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的重量差异检查,取供试品( )片进行检查。

片剂的重量差异检查,取供试品( )片进行检查。,第1张

片剂的重量差异检查,取供试品20片进行检查。

《中国药典》规定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法进行检查时要求取供试品的数量为20片。片重差异过大,意味着每片中主药含量不一,对治疗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精密称定每片的片重并求得平均片重,然后以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上表中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薄膜衣片(包括肠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衣;包衣后不再检查片重差异。另外,凡已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必进行片重差异检查。

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法操作注意事项

(1)在称量前后,均应仔细查对药片数。称量过程中,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供试品。已取出的药片,不得再放回供试品原包装容器内。

(2)遇有检出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宜另器保存,供必要时的复核用。

(3)糖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符合规定后方可包衣。包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4)薄膜衣片在包衣后也应检查重量差异。

  简单地说,就是检查数个最小单位的药品的重量均匀度,重量必须在误差范围内,装量差异检查法的操作是取数个最小单位的药品的药品,逐个称量重量,然后计算平均重量,再用各个最小包装的药品的实际重量和平均重量之差和平均重量相比,如果超过误差值,比如说5%,那么不合格。实际检查方法和允许的装量差异根据剂型有所不同,但大体是一样的,具体可查阅中国药典2005版的一部和二部附录中的装量差异检查法。

  以片剂为例,具体如下:

  重量差异

  片剂重量差异限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

  平均重量 │ 重量差异限度

  ————————————————┼————————————————

  030g以下 │ ±75%

  030g或030g以上 │ ±5%

  ━━━━━━━━━━━━━━━━┷━━━━━━━━━━━━━━━━

  检查法 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有标示片重的片剂,每片重量与标示片重相比较),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一倍。

  糖衣片、薄膜衣片与肠溶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衣。包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看你包衣液的量,猜测你包衣的原料很少,在精确计算增重量的时候,一般以第二批的物料为标准,因为第一批物料会损耗一部分,在喷枪里,管道里,还有筒体里,有的布袋还要粘走一部分,总量不多,损耗一点,都会减很少。

所以多做几批试试,再有就是布袋有的时候拦截不住物料,排出一部分

肠溶包衣经常堵喷枪可能是由于片芯成分与包衣液发生反应,导致色泽不稳定或者是由于包衣量不足、包衣材料遮盖力不佳、包衣增重小等因素导致。根据查询嘉峪检测网得知,具体解决方法是提高包衣量或增加包衣增重,或更换包衣粉。

包衣增重3%需要包衣半个小时左右。

包衣是在特定的设备中按特定的工艺将糖料或其它能成膜的材料涂覆在药物固体制剂的外表面,使其干燥后成为紧密粘附在表面的一层或数层不同厚薄、不同弹性的多功能保护层。

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可适当提高喷雾速度和温度以缩短包衣时间。工艺要求的制定是根据理论和不断地实践得出来的,不可超出工艺要求的范围。

  摘 要 目的:研制盐酸氨溴索多单元缓释微丸片。方法:制备含药颗粒,选用中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NE30D)作为颗粒膜包衣材料, 再将包衣颗粒与适当的崩解剂等辅料混合,压制成片。结果与结论:制备的制剂体外释放度符合要求,质量可控。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缓释微丸片 释放度

中图分类号:R9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5-0051-02

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ydrochloride)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伴有咳痰及过多黏液分泌物的各种急慢性呼吸道疾病,20世纪 80年代初在德国上市,以后在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多国上市。 在我国,盐酸氨溴索从1991年开始临床应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临床证实。盐酸氨溴索为溴己新的活性代谢产物,能促进支气管纤毛排空运动,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毒性低,祛痰和改善肺功能作用强。国外已有多种剂型产品上市,是最常用的祛痰药物之一。本文制备盐酸氨溴索缓释微丸片,一天只需服用1次,制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散成微小缓释释药单元,作为多单元释放系统,具有在胃肠道分布均匀,降低因局部药物过浓所造成的胃肠道刺激性或不良反应[1]、胃肠道转运受食物输送节律的影响少、个体内及个体间差异小等优势[2];制剂既可以吞服,也可以水冲服,尤其方便吞咽困难的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更增加了治疗的顺应性。

1 仪器与试药

ZRS-8G型智能溶出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片剂硬度测定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GLATT GPCG-11流化床(德国GLATT公司);单冲压片机(国药龙立制药机械公司)。

盐酸氨溴索原料药(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10007);尤特奇NE30D (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批号:B050812058)。

2 制备方法

21 盐酸氨溴索颗粒的制备

将主药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适量6%(W:W)聚乙烯吡洛烷酮(K90)水溶液做黏合剂,充分搅拌润湿制软材,过40目筛制粒,45 ℃干燥2 h,用30目筛整粒,即得含药颗粒。

22 盐酸氨溴索缓释包衣微丸的制备

适量水中加入滑石粉用匀浆仪均化5 min,溶液合并,搅拌均匀后缓慢边搅拌边加入尤特奇 NE30D 水分散体中。采用底喷技术对含药颗粒进行聚合物包衣。包衣物料温度为25 ℃,雾化压力为15 bar,包衣聚合物增重约为8%。包衣后取出摊于盘中,于40 ℃烘箱中干燥6 h,整粒,即得包衣微丸。

23 缓释微丸片的制备

将含药的包衣颗粒与一定量的微晶纤维素、羧甲淀粉钠等辅料按等量递加原则混合均匀,压片,即得盐酸氨溴索缓释微丸片,每片含盐酸氨溴索75 mg。

3 结果

31 释放度的测定

按照释放度测定法(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D第二法),采用溶出度测定法(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C第二法)的装置,以氯化钠-盐酸溶液1 000 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50转/min,1 h时取样5 ml滤过,随即换以pH 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1 000 ml为释放介质,连续计时,经2 h和4 h分别取样,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IV A),在244 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另精密称取盐酸氨溴索对照品适量,制成每1 ml中约含25 μg的溶液,同法测定。分别计算每片在不同时间的释放量。缓释微丸及微丸片的累积释放度测定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缓释包衣微丸压片前后在各时间点累积释放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微丸压片前后释放行为基本一致。

32 包衣聚合物增重的考察

实验发现,制备的缓释微丸片释放速度与聚合物增重量有关。取不同增重量的含药颗粒测定其释放度,释放度曲线见图1,聚合物增重分别为5%、8%、15%、20%。

结果显示,随着包衣增重增加,膜衣厚度增加,释放明显趋缓。通过控制适当包衣增重可以有效调节释放速度达到预定要求。

33 压片力与硬度的考察

相同处方,用不同压力压片,压出不同硬度的缓释分散片,分别考察其释放度、崩散时间及脆碎度,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微丸片如果硬度过小,脆碎度明显增加,硬度过大(大于12 kg),释放度不符合要求(后期释放过慢),当硬度控制在5~8 kg,释放度及脆碎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4 讨论

盐酸氨溴索缓释微丸片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产业化。选用中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NE30D)作为颗粒膜包衣材料,可在颗粒表面形成水不溶性的柔软薄膜,膜衣在水中溶胀,具有渗透性,由于该聚合物包衣膜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变形较大时也不会破裂,能够承受压片时冲模的冲击,当硬度太大(大于12 kg)时,片剂在后期释放不完全,可能由于较强的压片冲击力使微丸间互相黏合,造成释放不完全的现象。当片剂硬度控制在5~8 kg,释放度及脆碎度均符合要求。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聚合物包衣增重,有效调节制剂的释放速度,使制备的缓释微丸片质量可控。

参考文献

[1] Beckert TE, Lehmann K, Schmidt PC, et a1 Compression of enteric-coated pellets to disintegrating tablets [J] Int J pharm, 1996, 143(11): 13-23.

[2] Debunne A, Vervaet C, Mangelings D, et a1 Compaction of enteric coated pellets: influence of formulation and process parameters on tablet properties and in vivo evaluation [J] Eur J Pharm Sci 2004, 22(4): 305-314.

(收稿日期:2012-04-0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04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