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几个月以来,围度增大了一点,身材也有一定的改变,为什么体重没明显变化?

健身几个月以来,围度增大了一点,身材也有一定的改变,为什么体重没明显变化?,第1张

这样应该是因为原本的你的脂肪含量比较高,经过锻炼减掉了一些脂肪,增长了一些肌肉,所以可能自己变得壮了但体重却没变。接下来你还要接着锻炼,但是要注意营养,吃好点,否则时间长了可能会对身体不好!

肌肉围度和肌肉力量并不是成正比关系的,简单点说,肌肉越大并不代表着力量就越大。

肌肉的维度和肌肉的力量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简单的正比的关系,因为它俩增长的原理是不同的。

1肌肉围度的增长原理

关于肌肉维度的增长,健身撸铁的小伙伴们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就是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刺激和破坏我们的肌纤维,然后在休息的时候营养跟上,超量的恢复,这样我们的肌肉维度就会增加

2肌肉力量的增长

关于力量的增长,更多的是我们神经系统的适应性来决定的,虽然越粗的肌纤维所含的肌肉力量越大,但最主要的方面还是我们的神经适应性,举个例子,接触过杠铃平板卧推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第一次空杆推的时候,就感觉那个力量已经很重了,但是推过几次之后呢,你就会觉得那空杆的重量没什么,越来越轻,这一点就是神经适应能力的表现。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我们根据训练目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如果你更倾向于肌肉维度的增长,那去选择8-12rm的重量组间休息安排时间较短一些(30-120秒),因为要不停刺激我们的肌肉,让其撕裂更多的肌纤维,这对后续的肌肉增长是十分有利的。

如果你更倾向于力量增长,那去选择的是6-8rm或者是5rm以下的重量,选择本身对你来说较重的重量,而且把这个组间休息的时间加长一些(2分钟以上),因为要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每次训练时让我们的神经充分的适应这个重量,这样对你力量的增长十分显著。

   

另外关于肌肉力量和肌肉维度的关系,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如果你的肌肉量越多,那么你潜在的力量就越大!什么意思?比如那些把自己的力量开发到天花板级别的运动员来说,比如一个70公斤的世界级的举重运动员,他可以举起自己3倍的体重也就是210公斤,同样也是一个世界级的力量举选手,他可能本身200公斤,他可以举起自身量倍的体重。

虽然倍数没有之前那个多,但是这个数值是不是远超于70公斤举起的重量,因为这两种运动员都是已经把自己的神经适应性开发到极致的选手了,那剩下的就看肌肉量的多少了,你可以这样理解:肌肉量决定了你潜在力量的大小。

总结

希望大家可以明白肌肉力量和肌肉围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健身训练来说,根据自己的不同目的去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当你的目标是训练肌肉力量的时候,我们要更注重一些神经的感受,当你目标是增长肌肉围度的时候,要更注意肌肉本身的感受。

     

对很多新手来说,健身1个月增加1斤肌肉并非不可能,在健身圈”Eat big to get big“是很多人公认的,之后就坚持健身,那么,坚持哪些健身项目,就会看到肌肉围度暴涨?

首先进行的就是有氧健身,一般就是引起向上,我记得在大学时候引体向上一般就是满分的,现在也可以做到十个二十个的,只是做完以后,第二天的胳膊和胸肌这里疼的相当难受了,可能是与我经常不锻炼有关系,但是,还是可以保持到一定的活力。当然,这是健身者必须要走过的孤独的旅程之一了。

第二个就是平板卧推(坐姿推胸),这个项目可以增加自己的胸肌力量群,也是核心肌肉群锻炼的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健身这个事情就是独自一个人锻炼的,这就跟老人说的: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这个是没有办法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健身之后就失去了动力的原因,就是太孤单了。有时候就是这样的。

第三个是杠铃弯举(哑铃弯举),这个锻炼小臂肌肉和大臂肌肉的,一定要多多锻炼和练习,实际上健身没有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到健身房或者是其他的地方进行就好,毕竟,这个是自己选择的,只有经历了以后,才知道这个的珍贵。

还有的人说是史密斯蹲,这个我觉得对于女性而言是很好的,对于我而言没有什么,当然,我是一个健身的小菜鸟,我的理解未必是准确的。

你觉得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让你的肌肉脑涨呢?

1、在意体型,可在实施锻炼计划前把身体各部位(臂、胸、腰、臀、腿)围度书面记录下,以后定期测量才准确,不能凭感觉;

2、如果饭量正常,体重轻说明够运动量,身体消耗大于摄入量;

3、持续锻炼一段时间,皮下脂肪减少围度自然减小,但如果运动项目对局部肌肉纤维刺激锻炼过大,则会增加围度,如:长期打羽毛球会一个小臂比另一边粗,短跑运动员腿粗;

4、想围度小,需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合理的强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1760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下一篇2023-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