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腿每天都练

胸背腿每天都练,第1张

虽然有黄金比例这种数字去判断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比例排列才是最优的,但其实我们对于绝大部分普通训练者而言,实现身体各个部位在力量上的平衡,反而会是更实际的目标,因为外在的黄金比例实在太看天赋。

对于一般的训练者,在刚开始训练的前几年,可能使用的都是比较模板的计划,有着相似的编排逻辑,哪几个大肌群在前,哪几个动作要着重去做等等,而这样最后的结果就会导致一部分的训练者力量发展是均衡的,而更大一部分的训练者并不均衡,而力量上不均衡才大概率会导致形体上的不均衡。

在开始训练前的基础跟每个人的天赋,不管是先天结构还是肌纤维的分布都可能会不同,因此针对每一个训练者,我想几乎100%会存在某一部分的短板,而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具体差多少,就是我们今天希望帮助大家找到的。

下面我们采用的思路是通过比较不同动作之间使用重量的比值来得到这一个结果,

今天出现的这些数字是由加拿大力量训练专家Charles Poliquin根据个人经验加所做书籍《结构平衡》中的资料以及俄罗斯奥运会举重文献资料跟举重原始世界纪录的分析中得出的。

当然必须要明确的是这些比值一定是不完美的。

因为不同的人一定会在不同的动作上各有优势,尤其是在身体杠杆跟做功距离上,一个先天手长的训练者可能不用很努力训练一年就能硬拉200kg,但是卧推超过120kg可能是他要持续拼命努力几年才能超过的数字,同时对于动作的熟练程度,还有自身活动度的差异也会显著的影响到具体动作的力量表现,不适用的情况一定会很多,但是尽管如此,今天所讲的比值依旧会是非常好的让绝大部分普通训练者可以拿来判断自身力量均衡程度跟找到弱点的参考。

下面我就先列出关于下肢力量平衡的比值来进行解说:

下肢力量平衡:

参考动作:深蹲(要求蹲至髋关节低于膝盖表面)

前蹲: 85%深蹲

高翻硬拉: 100%深蹲

抓举式硬拉: 90%深蹲

力量举式硬拉(应该是指传统而非相扑): 120%深蹲

解释:基本上这一套体系会 选择一些核心的动作作为参考标准,然后根据核心动作的训练重量给出相应的比值,从而得到其他动作的理想数字,整个研究基于的数据都是以力量举跟举重为主的,而作为两项最主要基本的力量训练运动,我相信可以很好的给普通的力量训练爱好者带来指导作用。

Clean Deadlift高翻硬拉(或者应该叫举重式硬拉?)指的是模仿高翻起始位置的硬拉动作,臀部下蹲的程度会比普通硬拉更低,而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高翻以及挺举这样的动作做准备,相对的股四的使用比例会更高。

而传统的希望能够拉起更重重量的力量举式硬拉则会有更高的臀部位置,也会更加依赖臀部铰链跟下背部来完成动作。抓举式硬拉跟高翻硬拉的发力模式会更接近,不过使用的握距更宽,这就会导致更低的臀部位置。

注意,以上的比值不是一定要根据1RM(最大极限重量)来,你只要确保自己参照的强度是一样的就可以了,比如5RM的深蹲跟5RM的前蹲来比较比值,2RM跟2RM来比,不要深蹲明明是极限的重量,然后硬拉用3RM去进行比较,一般而言我会建议把参考的强度定在1RM或者3RM或者5RM,会比较的稳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训练习惯跟目标来调整。

不能。这里讨论下专项为举重时是否可用低杠位深蹲代替高杠位进行力量训练。以下观点部分参考自Starting Strength(SS)。首先举重比抓举和挺举,并不比奥林匹克深蹲(高杠位)。前蹲的练习用来加强下蹲翻(clean)。那么训练深蹲的一个目的应该是提升举重运动员的整体力量。这点低杠位胜出。在SS中作者认为高效的clean的拉起机制和硬拉应该相同,即:杠铃起始于脚中心,位于肩胛的正下方,肩后一点的位置。还解释了不同的人体结构比例下在正确的拉起起始姿势时产生的背/髋/膝角的不同。因此假设最高效的clean是采用这样的起始姿势并拉起,那么杠铃的重力作用方向延肩胛竖直向下。相较于高杠位中把杠铃在斜方之上,低杠位中杠铃在肩胛冈下一点点的位置。因此在深蹲底部时杠铃的重力方向与上述拉起机制中的杠铃重力方向非常接近。此外更接近水平的背角,使低杠位深蹲比高杠位更接近clean/snatch拉起的发力机制。然而众所周知,许多优秀举重运动员在拉起时会采用相较于硬拉更低的臀位,而降低臀部会使上半身后移,因此重力方向可能会直接作用在肩膀之下,很接近高杠位深蹲底部。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SS中认为最高效拉起的起始姿势是杠铃起始于脚中心,位于肩胛的正下方,肩后一点的位置。这适用于硬拉,当然也适用于clean/snatch。从上述可以看出,SS作者对举重的解读略有不同。

当然,硬拉种类也是很多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硬拉。

1罗马尼亚硬拉

这个动作针对的是腘绳肌、臀部和下背部——整个身体后部力量链条。与大多数硬拉变化动作不同,起点不是杠铃置于地面,而是通常被认为的硬拉“终点”,即手握杠铃直立。

接下来,使杠铃下落至低于双膝,同时使双膝保持微屈(和起点一样)。上体自髋部前倾,最重要的是使髋部尽量向后方远端移动。想象要触到身后几英尺处的墙壁。

到达最低点之后,挤压臀肌,使髋部前移,拉起杠铃。要充分募集腘绳肌,应确保使髋部回到起点。记住,当一块肌肉在收缩前的伸展幅度越大,它越容易被募集。

要进一步提高腘绳肌的活跃性,你可以将前脚掌垫高,脚尖置于一个5或10磅的铃片上。

2传统力量举硬拉

在这种变化动作中,众所周知,一切技术都是为了提高训练重量。在起点,髋部高于双膝(双膝的角度大约与四分之一深蹲相同),肩部处于铃杆稍偏后方。这样能够使你最大限度地利用下背部、臀部和股四头肌的力量。

我们四分之一深蹲的重量超过全蹲。在硬拉的起点,双膝做出四分之一深蹲的动作,股四头肌的机械效益是最高的。同时,四分之一深蹲更强调股内侧肌(股四头肌当中最靠近膝盖的那一个头),因为这部分股四头肌负责伸展动作的最后几度,以及膝关节的稳定性。

下背部参与很多,这是因为躯干角度比较平。在起点,髋部越高,躯干越接近于水平。这样显然更加强调下背部。

当肩部处于铃杆后方时,拉起动作就不是笔直向上的,而是向上、向后的(同时将杠铃向着身体、向上方拉)。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刺激腘绳肌或臀部。但是,由于髋部处于这样的位置(高),臀部会进一步参与。

正如你能够看到的,这个动作并不特别强调哪块肌肉。每个部位都有贡献,因此这是一个很棒的基础动作。

3Clean(翻)式硬拉

举重选手通常利用这个动作来加强自己的拉类动作力量,它的效果可以很好地转移到挺举当中去。在一般人眼中,它和传统力量举硬拉没有区别,但实际上是有的,它们强调的是不同的肌肉。

第一个不同是髋部高度。在奥林匹克(Clean式)硬拉当中,髋部更低。也就是说,双膝弯曲幅度更大,双膝动作更接近于半蹲而不是四分之一深蹲。躯干也更加垂直。最后,肩部正对铃杆,或处于铃杆稍偏前方。

这种区别稍微减少了下背部的负荷,同时加强了腹外斜肌和腹横肌的力量(与力量举硬拉相比)。因为,在躯干比较垂直的情况下,在拉起动作的第一阶段,为使躯干角度保持不变,需要更强的核心力量。在拉起动作的第一阶段(使地面上的杠铃移至双膝上方),使躯干角度保持不变至关重要。

这种类型的拉起动作自然更加强调股四头肌和臀部,对腘绳肌和下背部的刺激比较小。这些肌肉仍然要参与动作,但参与程度不如力量举硬拉。此外,由于股四头肌的动作幅度加大了,它对于股四头肌的全面发展的效果好于力量举硬拉。

4 (1)抓举 握法硬拉

这是举重选手的另一个常用动作。Clean握法硬拉和抓举握法硬拉的主要区别是握距。抓举握法硬拉的握距明显宽得多。它需要的握距应该等于手臂伸展时指尖与对侧肩部外侧的距离。

握距加大之后,这就迫使你下蹲得更低(与Clean握法硬拉相比),几乎类似于全蹲了。这显然会使得躯干角度变得更陡。记住,在拉起动作的第一阶段,躯干角度应该保持不变。想象要把双脚踩进地里,而不是要把杠铃拉起来。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看到的,髋部越低,躯干越接近垂直,股四头肌和臀部参与越多,下背部参与越少。因此,对于发展股四头肌和臀部而言,抓举握法硬拉和深蹲一样有效。

它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更有效地募集上背部。握距很宽时,上背部和三角肌后束必须积极参与,以便使杠铃保持在正确位置(靠近身体),尤其是在离心阶段。因此,抓举握法硬拉能够有效发展下肢,改善体姿。

(2)双脚垫高的抓举握法硬拉

动作与抓举握法硬拉相同,唯一的区别是你需要站在一个木墩上(或者使用两个25磅的杠铃片)。你也可以使用小一点的杠铃片,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样增加了动作幅度,因此,为了保证动作的正确性,你将被迫在起点下蹲更低。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股四头肌和臀部的活跃性。这是终极的下肢训练动作。

5相扑硬拉

相扑硬拉并不会把你变成一个700磅的相扑选手。它能够充分刺激臀部和大腿深层。

采用宽站位(约为以上5种硬拉变化动作的站距的两倍),握杆时手臂贴在双腿内侧,握距与肩同宽,或稍小于肩宽。加宽站位的结果和加宽握距(抓举握法硬拉)一样:它会迫使你下蹲更低,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安全地拉起重物。

站位越宽,下背部参与越少,其他肌群的负荷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肌群是指臀部。记住,伸展幅度越大的肌肉将成为被募集得越充分的肌肉。

由于站位更宽,髋部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臀部伸展了,但膝角并没有像抓举硬拉那样减小。这就使得这个动作更加强调臀部了。

站位加宽之后,对大腿内侧的刺激会增加。

健身科普Crossfit 训练术语合集

健身科普

●WU=warmup[热身]

●WOD=Workout of the day [每天的训练计划]

●PR=personal record[个人单个训练项目的最好记录]

●Rep=repetition[每组训练动作的个数]

●Set[训练动作的组数]

●1RM[你举起单个重量的最大重量]

●Tabata[一种高强度训练模式,20秒训练、10秒休息,总计8组]

●AHAP=as heavy as possible [选择尽可能重的重量]

●AM RAP=as many rounds as possible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轮数]

●A QAP=as quickly as possible [尽可能快的完成训练目标]

●E MOM=every minute on the minute [指定时间内做固定组数的动作,做完后剩余时间休息]

●TNG=touch and go[训练的时候保持动作连贯性,不要中间停下来]

●G TO=ground to overhead [将重物从地面举过头顶]

●S TO=shoulder to overhead [将重物从肩部举过头顶]

蹲类动作

●AS=air squat[{徒手深蹲]

●FS=front squat[前蹲]

●BS=back squat[背蹲]

●Walk lunge[箭步蹲

]●Pistol[单腿深蹲]

●OHS=overhead squat过头深蹲]

●OHL=overhead walk lunge过头箭步蹲]

拉类动作

●DL=deadlift[硬拉]

●SDP=Sumo deadlift high pull[相扑硬拉]

推类动作

●BP=bench press[卧推]

●Press[肩推]

●Push press[借力推]

复合类动作

●WBS/WB=wall balls hot[药球推射]

●Thruster[火箭推]

●KBS=kettlebell swing[壶铃甩摆]

●BJ=box jump[跳箱]

●T GU=Turkish get-up[土耳其起立]

挺举动作

●CLN=clean[杠铃翻站]

●PC=power clean[高翻]

●Squat Clean[全蹲翻站]

●MC=muscle clean[力量翻站]

●C&J=clean and jerk[借力挺]

●HC=Hang clean[悬垂翻站]

●HPC=hang power clean[悬垂高翻]

抓举动作

●Snatch[抓举]Power snatch[高位抓举]

●Muscle snatch[力量抓举]

●Hang snatch[悬垂位的抓举]耐力训练类

●DU=double under[双摇跳绳]

●SU=single under[单摇跳绳]

●Burpee[波比跳]Run[跑步]

●Prowler[冲刺跑]

●Row[划船]

●Ski[滑雪]

●Air bike[单车]

体操类动作

●Pullup[引体向上]

●CTB=chest to bar[胸触杆的引体向上]

●Pushup[俯卧撑]

●Dip[臂屈伸]

●HSP U=handstand pushup[倒立俯卧撑]

●Handstand[倒立]

●Ring row[吊环划船]

●Handstand Walk[倒立走]

●TTB=toes to bar[脚尖触杆]

●Sit-up[仰卧起坐]

●K2E=knees to elbow[膝触肘]

●Kipping pullup[借力引体]

●Knees up[悬垂过膝]

●Butterfly pullup[蝶式引体]

背部肌肉

谈训练动作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我们要训练的肌肉,以及它们的功能。主要的背部肌肉包括:

竖脊肌:又称骶棘肌,包括髂肋肌、比较长肌、棘肌,是负责伸躯干的主要肌肉(使躯干后部靠近双腿后部)。在硬拉和山羊挺身等动作中,竖脊肌会积极参与。

背阔肌:背阔肌的主要功能是使肩部伸展、内收、内旋。在所有拉类动作中,背阔肌都会参与,无论是水平拉类动作(如划船),还是垂直拉类动作(如引体向上)。垂直拉类动作对背阔肌的刺激更强烈。

菱形肌:菱形肌是位于肩胛骨之间的深层肌群。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内收或者叫缩回(使肩胛骨向后拉)。在垂直和水平拉类动作中,菱形肌都会积极参与。水平方向的划船对菱形肌刺激更大,因为肩胛骨缩回的幅度更大。

斜方肌:这块钻石形的肌肉非常有趣。它的肌纤维有几种不同的走向,根据募集的肌纤维的不同,它能够做出几种不同的动作。健身房里比较常见的斜方肌训练动作都是针对上部的,上部的主要功是上抬肩胛骨和锁骨。主要的训练动作是各种耸肩。体积较小的肩胛提肌也能够帮助上抬肩胛骨。斜方肌中部的功能是(和菱形肌一起)使肩胛骨缩回。所有肌纤维同时收缩,也能够帮助肩胛骨缩回。比较后,斜方肌下部的功能是使肩胛骨下压(向下拉动肩胛骨)。

背部训练要领

1反手引体向上是指掌心朝向身体,正手引体向上是指掌心向外。

2在垂直拉类动作中,背阔肌参与更多;在水平拉类动作中,菱形肌和斜方肌中部参与更多。一般说来,做动作时,躯干越接近垂直,背阔肌参与越多;躯干越接近水平,菱形肌和中背部肌肉参与越多。要全面、平衡地发展背部,这些知识很重要。

3在比较低点伸展,在中点(顶点)挤压,想着以肘拉动重物。这听上去很简单,但我敢打赌,有95%的训练者在背部训练中动作幅度不足。这就像有些人用半蹲代替深蹲一样,他们想利用大重量来显示自己,而不关心做出正确的动作。

要想自起点到嵌入点充分发展肌肉,全程动作是必需的。在起点和终点,使得背部保持紧张的同时伸展,在中点(顶点)挤压,以确保正确完成拉类动作。

想着以肘拉动重物能够帮助我们专注于利用背部肌肉而不是手臂肌肉。把你的手臂想象成钩子,即可减少手臂的参与,有效刺激背部肌肉。

4做动作时总是保持挺胸。如果你在意下背部健康的话,这一点在所有动作中都非常重要。做动作时,抬高胸腔,保持挺胸。这会使得脊柱保持自然的曲线。背部在负重时弯曲是导致下背部损作的端要原因,因此做动作时要使脊柱保持自然的曲线。

如果你难以理解这一点,可以想想自己在海滩上的样子。男人(以及一些女人)想要展示自己的肌肉,他们自然会抬高胸腔,或者使胸部张开。进行重物训练时,想着这种“肌肉海滩”反应,因为它能够保持自然的脊柱姿态。

5采用大重量的基础背部训练动作,使肌肉平衡发展。背部不仅对于全身肌肉的平衡发展和力量的提高非常重要,还能够帮助你避免损伤。你一定见过很多塌肩的、有肩撞击综合症的、有肌腱炎的训练者。如果他们能够像训练胸部和肩部那样认真训练背部,很多人都会痊愈。强壮的肩胛骨缩回肌和下压肌对于保持肩部健康和上肢体姿非常重要。

6专注于动作。发达的背部属于善于思考的人。你必须专注于动作,因为你无法看到背部肌肉。 基础动作

对于背部而言,大重量的基础动作是永远不能忽视的。

宽握正手引体向上

它能够有效发展背部宽度。它是发展背阔肌(尤其是上部)的比较有效动作。宽握正手引体向上也能够发展大圆肌——一块靠近背阔肌上部的较小的肌肉。

采用正握,握距大于肩宽,手臂放松,悬垂。在比较低点,挤压背阔肌和中背部,以肘拉动身体上移。身体稍微后倾,使得背部向后弯曲,这样有助于优化移动轨迹。你可以上拉至下巴高于横杠或上胸触杠。挤压、保持一秒,然后使身体有控制地下落,直至充分悬垂。

胸骨反手引体向上

胸骨反手引体向上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不确定有多少人把它加入了训练计划。原因有二:1他们不知道这个动作;2胸骨反手引体向上很困难!胸骨反手引体向上是一个很棒的动作(尤其适合忙人),因为它兼具反手引体向上和划船的价值。

起始动作与标准反手引体向上相同。采用反握,握距与肩同宽,悬垂。挤压背阔肌和中背部肌肉,以肘拉动身体上移。在中途,使身体积极后倾至接近水平,使得接下来的半程接近于划船动作。在比较低点伸展,在顶点充分挤压中背部肌肉。这个动作几乎能刺激到上背部的所有肌肉。

哑铃划船

想提高背部厚度的人都不应忽视哑铃划船。这个动作难度小,只要你足够专注,可以迅速提高训练重量。使用哑铃与杠铃相比,不仅有助于发展单侧力量,还能够加大动作幅度,因为哑铃可以比杠铃更靠近身体。

有一次,我指导的一个排球选手说,她早已知道如何做哑铃划船了。我请她演示一下,她说:“它就好像启动割草机一样。”她把另一侧膝部置于训练凳上,做出了我所见过的比较丑陋的划船动作!她利用了每一块肌肉来做这个动作,就是没有用到中背部和背阔肌;她转动脊柱,利用惯性完成动作,我都奇怪她怎么没有出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我的哑铃划船动作与大多数人的做法稍有不同。站在一个稳固的物体后方约两英尺处,空着的那只手置于该物体上。让哑铃悬垂,伸展背部肌肉。以肘部拉动重物上移,直至接近下腹部。挤压中背部,然后回到起点。由于双脚都位于地面上,身体会更加稳定,更强的稳定性意味着更大的重量,更大的重量意味着更快生长。

V形握柄划船

这是我喜欢的混合动作之一,它兼具俯身划船(大重量)和V形握柄划船(译注:指钢索划船)的价值。因为俯身划船可以使用大重量,V形握柄划船的动作轨迹更靠近身体,加大了动作幅度。将杠铃的一端抵在墙角,将V形握柄置于杠铃另一端下方。使用比较小的杠铃片,这样可以加大动作幅度。

动作与俯身划船相似,只不过使用V形握柄时,你采用的是对握。双膝微屈,在整个动作过程中确保挺胸。在比较低点使手臂充分伸展,以肘拉动重物上移,直至靠近肚脐,挤压背部。然后使重物有控制地下落,回到起点。

硬拉

硬拉是发展下背部肌肉的比较佳动作:一方面,它能够发展竖脊肌;另一方面,大重量硬拉能在合成代谢方面产生很大影响。要发展竖脊肌,站位较窄的传统硬拉更加有效;而相扑硬拉则能够发展整个后侧链条(臀部、腘绳肌、竖脊肌等)。

我相信每个读者都听说过硬拉时背部受伤的人。在这方面,硬拉和深蹲一样:如果你的动作不标准,或者使用的重量太大,就有可能受伤。问题在于,很多人听说了这类意外之后,就决定放弃那些真正能够提高力量和肌肉的大重量的基础动作。硬拉和深蹲有可能是比较有利于发展力量的两个训练动作了。

为发展背部肌肉,我建议你采用传统硬拉。双脚相距比较近,使胫骨处于铃杆后方两三英寸处。俯身时,胫骨将会自然前移,轻触铃杆。重心置于脚跟,挺胸。如果你没有挺胸,你的下背部很可能会弯曲,有可能导致受伤。

深呼吸,使腹部和下背部保持稳固,脚跟蹬地,同时以肩部向后拉动重物。当你向上、向后拉动重物时,你可以想着挺胸,挤压臀肌。由轻重量开始练习,完善技术,然后逐渐加重。

山羊挺身

山羊挺身是纯粹的下背部训练动作,也就是说这个伸躯干的动作将大部分负荷施加在了竖脊肌上。

这里需要驱散一个流言:抬高躯干至超过自然位置并不像我们听说的那样危险。我与FtWayne当地的运动脊椎指压治疗师、力量举选手MikeHartle博士探讨了一下这个问题,我得知躯干可以移动至超过自然位置30度。我并不建议在这个动作中做到这种幅度,但超过自然位置5-10度是不会对脊柱有害的。

下面是做法。在罗马椅上俯卧,髋部顶端应该超过凳面中点,躯干悬垂并与双腿垂直。挤压竖脊肌,抬高上体,直至上体与下肢成一条直线,或者稍高一点。在顶点挤压,保持一瞬间,然后使身体有控制地下落,回到起点。要使用重物,可以将一个杠铃片抱在胸前,或者双手持一个哑铃,置于头部后方。

深蹲

你说什么深蹲不是背部训练我要说:即使深蹲不是发展(背部)力量与肌肉的比较佳动作,它至少也排在前3名之内。

我曾到西部杠铃俱乐部在DaveTate和路易·西蒙斯的指导下训练过几次。那里的运动员都有着发达的、厚实的背部肌肉。这些人可以深蹲800磅,900磅,甚至1000磅以上。想想看,如果你的背部能够支撑住那么大的重量,你的背部肌肉会有多么发达更不用说深蹲这样的重量了。

深蹲使用的肌肉很多,在合成代谢方面影响很大,而且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本文不具体介绍深蹲动作了,这种工作还是交给IanKing或DaveTate吧。你只需要记住,如果你想提高力量、健康和肌肉,你比较好把深蹲加入训练计划。

倚墙滑动

你们大多数人可能从未听说过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并不是用来发展肌肉体积的,它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以背部的小肌肉和被忽视的肌肉为目标的训练动作。

我们此时关注的是肩胛骨缩回肌(斜方肌中部和菱形肌)和肩胛肌下压肌(斜方肌下部)。如果这些肌肉软弱无力或未被募集,就会导致肩部向前塌。在那些上体疼痛和功能不良的病人当中,这种体姿比较为常见。他们的胸部肌肉过于紧张,中背部肌肉软弱无力,这种情况早晚会导致受伤。而这个简单的训练动作能够帮助你改善体姿和运动能力。

直立,上背部和屁股靠墙,双脚前移约18英寸。抬高双臂,使上臂与地面平行,前臂与地面垂直。双肘和双手靠墙。接下来,将双肘向后、向下拉。

刚开始,你会感觉很困难,所以不必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当你感觉适应了以后,再逐渐增加强度。如果你的动作正确,你会感觉到肩胛骨之间的肌肉酸痛。

奥林匹亚硬拉

如果只练习耸肩,斜方肌的体积不会增加很快。如果你从未尝试过OlympicPull或者叫powerpull动作,你可能会有相见恨晚之感,它对你的斜方肌的刺激是任何动作都无法相比的。这个动作的比较大好处是,它非常简单,任何人都可以掌握。

手握杠铃,握距稍大于肩宽(clean握法),直立。接下来,屁股向后推,抬头挺胸,肩胛骨缩回,双肘张开。这样能够使手臂保持挺直,避免手臂过早弯曲。接下来,双脚迅速蹬地,利用耸肩动作带动重物上移,越高越好。

记住,刚开始不必使用太大的重量。重要的是在使双肘保持锁定,手臂保持挺直的前提下,尽量高高耸起肩部。当你掌握了以clean握法完成这个动作之后,尝试一下不同的握距,以充分发展斜方肌。

轮胎可以用来做很多训练,目前健身房一般用来做功能性训练,通过抡翻滚砸来锻炼肌肉的爆发力,肢体协调性,肌肉的耐力以及塑造更好的肌肉线条,胸肩背臂腰腹腿臀几乎都可以锻炼到。

首先轮胎训练属于一种复合型训练,动用了几乎所有大肌肉群的训练,翻滚它的时候比较像硬拉,站姿推举,坐姿推胸,用到了我们的腿部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竖脊肌,背阔肌,胸大肌,斜方肌,三角肌,肱三头肱二头等大多数需要锻炼到的肌肉。

另外增强核心肌群,通过训练找到自身的不足,比如左右两侧肌力的不平衡,以及心肺能力。注意腹部要收紧腰部挺直,以及手腕的保护,身体没收紧的情况下腹压不够,让我们得脊柱受伤就得不偿失了。

而左右抡它的时候,则更偏向于腹部,下背部肌肉,同样需要核心收紧,左右观察一下,没人再抡[奸笑]开个玩笑选取合适的重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还有一种训练方式是用锤子砸它,这又是锻炼哪里呢,三角肌肱三头核心背部都会有参与,一般综合格斗运动员拳击爱好者使用较多,注意事项同样是核心收紧,注意观察器械有没有损坏,有残缺的部分。

轮胎训练属于高强度训练,不建议新手体质较弱的人群使用,可以先用硬拉,深蹲,卧推增加自身力量肌肉质量后后再开始训练。

 翻轮胎训练

翻轮胎训练是一个全身性的综合训练,可以锻炼到你的全身肌肉,提高综合能力!

起始动作:走近轮胎,双脚站稳,下蹲,身体前倾,靠在轮胎上,双手抓住轮胎,核心肌肉保持紧张,抬起轮胎。

抬高:抬高的要领与高翻Power Clean相同:

持续性动作,髋部稍微下落以后再充分伸展,启动力量要大。当向上抬起的动作开始之后,应该争取使膝和髋部达到充分伸展,同时肘部伸展,正如硬拉一样。

身体应该向前倾斜,靠著轮胎,胸部是主要的接触点。

髋与膝的伸展完成之后,应该迅速抬起一侧的膝部,顶住轮胎侧面,同时髋部稍微下落,转动双手,以手掌代替手指来支撑轮胎。轮胎的移动不能有明显的停顿,提膝、髋部下落、双手转动应该同时进行。

最后,双手应该靠近肩部,轮胎下缘靠在上胸部。然后推起就好了。

建议从小一点的轮胎开始训练,你可以用次数或秒数来计算皆可,可以是20秒或10次!,每组之间休息1分钟,然后重复3~5个回圈!

背部肌肉

谈训练动作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我们要训练的肌肉,以及它们的功能。主要的背部肌肉包括:

竖脊肌:又称骶棘肌,包括髂肋肌、比较长肌、棘肌,是负责伸躯干的主要肌肉(使躯干后部靠近双腿后部)。在硬拉和山羊挺身等动作中,竖脊肌会积极参与。

背阔肌:背阔肌的主要功能是使肩部伸展、内收、内旋。在所有拉类动作中,背阔肌都会参与,无论是水平拉类动作(如划船),还是垂直拉类动作(如引体向上)。垂直拉类动作对背阔肌的刺激更强烈。

菱形肌:菱形肌是位于肩胛骨之间的深层肌群。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内收或者叫缩回(使肩胛骨向后拉)。在垂直和水平拉类动作中,菱形肌都会积极参与。水平方向的划船对菱形肌刺激更大,因为肩胛骨缩回的幅度更大。

斜方肌:这块钻石形的肌肉非常有趣。它的肌纤维有几种不同的走向,根据募集的肌纤维的不同,它能够做出几种不同的动作。健身房里比较常见的斜方肌训练动作都是针对上部的,上部的主要功是上抬肩胛骨和锁骨。主要的训练动作是各种耸肩。体积较小的肩胛提肌也能够帮助上抬肩胛骨。斜方肌中部的功能是(和菱形肌一起)使肩胛骨缩回。所有肌纤维同时收缩,也能够帮助肩胛骨缩回。比较后,斜方肌下部的功能是使肩胛骨下压(向下拉动肩胛骨)。

背部训练要领

1反手引体向上是指掌心朝向身体,正手引体向上是指掌心向外。

2在垂直拉类动作中,背阔肌参与更多;在水平拉类动作中,菱形肌和斜方肌中部参与更多。一般说来,做动作时,躯干越接近垂直,背阔肌参与越多;躯干越接近水平,菱形肌和中背部肌肉参与越多。要全面、平衡地发展背部,这些知识很重要。

3在比较低点伸展,在中点(顶点)挤压,想着以肘拉动重物。这听上去很简单,但我敢打赌,有95%的训练者在背部训练中动作幅度不足。这就像有些人用半蹲代替深蹲一样,他们想利用大重量来显示自己,而不关心做出正确的动作。

要想自起点到嵌入点充分发展肌肉,全程动作是必需的。在起点和终点,使得背部保持紧张的同时伸展,在中点(顶点)挤压,以确保正确完成拉类动作。

想着以肘拉动重物能够帮助我们专注于利用背部肌肉而不是手臂肌肉。把你的手臂想象成钩子,即可减少手臂的参与,有效刺激背部肌肉。

4做动作时总是保持挺胸。如果你在意下背部健康的话,这一点在所有动作中都非常重要。做动作时,抬高胸腔,保持挺胸。这会使得脊柱保持自然的曲线。背部在负重时弯曲是导致下背部损作的端要原因,因此做动作时要使脊柱保持自然的曲线。

如果你难以理解这一点,可以想想自己在海滩上的样子。男人(以及一些女人)想要展示自己的肌肉,他们自然会抬高胸腔,或者使胸部张开。进行重物训练时,想着这种“肌肉海滩”反应,因为它能够保持自然的脊柱姿态。

5采用大重量的基础背部训练动作,使肌肉平衡发展。背部不仅对于全身肌肉的平衡发展和力量的提高非常重要,还能够帮助你避免损伤。你一定见过很多塌肩的、有肩撞击综合症的、有肌腱炎的训练者。如果他们能够像训练胸部和肩部那样认真训练背部,很多人都会痊愈。强壮的肩胛骨缩回肌和下压肌对于保持肩部健康和上肢体姿非常重要。

6专注于动作。发达的背部属于善于思考的人。你必须专注于动作,因为你无法看到背部肌肉。 基础动作

对于背部而言,大重量的基础动作是永远不能忽视的。

宽握正手引体向上

它能够有效发展背部宽度。它是发展背阔肌(尤其是上部)的比较有效动作。宽握正手引体向上也能够发展大圆肌——一块靠近背阔肌上部的较小的肌肉。

采用正握,握距大于肩宽,手臂放松,悬垂。在比较低点,挤压背阔肌和中背部,以肘拉动身体上移。身体稍微后倾,使得背部向后弯曲,这样有助于优化移动轨迹。你可以上拉至下巴高于横杠或上胸触杠。挤压、保持一秒,然后使身体有控制地下落,直至充分悬垂。

胸骨反手引体向上

胸骨反手引体向上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不确定有多少人把它加入了训练计划。原因有二:1他们不知道这个动作;2胸骨反手引体向上很困难!胸骨反手引体向上是一个很棒的动作(尤其适合忙人),因为它兼具反手引体向上和划船的价值。

起始动作与标准反手引体向上相同。采用反握,握距与肩同宽,悬垂。挤压背阔肌和中背部肌肉,以肘拉动身体上移。在中途,使身体积极后倾至接近水平,使得接下来的半程接近于划船动作。在比较低点伸展,在顶点充分挤压中背部肌肉。这个动作几乎能刺激到上背部的所有肌肉。

哑铃划船

想提高背部厚度的人都不应忽视哑铃划船。这个动作难度小,只要你足够专注,可以迅速提高训练重量。使用哑铃与杠铃相比,不仅有助于发展单侧力量,还能够加大动作幅度,因为哑铃可以比杠铃更靠近身体。

有一次,我指导的一个排球选手说,她早已知道如何做哑铃划船了。我请她演示一下,她说:“它就好像启动割草机一样。”她把另一侧膝部置于训练凳上,做出了我所见过的比较丑陋的划船动作!她利用了每一块肌肉来做这个动作,就是没有用到中背部和背阔肌;她转动脊柱,利用惯性完成动作,我都奇怪她怎么没有出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我的哑铃划船动作与大多数人的做法稍有不同。站在一个稳固的物体后方约两英尺处,空着的那只手置于该物体上。让哑铃悬垂,伸展背部肌肉。以肘部拉动重物上移,直至接近下腹部。挤压中背部,然后回到起点。由于双脚都位于地面上,身体会更加稳定,更强的稳定性意味着更大的重量,更大的重量意味着更快生长。

V形握柄划船

这是我喜欢的混合动作之一,它兼具俯身划船(大重量)和V形握柄划船(译注:指钢索划船)的价值。因为俯身划船可以使用大重量,V形握柄划船的动作轨迹更靠近身体,加大了动作幅度。将杠铃的一端抵在墙角,将V形握柄置于杠铃另一端下方。使用比较小的杠铃片,这样可以加大动作幅度。

动作与俯身划船相似,只不过使用V形握柄时,你采用的是对握。双膝微屈,在整个动作过程中确保挺胸。在比较低点使手臂充分伸展,以肘拉动重物上移,直至靠近肚脐,挤压背部。然后使重物有控制地下落,回到起点。

硬拉

硬拉是发展下背部肌肉的比较佳动作:一方面,它能够发展竖脊肌;另一方面,大重量硬拉能在合成代谢方面产生很大影响。要发展竖脊肌,站位较窄的传统硬拉更加有效;而相扑硬拉则能够发展整个后侧链条(臀部、腘绳肌、竖脊肌等)。

我相信每个读者都听说过硬拉时背部受伤的人。在这方面,硬拉和深蹲一样:如果你的动作不标准,或者使用的重量太大,就有可能受伤。问题在于,很多人听说了这类意外之后,就决定放弃那些真正能够提高力量和肌肉的大重量的基础动作。硬拉和深蹲有可能是比较有利于发展力量的两个训练动作了。

为发展背部肌肉,我建议你采用传统硬拉。双脚相距比较近,使胫骨处于铃杆后方两三英寸处。俯身时,胫骨将会自然前移,轻触铃杆。重心置于脚跟,挺胸。如果你没有挺胸,你的下背部很可能会弯曲,有可能导致受伤。

深呼吸,使腹部和下背部保持稳固,脚跟蹬地,同时以肩部向后拉动重物。当你向上、向后拉动重物时,你可以想着挺胸,挤压臀肌。由轻重量开始练习,完善技术,然后逐渐加重。

山羊挺身

山羊挺身是纯粹的下背部训练动作,也就是说这个伸躯干的动作将大部分负荷施加在了竖脊肌上。

这里需要驱散一个流言:抬高躯干至超过自然位置并不像我们听说的那样危险。我与FtWayne当地的运动脊椎指压治疗师、力量举选手MikeHartle博士探讨了一下这个问题,我得知躯干可以移动至超过自然位置30度。我并不建议在这个动作中做到这种幅度,但超过自然位置5-10度是不会对脊柱有害的。

下面是做法。在罗马椅上俯卧,髋部顶端应该超过凳面中点,躯干悬垂并与双腿垂直。挤压竖脊肌,抬高上体,直至上体与下肢成一条直线,或者稍高一点。在顶点挤压,保持一瞬间,然后使身体有控制地下落,回到起点。要使用重物,可以将一个杠铃片抱在胸前,或者双手持一个哑铃,置于头部后方。

深蹲

你说什么深蹲不是背部训练我要说:即使深蹲不是发展(背部)力量与肌肉的比较佳动作,它至少也排在前3名之内。

我曾到西部杠铃俱乐部在DaveTate和路易·西蒙斯的指导下训练过几次。那里的运动员都有着发达的、厚实的背部肌肉。这些人可以深蹲800磅,900磅,甚至1000磅以上。想想看,如果你的背部能够支撑住那么大的重量,你的背部肌肉会有多么发达更不用说深蹲这样的重量了。

深蹲使用的肌肉很多,在合成代谢方面影响很大,而且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本文不具体介绍深蹲动作了,这种工作还是交给IanKing或DaveTate吧。你只需要记住,如果你想提高力量、健康和肌肉,你比较好把深蹲加入训练计划。

倚墙滑动

你们大多数人可能从未听说过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并不是用来发展肌肉体积的,它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以背部的小肌肉和被忽视的肌肉为目标的训练动作。

我们此时关注的是肩胛骨缩回肌(斜方肌中部和菱形肌)和肩胛肌下压肌(斜方肌下部)。如果这些肌肉软弱无力或未被募集,就会导致肩部向前塌。在那些上体疼痛和功能不良的病人当中,这种体姿比较为常见。他们的胸部肌肉过于紧张,中背部肌肉软弱无力,这种情况早晚会导致受伤。而这个简单的训练动作能够帮助你改善体姿和运动能力。

直立,上背部和屁股靠墙,双脚前移约18英寸。抬高双臂,使上臂与地面平行,前臂与地面垂直。双肘和双手靠墙。接下来,将双肘向后、向下拉。

刚开始,你会感觉很困难,所以不必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当你感觉适应了以后,再逐渐增加强度。如果你的动作正确,你会感觉到肩胛骨之间的肌肉酸痛。

奥林匹亚硬拉

如果只练习耸肩,斜方肌的体积不会增加很快。如果你从未尝试过OlympicPull或者叫powerpull动作,你可能会有相见恨晚之感,它对你的斜方肌的刺激是任何动作都无法相比的。这个动作的比较大好处是,它非常简单,任何人都可以掌握。

手握杠铃,握距稍大于肩宽(clean握法),直立。接下来,屁股向后推,抬头挺胸,肩胛骨缩回,双肘张开。这样能够使手臂保持挺直,避免手臂过早弯曲。接下来,双脚迅速蹬地,利用耸肩动作带动重物上移,越高越好。

记住,刚开始不必使用太大的重量。重要的是在使双肘保持锁定,手臂保持挺直的前提下,尽量高高耸起肩部。当你掌握了以clean握法完成这个动作之后,尝试一下不同的握距,以充分发展斜方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75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