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句古诗描写古人消暑蚂蚁庄园的景象

哪句古诗描写古人消暑蚂蚁庄园的景象,第1张

赐冰满碗沉朱实描写古人消暑蚂蚁庄园的景象。

蚂蚁庄园 是支付宝在2017年8月6日上线的一个网上公益活动,网友可以使用支付宝付款来领取鸡饲料,使用鸡饲料喂鸡之后,会可以获得鸡蛋,可以通过鸡蛋来进行爱心捐赠。

在支付宝的小游戏中,继蚂蚁森林之后,又多出了一个蚂蚁庄园。蚂蚁森林能够种树为地球生态贡献一份力量,保护自然环境,那么蚂蚁庄园有什么好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这个游戏在支付宝客户端首页,点击更多,在教育公益的栏目上有个蚂蚁庄园。打开后用户们可以领养一只属于自己的小鸡。但是小鸡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喂养,喂养小鸡的饲料来源于到店支付、在线付款和爱心捐赠。

需要注意一点的是,爱心饲料要在24小时之内用掉,否则就失效无法使用咯。小鸡也非常调皮会自己偷偷的跑去好友家偷吃饲料,同样,他们也会跑到我们家来偷吃,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鸡赶走。

马爸爸花这么多心思,其实是为了帮助孤贫儿童大白先心病的项目,当用户集齐五颗爱心鸡蛋便可以爱心捐赠;当用户筹集715万颗爱心时就可以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先心病患儿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我们这微小的一个动作对我们来说不起眼,但对于先心病的患儿来说却非常重要,所有当我们使用支付宝消费后,动动你这微乎及微的动作,说不定就能帮助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蚂蚁庄园是一款由阿里巴巴集团开发的社交类手机游戏,其主要玩法是通过建设自己的蚂蚁庄园来与其他玩家互动。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收集资源、建设建筑、养殖蚂蚁等方式提升庄园等级,同时还可以与其他玩家进行交流和合作。

作文标题: 奥比岛历险记——来到摩尔庄园(中)

关 键 词: 初中初一 700字

字    数: 7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初中初一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是关于初中初一700字的作文,题目为:《奥比岛历险记——来到摩尔庄园(中)》,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上集说到,奥比和精灵一起来到了摩尔庄园,见到了么么公主,么么公主带奥比们去来到了服装店。接下来它们会怎么样呢?请接着往下看。“哇塞!

好漂亮哦!

”奥比们叫道。“么么公主,您来怎么不跟我说呢?让我好好准备准备嘛,我去给您倒杯茶。”西索说。“不用了,我来只是让我的朋友来看看,顺便给你介绍介绍。”么么公主说。“么么公主,这位是谁啊?”小耶说“这位是西索,服装店的老板。”“你好你好,我是小耶,我也是服装店的老板,多多关照,多多关照。”“你好,我是西索,如果你们能留下来,我们就一起做衣服吧!

”“好啊!

”“么么公主,我就留在这里做衣服了,你们慢慢参观吧,我就不去了。”“那,好吧,你就留在这做衣服吧,我们走啦!

( ^_^ )/~~拜拜。”它们又走去服装店。“这里是宠物店,托管拉姆和买拉姆食品的地方,这位是彩虹姐姐。”“么么公主,您好啊!

”“你好,认识一下,它们是奥比,你们做个好朋友吧!

”“好啊!

谢谢么么公主。““不谢。”“你好,我是凤娃,是精灵之家的老板,也就是宠物店的老板,在我们那里,宠物店叫做精灵之家。”“你好,我是彩虹姐姐我也是宠物店的老板,我们一起做拉姆食品吧!

”“好啊!

”“我就留在这里做拉姆食品了,你们慢慢参观吧,我就不去了。”“好吧!

”么么公主带奥比和精灵们参观了好几天,奥比和摩尔做上了好朋友,精灵和拉姆做上了好朋友。奥比和精灵跟摩尔、拉姆一起玩游戏,大胡子叔叔等人都一一帮助和自己同一个职业的摩尔。它们谁帮谁我就不一一说了。本集完,请多多投票,你们多多投票我才有信心写下一集啊!

名师点评:这一集小作者讲述了么么公主带奥比和精灵参观服装店和宠物店的经历。大家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奥比和摩尔成为了好朋友,精灵和拉姆也成为了好朋友,故事结局是美好的。文章主要以对话为主,对话描写比较生动,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作者如果能够介绍下大家参观的那些地方是什么样子就更好了,只有谈话,没有环境描写显得单调。(学乐中国特聘教师:王运连老师)2010-4-24 8:43:00

1 描写湖北民居的400字作文

恩施大水坪严家祠堂:位于咸丰县尖山大水坪。

祠堂建于清光绪元年,占地面积736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四合院。主体建筑分门厅、亭台、正殿3部分。

门厅3间,是族人笙乐聚会和就餐之所。正殿设严氏祖宗牌位座龛,上悬“敬宗收族”金字匾额,是祭祀之堂。

殿左侧立族规、戒律、创建祠序石碑2块,字迹工整,雕工精湛。两旁穿枋照面有“千里走单骑”、“三堂会审”浮雕。

亭台置于天井之中,高67米,楼两层,飞檐翘角,装饰典雅。屋脊是琉璃瓦镶嵌的彩色图案。

亭中2柱系青石狮雕,左为狮子滚绣球,右是大狮戏小狮。狮下石座刻有“孟中哭竹”、“武松打虎”、“单刀赴会”、“辕门斩子”等8个故事画面,线条自然流畅,刀法洗练精巧,形态逼真。

亭台前有长107米,宽163米的斜面空雕盘龙石,下端是鲤鱼跳龙门,上端是“三龙戏水”,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奔腾在云海波涛之中,形象生动。紧靠龙盘石有一高067米的半圆形小鱼池,由8块石碑组合而成,上刻“家训十六条”,四周装饰云纹,美观精致。

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里坪民居:位于鹤峰县五里坪老街中段,布局整齐,保存完好,街道全长150米,均系悬山式穿斗结构木房,共117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

为五里坪革命旧址所在地。旧址分别排列于街道两则,分别有联县 ,共青团湘鄂边特委机关、区苏维埃 、合作社、会场、关押提审犯人处、医院、驻军等。

其中联县 在五里坪老街中段南侧,共六大间,尚剩三大间,分上下两层,基本保持原貌。鱼木寨:在利川市谋道镇鱼木村。

是清代嘉庆年间为防御白莲教而修筑的古寨堡。传要攻破它如缘木求鱼,因此得名。

现存有寨楼一座,寨卡4处,寨墙2段,栈道3段,清至民国墓葬10余所及古民居建筑和石刻等,碑一般都在5米以上,最大的是建于清同治5年(1866年)成永高夫妇墓,共三门二进,占地100平方米,墓石周围刻有花鸟人物90余件,石工精细,技艺高超,气象万千,堪称艺术奇珍。“三阳关”卡门、“亮梯子”石栈道于绝壁之上,地势险要。

是研究土家族历史、建筑的实物见证。大水井古建筑群:位于利川市柏杨坝镇水井村,始建于明末清初。

由“李氏宗祠” 和“李氏庄园” 两大建筑组成,宗祠与庄园东西相距200米。宗饲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占地3800平方米。建有大殿3个、厢房4排、天井6个,共房屋69间。

三大殿均宽17米,进深105米,四厢房中分别设有讲礼堂、仓库、银库、财房、族长住房及客房等。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砌有围井石墙与柯堂围成一体。

水井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祠堂四周围墙高耸,左、右、后三方为依山势逐步升高的石墙堞垛,高6-7米,厚3米,总长为390米,全用麻条石砌成。

东西侧分别有“承恩门”和“望华门”供出入。庄园修建于1924年。

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有天井24个,房屋多2-3层的楼房,其中有大厅、套房、客厅、客房、**楼、帐房、仓房等。

李氏宗词及庄园建筑宏伟,修饰华丽。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飞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彩楼、门窗都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图案,天井内还有水池和各种精致的花坛,此外,还有各种浮雕和楹联等。

均保存完好。唐崖土司城:位于咸丰县唐崖司镇。

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庙、玄武庙等寺院。

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正面刻着"荆南雄镇",反面刻着"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

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棺、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重肃穆。狮子包古建筑群:位于巴东县信陵镇云沱小区。

占地37亩,复建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秋风亭在内的13处古建筑。其中秋风亭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寇准任巴东县令时修建的,后历经清康熙初年、嘉庆初年、嘉庆21年、同治5年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多次修复。

1991年再次经过维修。2004年迁此。

秋风亭为木质穿架结构,分上下两层,赤柱彩瓦,雕梁画栋,四角攒尖顶。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昌凤凰山古建筑群:位于秭归县城凤凰山为三峡库区最大的地面文物复建工程。包括青滩水府庙、江渎庙、紫光阁24处古民居、归州古城门、屈原故里牌坊、屈子桥等。

被称为中国地面文物复建博物馆。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湾老屋:位于宜昌夷陵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又名黎永志老屋。

始建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年)。占地面积916平方米,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

通面阔4624米,通进深198米,横长方形布局,纵深两进,横连十一屋,共有7个天井,主体部分呈对称布局,砖木混合结构。进大门依次为木隔墙、左右两门、前厅、天井、正堂、后屋。

明间及主要厅堂的梁架均为穿斗式木构架,制作精细,檩、枋、柱等用料讲究,做工。

2 关于写家乡名居的作文大全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那里没有客家围屋的崇山峻岭;没有傣家竹楼的花果飘香;没有土家吊脚楼的优雅别致;也没有皖南民居的傍水而居……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最能体现民居的地方当然是农村喽!来到奶奶家门前,斑驳的铁门记录了历史的变迁走进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堂屋,正中央是个一八仙桌,上面放着毛主席的雕像,还有许多供品和一个香炉和堂屋相连的两个房间,东边是主人的卧室,一般人不能进去;西边是放劳动工具和粮食的贮存仓 院子的东边是厨房虽然电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可是,农村依然保持着烧火做饭的习俗特别是用大锅蒸馒头,挨着锅的那一边的馒头又香又脆,好吃极了院子的西边是牲口棚,有鸡舍、鸭舍、猪圈,家中条件好的还有牛棚东南角是一口压水井,从井里压出来水不像我们用的自来水一样夏天凉冬天也凉,压水井中的水是冬暖夏凉,有时冬天压出来的水还冒着袅袅的轻烟呢!院子的西南角是一块菜地,春有:韭菜、生菜;夏有:黄瓜、丝瓜;秋有:茄子、辣椒;冬有:萝卜、白菜丰收季节,串成串的辣椒、板栗、玉米、蒜瓣挂在院子里玉米粒晾在地上,炸的米花放在缸里,孩子们在其间穿来穿去饿了,抓一把米花塞进嘴中,别提有多高兴了!啊!家乡的民居,你是那样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但又是那样的无私奉献,你在我小小的心灵中,是一朵最美丽的花。

3 描写各色民居特点的作文,400字,谢谢

漂亮美观的哈尼族蘑菇房,还见过那端庄稳固,古朴粗犷的藏族碉房。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陕北窑洞和羌族碉楼。

陕北窑洞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风把黄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带到了陕北,造就了这片金黄而辽阔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淳朴的人们,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陕北窑洞。

这种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被靠山。门朝开阔的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个院的窑洞一般只修3个至5个。最中间的为正窑,两边常放杂物或是小的房间,也可以贮存粮食。

走进窑洞的内部,内侧有灶台、锅等。洞头垒着土炕。土炕正中间的下有一个洞,用来生火,这样到了冬天也不会感觉到冷。这种窑洞夏天也很凉快,真是冬暖夏凉!

4 要一篇描写特色民居的作文600字左右,要题目

各具特色的民居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壁上方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竭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

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显的标志。

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

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女儿墙的脚线及其转角部位则是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此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5 一篇关于民居的作文

江南

踏上水乡乌镇的那一刻,我的心就油油地荡起波纹。远远望去,那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河道,那一座座黑瓦白墙的民居,那一畦畦翠绿葱茏的桑树,在视线里轻轻流转。久远的怀旧情绪,在轻烟细雨中悄悄蔓延。

就这样,我掉进梦一样的水乡,梦一样的江南。江南,这两个字,一听就令人浮想连翩。那些杏花春雨、小桥流水,那些才子佳人、吟诗唱和,那些画舫轻舟、夜夜笙歌……江南往事,总是那么悠长柔媚,总是那么风雅迷人。我在落日的余晖里,沉入江南水乡的梦里……

一条条的河道,或宽或窄,静静地流淌着,如江南女子柔软修长的腰肢。水绿莹莹的,风荷闲立,垂柳轻拂,画舫轻舟,倒影轻漾,渔舟唱晚,丝竹管弦之音从半开的窗户间流淌出来,仿佛从岁月深处传来的歌谣,咿呀地诉说着一些欢悦,一些哀伤。

沿着河道的古老民居,是清末的建筑。打开家门,走下几级石阶,便是水乡人一天的开始。清凌凌的河水,水乡女子在这里刷洗、挑水,奶孩子,说着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或一大早就跟着男人的船漂流在水上,在船上生火做饭、捕鱼做活,休养生息,船,是水上流动的家。多少恩爱缠绵,日常琐碎,家计营生,在水波荡漾中悄悄流逝。

古老的民居,静静地演绎着水乡的故事。古旧的木板墙、木门窗,凝重的黑瓦楞,像久经风雨的老者,静默无语,温和醇厚,屋檐下,晚风中轻轻摇曳的红纱宫灯,摇曳着多少繁华盛景,多少似水流年,多少悲欢离合。

你看,普通人家的窄门小户、简陋陈设,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在水声桨影中,完美和谐,浑然一体。水乡的温润、妩媚在岁月的磨损中依然隐约可见。

你看,那满头霜花的阿婆临窗而坐。纳鞋底,拉家常。偶尔漫不经心地瞟一眼纷至沓来的他乡之客。阿婆那淡然的神情仿佛在说,你们是读不懂这岁月的沧桑,水乡的韵味的。但不懂又何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水乡。或许,在这薄暮时分,阿婆也会忆起曾经风姿绰约的青春往事。但岁月老去,红颜老去,记忆却不曾老去。你看阿婆那深深的皱纹里,那眉梢间不经意流露的风情,依然有着江南女子的圆嫩灵秀 水是江南的灵魂,桥是江南的风骨。桥水相依,河河相连,桥桥相望。这些桥大小不一,形态各俱,却一样有着水乡的精巧别致。夕阳下的石拱桥,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偶尔有三三两两的船儿从桥下钻过,有三三两两的游人从桥上走过。我站在桥上,抚摸着光滑的石护栏。我发觉:这石头也沾染了水的灵性,它仿佛能洞察一切。这水上人家的悲欢离合,它有哪一桩不记得?那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又是怀着怎样的心境呢?只有这石桥、这流水,懂得天涯倦客的心事。

我站在水乡的石桥上,心里涌动着无以言传的情绪,我激动得眼泪流了出来。是什么让我激动得流泪呢?我不知道。只觉胸口沸腾着,眼眶热辣辣的。我想:或许,前世,我就是一个江南女子,今天来了,不过是故地重游,那些藏了许久许久的记忆,在踏上水乡的那一刻,猛地被唤醒了,热乎乎地被唤醒了。

我漫步小巷追寻你,梦里的江南。古老的民居,纯朴的风情,原始的手工作坊,一切呈现原生态的和谐宁静之美。

我步入宅院探访你,梦里的水乡。细纱轻纺、挑针刺绣,印染酿酒,江上捕鱼,水乡人家的生活充满着脉脉温情。 我知道,是你在遥远的岁月深处呼唤我。我来了,看到了旧时风物,看到了你。你已融化在这小桥流水、岸边垂柳、窄巷深宅里。我每到一处,都有你,含笑望着我。 江南水乡,我的梦里有你,你的梦里一定也有我。

6 我爱我家作文仿照课文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写湖北江陵的特点

我爱我家

六年级 | 写人 | 717字当黄昏的最后一抹晚霞被夜所覆盖,当暴风骤雨即将来临时,我们的心中都有共同一个心愿——回家。是的。在不远处,一只明亮的灯在召唤着你,那神奇的光,有着怎样的温馨。家,当你遇到困难时,它在指引着你;家,在你受伤时,它在安慰着你。“回家”,一句多么简单的话,当你处在绝望中,却是那般富有吸引力,好象一下子就能扶平你受伤的心灵。“天冷了,要注意身体呀。一遍遍说着不会改变的话,这就是我的妈妈。她的个眼神,一个动作,在我的眼中都是那般的伟大。她是家庭之灯的火苗,因为有了她家才有了温暖。“孩子,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这是爸爸鼓励我时常说的话。爸爸是家里的支柱,有了他才有了一家人的幸福。爸爸是家庭之灯的灯芯,因为他的存在才有了美满。“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投入了他们的怀抱。是的,家庭之灯终要放发的是无尽的光彩,而这光彩正是我的化身。因为有了我,家才更加生动。我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落叶被风吹起,妖媚的打着旋跳舞。花儿垂下了脑袋,诉说着季节的无情。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走在小路上的我们却是那样快乐。吃着同一根雪糕,讲述着一天发生的故事。一阵风吹过,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爸爸妈妈见了,连忙脱下自己的外套给我披上。我望着他们,眼里满是幸福的粉色。余阳感慨我们的美满,黑夜赞叹我们的温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怎么不令人感动。爱是上天赠给我们的礼物,爱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风停了,雨下了起来。我们三个拥抱在一起,打着一把伞,哼着让爱住我家,向着那个温馨的地方,跑去……后记;当我们看到鸟儿飞回自己的巢的时候,我们拥抱在了一起。那是对爱的涌动。我们的家到了,正如鸟儿飞回了自己的巢,都会感到亲切与满足。下雨了,请回到爱的港湾去吧,那才是你最该去的地方。

7 宜昌民居作文

我的家乡宜昌,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是世界闻名的水电之城。宜昌有著名的三峡大坝,美丽的夷陵广场,是个旅游的好地方。

夷陵广场每天都会开放音乐喷泉,播放的都是世界著名音乐家的乐曲,喷泉则随着音乐变换节奏翩翩起舞。如果你靠的近了,有时水雾会喷在你的身上,全身湿淋淋的。广场上有许多老人跳一些交谊舞,巴山舞,我觉得还是我们小朋友跳的好,呵呵!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坝,最高的坝,每当大坝泄洪的时候,就会喷出大水柱气势雄伟,十分壮观,让我一见便肃然起敬。每当节假日,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旅游。

我爱我的家乡,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我为我的家乡而感到骄傲,自豪!

8 写各色民居的作文400字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就不能不说到闻名遐迩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由于长江、嘉陵江横跨城区,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颇具西南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具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是最美丽的地方。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柔和的阳光照在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楼房上,加之点点灯火,远望看去:山坡上,有时明亮,有时眩目,有时隐约,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浓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组组闪烁的光芒连接两岸,浇活整座城市。

重庆的吊脚楼反映了重庆人坚韧顽强的意志。与四合院民居反映北京人的大气和安稳,与石库门建筑反映上海人的精细和开放,重庆的吊脚楼更能凸显出重庆人独特的精神魅力。由于重庆山多,土地紧张,我们祖先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加设披顶,增建梭屋,依山建造出一栋栋楼房。这些吊脚楼不是穿逗结构就是捆绑结构,十分简陋。远远望去,如果是独自一间,歪歪斜斜、晃晃荡荡,似乎风一吹就要倒下来。如果是一排排的,则你挤着我我靠着你,手握着手,肩并着肩,体现着一种团队精神。就是这样的吊脚楼,重庆人住了两三千年。遇上洪水,大水淹漫;遇上滑坡,泥土冲埋;遇上风雨,风吹雨打。年复一年,人们总是不断地与大自然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它,把吊脚楼修得更加牢固,更加坚强。简陋的吊脚楼是千百年来重庆人在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修建的栖身之处,最能体现重庆人的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重庆的吊脚楼是巴渝的文化遗产。如今,大片的吊脚楼已不复存在,吊脚楼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城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石板坡旧房改造,洪崖洞城市阳台等等,无不体现出重庆吊脚楼的魅力和文化。木条变成了条石,竹墙变成了砖壁,飞檐斗壁雕龙画凤,犹如镶嵌在现代化都市脖子上的一串项链,放射出一道道闪亮光芒。这些建筑,或依附悬崖,或临坎吊脚,有“凌空飞绝壁”之感,犹如一座人文艺术博物馆,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城重庆独特的民居风貌,充分展现了重庆人的智慧,使巴渝特有的古老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续与传承。

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现代的楼房居住环境更加科技、舒适、优美,简陋的吊脚楼不可能再成为重庆人居住的房子,只能将其当作一种生态符号,供人们观赏回顾。吊脚楼成为了重庆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8386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2
下一篇2023-10-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