)提出以“第二序反思”(Secondorder thinking)来理解“超越的突破”。所谓反思,即对思想本身进行反思。反思的对象可以是超越的外在上帝;也可以是自然,如希腊文明从宗教时代进入哲学时代,追问最后的真实是水,是火,是数,或是逻各斯;也可以是人本身,如中国儒家,考虑何谓人,如何作人,即修身(selfcultivation)的哲理和实现(参见杜维明《十年机缘待儒学》)。艾恺纳的概括未必全面,但由此却形成了一个普遍被学界认同的观点,即中国在三代所形成的传统宗教,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文洗礼和哲学升华,其主要形态(虽然保有宗教层面的内容)已经质变为以宗法血缘为社会基础,以道德性命、经世济民等为精神特征的人文思想体系。由于具有道德伦理的整合功能和内在修养的超越指向,儒学虽然不是典型的宗教形态,但却同样发挥着宗教的文化功能。诚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人文精神可以代替宗教的功能,并且不与宗教敌对。对于这样一个有着历史根据和哲学说明,而又被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回避。因为从内在逻辑上说,对方立论的根据也正是反驳自己的隐性论据。其二,与“轴心期”理论相关联的“宗教性”问题。在肯定儒家的人文形态的同时,学者们并不回避儒学中的宗教内容,如儒学经典中大量包含着天命鬼神等关于彼岸世界的思想;祭天、祭祖、祭孔是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从天子到庶民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儒家祭祀仪礼;这是一般学术流派所不具有的。针对儒家这一特点,大陆学者牟钟鉴和张践先生提出“宗法性传统宗教”以区别作为独立学术文化体系的儒学。他们认为,儒学与宗法宗教有着明显的差别,但两者又关系密切,彼此价值取向一致,典籍文献合一。另外,鉴于由界定宗教概念所引起的对非西方宗教文化理解的混乱,美国宗教学家史密斯(WCSmith)在所著《宗教的意义及其终极》(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中建议用“宗教的”(religious)或“宗教性”(religiosity)取代英文中的“宗教”(religion)一词,因为后者意味着一个静态结构,不能动态地体现宗教学中传统(cumulative tradition)和信仰(faith)两大课题。许多学者接受这一提议,并由此摆脱了以“什么是宗教”为尺度去衡量各种传统文化时所陷入的困境。“宗教性”一词的引入,拓展了对各种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阐释空间,也增加了与其他文化对话的维度。但是它在使人们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无法回避对它的正面回应。主张儒学非宗教,但有宗教性的学者要回答儒家传统中的宗教性是什么?其内在的资源是什么?哪些可以借鉴?可以发挥?哪些必须补充?等等。坚持儒学是宗教的学者,同样也必须正面回应宗教性是不是足以阐明儒学所内涵的宗教内容,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一定坚持用静态结构的宗教框架诠释儒学,那么也要依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对儒教中的非宗教的人本思想做出解说。依作者的观点,世俗与宗教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要看是否在神的名义下进行”(参见《儒教问题争论集》424页),然而儒教中有大量的不是“在神的名义下进行”的内容,不对它们做出合理的解说,“儒教是教”的观点也不能立稳。这里顺带说一下,作者用来佐证“儒教是教”的“拦腰砍去”说(有学者认为,否认儒教是教,就等于“拦腰砍去”儒家学说的上半截)笔者推测,很可能是“不承认三代宗教是儒学的文化母体,就等于砍去了儒学的上半截”的意思。推测而已,以见到具体文字为证。
笔者大致翻阅了《儒教史》作者阐述“儒教是教”的文字,但未见到对各种相关问题作出的学理性的正确回应。大多情况下是自说自话地列举若干文献资料,亦或作些简陋的逻辑推论,以证明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人们要“有勇气去面对真实”(参见《儒教史》序及《儒教问题争论集》379页)。在揭示历史真正意蕴的意义上,事实不等于真实,而部分真实也不等于历史的全部真实。这好比说中国当今社会存在着黑社会团伙,这是事实,也是部分真实,但却万不可得出“中国就是黑势力的社会”这样的结论。
由于没有做出必要的理论分疏和回应,作者立论的基点就显得狭窄单薄,通览全书,大致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一元宗教的绝对外在的上帝模式为逻辑起点的。这种简陋的学理基础,使得作者难以对特定历史境遇中的儒家文化做出合理的解释,而且时时显露出强为之解的困窘。由于篇幅的限制,仅举两小例。
例一,作者阐述孔子的上帝鬼神观时引《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认为这是“孔子主张对鬼神应当虔敬,但又不能过分亲昵”。但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作者不仅望文直解,而且省略了“务民之义”这显示语境的关键词句。《论语·雍也》的完整记载是这样的:“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原来孔子所讲的“敬鬼神而远之”只是就“务民之义”这一特定语境而言。一般人们常将“敬鬼神而远之”与《礼记·表记》的记载相发明:“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三代之道各有短长,该如何选择,孔子的结论是:“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意即将虞夏与殷周各自的优长相结合就是最好的治世之道。这一结合的最好形式就是在鬼神与民人之间取其中道,在“务民”的世俗活动中与鬼神远之,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对鬼神敬之,达到“无害乎鬼神,无怨乎百姓”的目的。可见,孔子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处理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路:克服亲而不尊和尊而不亲各自的弊端,在尊尊所显示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亲亲所表达的血缘亲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不以尊害亲,亦不使亲漶尊,从而达到在政治上和精神上整合社会的双重目的。而绝不仅仅是表层的对鬼神的虔敬和距离感。即使作者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应作出宗教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解释。
例二,作者在对孟子“尽心、知性、知天”这一“天人合一”重要命题作解说时,竟然会提出如此看法:“孟子认为,人那善良的本性乃是上帝赋予的,因此,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天帝;养护这善良的本性,就是事奉上帝,服从天命”;“上帝是个崇德的上帝。它自然会赋予人一个善良的本性······养护它们,当然就是事奉上帝的最好手段。”(上卷194页)在洋洋140多万字的巨篇中,类似的谬解比比皆是。有学者说,这是完全没有读懂书,不通训诂章句的缘故。笔者认为,还不完全是这样,我们应该给予作者以同情的理解。由于作者设置的学理基点过于狭窄,在解读几千年的复杂生动的中国思想历程时,只能按照单面的一元上帝模式为之强解,为了保持逻辑的连贯性,必然出现诸多的谬说乖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个逻辑的陷井,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陷井却是作者自己掘挖的。
思想史研究的第二个基本理论要求是,既要将研究主题放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又要在多学科的视角中进行概括和解说,找出思想与历史的内在关联,从而不仅理解咋天,也为今天的进步和明天的发展提供接续点。在这方面,杜维明先生的观点带有普遍意义。他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一种生命形态,其中有哲学意义、宗教意义、人文学意义、人类学意义。因此,从哲学和历史两个角度交叉互补对这一传统进行反思,很必要。”在历史分析中展示儒学的价值意义,在多角度的学理支持下分析它的局限性和内在动源,“是一条健康的途径。”(《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29页)我们可以将此称为“视野融合”中的立体研究。当然具体到每一个研究课题,不可能同时运用多种的学理系统,但历史社会学的支持必不可少。牟宗三先生曾提出政统、道统、学统的“三统”构架来阐释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余敦康先生又加上“宗统”(俗统)形成“四统”构架,意在将民间社会也纳入研究视野,并力图在权力集团、民间社会、知识群体的整体社会结构中,阐释文化价值理想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深刻悖论,进而昭示保持文化理念与现实操作之间合理张力的智慧和思想原则。我们不敢说这些理论模式绝对正确,但他们提供的运思方向,却是人文学术研究的通则。
就《儒教史》的叙述脉络来看,一元宗教的外在上帝模式贯穿全书始终。这一模式大致包括由上帝、祖宗、孔子构成的神灵系统,以六经为根本的经典系统,儒教的组织和祭仪以及行政教的儒者群体等几个要件。在解说“儒”这一存在几千年的历史现象时,作者以这几个要件做基准,形成平推式的阐述方式。在“上帝”之手的平堆下,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问题,学者的精神个性、学术特征以及他们的人文关怀,均被整齐划定在“上帝”的意志之下。冯友兰先生曾指出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对每一时代的思想流派要下一“转语”,所谓“转语”就是勾显出特定的时空环境中的特殊思想内涵。《儒教史》作者受制于一元宗教的上帝模式,使得诸多圣贤大哲的哲学理念只是在“天人同形”或“天人同性”的上帝观上转换。比如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范畴“天”和“理”,作者认为,在程颐和朱熹那里,“天、理、上帝、鬼神、神、乾,都是同实异名的概念。”(下卷385页)笔者注意到“同实异名”是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它几乎成为贯穿“上帝”线索的关键词。在解释朱熹《大学章句序》中“盖自天降生民”一段话时,作者认为,天在这里,就是上帝,这是毫无疑义的,“‘天降生民’是什么意思?朱熹没有作很多解释。它不是基督教所说的上帝造人。依汉代以来儒者们的普遍认识,这应该是一气的聚散。但是这一气的聚散不影响儒教有着和基督教同样性质的教义,即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子民。至于上帝如何降生了这些子民?是上帝亲手捏就,还是天无心成化,不过是形式问题。实质在于,儒教和基督教一样承认,上帝是存在的,下民是上帝所造就的。”(下卷379—380页)
借“上帝”之手平推,使得儒家学者的社会实践和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变成荒唐的故事。比如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其发生有它的历史原由(诸如五代十国战乱结束后高度集权所引发的中央财政困难等原因。在此不详论),其失败亦有它的社会根据(如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王安石将一地经验用于全国,牟宗三说他是“执一而不通”;另有学者说他“体文而用经”,即以书生之性行政治之道,故“执拗不通,骚扰天下”,等等)但是作者在评说变法失败时,在引用若干朝臣借灾异天变弹劾王安石的资料后指出“在上帝的警告之下,宋神宗退缩了,王安石也退缩了。上帝的警告,是导致新法失败的最重要的直接原因。”(下卷196页)
作者采取的一元宗教的解说模式本没有多大的学术讨论空间,加之篇幅所限,笔者就不再以同样的方式分析不同的问题了。不过还应明确两点,一是忽略哲学、历史等学理角度,而只运用一元宗教的框架阐释复杂而又生动的儒家文化,很容易将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历程,轧平为一部上帝鬼神的解说史以及在上帝意志支配下的社会行为史,从而遮掩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二是与西方思想史相比较,早在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就着力将一元宗教的绝对外在的上帝模式转化为自然法的理念,从而为西方现代社会的依法管理和宪政秩序提供了基本要素,托马斯的自然法思想成为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联结点(参看弗里德里希著《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第二章)。而《儒教史》的作者却将本来有着自然法传统的儒家文化往回推到一元宗教的上帝那里。这种走回头路的方式,怎么能够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呢?我们又怎样理解:摸透儒教的存在事实,“才能有效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增添一些新材料”?以及《儒教史》“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打开了一堵墙”,“为中国宗教史的研究、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见任继愈先生为《中国儒教史》所做序)
幸亏还有记忆。假如连记忆都没有了,过去经历的许多事情,还能留下多少痕迹吗?在政治运动像捣蒜似的年月,日记、照片、信件这些纯隐私的东西,随时都有可能被抄被查成为“证据”,从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安定。因此,大凡渴望平安避祸过日子的人,运动一来宁可含泪毁弃掉,也不愿意保存下来招惹是非。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麻烦照样有,蛇鬼依旧当,命运并未因无痕而好转,失去的倒是珍贵的生活记录。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有点惋惜呢。
我的照片、日记、信件,还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是在什么时候,是在什么情况下,不再伴随着我的呢?
第一次知道文字和照片罹罪,是在1955年“反胡风运动”中。在我成为胡风分子嫌犯受审查时,勒令我交出日记、信件、照片,为证明自己有一颗忠诚的心,真的是片纸不留顺从地拿出,还以为这样会解除组织误解。想的也太美了。结果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正是因为有这些表忠心的物件,整人者恰好从中找出“蛛丝马迹”,牵强附会地来个上纲上线,让我交待“反动思想”“反党情绪”。说真话是态度不老实,说假话是认识不深刻,弄得我简直进退两难,第一次感受到“革命”的艰难。最后尽管手下留情未定什么分子,却落了个“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结论,你再说什么真话假话都是白搭。理由很简单,自投罗网,心中有“鬼”,不然,干嘛上交这些东西呢?得,红心变成了紫心黑心,一气之下,从此不再写日记,即使真的有牢骚想骂街,让它烂熟于心生根发芽,反而倒平安无事天下太平。你说怪不怪。
有了第一次可怕的遭遇,日记倒是未记过,可是信不能不写,朋友赠送照片不能不要,天长日久又积存了一些,蛮以为不再会有什么大运动。谁知这次来的更凶更猛更残酷,抄家毁物成了革命行动,打人辱人成了高尚理想,这就是美其名曰的“文化大革命”。好在这时我已经不再天真,忠心早已经被教训剥蚀,开始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了,为了阻挡祸水冲进家门,提早便思谋着防范办法。那时我住在单位单身宿舍里,同室的人是个造反派小头头,担心他有一天使坏于我,趁他忙着革命不在的时候,就把照片、信件、书信放在背包里,然后背着上街到处转游,看见厕所就进去蹲在那里,在别人看来好像是如厕,其实是正在撕毁丢弃东西。这些记录情感的照片信件,就这样被我一点点消灭掉,当时别提多么轻松踏实了。完全让我出乎意外的是,这次的革命居然没有抄我家,更没有谁让我交出“罪证”,然而这些非常珍贵的物件,由于害怕“再来一次”还是消灭了。事后想起来别提多么后悔了。
这些年时兴出版带照片的书,特别是那些有老照片的书,听说在市场上非常抢手畅销。大概读者是想借此唤回往日生活的记忆。我自己也是这些图书的爱好者。只是每次读到这种书的时候,就会有种说不出的苦涩滋味,像雨渗沙滩似的滴滴钳入心底。因此非常羡慕这些书的作者,他们不是生活平顺的人,要不就是个平日有心人,当然,首先得是个不曾遭难的人,不然哪能保存下来这么多照片?我最近出版的书《春天的雨秋天晴》 ,写我前半生的风雨人生,书中用了一些年轻时的老照片,朋友们读后都很意外,说:“你经历了那么多政治运动,几乎哪个运动都有你,你怎么能把那么多照片留下?”说实话,倘若放在我手里一张也留不下,被划成另类发配北大荒劳改时,考虑带着不便放在了父母家,这样才得以比较好的保存下来。
就我个人的情况来说,还有两段特殊的经历,应该留下痕迹却未能留下,一段是北大荒右派劳改情况,一段是内蒙野外工程队劳动生活。这两段经历之所以未留下来,并非是自己或别人不想留下,没有拍照条件是一方面,更主要的那是苦难的经历,客观上哪能让你留下时代记录。所以在《春天的雨秋天晴》书中,这两段生活也就没有照片,事情只能尽量用文字来讲述。
真的,幸亏我的记忆尚好,还能多少记住那些事,如果记忆完全或部分衰退了,恐怕连这些文字都不会有。因此,在羡慕照片拥有者的同时,我也很庆幸自己还有记忆,总算没有完全忘却那些往事。一个失去记忆的民族是痛苦的,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同样苦恼。经历过的事情就是历史,真实记录下来就是史书,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若要进步若要有个美好未来,就不应该忘记历史拒绝记录。现在越来我越觉得有记忆真好。真的,幸亏还有记忆。
一
一,工具书与语言文学类
中国最早的系统性书目《汉书艺文志》首创四部分类体系的《隋书经籍志》最大规模的官修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举要性目录书《书目答问》查检年号的《历代纪元编》查检地名的《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查检史书人名的《史姓韵编》第一部系统研究字形字原的《说文释字》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说文释字注》研究《论文》的名著《说文通训定声》简明举要的《说文句读》最早的训诂学著作《尔雅》古代训诂学名著《经籍纂诂》王念孙的训诂学名著《广雅疏证》辨古书传写之误的《读书杂志》古代虚字训诂专著《经传释词》训诂文字学书《经义述闻》俞樾的训诂学著作《古书疑义举例》最早的官修韵书《广韵》最名大型韵书《集韵》清代官修的标准韵书《佩文韵府》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书《马氏之通》
二,思想与哲学类
孔子语录《论语》思孟学派的《孟子》儒家经典《大学》《中庸》富有哲学思想的《周易》反映儒家思想的《孝经》与思孟学派对立的儒家经典《荀子》道家经典著作《老子》表现庄周哲学思想的《庄子》墨家学派著作《墨子》法家经典著作《韩非子》《商君书》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杂采各家的《管子》名辩思想代表作《公孙龙子》杂家著作《吕氏春秋》集采先秦诸子的《淮南子》
“贵虚”的《列子》西汉政论名著《贾谊新书》强调天人合一的《春秋繁露》古代会议文献《盐铁论》批评伪书俗文的《论衡》儒道合流的《抱朴子》古代无神论杰作《神灭论》古代家训类著作之祖《颜氏家训》理学名著《二程全书》理学集大成的《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理学言论类编《近思录》心学代表作《象山集》政论代表作《龙川文集》永嘉学派代表作《水心文集》心学语录的《传习录》集心学大成的《阳明全书》以日常生活论“道”的《王心斋先生遗集》纵横恢诡的《胡子衡齐》第一个贬孔子的人写的《焚书续焚书》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录》论证行知的《读四书大全说》抨击理学的《四存编》清代皖派汉学的代表作《孟子字义疏证》
曾国藩的《曾文下公全集》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大同书》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术史专著《明儒学案》古代年谱名著《朱子年谱》清代学术史名著《汉学师承记》评价理学的《宋学渊源记》清代经学著作《经学历史》阐微举要的《经学通论》佛教禅宗经书《六祖坛经》
禅家南宗经书《金刚经》哲理深刻的《华严经》研究华严宗的《华严原人论》大乘佛教经典《法华经》阐场中观学说的《中论》
三,历史与地理类
现存最在的历史文献《尚书》春秋战国礼制汇编《仪礼》研究周代政治及宫制的《周礼》古代礼仪文编《礼记》“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许论春秋史事的《公羊传》最早的国别史《国语》战国史料汇编《战国策》周代论言性的史书《逸周书》古代编年体史书《行书纪年》古代纪事本末体史书《绎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体的《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古代制度史名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清代制度史著作《清朝文献通考》论清朝盛衰的《圣武记》清代人物传记集《国朝先正事略》书史著作《书林清话》明清之际要籍《鲒亭集》清代一图名著《读史方典纪通》
考订掌故名著《容斋随笔》考据随笔《十驾斋养新录》考论心得《东塾读书记》
四,文学类
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收录乐府诗最完备的《乐府诗集》诗总集《古诗原》唐代诗歌总集《全唐诗》唐代诗文总集《唐文粹》宋诗总集《宋诗钞》宋词文总集《宋文鉴》元人杂曲总集《元曲选诗集《十八家诗钞》骈文总集《骈体文钞》曹植的《曹子建集》《陶渊明集》李白的《李太白集》杜甫的《杜工部集》王维的《王右丞集》《孟浩然集》高适的《高常传集》柳宗元的《柳河东集》苏轼的《苏东坡集》王安石的《临川集》黄庭坚的《山谷集》陆游的《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顾炎武的《亭林诗文集》龚自珍的《定庵文集》古小说集《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镜花缘》《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山之作《文心雕龙》古代文学批评名著《沧海诗话》
五,自然科学类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国科技史名著《梦溪笔谈》总结农业生产成就的《王祯农书》药物学名著《本草
时光读书会。
刘勇主持:里尔克是一个伟大的引领者。
李咏梅主讲,“最好的里尔克”。
里尔克,德语诗人,存在主义的诗性源头。影响了海德格尔和萨特。
孤独。《秋日》
终极意义的话题。
二十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三个诗人,叶芝,艾略特,里尔克。
存在即意义。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孤独是里尔克的标签。
一生漂泊不定,流浪诗人。每封信的开头,讲自己在哪里,有什么感受。很亲切,很温暖。
人和人就像树与树一样,是一个个个体,孤独的存在。
这本书影响了很多诗人、音乐家,因为每个人都是“青年诗人”。不断的鼓励,引领。引领到正确的光明的未来。生长着完成着。
诗歌世界。
里尔克除了是诗人,还是书简家。书信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文体。一件事情,经过前后的酝酿,情感的蔓延,会很美好。
《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和里尔克之间数十封珍贵的通信。信函中既有对诗歌本身的讨论,也有对彼此创作的交流。这些书信,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欧洲诗史上的一段珍闻,还可以让我们一窥三位大诗人心灵的一隅。
有意义的,就是艰难的。
莎乐美,罗丹。有一部**《里尔克与罗丹》。
怀着纯洁的爱,看宇宙万物。物像。《豹》《秋日》。
晚期作品,《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关于艺术创作。不信任审美批评。艺术的难以传达。“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若是这个答复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够以一种坚强、单纯的“我必须”来对答那个严肃的问题,那么,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寻常最细琐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然后你接近自然。你要像一个原人似的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必须”的创造。”
关于职业。跟生命没有关联。
关于爱与孤独。忍耐。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是人对于人,不是男人对于女人。两个完美而丰盈的个体。以人去爱人。
关于生活生存。
预感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轻关,烟囱无声,
窗不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来又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豹
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1903,巴黎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选译)
上卷第9首(奥尔弗斯)
只有谁在阴影内
也曾奏起琴声,
他才能以感应
传送无穷的赞美。
只有谁曾伴着死者
尝过他们的**,
那最微妙的音素
他再也不会失落。
倒影在池塘里
也许常模糊不清:
记住这形象。
在阴阳交错的境域
有些声音才能
永久而和畅。
1922,米索
http://baikebaiducom/view/67644htmlwtp=tt
智人 (homo sapiens)
即“智慧的人”,简称“智人”。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其中有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发展阶段。
早期智人
原称“人属尼安德特种”,简称“尼人”,相当于以前划分的古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与现代人更为接近,但仍带有许多原始性质。不仅会保存天然火,还学会了人工取火。其生存年代大约距今二,三十万年到五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更新世中期后一段到更新世晚期前一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
晚期智人
原称“智慧的人”,简称“智人”,相当于以前划分的新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除有某些原始性之外,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文化上以有雕刻和绘画艺术,出现了装饰品。生存年代大约从五万年前开始,直到现代。属地质学上更新世后一阶段到全新世,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现在。晚期智人通常也叫做现代人,但现代人的概念,还是以指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人类,即距今约一万年前至现在的人类为宜。
智人的发现
新华社伦敦6月11日电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埃塞俄比亚发掘的一批约16万年前的人类骨骼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即“智人”的化石。这一发现填补了“智人”进化历程起点处的空白,并对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理论提供了证据。
这些化石是1997年在埃塞俄比亚东部中阿瓦什地区一个干燥的山谷里找到的,其中包括一名成年人和一名儿童的相当完整的头骨以及另一名成年人头骨的部分碎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在将于1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显示,上述智人生活在约16万至15.4万年前。科学家说,这些头骨在解剖学意义上无疑属于智人。他们有着相当多的现代人特征,例如成年人头骨有较大的球形颅骨,面部扁平。但他们也有一些较为原始的特征,例如两眼距离稍远,眉脊突出等。此外,这些智人缺少尼安德特人的某些特征。这表明他们处在智人这个物种发展的起始阶段,介于更原始的人类与现代人之间。
非洲大地上捕杀动物的能手
一个多世纪以来,智人的起源是人类进化研究中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许多科学家认为,智人与人类更原始的祖先一样,发源于非洲。但也有科学家提出,智人是在世界不同地区分别发展起来的。
此前,科学家已经在非洲发现了大量几百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化石,但却未在非洲找到处于智人起源的关键阶段,即约10万到30万年前之间,生存年代明确的智人的化石。新发现的智人化石填补了这个空白,与分子生物学的预测结果比较吻合,对人类祖先发源于非洲的假说是一个重要支持。在这些头骨化石出土的地点,还发现了很多河马、羚羊等动物的骨骼以及多种相当先进的石器。这表明被发现的智人曾是捕杀动物的能手,其食物中肉类的比例较高。
对死有了某种情感认识
科研人员还发现,部分智人的头骨上有刀痕,智人儿童的头骨还有着格外明显的光泽,像是经常被触摸,并可能曾用作装饰品或器皿。科学家提出,这意味着当时的智人可能以某种仪式保存了儿童的骨骼以留作纪念。这可能是人类对死亡产生某种认识和感情反应的最早例证,而其他动物都不会具有这样的复杂行为。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智人在躯干与四肢骨骼上的特征是:充分适应于直立姿态,走路时两足交替跨步。至于出现时间,还有一种说法:早期智人可能在35万年前出现于东南欧,20~25万年前出现在西欧,13万年前出现于东非。以后,在欧洲其他地方,地中海沿岸,中国以及远东地区都有智人出现的踪迹。约2万年前智人渡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
情报(INFOrmation)
中文名称( Chinese)→ 人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拉丁文学名( Name)→ Homo
发音(Pronounced)→
含义(Meaning)→
门(Division)→ Chordata 脊索动物门
纲(Class)→ Mammalia 哺乳纲
目(Order)→ Primates 灵长目
亚目(Suborder Order)→ Anthropoidea 人猿亚目
次亚目(Intraorder)→ Catarrhini 狭鼻猴次亚目
超科(Superfamily)→ Hominoidea 人猿超科
科(Family)→ Hominidae 人科
属(Genus)→ Homo 人属
模式种(TYPE SPECIES)→ H sapiens 智人
其它种(OTHER SPECIES)→ H rudolfensis 鲁道夫人
H habilis 能人
H erectus 直立人
H ergaster 匠人
H heidelbergensis 海德堡人
H neanderthalensis 尼安德特人
H sapiens 克罗马侬人
H floresiensis 弗洛里斯人
H erectus 爪哇原人
错误归属种(MISASSIGNED SPECIES)→
时代(Period)→ 约10万年前至现代
分布(Found in)→ 全球
发现地层(Stratum)→
食性(Diet)→ 杂食性
典型体长(Length)→ 平均男性高18米 女性高165米
推测体重(Mass)→
发现者(Discoverer)→
命名者(First described)→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A]人属是灵长目人科中的一个属。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现代人是其唯一幸存的一个种。人属最大的特点是其发达的脑。在二百万年的进化中其脑的含量扩大了三倍。
在人科中人属的特点是:
特别大的头颅容量
前额直立
不断增大的脑,尤其是大脑
咀嚼肌肉的退缩
牙齿的大小逐渐相近,逐渐减小
上下颌逐渐变小
手逐渐灵活
出生道变阔
妇女乳房变大(无法在化石中验证这是否也适应于已灭绝的人种)
骨骼和我们相同的现代人,最早约在四万年前的欧洲发现,他们自中东与北非往各地散播。这些早期的现代人一般称为克罗马侬人。我们找到他们所兴建的茅屋遗迹,以及惊人的雕刻与绘画,甚至还有珠宝饰物。雕刻作品包括穿著织物的人偶,此外还有葬礼,遗体则覆以缝有象牙珠串的布料,只是布料现已然散裂。 现代人从中东横越南欧,散布得相当快速,留下营地、绘有壁画的洞穴、工具与骨骸。现代人从中东与北非散播,欧洲最早在四万年前发现。遗迹包括茅屋、壮观的雕刻与绘画,甚至还有珠宝饰物。雕刻作品包括穿著织物的人偶与葬礼,遗体则覆以缝有象牙珠串的布料,只是布料现已然散裂。
——————————————————————————————————————————————————
**:一部名为《智人》的**,由法国和加拿大共同拍摄。
该**通过还原的方法,以记录片的形式,讲述了根据现有的发现所推测出的关于人类史前文明的故事:
在四十万年以前,一个非凡的种群加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是智人,我们的祖先。他们翻山越岭,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每一处细微变化。一次又一次地他们失去了一切,然而他们总是可以超越自己的极限并最终幸存下来。他们学会了种植农作物、驯化动物,修建村庄,改善环境,人类成为动物王国中最强大的种群,他们在想象的世界中遨游,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美术和梦幻的能力。但种群又是怎样出现的,从哪里来的呢?
八百万年以前,这个星球突然变冷,水被冻结在地球两极,巨大的冰盖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在北方生命必需开始适应寒冷。热带地区,生命要和干旱进行绝望的斗争。而在非洲大陆人类发现他们的森林正在逐渐消失。他们中的奥瑞恩和图梅逐渐适应了大草原的生活,并学会了直立行走。四百万年前,他们消失了,进化成一种更具适应性的新族群——南方古猿。他们的后代继续直立行走,并靠着食用耐寒的植物生存了下来,但最终他们还是灭绝了,他们无法抵抗强大的肉食动物。
接下来出场的是哈比利斯人,事实上这个灵巧的人种才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代表。他们学会了使用工具,并开始了对整个地球的探索,他们发展成了一个新的人种——直立人。这些会站着的人发现了火,他们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飞跃,直立人开始了他们征服世界的旅途。他们离开非洲,来到了欧亚大陆。在不知不觉中,一小部分男人和女人已经为现代人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而此时,生存了一百多万年的直立人也逐渐地消失了。
类现代人的时代到来了,经历了上百万年,他们的身体逐渐苗条,前额变平,大脑容量逐渐变大,结构逐渐复杂。而类现代人的探索也来到了中东地区,他们开始穿衣服,进化成新的人种。智人发现了亚洲大陆,在迁徙途中,他们的外貌有了很大变化,并与直立人融合,组成了亚洲人。一万两千年前,全球温度开始升高,各个大陆逐渐呈现现在看到的情况,类现代人开始定居生活。他们学会饲养家畜,史前文明结束了。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梅、兰、竹、菊,中国画中四种格外常见的主题,被古今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四君子”之称。
然而,谈起君子,总不免让人更先想到“伪君子”之流。对清、明历史好些细节都非常熟悉的高阳,也说公子有真假之分,纨绔子弟是假公子云云。好比在《明末四公子》里他说:“从诗经出现的公子开始追溯,古今四公子,除战国四君子外,文采风流,冠绝一时的,非明末四公子莫属。”言外之意,就分外明了了。
史上以“四君子”合称的人物的确甚多,但花卉却公认的就此一种。有时候,我想梅、兰、竹、菊,与其说是“四君子”,不如说是中国古今所有君子的气质凝结和精神寄托。正是这样,我才会常常对它们充满敬畏,好比蛮荒原人之于图腾,虔诚善人之于神灵。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自号梅花屋主的画梅大师王冕的《墨梅》。他的水墨梅画一变宋人稀疏冷倚之习,而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他的存世名作,便是他的这幅同名的 《墨梅图》。他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他笔下的梅花,有的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显示了孤傲正直的性格,有的表达了与统治阶级不合作的精神,有的流露了爱国主义的热忱,有的则表现出自己的不凡抱负和乐观的感情。他想把自己的情感激流灌注在绘画创作的园地上。
清代宜兴吴仲伦在题郑小僬 (淳)梅册上说:“王元章喜写野梅,不画官梅。”(《竹波轩梅册>)何渭野梅凡生长在山野清绝的地方,梅干劲直,尽自然之本性,都叫野梅,有时也叫村梅。何谓官梅凡由人工造作,失却天真,干多盘曲,叫做官梅,也称宫梅。有人往往以野梅比为“疏旷平远”,以官梅比为”金碧庄严”,借以隐喻不同环境中的不同人格。明朝孙长真往往摹仿王冕此种画法,所以他题诗说:“梅花取直不取曲,此理世人多未推。诗人独得梅清性,不画官梅画野梅。”(《画梅辨难》)。
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虽名在前列,但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他又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所以,他的《卜算子咏梅》至今传唱古今。“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据说他坐必向南,以示怀念先朝,耻作元朝贰臣;他画的兰花,从不画根,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一样,人间其原因,他回答说:“国土已被番人夺去,我岂肯着地?”这样坚贞的骨气,才是真正的君子所要坚持的 。
到了宋朝,画兰花的人便多了起来,据说苏轼就曾画过兰花,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被同称为墨兰大家。
兰花名列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确有其独到之处。兰的形态贤淑,花香幽远,被誉为“香祖”。《家语》中说:“孔子曰与人善交,如入藏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就是说与正人君子在一起,如在养兰花的房间里,被香气所化。兰花不骄不媚,气质超凡脱俗,深受人们的钟爱,尤其在我国人民心中,兰花是真诚、美好的象征。
竹,夏不畏酷暑,冬不屈霜雪,生不避贫壤,伐后可复生的顽强特点,对于以物明志的中华民族来说,人们可从竹得到多方面的思想启迪。历代文人骚客,咏竹的诗、文不计其数。赏竹、咏竹、写竹、慕竹高清坚贞,成为长盛不衰的高雅风尚。他们或以竹喻品质气节,或以竹喻事明理,或以竹抒情言志。宋代文豪苏东坡喜竹成癖,留下“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名句。历代以竹为题的画家数不胜数。这无数的竹诗、竹画,展示了人们由竹而产生的丰富的联想。
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这样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这也成就了“胸有成竹”的一段美谈。
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酩酊大醉的杜牧也有“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的诗句。杜牧所著《孙子注》,满篇珠玑;箴言政事,议论人物,俱能切中肯綮,尚有显赫家世为荫,他的人生筹谋、仕途腾达,本应无往而不利。然而,正如飞絮文中所云,晚唐的藩镇割据,巨宦当政,朋党倾轧,有何政事可为?士人或趋炎附势,作墙头草;或噤若寒蝉,行事放诞。杜牧终不能免亦。但杜牧之才赋,却不是那几首青楼风流诗所能彰显。《泊秦淮》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多少国之将亡的士人为之翻唱?正是由此,他才被称是一个情致豪迈,恃才疏直的君子。
无论是“不要人夸颜色好”的王冕,还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都像梅花那样,生就一身清肌傲骨,流淌满腔的爱国热血,这样的君子才是真正的君子,这样的君子,才会让人心生敬畏。还有耻作元朝贰臣的郑所南,以及君子能容小人的苏轼和更多更多的人,他们喜爱“四君子”,是缘于他们是君子,这样的喜爱,算是一种真正君子的真性情,而他们表达出来的气质与精神,才是真正“四君子”要人们明白的东西。对它们充满敬畏,也是任何一个立志于此的人自然而然的情愫。
01、去世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去世了
这个设定其实本身就有点吓人,《灵魂摆渡》里让我印象深刻的这样的设定有两集,第一个就是第一季王小娅的出场,第二个也是第一季的犀牛角那个。第一集讲的是王小娅看见了一个迷路的小男孩然后带他到444号便利店。后来王小娅以为这个小男孩是别人撞死的鬼魂,在冬青的提示下她才发现是自己被车撞了,但是她还有机会能回到自己的身体里,最后她回到了自己的身体成为了女主。
犀牛角那个也挺恐怖的,那一集故事的女主角在去探访民俗回来的路上就已经遭遇车祸去世了,她碰巧收到了一双小鞋,她就用这双小鞋走回了家,他的老公非常爱她,为她花了天价买回犀牛角想长长久久和她在一起,结果她却以为是自己带回的小鞋里有女鬼要害她老公,最后她也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他们两个好像还在那样“活着”。
我是觉得这种设定挺吓人的,因为故事前半段都在告诉你这个人是活得,其实埋下了很多的伏笔告诉你其实他早就没了,却偏偏在最后揭晓谜底,就很让人害怕,再想想之前的细节就细思极恐了。
02、从进门开始就变成了食物这集我也贼害怕,就是饕餮的故事。一个女人闻名而来,因为这家饭店特别有名气。在进店之后她被要求沐浴焚香,她以为是老板奇奇怪怪的规矩,但殊不知她从进去的一瞬间就已经被人当作了食材,沐浴焚香不过是在制作食材之前的准备罢了。之后她就闻着店里的香,一点一点的把自己吃掉,最后只剩下一颗头,在这种情况下她还在津津有味的咀嚼着。不仅如此饭店的服务员还天天扔黑色塑料袋装的垃圾,虽然没明说是啥,不过想想就害怕。
不仅如此,最后的结局也让人细思极恐。夏冬青和赵吏在赶走饕餮之后饕餮又到了新的地方开餐馆,这次他开的不是高大上的地方,而是路边摊,他卖起了羊肉串,生意很好,因为他家的羊肉串味道特别好,而他一直把人类当作两脚羊。
03、冥王一见到冬青就叫哥哥这个我觉得还听温情的,但是也算是个细节吧,就是冥王茶茶在第一次从地府中跑出来见到冬青之后就叫他哥哥。从后面的剧情我们可以知道冬青的身体里其实是有两个人的,一个是夏冬青,一个就是茶茶的哥哥蚩尤。茶茶在见到冬青之后叫他哥哥说不定就是看出来了这个人的身体里有哥哥的灵魂,叫哥哥也是想触动一下自己哥哥的灵魂,好让他早点苏醒。
《写给青年诗人的信》里面收录作者莱内·里尔克在他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总共有十封,在这些信里谈论到关于创作、两性、爱情、人生、自我、孤独等等。
而他的第一封信,则是关于创作,青年诗人给他写信问里尔克他的信好不好,里尔克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阐述了自己对于创作的态度。
以下冒号里的都是里尔克回复青年诗人的原话。
01 态度
“你问我你的诗好不好,你从前也问过别人,你把你的诗与别人比较;若是某些编辑部退回了你的诗作,你就不安。那么,请你把这一切放弃吧! 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 ”
当我开始从事新媒体时,我发现写作与职业完全是两回事,我写作是宣泄我的情绪,可是一旦变成新媒体,你就要时刻关注阅读量,转化量,粉丝量,粉丝爱看什么而不是自己擅长写什么,自己擅长的粉丝不爱看,粉丝爱看的自己不想写,于是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以至于忘记初心。
走向自己的内心,才是让自己稳定的最佳态度。
02 缘由
“探索那教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以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若是这个答复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够以一种坚强、单纯的“我必须”来对答那个严肃的问题。那么,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知道它最寻常最细琐的时刻。”
走向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渴求,能否真实地想明白创作的真切缘由是什么。
03 题材
“你要像一个原人似的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不要写爱情诗;先要回避那些太流行,太普通的格式,它们是最难的,因为那里聚有大量好的或是一部精美的流传下来的作品,从中再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则需要一种巨大而熟练的力量。 所以你要避开那些普遍的题材,而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德新年——用幽深、寂静,谦虚德真诚描写着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对象表现自己。 ”
在很多的关于写作的文章中总是提到富兰克林写作法,模仿别人的文章甚至观点,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得出自己的成果。说实话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却是让人难受的做法。因为始终觉得那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是基于自己的内心,不是自己思考得出的结果,也不是自己希望写出的文字。
自己不喜欢,却因为大众而不得不去适应,是非常令人难过的事情,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于是更加痛苦。也许我只需要真诚地描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做过的梦,看过的风景,遇见过的人,找回当初的那么一点初心。
04 灵感
“如果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无关痛痒的地方。即使你自己是在一座监狱里,狱墙使人世间的喧嚣和你的官感隔离——你不还有永远拥有的童年吗?试着捡起过去久已消沉的往事”
我觉得我的生活贫乏,因为我关闭了观察生活的眼睛和心灵。神经逐渐衰弱,情绪逐渐敏感使自己长期处于一种被动与害怕的情绪当中。我以为我的“现在”创造不出什么东西,但是我还有回忆和梦境,里面有许多宝藏,只是需要我去想起和挖掘而已。
05
“我还应该向你说什么呢?我觉得一切都本其自然,归结我也只是这样劝你,静静地严肃地从你的发展中成长起来;没有比向外看和从外面等待回答会更严重地伤害你的发展了,你要知道,你的问题也许只是你最深的情感在你最微妙的时刻所能回答。”
有些问题其实自己知道答案,问别人也不是想要得到怎样的回应,其实自己知道答案,只是不敢确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