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盆景流派

何为盆景流派,第1张

中国盆景流派

一、流派的由来

中国盆景艺术自唐诞生(据现有可靠资料),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虽然各地手法不同,但尚无提出什么流派问题。

三十至四十年代中国与日本盆景高度兴盛。审美要求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促使日本人在南宁时代仿效中国盆景并且有所发展的基础上首先进行革新,提出创作“自然盆栽”,而称原来的体式为美术盆栽。四十年代中国的广州盆景爱好者也相继开始进行革新,我们提出盆景(指树桩)“形态自然、参考国画”的观点,创立“蓄枝截干”的技法,要求少加工、多自然。出现孔泰初等名家。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广州开始自称“岭南派”。苏、浙一带盆景艺术界称之为南派。而岭南派即苏、浙为北派。这就是盆景史上最早的流派。

二、流派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开始直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各地的审美观大多趋尚自然,相继创新。如苏州从“六台三托”改进为“粗扎细剪”;杭州则发扬传统风格,模仿国画名家笔意,潇洒奔放;四川则从三弯九倒拐革新为自然式,悬根露爪;扬州则保留“一寸三湾、云片平圆”传统技法,最近赵庆泉为了符合自然, 对扬州传统技法进行革新,他“适当吸取了苏派盆景技法”,其作品几乎完全摆脱扬派的束缚;与扬派相近的泰州则 认为不要那么“圆”那么“平”,采取某些比较灵活的手法,并自称为海宁盆景;南通如皋有二弯半、枝片左右均衡的技法;厦门则在早期模仿苏州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吸取日本、广州等新的经验创立“符合植物生长规律,培育为主,雕与剪灵活结合”的风格上海技法系近几十年来由各地和日本转入,要求枝干屈伸自如,枝叶分布不拘格律,形态自然等。

以上各地区多数创立的派或风格,近年来各派之间已经出现互相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中如广州的丛林式得到许多派的仿效,成为一种全国性的良好体式。清朝的植物配景(当时流称盆景,传统手法,也发扬光大起来。这说明中国盆景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

三、看法

从多的流派风格,标志着我国盆景事业的繁荣昌盛。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过去曾经对“派”字使用不当,致使有人产生种种误解,个别地方并无鲜明观点和独特技法,却以地区划界也自称一派或被称一派;有的地方把当前形式看成是创派热潮,有稍微差异就要分派、创派。这种无学术意义是“派”,只能给盆景造成混乱。

对待当前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首先必须澄清“派”字所产生的副作用,今后还是采用“风格”的提法好。

其次,作为一种风格必须是有自己鲜明的审美观点,独特的技法理论,而且在题材选择与塑造的形象上又体现自己的特色。只要如此,不论它是一个市、半个省、二三个省,或跨省边市者都应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看待。

其三,为确保我国盆景艺术的提高和健康发展,当前我们更需要的是打破门户与区域界限,跨省跨市的互相学习。那一个市有好的经验就向哪一个市学习。在上述原则上,该建立的就建立,该合并的就合并。大家同心协力,争取在更新艺术水平上建立我们既有共同民言辞风格、又有不同特色的“中国派”,这样的设想是附合艺术发展的规律的。例如,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清朝建立好几派,有一省一派的、有跨省一派的、有一个省内另外派生的派的。到了清末出现了不少博众长、甚至远迈前辈的大名家,他们都有布满全国的弟子,但是他们都不再称派了。过去的历史说明许多艺术流派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的、从少到多、互相渗透。到了打破地区门户界限的时候,有派又归于无派了。“流派”二字就是“百川流派,归海而去”!

从我国盆景历史流派试探中州盆景风格 正阳县彭桥乡乡长 余春林 本文分析了我国盆景发展的历史和各流派成长的过程,探讨并提出以诗、画为辅助手段,充分表现情和意的原则,根据我省的历史特色提出中州盆景应具有古雅风格。在制作山水盆景时力争表现秀、壮、险、叠、广的山势磅礴、平原广阔、神韵丰富、气象万千的中原地理风貌特点;在制作树桩盆景时,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树种资源如柽柳、野山楂以及松、柏、榆、槐、黄荆、女贞、雀梅等,凝炼出中州大地的风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于景,制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珍品。

中国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她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国盆景艺术,随着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期发展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是盆景艺术的创始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期,已有“囿”的营造。秦汉时期,中国园林形式出现了“苑”、“别墅”、“王室灵台”,展现出园林之美。东汉--隋朝时期,盆栽兴起,采用“掇山理木”的技术方法,人工山水园应运而生,讲求意境表现。唐宋时期,由盆栽艺术加工而成的盆景与山水画互为影响。诗人王维、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十朋、陆游等有咏山石的诗篇及《宣和石谱》、《渔阳石谱》、《梦梁录》等专著的相继问世,繁荣和发展了盆景艺术。元、明、清时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现,使盆景另辟蹊径。画家饶自然所著《绘宗十二忌》从理论上阐述了制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丰富了盆景制作。《素园石谱》、《长物志》、《考槃余录》、《广群芳谱》、《花镜》等专著的相继出现,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学术空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放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人们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喜爱盆景的人愈来愈多。于是,这一古老珍玩,又焕发出青春。同时,盆景艺术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倍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各地盆景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自1979年至今,先后举办了五届全国盆景艺术展览,随之,全国很多地区也相继举办了全省、市的盆景展览。盛况空前,通过展览盆景得到了正名,亦使人们认识到盆景是我国传统的优秀园林艺术珍品,从而形成了全国性的盆景热。我国盆景作为东方艺术珍品,近年来曾多次到国外展览,受到世界各国朋友的赞赏,并多次获奖、为国争誉。

中国盆景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因取材和造型手法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流派。依历史习俗来分。世人称为“苏、杭、沪、宁、徽、榕、穗、扬”八大家。综观我国盆景的源流,著名有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五大流派。

扬派:发源地扬州。常用树种有松、柏、桧、榆、黄扬。历史上扬派的盆松以“狮式盆景”最为著名。造型特点为“云片”。叶叶俱平而抑,平行而列,似蓝天中朵朵“云片”。艺术风格上层次分明,严整平稳。

苏派:即苏南派,常用树种有雀梅、枫、梅、石榴、黄荆、六月雪等。造型特点为圆片,典型造型特点为三托六台一顶,传统技法为粗扎细剪,以剪为主,以扎为辅。艺术风格上老干虬枝,清秀古雅。

川派:发源于四川成都。常用树种有瓶兰花、贴梗海棠、六月雪、罗汉松、银杏、梅、垂丝海棠、紫薇、扑地柏、金弹子等。典型造型为“三台五出”。这是一种对云雾多、日照少、树木徒长自然风貌的艺术再现,造型特点为悬根露爪、虬曲多姿、苍古雄奇。

岭南派:常用树种有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水横枝、满天星等。由于岭南地处华南,树体高大,这就决定了其造型特点为大树型,传统技术法是蓄枝截干,具有“起伏收尾”、“一波三折”的特点,其艺术风格飘逸豪放,挺拔自然。

海派:常用树种为五针松、罗汉松、黑松、真柏、胡颓子等,造型特点不拘一格,自然式为主。微型盆景传统技法是金属丝缚扎,逐年细剪。在艺术风格上屈伸自如,自然流畅,雄健精巧。

上述各流派之所以发展到今天,都是充分发挥了当地特色的结果。各流派盆景艺术虽风格各异,但都强调意(境)、形(态)、精(神)三要素。在创作方法上都强调艺术夸张和强烈对比,构成虚实、动静、肥瘦、疏密、显隐等多种艺术变化,应物象形,形神兼备。虽一拳之谷,而能蕴千岩之秀,这就为我们创立中州盆景风格提供了构思基础。

从盆景艺术的纵向发展和各流派的横向发展看,都很着重表现诗情画意。正象一位盆景专家所说的那样:“盆景艺术不应该只是一种摆设,它也可以成为给人以教益或思索的艺术品。”看一件盆景的意境是否深远,格调是否高雅,就是看作者能否借诗情立意,取画意造景。一件成功的盆景往往是诗与画的结晶,既饱含诗情,又极富画意。而针对“诗情画意”而言,“诗”、“画”只是辅助手段,是为充分表现“情”和“意”服务的。真正能反映出盆景风格的还是“情”和“意”。因此,创立中州盆景风格,应在“情”和“意”上多下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特色上。

(一)历史特色:中州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民族的摇篮。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与之相伴随,中州盆景艺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从历史特色上讲,中州盆景应具有古老文雅的艺术风格,在制作盆景时应突出古雅。

(二)地理特色:河南地处中原,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部平原辽阔。全省面积的56%为平原、河谷、盆地,26%为山地,其余18%为丘陵。中州既有名山大川,又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明媚。制作山水盆景时,应突出河南山川平原并举的地理特色,既要有隽秀的山峦,又要有无垠的平原,使人一看便联想到中州独特的地理风貌。中州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淮河以南湿热多雨,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根据这一自然特色,可制作一种独特的水旱盆景形式,以表现出中州大地上常见的那种旱地、水面、山石、树木兼而有之的完整景观,自然气息浓厚,表现内容丰富。就山水盆景的局部景观而言,反映在中州地理特色上有秀、壮、险、叠、广。

秀:南部的鸡公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山上有报晓峰,灵山寺等名胜,山下武胜关为古代中原南出湖广的要道,是著名的避暑和疗养用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壮:中部的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中的中岳,其山势峻拔,雄伟壮观,山麓处多名胜古迹,有我国最早道教庙宇之一——中岳庙,宋代八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中外闻名的佛教古刹、中华武术史上少林派的发源地——少林寺。

险:北部的太行山,呈陡峻的单面山形态,多悬崖峭壁,十分险要。

叠:南部大别山,西部及西南部的伏牛山和桐柏山,绵延数百里,山峦重叠,气势磅礴。

广:中州大地位于华北平原,广阔无垠,一泻千里。此处,山区还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如南阳盆地、林县盆地和沁阳盆地等。构成一幅宽广美丽的画面。

(三)资源特色:河南属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多种植物生长,集亚热带植物和暖温带植物于中州之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中州盆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这样,以资源特色而论就构成了中州盆景丰富多彩的风格。例如:中州沙区平原的柽柳(三春柳)柔软多娇,俏丽婀娜;豫西南的野山楂(小叶山楂)冠形优美,叶小枝密,分层排布,花果并茂;在山顶或绝壁上常有老干虬枝,沉静古雅的松、柏、榆、槐;由于风蚀或雨水冲刷,形成了悬根露爪、枯木逢春的树桩;更有一些飘逸豪放的藤蔓植物和苍劲挺拔的高大乔木;至于自然流畅、雄健精巧的盆景素材,在中州更是屡见不鲜。

“取山川来掌上,携天地入壶中”。将中州植物、山石在大则数尺、小则寸余的盆盎内,概括、凝炼中州大地的风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于景,创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品,以此作为中州盆景的风格,岂不美哉!

辽阔之中原,丰富之资源,使中州盆景极为丰富多采,加之勤劳智慧的我省人民,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创新,使得盆景这一“高等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相信经过继续加工提炼,盆景的制作将日臻完美,并逐渐形成中州盆景的独特风格,而倍受中原人民和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

 摘要 盆景是盆中之景,把石材、植物等栽在选定的盆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艺术造型、整形、修剪、蟠扎等手法使之成为一件富有诗情画意,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结合的有生命的一种雕塑艺术品。本文具体阐述了福建茶盆景的制作方法以及栽培过程中的养护管理事项,以保证它的生存和优美姿态。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盆景展现了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

 从某种概念来讲,盆景也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所谓美学,盆景的制作要给人以美的欣赏,古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所谓文学,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反映出较高的文采水平;所谓科学,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制作它必须掌握园艺科学的知识和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它的正常生长和优美的姿态。本文具体阐述了福建茶盆景的制作和栽培的养护管理方法,以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

 福建茶又称基及树、猫仔树,为紫草科常绿灌木。树形矮小,枝条密集,叶形小,长椭圆形,浓绿而有光泽。春夏开白色小花,核果球形,初绿后红。它的树干嶙峋,虬曲多姿,树姿飘逸,是岭南四大盆景树种之一,也是我国入世后出口美国的五种(即黄杨类、福建茶、罗汉松、雀梅、六月雪)盆景植物之一。

  二、福建茶盆景的制作方法

  (一)造型。 制作福建茶盆景,可在春季或梅雨季节选取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繁殖;也可在初夏至初秋期间采用根插繁殖来获得苗木。

 福建茶生长力极强,极耐修剪,适于用岭南盆景所采用的“蓄枝截干法”,以多次修剪加工使枝干达到自然曲折、苍劲有力的效果。常见的树形有直干式、双干式、斜干式、多干式、丛林式、悬而未决崖式、附石式等。

  1、树坯的选择。 无论选择何类树种作为树桩盆景的素材,首先应进行坏料的筛选。树坯的选择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山野树坯的采掘和树苗的培植。在南方低山丘陵的常绿阔叶林或灌丛中,福建茶有散生分布,可选择野生树桩或更新幼树。掘回后,在较为蔽荫处的深肥沃疏松的土层,或有机质丰富的砂壤土中,进行培育,待根系发育,新枝叶茂时,再上盆加工造型。因为我们对树桩的要求要以苍古朴拙为主,因此一般要选用树龄长、形态优美、在自然生长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树坯,若单以人工从小栽植到选为素材,再进行加工,则造型时间长,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采掘野生坯料来进行加工。经过“蓄枝截干法”造型,制成大树型或丛林式盆景。

  2、树坯造型。 树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构思、因材造型,特别是自然类树桩造型,切不可用规律类树桩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树坯的加工造型常采用修剪法和蟠扎法两种。

  (1)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后再进行的,有平剪、选剪等,也有纯粹用修剪方法进行造型的,岭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纯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进行的,这是受中国画法中“鸡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响。“蓄枝”是指选定枝位后蓄养枝条,包括将来要成为树干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枝条及根系截短或截除。树坯经挖掘后按造型要求长短、高矮进行截根,当定植萌发新枝后经选定枝位,矫正带引形朝向,蓄养到粗细合适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粗、细及时进行剪截,接着萌发新枝,又再次进行剪截,如此反复交替,蓄枝截干,直至“鹿角”、“鸡爪”枝成型。

  (2)蟠扎法。 蟠扎法常用金属丝对树桩进行造型。金属丝的蟠扎是用铜丝或铅丝对树坯进行造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时比较麻烦。由于铜丝价格较高,故一般用铅丝。金属丝的粗细是根据树干和树枝的粗细来确定的,14号和20号丝较为常用。蟠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缠绕,边扭曲树枝(干)边缠绕,或左或右,丝与树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匀,以防扭伤树干(枝)的形成层和树皮。有时蟠扎较粗不易弯曲的主干时,还可对树干进行纵向或横向开口,使之易于弯曲。

  (二)上盆。 在初夏移栽上盆最为适宜。选用釉陶盆或紫砂陶盆,盆形以中深的长方形或椭圆形较常见,悬崖式造型则以圆形或方形的高深千筒盆为宜,丛林式造型则以土加农家肥、河砂等量混合配制而成。选用瓦片或石块盖好盆底排水孔,再放入一层河砂或蛭石,以利于透气排水,然后填入盆土栽植。栽时需将根系舒展开,主根稍露出土面。刚上盆的树桩宜放在荫蔽处养护15天左右,然后移到半荫而通风良好的地方。

  三、养护管理要点

  (一)放置场所。 福建茶盆景喜欢通风透光、空气湿润的环境。阳光不充足通风不畅且无一定空间湿度,会使植株发黄、发干,导致病虫害发生,直至死亡。福建茶怕寒冷,冬季须置于棚室中,维持不低于8℃的室温,如果室温低于5℃,易造成大量落叶。夏季应将其搁放于半荫的凉爽处,也可置于大树的树荫下,切不可长时间处于烈日暴晒之下。

  (二)浇水。 浇水是树桩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频繁的措施之一。树桩栽植于盆中,不论是深盆,还是浅盆,泥土总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长期不浇水进行水分补充的话,树桩就会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时观察,根据其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当然浇水也不可过量,若浇水过量,盆土长期过湿,则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烂。浇水的多少视季节变化、天气冷暖而定。一般说来,夏季或干旱时,最好早晚各浇水一次水,春秋季节每天或隔日浇一次水,春天树桩萌动,也可视情况早晚浇一次水。梅雨季节或雨天时,则不需要浇水,一般二者结合,先叶面喷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而且叶面喷水也不可过多,易引起枝叶徒长。福建茶盆栽,特别是浅盆丛林式或提根式的大树型,宜保持充足水分,不使盆土干燥,并须经常喷洒叶面水。应保持盆土和周围环境湿润,特别是天气炎热的季节宜经常浇水和喷叶面水。

  (三)施肥。 在4~10月期间每月浇施1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秋末冬初停施氮肥,可追施1~2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加植株的抗寒性。冬初施1次干的饼肥屑作基肥。每年春末及秋初各施1~2次腐熟的饼肥水,冬季施一次基肥(干的豆饼屑)即可。

  (四)光温要求。 福建茶盆景喜半荫,也耐荫,喜温暖,畏寒。生长期应注意进行适当遮荫,忌强烈阳光直射;冬季应移入室内,室温保持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

  (五)翻盆。 每隔2~3年翻盆换土1次,于春末进行但以初夏为宜。结合翻盆换去1/3~1/2旧土,剪去枯根、烂根和剪短过长的根,培以新培养土栽植,以促新根发育生长。

  (六)修剪。 福建茶盆景上盆后仍不断生长,如任其自然生长,不加抑制,势必影响树姿造型而失去其艺术价值。所以要及时修剪,长枝短剪,密枝疏枝疏剪,以保持优美的树姿和适当的比例。

 福建茶生长旺盛,在生长季节应每月进行一次修剪,一般在春季5月、秋季9月进行修剪,采用“蓄枝截干法”进行修剪,剪去影响美观的多余枝条,对新萌发的嫩梢也应作适当的缩剪,可促进枝条中下部侧芽的萌发,很快形成丰满的枝片,一般每次修剪仅保留该小枝基部的1~2个叶芽即可,使保持一定树形。

  (七)病虫害防治。 搁放于通风不良处的福建茶,易发生蚜虫危害,可在枝叶上撒施烟末、草木灰、煤渣灰等,经1~2个小时后,再用清水将其喷淋洗去,可将大部分蚜虫杀死。

树坯的选择

无论选择何类树种作为树桩盆景的素材,首先应进行坯料的筛选。树坯的选择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山野树坯的采掘和树苗的培植,因为我们对树桩的要求要以苍古朴拙为主,因此一般都要选用树龄长,形态优美,在自然生长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树坯,若单以人工从小栽植到选为素材,再进行加工,则造型时间长,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采掘野生坯料来进行加工。

在采掘野生树坯时,要以树龄长久,生长旺盛,形态本身一般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悬根露爪的坯料为好,同时必须注意根据具体坯料的生长特性,确定其采掘过程与采掘时间。我们认为,应以树木进入休眠期后采掘较为妥当,如初冬至初春,冬季采掘须注意保护树坯不受冻,以免来年难以成活,春季在树木萌动时,采掘较好,既可避免伤冻而增加维护管理的难度,又可视其萌发姿态确定其技干的去留。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别较大,应视各地气候特点而定。

因山野采掘的树坯,一般树龄较长,因此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为首要目的,如可以在挖掘时视树种确定主根或侧根、须根的截留以及多余枝条的截留。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干,并剪短使其萌芽,根据树坯的具体情况考虑其将来造型,但注意在截取萌发力较弱的树种时,要适当多留一些技条,采掘能在根部带土则尽量带土,若实在不能带土,则用泥蘸糊根部用谷草或筐、篓包装捆扎,铺之以苔藓,保护树坯在运输途中不致失水过度。树坯一般在地下深埋养护为好,待其成活后,再逐年造型提根,同时注意旱天、涝天时及时浇水、喷水和排水,以避免失水或被淹导致根、干部腐烂,故深埋时,最好提垅筑埂,当然对病虫害也应当及时检查防活。

自幼培植的树坯,则可在其主干。分枝长到一定程度时再行锯截造型,提根露爪,加工制作后即可栽植于盆中,但盆中土壤营养要跟上,为了使其萌发快速也可筑埂植于地上。但要根据造型勤修剪、勤补皤。

树坯的造型

树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构思、因材造型,特别是自然类树桩造型,切不可用规律类树桩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树坯的加工造型方法大致分为蟠扎法和修剪法两种。

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后再进行的,有平剪、选剪等。但也有纯粹用修剪方法进行造型的,如岭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纯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进行的。这是受中国画法中“鸡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响,“蓄枝”是指选定技位后蓄养技条,包括将来要成为树干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枝条及根系截短或截除,它运用于岭南盆景栽培造型的全过程,树坯经挖掘后按造型要求长短、高矮进行截干截根,当定植萌发新技后经选定技位,矫正带引技形朝向,蓄养到粗细合度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粗、细及时进行剪截,接着萌发新技,又再次进行剪截,如此反复交替,蓄枝截子,直至“鹿角”、“鸡爪”技成型。而我国另一些盆景流派的修剪方法是“重扎轻剪”,或“轻扎重剪”,或“重扎重剪”等。

   

(棕丝蟠扎)

播扎法

播扎法是用棕丝或金属丝对树桩进行造型。棕丝蟠扎属传统盆景树桩的造型方法,一般将树干或树枝作成半圆型的弯子,重复或变化造型,这弯子称为“汉文拐”。在川派树桩盆景造型中,棕丝的操作有搭丝、翻丝、偷丝、留结等。搭丝分为背、绕、箍等;翻丝分为单股上翻、单股下翻、双股对翻、双股下翻、双股上翻;偷丝分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弯偷、缠偷等;留结分为活结、定结、上结、下结、平结等;弯子有半弯、新月弯、一寸三弯、米弯等。

  

(金属丝的两种缠法)

树干矫正法

金属丝的蟠扎是用铜丝或铅丝对树坯进行造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时有麻烦,一般用铅丝,铜丝价格较高。金属丝的粗细是根据树干和树枝的粗细来确定的,14号至20号丝较为常用。皤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缠绕。边扭曲树枝(干)边缠绕,或左或右,丝与树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匀,以防扭伤树干(枝)的形成层和树皮,若是易脱皮的树种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干再行缠绕。

不论棕丝或金属丝蟠扎,有时蟠扎较粗不易弯曲的主干时,还可对树干进行纵向或横向开口使之易于弯曲。纵向开口有龙力法、滚刀法;横向则有单切口法或连续切口法;川派树桩造型中对大树蟠扎则一般使用“撬扛弯曲法”。

(壅土提根法)

提根法

为了增加树桩盆景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情趣,对一般树根都要进行提根处理,使其基部显露一部分造型有力、稳健的根部在盆的表面,给人以苍古雄奇的审美意境。

提根法通常用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水冲法;桶、筐状砂上或砂石培根法。深盆高栽提根法,是树桩栽植于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树桩基部高于盆沿但不外露,待树桩定植成活。后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广露根部最后定型后再翻入浅盆中。深盆平栽水冲法,把树桩深植于盆中,当其成活后,在每次冲水时,有意识让水流稍强冲击树蔸部,使泥土脱落树根逐渐显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桶、筐状砂土或砂石培根法,则是用无底的木桶或无底筐将树桩围住,装入河砂或砂夹小卵石并时常在桶、筐内注入水肥,待树桩的根部成活深入砂上下部泥土中时,再分若干次自上而下逐渐扒去砂石,每次间隔半年或一年,最后去掉桶筐后展露根部,再植入相宜的盆内。另外也可直接将树根埋入地下提埂壅土,逐年去埂扒上,渐露根部。

雕凿法

为了使树桩显现其在大自然中经风雨雷劈而呈现的苍柏之态,可对树干进行人工雕凿,甚至可以劈开树干。目前树桩盆景创作中,由于大自然树桩的采掘日渐不易,苍老的树桩更是寥若晨星,因此人们多是在自己栽培的树木去选择粗壮的素材进行加工,这些树木因为树龄短,又未在大自然中经风历雨,就必须对其进行老态处理,这种处理多用于松柏类等生长较为缓慢的盆景。如对神枝和舍利干的处理就是一例。比如,将一株松柏类的树桩用雕刻工具按构思将其干较上部分树皮,依吸水线扭曲、迂廻剥去,显出树干木质纹路,然后涂上石硫合剂或防腐剂以避免病害,经过养护而成为一株苍劲的树根。

盆钵的配备

树桩盆景的配盆要根据树桩的造型特点进行配备。在大小、深浅、款式、色调、质地上都要协调一致。(斜干式桩景用盆)

从选择盆钵的大小看,若用盆过大,则使盆内显得空旷,树木显得矮小,同时含土太多也就会蓄水过多,造成根部缺氧烂掉或徒长。用盆过小,又会使盆景显得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感,且造成水分、养分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一般来说,矮壮型的树木,单株栽植时盆口面积应小于树冠面积;盆长要大于树干的高度;而高耸型的树木,孤植时所用的盆口面积则必须大于树冠范围;盆的长度可小于树干的高度;树桩组合类盆景,盆长要大些,要留有布景组合空间。而盆的深浅对树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观也有影响。用盆过深,可使树桩景观显得矮小;用盆过浅,又会使主干粗壮、技盘丰茂的树桩显得头重足轻,给人一种不稳定感,而且相对来说养分含量和水分含量都较少,难以栽种。(直干式桩景用盆)

树桩的形状也是选盆的重要因素,如直立式宜选较深一点的盆钵,特别是规律类盆景更是如此。斜干、卧干式可选深浅适中的盆,悬崖式树桩则只能根据悬飞程度选择深千筒或中深千简盆。树石组合类盆景则应选用浅盆以利于水面,石材的处理。同时在盆的形状上也应有所变化,树木扭曲蜿蜒、虬劲变化,则可选圆盆或椭圆盆。树木刚劲有力则可选棱角分明的盆钵;盆钵上的装饰线条也不宜太多,若太花俏会影响树桩本身美的展示。

在色调上也应视具体树桩而定,如金弹子,树干黑褐,树叶深绿,宜选用色彩较淡的紫砂盆或土陶盆;而六月雪树干浅黄,树叶翠绿,则应以深色盆为好。树桩盆景的配石与配件。

树桩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与树木配合布置,这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一种独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会使盈尺之树,显出参天之势。在悬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于根际,就仿佛树木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树桩盆景有山石点缀,就增添了诗情画意和自然趣味。松树配石的盆景和竹配石的盆景,都是一种衬托和对比的手法。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园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树木与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园式配石即模仿庭园中人工布置树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楼、阁、动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质或石质模型。树木盆景增加配件后,可增添生活气息。应用配件时,要注意符合自然环境和景趣,注意远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调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陈设观赏或展览的临时性装饰处理,在平时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响树木的浇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065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