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知识:舞蹈者形体训练 手 肩 腰 脚

舞蹈知识:舞蹈者形体训练 手 肩 腰 脚,第1张

形体训练具有打基础的性质,目的是为了提高形体素质,改善自然的形体条件,培养和训练节奏感、律动感以及动作的协调性,调节肌肉的用力与放松,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传递出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舞蹈的形体训练主要是通过舞姿和技巧,通过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彼此配合来体现人的情感和本质的形象。它讲求形体的规范性,具体表现为身体各部位(头、肩、手臂、腿部、腰部、躯干)之间的动作以及呼吸等的协调性、灵活性等。

呼吸:呼吸是舞蹈的生命。想象和情感主宰呼吸和动作,它左右着舞蹈的节律、速度及力度,使舞蹈造型随着情感起伏而变化。丰富、微妙、细腻的情感通过呼吸的调节传递出各种不同的气质,如喜悦、欢快、狂喜,从容、安详、沉思,忧郁、悲伤、愤怒等等。舞者在表现一种幸福与自豪时,需要借助深深的呼吸和内在的自我控制使其外貌潇洒、姿态柔美动人。而当表现某种愤怒的情感时,带着无比仇恨和反抗的情绪,将身心沉浸于一种无限激越的状态,在急促的呼吸中使整个身体仿佛都在颤抖,呼吸控制着强有力的跳跃…

头部动作:更多涉及演员的面部表情,也是情感表达最重要和直接的窗口。舞蹈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无一不通过面部表露出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通过面部特别是眼睛的表情而得到集中表达。激情是发自内心的闪电,从闪烁的目光中,它的光辉强烈地照亮面部的一切线条,让舞台人物刹那间变得神采奕奕,把所有的情感和激情都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

肩部动作:舞蹈中的大量舞姿、舞步、技巧都离不开肩的积极配合。常见的以肩部为主的动作包括柔肩、拱肩、碎抖肩等。在某些民族的风格性舞蹈中,肩部动作的运用更显突出。比如我们熟悉的蒙古族舞蹈,其肩部动作的形态、动律、风格等,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活跃情绪和激动情感的手段,不仅体现了蒙古族舞蹈的独有特征,而且传达出这个马背民族的豪迈与高傲。

手臂动作:舞蹈中的手臂动作可以说最为丰富多姿,这与手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承担着大量劳动(广义的)有关。它是以日常生活中的手臂活动为基础,提炼、升华而来的,但又不同于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和劳动状态中的手臂动作,而具有舞蹈艺术上的严格要求和自身的运动规律。它在各种各样的节奏中,用丰富多彩的动作及变化,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情态。手最富有细腻感,东方舞蹈中手的动作尤其重要。

腿部动作:舞蹈艺术中的一切优美舞姿、舞步、全身性的造型以及跳跃、旋转等,都离不开下肢的参与配合。它往往构成舞蹈动作语汇的主干,也是大量肢体动作的基础,只有准确、优美、轻盈而富有弹性的腿部动作,才能使整个肢体动作呈现出和谐之美。芭蕾的基础训练主要是培养正确的腿部动作和控制能力,纠正肩、胸、下肢的不良体态,改善人体各部位的协调性,使身体端正、挺拔,富有美感。

腰部动作:腰是上身与下身的连接点,是整个身体的"轴心"。在舞蹈中各种富有艺术魅力的线条、造型及曲线

 一、肩部动作的表现形态及文化特征

 蒙古族人民生活在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使得他们拥有了豁达爽朗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为肩部动作风格特点的形成做了铺垫。特色的马背民族源于蒙古族人民对马的独特情怀,从而使得他们在骑马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带动肩部上下运动,所以,在蒙古族舞蹈中常以丰富的肩部动作和马步等其他动作来表现。

 硬肩,其具体做法:双脚站小八字位,双手成空心状,拇指叉腰压腕。双肩放松,左肩向前,右肩同时向后,动作速度快,有顿感,连续前后交替。根据速度、节奏等的变化,可分单耸肩和双耸肩,上身也可以随肩而动;柔肩,是在硬肩的基础上,肩膀经下弧线上提,双肩前后交替。动作过程中,速度稍慢,柔韧,连贯;双肩,在硬肩的基础上,肩膀快速收回,前后交替,动作短促有力;耸肩,肩膀上下提起、放下,动作过程中可以单肩提起,还可以双肩同时进行。耸肩需要直上直下,提起时发力,而后放松回原位。耸肩也称为笑肩,就像是在人们大笑的时候,两个肩膀不由自主的上下颤动一样。在舞蹈《草原姑娘》中,那连绵起伏的单耸肩不仅表达出她们美丽善良的心境,还表现了她们勇敢坚强、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绕肩,就是肩膀从前向后划立圆,也分单、双两种。在动作中,身体可以随之前合后仰,给人以内在含蓄之美。这个动作常用来表达女子的温柔和男女倾述情怀之意;抖肩,也叫做碎抖肩,是按照硬肩的运动轨迹,肩胛快速的抖动而成。这个动作要求肩部自然放松,用后背的力量使肩连续不断的快抖。如舞蹈《盅碗舞》中的碎抖肩,是这个舞蹈令人叫好的艺术手段之一。

 蒙古族舞蹈的形象特征包含了民族性格的豪放与自信,展示着动态形象的古拙与质朴。舞蹈源于生活,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之乡的蒙古族人民,把民族情感、民族性格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汇到了马的舞蹈形象上,表现在变化多样的肩部动作中。蒙古族舞蹈中肩部动作的表现形态体现了牧民们的审美情趣和潇洒豪迈的性格。牧民的生活方式虽然逐渐的在改变,审美情趣也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它的根依然是深邃的草原文化。

 二、肩部动作的发展

 一部作品的内容不再追求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具体的情节,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去追求一种氛围,一种意境,将自己的体验和想象融入到故事的框架中,尽享艺术之美。如女独舞《翔》,演员把内心的情、意、美全部注入到了柔美的双臂和灵巧的双手中,使我随着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旋律,融入到了美好的意境当中。

 在舞蹈形式上,不再追求对称、协调统一的古老观念,而是追求多层次,多方位,多元素,不对称,不协调,即过去不曾有的形式美。如女群舞《顶碗舞》和《蒙古人》等都是如此。

 在舞蹈动作上,改变了过去一招一式的严格规范,注重动作的夸张性,加大反差的力度,要求对比强烈,追求对立统一。过去蒙古族舞蹈主要以马步动作,肩部动作和手臂动作为主,而今在吸收借鉴现代舞的基础上,注意开拓人体的中间和下肢部位的动作,充分挖掘和利用舞台的空间。舞蹈语汇不再是简单的动作的堆积,而是经过精心地提炼和创新。打破了人们认为固有的模式,在传统动作上,巧妙地结合现代舞蹈动作,给人以新鲜感,时代感。

 在舞蹈和舞台布景上不再是认真地模仿生活中的东西,而是抓住最具民族本质的东西尽情发挥。激光技术和影视技巧更巧妙地运用到演出舞台,把真实的表演同梦幻般的舞美效果融为一体。

 在舞蹈创作中,人们也很注重服饰的创作,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综合到舞台效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舞蹈艺术的优势和舞台效果,给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更加欣赏舞蹈的艺术魅力。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共同为舞蹈表现服务。

 三、肩部动作在蒙古族舞蹈中的重要性

 肩部动作具有蒙古族的独特风格,种类繁多,变化多样,与腕、手臂、马步等动作相结合,共同组成了柔韧、彪悍、刚强的蒙古族舞蹈。这个马背民族大多数的动作都是以上半身为主,而且动肩的时候比较多,在反映他们生活的舞蹈中上半身特别是肩部动作最为突出。这些舞蹈动作都是他们长期的生活实践,成为一种民族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从而产生了蒙古族独有的舞蹈动作之美。

 舞蹈过程中肩部动作随身体的运动与手臂、手腕相互配合衍生出了包括柔臂、硬腕和弹拨手等在内的多种上肢动作。从运动生理学来看,肩部位于人体上肢,它连接着颈部、手臂和上肢身体在人体上肢的运动过程中肩部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蒙古族舞蹈中肩部动作同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肩部动作在蒙古族舞蹈中的运用颇为广泛,对蒙古族舞蹈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种类繁多的肩部动作不仅是蒙古族舞蹈中的基础、单一动作,它更多地与其他上肢动作相联系,扩展了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与之共同表现蒙古族舞蹈的艺术风格特点,表达人民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使得舞蹈的表演更加精彩,情感的体现更加强烈。

 四、呼吸在肩部动作中的重要作用

 蒙古族舞蹈中的呼吸体现着蒙古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它和蒙古族舞蹈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交相呼应。在我们学习的时候,是从地面体态动律的慢吸慢呼入手的,这样比较容易体会呼吸。运用长吸慢呼的方法,在过程中保持气息的平稳均匀,表现出人们置身于辽阔草原的豁达心态和英雄气概。

 蒙古族舞蹈中丰富的肩部动作同样蕴含着多样的呼吸——棱角分明的硬肩,在双肩前后交错的一刹那,气息随之快吸快呼,双肩快而有力地交错进行,在行进中与平步配合时,步伐的呼吸与上身动作相呼应。笑肩,气息的运用和硬肩相同,只不过是上下方向的快吸快呼,用来表现草原民族的爽朗乐观的心态。碎抖肩,体现了快吸慢呼的呼吸特点,通过短促的吸气,腰部发力,气息下沉,带动肩部快速的抖动,形成蒙古族特有的舞蹈特色。柔肩,也依同此理,它常常和柔臂动作相结合,优美舒展的动作尽显草原民族柔情的一面。单耸肩、双耸肩,和笑肩动作的方法相似,只是动作重拍不同,笑肩强调重拍向下,耸肩强调重拍向上。在呼吸上,耸肩要求慢吸快呼。

 总之,肩部动作既是蒙古族舞蹈的基础,又是蒙古族舞蹈达到一定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学习蒙古族舞蹈艺术,必须要重视蒙古族舞蹈动作中的精华——肩部动作的练习。

练舞蹈基本功之前应做的热身运动:

1、身体:舒展挺立,三点一线,腿略宽于肩部。

2、头部:前后左右律动,以颈部为基点画圆律动,上下律动,颈部韧带练习。

3、肩部:上提下拉,单肩前后,双肩前后律动。

4、手臂:夹肩力度训练。

6、韧带:包括手臂,腿部韧带拉伸。

7、胸:前后左右圆周训练,肩带胸部圆周训练。

8、腰:前后左右压腰部韧带,圆周练习。

另外常规性热身,进行5-1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常规性热身可以帮助舞者提高心率,增加肌体的血流量和含氧量,帮助身体全方位活动。舞者可以通过慢跑、跳跃、拉伸完成热身,并在表演开始之前重复热身动作。

扩展资料:

练舞蹈基本功受伤的护理措施:

一、肌肉痉挛

1、治疗:治疗肌肉痉挛通常需要拉伸患处。轻轻按摩肌肉也有助于放松肌肉。用加热垫加热也可能有所帮助。在严重的肌肉痉挛中,医生可能会推荐肌肉松弛药物。

2、预防:为了防止肌肉痉挛,一定要在跳舞前后伸展。在跳舞前拉伸,以及适当的热身和冷却,可以防止由身体活动引起的肌肉痉挛。舞蹈之前,期间和之后的良好保湿也很重要。

二、踝关节扭伤

1、治疗:扭伤后,立即停止运动,并用拇指压迫止血,检查韧带是否完全断裂。12 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加压包扎,防止毛细血管扩张继续出血,抬高患肢。24 小时后,根据伤情可选用伤药外敷、理疗、针灸、按摩、药物痛点注射及支持带固定等。

及早进行踝关节功能练习,如踝关节抗阻力活动、沙地上慢跑等,以加速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如果韧带完全断裂,应急救固定并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2、预防:每次运动前都要活动脚踝,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脚踝至少1分钟以上。晚上睡前可以炮一个温水脚。

三、韧带拉伤

1、治疗:韧带受伤相对于肌肉拉伤比较严重,除了做一些必要的紧急处理之外,只能够选择静养。这里要提的是如何恢复韧带功能。

2、预防:在训练时,可以选择把腿搭在一个比较高的横杆上,感觉不到疼痛的角度就好,这样能够对恢复韧带软度提供帮助,同时,平时也可以适当的给韧带部位做一些按摩,也可以选择热敷,搭配红花油按摩伤处恢复的更快,而且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东西,对加快恢复有帮助。

人民网-夏天跳舞怎么做好自我保护

-热身运动

文献来源 | 知网

蒙古族舞蹈作为我国民族舞的构成之一,蒙古族舞蹈的肩部动作,对提升蒙古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有着重要的价值。风格特征明显的蒙古族舞蹈动作所表现出的强健、豪爽、端庄与典雅,给蒙古族舞蹈增添了无尽的风采。

  Ξ 吾来舞往大师班蒙古舞训练展示 Ξ

肩部动作的重要性

Tips1:有效传达蒙古族舞蹈的审美特点

蒙古族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肩部动作是舞蹈风格的表现手段之一多样化的肩部动作在舞蹈的过程中变化多端。同时 肩部动作与手腕、手臂、步伐等动作的有机结合,共同体现出了蒙古族舞蹈的能悍与劲柔的艺术特点 。蒙古族人民在劳作的过程中,由于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大部分的动作以上半身为主,这就使得肩部的动作较多。反映在蒙古族舞蹈表演中,肩部动作的使用频率与艺术效果也非常的突出,蒙古族舞蹈作为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作过程中形成的艺术实践形式,在反映蒙古族生活习惯的同时,传达出了蒙古族的审美价值, 肩部动作也成为蒙古族舞蹈的一个重要标志。

Tips2:巧妙的传达蒙古族舞蹈的主题

在蒙古族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者的肩部动作随着身体一起运动,并且与手臂、手腕共同的配合,衍生出了柔臂、硬腕和弹拨手等多种蒙古族舞蹈特有的上肢动作 。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肩部作为人体上肢部分,与人体的颈部、胳膊等身体部位相连,在蒙古族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肩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动作连接与情感表现的功能,在蒙古族蹈表演的过程中,肩部动作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对蒙古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力的凸显有着重要的作用多样化的肩部动作既是舞蹈的基础动作,也是蒙古舞综合动作的基础与扩展,在表现蒙古族舞蹈的艺术风格与主题思想上,起着直接的作用。

Tips3:肩部动作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豪放与自信

精彩的蒙古族舞蹈是蒙古人民豪爽与自信性情的展示,也是质朴人生追求的一种体现 。蒙古族舞蹈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个在马背上成长与收获的民族,通过斧蹈包容着深厚的民族情感,豪放的民族性格、恢弘的民族气概。而肩部动作的应用更是在热烈的舞蹈表达中,传达着蒙古族人民的潇洒豪迈与积极向上的性格。因此,千百年来蒙古族舞蹈的肩部动作亦成为标志性的动作之一。

  Ξ 吾来舞往大师班蒙古舞训练展示 Ξ

蒙古族肩部动作的艺术表现与文化特征

任何舞种的一部作品往往无法对一个完整的故事进行描述所以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体现舞蹈的主题,往往是放大某个情节、体现某种情感,追求一种艺术的氛围,并将作品的情感想象与体验融入到整个作品中,从而最大程度上体现舞蹈的主题。 在蒙古族舞蹈形式上,而不是单纯的再去追求协调与对称,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形式与动作,来塑造舞蹈的艺术美。

蒙古族舞蹈经过了多年的历史发展与完善,蒙古族舞蹈语汇从简单的动作结构堆积,发展到多元化的、精致动作的巧妙构思,让蒙古族舞蹈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更为巧妙的与现代舞蹈动作结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与时代感。在蒙古族舞蹈的布景过程中,在抓住蒙古族民族舞蹈最本质的奔放与豪爽这一特征的基础上, 融合现代化的光影技术与舞台技术,将蒙古族舞蹈的每一个肩部动作巧妙的进行了艺术处理与表达,给观众古族舞蹈服饰的充分利用,让蒙古族舞蹈的肩部动作最大程度上明显的促进作用。

  Ξ 吾来舞往大师班蒙古舞训练展示 Ξ

蒙古族舞蹈肩部动作的练习方法

硬肩是常见的蒙古舞肩部动作之一, 在硬肩表演的时候舞蹈者的双脚成小八宇位站立,双手保持空心状,拇指叉腰压腕站立,双肩保持放松姿势,左肩部向前运动,同时右肩部向后运动,动作的速度一定要快,并作出顿感,通过前后的不间断交替来展示硬肩的魅力。

柔肩这一肩部动作,是以硬启动作为基础,舞者的肩膀呈下弧线上提,双肩做前后交联动。在这个动作过肩,指的在硬肩的基础上,舞蹈者的肩膀通过快速的收回做前后的交替,双肩动作要求短促有力。

耸肩,指的是肩膀通过上下提放来完成的动作,在这一动作过程当中,舞者可以将单肩提起,也可以同时进行双肩提起,在耸肩的时候要求肩膀直上直下,提起的时候要求快速的发力,而放下的时候要放松。

蒙古族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多样化的肩部动作需要不同类型的呼吸节奏来配合完成,例如: 棱角分明的硬肩动作,舞蹈表演者在双肩前后交叉的一刻,其呼吸的节奏快速的提升,双肩通过快速、有力的交错,并与平步等步配合,使得表演者的动作淋滴尽致的展现给观众

笑肩表达的过程中,表演者的气息控制与硬肩一样,不过上下方向的快吸气与快速呼气,笑肩非常好的表现出了蒙古草原民族人们的豪爽与乐观的心态。而能够体现舞者快吸慢呼节奏的碎抖肩动作,借助短促的吸气与部动作的快速发力,气息做下沉控制,带动了舞蹈者肩部的快节奏的抖动,从而望造蒙古舞的特色动作。柔扇作为蒙古舞肩部动作之一,一般与柔臂动作结合在起,优美舒展的柔肩动作,非常好的表达出蒙古族柔情的一面。

  Ξ 吾来舞往大师班蒙古舞训练展示 Ξ

你学会了么?

加入吾来舞往

成为全能舞蹈人

一直保持侧平举式的手位来控制肩膀。在基本步中专心练习肩部和胯部的对抗,久而久之肩膀就不会晃了,再加上手部的动作。

肩膀一直跟着晃的话,其他的动作势必是用不太正确的发力方式产生的。只有找到了肩膀和胯部的对抗力量,才算是找到了正确的发力方式的一部分,才能为后续伦巴舞的学习打下基础。

拉丁舞有三个要素:灵魂、平衡和性感。

1、灵魂:当舞步移动时,不是单纯脚步的移动,而是以身体的动作来带领脚的移动;

2、平衡:在连续旋转动作时,重心在张开的双足之间,不可太前或太后,脚步的移动不宜过大或过小,应不断地练习找出适当的步位。

3、性感:学会用音乐,脸部表情,眼神以及身体动作来表达拉丁伦巴舞蹈的激情与性感。

扩展资料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我们东方人在跳拉丁舞伦巴时常常带有含蓄、羞怯,不敢用身体去表达,甚至于不敢用眼睛去交流。所以,我们要多了解些西方文化对跳出“有味道的拉丁”是很有帮助。跳双人拉丁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姿势。我们上身要有摩登舞的挺拔;中段要有拉丁舞的挤压和拉长;腿部要有芭蕾舞的脚法和腿法。在双人搭配中,无论是前进或后退,都应保持男女双方手臂的适度弯曲。以双方的手为中心形成一个弧线,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从手到手肘的距离不变。­

二、跟随。通常是女士的动作,女士的动作不可自行移动,应在男士的引导下移动,这样才能使动作协调平衡。

三、跳伦巴舞步伐不要过大。要用胸腔控制呼吸,运用呼吸的升降来促使身体中段向地面传输力量,并且靠地面的回力,来控制整个身体的移动。

 每一个舞者都希望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灵活。所有的舞者都希望能尽一切所能避免受伤。而拉伸对于解决这两种问题再适合不过。正确的拉伸可以帮助舞者身体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可避免受伤情况的出现,相反,错误的拉伸不仅起不到帮助作用,还有可能给舞者的身体带来致命的伤害。下面是形体舞蹈拉伸动作的基本知识,欢迎阅读:

拉伸的好处

 1

 提高运动水平

 拉伸常常被教练、体能教练或康复治疗师视为训练和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运动前拉伸可以减少肌肉粘度,减少运动时的内部的能量消耗。同时,弹性增加有可以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和肌肉收缩力量。

 运动拉伸可以增加肌肉和关节活动范围,令运动员可以完成更加合理的技术动作和减少不必要的能力损耗,例如游泳运动员可以通过加大肩带活动范围来增加划水的幅度和对水效率。另一方面,运动员出现肌群不平衡而引起的身体型态不良,如短跑运动员的屈髋肌会太紧,而往往使髋关节后伸范围受限,并阻碍伸髋肌群力量的发展。通过有针对性的拉伸能把屈髋肌放松拉长,并配合前后肌群的力量训练,从而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肌力平衡,最终改善跑姿和动作的效率。

 但是,有研究报告发现,运动前的长时间静态拉伸会令某些运动的肌肉力量、爆发力、起跳高度,力量和速度下降,直接影响运动水平的发挥。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运动前动态拉伸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在运动间和运动后适当拉伸,能使肌肉更有弹性,对肌肉力量和动作速度都有帮助。拉伸的方法和使用应该有针对性和较高的技术要求,应由经过拉伸培训的专业人员,如教练、医生、体能教练或康复治疗师来设计和执行,才能达到最佳想过。

2

 加速恢复

 运动拉伸作为训练后的恢复手段已经有20年以上,研究指出拉伸能有效令肌肉放松,减少肌肉僵硬,令血液微循环增加,养分得以到达需要修补的组织已经加快代谢废物的排除。

 拉伸能够有效减少肌肉酸痛,包括运动后短期肌肉酸痛和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见下)。研究显示,运动后静态拉伸能减少肌肉的紧张反应,从肌电图(EMG)中可以看出,拉伸能有效减少肌肉紧张的肌电讯号,直接令肌肉痛楚减少。另一方面,拉伸能够加快微循环从而减少肌纤维间的肿胀亦是令肌肉痛楚减少的原因之一。最后,拉伸能减少局部痛楚的神经讯号产生和传递,是最直接令肌肉痛楚减少的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缺少足够的运动,不少白领长期伏案工作容易导致颈椎和上背部肌肉疲劳紧张,引起头部供血不足,导致头昏脑胀,工作效率下降,精神压力增加。工作间隙的拉伸能令肌肉放松,舒缓肌肉紧张及改善精神压力。

 3

 预防伤病

 传统理论认为,僵硬的肌肉是导致运动中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研究也指出欠缺柔韧性是许多运动创伤的诱发因子。拉伸能减少肌肉拉伸的频率、严重程度和恢复时间。拉伸能令肌肉弹性更好,能吸收更多能量以及增加肌肉的收缩能力。

 另一方面,肌肉疲劳也是运动创伤的诱因。利用运动训练后的拉伸,能加快肌肉的恢复,减少次日肌肉在疲劳状态下训练和工作的情况,以达到防止受伤目的。然而,目前拉伸在防伤的机制和原理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尽管如此,大多数人仍然推荐拉伸作为一个完整的运动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拉伸守则

 1、 错误的拉伸会造成麻烦。

 2、 无痛拉伸。

 3、 热身后(如慢跑)拉伸。

 4、 拉伸时均匀用力并注意调整呼吸(在肌肉被逐渐拉长的过程中呼气,保持放松)。

 5、 拉伸到肌肉感觉紧张时停止,注意循序渐进增加强度。

 6、 注意拉伸对称肌肉,保证对称肌肉的放松有利于保持关节功能位。

 7、 拉伸时注意保持正常体位,有利于保证目标肌肉获得良好拉伸,并且不影响到其他肌肉。

 8、 避免在静态拉伸后立即参加爆发力训练。

 9、 在柔软固定的表面拉伸(人工草坪、瑜伽垫等)。

 10、 以坐姿仰卧或俯卧姿势为主,有利于身体放松,提高拉伸效率。

  四种常见错误拉伸方法

 1

 强制/被迫拉伸

 日常拉伸中经常会出现强制/被迫拉伸的情况,比如,在劈叉中突然想感到更好的伸展,这时有些舞者就会尝试进行超级劈叉,抑或是让朋友帮助你完成一个完美的劈叉动作。这些都属于被迫的舒展,往往会对你造成伤害。切勿强行舒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拉伸。切忌求成心切。

2

静态拉伸

 静态拉伸是指缓慢拉伸筋肉到不能拉伸为止,然后保持10-30秒。静态拉伸是最常见的错误热身方式。虽然静态拉伸可以增强肌肉的灵活性,但是千万不要拉伸冷肌肉。冷肌肉容易拉伸撕裂。冷肌肉拉伸肌肉可能会伤害到韧带和肌腱。冷肌肉拉伸也可能造成肌无力,导致肌肉不能正常收缩。跳舞过程中肌肉不能正常收缩很容易给舞者带来伤害。静态拉伸适合作为运动后的放松,或者作为热身后的一项主要运动。这时肌肉是温暖柔和的,不易受伤。尝试慢跑,加速血液运动,提高心脏速率,然后再简单散散步,做一些下蹲动作。让肌肉热起来,让它们能够逐渐的放松。

3

 不平衡的拉伸

 为了实现最大的灵活性,需要伸展所有的肌肉。过度拉伸某一块肌肉可能会造成肌肉拉伤,甚至撕裂。同样伸展身体的每一块肌肉,均衡比例,才能使身体更灵活。

  4

 屏住呼吸

 伸展时常常会高度集中而忘记呼吸。拉伸过程中的呼吸可以更好的发挥拉伸带来的效果。呼吸有助于放松你的身体,增加整个身体的血液流通,消除身体中乳酸。注意你的呼吸也会帮助你专注于你正在伸展特定的肌肉。屏住呼吸,肌肉无法得到最大拉伸。正常呼吸,用鼻子慢慢吸气。憋住一口气,坚持一会儿,然后通过你的鼻子或嘴慢慢呼出。通过呼吸次数来进行拉伸。

  拉伸注意事项

 以下特定情况不建议进行拉伸练习:

 1、骨折或扭伤而引起的关节不稳定(或是关节损伤)

 2、 拉伸的部位有伤口,并伴有感染或发炎(软组织炎症,如毛囊炎等)

 3、拉伸的部位有急性损伤(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

 4、拉伸部位有疼痛

正确舞蹈拉伸步骤

 一、热身。先活动头、手、腰、腿的各处关节,再慢跑15分钟。(这个我同意,因为以前学校就是这么来的,慢跑后拉韧带韧带更容易松)

 二、就是拉韧带了。又分几步进行。

 先是脚踝,坐下,将左脚放在右腿膝盖上,双手握住左脚踝活动两个八拍。然后,保持姿势,一手按住膝盖向下压,来回两个八拍。然后保持姿势将左腿放下,然后压右腿,要努力将肚皮贴上腿。四个八拍。换脚,同样。

 再是双腿。双腿平伸,身体向下压,要求同上。

 三是竖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贴地面,要求后脚面贴地,上半身直立。(双腿)

 四是横叉。脚跟着地,双脚勾起,其余要求同上。

 五是压胯。(姿势很难看,看过青蛙没有,虽不是亦不远矣。不过效果很好。)膝盖着地努力分开,注意不能趴在地上,双手支撑,将腰胯向后下方压,最高境界是贴地。

 六是脚背。跪坐在地上,脚背贴地,向后躺,最高境界后背着地。注意别把膝盖翘起。

  关于拉伸几个常见问题

 1

 问:到底是运动前拉伸还是运动后拉伸

 答:运动前后都需要拉伸,经常会有人问“我应该在运动前还是运动后拉伸”这样的问题,这无需选择,因为两次拉伸都是必要的,只在运动后进行拉伸活动,并且把其作为下一次运动前的拉伸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运动后拉伸与运动前拉伸的目的不同,而且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运动前拉伸的目的`是预防损伤,拉伸时通过拉长肌肉与肌腱来增加运动范围,这保证了我们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运动,并避免运动损伤发生。

 然而运动后的拉伸则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其首要目的是促进肌肉及肌腱的修复,通过拉伸运动使肌肉与肌腱得到舒展,有利于防止肌肉僵硬,还能缓解因大强度运动而造成的DOMS(延迟性肌肉酸痛)。

 训练后的拉伸活动还应作为整理活动的一部分。整理活动的安排可因运动的强度与时间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包括5~10分钟的小强度运动和5~10分钟静态拉伸活动。

 一次包含小强度运动和拉伸运动的有效的整理活动,将有助于排除肌肉中的代谢废物,防止血液淤积并促进氧和营养物质运输至肌肉。所以这些皆可帮助身体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进而加快恢复进程。

2

 问:拉伸到什么程度,拉到疼吗

 答:拉伸活动并不意味着要产生疼痛,而是应感到身体舒服,柔韧且有益。虽然很多人认为若想得到拉伸的最大收益就要疼痛,这恰恰是拉伸时我们经常犯的错误之一,其原因如下:

 当肌肉拉伸至疼痛时,身体会通过牵张反射来抵抗拉伸,其作为一种为防止肌肉、肌腱和关节受到严重损伤而发生的安全防御反应。牵张反射通过引起肌肉收缩来保护并防止肌肉和肌腱被过度拉伸。

 所以如果要避免牵张反射的发生就要避免产生疼痛。绝对不要使拉伸程度超越舒适的范围,只拉伸到至肌肉感到紧张就好。如此不仅可避免损伤,还可以从拉伸活动中获得最佳收益。

3

 问:拉伸需要注意呼吸问题吗怎么调整呼吸

 答:许多人进行拉伸时会下意识的屏住呼吸,这会引起肌肉紧张而使其很难伸展,为了避免此现象的出现,切记在拉伸活动过程中保持呼吸平稳,且要增加呼吸的深度,以促进肌肉放松,加快血液流动,并加快氧和营养物质运输至肌肉。

 4

 问:每个拉伸动作要静力保持多久多久做一次拉伸整个拉伸活动要进行多久

 答: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讨论拉伸时经常涉及到的问题。虽然对这些问题有很多不同的回答,鉴于从研读相关文献和本人的经验中所获得的专业思想,我相信下文所提及的建议是目前最正确且有益的。

 最具争议的问题是:“我每次拉伸应当保持多久”一些文章会告诉我们仅仅10秒钟就够了,这是现有报道中最短的时间。然而10秒钟仅可让肌肉放松并开始拉长。为了真正改善柔韧性,每个拉伸动作应当保持20~30秒。

 进行拉伸活动的时间应由参与特定运动的水平而定。即对于那些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人来讲,拉伸活动时间应不少于20秒钟,但是如果要参加高水平运动项目的比赛,则每个拉伸动作至少需要保持30秒,并且由此逐步延长至60秒或者更长时间。

 “我应当多久进行一次拉伸练习呢”参加运动水平相适应的拉伸活动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每块肌肉应该进行的拉伸次数。例如初学者的每个肌群可拉伸2~3次,若运动水平较高,每个肌群可拉伸3~5次。

 对于“我应该拉伸多久”上述原则仍然适用。如对于初学者可拉伸5~10分钟,但是对于专业运动员,全天所有的拉伸时间合计应该接近2个小时,如果是运动水平介于初学者和专业运动员之间,则应按照运动状况调整拉伸活动的时间。

 进行拉伸活动一定要有耐心,没有人能够让身体在几周之内就变得很健康,所以不要期望通过拉伸活动产生奇迹。从长远来看,一些肌群至少需要3个月且有一定强度的拉伸活动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要坚持,这是值得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652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