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47岁男性,左下肢麻木2个月,从下往上发作,近1个月出现右下肢无力,查颅神经及双上肢政策,左腹股沟以下痛温觉减退,我能判断出是髓外肿瘤压迫,正确答案是右侧髓外。我选择的是左侧:?左下肢无力支能说明从大脑皮层右侧发出的呀?我错在哪里了?回答学员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以及其他一些皮质区域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组成皮质脊髓束,经内囊后肢下行,至中脑的大脑脚底,占其中间3/5的外侧部;然后至脑桥基底部,分散成大小不等的纤维束下行;至延髓锥体,纤维又集拢形成一束。在锥体下端,绝大部分纤维(约70%~90%)左右相互交叉,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至对侧脊髓外侧索的后外侧部下行,形成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的纤维在下行过程中陆续止于同侧脊髓各节的前角运动细胞。在延髓内没有交叉的纤维则在同侧脊髓前索内下行,于脊髓前正中裂的两侧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其纤维逐节经白质前连合交叉终止于对侧的前角运动细胞。一般认为皮质脊髓前束只达颈髓和胸髓的上位几个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前根和脊神经中的运动纤维,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管理这些肌肉的随意运动。该患者的病变主要是肿瘤压迫导致,与交叉无关。典型的脊髓半切综合征变现为病变阶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触觉深感觉的减退,对侧病变平面2~3个节段以下的痛温觉丧失。
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上行传导束)
①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和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
(a) 位置:位于后索,薄束在后正中沟两侧;楔束在薄束的外侧,仅见于第4胸节段以上。[图示]
(b) 功能:薄、楔束传导来自身体同侧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薄束传导胸4平面以下(乳头平面)同侧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楔束传导胸4平面以上的同侧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c) 起源(胞体位置,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薄束来自胸4以下的同侧的脊神经节;楔束来源于胸4以上的同侧的脊神经节,它们由脊神经节的轴突组成。后索薄、楔束来自各节段的纤维有明显的定位,由内向外,依次由来自骶、腰、胸和颈段的纤维排列而成。
(d) 终止(第二级神经元的位置):分别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由此核发出轴突继续向上传导。
(e) 损伤症状:一侧薄束、楔束损伤,表现同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当脊髓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当闭眼站立时,身体摇晃倾斜,站立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精细触觉也丧失。
深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肌肉、关节和肌腱;精细触觉的感受器的位置在皮肤。
②脊髓小脑束spinocerebellar tract包括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前束,分别位于外侧索周边的后部及前部。后束纤维主要起于同侧胸核的细胞;前束纤维主要起自对侧灰质v~VII层的细胞。两束向上终于小脑皮质,主要传导非意识性本体觉,以调节肢体运动。
③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位于脊髓外侧索前部和前索,分别称为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
(a) 位置: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索。脊髓丘脑束的纤维在脊髓内亦有明确的定位:从背外侧向腹内侧,依次为来自骶、腰、胸、颈的纤维。
(b) 功能:前束传导躯干、四肢皮肤的粗触觉;侧束传导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
(c) 起源(胞体的位置,即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它们均由对侧后角细胞的轴突组成。其轴突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上行。
(d) 终止(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丘脑。由丘脑发出轴突再上行。
(e) 损伤后症状:一侧脊髓丘脑侧束损伤,表现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而粗触觉影响不大,因后索完好,故触觉无明显障碍。
浅感觉的感受器的位置位于皮肤。
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
①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 包括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
(a) 位置:皮质脊髓侧束位于外侧索,皮质脊髓前束位于前索。皮质脊髓束的纤维在脊髓内的排列顺序,由外向内依次为骶、腰、胸、颈段纤维。
(b) 功能:它们的功能是传导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的冲动。
(c) 起源:它们均起于对侧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的运动神经元,其交叉部位在延髓的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存在脊髓全长;皮质脊髓前束只存在于上胸段。
(d) 终止:在脊髓内逐渐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将运动冲动传至前角运动细胞。
(e) 损伤后症状:在脊髓损伤一侧皮质脊髓束可引起同侧损伤平面以下骨骼肌运动障碍。 大脑皮质发出皮质脊髓束的神经元(临床上又称上运动神经元)与脊髓前角细胞(又称下运动神经元)共同组成随意运动的传导通路,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若皮质脊髓束受损,出现中枢性瘫痪。若前角运动细胞受损,出现周围性瘫痪(见脊髓功能)。
②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位于外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此束起自中脑的红核,纤维发出后立即交叉下行至脊髓,经灰质(V~VII层)内中间神经元中继至前角运动细胞。其机能主要是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
③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 tract位于前索,起自脑干的前庭神经核,大部分纤维终止于灰质VII和VIII层的中间神经元,再至前角运动细胞。主要是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
④网状脊髓束reticulospinal tract位于外侧索和前索,起自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终止于VII、VIII层以及IX层的神经元,对α、γ运动神经元产生易化或抑制影响。
大脑皮质主要运动区为:中央前回(4区)和运动前区(6区)是控制躯体最重要的区域。
功能特征:对躯体运动调控为交叉性控制,即为一侧皮层支配对侧肌肉,注意在头面部的话,除面肌和舌肌主要受对侧支配,其余均为双侧支配。
另外皮层代表区的面积大小与我们躯体运动精细和复杂程度密切相关,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路径。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扩展资料:
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路径。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中途终于脑干者称为皮质脑干束(又称皮质延髓束),继续下降进入脊髓者称为皮质脊髓束。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两者不可截然分割,功能是协调一致的。锥体外系结构较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通过复杂的环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确保锥体系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的活动等,在保持肌的协调和适宜的肌张力的情况下,锥体系得以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大脑皮质
--锥体系
--锥体外系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下传而实现的。
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路径,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中途终于脑干者称为皮层延髓束,继续下降进入脊髓者称为皮层脊髓束。因此锥体系统(锥体系)包括皮层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两部分。
在锥体束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的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和脑神经运动核的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目前知道,80%~90%的锥体束纤维与下运动神经元之间有一个以上的中间神经元接替,亦即多突触的联系。只有10%~20%的纤维与下运动神经元发生直接的单突触联系。电生理研究指出,这种单突触联系在支配前肢的运动神经元比支配后肢的运动神经元多,而且支配肢体远端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又比支配近端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多。由此可见,运动愈精细的肌肉,受大脑皮层单突触联系支配也愈多。
脊髓支配着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内脏感觉纤维这四种纤维,支配控制肌肉收缩和腺体的分泌,让人体的各组织器官能够正常的运行。
脊髓神经,由脊髓发出的成对神经。前根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侧角的交感神经元或副交感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纤维随脊神经分布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支配控制肌肉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后根上有脊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元细胞体聚集而成,后根由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其末梢分布全身各处,能感受各种刺激。脊神经是混合神经,典型的脊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内脏感觉纤维。
扩展资料
脊髓损伤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的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由于损伤阶段的不同,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原发性脊髓损伤由受伤即刻的暴力直接产生,暴力的大小与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损伤后脊髓可出现广泛的水肿,由于受到椎管的骨性限制、硬脊膜及软脊膜的束缚,神经压迫及髓内水肿可进一步加重,导致脊髓与椎管之间的硬膜外静脉、脊髓动静脉的循环障碍,引起脊髓缺血、水肿、出血及坏死。
-脊神经
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和反射功能。
传导功能
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其结构基础即脊髓内的上、下行纤维束。除头、面部外,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如果脊髓白质损伤,将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和感觉的功能障碍。
反射功能
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脊髓各种反射都是通过脊髓节内和节间的反射弧完成的。
(1)躯体反射:即引起骨骼肌运动的反射,由于感受器部位不同,又分为浅反射和深反射。
1)浅反射:是刺激皮肤、粘膜的感受器,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反射,如腹壁反射。浅反射的反射弧中任何一部分受到破坏,出现反射减弱或消失。
2)深反射:是刺激肌、腱感受器,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反射。因为这一刺激,使肌、腱受到突然的牵拉而引起被牵拉肌的反射性收缩,所以又称牵张反射。
肌张力反射:人体在安静状态时,骨骼肌不是完全松弛,而始终有肌纤维轻度收缩,使肌保持一定的紧张度,称肌张力。肌张力可通过脊髓反射活动来维持,也属牵张反射(深反射)。即肌的感受器(肌梭)经常由于重力牵拉受到刺激,通过脊髓节段反射弧使被牵拉肌的紧张性收缩,保持了肌张力。
深反射的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都可引起反射活动的减弱或消失;如前角运动细胞受损,除了相应支配的骨骼肌瘫痪外,还出现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弱,肌松弛变软和肌萎缩。由于前角细胞对深反射(包括肌张力反射)的反射弧,还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当上运动神经元(如皮质脊髓束)受损时,受损平面以下,除了相应骨骼肌瘫痪之外,还失去此抑制作用,脊髓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并出现正常时看不到病理反射,如巴彬斯基征。临床上称此瘫痪为中枢性瘫痪或硬瘫。
巴彬斯基征是用钝针划足底外侧缘皮肤引起趾背屈和其他4趾呈扇形分开。在1岁半之前的正常儿童,也可出现此体征,这是因为皮质脊髓束尚未发育完全之故。
(2)内脏反射:脊髓的中间带内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如瞳孔开大中枢(T1─2),血管运动和发汗中枢(T1─L3) 以及排尿、排便中枢(S2~4)等。这些中枢执行的内脏反射活动,也是通过脊髓反射弧,并受到大脑皮质的控制。如排尿反射,当排尿反射弧任一部分被中断时,可出现尿潴留;当脊髓颈,胸段横贯性损伤后,可引起反射性排尿亢进出现尿失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