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握拍方法

乒乓球的握拍方法,第1张

乒乓球的握拍方法

 乒乓球在攻球技巧方面是很有要求的,如何才能在正手攻球时使效果达到最佳而不被对手看出破绽,其中是大有学问的。

 下面跟我一起来学习关于乒乓球的握拍方法及攻球技巧

 握拍方法

 直拍

 (1)快攻型握拍法。拍前食指第二指节和拇指第一节在拍的前面呈钳型,两指间在距离1~2cm,拍柄贴住虎口,另外三指自然弯曲贴于球拍后的1/3上端。

 (2)弧圈型握拍法。弧圈型握拍法与快攻型握拍法基本相同,其区别是:拇指和食指形成一个小环状,其他三指在拍背面自然重叠,由中指的第一指关节顶于拍柄的延长线上。

 横拍

 横拍握拍法如同握手一样。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握住拍柄,大拇指在球拍正面靠近中指,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背面。正手攻球时,食指稍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稍向上移动。

 快攻类型

 快攻类型(包括左推右攻和两面攻两种打法)常见的握拍方法有以下三种:1、球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处,以食指的第二关节压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关节自然向内弯屈,拇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肩(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其他三指自然弯屈斜重叠,以中指第一指节托于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握拍

 这种握拍法,手腕比较灵活。可以在发球时利用手腕动作,发出动作相似而旋转、落点不同的球;也可以很灵活地打出斜、直线球;对台内球的处理也较为有利,由反手位用反手击球后再打正手位的来球,以及由反手位用反手击球后进行侧身正手攻球时,有利于正、反手两个技术动作的协调结合。对中路追身球,手腕可以自然下垂,通过手腕来调节拍形,对来球进行合理的回击。用这种握拍法进行正手攻球时,拇指与中指协调用力,食指相对放松,无名指微离中指,指尖轻托球拍背面,以保持发力时球拍的稳定。进行反手攻球或推挡球时,食指和中指协调用力,拇指相对放松。用手腕发力时(包括正、反手击球),以中指发力为主,拇指和食指保持拍形的稳定,同时作辅助用力。

 2握拍方法与第一种基本相同,但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钳形较大)。这种握拍法有利于上臂和前臂的集中发力。因此,中、远台攻球,正手攻球,扣杀球都比较有力。但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握拍较深,对手腕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处理台内球、转球、推挡球和追身球差。

 3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第二、三关节之间,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右两肩,两指间的距离适中(但比第一种握法要小一些),以中指的第一指节左侧将球拍背面托住,无名指和小指斜叠在中指之下,用无名指辅助中指托住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为部分两面攻的运动员所采用,其优点是进行反手攻球时,提起前臂后拍头朝上,有利于反手高压打球,使打出去的球快速有力。这种握拍法,由于沉手时拍形下垂,因此在进攻中路迫身球时比较协调。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小,手腕比较灵活,因此易于处理台内球,对突击加转球也较好,其缺点是对正手离身球因拍形下垂而难以高压击球。同时因手腕比较灵活,拍形不易固定。

 攻球技巧

 准备姿势

 (一)身体姿势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主要以脚内侧蹬地),脚趾轻微用力压地,脚跟微离地面,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上体略前倾、收腹,持拍手臂自然弯屈,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右斜前方,横握拍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举,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上方,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侧。两眼注视来球。

 (二)站位不同打法的人,其站位方式也不同

 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站位,一般是左脚稍前于右脚,左脚位置基本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40厘米左右。

 技巧学习

 攻球从大的动作结构来讲,可分为正手和反手攻球两大类。攻球是快速进攻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杀伤力强,是解决战斗的关键技术。

 (一)动作要点(以右手为例)

 1正手攻球:近台中偏右站位左脚稍前,身体斜对球台,持拍手自然放松置于腹前,拍半横状。顺来球路线略向右侧引拍,约与台面齐高,拍面与台面约成80度左右,前臂与台面基本平行。当球从台上弹起,持拍手由右侧向左前上方挥动,以前臂快速内收发力配合手腕内转沿球体做弧线挥动,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位置在身体右前方一前臂距离处。

 2反手攻球:站位近台右脚稍前,持拍手自然弯曲置于腹前偏左,重心偏于左脚。顺来球线路向后引拍。当球从台上弹起,持拍手由左后向右前上加速挥拍,前臂发力为主,手腕外转,拍面前倾,重心移至右脚,左右胸前击球上升时期的中上部。攻球的重点难点是挥拍发力和正确恰当的击球点。

 (二)教学方法

 徒手模仿正、反手攻球动作,体会挥臂、腰部扭转和重心转换等动作要领。练习者站位近台中偏右(左),在右(左)角端线附近自抛自攻对方右(左)边斜线。体会前臂内收发力和手腕内(外)旋及击球点。两人对练,一人自抛自攻,另一人用挡球回击,互换练习。两人对角,一人正(反)手攻球,一人推挡回击,互换练习。两人对练,一人一点攻两点,另一个两点推挡一点,互换练习。两人正(反)手对攻斜线。两人对攻中路直线。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正手攻球时不敢大胆挥拍,有停顿,弧线制造不好。纠正方法;用徒手模仿挥拍练习把拍挥够。上臂与身体夹角过小。纠正方法:放松肩部,加大上臂与身体的距离。抬肘抬臂。纠正方法;对做近台快攻练习,强调击球时肘肩向后下方。手腕下垂,球拍与前臂垂直。纠正方法:强调手腕内旋拍柄向左,徒手模仿练习。判断球的落点不准,引拍动作不到位。纠正方法:用先做接平击发球的练习,再做连续推挡球的练习来纠正。反手攻球时拍面前倾过早。纠正方法:徒手做引拍练习使拍面稍后仰。拍面前倾不够纠正方法:作平击发球练习,体会击球时手腕外旋动作的方法。

1、击球后,将球拍挥至前额附近,然后自然快速的收回。收回过程肌肉应该松弛以达到放松的目的,然后再继续转腰带动手臂继续引拍击球。

2、击球后,小臂不用放松,直接往回拉即可。不是用腰控制手臂,只是把手臂往前送然后拉回来。

3、另外,每次打球前可以有意识的练习十分钟左右,以培养击球的节奏和动作记忆。练习时,力量中等略小即可,因为这种练习不在力量,而是有一定的节奏和速度就好。

由于回球速度快,如果动作有问题就不能及时还原,所以连续性就差了不能持续练习。退台以后,距离长了,就可以拉大臂击球。显得还原性好了。 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击球后球拍挥至前额附近,然后自然快速的收回,收回过程肌肉应该松弛以达到放松的目的,然后再继续转腰带动手臂继续引拍击球,如此反复击球。击球后,小臂不放松,直接往回拉,不是用腰控制手臂,只是把手臂往前送然后拉回来,所以手臂得不到放松,越打越紧,越打越累,失误难免。

正确的正手攻球动作很放松,两人对上节奏以后很舒服,既可以熟悉球感,也可以培养节奏感,不能练习确实遗憾。所以请注意,每次打球前可以有意识的练习十分钟左右,以培养击球的节奏和动作记忆。力量中等略小即可,这种练习不在力量,而是有一定的节奏和速度就好,然后慢慢提高力量或者旋转,转为拉球练习直至一方失误即可。

练习的时候注意动作的完整性,不能怕来不及击球就单纯的拉手击球,如果来不及就提前引拍,就是来球还在对方台面的时候就引拍,一般就可以对上节奏了。

警棍盾牌操12式动作图解教学

一、 预备姿势

在持警棍盾牌的基础上,听到“警棍盾牌操——预备”的口令后,身体半面向左转,成格斗势。

二、组成动作

1.劈弹戳击

用途:劈击头、肩,弹踢裆、腹,戳击喉、面。

动作要领:①左脚进步的同时,左手持盾牌向前推挡,迅速收回盾牌,目视前方;

②右手持警棍由上向下劈击,盾牌置于身体左侧,目视前方;

③重心前移,右弹踢,

右脚向前落地成右弓步的同时,右手持警棍经腰际向前戳击,警棍前端略高于肩,上体微向前倾,左手持盾牌置于身体左侧,左大臂紧贴肋部,目视前方。

要求:劈击要猛,弹踢要狠,戳击要准。

2.上挑下切

用途:挑击裆、腹、下颌,下切腹、大腿部位。

动作要领:①左脚迅速上步,右脚跟进成半马步的同时,左手持盾牌向前上挑击,左大臂抬起略低于肩,盾牌下沿稍高于上沿,右手持警棍收于腰侧,目视前方;②左脚进步的同时,左手持盾牌向下切击,盾牌下沿与裆部同高,盾牌面与水平线约成45度角,目视前方。

要求:盾牌上挑要猛,下切要狠。

3.撩劈下砸

用途:撩击裆、腹、面部,劈击头、肩、背部,砸击脚面、脚趾及小腿。

②上体右转的同时,右手持警棍向右下劈击(两腿微屈左脚跟离地稍外摆),目视右下方,盾牌正面朝向正前方;

②上体右转的同时,右手持警棍向右下劈击(两腿微屈左脚跟离地稍外摆),目视右下方,盾牌正面朝向正前方;

③左脚上步,右脚跟进成右跪步的同时,左手持盾牌向下砸击,盾牌下沿着地(距左脚约10cm),右手持警棍收于腰际,目视前方。

要求:撩劈要猛,砸击要狠,上步与撩击要协调一致。

4.左挡抡扫

用途:左挡防守,抡击腰、肋部,下扫小腿、踝部。

动作要领:

①右脚上步成右弓步,左手持盾牌向左挡格,

身体向左转180成左弓步的同时,右手持警棍由右向左平抡(警棍前端与左肩同高),盾牌置于身体左侧,目视前方;

②身体向右转180成左弓步的同时,右手持警棍向右下扫击,上体微前倾,警棍置于身体右侧,与右臂略成一线,左手持盾牌随身体自然前倾,目视前方。

要求:左挡、平抡要快,下扫要猛,重心要稳。

5横踢推击

用途:横踢腰、肋部,推击正面。

动作要领:

①左脚进步的同时,左手持盾牌向前推挡,迅速收回盾牌,同时右手持警棍收于腰际,目视前方;

②身体左转,右横踢,左手持盾牌摆于身体左侧,右手持警棍置于身体右侧,目视前方;

③右脚向前落地成右弓步,上体右转的同时,左手持盾牌(正面向左)向前猛力推击(左臂与肩同高),右手持警棍收于腰际,上体微向前倾,目视前方。

要求:推挡要快,横踢要猛,推击要狠,重心要稳。

6.抡扫下劈

用途:抡击头部,扫击腰、肋部,劈击头、肩部。

动作要领:①身体左转180成左弓步的同时,右手持警棍由下向左上抡击,警棍前端略高于头,左手持盾牌置于身体左侧,目视前方;

②左脚向右腿后插步,两腿挺直,上体向右转,右手持警棍向右后横扫,左手持盾牌置于身体左前,目视右后方;

③右脚向有后侧撤步,上体左转成左弓步的同时,将警棍向前下猛力劈击,左手持盾牌置于身体正前方,目视前方。

要求:抡扫要猛,劈击要狠。

7.左挡抄击

用途:左挡防守,抄击脚后跟。

动作要领:

①右脚上步成右弓步的同时,左手持盾牌向左格挡,右手持警棍上举置于头部右侧,目视前方:

②身体左转180成骑龙步的同时,右手持警棍随身体转动经前下向后上擦地抄击,

右手略低与肩,手腕稍内扣,盾牌置于身体左侧,目视前方。

要求:上步左挡要快,抄击要狠,转体重心要稳。

8.转身劈推

用途:劈击头、肩、背部,推击正面。

动作要领:身体右转180成右弓步的同时,

右手持警棍向右斜下劈击,随即左手持盾牌(正面向左)向前推击,左手约与肩同高,左脚向左前滑步(约10cm)成右弓步,目视前方,盾牌垂直于地面。

要求:转身要快、劈击要猛、推击要狠。

9、侧踹前戳

用途:侧踹胸、腹部,戳击喉部。

动作要领:

①左脚向右脚后垫步,身体左转的同时,右侧踹,左手持盾牌摆于身体左侧,右手持警棍摆于身体右侧,目视前方;

②右脚向前落地成右弓步的同时,右手持警棍从腰际向前戳击,警棍前端略高于肩,上体微向前倾,盾牌置于身体左侧与地面垂直,目视前方。

要求:侧踹要猛,快踹快收,戳击要准,重心要稳。

10、侧摆劈击

用途:摆击头部,劈击头、颈、肩、背部。

动作要领:

①左脚上步成半马步的同时,左手持盾牌向右前斜上方摆击,左大臂约与肩同高,盾牌正面朝向左斜上方,右手持警棍置于身体右腰侧,目视前方;

②上体左转,右脚上步落地的同时,右手持警棍从腰际向前戳击,警棍前端略高于肩,上体微向前倾,盾牌置于身体左侧与地面垂直,目视前方;

③上体右转成右弓步的同时,右手持警棍向右下劈击,盾牌摆于身体左前方,警棍置于身体右侧,目视前方。

要求:摆击要猛,劈击要狠。

11.右格横扫

用途:格挡防守,横扫腰、肋部。

动作要领:①左脚上步成马步的同时,身体右转90,左手持盾牌向右格挡,距身体约10cm,盾牌上沿稍高于下颌,面朝正前方,警棍置于腰侧,目视前方;

②右脚向左后插步,身体右转270成右弓步的同时,右手持警棍横扫于身体右后侧(警棍略平,与腰同高),盾牌置于身体左前(上沿与下颌同高),目视前方。

要求:上步格挡要快,横扫要猛。

12.上架劈击

用途:上架防守,劈击头、肩部,戳击胸、喉部。

动作要领:

①左脚上步成半马步的同时,左手持盾牌屈臂内旋,经身体左前上架外格于左上侧(左大臂略高于肩,盾牌置于左臂外侧),右手持警棍置于身体右侧,目视前方,

②将盾牌向左下猛力劈击,随即将警棍向前下迅速劈击,成左弓步,盾牌略向左前倾斜,警棍置于身体右后侧,目视前方;

③右脚上步成右弓步的同时,右手持警棍从腰侧向前戳击,身体微向前倾,警棍前端略高于肩,左手持盾牌置于身体左侧垂直于地面,日视前方。

要求:上架要快,劈击要猛,戳击要准,重心要稳。

三、结束姿势

动作要领:

①身体左转180成左弓步的同时,左手持盾牌置于身体左前方,左大臂约与肩同高,右手持警棍平抡于盾牌右侧中部击响,两臂微弯,目视前方;

②上体右转的同时,左手持盾牌置于身体左侧,右手持警棍,同时收于腰际,左脚收于右脚后侧,脚跟离地,两腿挺直,左脚靠拢右脚的同时,恢复持警棍盾牌立正姿势。

要求:转体击盾要快,靠腿、放警棍要协调一致。

四、警棍盾牌术动作术语

1.劈击——由上向下劈为下劈;由右上向左下劈或由左上向右下劈为斜劈;抡成斜圆为抡劈;劈击主要用于劈对方头、肩、颈、臂部。

2.扫击一一单手持警棍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划弧线横击为平扫;向左或向右扫击膝关节以下部位为下扫。平扫主要用于扫对方肋、腰部。下扫主要用于扫对方小腿或踝部。

3.撩击——由下向前上方撩为前撩;由前向后撩为反撩。撩击主要用于撩对方裆、腹、肋部。

4.戳击一一用警棍前端或后端向前击出,主要用于戳对方面、喉、腹部。

5.斩击一一两手持警棍从肩部向斜前方直线击出为平斩,与颈同高,主要用于斩对方颈部。

6.砍击一一两手持警棍由右向左下或由左向右下砍(砍击路线短于斜劈)。主要用于砍击对方头侧、颈部。

7.侧挂——向身体右侧或左侧外挡后拨,主要用于挂防对力拳或棍的直线和横向进攻。

8.上架——双手握警棍(右手握棍柄、左手握棍前端),向前额上方架推,主要用于架防对方由上向下对头部的击打。

9。下截——由上向右下方或左下方拦截,主要用于拦截对方对我肋、腰、裆、腿部攻击。

10.格挡——-盾牌直立,在体前格挡为前挡;在身体左侧格挡为左挡,在身体右侧格挡为右挡。主要育凝固防御对方对我正面或左右侧的击打。

11.推击——用盾牌侧沿向前击出,主要用于推击对方的躯干。

12.摆击——用盾牌右下角向斜上方侧摆,主要用于摆击对方头侧和颈部。

13.下切——用盾牌右下角向斜上方侧摆,主要用于摆击对方头侧和颈部。

14.上挑——用盾牌右下角右下向上挑击,主要用于挑击对方腹部、下颌。

15.下砸一一用盾牌下沿由上向下砸(下沿着地),主要用于砸对方脚背、脚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3063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