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问题】傣族吊脚族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地理问题】傣族吊脚族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第1张

吊脚楼是傣族民居的一种形式,通常位于亚热带湿润的地区,例如四川凉山、云南怒江、贵州和广西南部等地区。吊脚楼的特点包括:

1 建筑结构:吊脚楼通常采用木结构,以防止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其地基由石头砌成,房屋主体则由木材拼接而成。

2 空间布局:吊脚楼的空间布局是开放的,底层一般用于圈养家畜或作为厨房,中间层用作客厅和卧室,顶层则用来存储粮食或作为休息的平台。

3 通风设计:吊脚楼具有良好的通风设计,除了窗户和门之外,房屋两侧还有通风口,以保证空气流通。

吊脚楼的特点和优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适应气候:吊脚楼的设计可以适应亚热带湿润地区的气候特点,例如凉爽、潮湿的天气。开放的建筑结构有利于通风散热,同时防止潮湿。

2 节约土地: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可以利用较少的平地空间建造房屋,这对于土地资源有限的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 景观优美:吊脚楼的景观优美,可以欣赏到周围的山水风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传统文化:吊脚楼是傣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总的来说,傣族的吊脚楼是一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民居形式,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实用价值。

吊脚香炉是开始于元代的。

元代龙泉青瓷香炉的胎体特征相对于南宋龙泉青瓷香炉的胎体而言,元代龙泉青瓷香炉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胎体逐渐变得厚重,胎质亦由细变粗。

元代龙泉青瓷樽式八卦炉残器标本,惜瓷草堂藏。这件元代龙泉青瓷八卦樽式炉残件的胎体最厚处,位于其底部炉脐之处,达14厘米,其炉腹壁最薄处亦达05厘米。

伊斯兰教香炉:

香炉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东汉越窑褐釉香熏,它造型生动,质朴自然,不带托盘。这尊香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可以自由开启,上半部由三层含苞欲放的莲花瓣图案构成,每排莲花有十一瓣,抽象成三角形状,每个花瓣上刻有大小不等的花茎,十分清晰。盖顶饰有一精美的小鸟,亭亭玉立,眺望远方,下半部为圆柱形空心支柱。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08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